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 燕云乱 第080章 条件(下)

这方腾的卖相,却比赵良嗣好了不少,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文质彬彬儒雅之处,更是赵良嗣那獐头鼠目的矮胖子模样比不上的。笑起来也颇为开朗,看起来是个心胸开阔好脾气的人,怎么瞧怎么也不像是一个说客模样…………

萧言跪坐在几案后头,只是不住地打量这位西军来客。来人的名帖,正是集贤院著作郎,在朝中也算是清贵馆阁职位非,金明池畔进士出身,少有能至此位者。萧言当然知道,在大宋官僚体系当中,一个进士出身的底子,到底比他这个南归降臣强上多少!

更别说他腰间挂着的银鱼袋,让人也颇为眼热,老子还没有呢…………

此人如此身份,却在老种泾源军中当一个参议,而不是跟着宣抚副使蔡攸那一帮汴梁子在真定府混军功混磨堪,不问可知,就代表着汴梁那位老公相,在和西军保持联络!

现在,只怕就是来说服自己的…………

想到这里,萧言也忍不住有些好奇,以那位老公相之势力深厚,之手眼通天,到底能开出什么价码来买通自己?要是价钱好,也不见得不能商量嘛…………

可是方腾,却不像赵良嗣那样,一开始会面,就诚挚无比地将背后童贯的好意以及开出的价码和盘托出,倒是饶有兴味不住打量着萧言。两人岁数差不多大,只是萧言看起来世故一些,方腾却很有点金马玉堂贵公子的味道。他沉得住气,萧言也无所谓,反正有求于人的不是他,笑眯眯地也就在那里摆弄着自己的官服,看这家伙什么时候才开口。

到了最后,方腾才笑了一声,朝萧言拱拱手:“学生一直好奇,到底萧宣赞为的是什么,才敢以四百兵抢下涿州,犹自觉得不够,更直扑萧干数万大军,非要在最短时间内,为大宋夺下这两处军州,一举将局势翻转过来,让北伐大军得以重振,上下都被鼓动,整军经武,准备再挥全军,北渡白沟,再度北伐?直到现下,才觉得略略摸出了一点头绪!”

萧言一怔,这家伙一开口,怎么说的反倒是不相干的话?老子想的是什么,你未必知道。只要知道,这是奇功一件,就足够了!老子就是你们需要拉拢的对象!

当下也只是哈哈一笑:“我还能为的是什么!仓惶南归之人,但恨不能为大宋有所效力。宣帅以降,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我岂能惜身?当了过河卒子,只有奋力向前…………侥幸得以功成,岂能在方参议面前夸口!能为大宋北伐事业,稍稍尽一番心力,已经于愿以足,下面的事情,无非也就是效死二宇而已,还能有什么说的!”

方腾淡淡微笑,缓缓摇头:“…………抢下涿州,在诸军皆败之际,已经是至矣尽矣,蔑以加矣的功绩。不论对于哪个方面,已经足够说得过去,也足值得每个方面,都来拉拢萧宣赞了,要将这功绩分润一下。再去抢易州,风险和收获,实在是不成比例…………萧宣赞又不是浑人,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

他笑容淡定,语速也不快,只是泰然自若地朝下说去,而萧言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僵硬了。难道眼前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年轻家伙,居然就能看出自己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不成?

“…………学生近日,思来想去,宣赞此举,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尽快营造出让大军再度北伐,不得不被马上推动的大局!为此宣赞才不惜以孤军深入易州,挑战萧干大军!

不知道宣赞是看出了什么,以为这场战事再拖延下去,会有什么遗祸甚深的大变不成?学生再细思宣赞出身,宣赞是辽东归人。而女真崛起,此刻正在辽东和残辽余部,各地豪强征战不休,以血腥手段,底定了这辽东之地!莫不成宣赞身历其间,已经看出女真崛起之速,兵势之强,已经是让人惊心动魄。

而我大宋精锐,全聚于此,却在白沟河遭致惨败。两相对照,宣赞才要北伐速速再度进行,早点克复燕京,据幽燕形胜之地,以为凭借,好拒阻女真继续南下,以全我大宋气运?

