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当宋青书-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道:“刘基,这回你总该猜到了吧。”
  他这番瞒着刘伯温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明教群豪从光明顶上招下,其实是看准了明教诸人新知教主身亡,群龙无首,谢逊又远在海外,势必互相不服,濒临内斗边缘。此等情况,一有谢逊确切消息,明教诸豪齐齐确定属实之下,定然是一齐下山。
  为什么要一齐出海?
  不用说大家也心知肚明,互相牵制嘛!韩山童直属光明左右使,刘福通是四大法王一派,徐寿辉乃是五散人嫡系,郭子兴一彪人马更由五行旗众组成。任其中一位首脑留在中原,都能致使本部人马士气大振,从而起到打击他派人等地效用。
  事实证明,中国人用在内斗上的智慧,委实是博大精深,不服不行。瞧人家波斯总教,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是简单多了:立一个傀儡教主,大家有油水一起捞,有人一起砍,有饭一块吃。齐心协力,共创和谐社会。
  宋青书嘴角噙着一丝微笑,俊脸上带着奇异的魅力,孤身一人,木剑束腰,一路南下。
  这般装束,到哪里都是惹眼的。
  然而,他却一点都不担心。不单单是这些年来,他身量长足,五官愈发棱角分明,面貌虽未大变,气质却已大变。而且精通“揽势”的宋某人可以随时收敛气势,却是不用担心被众人的目光射成筛子。更何况,他“纯阳无极功”功行圆满,功深似海,返璞归真,与“揽势”相辅相成,自然而然地,把他放到人堆里去,找个三天三夜都找不出来。
  官道上车马辚辚,吱呀作响。有挑担地小贩,扛锄的农夫,挎包地旅人,来往的商队,吆喝着的驿卒。合着鸟啼虫鸣,麦香阵阵,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生机勃勃。
  宋青书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多年不用剑术,再用时举世皆惊。
  这是杨汐晴对他的评价。杨汐晴在古墓中精研独孤剑意,有进无退,有攻无守,渐渐的,一套绝世剑术初见雏形。还剩一路破枪式。
  皆因古墓中厉害的枪术秘籍太过稀少,所谓日刀月剑一辈子枪,枪术最为难练,一旦练成,也最为厉害。岳武穆的“沥泉神枪”纵驰南北,横绝宋金两国而无敌手,威力之强,便可见一斑。
  且说青书“纯阳无极功”大成之日,功成的姿势委实太过……
  虽然刘伯温、杨汐晴、苏若雨三人都未知觉,但他却做贼心虚,顺口便引用了一段昔年看过的一本牛书中的名句,可说是十分拉风。
  但这句话却让杨汐晴掩嘴而笑,也起了争斗之心。乘着青书做贼心虚没有设防,“破剑式”应手而出,攻向青书七处大穴。
  青书飘然后退,折了一根松枝,运使太极剑术,剑意绵绵不绝,结成太极剑圈,与杨汐晴斗了个不亦乐乎。昔年他无法贯通太极剑,皆因难能持久,剑意多有断绝,太极剑圈极易破裂。但此刻内力一通,一根松枝在手,脑中便陡然生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来,竟以一碰即断的松枝挡住杨汐晴手中利剑,五十招后,更是占得上风。
  及至此时,他恍然大悟:“原来太师傅早就悟通绝顶剑术,只是这剑术要求委实太高太高,爹爹和六位师叔是难能学会的,故而太师傅以十年之功化繁为简,端的是用心良苦!”
