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当宋青书-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达斥道:“姓宋地!我徐天德今生今世,只服过朱元璋一人,也只为他一人所用,你死了这条心吧!”
  青书心内暗叹:“终于说出你心里话了。”
  两人对视半晌,青书叹道:“好汉子,你可惜了。”
  徐达一怔,道:“可惜什么……”话音未落,便听风声起,一道掌影飘飘忽忽的闪来,印在他天灵盖上,喀嚓头骨碎裂声响起,徐达身子一软,倒下地去,眼神渐渐涣散。
  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听到这样一句:“可惜你再看不到我一招败你光明左右使和四大法王了……”
  是夜,西北星坠大地,有识之士言之为将星陨落。
  第两百二十一章 … 引蛇
  二月初五,天大雾。
  迄今为止,历时七日,濠州城终破。
  青书一身甲胄,下令军士看好活捉到的郭子兴,而后搜寻全城,却找朱元璋不到,只得返回内衙,细查府内名簿,却发现还少了几个将军,花云、汤和等人皆在其列。
  这时探子回报,一小队骑兵自南门突围而出,青书拍案而起,但随即便想道:“朱元璋素来心细胆大,说他突围而出,我不疑他,只是这般明目张胆的示我以行踪,显然是计。”
  思索一番,传邓愈过来,着他引骁骑三百,出南门搜寻朱某人下落。然后在传令各门紧闭,安抚百姓,每家每户发银二两。
  濠州城凡二万一千余户,青书调了七万两白银出府,先分出四万三千两银子,着各营军士分发出去,顺便细查各门户间是否有藏匿朱元璋这厮,待得各队回报,青书不由皱紧眉头,但还是将近三万两纹银犒赏了三军将士。
  令余下四万人驻扎城外,着何谦负责,青书一纸文书,刘伯温当夜便赶了过来,两人一番计议,都自认为朱元璋尚在城中,绝然走不远。
  此时邓愈回城,报予青书已擒了那十数骑,押上前来一看,青书自不认识哪位是朱国瑞,只让郭子兴出来认人,倒是看出其中一位,正是花云。皱了皱眉,押花云下去,青书见刘伯温轻摇羽扇,似是闭目养神,不由道:“先生有妙策去抓那朱贼么?”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濠州城方圆百里,找几个人原也不难。”
  青书眼睛一亮:“先生有何妙计?”
  刘伯温羽扇轻摆,站起身来。笑道:“他三军主帅郭子兴在我等手中,何妨将计就计?”
  青书若有所思,想了一会,问道:“如何?”
  刘伯温道:“公子给忘了。我们初来时打的什么旗号么?”青书轩眉一耸,恍然笑道:“不错,不错,将计就计,假途灭虢,我们还真不灭他,只假途而走,暗地里我却潜伏城中,这般一来。不单他们放松警惕,便是天下人,也都是以为郭子兴挑起争端。不仁不义,与我等无关。”
  说到此处,又忍不住翘起大拇指。笑道:“这一石二鸟之计委实高明,高明!”
  刘伯温笑了笑道:“公子是此次西征主帅,脱身不得,便由刘某伏在城中,伺机而动,等上一月两月也不妨,只要他朱元璋一现身,基便立马斩其头颅!而后公子大捷回师,还怕拿不下这区区濠州?”
  青书笑道:“先生的武艺,宋某放心。也好。濠州城便托付给先生了!”
  刘伯温颔首笑道:“敢不尽力。两人相视一笑,各自回房睡下不提,只待第二日将濠州城印鉴交还郭子兴。
  可是天底下的事儿,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变”字。
  是夜,数千百姓涌入府衙,杀兵纵火,城头巡夜的士兵也被人不知不觉杀掉,而城外驻扎的四万军队。竟是毫不知情!
  刘伯温地计划。被全盘打乱。他再怎么厉害,也料不到青书杀俘近万。而这些俘虏,多是濠州本地乡勇,两万余户,就近有一半人家中男丁被杀,这是何等的深仇大恨?又岂是区区二两纹银化解的了的?
