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倾-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就算如此,纵使是文庭远博学多才,学究天人,天下间少有人能及,但此时对那篇以上古古篆所书的经文,也是十字能识一字,不能全识。
  罗衍好似看出他眼中的迫切渴望的神色,道:“此篇《纯阳真诀》乃是用古时蝌蚪文所书,现在能识者无多,文老丈能知一二,也是难得可贵,这些古字,在下不才,尚能全识,就将他讲解一遍给老丈听闻,也好了了你这三十年的心愿。”
  说完就先将那四十九句真诀先通读一遍,再逐字逐句地讲解一遍,虽然说是详细解释,其实多是一些艰涩难解的道家术语,要是换成他人,定是听得昏头涨脑,不明所以,所幸文庭远这三十年来为了解开这块玉诀之迷,皓首穷经,对道家典籍更是钻研尤深,方能听懂罗衍言中之意。
  而此时坐在旁边,对此玉诀图解颇有兴趣的琉光却是听得昏头昏脑,难明所以,虽然说她初来时已经施展他心神通,对这个世界的文字语言,熟悉无误,但这道家之学,却是人间少有人知,所以她也只能是略知道一二,而且来后都是有人相陪,所陪者更是道法高深之士,她也不能一时间尽知他人脑中所想,而且凭她的身份地位,也不屑施展出这等手段,所以现在一听罗衍的解说,就知道定是一些隐语,与她师门中几种法术心诀类似,当下也就止住了寻根究底的念头。
  毕竟,她也只是一时间见猎心喜,并且只是生着一窥这个世界中的道法底细的想法,现在发现并非一时片刻间能知道清楚,也就放下,何况,身边还有两位道法高深之士在旁,她也不愿意失去了自身身份气度,当下就放下暗记心诀的念头,反将目光朝那图象和蝌蚪文字望了过去。
  这一望,她才赫然发现这种古怪的文字,在她师门珍藏的几部前古典籍中,也有记载,并且还有几篇残文断句,留在她师门的藏书之所。
  一下间,他对罗衍的说法更深信了几分,只要修为达到琉璃古佛那般境地,就能自由往来其他大千世界,只是不知道其他大千世界,究竟是什么模样,她心中悠然想到,不过转眼却有几分气妥起来,在她那世界,功力最为高深的提达多大宗师都无如此神通,能察觉其他世界的存在,而在这个世界内,身份最为崇高的几位前辈尊长,也自认功力不够,难以达到那样的修为,就不知道,那些能自由往来各个世界的高人,经历定然比他们这些寻常修道之人,高了无数倍。
  琉光一边在悠然神往的时候,文庭远却是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了那他梦寐以求的四十九幅图象中,要知道他拥有此佩已经三十余载,从来没有在上面发现任何只文片字,有时也幻想要是在某一天能够解开这玉佩的秘密,他将如何如何,不料空拥宝山三十余年,就在他已经彻底对这东西死心的时候,突然间又山回路转,终于能让他一窥全貌,而且身边更有仙人指点,所现出的更是绝妙天下的道家心法,而且与他一身所学并无冲突之处,岂不让他悠然神往,如痴如醉?