如若这般,则宣赞此功,不仅仅是克复涿易二州这军功之奇,更是有匡扶社稷之功!只可恨俗世滔滔,少有人看出宣赞这一番孤心苦诣而已!”

萧言悚然动容。

他有跨越干年的见识,才知道未来那场天崩地陷的大悲剧。而大宋此际,正是徽宗在位,丰亨豫大,烈火烹油之际。汴梁繁盛,至于顶点,樊楼丰乐,歌舞彻夜。西军对西夏,已经取得几场大胜,让党项人弯弓于横山之西,不敢东顾。江南方腊叛乱,飞速地就被平息。而一直压在大宋头顶的辽国,已经是气息奄奄。从哪个角度而言,大宋疆土安全,都是前所未有的局面,谁也没有想到,在四年之后,就是社稷倾颓的末世惨变!

自己为了能稍稍改变这场悲剧。为了不负自己跨越千年的奇迹,拼死在这燕云之地征战,所图的就是这个,却一直藏在心中,不敢稍露于形色。可是这大宋,还是有明白人在,竟然一番抽丝剥茧,将他心中最深处那些念头,说得明明白白!

这个时候,自己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承认了,那是就将话柄落在了别人手中。不承认,却又实在有点不甘心。对着残辽,这帮大人先生还自己内斗得个不亦乐乎,仿佛踩倒对方比军国大事还要重要许多,让这场必胜的战事,打成如此惨淡的鸟样!难道就只有自己,还有麾下的一帮热血儿郎,在拼死奋战不成?难道他们就不能将眼光,稍稍放远一点?

这个时候,萧言也只有静静地看着气定神闲的方腾,只是淡淡一笑:“不敢当,诚不敢当…………”

方腾拍拍手,叹了一口气:“想明白这点,学生就知道这苏张纵横之客,学生是做不得了。萧宣赞所图者大,一心所系,全是这场战事。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为自己将来考虑!一番说辞,全部付诸流水…………

宣帅毕竟是大军统帅,官家所深信者。在大军中,又有胜捷军与环庆军为嫡系依托。而西军诸位相公,不过部属而已。纵有老公相暗中支持,纵然宣赞易帜,要将宣帅及副宣帅扳倒,不知道要激起多大波澜,费多大的手脚!到时候前方后方,混乱做一团,这北伐大局,又不知道将伊于胡底!纵然宣赞于其间,能捞到最大好处,可是以宣赞之赤胆,又怎么会将这场北伐战事,败坏在自己手中?这岂不是负了追随宣赞拼命厮杀的如许大好儿郎?”

方腾的话语,仍然是平平淡淡,一句一句,只是流进萧言心底,让萧言忍不住苦笑,你小子到底是来当说客的,还是来坚定老子的决心的?

只是这个人是聪明人,是聪明人啊…………

“…………此时此际,只有归之于宣帅,才能让惊起的波澜,是为最小!现在辽人形胜之地已去,此时还恐有内乱。而我北伐大军,却是因宣赞奇功士气大振,纵然西军不肯出力,可单凭环庆军,胜捷军,宣赞所领之常胜军降部,整顿一番,未尝没有收复燕京之力…………这,才是宣赞真正想要的!要是归之于公相,公相毕竟已经退位,再怎么样,也没有维持现状来得激起的变故小!想到这里,学生还能不明白么?此次前来涿州,老公相打错了盘算,两位种相公打错了盘算,学生倒是没有白来,结识了这么一位当世豪杰!”

一番话说完,方腾抚胸而笑,仿佛半点没有因为自己此行失败,不能扳倒童贯而觉得愤懑不快也似。

萧言斜眼看看他:“方参议,你跳槽过来,一个月要多少薪水?奖金要多少?”