  朱元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一夜他与汤和等数人,在民居地窖躲避,不断换户,言语鼓动,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情义,顷刻间便聚集了数十人,一传十,十传百,好似大火燎原一般,整个濠州城空前地团结,聚拢成铁板一块。
  这等情形,青书又将军队调出城外,怎让朱元璋不欣喜欲狂,他谋定而后动,先挑力大武勇者,和几位将军一道,分袭四道城门,将为数不多的城头巡夜守军一一暗杀,再领数百壮丁在府衙东方放一把火,待人来救时,仗着人多,将来人乱刀砍死。
  而后一涌而入,大肆放火,直到火光四起,将整座内衙都烧成废墟时,朱元璋目光阴冷,听人报告寻到五具尸首,才长长吁出一口气。
  “郭公,你莫怪我心狠,这是不得已之事。”朱元璋心里默默的道。想到躲在民居中的马秀英,不由一阵心烦意乱。
  他早知道郭子兴被软禁在内衙之中,但有邓愈父子看着,他们不敢乱来,毕竟这对父子功夫虽然不怎么样,但好歹比朱元璋要强,贸贸然闯入,惊动了他们不打紧,但是惊动了安睡的那位宋某人,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所以,郭子兴,你只有死了。
  朱元璋下令,将这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好生安葬,心头却忽地掠过不详之感,但不详在何处,却始终说不上来。
  他们真的就这么轻易的被烧死了?
  蓦地,他心头猛然一跳,惊道:“不对!”他喝令抬起尸体地几名壮汉停手,目光扫过五具尸体,心中疑虑更甚:“据情报言,住在内衙的有郭公并宋青书和邓愈父子,怎地多出一具尸体?”
  他脊梁上渐渐冒出丝丝冷意:“莫非、莫非他们真的没死?而是想将计就计,引我出来?”
  此念一起,朱元璋不由大惧,方要喝令撤退,却听得悠悠一声叹息,声音并不如何大,却仿佛响彻寰宇,不停地回荡在他心头。
  朱元璋身子一震,退后三步,拔腿就逃。
  “你想的没错,的确是将计就计。”刘伯温仿佛鬼魅一般出现在朱元璋面前,轻摇羽扇道:“没想到我刘某人百密一疏,竟被你瞧出了破绽。我却是没想到你不知我入城地消息,反而多杀了一人作替死鬼,罪过,罪过。”他嘴里说罪,脸上却殊无半分罪过的神态,只怡然自得的挥着羽扇。
  朱元璋定睛一瞧,见是一位瘦弱儒生,不由胆气大增,铿的一声腰刀出鞘,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第两百二十二章 … 废武
  刘伯温手挥羽扇,笑而不答。
  朱元璋转瞬间便镇定下来,喝令乡勇上前围殴,自己却缓缓后退。一干民众得了他赏钱许诺,无不奋勇争先,有的更是掣着石头就往刘伯温头上砸去。
  这些百姓何曾见过上乘武功的玄妙?刚才还笑吟吟站在原地的刘伯温转瞬间就消失不见,一时间,偌大一个濠州衙门乱成一团:东边的砖头砸到了西边的头颅,南边的镰刀砍到了北边的手臂,惨呼声,怒骂声,痛嚎声不绝于耳。