  想到此处,他心中不由感叹,自己不过照搬他的剑意,便能有如此成就,张三丰学究天人,委实是一代宗师。
  奇才与宗师,差别就在此处。
  第一百八十二章 … 少林
  太极拳剑,辉耀千古;立武当玄门,流芳百世。
  自“纯阳无极功”大成,青书于太极之理也是大有感悟,豁然而通。也愈发感叹张三丰学究天人,深不可测。
  这一代宗师以大毅力束发出家,开创武当一脉,自武当长拳而始,分花手、柔云剑、震天铁掌、神门十三剑等一套一套的武学横空出世,可说是穷思竭虑,苦心孤诣。张三丰于四十年前便已号称天下第一,无敌宇内,向无对手。然而,他所悟武学委实太过高深奥妙,太极之理更是合乎天地自然,极难领悟,资性、内力稍差者便终生不得门径,故而闭关十数年,只为创制两门绝技,彰太极之意,以为武道绝诣之锁钥。
  如果说四十年前的张三丰乃是天下第一的奇才,现在的张三丰,则是当今之世独一无二的大宗师。
  …………………………无敌分割线………
  青书坐在路边茶棚的角落里,怡然自得的喝了一口茶水。蓦地伸出右手两指,向下一捞,轻轻一夹,正正夹中剑尖,他微微一笑,一运指力,木剑陡然从腰间跳起。
  要知这柄木剑被青书腰带紧紧束着,要取出势必得往上抽出,然则青书却是从下至上,手指搭住剑尖,以太极之理画了一个弧线,自缝隙间拔出木剑,这手功夫委实是妙到巅峰。
  却见他手指一松。木剑陡然下落,青书反手一抄,握住木剑剑柄。悠然一挽,划出朵朵斗大剑花,桌上一根筷子根节节寸断,竟被切成三十六段。
  青书大感有趣,哈哈一笑,抛出一锭银子,伸出手掌,悄无声息地将银锭拍进桌子。扬长而去。
  走了约莫七八日,已入莆田地界,正是南少林坐落之处。
  青书广袖飘飘,不遮不掩,大摇大摆的一路上山。
  少林寺三个大字迥劲有力,镌在山门那块大匾之上,让人望之肃然起敬。
  两个持棍武僧身子笔直。站在门前,低眉敛目,单手合十,神情肃穆。
  青书含笑立在远方,暗道南少林实力较之北少林可是要雄厚多了,连两个看门武僧都有这等功力,瞧他俩半晌岿然不动。显然禅功不弱,定力非凡。青书当即将浑身气势敛起,浑不起眼,远远望去,便好似一块人形大石一般。
  “既然来了。便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去,偷偷摸摸地也忒没风度。”他心中如是想道。念头一动,便已飞掠而出。
  一阵清风晃过,两个武僧悚然而惊,猛地睁开双眼,四下张望,却什么都未看见。右边那位武僧合十道:“罪过罪过。”左边那武僧奇道:“师兄。何罪之有?”
  右边那武僧道:“你我原本心如止水,此刻泛起涟漪。却是不该。”左边那武僧笑道:“非也,清风徐来,若水波不兴,却是不该。却是风在动。”
  右边那武僧摇头道:“若你我始终心如止水,任他泰山崩于前,洪水腾在眼,也都是幻象而已。”左边那武僧笑道:“幻与非幻,原是一念之间……”
  青书隐于门后,听他二人竟是论起禅来,不由好笑,暗道:“我倒是被整成幻像了,嘿嘿。不过么……这地方禅风倒是凛冽。”
  大步而走,招摇过市。他艺高人胆大,仗着耳力绝强,轻功无双,又通“揽势”之法,释敛气势,都在一念之间,是以青书即不潜伏,也不躲避,只在大道上疾驰而行。
  方当午时,众僧都在大雄宝殿中做午课,方丈亲自主持,僧俗皆自在场,诵经声不绝于耳,香烟袅袅,腾腾升起,青书在远处看着,暗自点头:“北少林确不及南少林多矣。”
  却不是说空闻、空智等人统率无方,实是空见早亡,与明教拚斗的又太过猛烈,北少林杰出弟子多有死伤,至今却是捉襟见肘,拿不出什么厉害人物来了。
  这南少林乃是昙宗和尚南下创立,这位昙宗大师可算是一等一的猛人,初唐时为太宗李世民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更兼领僧兵,十三棍僧天下闻名。
  其时少室山方丈令昙宗南下,创立南少林分院,兼领方丈一职,传下三十六房精湛武学,七十二绝技亦被携带南来。
  自此南北少林各六十年交替一次,轮番出世,各执武林牛耳。一方经六十年浩劫而元气大伤,另一方却在休养生息,培养人才,静待出世,故而少林派历经千百年而不倒,皆因于此。
  北少林自空见神僧接掌以来,便横空出世,四大神僧金刚伏魔,声威一时大振,武林无有抗手,便只可惜空见早死,北少林实力大损之下,更添报仇之心,不断增派杰出弟子与明教相抗,结果却是伤上加伤。与此同时,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武当派横空出世,武当七侠个个英雄,行侠仗义,武当声威遂与少林并驾齐驱。
  如今屈指,已然二十有七年矣!
