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议论声中,就听见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大宋养俺们百年,此时此际,俺们还不如萧宣赞一个来归降人!退回去,你们就有脸说得出口?”

此句一出,当下人人侧目。就看见帐中站起一条高大汉子,紧紧绷着一张脸,正是杨可世。

他目光缓缓扫视众人,冷笑一声,朝着在当中闭目端坐的老种抱拳行礼,大声开口:“老种相公。俺们西军百年声名,已经毁得差不多了。现在再退回去,俺们和刘延庆,不过五十步笑一百步!大宋在,才有俺们西军百年的威风权位。大宋不在,留着西军在又有何用?辽狗衰弱至此,俺们都败得如此丢脸,当女真鞑子大举南下的时候,难道到时候只有萧宣赞一人敢于北上抵挡么?都是七尺高的一条汉子,羞也羞煞了人!”

杨可世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情绪,越众而出,大步走到军帐正中,昂然道:“俺们这些累世将门的权位,是百年来百万边军健儿尸骨堆起来的,俺们这些将门,死了一代还有一代接上,才有了今日俺们的权位!这声名,这地位,都是打出来的!整日里想着和人勾心斗角,这不是俺们的本事,俺们在这上头,也斗不过那些人!那位老公相,就比童贯他们一辈好到哪里去了?现下不过是利用俺们罢了,到时候没用处了,俺们也就和刘延庆差球不多,退习惯了,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

大帐当中安安静静,就听见杨可世的嗓门儿在嗡嗡回荡。姚古一脸怒色,却忍住没有发作,小种神色淡然,却不住地看着老种。

帐下诸将,有的兴奋,有的激动,更多的却是不以为然。

“萧宣赞南归之人,到了今日地位,不管是白梃兵还是胜捷军,都为他效死。说抗命北上,全军就都跟着他抗命北上而去了。要不是他掩护着俺们侧翼,当住大家都装作看不见的女真鞑子,俺们能在这里自己安安稳稳的斗个不休?比起萧宣赞,俺们简直就不成个人了!俺们也不是朝堂当中争斗的材料,做好自己本分就是了,打垮萧干,克复燕京,想要什么没有?到时候,多的是人来求着诸位相公!想分润这场大功!”

杨可世趋前几步,几乎站到了老种座前。在他高大的身形下,老种显得加倍的苍老衰颓。

“…………萧干不强!他的追骑,俺也碰过了,累的跟狗一样,经不起一次冲杀!这贼厮鸟,吃奶的气力都用完了,现在不过是吓唬俺们就是!泾源秦凤熙河三军,加起来六万之数,俺愿意为先锋,不能取胜,愿取首级为全军号令!”

老种缓缓睁开了眼睛。

杨可世说完,犹自不退,立在当地,胸膛起伏不休。一双眼中,似乎能喷出火星来。

小种看着老种睁眼,低声问道:“哥哥,你如何看?”

老种淡淡道:“某想一战,你以为如何?”

听到老种这句中气并不是很足的话,杨可世双眉一掀,顿时就是满脸喜色,正准备行礼下去,就看见小种一下站起,以从来未曾有的坚决语调向着自己哥哥道:“大哥,万万不可一战!”

帐中一下,又变得鸦雀无声,刚才主战的几位将领,正准备跳起来,吃小种这么一喝,都僵在原地,想吼出来的话也塞在嗓子眼儿,差点将自己呛住。

老种的神色当中,有着一种最为深沉的疲惫。他低低反问:“为何?”

小种神色郑重到了极处,深深行礼下去:“哥哥,你的号令,某一向奉命唯谨。但是西军干系,实在太过重大,不是我们种家一家的!要是背后没有刘延庆,没有童贯,没有这些只会扯后腿,打横炮的贼厮鸟在,哪怕萧干比现在强大十倍,俺也只是跟着哥哥鞍前马后血战拼杀!就算战死,又当如何?种家儿郎,就少有死在床榻之上的!