  一条淡淡的影子在人群中不定游走,刘伯温信手挥洒,凡百余人,挨着就倒,碰着就摔,不过片刻,这群造反的乱民就倒了一地,翻滚呼痛。
  刘伯温右肘轻轻侧击,推中一人右肩后,猛然听得剑气破空之声,慌忙侧身一闪,眼见就要避开这道剑气,但又一道锋锐剑气随即而来,正正指向刘伯温喉间要害。
  他刚刚那一闪力道已尽,正是旧力未断新力未生的当口,这第二道剑气来势极快,又哪里躲的开来?眼见就要将他头颅斩下,一个傲岸身影却忽地出现在他面前,正是武当宋青书。但听得嗤嗤的剑气破空声不绝于耳,青书身子一颤,紧接而来的,又是噼里啪啦一阵脆响,他双掌微微内缩,势成球状,将那几道凌厉无双的剑气如抽丝剥茧般细细化去。
  桀桀阴笑声远远传来,刘伯温抬眼望时,一道灰影已然顺势将朱元璋夹在腋下。^^飞奔而走。
  青书双手抱球,裹着数道不断冲突的刚锐剑气,渐渐有些控制不住,瞧那灰影走的极快,不由一咬牙,内息数转,喷薄而出,将裹着剑气地球团斜斜向上一掌拍出,正中屋檐。轰然一声大响,飞瓦碎砖四溅,青书拉着刘伯温冲出内衙,恨恨道:“是成昆!我去追他,先生你想法带邓愈他们出城。”
  话音才落,身形已动,顺着成昆离去的方向狂奔。
  眼前场景变幻。不到半刻就出将城去,青山隐隐,成昆灰袍光头,手中夹着朱元璋,健步如飞,往西南方向逃去。
  青书哪里肯放?脚下运足真力,绵绵若勤,两方距离不断拉近。青书不由想起当年遭成昆追杀。逃窜千里,如斯狼狈窘迫。今日风水轮流,可得要好好炮制他一番。
  追了约莫一刻钟,青书脚下加力,揉身上前,啪啪两掌拍出,掌未至而风先起,飞沙走石。新仇旧恨一拥而上,无俦劲风汹涌而出。
  成昆不敢硬接,但却着实闪不开来,冷笑一声,将手中朱元璋一抛,借势飞身后退,堪堪避过这两掌。
  一声闷响,如败絮裂开。青书掌力打在朱元璋身上。才觉出异样,定睛一看。才发现这压根不是朱某人,外衫裹着的,不过一捆枯枝而已。
  青书不由的想笑,当年自己骗过成昆所用的技俩,今儿却被成昆给翻回本来了。是,朱元璋在哪里?也不及想这问题,只双手一圈,内气自然而然的涌动,将枯枝揉成小团,横掌一拍,那木团便带着丝丝凛冽劲风,击向成昆胸口。
  这一下应变极快,成昆躲闪不及,却不显慌乱,伸出右手大拇指,脸上青气一闪,锐气破空声顿响,一道匹练也似的剑气自他拇指射出,与空中枯枝一撞,劲气抵消,木屑四散。
  “六脉神剑?”青书寒声喝道。
  成昆桀桀一笑,颇为玩味的瞧着自家双手,阴森森的道:“武功见识到你这个份上,别说年轻一辈,便是当今之世,也没几个这样地人。可惜,可惜。”
  成昆可惜什么,青书自然知道,自己若顺势搭话,反而让对方气势大涨。此时见他收手,也自凝气不发,六脉神剑虽然厉害,但成昆显然没有练到神明如一的地步,只消小心应对,以太极至理,化去他无俦剑气,还是游刃有余的。
  却听青书道:“六脉神剑独步当世,固然是一等一的绝学,只是若使这门功夫的人蠢了,仍不过是糟糠之技而已。”
  成昆听他语出讽刺,冷笑两声道:“好,好,我便让你看看六脉齐发的厉害!”
  青书心头一跳,嘴上却长叹一声道:“可惜,可惜。”
  成昆阴恻恻的眼神不离他要害,也没想到刚才自己说“可惜”之时打得什么算盘,顺口就问了一句:“可惜什么?”