  而南少林休养生息,杰出人才层出不穷,沈振鸿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只静待三十三年之后再度出世。
  至此不得不感叹昙宗和尚思虑之远,委实是谋福少林。千年来少林几度遭劫,但南北两方互为接应,却始终安然无恙。
  青书收敛气势,“纯阳无极功”自发自动,竟是进入“龟息”境界,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是极轻极轻。他晃晃悠悠、大摇大摆的在青石铺就的大道上,寺中众人都在做午课,虽说亦有极少武僧未在大雄宝殿之内,但也是在演武场上练拳,这条四通八达的道上,却是杳无人烟。
  宋青书忖道:“毕竟现在为赌约所迫,还是得快点找到沈振鸿所居房室,否则身份泄露,却是大麻烦。”想到此处,又暗道:“且找个僧人问上一问。”
  想到大雄宝殿之外,或许有扫地的打杂和尚,当即掠身返回。
  果不其然,一位身着白色僧衣地和尚低眉敛目,静静将落叶扫成一堆。
  青书也没多注意此人外貌,只道是个寻常和尚,身法展开,凑近前去,隐在在距那和尚三丈之外的鼎炉之后,伸出右手,对准他背后大椎穴,屈指一弹,一道温热指力徐徐涌出。
  大椎穴为督脉要穴,一经受制,全身受制。青书正是打算在不惊动他人的前提下制住此人,问出沈振鸿下落。却见那白衣和尚手中扫帚不停,仿佛是看到远处一片落叶,脚步蓦地一移,堪堪侧过身去,伸出扫帚一搭,将那片枯叶带到身边,不经意间便避过这道指力。
  宋青书目光一凝,心中悚然惊起:“莫不是碰到天龙里扫地僧一般的人物?”。他玄功大成,眼力耳力也自大涨,可说是万事万物难能瞒其耳目,方圆十丈之内蚊虫低鸣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但眼前这和尚没让他发现任何出奇之处,却能漫不经心无声无息的避开他纯阳指力,绝非巧合。
  既非巧合,那便能得出一个结论:这位白衣僧人的武功,绝不在他之下!
  他还未从惊骇中醒觉,那位白衣僧人已然回转头来,对他咧嘴一笑。
  那是一张极为俊朗的脸,鼻直口方,棱角分明。
  白衣地僧人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笑得很是开心。
  翩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青书很快的镇定下来,气凝全身,准备迎战。
  但对方却仿佛并没有大声呼喊或是愤然出手的意思,只是咧嘴笑着,阳光明媚的很好。
  蓦地,白衣的僧人将扫帚一抛,伸手招了招,转过身去,足尖一点,飞身掠出。
  青书一愕,不假思索的跟上前去。
  身边屋舍瓦砾不住更换,枝叶森森,青然弄影。行了一段,青书蓦地发现,这白衣僧轻功曼妙,全然不同少林一贯以气息悠长取胜的大开大阖。
  也不知前往何处,青书暗暗记住来时路线。
  走了半炷香左右,前方乃是一方断崖,白衣僧猛地驻足,由极动到极静,全无半分突兀之感。
  青书大袖一拂,也悠然停住,卓然立在白衣僧身后一丈外。
  白衣和尚回首笑道:“贫僧红叶,见过宋施主。”
  青书仰天打个哈哈,瞳孔一缩,道:“晚辈宋青书,见过红叶禅师。”
  两人目光交击,有若电光相撞,火花迸出。
  第一百八十三章 … 擘天
  一身青衫的宋青书腰悬木剑,神情淡定,目光却始终不离崖边卓然而立的白衣僧人。
  红叶素衣翩翩,纯然没有一丝庄严佛气,却是衣袂飘飘,道骨仙风。
  气氛好像陡然间就剑拔弩张起来,红叶目中宝光流转,好似有七彩毫光,自他眼中射出,但顷刻之间,又复浑浊。他右手竖立胸前,左手凝气不发,淡淡道:“少林般若掌,敬请阁下品评。”
  一掌飞出,似乎是轻飘飘的浑无力道,但青书却是神色凝重,气凝全身,不敢有一丝放松。
  原本青书要避开这掌,乃是轻而易举之事。然而红叶和尚一语“少林般若掌”,却是让宋青书不得不退后半步。
  你口口声声不离“少林”二字,那好,我便以武当绝技会一会你少林神功!
