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倾-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凝霜再叹一口气,知道了父亲与三仙六隐等人躲在背后不出面的用意,这三数年内,多位前辈,无论正邪,都将道成或者是转劫重修,天下大势,即将大变,正邪各门,互显实力,这仅仅只是开始。
宋远顿时眼前一亮,伸出粗胖的手指,将云中青玉杯拿起,一饮而尽,笑道:“多谢仙子!”刚一坐下,面色陡然转为血红,只听喀地一声脆鸣,座下玉墩陡然间碎为粉末,就连墩下平滑如玉的晶壁,也裂开一缝。
“哈哈,六师兄,师父叫你不要喝酒,你就是不听,现在一喝就醉,真是丢人!幸好诸位道兄都不是外人,要是传将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王子长面色倒是丝毫不变,就在宋远在跌下的瞬间,一把将宋远拉住,同时衣袖一拂,玉墩重新凝为原状,就连已经裂开的那条细缝就当中合拢,恢复原来晶莹通透的模样。
不过殿中众人都知道方才两人这一交锋,宋远已经暗中吃了大亏,不能化去董无垢酒中所蕴的真元法力,所以才累及座下。
宋远面上红云一闪而隐,这才知道依然小看了这几个师父老对头门下的传人弟子,虽然刚才黄庭真人的深藏不露,董无垢的清丽高华与罗衍的飘逸出尘,均使他生出警惕之心,所以才生心相试,但他丝毫没有料到,刚一出手,就立刻吃了一个大亏。
看来,虽然鸿蒙紫气已经东移,但那昆仑一脉,尽管门下弟子凋零,传人稀少,依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依然为天下正道中的中坚之力,仍然是他们旁门中人最可怕的大敌。
“小弟酒力有限,不胜仙子琼浆玉露,失礼之处,还请仙子见谅!”宋远摇了摇身子,拱手一揖道。
罗衍此时也暗惊他功力深厚,根基更是扎实无比,不然光是这杯内蕴师姐董无垢太乙真元的酒浆就足以让他受伤,不过此人心胸气度,也非同他人,马上拱手认输,而且还故意示人以弱,借机将殿中众人的焦点集中在他们师姐弟身上,心思灵动,端是可圈可点,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就是想让师姐成为接下来的紫元珠争夺中成为众矢之的。
宋远身下一位面容古拙的中年道人与一位容貌丑怪的道姑,一起站起身来,道:“小弟黄松子,流云子见过董仙子和众位真人。”
董无垢举手一礼,这才坐下。
韩凝霜替五人引见完毕后,就令开筵,酒过三巡,平实无华的王子长随口笑问道:“请问董仙子,贵门对明日的紫元之争,究竟有几人参与?”
董无垢不动声色地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们玉池、终南和浩然三宗,本是一家,因浩然宗下六位道兄真元未复,所以我们三宗,就只有黄庭道兄连带我们姐弟,一共三人参与紫元之争。”
此言一出,殿内群仙,十之八九都露出惊喜万分的神色,好似宛如一下间轻松了无数。董无垢自然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要是他们三人,再加上浩然门下六友,就有九位法力高强之士出手,再加上乾坤六隐的五位门下,连带碧云宫所派弟子,还有两三位前辈高人,总共就有二十余人参与其中,他们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分润到一颗半粒紫元珠?现在一下少了六个名气最大,实力最为强横的正派人士,他们还有一两分机会夺取宝珠。
倒是对面六隐的五位门下弟子,一听此言,倒丝毫不以为奇,仿佛早已经料到一般。
韩凝霜在主座上目光一转,扫了众人一眼,笑问道:“那六位前辈与赤城世伯意下又派哪几人出场?”