  青书洒然一笑:“你能连发几剑,已然极为难得,放眼天下也足有你一席位,可惜,可惜,你不识时务,没个自知之明,今日终是毙命于此。***
  成昆听得这话,纵使涵养再好,也是不由大怒,抬手便是一指剑气发出,青书横拍两下,两般劲力相抵,噼里啪啦一阵脆响,终是化作虚无。
  青书知道“六脉神剑”乃不世奇功,三丈之内,隔地越远,威力越大,近身短打,反而束手束脚,遂揉身上前,仗着小巧功夫,各般散手长拳使出,和成昆斗在一处,指掌间劲气排空,汹涌奔腾。
  两人翻翻滚滚,斗到二十招上下,青书越斗越惊,成昆功夫本精,奈何内力不足,如今却不知怎地,内力陡然大增,虽不及自己,但也相差不远,原本占得上风,但成昆时不时的来一记六脉神剑,还是令青书投鼠忌器,不敢放开手脚。
  毕竟,六脉神剑剑气之威,绝非血肉之躯可以抵挡。却说数月前成昆于洪都外山谷中闭关修炼六脉神剑,体内阴阳失调,险些走火入魔,元气大伤。再动不得武,原本心灰意冷,却不料偶得一本内功秘籍,其时他内力损伤大半,每日里百无聊赖,抱着这种心态,成昆某日修习一试,内劲仿佛陡然活了一般,在体内畅通无阻。再一个时辰,真气遂粒粒如珠绵绵不绝,数月下来,内功也自大进,六脉神剑虽不能使久,但也畅通无碍,再无昔日阴阳混乱。不能自已之虞。
  第五十二招上,青书扬手拔出铁木剑,一剑在手,挥洒自如,正是武当剑法中的一招“手挥五弦”,这一招柔力十足,风向、时机、剑招都是妙到巅峰,卸去成昆爪势之余。还迫的成昆回过右手来防。而青书地左手却在同一时间使出太极拳中“上步搬栏捶”,左右互博,阴阳相济,正正砸在成昆右肩。
  喀喇一声脆响,成昆闷哼一声,口中鲜血狂喷,太极拳捶法何等猛烈?这般砸在血肉之躯上,成昆右肩肩骨尽碎。而青书狂猛内劲更顺着他肩井穴一路往下,朝心脉攻去。
  成昆竭尽全力方才化解这一击之力,也才认清自己武功虽然大进,但对方明显进步更快,不由暗暗心悸,心头已萌生退意。
  青书岂容他走开,成昆智谋武功至此,皆是大患。更通了六脉神剑这门逆天功夫。绝然不能让他存于世上。想到此处,青书目中杀机陡现。身上气势大涨,成昆顿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成昆如何看不出对方杀机,想到此处,拔腿就跑。
  青书冷笑一声,扬声道:“成昆,昔年你追杀我千里,却被我逃出生天。今日却不知你有没有这等命!”
  身法展开,追将过去。^^成昆轻功虽强,短途上或许比青书要快上些许,但论及这最重内力的长途奔走,他又哪里及得上青书纯阳无极功之绵绵不绝?
  他四十余年的内功修为,或许较之青书,只差了那么一丝,但只隔一丝,便算不得透彻之悟,须是如张三丰、宋青书这等入筋骨、沁骨髓者,才算得上通通透透,圆融无暇。
  到了这个境界,任是他千变万化,千奇万异,也是落在平常处歇。
  故而只消张三丰心有战意,随意挥洒间便能生出无俦大能,乃至媲美甚至胜过六脉神剑这等奇功。只可惜的是,当今之世,又有何人能让古井不波地张三丰生出战意来呢?
  追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青书旋风般绕到成昆身前,冷笑一声,泼天掌影晃出,将成昆来路去路皆尽封死。
  成昆心中暗暗叫苦,他闪避不得,只得抬起左掌硬接,两掌一触,成昆便觉自身真气如冰消雪融,节节溃败。
  他一声闷哼,原本遭受太极捶法冲击地心脉一抖,便晕了过去。
  青书淡漠的收回掌来,缓缓凑到成昆身前,正要一脚踢碎他天灵,却瞧见一抹纯白自他衣襟露出。
  青书不由微微奇怪,俯身下去,自他胸口抽出一张细软绢帛来。
  这卷绢帛非丝非革,不知是何材料所制。但青书这些年来走东逛西,见识大涨,一眼就看出来这卷绢帛乃是用火来洗的火浣布。
  再看绢帛上绘制的人体经脉图谱来看,笔法细腻,惟妙惟肖,显然与当初在朱家密室瞧见地封皮上字迹一模一样,显然出自段誉手笔。