  宋青书脸上划过一道冷笑,右手负背,左掌抬起,身形如鬼魅一般,倏忽闪至前方,无俦掌力轰然推出。
  双掌一撞,好似平地里旱雷炸起,而后黑云万里,阵阵劲风掠起,势成螺旋,飞沙走石,在两人之间吹将开来。
  红叶和尚吐气开声:“好!”身形一晃,一个后空翻跳将出去。青书噌噌噌退后三步,拿桩站定,听红叶如此说,当即笑道:“阁下也不差。”他经这掌一拼,心中已知这红叶和尚内力深湛。丹田岿然,凝如山岳,或不及自己深厚,但精纯稳固。却是远胜于己,是个断然小觑不得地劲敌。
  脚下步伐一换,青书缓缓抽出腰间木剑,沉声道:“武当倚天屠龙功,请大师指教。”声如雷霆,好似晴空万里陡然化作黑云压城,威势极盛。
  右剑左掌。青书右手木剑断续横划,左掌连连下劈,正是一个“林”字诀。
  “倚天屠龙功”二十四字诀,精深奥妙,使来不枝不蔓,恍若绝代佳人,纤合度。这套功夫乃是青书演得最为熟练的一套武学,武当上下,除张三丰、张翠山、竹清叶三人。再无人会。
  木剑横划,原本无甚奇处,但中间却顿了一顿。这一顿将“林”字双木之间若即若离之意演绎的淋漓尽致,虽是停顿,但太极绵绵不绝之境,已然溢乎招式之外。
  红叶神态不改,不闪不避,随手拆招。如行云流水,竟将这两记杀招轻松化去。青书心中震惊:“从他招式挥洒间,竟是丝毫窥不到少林路数!竟是连佛门庄肃之意,也被他化的干干净净!”
  红叶右拳捣出,将青书“林”字最后一撇地势道止住,轻笑道:“下一招,少林绝技须弥山掌。小心了!”
  青书纵声大笑:“武当绕指剑,领教高明!”右掠三尺,一挽木剑,朵朵剑花抖落出来,顷刻间便结成太极剑圈。
  太极之意既豁然而通,拳剑入手,无不成太极。
  红叶目现激赏之色。一掌拍出。空气中竟是鸣起噼里啪啦的声声脆响。“须弥山掌”以丹田之力发掌,非二十五年纯正少林功力不得发出。红叶今年不过四十来岁,却能发此掌,抑且威势极盛,功力之深,资性之高,委实深不可测。
  宋青书心道:“这掌蓄势待发,硬拼之下,只怕讨好不得。可惜独孤求败的利剑给了灭绝,若利剑在手,何惧此僧!”转念间仍是不住划着剑圈,侧转剑锋,轻飘飘的削将过去。
  眼见剑锋便要削到红叶手掌,红叶却忽然退后,袈裟一摆,飘飘若仙,喝道:“袈裟伏魔功!”