方腾一怔,还没来得及说话,萧言就自己在那里笑了起来,摸摸自己鼻子:“我说笑话呢…………萧某人是宣帅收纳赏拔,岂有背主之理!萧某也实在不敢得罪老公相,西军诸位相公豪杰,萧某又岂有不佩服的道理!只是这个时候,实在是闹不得意气了…………”

给对手一席话就逼得亮出了谈判底牌,无论如何说不得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这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聪明人…………唯一所幸的是,自己居心坦白赤诚,实在是可鉴天日!在自己上一世,只怕是从来未曾这样高尚过…………

本来萧言不是没有打算和西军以及他们背后的那位老公相虚与委蛇一番,至少捞一些好处大家再决裂。西军有的是久经战事的军官老卒,用来训练自己吞下的常胜军是再好不过。白梃兵如此威武,而且是大宋仅有的重骑,用过了也实在舍不得放手,还准备再编排几百人到自己手下呢,到时候翻脸,有童贯撑腰,未必不能扣着不还。这样自己参与最后伐燕战事的把握,就大上了许多。

现在别人看出了自己心思,想忽悠就难了。不拿出硬货,别人怎么肯遭自己的忽悠?偏偏这硬货,自己是绝拿不出来的。既然选定一边站,言辞可以模糊,但是举动一定要坚决,不要西军那头没有讨好,还得罪了童贯,这才是两头落空!

既然这样,干脆就如此吧。早点将这些烦心事情了结也好,一心一意,准备北进燕京,将辽国彻底覆灭,将这场战事胜利结束!

□□□□□□□□□

“西军诸位相公,既然有老公相撑腰,为何不能等到这场战事结束,再和宣帅争斗?要知道老公相在朝中势力之深厚,复相之事,至少萧某看来,在所必然,只是或迟或早而已!为什么非要在这场战事当中,争一个你死我活出来呢?”

萧言只是若有所思地缓缓说到,而方腾也只是静静听着。两人倒不像是说客往来,谈判利害,而是两个知己好友促膝谈心一般。

“…………这对西军团体,也是生死存亡之际啊…………刘延庆刘太尉一旦上位,则种家影响力就是烟消云散。

宣帅已经将西军扯得四分五裂,两位种相公几十年心血,眼下西军,就如他们子女一般,谁能忍心看他四分五裂!”

方腾转过来逼视着萧言:“既然萧宣赞担忧女真如此之深,难道就忍心看着大宋最后一支可战之军,被宣帅摆布地四分五裂,再无斗心,最后逼于烟消云散否?”

说不做说客,现在不还是说上了…………

萧言看看方腾,心里头嘀咕了一句,眼神毫不退让地迎向方腾:“却不知道方参议,此行是为老公相,还是为西军?”

“为老公相如何?为西军又如何?”方腾的反问,同样来得飞快。和萧言这个脑子请楚,心思伶俐的对手唇枪舌剑,让他眼神也亮闪闪的,好象终于找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也似。

萧言慢慢地笑了,神色当中也有一点狡黠:“这次咱们就干脆反过来,不是方参议向萧某人提拉拢的条件,而是萧某人向方参议背后人物,提合作的条件!”

他神色染淡的,却是有说不出来的自信:“对老公相,此次北伐战局。萧某必然占据首功!又有宣帅提拔,在大宋不谋一个重要位置,谁能说得过去?萧某必然被官家大用!老公相复相之途,多一个助力,总好过多一个对手罢?更别说萧某人是宣帅麾下必然的重要人物!到时候萧某人的效用,不是比现在大得多?一切就等着这场战事结束罢!”

方腾盯着萧言,淡淡道:“那就是说,萧宣赞对宣帅的忠诚,只到这场伐燕战事结束为止?”

萧言一笑:“我可没说!将来之事,谁能说得准。萧某人所忠心的,只是这大宋而已!只是将来,若萧某人籍籍无名,只怕老公相连略略垂顾的兴趣都没有罢…………宣帅封王,必然回镇汴梁,我朝尚未有就封郡王而出边镇守者。到了汴梁,抚边垂二十年的宣帅,是否还有深固不遥之势,萧某可不敢说,也只有尽心竭力辅佐宣帅在这汴梁帝都站定脚跟而已!”

