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当宋青书-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三丰沉吟道:“我等昨夜以纯阳内力为他吸出毒质,颇有成效,但今日吸出寒毒已是渐渐减少。唉,这法子始终不能治本。我拟待将‘武当九阳功’传给无忌,再以我等内力相助,此法应当有效。”他虽是说“此法应当有效”,但仍是愁眉苦脸,武当诸侠见师傅神色,便知无忌这孩子,只怕是凶多吉少,各自长叹一声,一时都是无话。
青书忽道:“太师傅,青书曾听爹爹说过,当年觉远祖师荒郊传功,峨嵋的郭襄祖师演之为峨嵋九阳功,无色禅师演之为少林九阳功,太师傅您演之为武当九阳功……”莫声谷是个急性子,听得这话,当即一拍大腿道:“青书侄儿这话,是要集齐三派九阳功救无忌么?少林派三位神僧还在外面啊,师傅,咱们去求他们去。”
张三丰眼睛一亮,脸色微变,颔首道:“此法诚然可行,只是翠山之事已成武林禁忌,方才武当少林两派虽然冰释,但谢逊下落……少林却是始终未曾松口……唉……”顿了一顿,又道:“也罢,老道便厚着一张老脸,拿两门拿手绝技作为交换,去求求那三位神僧吧!”说到此处,究竟是这徒孙能有希望获救,自己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张翠山见师傅竟是纡尊降贵去求那三位神僧,心下不由大是感动,也不知如何方能一抒胸臆,只是屈身跪下,嘴唇哆嗦着,却不知说些什么。
张三丰一把扶起他,内力到处,张翠山不自禁的便站起身来。张三丰拍了拍徒弟肩膀,哈哈笑道:“傻孩子,都这般大了,还撒娇怎地?”其余诸侠看了,俱是含笑,但一看床上躺着的无忌,心中又是一沉。
张三丰正待出门,去求那“少林九阳功”,忽听得青书笑道:“太师傅,不如您将咱武当的‘九阳功’秘籍交予青书,由青书去说,您身份尊贵,三位神僧矮您两辈,算来正是和青书同辈呢,所以由青书去说,最合适不过啦。”
张三丰哑然失笑道:“你这孩子,何时变得这般牙尖嘴利了?张三丰不过老道士一个,身份哪里就尊贵了?也罢,也罢,便携了你一并去吧!”微微摇头,伸手携了青书一道,往少林僧众歇息的厢房走去。
青书问道:“太师傅,您打算用咱武当的‘九阳功’去换他少林的‘九阳功’么?”张三丰笑道:“谢逊下落,你五叔是断然不说的,咱武当绝技虽然精妙,但也及不上无忌一条性命,我都舍得,你莫非还舍不得么?”
青书摇头道:“非也非也,青书只怕这一套‘武当九阳功’,并不能入了少林方丈大师的眼。”
张三丰笑骂道:“空闻大师乃是得道高僧,人所共仰。偏你聒噪,老在旁边嘀咕。”
青书笑道:“青书只是实事求是。反正咱武当绝技多的是,多拿几样去换他一门九阳功还不成么?”