  红叶和尚虽说已然退后,但部分掌力仍是吐出,绵绵韧韧,竟是缠住青书木剑。
  宋青书原本木剑划圆,剑圈浑无破绽,但被红叶绵韧掌力这么一搅,登时顿了一顿,运转间陡现滞涩,慢了半拍。
  而那边厢,红叶禅师的纯白袈裟已然遮天蔽日,带着无俦劲风压下。
  青书轻叱一声:“神门十三剑!”木剑陡然往前刺出,气势凌厉无方。
  却听“嗤拉”裂帛声响起,与之相应的还有噼里啪啦的脆响。红叶袈裟裂成两截,青书木剑亦是断折。
  红叶哈哈大笑:“痛快,痛快!”将袈裟一抛,露出里边短衣劲装,伸腿展拳,一套“罗汉拳”应手而出。
  青书也是将木剑掷出,钉在地上,以“武当长拳”对敌对方“罗汉拳”。这两套拳法各自是少林、武当二派筑基地基本拳术,江湖上几乎人人都会,但这两门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拳术,到了宋青书与红叶两人手中,却显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来。
  斗了十余招,红叶越打越是兴奋,忍不住纵声长啸:“三十年来尘满身,囿居深山无人闻,今朝小试平生艺,总无潦倒怅西风!”招式一变,猛地换做“波罗蜜手”,长拳短打,精奇奥妙。
  青书依旧“武当长拳”在手,数招一过,却觉在对方小巧擒拿面前,自家武当长拳固然大开大阖,却有些施展不开,当即也是一晃身,屈掌成爪,斜斜抓出,正正往红叶“肾俞穴”拿去。
  这一手功夫,正是俞莲舟精心研创的“绝户虎爪手”,但由青书使来,却比俞莲舟更为精妙,更为雄浑,更为苍劲,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登时将红叶“波罗蜜手”破去。
  红叶和尚不得已回招自守,右手格住青书爪势,颇为无奈的一笑道:“施主,你要贫僧做太监么?”左手又是一变,伸出一指,迅捷无伦的往前一点,正是“一指定天下,孰能说三分?”
  “一指禅”的功夫全在一根食指之上,以“易筋经”坚若磐石的内力为本,指过石穿,劲力极富穿透力。
  青书不闪不避,也是一指迎上,却是他以“纯阳无极功”为本,自娱自乐研发出来的一门指力,唤作“无争指”。
  果不其然,两道指力凌空相撞,却是悄无声息,“一指禅”劲力固然被“无争指”化地干干净净,但“无争指”的海纳百川之势,也是消弭无形。
  红叶眼睛一亮,长笑道:“宋居士,这门指法可有名目?”
  青书点头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乃是在下闲极无聊所创,有污慧眼,却是贻笑方家。”嘴上这般说,手上却是不停,两人又翻翻滚滚斗了五十余招,奇妙招式层出不穷,红叶固然大呼过瘾,青书也是暗暗心喜。
  得遇此对手,更复何求?
  青书蓦地退后三尺,深吸一口气,竖掌在胸,吐气开声:“我太师傅穷四月之功,创此一掌,号为擘天,禅师小心了!”
  他“纯阳无极功”大成,周身真气凝成粒粒珍珠,浑厚非常,任督二脉也通,脏腑之能大盛,修炼起这“擘天掌”,也自不是难事。
  这门掌力纯以内劲取胜,因张无忌而创,以脏腑储气,开古今未有之先河。劲力绝强,张三丰甚以之为豪:“除丐帮降龙十八掌与神雕大侠黯然销魂掌,单以力道论,举世再无第三门掌法能及得上我擘天掌力”
  红叶听得“擘天”二字,目中精芒一闪,长笑道:“好大口气,放马过来便是!”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掌划了个圆圈,呼的一声,对准青书来掌,平平推去。
  但听“啵”的一声大响,劲风四溢,尘烟大起。红叶退后半步,青书却只是晃了一晃,便拿桩站定。
  宋青书又惊又喜,脱口道:“亢龙有悔!你用的是降龙十八掌!”惊的固然是这和尚连降龙十八掌都能通晓,喜的却是,这一场大战终究不负平生所学。
  红叶一愕,道:“丐帮十八掌,我晓其四,亢龙有悔,正是其中之一。”想到自己后退半步,终究输了一筹,只笑道:“张真人学究天人,佩服,佩服!”扬手双掌拍出,却是一招“履霜冰至”。
  青书倒转奇步,潜运“造势”之法,合“探势”“单推势”“扑势”为一体,轰出两掌“擘天掌力”,四掌相对,声如竹管迸裂。霎时间,两人疾如旋风般对了五十余掌,一口真气用尽,各自退后数丈,蓄足真力。
