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尊分身-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轩等等全是一时之选,脸还亲自指定要筑义之亭,把他书法全搬来刻上去,名留千古!”
  宋两利笑道:“恭喜皇上即将完成心愿。”
  赵佶笑道:“这全是通真达灵先生出的好主意,脸终有了丰功伟业,当然小神童功劳亦将记上一笔。”
  宋两利还是拜谢连连。
  赵借道:“你和赵密使共同前往金国,取得联金灭辽协议,实是大功一件,要脸赏你什么?”
  宋两利道:“赏壶酒便行了。”
  赵佶哈哈畅笑:“怎够怎够!朕要赏你紫金袍,和通员达灵先生一样,可喜欢?当然美酒少不了!自设个大娄赏予你了!”
  林灵素道:“还不快谢过皇上。”
  宋两利拱手道谢:“皇上恩赐,小的受禄了。”
  赵佶笑声不断,瞧向山下莲花仙池,道:“宴席便设在下边,来个赛神灯,也好替大宋词个吉利,且趁此机会祈祷伐辽顺利。”
  林灵素道:“伐辽必定顺利,只要派童大将军,以及王文丑护卫等一干人前去,将万无一失。”
  赵佶道:“通员达灵先生未卜先知,何人上阵全由先生指派,务必将此战打赢回来。”
  林灵素暗喜诡计成功,只要将阴阳魔界人马调走,大事将成功一半。建议几人,赵佶一一答应。
  赵佶道:“最好和童大将军枢密使商量。看是要禁军、厢军皆可用。”
  林灵素道:“本尊自会盘算。”
  赵佶笑道:“那好,趁今儿风和日丽,夜晚必定凉爽,设宴莲花仙湖畔,边赏边聊,国事乐事一并解决!”
  林灵素含笑应允。赵佶乐得交代太监郝元下去办事,随即带引宋两利逛此得意杰作小江南。其豪华精细工程达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指定选用之,实让宋两利感觉恐将是劳师动众,搜刮了不少民间嗜好,不知造成民怨否?
  仲夏夜晚,天清月洁。
  宴设莲花湖畔。
  受邀者除了林灵素、宋两利,另有童贯、蔡京、蔡攸、王辅、张邦昌,至于梁师成乃太监出身,只能立于一旁,高球亦是护卫,并未赐坐。
  林灵素和宋两利坐位于赵佶右侧,再旁才是蔡京,如此安排无异让他地位矮一截,蔡京暗斥于心。然碍于林灵素目前地位,敢怒不敢言。
  童贯则位置不变,赐坐左侧,虽是太监出身,却早被赐封为枢密使(枢密院长),且封溼国公(爵位第一公),迁太傅(三公之一),授开封府仪,同时兼任多区节度使,如此地位权势。简直已是大宋第一臣,虽蔡京为相,他却扩大超出许多,故民间有“酝相”之称,赐坐第一臣位,理所当然。
  国宴丰盛,熊掌、先蹄、燕窝、鱼翅、鲜蛇、活蟹一一上桌,更有美酒香醇,尽欢畅饮,好不快哉。
  兴致正浓,且喊来笙歌夜舞,且见一排排女乐师奏着笙、萧、琴、瑟、筑、损、茄……
  等乐器,一时仙乐飘飘,处处天长。赵佶闻之直叫好。
  忽又见及身穿薄纱妙龄舞女一一飞来,手持彩缎旋飞舞动,或红缎或青丝、彩绢,交交错错,卷卷舒舒,让人眼花撩乱。尤其美女个个身材曼妙,脸面妓好,不但赵佶欲念已起,连童贯、林灵素、高休等人更非份之想。宋两利虽脸红,却收敛起来,毕竟还有个夜惊容比这群人漂亮许多。
  赵佶看上正是元符皇后刘金眉之贴身侍女刘玉儿,今夜将能逍遥一番。
  林灵素却想着李师师,打从上次和她发生关系后,总想找机会再一亲芳泽,可惜苦无机会,毕竟色情皇上粘得太紧,实不易下手。
  童贯却对大奶姑娘感兴趣,然既是阁官自不敢表现太突出,否则卵蛋未阉乾净秘密若被发现,将后果不堪设想。
  唯有张邦昌暗道荒唐荒唐,却无人理他,兀自喝闷酒。
  舞得数曲方罢。
  赵佶立即要美女过来敬酒,一时莺燕穿飞,好不快哉。
  闹得一阵,众人皆有五分醉意。赵佶忽地笑道:“辽国欺我大宋多年,如今是该灭时刻,脸准备使童枢密使亲自征讨,以期踏平辽国,还我大宋江山,看他们还敢不敢向朕要银子!哼!每年还要救助金,成何体统!”