…………可是还有这数百几代跟着俺们的军将,还有这数万从陕西诸路跟着俺们转战千里的儿郎,俺们不能为了自家声名,将他们葬送在这高粱河北!辽人已经衰弱到了极处,就算击破环庆军,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只要俺们全军都在,再度杀回来,夺取燕京,也不过是指顾间的事情!俺们悬军在外,家在千里之外,背后又有虎视晓眈的内敌,俺们所做的一切决断,只能谨慎为先。不能轻易葬送了俺们西军啊!

…………哥哥,你就能确保。俺们一旦和萧干僵持住,刘延庆和童贯两人,不会做俺们的手脚么?他们巴不得我们这三军,如环庆军一般葬送在这高粱河北!如果哥哥要一意孤行,俺只能率领秦凤军先退,多少给俺们西军留点种子!”

小种话音方落,姚古也起身,向着老种大礼行下来:“老种相公,但请三思!”

为小种和姚古所带动,他们秦凤军和熙河军所部将领,都起身朝着老种深深行礼下去。就连老种直领的泾原军所部,都有不少将领起身,跟着向老种行礼。

杨可世呆在当地,手足冰凉。一颗心飘飘荡荡的,浑然不知道到底自己身在何方。此时此境,当初真不如跟着萧言北上,哪怕只是为一马前小卒,也比今日羞愤处境,来得痛快!

他环顾这些朝着老种行礼逼宫的将领,蓦地大喝一声:“我辈如此,和刘延庆相比,又有什么区别?不能打仗的西军,还是西军么?西军完了,西军完了!”

大吼之声,在帐中嗡嗡回荡,余音未落,杨可世已经咬牙转身大步冲了出去。有几个人想拉住他,却没有将手伸出去。

老种目送着杨可世冲出大帐,却没有起身喝住他,只是低声自语两句:“西军完了?西军完了?”

小种姚古他们的决断,老种是再理解不过。要不是此次北伐,际会萧言此人,他的决断,毫无疑问也和小种姚古他们是一样的。

西军是大宋唯一能战的野战集团,这是事实。百年发展下来,西军同样是一些累世将门的利益集合体。所作所为的一切,自然也就是保住这些累世将门的利益。

当西夏犯边,西军上下,毫无疑问是死战到底,捍卫自己家园。但是奉调而出,看朝廷有拆散这累世将门利益结合体的时候,西军就自然分化了,战斗力也大打折扣。北伐战事,走到今日如此地步,毫不奇怪。

和萧干决战,当然有很大可能胜利。小种姚古这般宿将,如何看不出萧干已经有强弩之末之态?可是他们就是承担不了万一和萧干打成僵持的那种可能。一旦僵持,老种也毫不怀疑,刘延庆和童贯绝对会上下其手,将他们泾源秦凤熙河三军也拖入和他一样惨败的境遇当中!

只要兵马在,哪怕见敌而退,和朝廷也有周旋的余地。和刘延庆童贯他们打起官司来,也还略占上风。至于这北伐大业耽搁到什么时候,萧言是不是能当住女真,让女真趁虚而入取了幽燕之地这高屋建瓴的要害,都无所谓了。

只要这些西军累世将门的利益还在!

自己垂垂老矣,接自己位置的就是小种。自己可以老夫聊发少年狂,不管不顾的就想决战一场。将来接掌西军这个巨大利益结合体的小种却不能…………如果自己坚持作战。小种和姚古肯定会将秦凤军和熙河军带着掉头就走,泾源军还能剩下多少留在河北追随自己死战,也未可知呢…………

老种嘴角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不知道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别人

…………没想到,我老头子居然还有那么一丝血气,居然违逆众议,说出了我想一战的这么一句话?

可是,老头子毕竟是西军的人,并不能跳出西军啊…………

想挽回此等末世,我辈是不成了。那萧言,就能挑起这副重担么?

他还太弱小,实在太弱小…………大宋朝廷这潭深水,连老夫都只能没顶的份儿,萧言又将如何闯过去?直到他的力量,足够挽回这崩塌的天际?