张三丰听得这话,肃然喝道:“你这是什么话!当我们武当是卖狗皮膏药的么?每一门绝技皆是你爹爹几人耗费无数时光琢磨出来的,单就那一门‘神门十三剑’,我师徒几人便精研了十年之久,方才创制功成。其间辛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未曾参与其中,不知其苦,说出这等话来,也是心忧无忌,今日便且饶过你。”说到此处,竟是难得的失了淡定神色,脸上一派威严。
青书见张三丰神色陡变,被他劈头盖脸的一说,虽无不满,但却有些许不服,嘴上虽道知错,但眉间那丝傲气却始终不去。
张三丰何等人物?一眼便看出青书此时并不心服,当即微微一笑道:“青书,我并无意责备于你。只是想你记住,能敝帚自珍,其实是福。”
青书身子一震:“敝帚自珍?”正思忖间,脚下却是不停,顷刻间便走至少林僧人所居厢房,却听张三丰朗声道:“老道武当张三丰,求见少林三位神僧。”
第四十三章 … 出发
便听得一声佛号低低传来:“阿弥陀佛,原来是张真人驾到,有失远迎之处,还请见谅。”门吱呀一声开了,但见空性将门打开,伸手一引道:“张真人,请进。”张三丰洒然踱步,进得屋来,但见空智空闻二僧各自盘膝坐在蒲团之上,诵经礼佛,旁边空处一个蒲团,想是空性适才所坐的了。青书也走了进来,他心中兀自不服,见如此情状,忍不住故意笑道:“三位大师时时勤拂,尘埃不沾,持身如此严谨,不愧是高僧风范。”
空闻听得这话,眉头微微一皱,空智却是微笑不语。原来青书所言扯出了一门禅宗公案,话说当年六祖慧能并神秀大师应五祖之命,俱有一偈,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须勤拂,勿使惹尘埃。”而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身份尊贵,在禅门中深孚厚望,而慧能却是个大字不识的打杂小和尚,众僧都以为神秀大师必然承接五祖衣钵,但最终得传禅宗的,却是慧能。青书出此一语,不啻直言空闻等人坐禅不过徒劳,于佛法微言妙意却是囫囵吞枣,不知究竟。
张三丰听得大是皱眉,心道:“这孩子这是作甚?此行是来求人家功夫的,又不是论道辩佛!”正欲喝斥,却听空智合十笑道:“小施主辞锋锐利,果然慧根十足。只是禅法之妙,本就如雾里看花,水中观月,我等枯坐于此,是时时勤拂,也非时时勤拂。呵呵,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如是而已。”
张三丰闻言,先是一愕,继而拍手笑道:“空智禅师得悟法藏,可喜可贺。”空智笑道:“张真人言重了,法藏二字何其宏大?空智不过窥得凤毛麟角,已属万幸了。却不知张真人仙驾至此,有何见教?”原来少林四大神僧之中,空见慈悲为怀,可惜死的太早;空闻喜怒不形于色,城府极深;空性浑浑噩噩,天真烂漫;而空智却是气量狭隘,可今日一战,不知怎地让他悟通一丝禅法,便好似一个人在狭长轨道行走多年,却突然豁然开朗,到了一处世外仙境一般;其间冷暖,唯有自家清楚。
张三丰见这向来心胸狭隘的空智神僧并无恶意,当即笑道:“老道此行,却是来求‘少林九阳功’一卷秘籍的。”
此话一出,即便以空闻城府之深,也是霍然变色,空性更是怒道:“张真人,你年轻时从少林偷学武功,创了武当派,现在老了,又来索求‘少林九阳功’,这算什么?”这话颇为无礼,本不似空性所言,但空性寻常听两位师兄说多了此事,此刻只觉胸气难平,想到什么,便一股脑的说了出来。空智皱眉喝道:“师弟,住嘴。”
张三丰却道:“红花白藕,天下武术原是一家,流传至今,真正本源缘何到底无法分辨。少林领袖武林数百年,老道是极为佩服的,今日相求,其因有二,一是当年觉远师傅传经,贫道愚鲁,所记不多其中有不少疑难莫解、缺漏不全之处。少林众高僧修为精湛,若能不吝赐教,使张三丰得闻大道,感激良深。”说着站了起来,深深行了一礼。空闻神色淡然,伸手扶道:“张真人大礼,如何克当。只不知这第二因由,却是为何?”
张三丰见他神色,长叹一声,将张无忌如何中掌,寒毒如何难以驱除,除了学全“九阳神功”之外,再无他途可循,因此愿将本人所学到的“九阳真经”全部告知少林派,亦盼少林派能示知所学,双方参悟补足。
空闻沉吟良久,合十道:“本派七十二门绝技,千百年来从无一名僧俗弟子练到二十门以上。张真人所学自然精妙绝伦,傲绝古今,但于本寺而言……”这话说到这里,却是不再往下,只是低眉顺眼,望着张三丰。
青书蓦地不忿道:“敝帚自珍,哼哼,敝帚自珍。”空闻听了这话,微微一笑,张三丰却是心中苦笑:“方才还拿这话教训孩子,这时却是……”
空智蓦地口宣佛号道:“师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不要那孩子立下誓言,让他不得持此功害人,不得私授此功于他人,不得持功与少林为敌,只须张公子应了这三节,传他‘少林九阳功’,原无不可。”
张三丰大喜道:“这三节都可允得,老道定让无忌发誓!”