萧言一席话说得狡猾,可方腾这种聪明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萧言地位越高,自然可以派上的用场更大。这是叫老公相不要记恨他,阻挡他仕进之途呢。说是尽心竭力辅佐童贯,却是摆明了不看好在外二十年的童贯,回东京久居之后,难以应对汴梁那盘根错节的大宋官场对他的明枪暗箭。

此子来历据称不过是辽国辽东一个团练副使,怎么就有如此眼界见识?难道真是天生异数,辅佐大宋?

话说到这里,已经是足够。方腾只管带话回去便罢,至于大人物们怎么考虑,却不是他的事情了。

他只是越来越有兴趣地看着萧言,笑问道:“为西军呢?又将如何?”

萧言的神色却严肃了下来,定定地看着方腾,再没有了刚才轻松言笑的模样。

“…………两位种相公,到底还是不是大宋的军将?领军者,除了杀敌报国,还有什么?就为了种家声望,几十年的心血,就能将这场战事当,成儿戏?不才如萧某,亦窃不取!军人价值,也只有在战场上体现。越是表现地如老种小种相公这般,才让人更加地对西军觉得无足轻重,不足维护!西军百年威名,是数十万将士捐骨瀚海打出来的,却不是靠着内斗赢来的!萧某这句话,但请方参议一宇不加更易地带给两位种相公!”

方腾也沉默了下来,板着一张脸,只是微不可见地轻轻点头。

萧言缓缓站了起来:“数百儿郎,追随萧某拼死而前,渡河以来,伤损过半!这些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西军子弟!他们为什么不象两位种相公想得如此之多?听命而前,义无反顾,这才是我大宋的西军,为大宋镇守边陲,数代都尽忠王事的西军!这西军荣光,莫要摧折在两位种相公手中,他日泉下,两位种相公如何面对百年来那么多西军忠魂?”

他的话说得极重,方腾吸口气想说什么,最后却还是默然不语。

萧言只是定定地看着方腾:“当萧某人带着常胜军降卒,带着环庆军,带着胜捷军上前拼命的时候,当萧某人在燕京城头死战的时候,就请两位种相公扪心自问一下,他们就这样忍心看着么?还是和萧某并肩死战?

萧某对西军,就一句话。若两位种相公不前,则萧某必然随同宣帅,让此等私心大于公义的军队,烟消云散了也罢!我们汉家,不需要自保的军阀!若然两位种相公向前,则萧某则可指天誓日,说什么也要在宣帅手中,全下这西军!”

刚才和赵真嗣应对,赵良嗣说得多,萧言说得少。

现下对着方腾,却反了过来,却是萧言汩汩滔滔,一席话如狂风巨浪一般地朝着方腾扑过来!

看着萧言脸上犹自未曾全好的创痕,想着百余名白梃兵战士捧着袍泽衣甲在凄厉的号角声中缓缓回归涿州的时候,想着一个叫不出名字的胜捷军战士看着丘虎臣遗留衣甲,在队列当中无声大恸,眼泪只是在刀砍斧凿般的面容下痛快洒落的时候。

方腾只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刻萧言,有资格对着声名已经垂数十年的老种小种相公,说出这么一番话出来!

自己是对萧言开条件拉拢而来,结果自己却猜对了萧言心思,知道这说客没当头了。只不过抱着识荆的心态来和萧言一晤,顺便看看这突然崛起的传奇人物到底有多少见识本事。到了后来,却变成了萧言向老公相,向西军开出了条件!

这些条件,自己可以带回去。可是自己背后这两股势力,到底会不会点头答应呢?还是从此就将萧言视为仇敌,如对童贯一般,要扳倒而后快?