  童贯拱手道:“圣上放心,臣必马到擒来,败得他们无处可躲!”
  蔡京道:“如今有金国联合,自可势如破竹,打倒敌人,让大宋国威再显。”
  王辅道:“臣亦预祝马到成功。”
  赵佶哈哈畅笑:“快哉快哉!如此多年来,国泰民安,民生富庶,实是诸卿功劳,赐酒:”
  侍监忙倒酒,君臣畅饮而尽。
  蔡京道:“此次出兵,志在必得,翰林学士蔡攸亦曾学习兵法,趁此可跟童大将军出征,学习学习,倘请皇上御准。”
  他倒打着如意算盘,若联合金国,此战必胜,让儿子跟去,只有分战功份儿,有了战功,将来更能高官爵位。
  蔡攸更是大礼拜求。
  赵佶夹心已极,道:“好极!文人出征,式是榜样,不知童将军意下如何?”
  童贯早知此事,当然同意,道:“蔡学士能文能武,正适合作战,必能立大功。”
  赵佶笑道:“好极好极,朕准你去了!”
  蔡京、蔡攸道谢连连。
  赵佶又道:“通真达灵先生建议,将军不妨再带你师父那些高手同行,以防有变,你以为如何?”
  童贯对林灵素种种已甚佩服,尤其又是关于灵学命相之流,宁可信其有,立即拱手道:
  “臣将尽力向吾师说明,以期增强实力。”
  赵佶笑道:“甚好甚好。”
  童贯拜向林灵素:“多谢先生关心。”
  林灵素淡声道:“敌国亦有强手,如此安排将更顺利。”
  童真再次道谢,目光瞄向宋两利,笑道:“有小神童同行,胜过千军万马:定能得胜回来。”
  宋两利打哈哈回礼,不知该说什么。
  一切皆在胜算气氛中。
  赵佶忽见一人从未开口,心血来潮问道:“尚书侍郎可有意见?”
  此话一出,群臣顿静,总知心无好话。
  张邦昌暗暗轻叹,说之无效又何苦说呢?道:“臣还是别说,毕竟圣上已决定出兵,说又何用?”
  赵佶道:“说说看,你不赞同出兵?”
  张邦昌道:“正是。”
  赵佶道:“是何理由?”
  张邦昌道:“圣上可听过“目不见睫”万事?”
  赵佶道:“说来听听!”
  张邦昌道:“此语出自春秋战国,乃言:当时楚庄王欲攻打越国,社子劝问说道:“大王为何欲攻打越国?”楚庄王回答:“越国军弱局乱。”社子别说:“人之智谋宛若眼睛,能见及百步之外,却见不着自己睫毛。”当时楚国战败于秦、晋两国,且丧失数百里,此乃弱军之相,且有庄娇之乱,官府仍未逮捕他,此乃局势之荡,本国之乱不下越国,又如何攻之。楚王晓明大义,终于放弃攻击。”
  此话引得众人脸色煞冷。
  张邦昌道:“臣知圣上不喜此言,然西夏、土番战事连连,且有宋江之乱未平,各地局势不稳,如何出兵?”
  童贯冷道:“张侍郎你未必太小看宋军,哪个大小战役不是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其他几个毛贼躲在山寨水寨,你也把他当真?”
  张邦昌道:“圣上明鉴!”
  赵佶一时语拙,暗道杀风景。
  蔡京冷道:“张侍郎所言差矣,若民生动荡,哪来神霄圣殿缘金不断?京城处处和乐融融,外边开封府亦是相同,张侍郎却谏言也得看实情说话!”
  张邦昌道:“圣上,目不见睫啊!”