  又是数掌相对,轰然大响声不绝于耳,而身周草木断绝,大树倒塌,狼藉一片。这般硬拼下来,红叶渐渐吃受不住,毕竟降龙十八掌他只通其四,少林其他掌法又无此磅礴之力,纵然神明通达,圆转自如,也是敌不过对方擘天大能。
  第一百八十四章 … 禅师
  清风徐徐,断枝败叶却逆风而走。宋青书和红叶二人四掌对拼,“啵”“啵”大响不绝于耳,重重气浪涌开,将两人足下微尘残叶四面推开。
  红叶右膝屈下,伸展右臂,左掌一引一推,一式“龙战于野”,接下青书一记“擘天掌力”。但终究是劲力不及对方沉雄厚重,退后两步,顺势飘然退后三丈,足尖一点,跃上一棵大树。
  青书也是纵身跃上,呼的一掌拍出,掌未至而威先至,声势骇人,劲力滔天,将这枝条之上的新叶老叶都给吹的一干二净,纷纷飘下,散落一地。
  红叶足尖在树枝上轻轻一点,右手搭在大树主干之上,微微用力,借势侧身一旋,竟是躲过青书这看似避无可避的一掌。
  宋青书赞道:“好!”他已占上风,威势内力俱在巅峰,遂趁势追赶,双掌在胸前一圈,潜运“揽势”之法,强揽天地大势于掌间,轰然推出。
  但红叶却仿似游鱼一般,滑溜溜的浑不着手,右手只搭在树干之上,不住借力躲闪,青书强揽天地之势的数掌都被他一一避过。红叶躲闪间固然没有丝毫窘迫之态,抑且挥洒自如,间或抽空反击一两招,蓄势待发,以待青书气势泄尽,再行反击。
  他已落下风,养对手之全锋而待其毙,原是正道。但任这和尚想破脑袋,又怎能料到,眼前这和他对敌之人,竟是身怀“揽势”奇功,一身气势融融泄泄。更能强揽天地大势,是绝无泄尽之虞的。
  然而,对青书来说,气势虽说是无穷无尽,但内力还是有所穷尽的。毕竟任“纯阳无极功”回气速度如何之快,如何的绵绵不绝,都是不可能赶得上刚柔并济。猛烈绝伦的“擘天掌力”消耗之速地。
  又发了七八掌,青书见对方一意闪躲,心道若再如此下去,率先内力不济者势必是自家。遂招式一变,出招陡然柔软起来,左手绵绵虚引,右腿斜斜跨上,左膝微屈,右臂陡化单鞭,往红叶脸面抽去。
  这一下看似柔柔慢慢。实则迅捷无伦,较之擘天掌力快了不知凡几。毕竟擘天掌每发一记,势必牵动脏腑内气,提前蓄势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一记单鞭,却无蓄势之虞。
  红叶躲闪不及,慌忙松开搭在树干上的右手。抬手一架。
  便听得嘶嘶裂帛声响起。红叶禅师右手衣袖迸裂,右臂陡然现出一条血红印痕,丝丝血迹渗透出来,将破碎的白衣染得鲜红。
  青书这一记单鞭出自“太极拳”。他虽未轻见张三丰创出的这门绝世神功,但后世公园中老头儿老太太打的还少么?内功甫一大成,几经揣摩之下,遂成“搬拦锤”“单鞭”“炮锤”几门至为猛烈的法门。
  “单鞭”妙术,柔法外,刚法内。阴柔居中,烈阳在外,一手抽过,竟是真地如挂满倒刺的鞭子掠过一般,将红叶右臂抽得血肉模糊。
  红叶见得这手,面色一变,已知这一下自家已然输了一筹。易筋经内力自发自动之下。伤口竟是以可见的速度愈合着,几乎顷刻间便已结痂。
  他轻叱一声。眼睛微闭,双手竖在胸前,屈指结印,身上竟仿似陡然生出朦朦宝光,庄严肃穆,气势大盛,让人陡然喘不过气来。
  青书心中冷笑:“跟我玩势?”适才他虽然潜运“揽势”之法,但却并不想让红叶知晓自家压箱底的绝技,故而表象看来,是他强催内力,以无俦内力助涨气势,实则内里不然。
  此刻见红叶气势大涨,他好胜之心陡起,也不管不顾压箱底的功夫如何如何,当即深吸一口气,聚敛气势,陡然放出,好似波澜骤起,洪水滔天,往红叶和尚顶门压下。
  惊涛骇浪之中,红叶仿佛一叶漂泊小舟,但无论这浪花如何滔过,这狂风如何猛烈,红叶和尚只岿然不动。
  青书右手绵绵而引,左臂内屈,右掌陡然握成一拳,侧转过来,往红叶胸口锤去。
  这门绝学,正是他新悟的“太极拳”中的“炮锤”之法,一锤打出,有如大炮轰鸣,刚劲猛烈之处,可谓天下无双。
  红叶禅师猛地一睁眼,目中宝光流动,喝道:“!”结印的双手蓦地伸展开来,平平向前推去。
  一锤两掌轰在一处,却是没有丝毫响声。
  落针可闻。
  红叶眨巴着眼睛,问道:“你这是什么武功?”