不过此子,真是豪杰啊…………

□□□□□□□□□

岳飞和韩世忠,正双骑缓缓而至,正赶来萧言衙署。

他们是负责常胜军降军编制的事情,现在萧言又带回来了一千多人,说不定还有不少流散士卒会次第来归。现在掌握的常胜军降军已经有二千之数,这么多人,如何编制,如何掌握,都是事情,还需要后方不论是宣帅还是西军任何一方的大力支持。

所以估摸着萧言稍稍休息了一阵,喘了一口气,就得赶紧过来回报商议,得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两人到了萧言衙署前头,丢鞍下马。值守在门口的小白脸张显顿时迎了上来,朝着岳飞行礼道:“哥哥,宣赞在里头会客呢,先是那个姓赵的,然后又是那个汴梁子姓方的,宣赞除了沐浴更衣短短一点时间,一口气也来不及喘!哥哥,还有韩将军,是不是在偏厅里头暂时等候一下?”

岳飞沉着脸点点头,韩世忠却转头朝他挤挤眼睛:“哪家?”

岳飞看看他:“宣赞归于宣帅之后,韩兄是不是拍手就走?”

韩世忠一笑:“俺走到哪里去?宣赞这里,就不是宋军了?洒家孤人也,除了朋友遍天下,就属亲眷少!屁股后面背着山一样的赌债,就靠着拿下燕京的犒赏来还!谁能带着俺拿下燕京,俺就跟在后头,管入娘的是哪家!”

岳飞一笑,还未曾说话,就听见门里头脚步声响,张显忙跑回去,带着亲兵分两列而立恭送来客。岳飞和韩世忠也让开一边,就看见萧言笑嘻嘻地送着那个汴梁子方腾出来。赵良嗣客气,没让萧言送出大门外头,方腾倒是老实不客气,萧言就是送到天边,他也不以为意。

韩世忠又朝岳飞挤挤眼睛,声音低不可闻:“越是客气,越代表生意不成功,俺们只怕要看着白梃兵回去了!这些重骑,撒手了也当真可惜!”

岳飞也低声回了一句:“是好男儿的,自然分得清轻重,总会有人,跟着宣赞上前厮杀!”

萧言和方腾,在大门口对着一揖,含笑而别。方腾上马,头也不回地去了。萧言看了他背影一眼,转头就看见了韩世忠和岳飞,招手笑道:“你们俩过来罢!老子豁出去了,不休息又怎的?”

韩世忠和岳飞,顿时快步上前,走近了就对萧言行了一礼。岳飞闭着嘴不说话,韩世忠却大刺刺地道:“宣赞,可是决定了,这大功归于谁家?”

萧言看着他笑骂道:“归于谁家,关你屁事,还不是老子在前头等着!老实练好兵罢,跟着老子夺回燕京才是正事…………不论我做出任何选择,为的就是带领你们,夺下燕京,收复这燕云十六州!”

第一卷 燕云乱 第081章 官家

燕地风涛险恶,涿易二州,一片白地,百姓辗转于沟壑,双方百战士卒,锋镝相交,刃底百死余生之际。汴梁城中,富丽繁华景象,仍不稍减。

这实在是一座在这个时代,伟大到了极处的城市。

从来未曾有这么多的财富,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的精美建筑,这么多的奇技巧思,在中世纪汇聚在这一座城市之上。

这里就是这个时代文明的最高成就,就是中世纪天空中最为灿烂的花火。

汴河之上,樯橹如云。青灰色的汴梁城墙,逶迤蜿蜒出去,不知道有多远。城内市集处处,并不如前朝那般聚集在整齐的里弄当中,而是遍布全城。到处都是人声喧哗,到处都是冠盖云集,到处都是胭脂花钿,到处都是莺歌燕舞。

守门小卒,缎靴而言谈有若宿儒。樊楼当炉,俏媚恍似飞燕。

城内城外,挥汗成雨,呵气如云。如夜色降临,则满城灯火,只是沿着汴河两岸缓缓流动,至于不夜。如果说在这个时代有一处可以称为人类的天堂,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汴梁!