  赵佶已烦心,道:“张卿虽是关心国运,然你出身较苦,可能只知节俭,不知用钱亦是学问,国家岂无小乱之理?那全是贪得无厌及权欲过旺者所为,此事全在童将军掌握之中,张卿的话脸已听进去,但册需如此悲观想法,何况联金灭辽,万无一失。”
  张邦昌道:“辽弱金强,可能引狼入室,圣上三思。”
  赵佶冷道:“不必再说,滕已决定;你难道不能说些吉利话?老是如此偏激么?”
  张邦昌道:“臣不敢!臣想请退,倘诗圣上恩准。”已起身拜礼。留在此,恐增困扰。
  赵佶这才稍露笑意,道:“张卿别老想不开,大宋岂会差得不堪一击,辽国危害大宋多年,此正是大好机会,你看着好了!来,朕赐你一酒,愿畅快心怀!”
  张邦昌终把美酒饮尽,快速告退。
  赵佶登时敞开胸怀,暗道要命,随又同聚卿赐酒,气氛方自热络。
  酒宴闹至子夜三更方自散去。
  次日。
  童真亲自拜访华阳宫,阴阳老怪接见于无心堂。
  童贯已将来意说明:“此次战役只许成功,尚请师父调派人手支援,如王护法或是阴少门主等人,以壮声势。”
  阴阳老怪再厉害怎知宋两利背叛如此之快,问道:“小神童不去么?”
  童贯道:“他要去。”
  阴阳老怪道:“有他在,抵得千军万马,因为他已得我的真传,还要他人作啥?”
  童贯道:“金国指名要他支援攻打黄龙府,故弟子想另求支援。”
  阴阳老怪邪笑:“极乐圣王这老儿却也知晓要好货色,也罢!小神童若另有所用,便把王护法带去吧,要多少人自己挑。”
  童真登时拜礼:“多谢师父;或而可能,师父方可参战,斗那“九命蛇”巫九麻。”
  阴阳老怪作笑:“他算什么,充其量只能骗辽国人,我要留下护鼎,鬼域妖人才是敌手,不跟你们去玩了!一切让小神童去收拾便可!”
  童贯道:“弟子遵命!”
  阴阳老怪忽问道:“小神童最近有何反应?”
  童贯道:“似乎不爱说话,有心事。”
  阴阳老怪心知为己而起,道:“你叫他认真作战,日后回来,我会给他一个交代。”
  童真道:“师父和他有所误会?”
  阴阳老怪道:“我救了妙佛,他却反对,实是想不开。”
  童贯一楞:“妙佛禅师?以前相国寺住持?”
  阴阳老怪道:“正是。”
  童贯道:“怎要救他?他原就是压迫小神童之人。”
  阴阳老怪道:“只是利用而已,届时仍死路一条,可是他想不开了。”
  童贯道:“放心,弟子将开导他,否则引起误会总是不妥”
  阴阳老怪道:“全看你啦!此去作战,应注意仍是金国,极乐圣王老奸巨猾,若斗之不了,为师自会前去收拾!”
  童贯再次拜礼道谢,方自离去。
  阴阳老怪远瞧北方:“如此也好,全国归一统,魔界势力更巨!”
  得意处,笑声不断。
  宋两利已回神霄宝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长久驻外,以便逃离阴阳老怪魔掌控制。
  女探花苏小凤突然赶来,喝喝便斥:“你敢煽动皇上出兵?敢跟金国合作,难道不知与虎谋皮?”
  宋两利意兴阑珊:“你管好自己吧!我不玩了!”
  苏小凤诧楞:“怎不玩了?”发现整理东西:“你也要离家出走?”
  宋两利道:“宫中一个个皆有毛病,再住下去,我得神经错乱,不走行吗?”
  苏小凤恍喜道:“难得你已看穿事实,咱合作把坏人揪出来如何?”
  宋两利道:“好人大概剩下你一个,怎么揪?玩了这么多年还不累?不是已经建议你,要改变现实,只有嫁给皇上,看看是否能收拾他,剩下都是烂招!”
  苏小凤斥道:“我是你阿姨,也敢如此讲话!”
  宋两利道:“就是因为有关系才说个清楚,若嫌皇上太老,可以考虑嫁给赵桓,从下一代开始管,否则溜来溜去,自以为甚有成就,或为民办事,在我来看,很像小丑!”