想到后来,老种竟然出神了。半晌之后,他才缓过神来,小种以降,帐中所有将领都站了起来,朝着自己做出深深施礼的姿势,没有一个人动弹。

老种失笑:“某就是出身西军,难道还能违逆西军上下不成?好啦,不战,退兵,退兵!回高粱河南,等着和刘太尉与童宣帅打官司去!”

□□□□□□□□□

大雪同样在高粱河上纷纷落下。

湍急的河水,还未曾因为这寒冷的天气而冻上。

一道浮桥,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忙乱的士卒们猬集在桥头拼命又捆又扎,叮叮当当的敲个不住。

这里正是赵良嗣和郭药师两人率领的常胜军所部的渡口。

双方兵力都已经展开,投入了生死大战当中,谁还来管他们这支杂牌军号的动向。浮桥到现在才接近竣工,器械物资不足是一方面,要不是靠着赵良嗣卖着他那个童贯心腹宣赞的身份,这架设浮桥的器械物资一半也未必凑集得起来。民夫就一个也没法调给他们了,那个时候环庆军催趱军资补给已经急若星火,赵良嗣再有面子,也不能从刘延庆口中抢食来着。最后只有督促常胜军士卒自己搭建,都是生手,这进度自然快不了,每日里将督工的赵良嗣急得跳脚。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萧干抄袭环庆军渡口之举了。大队辽人骑兵卷过,兵锋迂回之间,离此处渡口并不太远。在这里,就能看见当日激战升腾而起的一丛丛一簇簇烟火。辽人要是发现了这里,还不顺便就将其扫平了完事儿。那一日激战当中,这里不得不停工,常胜军上下都在河南岸提心吊胆地看着环庆军渡口方向的激战。

可是环庆军遭际如此,却是赵良嗣和郭药师苦盼的结果。他们等到的机会,终于来到!在辽军撤离高粱河岸,集中主力强攻环庆军营盘之际,不论是赵良嗣还是郭药师都发疯也似的督促常胜军拼命赶工,早日将浮桥架好。还尽其所能的派出了少量哨探,打探宋辽双方战事情况。

军情一道道地回报过来,环庆军后路完全被摧毁,浮桥被烧断,能逃回高粱河南岸的后路守卒还有民夫还不过半。辽军强攻刘延庆大营,远远瞻看,都能看到战场厮杀之惨烈,杀气之冲霄!

一日一夜下来,又得知刘延庆弃军先逃,仅率数十骑南渡高粱河,将环庆军撇在燕京城下。整支军马顿时崩溃,四下逃散,伤亡惨重,已经完全难以做为一支军队存在。而萧干立即收拢军马,向东而进,朝着泾源秦凤熙河三军压迫而去,完全将自己的后路敞开。燕京城就这样摆在赵良嗣和郭药师的面前!

所有一切,都是最为理想的结果!

赵良嗣已经完全红了眼睛,就在浮桥上不肯离开了,走来走去地督工。他已经代表童贯,许下了无数赏格,只要能先入燕京,全军有百万贯之上,有一个算一个,都保他们在大宋有一份富贵前程!

郭药师就跟在赵良嗣身边,他在常胜军当中威望素著,和自家弟兄轻松的谈笑风生,言词之间,将现在燕京局势细细和自家弟兄分说,不时还开两句玩笑骂两句脏话,一副轻松等着建功的姿态。

比起赵良嗣的上窜下跳,常胜军上下还是更相信郭药师多一些。

不知不觉,已经给郭药师和赵良嗣两人鼓起了劲头。辽人打垮了环庆军,自身也伤损惨重,和泾源秦凤熙河三军战起来,没有些时日分不出胜负。辽人就这么些兵马,顾得东头顾不得西头,现在燕京城,就在他们这支遭际叵测,几起几伏的常胜军面前!

只要拿下燕京,大家也许真的在大宋有一个出身,不用再过这乱世当中今日不知明日的日子了罢?

随着夜色渐渐降临,浮桥终于接到了北岸,大队大队的常胜军士卒已经在整队,随时准备跨过浮桥,直抵北岸,最后冲向已经没有辽军主力防守的燕京城!