  而且他心中更有一层深意,知道过了此时,恐怕要想再找人来为他指点心法路数,已经是势若登天,所以他眼前当然是要将这套图解,领悟多少是多少,尽量捞到更多的好处,方才无枉得遇仙人一场。
  所以他也放开一切,当场就在舱中演练起那四十九幅姿势来。
  “老丈学所纯阳心法,乃是已经飞升紫府的纯阳心法,此法虽然各正宗门派都有,但各有侧重,而纯阳真人一门,更讲究至大至刚,以火济火,化坎调离,故难学易成,炼成之后,不仅能够护身降魔,而且威力至大,老丈虽然有原来的道家心法为根基,恐怕也要花上百日苦功,方能炼成。此法流传甚广,会者众多,但都略逊纯阳真传三分,而且更多门派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吓唬吓唬那些下九流还可以,但一经对敌,立刻成了软柿子,中看不中用,老丈学会此法,虽然短短时日并无多长成就,但要花上三年功夫,自然就可略有小成,将整个心法融会贯通,而且也为将来归入浩然一门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老丈倒也算是因祸得福!”罗衍等文庭远演示一遍后,才出声道。
  “多谢真人指点,不过真人所说浩然一门可否指点一二?”文庭远连忙问道。
  “此事尚还早,应在三年之后,到时你自然知晓,此时多时,反让你分心,难于有成!”罗衍笑了一笑,接着道:“要知道道家法门虽多,但若是不得其神,只求其形,再厉害的法门也是空架子;要是专心修为,再普通的法门也有至大威力,而且你所得的纯阳真诀本是道家玄门的上乘心法,从头做起成就更大,老丈正好符合此条件,不用多年定有所得,也不需我多说。”
  文庭远正在回答,突然才发现舱外景色突变,四周黛光山色如画,小船已经达了一个十分熟悉的所在,他一下就认出是洞庭一湖,才知道罗衍果然是法力高明,就在这转眼间,就让小舟从黄河中挪移到千里之外,如此仙法,果然与道书所说的一般无二,心中向道之心却语法强烈了几分。
  罗衍此时对琉光笑道:“此间也有一场大热闹,我们不如在此一边游览人间景色,一边观望如何?”
  琉光早已经发觉外间灵气涌动,仿佛有千万名有道之士汇集此地,人数比昆仑所遇到的那群寻龟人多了无数,虽然功力浅薄,不值一晒,但人数众多,应该非比寻常。知道定有什么玄虚,当下笑诺。
  八百里洞庭一湖,自古以来就是水陆要冲之地,吞吐云梦,交汇三湘。湖中烟波浩渺,水波鳞鳞,君山螺岛黛染烟笼,隐浮千顷碧波之上,遥望过去,令人心旷神怡,气象一清。
  时值太阳刚升起半天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山峦间升在半空,射出道道红光,照在洞庭湖上,顿时金鳞阵阵,随波闪动,风帆片片,从水雾中齐齐现出身影,穿梭往来。
  秦希言站在君山之颠,极目东望洞庭,山风吹过,吹得他一身宽大的袖袍飒飒作响,威岸如山的身型在朝阳的照耀下,更显得挺拔飘逸,望之如仙,年近三百岁的他依然如同中年文士,浑身上下透出温文儒雅的气度,身为“天机阁”的唯一传人,他自然有一番渊亭岳峙的顶尖高手醉人风范。
  秦希言傲然卓立在山颠,极目四望脚下百里山峦。在依稀的晨光中,一道朱虹冲天而起,虚悬半空,宛然一道天桥,搭在山中的金乌,玉兔两峰之上,在方升起的晨辉中,越发显得绚丽万千。
  “到时候了!”秦希言心中默默咐道,挺立如山的身子突然坐了下来,就在那不到方寸的峰顶打起坐来,顺道还闭上了眼睛,浑然不理会周围瞟来的几十道诧异目光。他甚至还感觉到其中有四五人有出手的先兆,不过,他哪里又将这些鸡鸣狗盗的散修贼道放在眼里,且不说凌空站在他周围的四名“玄武四卫”声名显赫,手中的寒铁盾敲破了无数人的脑袋,就是光凭他“天机阁传人”的身份,也抵得上一个名门大派的宗主,更不用说他背后还有“天机阁“这个天下第一大教撑腰。
  四百年前,新兴的门派,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各创奇功异法,光大门户,改旧有成规和修行法门,专攻炼丹一道,以草木之灵炼丹合药,提升功力,又以各类灵石精气助长道法威力,故此修仙成道容易了许多,一条道路光明的终南捷径出现在世人面前,而原有门派,纷纷凋零,哪里还能竞争得过这些后起之秀。
  而此时玄月真人在东海开宗立派,创立“天机阁”,在短短三百年间,访昆仑,游终南,降武当,收东海,并吞了数十个大小门派,一举成为玄门第一大派,稳然有持天下牛耳之势,如今几个古老门派衰败得更加厉害,天下间除了一两个邪门外道的势力外,再也没有可以同它抗衡的敌人了。虽然近半年天下形势陡变,无数修为千年的地仙中人纷纷出现,以应劫数,但他们多是功力深厚,尘牵将了,又岂会插手到此间事情中,所以他到不担心那碧云宫一会上的那些前辈仙人,方外真仙也来趟这次浑水。
  秦希言作为玄月真人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不仅修成了门中最难练的仙法“玄黄太清真气”,而且功力深厚,据说已经到达散仙之境,奉师命执掌宗内三殿六阁之一的“无漏阁”,虽然平日很少露面,但风头名声却不在他的几位师兄之下。这次他出现在君山,更是奉师命前来寻找“君山三宝”的下落,玄月真人只说了寥寥几句,却让秦希言越发感到这次肩上重担份量非同小可,连恩师都无法推算出来龙去脉的宝物,天下间少之又少。能瞒过恩师玄功推算的,只有比恩师功力更深厚方能做到,也就说明藏宝的上一任主人,功力至少在恩师之上,那他遗留的法宝还会差到哪里去?