空闻向空智望去,空智缓缓点了点头。空闻便道:“如此也好,便让张公子当着咱们三人的面,发一个誓。便随我等去少林,让我圆真师侄传他神功。”
张三丰见徒孙有救,心中大喜,当下忙不迭答应,口中连连称是。
青书却是悚然而惊:“圆真?莫不是音节相近?!”口中仍是忍不住问道:“只有圆真…大师会这门神功么?”
空闻道:“这‘少林九阳功’自无色禅师传下,俱都一脉相传,每一代都只有一人修习,空字辈中,我大师兄……空见修习此功,如今空见师兄圆寂,好在有徒圆真,不然这门功夫,只怕就此失传了。”顿了一顿,又是眉头紧皱,看了一眼空智,心道:“师弟素来足智多谋,这般说却是何意?竟是要去碰圆真的钉子?”
原来这圆真素来眼高于顶,除了对三位神僧稍稍尊敬之外,合寺僧众竟是无一人在他眼中。到了每年达摩老祖一苇渡江之日,三大神僧考较僧众武功之时,圆真总是称病不出,是以空闻等人也不知他功夫到底如何,此刻想到要让圆真去传无忌功夫,不由大是皱眉。适才空闻婉拒张三丰请求,其一固然是少林绝技多不胜数,无需交换,其二却是不想以一派尊长身份去碰那圆真的钉子。
张三丰听空闻这般说,心里又是一叹:“这空闻是在说无忌他咎由自取啊!空见大师死于谢逊之手,若是无亲传弟子,那‘少林九阳功’一失传,于他少林自是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无忌,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唉……”嘴上却是笑道:“三位禅师稍等,老道这便去将无忌接来。”一拉青书,便要出门。
却听青书大叫道:“不行,无忌不能去少林!”空闻等人听了,都是眉头大皱,张三丰一愕,喝斥道:“青书,胡说什么!”青书被他一喝,登时清醒过来,忙道:“不是,太师傅,青书的意思是,无忌一个人去少林,只怕太过苦闷,不如由青书陪他一起去吧!”
张三丰沉吟道:“也好,岱岩的伤势须我等照看,你便随无忌一道去少林吧!”又对着三神僧一拱手,笑道:“多谢三位神僧高义,三丰铭感五内。”空闻等合十还礼。
长廊之上,青书笑道:“太师傅,你刚刚说的敝帚自珍,于他人来说,未必是福呢。”张三丰笑骂道:“你个小子!尽挑些刺来说!能敝帚自珍,于己而言,的确是福。至少你有帚可珍,能明白这支帚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懂得惜福,又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青书若有所思,点点头道:“太师傅说的不错,但如果这样,武学一道岂非永远不能发扬光大?”张三丰笑道:“痴儿,痴儿,你若知道敝帚自珍,也就不会敝帚自珍啦!”