郭药师和赵良嗣骑在马上,两人都站在队列的最前面。赵良嗣胯下坐骑仿佛也感到了主人的焦躁不安,不停地低声嘶鸣。郭药师看起来就要沉稳许多,他看了紧紧板着脸的赵良嗣一眼,笑道:“赵宣赞,扑城之际,请宣赞退后一些,兵凶战危,伤损了宣赞郭某人以后依仗谁去?万望宣赞珍惜自家,以后郭某人要靠着赵宣赞的日子还长远呢…………”

赵良嗣神色不动,眼中闪动的,就是锐利的波光。他呆呆地看着眼前河水,低低自语:“终于等到了…………终于等到了!这机会,来得好不容易啊…………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那人生,还有什么趣味?”

他猛地转头,狠狠地看着郭药师:“郭大人,你一定要拿下燕京!赵某人和宣帅,必能保你大宋一世富贵!这燕云之地,交给你镇守也不过如此…………拿不下燕京,郭大人就想求在大宋做一闲人,也不可得!”

在赵良嗣恶狠狠的话语当中,郭药师半点也没有气恼,反而肃容行礼,以万分恭谨答应了一声:“郭某人敢不效死?”

就在两人对答之间,浮桥前面传来了小声的欢呼,就听见一个声音:“桥架好了!”

赵良嗣等着这个声音,不知道等了多久,白头发都多出了几十根,当下就狠狠给了马一鞭子,率先冲出。郭药师绷着脸紧紧跟在他身后,随着常胜军军将的号令,大队大队的士卒,涌上了桥头,越过高粱河,在夜色中,直扑燕京城墙而去!

第一卷 燕云乱 第150章 回天(十)

天色渐渐明亮起来,在高粱河北对于宋辽两军来说,战局变幻莫测的日子,又过了一天。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事的下一步走向将会怎样。

但是现在,毫无疑问,这场战事的英雄,是辽人四军大王萧干。

虽然天色已经亮了起来,但是雪花翻卷飞舞的却比昨日还要厉害许多,铅灰色乌云低垂,笼罩四野,朔风经历,搅动玉龙。放眼望去,哪怕站在高处,也看不出百十步外。

这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双方会战的日子。

但是对于已经决定退军高粱河南的泾源秦凤熙河三军而言,这却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天气。

从天色还未大明开始,当在萧干兵锋正面的泾源军就已经造饭,还给士卒们分了一点酒用来御寒。接着就整队出营,在营寨之外摆出依寨野战的架势,层层叠叠,遮护着自家营寨。每过两个时辰,就交番更替,始终保持着警戒态势。

而在泾源军的掩护下,秦凤熙河两军,从两翼开始收缩,最前面营寨的宋军先退,接着依次是后一座的营寨,以珍珠倒卷帘的态势撤军。比起老种命令他们集结整兵西进的慢慢腾腾,一旦下达了撤回高粱河南的命令,熙河秦凤两军的动作却是飞快。到了快天明的时候,第一波退下来的人马,已经快到了高粱河上的浮桥处了。

小种带领麾下精锐,亲自赶往浮桥处,看住自己后路。西军三军浮桥处的防御体系本来就是完备,现在更增加了兵力戍守,可称万无一失。

秦凤熙河两军,不论哪个营寨退下来,都是井然有序,营中辎重器械,能携带的就全部携带上,在战兵的卫护下按程而退,绝无惊慌失措处。搬运不走的辎重器械,都浇上了火油,营中都有三四骑轻骑留守,等大队退走,号令一到,就一火焚之,什么也不会留给辽人。

大雪之下,宋军队列如龙蜿蜒向南,宋军毡帽斗笠上的红缨,星星点点在一片洁白当中,显得分外醒目。大宋西军精锐,再度整师北伐,渡过高粱河时,十余万大军杀气可称冲霄而起,谁能想到,短短数日,现在他们的脚步,却是向南!