  苏小凤喝道:“敢骂我小丑!”一掌打去,宋两利闪头即避,她喝道:“你暗助横竖师太,才是小丑,还敢提供鲜血予她,弄得一只猩猩样,也好意思骂人。”
  宋两利道:“人家至少知道自己在干啥!你再去赶人,小心我同你翻脸!”
  苏小凤哇哇斥叫:“长大了,翅膀硬了?也敢对你阿姨大呼小叫加恐吓!”
  宋两利道:“赶走她,对你有何好处?对朝廷又有何好处?没嘛!你只不过是看不顺眼,那和土匪有何两样:”
  苏小凤喝斥:“你敢骂我土匪31”正待发作,宋两利突地喝声“定”,、吁一耍,外加点穴,终把对方定住,苏小凤吱吱唔唔不能言,怒目直瞪,宋两利道:“没意思了,换点花样,否则连我娘都会对你失望:”说完扛起包袱走入。
  他不想告知此次前去乃在收拾阴阳老怪手下为主要目标,乃怕对方定力够,若被阴阳老怪测知,恐会不利,否则对方知晓此事,将会改观一切。
  苏小凤吱唔一阵,终于挣开,待追出符藤房,宋两利已消失,骂了几句心神忽地一沉。
  一路走来浪费不少时光,却换回什么?朝廷依样混乱,皇上依然故我自己难道如小神童所言一样,只不过是个小丑?
  心情终于沉重,感叹而去。
  宋两利则行往横竖茶馆,忽必瑞、横竖道尼等在那里。
  见得禾两利江得大堆东西,横竖道尼好奇笑道:“怎么?当真离家出走了?”
  宋两利道:“哪假得了,唯有离开此处,才能脱离阴阳老怪掌握!然后到塞外,先收拾他党羽再说。”
  忽必瑞道:“我心全力支持!”
  横竖道尼道:“本人呢?可也去办点事儿?”
  宋两利道:“你的伤还没养好,且武功不易控制,还是留下来,待日后再说,女探花苏姨部份,我已摆平,可能不会再来骚扰了。”
  横竖道尼道:“这些日子全靠你照顾啦!将来换我照顾你!”
  宋两利乾笑:“不了不了!交情归交情,若让你照顾乃顶危险事儿;事情已做了交代,该告别啦:”唤着忽必瑞便要离去。
  横竖道尼呵呵笑起:“怎会顶危险?俺现在又不喝人血,且不乱动,难道会吃你不成?”
  宋两利道:“心里威胁甚重!因为你的“心教”甚为个性化,我招架不了,待参悟透了再说!”
  招招手,已和忽必瑞逃得甚远。
  横竖道尼一身茸毛,不敢追出,只由他去!喃喃念着:“心教怎会是特别个性?万法皆为善念啊!”甩着头,不知宋两利在想什么?
  溜出东城后,忽必瑞始问道:“心教是何玩意?你怎逃得如此模样?”
  宋两利道:“其实心教无罪,乃在劝人为善,只是她太过随性,荤素不忌,且吃槟榔,这是个人行为不便批评,但我若吃槟榔成何体统?何况她还可以跳舞,我可没法子了。”
  忽必瑞想笑:“没想到她以前如此风光?”
  宋两利道:“可谓佛门第一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日后可能会变成国宝。”
  忽必瑞笑道:“希望她能成功;那咱呢?”
  宋两利道:“逃回辽国国界啊!待阴阳老怪等兵马来到,再伺机收拾:当然包括收拾辽国国师九命蛇巫九麻,替你父亲报仇!”
  忽必瑞精神顿来:“也该是水神帮耀武扬威时刻了。一两人掠身更快,直投北方。
  三日后。
  童贯已在校场点兵十馀万,并以蔡做为副帅,另加入五雷尊者王文丑所率领之阴阳魔界护法及手下数百人,其势力坚强无比。
  临校兵后,童贯仍想问问宋两利下落,怎未见人影?出兵总得看个时辰,讨个吉利,可惜却遍寻不着,遂问向神霄派弟子,始知已先行出发。
  童贯稍楞,难道对方有所秘密行动不成?