青书似懂非懂,又道:“太师傅,今日你有些委曲求全了呢!”张三丰洒然笑道:“有甚委屈的。我这身功夫,原本就是由少林一卷‘九阳真经’得来!”青书早已疑惑良久,当即问道:“这‘九阳真经’,真的神妙至斯么?比‘纯阳无极功’还厉害?”张三丰道:“单论威力的话,纯阳无极功乃我筑道之基,修至顶峰,想必还要胜过那‘九阳神功’一筹,但却无那‘至大至刚,至阳至盛,如如不动,万邪不侵’之效,两门功法孰优孰劣,倒是说之不清。”
两人聊着聊着,不多时便到了张翠山房中,但见一个美貌妇人坐在床前,握着无忌的手,不住哭泣,青书心中暗道:“这便是殷素素了。”他仔仔细细打量这殷素素,但见她眉目清秀,身段窈窕,便如一幅泼墨山水画一般,清新脱俗;眉间忧伤愁苦,想是知道儿子受伤,一片愁云惨淡,全无狠厉之色。
武当诸侠俱在周边,都是一脸忧色,不住低声交谈着,唯有俞岱岩脸色铁青,不发一言。
张翠山见张三丰含笑归来,便知事情已成,当即握住殷素素手道:“素素,师傅已然求得‘少林九阳功’啦!”殷素素美目一亮,回头望向张三丰,问道:“师…师傅,这话当真?”张三丰含笑道:“自然。不过无忌须得亲上少林,由少林的圆真大师传他武功。”殷素素若是听这话从别人口中说出,势必不信,但张三丰一代宗师,乃是神仙一样的人物,说出这话,她自是信之又信,当下止住眼泪,心中喜悦,一时间又是喜极而泣。
张无忌昏昏沉沉,好一会儿方被张三丰等人唤醒,被带到少林僧众所居厢房,对着三位神僧发誓之后,张三丰亲笔录了一份“武当九阳功”与空闻,连连称谢。歇息一晚之后,青书便随着无忌一道前往少林了。
走之前,宋远桥谆谆告诫:“切记,谦恭待人。一路上多多请教诸位少林高僧。”青书应了,张松溪则是悄悄道:“记得八月十五,黄鹤楼上。”青书笑道:“那阿三奴才被我安置在山下清平镇中庆生堂内,四叔,记得别让那奴才死的太痛快。”张松溪一拍他脑袋,笑骂道:“小子,咱武当可是名门正派!放心,我定让这家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人相视一笑,就此别过。
第四十四章 … 两方
大都,汝阳王府。
大堂之上,一个中年儒生右手轻摇折扇,左手端茶品茗,神态潇洒,风度从容,端坐右首,微微抿了一口茶水,眉头略略皱起。忽听得一个浑厚声音笑道:“博尔思先生,为何皱眉呀?可是茶不合口味?”便见一个身着锦衣,满脸虬须的男子从内堂走出,双目炯炯有神,竟似有杀伐冷厉之意冷冷渗出,虽是笑问,却恍如千斤重担压下,那儒生慌忙放下茶杯,俯身下拜道:“参见王爷。”偷偷抬眼望了一眼正在走来的男子,又道:“这茶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小人许久不见王爷,心中想念的紧,念及相见在即,胸中热血仿佛沸腾了一般,血气上涌到那六阳之首,自然而然的便皱了那么一下眉头。”
这锦衣男子,自然便是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汝阳王了。
汝阳王扶起那儒生,笑道:“一别三年,先生倒是清减啦!只是这张嘴儿呀,还是这般如抹了蜜一般,说起话来就是讨人喜欢。”
儒生笑道:“哪里哪里,小人心里想得什么,嘴上便说得什么。小人是打心底里敬佩王爷,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王爷,每每浮现出王爷的英姿风范,胸口便一阵热乎。”
汝阳王哈哈大笑道:“好了好了,咱们别客套了。说正事吧!”携着儒生的手,分坐两头。
那儒生道:“八月十五,武当派在黄鹤楼召开武林大会,届时江湖各大门派、各路英雄豪杰纷至沓来,少林也会前往。这一次武林大会非同小可,群英聚首,只为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汝阳王右手平放,手指不住敲击玉椅把手,饶有兴致的道:“哦?那依先生之见,我等当如何?”
儒生正色道:“依小人之见,这不啻是个大好时机!王爷何不遣一大将,引精兵三千,铁骑五百,伏于鹦鹉洲,而后再由当地官员配合,布下天罗地网,最不济也能杀他个片甲不留!”顿了一顿,看了看汝阳王脸色,见他依旧微微浅笑,又缓缓道:“若是布局妥当,擒住几个武林首脑,也不是难事。”
汝阳王听他说完,沉吟半晌,蓦地长笑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儒生愕然,问道:“王爷,您这是…?”