  开始秦希言还以为恩师是故意不说,不愿意泄露天机,但来到君山之后,才知道这三宝的非同寻常之处,每天日月交替之时,就有宝气化为朱虹,上冲霄汉,几千里外就能远远看见,而且隐现无踪,虽然说这座君山已经在天地间闹得沸沸腾腾,早被人搜了个底朝天,不过到在都没有一人能够知道宝贝藏身的准确地点。已经有半仙之份的修炼之士找东西可不比凡人,只是在地面上随便看看就算完事,各种奇功异术能够穿山越地,透视九幽,望气觅踪,推算乾坤,整个山脉,早被人里里外外查了个干净,要是寻常,早被人取走了,哪里还学现在这般云里雾里,不知踪影。
  就凭眼前这道朱虹宝光的浓烈程度,秦希言这才知道,这三宝只是论质地,已经不在门中镇山之宝“东皇钟”之下,若是再能祭炼一番,就不知道是何等境地,怪不得以恩师之力,也无法推算出前因后果,仅算出一个出世的大概时间——就在这三日之内。
  一轮红日终于从东方姗姗冒出半个面孔,空中的朱虹被朝阳一照,突然失去了踪影,秦希言缓缓睁开双目,不免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但眨眼间就被一种狂热和兴奋所代替。虽然连师传的“明烛千里”心法都捕捉不到丝毫朱虹起始的位置,但那此三宝定然如恩师所说那样,威力至大,如果能够到手,法力定能超越几位师兄,而下一任教主之位,就非他莫属了。
  “东海一别,想不到今日又在此处得睹秦师兄风采,小妹真是三生有幸!”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
  “原来是杜师妹仙驾到此,愚兄还说正等此间事了,就前往琅琊仙阁一谒,看来还不用愚兄多跑一趟了。”秦希言站起身来,转身笑道,说话间,一片金霞从足下涌起,托着身子向来人迎了上去。
  在朝霞中,一身白衣,气度翩翩的秦希言越发显得卓然不群,飘逸若仙,倒让前方仙云上的那位青衣女子看得呆了一呆,杏面上也微微泛起一丝红晕。
  “杜师妹此来,是来寻宝呢?还是来记事?闻说杜师妹编纂的《玄门杂谈》已经完本,不知何时能借之一观?”秦希言虚空一礼,笑颜道,身旁的玄武铁卫也随之一字排开,站在在他身后,也不向来人见礼。
  云中青衣女子本是琅琊仙史杜十九妹,与天机阁交情非同一般,自然知道这几个铁卫脾气禀性,只听玄月真人一人之命,也不放在心上,不过既然真人出动铁卫,那表示眼前这事非同小可,看来传言倒是不假了。
  “小妹只是作壁上观,用手中秃笔记事而已,再说了,这等天材地宝,有德者居之,小妹无德无能,哪里敢痴心妄想寻宝之事?倒是秦师兄德才兼备,雄才大略,倒配得上这昔年煮石老人所留的君山三宝。”杜十九妹嫣然一笑道。
  “师妹既然知道是煮石老人所留,是否知晓三宝究竟是哪三物?”秦希言知道琅琊阁素来典籍最多,藏书尚在本门的积翠阁之上,杜十九妹应该知道一些来历,倒也大大方方地开门见山,直接询问。