“家师与赤城师伯为示公正,也只派三人出手,不过究竟是哪三人,还要等几位师尊议定之后,才能定下,不过甘师妹为我六脉掌令之人,已经是议定下场的。”王子长微微一笑,云淡风轻地道。
这话再次在殿中引发了一阵不小的议论声,各派仙人越发心喜,甚至有多人无不恶意地想到,要是三仙六隐弟子来此大火拼,那岂不还有六颗宝珠空出,无论余下能人众多,总有机会拼上一拼,赢面也大上了许多。
殿内群仙,无论如何自傲,目中无人,光是今日见了为首几人的仙法神通后,都觉得气妥,此时突然听得双方只出三人,哪里还有不高兴的道理?他们最怕的就是这几处各派多人下场,将争夺者直接剔除大半,然后再火拼一场,无论胜负,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岂不是白来一场?
“那贵宫又有几人下场?”一位仙气缭绕的女仙在下首问道。众仙立刻将耳朵立了起来。
韩凝霜见此事与父亲答应之事略有出入,心中一动,笑道;“鄙宫尚未定下人数,不过少则一人,多则两人,还要等一位瑶池仙友来临,这才能定下。”
罗衍心中一奇,砖头朝师姐望去,只见师姐古井无波,好似早已知晓的模样,心中灵光一闪,这才知道师尊三人令他二人前去拜谒离火真君的真正用意,目的只是让宫中全力出手,力保夺得一珠,至于人数多寡,只是末节,何况以师尊三人和离火真君的法力神通,一切信息,皆可神游相告,念动即至,又何需让他们跑这一趟?此举分明是做与外人看的,难道有人在万里之外,用什么奇功异法暗中观测这里动向不成?
不过他这疑问,自然只有藏在心中,等筵后刚与师姐返回三位恩师下榻之所,刚一进门,只见恩师太苍真人扬手飞出一片金霞,将整个凝光阁团团罩住,而二师叔冷梅仙子也抬手发出一股紫气,涌至二人身畔,将他们裹在中间,心中只闻师父的声音道:“速元神出窍,返回昆仑霜华宫,在五日之内,将罗衍四年前在火海中取出的那本天书《紫虚元经》学会,再赶来此间,参与夺珠之会。”
说完紫气一裹,董无垢与罗衍连忙将自身元神飞出,本来法体却一下跌坐在三位师尊两侧,闭目端坐,好似用功神气。
太微真人张口一喷,飞出一股青光,将两人元神一吹,罗衍只见眼前祥光一闪,景物突换,一下就落在了本门仙府中的玄英殿外。罗衍知道是三位师尊合力运用咫尺天涯的法术,将他们两人元神送回仙府,心中越发佩服三位师尊法力越发高强,居然能在禁制重重的碧云宫内,重位对头环视之下,也能将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出十数万里之外,法力神通,分明已经高出离火真君、赤城山主、乾坤六隐等人一筹,心中越发替三位师长高兴。
需知三位师尊法力神通原本已经是属于九天仙府太乙金仙一流,要想百尺竿头再进一层,没有几千年的修为,决然难到如此地步,但自从天地间的不周山天柱折断后,女娲娘娘为恐天下再有法力高强之士妄动无名,祸及人间,所以重新定下天规,凡人修道,至三百六十年,有一地劫,过关者成就散仙位野,再过四百九十年,遇一天劫,劫后可为地仙,地仙之后,一千三百年内,共有地仙三劫,过第一劫后飞升者为天仙,过第二劫后飞升者为大罗天仙,三劫满后,为大罗金仙,劫后就得飞升灵空仙界,不得逗留人间。
三位师尊仗有本门玄门无上心法,高出同辈群仙一筹,在地仙三劫未完时就已经修成大罗金仙之上的太乙金仙之位业,尘世间只有佛门一两位神僧可比,但恰好这万年不遇的混元大劫,仗着修为高深,预识天机,纠集众仙之力,合力抵御这旦古难见的劫难,所以故能再做突破,向那混元金仙的地步迈进,在佛门,则已经是菩萨中的人物。