风雪当中,宋军将领骑在马上,随着这道洪流滚滚向南,马上之人,不住地朝北而望,却不知道,每个人心里到底在想着些什么。

□□□□□□□□□

老种这个时候,也已经披上了甲胄,在亲卫将领的簇拥下,亲自临阵指挥自家泾源军戒备断后之师。出营列阵的宋军已经换了两番了,老种却一直没有回营,他身边亲卫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围着他,想为这个已经苍老衰颓的老将多遮挡一点寒风。

宋军在营外列阵的队伍静悄悄的,雪花落在他们披着的甲胄之上,转眼就积了厚厚一层。天地之间,仿佛只有雪花簌簌而落之声,间或才被领兵宋军将领命令麾下士卒蹦跳活动一下,不要冻上了手脚的号令打破这片沉寂。

列阵的泾源军上下,自老种以降,似乎谁也没有说话的心情。

而他们准备迎击的辽军方向,却始终没有动静。

后面传来马蹄溅雪之声,老种身边簇拥的亲卫回头而看,却是杨可世领着十几骑亲卫踏雪赶来。杨可世脸红红的,也不知道是被寒风吹的还是心头愤懑就这样表现在脸上。

宋军哨探还是放出去了一些,去瞻看辽人军势。但是老种强令杨可世不得跟着这些哨探轻骑出击,大概老种也是知道杨可世此时心态,怕放他出去,这位已经羞愤到了极点的西军重将,可能会不管不顾的一头撞进辽军营寨当中去。干脆让他朝后,随时掌握熙河秦凤两军撤退进程,以便于老种决定泾源军什么时候也跟着后撤。

这任务当然同样重要,敌前撤退,向来是考验统帅指挥艺术的难事儿。可是杨可世领了这个军令,心中火气,更升腾高了几倍!

老种身边西军将领朝着杨可世点头示意,杨可世却谁也不搭理,策马溅雪就驰到了老种身边,黑着一张脸不开口。

老种回头淡淡地扫视了他一眼,问道:“秦凤熙河两军,走得怎么样了?”

杨可世冷笑一声:“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小种相公和姚相公,当真是指挥若定。秦凤熙河两军,行伍不乱,金鼓井然,交相掩护而退。动作快的了不得…………现在估计先行之军,已经上了浮桥罢?几万大军,说不定一天就能撤回高粱河南一半去。到了明天天明,俺们就能走了,照这个架势,辽人打定了恭送俺们的主意,俺们一兵一卒不损,到燕京左近逛了一圈,当真解乏!”

老种颔下白须被寒风吹得飘飘散散,他眯着眼睛看着杨可世,眼神里面满是倦怠,一句话也不说。

杨可世看看老种,心一软就想沉住气,别说那么多废话,但是胸中那团滚动的火焰却怎么也平复不下去,最后还是忍不住冲口而出:“老种相公,您要想想法子啊!白沟河俺们败退一次,好歹还硬拼了一场。现在这在高粱河再退,西军军心士气,可就散了!更不用说,宣帅和刘延庆他们都如此地步了,自然也要和俺们西军斗一个不死不休,俺们倒霉,他们才可安然无事!这西军当真是前途莫测啊!老种相公,西军可不能就这样垮了!”

杨可世说的声音并不算小,在老种身边簇拥的亲卫心腹西军将领都听见了,当下人人侧目,都望向老种,有的人嘴唇一动,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却还是没说出来。

老种眼神中倦意更浓,他定定地看着一脸急切愤懑不服气的杨可世,最后只是摇头淡淡一笑:“某老了,也愧对西军此次北伐战死的儿郎弟兄们了。剩下残生,能保住西军不被扯得太散,已经是于愿已足,能重振西军声威,最后扶危定难的,已经不是我们种家人了。我不成,师中…………他也不成。”

看着杨可世还想说什么,老种抬手制止他说下去:“燕云战事,英雄崭露头角之机,我们已经退出这个战场,下面就静静旁观罢…………看看到底是哪个英雄,真正在这场战事当中横空出世!”