  蔡攸道:“莫要理他,屈时自会出现。”
  童真道:“希望如此:可是现在谁来观星望斗,预测吉凶?”
  王文丑道:“在下略知一二,午时正阳日,气旺人旺,正是出兵时机。”
  童贯道声好,立即整编军队:全想中途再会合东路军神师道及西路车辛兴宗,兵力必增强一倍以上,届时气势更旺,必定势如破竹,手到擒来,若真如此,其实亦毋需和金国合作啊!
  他有了单打独斗,独享功劳之念头。
  午时正刻,日丽风和,正是出征佳时。
  童贯一声令下,千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往北方行去,文官百姓夹道相送,就连徽宗赵佶亦亲自前来赐酒,让童贯十足面子。
  十数万大军拖得像条长蛇,蜿蜒而去。
  第四章 兵临城下
  大宋入侵之事传至辽京,引起恐慌,复又传出金国亦将出兵,更让全国惊骇。
  天祚帝耶律延禧亦自紧张,招集大臣于紫金殿,分别是宰相萧奉先、内库都点检刘彦良、战将余都姑(耶律余睹)及耶律大石,另有国师九命蛇巫九麻及文妃萧瑟瑟在场。
  肚大脸瘦留有八字胡的天祚帝虽惊慌却也相信国力强盛。道:“那个阔贼童贯亦敢来犯,朕看派个三十万大军给他打回去:简直无法无天!”
  萧奉先抽吊贼眼道:“圣上说的极是,若不给他下马威,岂非天天来犯!为免夜长梦多,快刀自可斩乱麻!”
  刘彦良抽着猴脑神情自若道:“童贯开战以来,全部吃败仗,此种货色何足惧之!”
  天昨帝道:“这倒是事实……”摸着八字胡,似乎过虑太多。
  战将耶律大石急迫:“圣上莫要忽略此次战役,对方除了童贯,另有上次盗走黄龙宝鼎那班人,势力增强不少,得小心防范。”
  余耶姑迢:“圣上明鉴,厉害者仍是金军,阿骨打、完颜宗翰、吴奇买绕勇善战,此次有意联宋抗辽,必是最大危害!”
  天祥帝旷斥:“这个番王竟敢对朕如此,早知在他作客时便该杀了他!”
  当年阿骨打只是女真酋长,受邀天祚帝之鱼头盛宴,天祚帝兴之大起,即让所有酋长上场表演以自娱,各酋长皆挤眉弄眼或引吭高歌,弄得天祚帝畅笑不断,唯有阿骨打却以病在身一再推辞,甚至未得天祚帝恩准即拂袖而去,天祚帝虽有醉意,却神智仍清,看在眼里,心中甚不舒服。次日便召枢密使萧奉先说及阿骨打举止傲慢,且不服指挥,看是有意背叛,找个理由把他杀了,免留后患。萧奉先却表示女真族只是边疆野族,只知打猎喝酒,不懂礼数,只为此事便杀了他,岂非有失大辽尊严。结果天祚帝未再追究,终纵虎归山,祸患无穷。
  萧奉先却未因此贬官,反而升得宰相职位,除了巧言令色,其为元妃之兄,天祚帝小舅子,自有莫大关系。他当然介意当年事,但岂可再提,拱手奏道:“野蛮之邦不成大器,现在杀之仍易如反掌,圣上只要出兵,立即手到擒来。”
  天祚帝道:“就此办,余卿负责抗金,大石负责抗宋,双管齐下,务必战胜回来。”
  余都姑道:“兵分两路,甚是不利,毕竟金国实非弱者,应以一抚一守为原则。”
  耶律大石道:“余将军说的没错,双边开战,将无法兼顾,圣上明鉴!”
  文妃萧瑟瑟甚得宠,故能列席参与国事,她对兵法亦有研究,如此次状况甚为严重,且余都姑又是自己妹婿,自不可能骗自己而错估,遂道:“圣上应知阿骨打已联合北国部落自封金国,自有其过人能耐,若以等闲视之,将甚是不利,上次失黄龙宝鼎一事已是警讯,圣上千万莫要大意!”
  天祚帝对失鼎事虽未在意,然传出辽军被戏耍待离谱,他却难以接受,冷道:“当真有此严重威胁么?”