在被汴梁繁华市井包裹着的皇城景龙门内,正有一处新辟的皇家园林,方圆可有数里。园林之中,高高耸起一座山岳,约有九十步高,一土一树一石,都极见巧思。俱是各地供奉而来的怪树奇石,有的个头大的,一路运过来,不知道拆了多少道桥梁,破了几处的城门。此山正名艮岳,乃是为当今官家祈多男嗣而建,官家女儿足足有三十多个,儿子就少了一些,丰亨豫大之间,未免有点美中不足。

艮岳既然开建,那就是不惜工本了。各处应奉局,则是拼命地将东南财富奇珍朝着汴梁地运。上万民夫在皇城之内劳作数年,才算在宣和四年年头将这座艮岳建成。在这几年里,方腊作乱,陕西用兵,乃至于北伐燕云,财赋如流水一般用处去,乃至几任计相愁白了头发,也没有耽搁这艮岳工期半点。

这个时候,这片皇家园林里头一片安安静静,只有艮岳之上百鸟应和之声不休,外城市井之声,隐隐约约地飘进来,更给这人间仙境增添了一点市井气息。置身其间,身左林泉,身右奇峰怪石,白沟河边披甲白骨相望,燕云十万北伐战士呼喊血泪,哪有半点能传到这里来!

一名中年宦官,穿着朱袍,只是急匆匆地从山路上来,一边低声喝骂:“官家来了,还不奉云?你们这些腌臜厮,只是朝着外头望,一个个想滑脚出去觅酒吃,官家伺候不好,醋也没得喝的!现下北边事情多,官家气性不好,一个个都给咱小心伺候着!”

在山头一侧,早就有几十个小宦官在那里等着伺候,却只是一个个按着肩膀垫着脚朝外城那个方向望。任何时候汴梁城里都是最为热闹的,官家选艮岳建在此处,也是要沾一点治下帝都的繁盛气息,以利子嗣。

官家还曾笑言,仙境虽好,奈何寂寞以终岁,没有人间碌碌,哪能衬托出这仙家的妙处?

听到那中年宦者喝骂,那些小宦官一窝蜂顿时打开了盖着的大块油布。油布底下是早就烧好的香炉,里头焚着的都是上好沉香。这个时候七手八脚地就将香炉朝下倾,沉香烟雾只是泼泄也似地朝下滚落,到了半路又开始袅袅上升,将艮岳更是笼罩得如梦似幻。

这个花样,还是官家提出的。他本来要这些小宦官早上用油布袋子将清晨云雾收起来,到他来玩赏的时候才奉上祥云。可这云雾,岂是能捉得住的?最后还是得用香炉,无非多烧一点上好沉香罢了。

干完了这些活计,就见云雾当中,有人笑语之声响动,接着就是靴声曩曩,一众人缓步登山而来。这些小宦官,全都大气不敢出地隐伏在一旁,还不忘将香炉遮盖好。其实官家也未必不知道这些祥云乃是人造,不过有了这飘飘欲仙的感觉,也就足够了,其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

烟霎当中,就听见一个清朗的中年声音笑言:“司马光,这艮岳,只怕还是你第一次来罢,艮岳告成,少不得你的一番心力!每逢登临,看着汴梁富丽,总是心怀一畅…………这北地捷报传来,赏契你也见识一下这神仙气象!”

这戏称自己臣下为司马光的中年,眉清目朗,戴着直脚乌纱璞头,一身绯衫,大袖飘飘,望之直若神仙中人,也甚是健步,在众人簇拥之下,走在山道上头浑不费力,只是边走边信口笑言。眉目之间,满满地都是喜色,藏也藏不住。

这中年,正是大宋帝国君王,北宋第八代皇帝,自号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此时他才四十岁,春秋正旺,神态气度,俱是闲雅冲淡。只是言笑之间,不管说什么,都有一种漫不经心的味道在,仿佛什么东西,都难长久吸引他的注意力,长久得到他的欢心。

登基二十载,这教主道君皇帝可算是享尽了人间应有的荣华富贵。在他身边臣子口中,大宋也是臻于丰亨豫大的极盛之世,已经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文治既备,当然耍修修武事。正好这些年大宋长年的敌手辽国和西夏,都也显出了颓势。