  “根据我阁中《神仙谱》所载‘君山,煮石老人故所,留三宝,待有缘。’,此外小妹翻破典籍,也一无所获。小妹还正想知道师兄既然也来此,定然从师伯那里知道些详情,又何须问我?”杜十九妹对秦希言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秦希言苦笑道:“就是家师也是语焉不详,不能尽知,看来这位煮石老仙倒是早就安排。”
  “秦兄,看出一点端详没有?”杜十九妹笑问道。
  “杜师妹,你以为我是真正的神仙?一眼就看出端详来了?你都看不出来,我又哪里能成?”秦希言苦笑道。
  “那你看出那两道光华隐于何处没有?”杜十九妹自然不甘心,好不容易遇到这个好友,当然希望凭他那“掌上乾坤”的心法略有所得,找到煮石老人所留,在天地间掀起狂风巨浪的“君山三宝”。
  不过她在这君山山头站了一晚上,宝光自然见到,每到夜晚,两道若有若无的金光云气就现于万里长空之上,层层云雾之中,吞吐不定,而且奇怪的是,宝气一现,湖中定起大雾,碧空也泛来朵朵轻云,将宝气上下遮挡,根本看不出起自何处,一现一隐之间更是玄奥异常,都是一闪无踪。而且每此腾起位置也完全不一,时东时西,让人无处寻觅。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仙凡交杂
  宝光现于十五日前,短短几天之内,海内外群仙齐齐赶往洞庭,数万名修真炼气之士齐汇王,比起半月前的碧云宫盛会更热闹三分,毕竟那里远隔中原几十万里外,其中更有层层天险阻隔,那些修为几百年的寻常修道人岂能达到?所以反而更为热闹。要不是这些已经半仙之体的修士散仙各有潜形匿踪之术,恐怕当地官府都要慌了手脚,立马要上书朝廷,说洞庭有妖人聚众造反了。
  二人到此时,八百里洞庭已经让人上下围了个水泄不通,天空湖底,到处是禁制仙法,各门各派间更是旧仇新怨,一起涌上心头,天天大打出手,已经火拼了几百场,害得洞庭湖中天天雾笼烟罩,暴雨雷电从来没有停息过,倒苦了湖边渔民,已经有十来天没有得出湖了。要不是几日前几个个当今在中土名义上实力最强横的宗派,临时定下规矩:宝物出世在即,有缘者得之,出世后可凭实力机缘得之,但在出世前,要是再争斗不休,自乱阵角,群起灭之。所以才将上上下下,满空的阵法埋伏一起收去,大家养精蓄锐,准备宝物出世那天再拼个死活。洞庭湖也才恢复了平日的气象。
  杜十九妹笑道:“这个道理我自然知道,只是这东西看得着摸不着,真是让人心痒难熬,小妹岂是想争夺此剑,只是想见识见识罢了。”
  秦希言听好友追问,只得无可奈何地道:“恐怕这个问题,你拿去问家师,也是只有一个答案。不过据我所看,这三件宝物,应该出世在即,就在这一两日内,就会破空飞起,现形人间!”