  萧奉先遣:“是他们过虑了。”
  萧瑟瑟道:“圣上,战可慢慢打,却不能走错棋,将无法挽回,何不策略运用一下,先谈和一边,再专心对抗另一边,将可奏效。”
  余都姑道:“不错,此乃策略运用,不是投降或认输。”
  天作帝稍有动心:“国师以为如何?”
  满脸麻子的巫九麻闪动细眼,道:“任何方式皆可,关系在将军如何打仗,属下必全力配台。”
  天神帝道:“萧相有何意见?”
  萧奉先通:“既然国师已提议,便如此处理。臣以为先谈和金国,再攻宋兵,毕竟童贯不堪一击。”
  刘彦良道:“此计甚好,应该可行。”
  萧瑟瑟道:“奴家以为先谈和大宋,全心抗金,毕竟金国较强,谈和无异示弱,反倒助长对方气焰,不如先与之抗衡为佳。”
  萧奉先睹斥,女流之辈老是于预放军,迟早要出事。
  余都姑亦作此表示。
  耶律大石道:“皇妃说的有理,金国来犯远比宋军严重,不得不防。”
  天祥帝道:“萧相你赞同么?”
  萧奉先道:“怎样都行,但莫要出差错,否则总有人要负责。”
  萧瑟瑟道:“奴家愿负全责。”
  余都姑亦做此保证。
  天作帝道:“好吧,且派余将军和郭药师共同抗金,大石将军则挡宋军,国师支援北方。北军二十万,南军十万。”
  众人引令,各自匆匆散去。
  天作帝冷笑道:“谁敢攻辽,便让谁灰头土脸回去。”瞧向萧瑟瑟绝美姿色,一时欲火升起,邪笑道:“娘子好气势,压得萧相等人无话可说,来让朕抱抱:”退朝路上便要毛手毛脚。
  萧瑟瑟躲得一爪,道:“圣上能否正经些,两国进军,您还有心玩乐?早该御驾亲征:”
  天作帝笑道:“朕手下强将多的是,怎怕那些浑蛋,尤甚徽宗养得一群奸相阔官,搞得民怨不断,他还敢出征,实是不要命!”
  萧瑟瑟道:“圣上何不想想两国处境?难道没有民怨吗?外传萧相风评实是不佳。”其实皇上纵欲更差,她只是不敢明言提及,免引反感。
  天神帝笑道:“你和萧相不合,众所皆知,不谈这些,朕还是喜欢你的温柔体香!一等之不及,引往寝宫,便自办事,萧瑟瑟只能配合进行,却劝言不断,天祚帝稍心烦,道:
  “不是听你的,和宋抗金么?”萧瑟瑟道:“以后全得要听我的?”天祚帝应允,萧瑟瑟登时欣喜,媚功大展,企图作为补偿,侍候得天祚帝飘飘欲仙,欲罢不能。
  童贯浩瀚大军已抵高阳关。只要突破此关,辽国国土任踩脚下。
  大军围于城外半里,札营以待。
  东路军秤师道、西路军辛兴宗亦已会合,伏兵十里外,大宋军气势更旺。
  童贯忽觉不必金国相助,照样可攻下此城,直捣辽国心脏,乐得已开始盘算如何收拾燕云十六州失土,甚至可一路攻往金国,一次统一大宋王朝。
  先锋战将童锣,童强两旁伺候,更显气势不凡。
  王文丑和魔界弟子则另聚一处,平时没事,必要时则专为扑杀敌国将领为主要任务。
  两重对擂,风声鹤唳。
  肃杀之气笼罩全场,任何风吹草动皆可能引发大战。
  辽军更是惊心动魄,数十万大军岂是易与玩笑者?
  耶律大石业已赶至高阳关,和守将闻秋山会合,探询状况后,决定派出军师方墨前去和谈。
  方墨乃年约四十上下书生,早年中武进士且熟读兵书,被闻秋山看中,聘为军师,为人沉默谨慎,身材不高,却有一股士大夫气息。
  既被指派,乃墨单枪匹马,立即出城,棕黄似道袍衣衫映在日光下,甚是抢眼。
  宋军发现目标,登时鼓躁,两重终将对擂,大打出手时机可待。
  方墨高举双手表示谈判而来,宋军接于白熊皮豪华帐幕中。
  童贯、蔡攸、童锣、童强,以及十数副将等在那里。童贯气势不凡冷道:“贵国要降了么?”