心中正在庆幸之际,只见董无垢将手一指,前面那座九层高的无量阁大门中开,当中现出一条紫玉甬道,直通地下,罗衍一下想起他初上山时,师姐所说的言语:“此楼为无量阁,是本山殿宇中最高之处,共有八十一丈高下,地底尚有地宫,分五层之多,为本门最根本的紧要之地,藏书浩瀚如海,不仅收集有宇内无数书籍画卷,而且还存放有我门中六代祖师的手泽经卷,并且我门中的三部天书宝卷也藏于其中,虽说不禁外人入内,但至关紧要的地方,有重重灵符禁制封锁,就是愚姐进去,也要耗费些心力。”
那时他刚刚初扎根基,一身法力神通都未恢复,自然看不出这里的层层禁制,此时一见,才觉比师姐所言,还要胜上三分,不过刚一进门,就见无量阁中藏书,好似已经全数失踪,只有两三个书架中放了一两本残书,心中一奇,正要开口。
董无垢看出他眼中之意,笑道:“此阁所有藏书,除几本九天仙府的真诀宝册外,不能他移,余者都全数送与浩然紫气一宗的诸位道友,为他们发扬光大之用,不过只因书册众多,一同要分三次才能送尽,我前去落星岛,已经带去一批,约有阁中书册十之四五,余下还等六位道友自行来取。只有桐儿,樱儿二女,尤有尘心,尚留几册心爱的杂书未曾送走,所以你才会见此异状。”
罗衍笑道:“那师姐的两位高足岂不趁不了心?”
董无垢哈哈笑道;“等她们回来之后,修炼本门心法都无多余时间,哪里还有丝毫空闲时光看那些杂书?就算要看,也要等她们四十九年后,修得你我四五成功力,才能有些许空闲,那时候她们自去找浩然门中去读。”
罗衍叹道:“师姐的三位高足,虽然都略有不足,但心性却是一样,而且在紫煞天星中受困,更受那九天金枢玉露浸体,捞到了天大的好处,自然能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就连我都是羡慕不已。”
董无垢嘴角浮现起一丝得意,道:“难道你就想置身事外?去寻你那两位旧侣……”
罗衍还不等她说完,马上打断道:“师姐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出好了,用不着绕和弯子刻薄小弟好了。”
董无垢这才停口不语,在紫气缭绕之下,径直朝下面一个金光闪闪,祥瑞飘飘的洞口飞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两仪归元
罗衍见光洞之中,全被一层几乎淡不可见的银白色光气云光所割断,看出正是道家最上乘的太虚清灵神光,寻常仙人到此地,万难再进,就是九天仙府的天仙降临,也不一定能够破解轻入,虽然此光不易伤人,但确是十分难于攻破,
所以用来防护洞府宝物,最为神妙。正思间,两人所驾御的紫气已经顺着那其长无比的甬道,电射至光洞之前,尚还相距离百丈,只见洞口那层薄如蝉翼的太虚清灵神光陡然光色大盛,紧随着甬道上下左右金霞乱闪,照眼生辉,发出片片金霞,朝两人暴雨一般裹了过来。
董无垢好似早有准备,双手齐挽两个印诀,同时向上一扬,一声轻喝,掌心飞出六个朱书古篆,大约径丈,都是光华四射,飘忽如电,一个接一个,连是甚字也未认清,就朝前面银白光气中射去,一闪即灭,字尽光消,甬道中潮水般涌来的金霞,一下就就收去,而光洞中那层薄薄的银色光气陡然间凝为实质,当中现出一道尺许高下的门户,紫气光影一穿而入,转眼落在一个几十丈方圆的地宫之中。
整个地宫朴实无华,通体玄黄,也无陈设,仅中心地面涌起一朵亩许大小的五色奇花,花心正中放着一条丈许长短的朱红玉案,案中一字横列,共放着五个大小高下不一的玉匣,罗衍放眼一看,只见最左边一个,通体苍翠欲滴,长九寸,宽五寸,高三寸,匣上现出四个寸许大的龙文古篆,毫光闪闪,认出正是从火海中取出的那部《紫虚元经》。而其他四部玉匣,看上也十分眼熟,这才记起他前生所学,基本全数尽出自这几卷天书。
董无垢飞至花中,将手一指,那朵五色奇花花瓣上突然射出千万道毫光,冲起十余丈高下,朝中心汇拢,合成一蓬天花宝盖,反卷而下,将花中团团罩住。