  不用说也知道了,这便是大理段家世代相传却鲜有人能练成的不世奇功…………“六脉神剑经”。
  却说当日昆仑山上,韦一笑一把大火把尸首够给烧了个干净,却独独遗下一卷绢帛,上面描摹的,正是“六脉神剑剑经图谱”。火浣布世之奇珍,大理国立国百年来也只集了那么小小一匹,全被段誉拿来绘制六脉神剑经图谱了。段誉以深山墨玉合了自身鲜血研成墨浆,画了这卷绢帛,更在卷轴末端写道:“少年亲见枯荣大师焚毁祖传图谱,其心痛无以复加,余亦侧然。思之若以寻常纸张重绘,不免又毁于烈火。唯此火浣之布,非丝非革,遇火益新,吾遂以墨玉混鲜血所不能焚者为先祖绘。得此剑经者或正或邪,皆非其要,传承不断,薪火不消,余虽于九泉,亦含笑尔。”
  看到最后一页,青书不由恍然,无怪乎当初初得此经时只觉脏乱不堪,满是污泥,用水去洗又怕将墨渍洗去,故而他扫了两眼便给了朱长龄,然后引出韦一笑,再有一系列事件目不暇接,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更何谈有时间去细细观看。
  再后来诛杀卫璧,韦一笑大火一烧,众人都以为“六脉神剑经”已然付诸一炬,却不料这剑经本身便不怕火。相反,还须以火相洗,才能显现出来清晰字迹。
  做了这许多,却便宜成昆了。
  想到此处,青书不由失笑。
  不过,成昆的确不能留了,他和谢逊地恩怨未了,恩,就当是做个人情吧。青书伸出两指,聚气成针,在成昆丹田一刺,可怜成昆数十年勤修苦练,这一朝便化作乌有!
  成昆本就重伤,哪里还禁得起这招?登时被痛的醒了过来,在地上翻滚不休。
  青书漠然道:“今天我不杀你,只废你全身武功,将来你徒弟杀你也方便些。”
  成昆阴鸷的眸子里狠厉之色大作,只是丹田传来地刺痛之感让他几乎不能出声,只在林荫道上挣扎翻滚,好稍稍减轻疼痛。
  青书双手静静垂下,目光清冷,静静注视着这堪称一代枭雄却又狼狈不堪的老和尚,半点不惹尘埃。
  第两百二十三章 … 屠城
  当宋青书再次回到濠州城时,远远便望见粘稠乎乎的血液自北城门下淌了出来,竟是汇成汩汩溪流,房屋烽火燃起,残肢满地,尸鸿遍野。
  想到刚刚见过的那员守在城门口的副将,青书心中蓦地升起一个念头,让他不由遍体生寒。他忍不住皱起眉头,一手提着捆作一团的成昆,另一手连连运力,震开城门,而后快步入城。甫进城门,便仿佛进了修罗地狱一般,军士们面目狰狞,手掣弯刀,不断收割着人头,大片鲜血飙溅开来,房屋上,瓦舍上,人身上,全都是耀眼的红色。即便是青书这些年来见惯两军对垒,这等血腥屠杀,还是让他心中震骇。
  而这些屠杀者们,身上的甲胄,手中的兵器,无一不是他所统率的龙庭府兵所有。
  青书单拳握紧,身形一动,扯过一个府兵厉声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声如雷霆,漫过全场,方圆数里之内,皆可听到,一时之间,正屠杀民众的士卒们手下皆是一顿。
  那士兵如何不认识这三军主帅?结结巴巴的答道:“是、是军师下令…屠城。”
  青书喝道:“他让你们屠城?”
  此时邓愈纵马过来,银枪乱舞,又不知刺死多少妇孺,到青书身前,勒马翻身,下马便拜:“参见公子!”
  青书见来了个主事地。脸色铁青,一把拉过他,厉声道:“你,你给我说清楚,这怎么回事?”
  邓愈扫了一眼被宋青书倒提着的成昆,神态恭谨的说道:“自公子追此人离去之后。刘先生至军中,立马下令三军攻城,说是公子令喻。我等如何敢不遵命?这濠州城中已无主将,全是草莽之民,倒也不难打下。||||才克彼城。军师又下令重兵封锁四方城门,不留一个活口,闭门……屠城!”
  青书听得血脉卉张,一手将成昆掷在地上,喝道:“他刘伯温好大的胆子!”
  邓愈从未见过他发这么大火。忙跪下磕头道:“公子息怒!”
  宋青书和邓愈谈话的这会儿,众军士已将北门百姓杀尽,各家各户又搜索一番,看有无地窖一类。青书却自怒道:“刘伯温人呢?”