□□□□□□□□□

就在老种和杨可世对答之际,雪花漫卷当中,前面突然传来动静。举目望去,就看见宋军派出去的哨探轻骑,现在大多都三五成群的朝后退来。

战马嘶鸣声音,一声声地响起。这些宋军哨探不住的被压迫着后退,间或回射两箭,就招来更多的箭雨。

大雪当中,就看见辽人的远拦子哨探身影显露出来,他们人马数量,比宋军哨探轻骑自然多上很多。昨夜休息大半宿,这些辽人远拦子的精神气力似乎也恢复了许多,要挟大胜环庆军之威,如此大雪当中,仍然矫捷往来如飞。

他们对宋军哨探轻骑也没有逼迫得太紧,不过对射而已。如此大雪,也不是双方骑马对冲的好天气,就是单纯的用人数优势将宋军的骑兵侦察警戒幕向后压缩而已。

宋军哨探轻骑也知道自家是要退军的,当然不肯和辽人远拦子死战。就这样退两步进一步的慢慢磨蹭着后退,拖延着时间。

看着辽人远拦子迫得近了,宋军依寨列阵的军阵队列当中,传来了军官的号令,当先宋军竖起了旁牌,军阵当中的弓弩手已经上前,只要远拦子敢扑上来试探,就劈头浇他们一阵箭雨。这些远拦子都是打老了仗的,很清楚宋军弓矢射程,在射程范围之外就纷纷住马,调头回去,这个时候,宋军哨探轻骑也退入了宋军阵列当中,在阵后集结起来,做为预备队。

发现了辽军动静之后,老种身边将领都绷紧了精神,就连杨可世都再不说什么了,只是死死的朝西而望。一名宋军将领忍不住低语一声:“辽狗想干什么?俺们如此坚阵,他们还敢来扑营,须知道俺们不是环庆军!也不怕在俺们阵前撞一个头破血流?”

每个人都面色凝重,难道辽人实力,真的是远远超过他们之前的预计。在硬碰硬打垮了环庆军之后,毫不喘息,接着就来挑战泾源秦凤熙河三军?以燕京一处残破之地,怎么可能支撑起这样强大的实力?如果当真如此,那么几位相公做出的果断撤军决断,那就是再正确不过!

只有老种缓缓摇头,低声道:“萧干是来送我们的…………他的实力,止此而已。如果他想将我们西军三军留在高粱河北,绝不会这样急切行事的…………把我们放到燕京城下再打不好么?恨不能和这辽人四军大王一战!”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老种白眉一挑,蜷缩在马背上的枯干身子似乎也挺直了起来,宛然就是当日西军无敌统帅的模样!杨可世满脸热切地看着老种,老种却温和地制止他开口:“事已至此,正臣,不必说了。这已经不是俺们的战场了…………”

老种的淡淡话语当中,就听见辽军阵后,大雪那头,凄越的号角声低回响起,接着就看见一面黑色的大旗,正是萧干旗号,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面旗号是如此之大,哪怕隔着大雪那么远也看得清楚。

旗角猎猎飞卷舞动,自然有一种肃杀之气。在旗号之下,无数辽军将领,不管是契丹奚人还是渤海汉军,全都披着重甲,簇拥着一个高瘦身影,从大雪当中突然显出。

这高瘦身影,正是萧干。

在辽军阵前,有一处不高的土丘,这些辽人将领层层叠叠地护卫在土丘之下,再上一层,就是萧干的奚人亲卫,掌着萧干的旗号。这些人马布置好之后,分开一条道路,就看见萧干身形,策马缓缓而上,直到那土丘顶部。

在最高处,只有他一人一骑而已,在寒风中,他黑色的斗篷被高高吹起,如一条黑龙一般翻卷起伏。越过这满天雪花,越过宋军森然的军阵,在场辽宋军士,仿佛都能感受到萧干那高傲的目光,投向了同样被众将簇拥着的老种相公身上!