罗衍此时也不多说,扬手招过左边玉匣,运用本门精纯无比的太乙神光,朝匣上一裹一包,只听“亢”地一声脆响,玉匣打开,当中中现出数十片白色玉简,薄仅寸许,长三寸,
宽一寸,用金丝串在一起,发出淡淡祥光,更有一股异香腾空而起。
拿在手中一翻,才见这数十片玉简上并无文字符箓,也无图案咒语,一下省悟过来,此乃无字天书,一切传承,都需要学书者运用自身元灵,融于书中,一切都不落言拴,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将书简翻烂,也没有丝毫用处。
罗衍此时也一下明白过来,三位师尊只送他们两人元神至此的原因,因为肉身来与不来,都已经无关紧要,佛道两家,都是元神为本,肉身法体只是魂魄元身驻世时的皮囊。凡人因为自身魂魄虚而不实,虚无缥缈,难于单独久存,所以都需寄神附灵之体,但修道人讲究形神并重,凝炼元神的同时改造本来肉身,将原来飘忽在万丈红尘中的肉身皮筏化为一艘艨艟巨艇,甚者最后汇于天地,融于大道,超越一切,达到那那天道至境。
而玄门正宗的修为则一般是元神略高于肉体,由自身心灵境界的提升推动肉身法体的变化,现在他们姐弟两人本身元神已经达到圆盈无缺的地步,要是再做突破,则首先需要是自身意识灵魂境界的提升,而这提升之法有二法,一是循前人指点,直接走向下一层天道之路;二是靠自身摸索,日集月累,最后自己摸索出一条道路。
这两法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便捷,毕竟有先贤在前,后人可有样学样,免去了自身的摸索和失误。所以传承一事,在佛道正邪,都是无比重要。得传承者,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而无传承者,只能是遍步荆棘,蹒跚前行,稍有失误,就一切化为泡影。
罗衍想明此理,将手中《紫虚元经》扬了一扬,对董无垢道:“师姐为长,道力神通都在小弟之上,还请师姐先观,小弟紧跟其后,有样学样。”
董无垢嫣然一笑道;“想不到师弟转了九劫归来,千年前的脾气改了许多,倒学得谨慎起来,要是换成以前,早就挺身而出,将愚姐拦在后面了。”
罗衍见她提起千年前的旧事,哈哈一笑道;“师姐何出此言?虽然千年前小弟暂且为长,功力略高上一分半分,当然要担当兄长之责,现在千年之后,形势异变,师姐千年来未转一劫,在身枯修,功力一日千里;而小弟则千年则是连转九世,以一丝真灵转生蝼蚁,从头开始,连转九世,才重回人身,这千年来不仅道行没有精进半分,就是原由法力也才是近日才得恢复,此消彼长之下,师姐道行当然远在小弟之上。”
董无垢见他如此说法,笑道:“师弟前生法力尽复后,果然变了许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学得如此油嘴滑舌起来,非要将我捧上天不可?我到想先行一试,只是你我只有五日时光,彼此先后推让,反费时费力,反正这是无字天书,一人读与一万人读,都是一样,你我还是按师命一同修学吧。”
说时掌心一展,飞出一团紫气祥云,冉冉飞起,将罗衍手中天书虚托空中,将眼帘微闭,盘膝坐下,一张脸上泛起圣洁的光华,越发显得宝相庄严,紧接着整个两尺高下的元神化为一道紫气,朝天书投去,一闪而隐。
罗衍也盘膝坐下,调元凝神,瞬间进入那物我两望的境界,整个元神之躯也化为一片金霞,紧随紫气之后,落入书中。
轰地一震,当时只觉微微一晕,仿佛船行大海之中,遇见浪头,略为颠簸,随即静止。而天地万物一切在罗衍元神灵识的“眼”中消失,整个世界只剩一片苍茫,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只剩他这点绿豆大小的本命灵识所化金光浮沉在在这无穷无尽的天地之中。