  方墨拱手道:“敝国想与贵国和谈!尚请将军同意。”
  童贯讪笑:“如何谈?交出燕云十六州?”
  方墨道…“十六州乃本国国土,自不能割让,但本国愿意将贵国每年赠送之十万缉威币奉还,以此表诚意。”
  蔡攸大喜,如此无异已让大宋挽回面子,道:“此事可以考虑考虑,再作答覆。”
  仍需顾及童贯权威,故作此答。
  童贯道:“考虑完毕,十万币本就不想给,如若要你们同意,大宋才可以不给,这算哪门子诚意!”
  蔡攸暗楞,此举的确有失面子,不敢再多言。
  方墨急道:“此乃第一步诚意,往后另有谈和条件。”
  童贯道:“除非燕云十六州全部让出,否则一切免谈!”
  方墨道:“这无异战败赔偿……”
  童贯道:“本军既到,早已战胜,本毋需谈,但为顾及人命才开出此条件,给或不给,结果皆相同!”
  方墨道:“贵国如此似是强人所难了,其实辽军亦非弱者,只是不想动干戈而已。”
  童贯哈哈大笑:“本帅就是喜欢动干戈,回去吧!叫辽重三更半夜都得注意床铺下是否桶出利刀!给你三天考虑,时间一周,自己解决!”
  方墨已知对方心意,无奈拜礼,默默退去。
  童贯为显军威,喝道:“童锣、童强二先锋,到前面训兵骑射,以现气势!”
  童篱、童强领旨,立即遣军三百,于高阳城下来回奔驰,一有机会,利箭射向城边木桩,嘟嘟咻咻,几乎百步穿杨,神准之极。
  辽军见得神情凝重,对方气势恕不比当年。
  方墨回到高阳城顶。
  耶律大石、闻秋山立即迎来询问状况。
  方墨道:“恐怕不易和谈,对方硬要燕云十六州,等于割地赔偿。”将状况说明清楚。
  耶律大石冷斥:“未免太小看我军了!”
  闻秋山粗沉声音道:“血战一场,不相信童贯这家伙能耐我何!”身经百战的他,左眼已瞎,罩上黑皮,更有股沙场老将风范。
  方墨道:“或许可采速战速决方式,否则拖下去,对辽国情势不利。”
  耶律大石道:“就是怕对方以拖代战,配合金国双攻,那将甚是不妙。”
  方墨道:“仍有三天时间可以研究及观察,将军请把握机会刺探敌军,毕竟对方不愿,自家硬要求和,只不过自取其辱。”
  耶律大石盘算后,道:“就如此办,暗哨派出,且等北方状况。如若暂时可避免双战,咱再考虑出征,否则另寻他法。”
  辽军全神戒备,暗哨则趁夜派出。
  战局若远山卷至大厚云,随时可能发动雷电交加之暴雨狂风。
  宋两利和忽必端先潜回黄龙城。
  照忽必瑞想法,得召集“水神帮”手下大将十数人以壮大声势,然后再想办法收拾九命蛇巫九麻,如此将较能有胜算。
  至于宋两利想收拾阴阳魔界手下,则先等童贯和辽军大干一场再说,毕竟宋两利一路探来,竟发现童贯每战必败。以前所有战功皆是谎报得来,实亏朝廷那些昏官相互掩饰,竟然让大部份者信以为真,难怪徽宗赵佶会把他当神般倚重,实是大宋不幸。既然童家军战功不佳。那又何需自己动手?倒先收拾九命蛇,替好友出口怨气也好。
  水神帮除了忽必瑞功夫较了得外,另有“龙胆”荆善射副帮主,及“怒鹰”李叔滚总护法。功夫较为扎实,可派上用场,其他仿似水功或一般功夫称着,碰上绝顶高手仍不管用。
  忽必瑞鉴于此,则请宋两利指点传授武学。宋两利身兼数家之长,自能胜任,揍合着江南神丐之天罡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