汝阳王笑道:“先生…这些武林人士原无恒产,哪有恒心?圣上早知道他们要造反,早有应对之策,不急在这一时…这般用兵杀之,太过大材小用,况且江西一带战乱连连,兵力也有所不足啊。”他霍地起身,轻轻踱步,续道:“那二十四个字,流传了有百余年了吧?屠龙刀啊屠龙刀,嘿嘿,倚天剑我参详了许久,却看不出丝毫秘密,也就由那个老尼姑拿去,屠龙刀却一直没有染指…当今武林,知道谢逊下落的,就张翠山一家吧!你前月致函来言,此人貌似软弱,实则刚强,若是强逼抑或威胁,此人定然自尽以全其义。不妥,不妥。但是…知道谢逊下落的,可还有两人呢,小的是武当派的,有张三丰护着,咱们暂时动不了,但那只母的…嘿嘿…”
那儒生眼睛一亮,抚掌道:“王爷的意思,小人明白了!”
汝阳王笑道:“我这便请鹿、鹤两位先生随你去江南走一趟,你三人合力,则此事可成。”缓缓走下,握着那儒生的手道:“先生一路辛苦,这次进京面圣过后,还是多住几日吧!小女近来对江湖武林之事颇有兴趣,你们不妨多亲近亲近。”那儒生忙道不敢,两人说了会话,便欲各自回房歇息。
蓦地,两个人影跌跌撞撞从大门之外踉跄而入。汝阳王抬眼觑见两人背影,便见这两人一高一矮,身着布衣,不由眉头一皱,喝道:“哪里来的贱民!竟敢到汝阳王府撒野!”
那两人身子一震,脚步停住,那高个儿霍地转身跪下:“鹿杖客参见王爷!”旁边那位,自然是鹤笔翁了。但见他原本就惨白的脸隐隐泛青,白的仿佛透明一般,身子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便能吹倒了也似,他强撑着说道:“鹤、鹤笔翁,参见王爷。有…有伤在身,恕不能参…参拜。”
汝阳王大吃一惊,忙快步上前,扶起鹿杖客,又搀着鹤笔翁的手,问道:“鹿、鹤两位先生?何致如此?”
鹿杖客咬牙切齿,恨声吐出两个字:“武当!”
此时,后园同前院的接口大门处,一个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走了过来,一双明灿灿的大眼睛弯弯如月,正定定望着院中计议的几人,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只纯白的鸽子扑棱着翅膀飞来,一抖健腿,稳稳落在地上,小姑娘嘻嘻一笑,将那信鸽腿上绑的便笺扯下。
——————————————————————————
光明顶上,韦一笑青袍裹身,脸色淡然,坐在右首一张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悠然自得。
五行旗主俱都到场,庄铮是个急性子,忍不住啐道:“杨逍那龟儿子真他妈不是个东西,把我们叫到这里,自己却迟迟不到,也不说是个什么劳什子破事,耍他光明左使的架子么?”
韦一笑淡淡一笑,其余四位旗主却也是忍不住抱怨起来。
忽听得一声轻笑,清清楚楚的传入每个人耳中,众人都是一凛,暗道:“杨逍这厮内力又深了一层!”但见杨逍宽袍大袖,眉间洒然,逍遥踱步而来。
庄铮冷笑道:“杨左使,好逍遥啊!”杨逍微笑道:“鄙人和范右使号称‘逍遥二仙’,若不逍遥一些,岂不有负大家厚爱?”
庄铮知自己口才远不如他,再说下去,惹恼了杨逍,只怕会被他当众削了面子,当即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杨逍缓缓走上高台,在教主宝座左首坐下,他身为光明左使,身份最高,教主不在,便由他暂代。此时明教教众虽然互不相服,但却仍是尊卑有别,按各自位置坐下。
杨逍朗声道:“诸位,前日江南义军致函光明顶,武当派八月十五在黄鹤楼上召开武林大会。”此话一出,场下顿时一片哗然,巨木旗掌旗使闻苍松冷然道:“这群正道是想讨伐我明教么?”