眼耳鼻舌身意,这身中的六识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本身先天之境的最根本灵识,只有放下一切,达到无我无相的佛道两家上乘正觉,才能观大自在,一窥紫虚元经的玄虚奥妙。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或许只是剎那的光景,原本平静安详的神秘苍茫世界风起云涌,掀起了滔天巨浪,铺天盖地地朝那颗金星卷了过来,只一卷,就将之掀至那无尽的虚空深处,罗衍此时无忧无喜,一切付之不闻不见,全力敞开神识胸怀,尽情地去拥抱迎接这狂风巨浪,丝毫不惧自身烟消云散,神识元灵毁于一旦。
就在全身元神灵识所化金星就要全力展开的当头,突然一股至阴无极,与他本身纯阳至刚截然相反的力量,在他那点金星旁边现出,化为一颗同样大小紫色光点,而就在同时间,他心中泛起了一股难以言表的感觉,好似有人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又好似无意为之,自然而然地将全力展开发出的灵识收缩大半,仅留一丝元灵真气,从星光中全力狂喷而去,以惊人的速度,绕着那颗紫色星光全力旋转起来。
无独有偶地是,那现出的紫色光点,也在同时顺着他的方向,急转起来,无论速度路线轨迹,都是一个模样,刹那之间,就化为一金一紫两团急转不休的旋涡,身后抛射的金光紫气,化为无数圈螺旋,朝天地紫气间卷了过去,由内而外往苍茫世界扩展。
远远望去,就像太极两仪图中所画一模一样,金星紫团就是那阴阳鱼眼。那席卷天地的狂风巨浪,一遇这蓬勃而起的巨大旋涡,便若千川百河,奔流进大海里去一般,朝这副太极图,或者准确地说,是朝这个太极球狂涌而去。
需知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本是先天至理,而修道过程,说到底也是逆转这个先天至理,最后达到两仪归元,重返虚无大道的境地。
刚才罗衍敞开灵识,开放本身的精神烙印,接迎接那难以言表的先天至理,本是参悟这无字天书的不二法门,其中本身并无任何错误,但却不知他以自身灵识融会那书册中的天地至理时,那天地至理也在同时融会于他,两者各具吸力妙用,只要一方势绌,便可化合为一,增长出无边妙谛。但要是天地至理将罗衍的灵识吞和,那罗衍纵使法力高强,自身不至于受伤,也得花上百年工夫,才能醒转过来。
所以比他先进书中一步的董无垢感觉到书中变化,仗着法力略高,忙中生智,一面全力运用本身元灵,朝他冲去,一面还以十二成功力发出本身仅能发出的一点真元灵识,点醒即将陷入绝境的师弟。
董无垢这一情急相拼,全力施为,果然就于那电光石火的紧要关头点醒了罗衍,而且两人同门同宗,所学心法一样,恰好又是一男一女,真气各异,又走的纯阴纯阳路数,这一阴阳合壁,立刻威力至少增加了十倍,按先天至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再难分彼我,逆转归元,重新归于无极的至境。
天地旋转飞舞,空中的太极球以惊人的高速,狂卷着整个苍茫世界,而那一金一紫两团光球星点,也越旋越小,越旋越近,最后猛然撞在一起。
一点亮光,瞬时辉照天地,宛如旭日初升,打破了黑暗,光耀万物,为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整个苍茫世界突然化为一片异彩祥辉。那点光影中现出两个洁白光亮的人影,皆身无片缕,身躯卷缩,头股互抱,宛如一个太极。