  青书胸中陡然涌起一股豪情,淡淡道:“武当,太极!”
  红叶点头道:“果然厉害非常。”青书见他那两掌竟能将自己还甚于“擘天掌”的“炮锤”化去,抑且不退后一步,心中不由也自好奇,问道:“禅师适才那两掌,却是何等神通?”
  红叶和尚笑道:“少林,六字真言功!”
  青书心头一动:“哦?六字真言?”红叶知此人功夫丝毫不下于己,也就不瞒他:“是贫僧以易筋经内力为基化出的一门厉害功夫,是贫僧压箱底地功夫,今儿却被施主给逼了出来。”
  青书含笑道:“在下亦自技穷矣!”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绽颜而笑。好似心有灵犀一般,竟是齐齐收回手来。“喀嚓”一声大响,这株不知活了多久的参天大树轰然坍塌,顿时尘烟四起,走兽竞奔,鸟鸣蜂嗡之声,不绝于耳。
  再打下去,就是比拼内力之局了。到时候两败俱伤,可不是好玩的事儿。大家又没什么深仇大恨,还是各自罢手的好。
  宋青书与红叶和尚携手各自落下,青书梯云纵固然转折自如,风姿若仙,但红叶的身法也自飘逸绝伦,好似飞将军一般。缓缓着地之后,红叶双手合十,看着这方圆数十丈内一片狼藉,脸色渐渐难看,猛然顿足叹道:“罪过,罪过。贫僧一时手痒,致诸位蒙此不测,家园遭毁,委实罪大恶极。”
  说着竟是对着大树一揖到底,满脸沉痛之色。
  青书不由好笑,刚开始你干嘛去了?不是打得很欢么?现在又是作揖又是道歉的,算个什么?但也不方便说些什么,只是摇头不语。
  红叶却是干脆盘膝坐下,念了一遍往生咒,好像又觉不够,又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跪在树前,正容整装,磕了三个响头,嘴里还不住喃喃道:“贫僧自来只跪佛祖,诸位往生极乐,千万在佛陀面前美言几句。”
  青书再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这和尚有趣,当真有趣。
  红叶回头瞪他一眼,斥道:“笑什么,贫僧可不是闹着玩地。”
  青书哈哈笑道:“咱俩弄得这些鸟啊虫的家破……那个啥亡,更辣、辣手催……树。它们跟咱们委实是苦大仇深,怎么还帮你在佛祖面前美言?”
  红叶听得愁眉苦脸,长叹一口气道:“唉,早知道就不把你带这里来了。这下好了,西天的日子可不会好过了!”来回左右踱了两步,红叶蓦地戟指青书,喝道:“你也是罪魁之一!这可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
  宋青书一振长袖,怫然道:“西天何在?我自逍遥今世,他能奈我何?”
  红叶一怔,好似十分苦恼,捧着一颗光头,左摇右摆的念念有词。
  青书见他如此,又不由好笑,问道:“禅师,你在打机锋么?宋某智术浅薄,可不敢奉陪。”
  红叶只是不语。
  宋青书绕着坐在地上的红叶走了一圈,方要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