  说话间,突然只见洞庭湖中泛起一团淡淡的水雾,好似起雾的神气,先是从西面湖心突然升起,转眼就弥漫了大半个湖荡,来势迅捷异常,两人眼力十分高明,知道人间雾气,岂会如此快法,料到顶是有人施展法术,意欲捷足先登,抢在众人之前,独吞那几件宝物,当下都是心中一气。
  秦希言当下想也不想,手掌一翻,掌心现出一个巴掌大小的葫芦,从中飞出一股红滟滟的光华,就朝雾中飞去,色彩鲜明异常,初出时好似一片红云卷着百十丈的虹光,朝前猛投过去,刚一飞至那片浓雾之中,前面突然爆散,化为龙眼般大的火珠,霹雳连声,宛如千万颗火雷同时爆发,整片睡眠雾气立刻被布满,宛如一座火山光海一样地笼罩全湖,只见光华闪了两闪,满空雾气陡然间化为乌有,只见一道青光,冲天而起,径直朝二人立身处的峰头电射而来。
  而湖中那片红云只一闪,就仍恢复原状,变成一团云光,由大而小,仍往那小才寸许的葫芦口中射去,转眼也就收得干干净净。
  而青光中则现出一位身材修长的道人,正要开口欲骂,突然认出两人来历,这才面色略为缓和,沉声道:“秦兄此举,究竟是何意,为何挡我法术?”
  秦希言也认出此人来历,不温不火地道:“我只想问黄木道兄,为何违反几日前我们三十四个门派的约定,突然行法封锁洞庭湖?”
  黄木道人冷冷一笑道:“秦兄真血口喷人不去找正主儿,反怪到我的头上,别人怕你天机阁,我可不怕!”
  杜十九妹也认出来人,知道他素来脾气火暴,连忙上前一步道:“此时若不是道人所为,那道人方才人在湖中,可知道究竟是谁所为?”
  黄木道长想了一想,才道:“方才贫道正在湖中……垂钓,突然将有艘小船行驶过来,速度急快,分明是有高人在暗中行法催动,所以一时间心中,刚跟了过去,就听一个女子声音说道‘眼前水眼中的三件东西出世在即,不如我们先去下面水宫先行等候,看看究竟这几件东西被何人所得!’,话音一落,从那船中顿时涌起了雾气,弥漫开来,等老道赶去时,已经不见了踪影,正准备去水中查看,不料差点被秦兄火云所伤。”
  秦希言一听,心中陡然大动,连忙道:“道兄所听可否为真!”
  黄木道人傲然道:“贫道要是论法力,可能比秦兄略有不如,但要论这双耳朵,却自认比起那些千年修为的地仙前辈,也差不上许多,岂有听错之理?”
  秦希言当下立刻道:“那我们也跟下瞧瞧,看看究竟是何方高人降临!”
  说完扬手飞出一片光华,裹着七人身躯,化为一道长虹,朝湖心投去,一闪而隐。
  黄木道人所遇,正是罗衍一行四人的坐舟,他与青箩两人,一到此地,就看出那几件法宝的来历和藏处,那“首阳三宝”虽然珍贵,但与三人身中至宝相比,却又差上了许多,所以倒无伸手拿取之意,而且更知道此中原宝主人早有安排,未来的宝主人没有丝毫法力,全靠这些外间人的互相抢夺,让得宝人进入此间,取去这三件法宝。
  而琉光在舱中,见两人一到,就将手一指,整个小舟顿时朝湖中沉去,眨眼就深入湖中数百丈,只见前面现出一个数十丈方圆的水眼,正朝外冒着泉水,水色十分清澈,水力也是又急又劲,小舟刚一至此,笼罩在舟外的那层光华也越发明亮,发出无数毫光,将四周水流逼退出三尺开外,而速度也一下降了许多,缓缓朝下沉去。
  人在舱中;青箩望了一眼头顶,透拖竹蓬和深深的湖水,瞟了一下那高悬空中的金乌,笑道:“恐怕这个热闹要明天中午才能看得成!”
  罗衍道:“首阳老人算无遗漏,我等二人要不是知道原委,也要为那主人生出担心,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就在此略为调息用功,静等明日的好戏如何!”
  斜月西下,启明东升,整个水面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之中,三艘五桅巨船,顺着湖岸,缓缓向北方驶去。前方天际尽头,依稀可见点点星光闪烁。
  此时当中巨船上,一名青衣女子轻轻走向顶层楼舱,伸手欲扣舱门,刚到半空,复又停下。就在微一迟疑间,只听里面传来一柔和悦耳的女声,“兰儿,进来吧,可是有什么事?”