西夏以边陲小国,国力其实还比不上陕西四路,养着如许大军和大宋长年抗衡,已经是难以为继。大宋西面又连着出了几代名臣猛将,让西夏没讨着什么便宜补充国力。反而给大宋西军逐渐反守为攻,将西夏势力压过了横山,更在青唐诸羌拓边千里,对西夏形成战略合围之势。

辽国更是不堪,被一个崛起的小小部族女真打得丢盔卸甲,连皇帝御驾亲征,都差点给打得不能南旋!大宋也发动了联合女真灭辽,收复燕云的战役,虽然前期有小小不顺,让官家本人很是发了几通脾气,差点动了换马的念头。可是圣天子自然有百灵相助,天降下一个燕地归人萧言而来,被童贯收纳,此人智勇双全,更熟悉幽燕山川地势。童贯知人善任,以萧言领四百兵北渡白沟河,批亢捣虚,抢下涿州不用说,更是以四百兵与辽国四军大王萧干会战于易州,将萧干数万大军击退,克复易州,接应辽国常胜军押都管郭药师全军归降大宋。辽人残破不堪一击若此,燕云十六州,看来指日可复。这是太祖太宗这些雄馍远烈的开国君主都没有做成的事情,却是在教主道君皇帝手中竟此全功,得以告慰列祖列宗!

难怪官家竟然有如此兴致,带着一众心腹大臣,登临这艮岳疏散一下前些日子败报传来的郁闷!

□□□□□□□□□

被官家戏称为司马光的正是参知政事,特进,少宰。现在代蔡京之位而相之的王黼。官家欲修武事,已经三度出相的蔡老公相却在这点上头有点失察,居然反对起联女真伐辽起来。王黼虽然当初在蔡京门下奔走不遗余力,这个时候却瞧出蔡老公相失宠的兆头出来,联合起一直被自己爹爹压制的翰林学士蔡攸,一举将权倾天下的蔡老公相掀翻!

上任以来,他一反蔡京之策,正是童贯北伐最有力的支持人。在三省当中设立经抚房,一应兵事,连枢密院都不经过,全盘操控在自己手中,天下计口出算,竭尽所能地筹集军费。

蔡老公相因看错风色而再度下台,他要牢牢把持住相位,只有让这场北伐战事顺利地进行下去!

前些日子,北伐败报传来,他比前头的童贯还要惶惶不可终日。汴梁城中,暗流涌动,绝不甘心的蔡老公相正在准备一举将他们这些新进都赶下台来。也有风声传来。老公相已经联络了西军的老种小种,继续给童贯拆台,誓要将这场北伐战事变成笑话而后已。

他和童贯蔡攸书信往来,都有些束手无策,打不了胜仗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再没有捷报传过来——哪怕是一场小胜,在轻于喜怒的官家面前,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更惹上了那位老公相,谁都知道老公相对付政敌的手段!

天幸天上掉下来一个萧言!

不仅童贯在河间府欢喜若狂,蔡攸在真定府置酒高会,失态的以他如此身份要举杯为萧言赞寿,王黼这个身份高贵的参知政事,也是在自己书房里头手舞足蹈!

局势翻过来了,翻过来了!只要北伐大功告成,他们的地位,就稳若泰山!

王黼立刻以快马发出私信,要这个同盟的童贯,务必笼络住萧言,将这一场克复涿易,收降常胜军,击退辽人四军大王萧干的罕见奇功,切实地掌握在他们这一方的手中!萧言提什么条件,就答应什么条件!再黑西军一把,让他们知道厉害,老实地为童贯所用。凭借萧言抢下来的涿易二州,步步而前,拿下燕京,那么不管前方后方,他们这一党就都是大获全胜!

听见官家心情大好地调笑于自己,王黼趋步上前,陪笑道:“艮岳如此,还不都是官家独享的福分!官家登仙,吾等这些小鸡小犬,还不是衔着官家的宽袍大袖,沾一点仙气罢了,真不知道是几生修来的!”

这王黼同样是美姿容,高鼻深目,轮廓很深。

个子高大挺拔,一身官袍穿在身上,极有气度。可这曲背弓腰地上前谄媚,就什么形象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徽宗斜眼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