  邓愈支支吾吾,半晌才道:“军师亲自督师,四方屠宰,游走不定。我也不知。”
  青书怒极反笑:“好。好一个亲自督师!”长笑声起,有若雷动,显然是动了极大怒气。
  倒在地上的成昆蓦地哈哈大笑道:“好,好一支仁义之师啊!手无缚鸡之力地妇人也杀,垂髫童子也杀,鹤发老人也杀,不留一个活口,好!好!”
  青书眯起眼睛,缓缓走到成昆面前。一把拽起他胸前衣襟。冷冷道:“成昆,你当我真不敢杀你呢?”
  成昆长笑道:“你杀我有什么用?你道我为何会出现在此处?又为何会恰巧救了朱元璋?啧啧。你还是太嫩,武功强又怎么样?匹夫而已!”
  青书冷笑道:“匹夫又如何?杀你足够了。”抬起右掌,啪的拍在成昆头顶天灵,一股凌厉内劲肆虐而过,摧枯拉朽般将成昆全身经脉绞断,但却屡在心脉处受阻,青书不由焦躁起来,他见此惨状,偏偏又是自己所率军队作出,法难责众,一股怒气无处发泄,成昆偏偏不知好歹,在这时火上浇油,惹怒于他。^^^^青书几度无功,收回手来,狰狞道:“我还不信杀不了你了!”
  成昆吐出一口鲜血,惨笑道:“你杀了我又如何?我死得其所,那人从来没有失信过。明教必灭,成昆何憾?明教闭灭,成昆何憾?哈哈,哈哈!”
  与此同时,青书收回的手又已狠狠的抽在成昆心口。听到这话,青书心头一惊,忙收敛内劲,但泼出去的水又哪里那么容易便能收得回来,虽说收回大半内力,但太极拳单鞭威力何等巨大,成昆哼也没哼,登时倒地不起,触了触他鼻息,青书大是诧异,这人竟然还有微弱气息,莫非真是打不死地小强?
  一个带着淡淡叹息的声音传来:“公子,他想必又与那灰衣人有关了。
  青书猛地回头,但见刘伯温缁衣儒衫,手摇羽扇,缓缓而来。他不由冷笑道:“刘军师,好威风,好煞气啊!”
  刘伯温叹息一声道:“今日不屠尽他们,莫非还待将来以作后顾之忧么?我等在庐阳道上,杀俘灭虏时,便已和濠州军民结下死仇。不杀他们,世人会说我等不仁不义,苦心树立的正名毁于旦夕;攻下的濠州城池也会在大军走后遭沦陷之虞。相对来说,坚壁清野,快刀斩乱麻,将这一城百姓杀个干干净净,即便走脱一两个,于我军声威,也就无关紧要了。”
  青书恶狠狠的看着刘伯温,半晌不语,良久才长叹一声:“这是两万余户五万多人啊!”刘伯温缓缓跪下,单手竖起,沉声道:“这滔天杀孽,原是伯温造下,刘某自愿一肩扛之。”
  青书见他如此,却再也狠不起心肠去骂他,只轻轻将他扶起,叹一口气,将半死不活地成昆扛起,往僻静处走去。
  邓愈一路尾随,见青书缄默不语,只道他真生刘伯温气了,走了半刻,他终是忍不住道:“师傅,刘先生他……”
  青书步子一顿,抬手止住他话头,叹道:“我知道的,我知道。”
  邓愈一怔,他自幼在战火洗礼中长大,杀伐屠城一类,早已司空见惯,对人民本就视如草芥。听刘伯温述说缘由之后,更感他良苦用心,见青书好似真的怪罪于他,不由出言相辩。
  却见青书将成昆放下,缓缓续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阴狠毒辣,不择手段,这些都可以。唯有三般大忌不能轻犯,锋芒太过不可,势单力孤不可,心不设防不可。所以我要和灰衣人单打独斗时,你几番建议多带高手,甚至要和我一同前去。所以攻克建康府后,我军声威达到顶点,你却建议三军不动,而后寻求出师之名,直到我着人写完檄文时,你才勉强同意出兵。甚至于之后你说几位大将纵然天纵之姿,锋芒绝世,也不能轻付兵权,直到层层考验,四方牵制,几经波折之后,我才将各路军马安排妥当。今日之事,死仇难解,我本想徐徐图之,但……呵呵,也罢,杀了就杀了。诸葛武侯六出祁山挑起战火,冉闵大帅更是广发杀胡令,古来成大事者,几曾顾惜过人命了?宋青书从前瞻前顾后,但此后再不是畏首畏尾之人!”