  青衣女子兰儿忙推门而进,走进舱中。此舱分前后两进,中以珠帘相隔,舱内布置得十分清雅高华,一几一柜,一桌一椅,无不纹饰精美,做工考究,而且更是用极其珍贵的沉香木所制,散发出阵阵若有若无的奇异香气,令人心胸一舒。
  兰儿上前两步,走至珠帘前,恭声道:“夫人,刚才前方飘来一渔船,撞了过来,船中有一女,左肩中箭,刚救上时还能言语,后来便昏了过去,现正在救治之中。从她身上发现一本帐薄和一道上禀朝廷的加急文书,我等知事关重大,特请夫人过目。”
  珠帘从中掀开,走出一位年轻美妇,白衣素服,漆黑的秀发随意披在肩上,显然是刚起不久,尚未梳洗。
  兰儿一见,忙将手中拿的一个小小包裹呈了过去,道:“夫人,书信在此。”白衣美妇伸手接过,吩咐道:“兰儿,你到后舱书房,叫公子来我这里。”
  兰儿恭声道:“是,夫人。”说完便向后退行几步,方转身而去,并顺手轻轻关上舱门。
  白衣美妇见手中包裹帐本书信的是一片淡紫色的绸缎,上面用金丝绣有几朵牡丹,不过却被一潭血迹染得通红,一股淡淡的血腥气迎面而来,隐约中还有一丝淡淡的幽香。想必此物是放在那女子身上,才会有此胭脂味道。
  白衣美妇拿起帐本翻了几下,见里面都是一道道详细的交接帐目,繁琐至极,每日油盐使用,柴米支出都全数在案,看了几眼,也看不出个名堂出来。又拿起那封文书,只见牛皮信封上有四字“江南密奏”,下面加盖了两个印章。
  白衣美妇将帐本放在身边桌案上,伸手欲撕开信封,还未动手,又停了下来,还有几分犹豫,自己可是答应过夫君不再过问朝廷之事,不过眼光过处,看见信封左下角的一点血痕,鼻中冷哼一声,当下哪里还管什么规矩,一下就把信封撕开,取出里面奏章,一看究竟。
  奏章还未看完,一位年约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推门而进,一进门就看见桌上的信封,“江南密奏”四字赫然在目,心中不禁苦笑起来。私窥朝廷公文,可是重罪,虽然爱妻身份特殊,自然不惧,但可怕的是后面爱妻的反应,万一瞧见什么不平之事,发起狠来,就是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里,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不过就凭现在以爱妻的脸色看,恐怕事情正在向自己最担心的方向发展了。看来,有些事情,躲得再远都没有用,谁叫自己是朝廷的驸马呢?自己夫妇二人远离朝廷十年,清净了十年,若不是此番新皇一统天下;长亭公主与自己怎么会返京面圣呢。
  “婉君,什么事情?”青年男子问道,“你说还有什么事情?还不是那堆陈年旧事,想不到这么多年来,事情依然没有任何缓和,反而越演越烈了,真不知道皇叔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就算不为几位兄长着想,也得为天下百姓和文武大臣着想。你看,这不又多了一个痴心妄想的无知之辈。”长亭公主历婉君转过身来,面对着自己的夫君,朝廷的少子少保,一品大学士王昭,气愤地道。
  天下间也只有历婉君敢用这样的语气,来评价当今的皇叔历绝尘,而不怕受到任何责罚,也不会受到任何责罚。如果历婉君若是男儿身,那她早成太子了,也没有如今诸王争嫡的局面。而现在,虽然他位亲生胞弟厉定宇已经在皇叔的拥戴下;正式掌管朝中大权;但因为皇叔历绝尘突然放弃一切权势争斗;摆出飘然世外的模样;倒让原本追随与他的几个皇族王爷;却生出了二心;蠢蠢欲动,暗地里勾心斗角,眉来眼前。她手中的奏折和帐本,正是江南枢密使李瑟参楚王历墩暗中偷开矿山,秘藏军械的文书和证据。
  就凭楚王历墩那点不成器的小打小闹,恐怕早被自己的叔父摄政王历绝尘原来所设的督察司查得清清楚楚,奏折也早送到龙案之上,只是皇弟初掌大权;故意假装不知而已。真是为难了这些远在江南的官员。
  想到这里,历婉君将手中奏章塞在了夫婿手中,道:“你自己看看吧!”