杨逍摇头笑道:“非也,是那与金毛狮王谢逊一同失踪十年的张翠山突然归来,正道那群伪君子们想逼问张翠山谢法王下落,据言前几日张三丰寿诞,都闹将上武当山了。”
厚土旗掌旗使颜垣嘻嘻笑道:“正好,正好,狗咬狗,一嘴毛。”韦一笑却笑道:“不然,据闻张翠山和谢法王义结金兰,更娶了殷白眉的宝贝女儿为妻,这么看来,武当和我明教,倒有了姻亲关系。”
烈火旗掌旗使辛然最是暴躁,听得这话,顿时暴跳如雷,叫道:“殷天正早就自立门户,哪里还是我明教中人!他女儿和他一路货色,***,说不定谢法王早被他们给害了!”毕竟光明顶僻处西域,传递消息不便,杨逍也是大病初愈,心情郁闷,偶上光明顶散心,便见海东青飞至,方才知道此事。
闻苍松素来和殷天正交好,当即驳斥道:“殷法王虽然自立门户,但对明教一颗拳拳之心,却是从未变过。”几人说来说去,谁也不服谁,不过几句话间,竟是又回到了明教教主该由谁来当的问题上。
杨逍听得脸色阴沉,蓦地大喝一声:“住口!”众人听得这声,竟是俱都噤声。庄铮嘿地笑道:“杨逍,你让大家住口便住口,你以为你是教主么?”
杨逍听得这话,却不理他,只道:“谢法王是我明教金毛狮王,张翠山是否于他义结金兰,这尚且不知真假。但此刻金毛狮王下落不明,你们便无一点担心么?明教教规,首重兄弟义气,你们不思如何打探谢法王生死下落,却在这里争来争去,杨逍纵然不才,但也不屑与诸位为伍!”大袖一拂,便要起身离去。
他这番话竟是说的众人都低下头去,韦一笑蓦地叹道:“杨左使,八月十五的武林大会,高手云集,我等行踪一泄,便可能是杀身之祸。唉,姓韦的别无所长,但轻功还过得去,这一趟黄鹤楼,便由韦一笑来跑吧!”
杨逍听得这话,肃然起敬道:“这一趟黄鹤楼,杨逍不敢落于人后。”
庄铮等人被杨逍一番话说的面色发烫,听得这话,也是纷纷大声道:“某虽不才,但也得去凑凑热闹!”
杨逍面色稍霁,但见他们争吵不休,又是一皱眉头,心道:“若是不让他们去,他们明面上应了,暗地里势必偷偷前去,则必然生乱。”当即双手一按,说道:“教主失踪,光明左右使为大,诸位若是认我这光明左使,便请听我安排,如何?”
众人听他说这话,虽是不服,但也确是事实,当即齐齐安静下来,等待杨逍发号施令。
杨逍素来长于谋划,一身功夫之强,眼下来看,也的确是明教第一。而韦一笑轻功卓绝,五行旗各有奇能,顷刻之间,哪能安排妥当?几人从午时商讨到傍晚,便见杨逍含笑道:“庄掌旗使轻功不佳,便率锐金旗众在黄鹤楼以东四十里处接应;颜掌旗使引厚土旗众挖出地道,从黄鹤楼处至庄掌旗使处;辛掌旗使引烈火旗众伏于人群之中,伺机而动;鹦鹉洲中多水木,唐掌旗使、闻掌旗使,你二人便引各自旗众伏于鹦鹉洲中,成‘洪流噙木之阵’若有不测,颜掌旗使会配合你等发动阵势,大杀四方,辛掌旗使也会在同一时间发动‘烈火阵’,定教那正教众人水深火热!”顿了一顿,又笑道:“至于区区在下与韦法王,则伺机而动,必要之时制住一两个正派首脑,也好令其投鼠忌器。”
众人见他布置井井有条,当即轰然应命,杨逍又叮嘱道:“我等此去毕竟是去打探谢法王下落,切记不能惹事生非,挑衅正道人士。还有,若张翠山确与谢法王义结金兰,那时乱起来,我等必须保他性命,到时若战,也在所不惜了。”
众人又是齐齐称是,这才用了晚饭,商定一月之后,便整兵出发。
杨逍用饭之时悄悄问韦一笑道:“你可认识一个叫宋青书的?”韦一笑笑道:“看来那小子说的是真的了。他竟能和你拼上百招么?”杨逍老脸一热,低声道:“大意,大意。”韦一笑叹道:“武当派的确人才济济啊!”杨逍笑道:“他对我明教,似乎并无敌意呢,若有机会,我定将他招揽过来。”
韦一笑嗤笑道:“老杨,你莫非昏了头了,他爹可是宋远桥!”