罗衍还未睁开眼睛,就觉一股幽香扑鼻而来,着手处莹滑香柔,宛如凝脂,还未觉察何事,刚一张眼,只见一双欺霜赛雪的玉股,正对眼前,柔毫疏秀,玄阴含丹,朱门半开,翕动之间,透出几丝丝似有若无的微妙温馨气息。他一双手臂,正紧紧拥着一片洁白如玉的肌肤。
慌忙身一松,欲化为一片光华,腾身飞起,但连试两下,都未化光而起,这才连忙松手,朝后一跃,站起身来,此时董无垢也同时立起身来,也是红生玉靥,星波欲流,两人目光还未交触,就一起背过身去。
董无垢毕竟道心精微,法力高强,见整个世界渐渐化为紫蒙蒙地一片,知道两人此时身在鸿蒙紫气,先天至境内,一切尘世万物,就连天地,都未化生,哪里得来的衣物?而且两人此时又是元神化身,本无形体,眼中所见,只是本体投射在此间的幻象,只要不走出此间,万难恢复本来面貌。
而且两人又是靠两仪归元之法参透这里的精微妙谛,所以故有如此现象,心中虽然大羞,但事已至此,只有先出去再说,当下想了一想,转过身来,轻声道:“师弟,要是你我依然看不破这皮囊外相,岂能走出此间?此地因你我阴阳之气而生,亦需我们合力运用阴阳之气所破,只有达到这天书经卷之外,我们法力神通才能恢复如常,回转原来本来容貌。”
罗衍此时也定下心来,情知师姐所说是实,而且他前生与师姐相见时,也是身上衣襟全毁,而且修道人见性明心,又岂会为这区区男女之妨所碍,当下也自自然然转过身来,平视而望。
董无垢秀发披垂,俏脸生辉,又回复了原来那清丽高华的仙质,令人不敢迫视,一张玉脸虽然红晕未退,但此时已经泛起了一层圣洁的光芒,淡若自如的道:“仙册既然名为《紫虚元经》,现在你我各返本元,而且鸿蒙紫气已现,只要我们将刚才所得,依然按两仪化育,阴阳化生之理施为,就可将此间的鸿蒙紫气所藏无边妙旨,与本身融为一体,就算功德圆满。”
罗衍会意过来,点头微点,也不说话,两人面对面跌坐下来,相对尺许,董无垢云淡风轻地道:“你我真气,同源互异,你以纯阳为主,而我以纯阴为用,只要你我同时催动本身心脉元识,以无间入有间,自然能将这鸿蒙紫气收去。”
罗衍伸出右手,轻轻按向董无垢心脉峰峦起伏的胜地所在,董无垢也同时伸手相连,按在他坚实的胸膛上,两人眼帘同时微闭,双方真气一送,一红一白两道光华以螺旋形状从两人身中高速旋转而出,朝满空的紫巍巍的云光卷去。方向正与方才完全相反。
开始空中还能见红白光华闪动,但片刻之后,红白光华已经汇聚为一体,以惊人高速朝外猛卷。
也不知道过来多少时候,两人同时睁开眼睛,只见两人依然跌坐在当中虚空悬着的《紫虚元经》两侧,也恢复了原来的容貌,但两人都知道,一些最为玄妙的事情已经发生在他们身上。
因为他们不仅完全将《紫虚元经》中精髓妙旨全数了然于胸,而且因为两人是以阴阳融会的方式学成经内的妙法,今后只要一经有成,两人合力施展而出,威力比起一人所施,威力至少大上十倍不止,而且此举更能加块他们由人道进入先天大道的过程,甚至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三位师尊今日达到的地步。
不过经中所载的法门,无形无相,就凭两人此时金仙一流的修为,要想上手也是极难,没有几十年勤修,难以有成。不过光是靠他们今日领悟出来的两仪归元的法门,已经在他们两人心灵元神深处建立起了微妙无比的联系,从今以后,两人不仅心意彼此相通,纵使隔着天地绝境,两人都可畅通无阻,万里如相晤对,比起师门嫡传的心法天语心声和心有灵犀之法,更上一层,达到不落言词的地步。
董无垢神色未变地盈盈站起身来,突然嫣然笑道:“三位师尊法力之高,简直达到明烛万里,无远弗届的地步,要是你我本身来此修学此经,只能反受其害,还得再转一劫,才能以童贞法体成道。师弟今日莽撞,差点累我以你一起受罪,你如何补偿于我?”