  邓愈听得莫名其妙,不得其解,但见青书转过身来,目光灼灼的望着不远处的一株大树,树后缓缓走出一人,羽扇纶巾,不是刘伯温是谁?
  两人相视半晌,青书缓缓走到刘伯温面前,看着这位几乎浑身颤抖着的谋士,叹道:“先生,青书多有得罪,在此给您赔罪了。”说着深深一揖。
  刘伯温慌忙扶起宋青书,但论内力他又如何敌得过纯阳功大成的宋青书?这一拜终究是拜了下去,刘伯温眼眶湿润,叹道:“公子,基敢不舍生忘死,以报公子知遇之恩!”
  一旁迷迷糊糊地邓愈听到这句,终是摸着脑袋呵呵笑出声来。
  刘基忍不住笑骂道:“这小子!”
  终是死了这许多人,青书着实提不起笑地兴致,只勉强笑笑,说了会话,便问道:“城中还有僻静之处么?我要问问这老和尚。”
  刘伯温奇道:“他竟还未死?”
  青书皱眉道:“这老和尚近日来不知得了什么奇遇,内力竟是大进,我从他那儿得了一册天下无双的秘笈,一会儿咱们参详参详,但当务之急,还是逼问他要紧。灰衣人显然志在天下,不然也不会四处拉拢于人。说不定成昆也是得他之益。”
  刘伯温道:“也好,估摸着大伙儿也杀得差不多了。咱们到城东张富户家去吧。”说着皱了皱眉,又道:“怕只怕,这老和尚重伤之下,依然神智清明,什么也不肯说。”青书冷笑道:“他若不肯说,杀了便是。不说的话我反而留着给东归的谢逊做个大人情。”刘伯温笑道:“不错,合当如此。”又对邓愈道:“你再领人巡城,安排守夜人等,不可怠慢。”邓愈大声应了。
  第两百二十四章 … 流言
  端起古藤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青书多少有些郁郁,毕竟一城人命的杀孽,太重太重。
  刘伯温知他心意,看了一眼犹自昏迷不醒的成昆,轻叹一声,说道:“我已遣人四散消息,朱元璋趁夜率残部弃城,临走放了一大把火,将整个濠州城付诸一炬。”青书抬头看他一眼,点点头,却不说话。刘伯温又道:“公子,有些事既然开了头,就得做下去,哪怕是一错再错。只要天下人不知道,那我们即便错了,也还是没错。”
  青书叹道:“可我们自己会知道……”
  刘伯温不待他说完,便接口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白骨累累,方成大业,公子,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青书闭上双目,默然不语。
  刘伯温又道:“这事难免会泄露些许出去,不过也无关紧要,我已着邓愈去挑人了,世上的聪明人不少,猜到今日之局的也会有那么几个,不过,死无对证,也无人能奈何得了我们。呵呵,呵呵……”
  青书皱眉道:“挑人?挑什么人。”
  刘伯温轻声道:“挑百十个能言善辩之人,还有一些幸存的……濠州本土人士。”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尽管某些天才史学家能在蛛丝马迹中找到当年的真相,但那又如何?在当年的百姓看来,仁义之师就是仁义之师,愚民也还是愚民。群众的眼睛。未必就是雪亮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手腕地当权者往往最为痛恨聪明人了。即便他是自己人。
  次日,宋青书亲自到郭子兴的其他属地,见了一位有着勃勃野心的将军…………孙德崖。^^也不知谈了什么。总之,在几日地大扫荡后,濠州城已经确确实实成为了一块废墟,一块死地。而在不断传播出去的谣言攻势之下,朱元璋也成了天下人所切齿痛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