老种嘿然一声,摇了摇头,无精打采地道:“萧干示形如此,这场仗打不起来了。辽军…………不会扑营的,军中轮番更替,稳住阵型,等我号令,就…………退下去罢。老头子倦了,冷得刺骨,先回营休息。”

他说完这番话,就策马调头,缓缓地朝着营中行去,簇拥着老种诸将,愤愤地看了那边萧干身影几眼,也随着老种回头。只有杨可世,仍然策马立在那里,死死地盯着萧干身形,胸口剧烈起伏不休:“男儿之耻,莫过于此…………谁能将萧干脸上高傲的神情粉碎,俺杨可世这条性命,卖给他又何妨?这奇耻大辱,究竟如何才能昭雪!”

□□□□□□□□□

看着宋军将领簇拥着老种缓缓退下去,萧干嘴角,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感觉,是如此的惬意。仿佛天地都变得小了,就在自己的掌中…………

击退了宋军,有了这么一段缓冲时机,麾下数万健儿归心。到时候天地之大,何处不可以去?英雄事业,值此末世,不过才开始而已。就算在这乱世当中,死了又能如何?只要能一展胸中抱负,能只为自己的野心驱驰一场,就已经不曾辜负!

看着宋军将领缓缓退入营中,土丘之下辽人将领,同样是满脸喜色。大家都是宿将,宋军到底是想在这里打一场硬仗,还是想扎住阵脚,缓缓退回高粱河南,瞻看一眼军势,基本上就能分辨出一个八九不离十。如此天气,宋军要想就在这里会战的话,只会守住营寨,示弱引诱辽军上前,钉住辽军主力,天色一旦好转,两翼秦凤熙河两军列阵而出,席卷而来,才是正途。

现在就见泾源军旗号,摆出依寨野战架势,虽然法度谨严,宋军甲士轮番出寨更替丝毫不乱。但是这摆明了是防止辽军冲扑自家阵脚的架势,不让辽军靠近钉住自己,一副断后掩护全军南撤的架势。

萧大王果然做到了!在万分绝境当中,击破了环庆军,迫退了宋人泾源秦凤熙河三军!为他们这些大辽仅剩残余,争取到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也许将来,真如萧大王所说,弃了燕京这个死地,天下之大,大辽还有复兴的机会!

要不是临阵之际,要不是萧干还沉默地立在上面,不知道多少辽人将领,此时此刻就要欢呼出声,恨不得痛醉一场!

无数双目光向着萧干挺立在高处的身影望去,目光当中,满满都是效死的狂热!

萧干在立马高处,一直看到老种他们退回营寨当中,这才策马而下,缓缓来到众将身边。一个奚人将领看来是兴奋到了极处,指着宋军列阵方向:“大王,南人跑他娘的,和环庆军一般!追上去,打垮他们,让南人再也不敢正眼觑俺们燕京!”

萧干一笑:“宋军老实退了就是,你以为数月之内,他们还敢正眼觑俺们燕京?下面他们的敌手,都是自家人马,互相正要争斗得热闹…………刘延庆童贯势大,老种小种他们手中兵强,正是势均力敌,俺们何苦去打扰他们?”

他的话顿时引起辽人将领之间一阵哄笑,那提议追上去的奚人将领笑的最大声。大家也都知道,这不过是说些便宜话罢了。大辽打垮刘延庆,再兼程而东,不仅伤亡惨重,而且精力体力都消耗极大,而泾源秦凤熙河三军,是比环庆军还难啃的硬骨头。真的要扑上去,只怕全军碰碎了,也未必啃得下来。

天幸南人之间,内斗为先,萧干才抓住了这么一个机会,将当日气势汹汹渡河而北的十余万宋军,全部逐退!

一个契丹将领笑了一阵,脸上又浮现出忧色:“大王,燕京现在空虚到了极处,俺们将能率领的兵马都带来了,燕京后路,几乎就是一座空城。是不是马上回师,照应俺们后路?”

萧干皱皱眉头,摆摆手:“俺们现在就是如履薄冰!要看到西军全部退至高粱河南,将他们渡口浮桥焚烧干净以后,才好回师。俺们迫退宋军大队不易,现在更不可露出半分破绽…………要是瞧见便宜,谁知道老种那只老狐狸会怎的…………现在不能回师,就要死死地压迫住眼前宋军!”

萧干所言,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