罗衍面色一红,道:“一切听师姐吩咐!”目光朝师姐美若天人的玉脸望了过去,不由得心中泛起一阵温馨,想起两人前生从先师水云子处离开,前去浩然紫气宗拜师的种种悲欢离合,仿佛宛如就在昨日,记得被太苍真人收为门下时,师叔冷梅仙子就有两人情缘纠缠,难于解脱的言语。
而师姐董无垢一听后,就立下誓言不坠情障,故意长伴恩师冷梅仙子身侧,近千年不曾外出,不料他为大荒南极救友,闯下大祸,董无垢在三位师尊面前苦求九日,才得恩允,让自己一丝元灵转世重修。并且定还在他转世中暗中维护,所以才能如此快法重修人身,就连他罗家一门的家传心法,也是师姐故意将本门心法演化后,流转长春仙府,再让先祖所得,带回江南,流传后人。
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事成双
董无垢扬手轻轻取下空中的玉简金册,重新将这部《紫虚元经》放于碧玉匣中,将手一指,洞内那朵五色奇花缓缓朝中包来,只见花光潋滟,急漩钊转中,万瓣花萼已经当中合拢。
董无垢足下飘出一朵五彩祥云,托起两人尺许大的身形,朝空中飞起。
罗衍此时与董无垢彼此心灵相通,知她施展仙法,封禁地宫这五部天府宝箓,也手挽灵诀,朝下一指,只见一丝尺许长短的金光朝下射去,五色奇花立刻朝上飞起,升起数丈高下方停了下来,而下面坚如精钢的玉壁突然泛起层层涟漪,就在手指金光照处,化为一涵清波,只是看上去宛如凝胶,浓稠异常。
董无垢玉手一扬,立刻有一团金霞环绕着那朵五色奇花,将它全部包裹在内,宛如一个极大的光球,浮动在一涵清波之上,徐徐转动,由上而下,缓缓朝这片波光中落去。金霞刚一接触黄灿灿的水面,光心立刻起了波动,浪花四溅,水声哗哗,黄波滚滚,贴那光球往四外分去,疾如奔马。转眼之间,湖水下落,陷成一个大坑,远远望去,有如一个亩许方圆的五彩光球,沉浮在四周光城水壁之中,越显雄奇伟丽。
跟着董无垢又将手遥向前面光球一按,只见这个若大的五才光球,就向湖心地底缓缓沉陷下去,渐下渐低,一会全部陷没。
罗衍将手一挥,光球上金霞一闪,四外湖水重又合拢,复了原状。
董无垢一声清叱,二次手掐灵诀,往外一扬,身后的罗衍也同时相随施为。两人相背而立,手中各发出一片黄光,朝下面罩去,转眼由外而内,将全湖一齐笼罩。只听黄光之下,声如殷雷,轰隆不绝,四山震动,似欲崩塌,加以水声如潮,势甚骇人。
此时两人都是施展出极其精纯的先天戊土真气,将四周地壁凝固还原,虽然玉池一脉并不以先天五行真气见长,即使是位处西方,禀天地西方太乙精金之气,但本身却不是学青曦神宫一样,有先天乙木真气的根源,只是取金之萧杀之气罢了,但五行之气本是道家根源所在之一,玉池一脉本身又是传承多年的玄门正宗,五行禁法的精微之处,就远超其他以五行真气见长的门派,而且两人法力又十分高强,光是这手先天戊土真气,就足以让无数人咋舌不已。
约过盏茶工夫,猛见地宫内黄光闪动了几十下,一声震天价的巨响过去,黄光化为二道,向二人手上飞去。再看地下,已经重新化为一片黄色的玉壁,原有的奇花玉案都不知了去向。整个四壁上陡然现出千百道符箓咒语,如龙走蛇,在殿中一闪而隐。
董无垢伸出右手,往上一指,又是一声轻雷震过,当头殿顶忽然裂开,现出两丈方圆一个天窗,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