  说完略一提高声音,唤道:“兰儿,进来帮我更衣。我们去前面看看。”说完走进了里舱,兰儿随同另一青衣小婢忙应声而进,也随了进去。
  王昭坐在外间,看完了奏章,再取过桌上帐本一翻,心中好气又好笑。堂堂王府,居然会把一本鸡毛蒜皮的油盐帐本锁到秘室内,偏偏又要盖上楚王的金印。怪不得让人起疑心,更不用说此物落到了心思缜密的李瑟大人手中,以李瑟的胸智,岂能看不出毛病?
  正在思索间,历婉君已打扮完毕,换上了一身淡绿华服走了出来,对王昭道:“子成,我们一道去看看那姑娘。”
  几人走出舱外,此刻朝阳方起,在湖面上露出大半个脸面,照得水天一片辉煌。三艘巨船,本有索桥相接,便于往来,兰儿在前引路,来到前船舱中。
  历婉君目光一扫,只见左侧靠窗矮床上,躺着一黑衣女子,双目仅闭,身上盖在一张锦被,年纪甚轻,一张秀脸惨白如纸,竟无一丝血色,左肩现已包裹着一层厚厚绷带,大半边露出被外,一股药膏的味道扑鼻而来。
  历婉君见此此女肤色如玉,非寻常下人,料知是那李瑟亲近之士,说不定就是女儿或侄女。伸手探入被内,一摸此女脉,不禁眉头一紧,回头道:“芝儿,快去我屋中,把我枕下那玉瓶拿来。”
  身后一个年约十三四岁,长得十分清秀的女婢略为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夫人,真要拿那玉瓶?”
  历婉君瞪了她一眼,道:“还不快去!”芝儿忙转身快步而去,其速迅捷异常,走到门口时,众人眼中只剩一道淡淡青影。眨眼工夫,芝儿重又出现在舱中,手中持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玉瓶,呈给历婉君。
  历婉君取过玉瓶,倒出一颗红豆大小的褐色丹丸,塞在黑衣女子口中,兰儿将手中瓷盏凑了过去,一面略略扶起那女子的头部,轻声道:“姑娘,吃药了。”连叫三声,那女子也没有反映,芝儿乖巧,凑了过去,道:“兰姐姐,让我来。”
  张口将盏中清水含起,然后凑到女子口边,将水渡了过去,还怕丹丸没有下腹,又轻轻扮开女子的樱桃小口,仔细在里面巡视了一遍,这才点头示意。兰儿轻轻将女子放回枕上,将锦被重又盖上。
  历婉君这才起身,对周围几名侍女道:“此女失血过去,又受了惊吓风寒,现服了我那百草丹,几个时辰后就会醒转,你们在此守侯,不要让他再受什么惊吓。她醒来之后,速来报我。”
  芝儿道:“几位姐姐从一大早都忙了大半天了,夫人,还是让我来照看她吧。”历婉君笑骂道:“你们几个中,就你会做人,得了便宜又卖乖。昨晚又跑到哪里里去了,还不老实交代。”芝儿脸上一红,低头道:“夫人,芝儿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兰儿与旁边两名侍女,都低下头去,想笑又不敢笑。历婉君狠狠瞪了她们三人一眼,道:“芝儿变得如此胆大妄为,你们也有份。”王昭忍不住笑了起来,道:“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婉君你自己就不守规矩,岂能叫她们也守规矩。”
  历婉君突然想起一事,目光古怪地看了自己夫婿一眼,转身就走。兰儿忙跟了出去,王昭这下倒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然了。
  正午时分,侍女前来禀报那女子已经醒转,夫妇二人赶了过去,只见那女子斜靠在舱壁上,脸上有了一丝血色,目光中有几分迷惑,几分感激,还有几分不解。
  历婉君缓步走了过去,靠着床沿坐下,柔声道:“姑娘,你的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