杨逍冷笑道:“你知道什么?张翠山他师傅还是张三丰呢。还不是同谢逊结义,和殷素素成亲!”
第四十五章 … 友谅
中岳嵩山,古称太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北。
而山之西面,称少室山。
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松竹相依,飞瀑激溅,挺拔峻伟之外,却别有一番清幽气象。山阴一片茂密的丛林之中,座落着一处静谧肃穆的寺院,因少室山地势而名曰少林寺。
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乃孝文帝为天竺僧跋陀落迹嵩山、弘传佛法而建。孝明帝孝昌三年,天竺僧达摩亦来此阐释妙义,面壁九年,静坐修身。后达摩被世人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亦因此名扬天下。
初夏时节,少室山处处透着绿意,几丛小花从路边延伸开来,缀着沁染绿意,盎然生姿。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满山绿油油一片,煞是好看,处处透着勃勃生机。沿山脚下一条青石道上走来一行人,有僧有俗,为首三个僧人,俱是六十岁左右年纪,脸上虽已爬满皱纹,精神却甚是矍铄,此即大步上坡,脚步颇为轻快。三僧身旁,一个青衫少年携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童儿,健步如飞,轻快洒然,适意逍遥。后边九个僧人,也是步履轻盈,显然有功夫在身。
那青衫少年携着的童儿蓦地弯下腰去,痛苦的哼了一哼。少年一见他模样,“哎哟”一声叫出来,忙道:“三位神僧,无忌他寒毒又发作了。还请少待,青书这便为他驱毒。”这一干僧众登时停下,便见青书盘膝而坐,伸手抵住无忌‘天枢’、‘神行’两处穴道,运使“纯阳无极功”,缓缓输入真气,驱散寒毒。
“纯阳无极功”虽非九阳神功,但也胜在阳和充沛,治本不足,治标却是有余。青书双手连连移换,从“天枢”至“大陵”,自“神行”到“巨阙”,丝丝缕缕的纯阳真气透体而入,无忌眉间一舒,低低呻吟一声,竟而昏睡过去。
擦了擦额间汗渍,青书将无忌抱起,笑道:“三位神僧,咱们这便入寺吧!”空闻望了一眼无忌,点点头道:“不错,张公子毒发愈来愈频繁,须得快点送到圆真那里。”
一行人匆匆上山,青书内力缓缓回复,心中却甚是忧虑:“这空闻说少林九阳功向来只是口述,不作笔录。岂不是说,无忌须得单独去见成昆?他修炼过谢逊的功夫,成昆自是一眼就能看出。唉,这可如何是好?”
从武当到少林,路程并不十分遥远,三四天路也就到了,只是途中无忌不断毒发,青书每每须得抽出半个多时辰方能驱散寒毒,这一耽搁,竟是足足走了八日方才抵达少林。
第一天无忌尚自言笑晏晏,一路上也充满欢笑。可自第二日始,他便开始毒发,青书当即运功替他压制寒毒。鹿杖客这一掌打的极狠,虽是小半掌力,无忌也是吃受不住。好在他自幼随谢逊练武,筋强骨壮,不然单单以这小半掌力,换过一个十岁孩童,中之已然毙命。但饶是如此,也是打得他五脏移位,幸喜张三丰等人一夜不眠,替他疗伤驱毒,以无上内力将他五脏归位,但这一移位,五脏六腑之间却是渗了寒毒进去。张三丰便是功夫再强再妙十倍,也只能驱除他经脉中寒毒,五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