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归真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桨傩眨酒湫缀Γト梯倍荆⒏嫖薰加谏舷律耢蟆L斓栏I苹鲆翟钟谙模哉秘首铩K撂ㄐ∽樱烀魍桓疑狻8矣眯担艺迅嬗谏咸焐窈螅胱镉邢摹m睬笤ィ胫玖Γ杂攵兄谇朊I咸戽谟酉旅瘢锶索矸烀ベ裕谌舨菽荆酌裨手场Y掠枰蝗思罴遥入尬粗耢逵谏舷拢趵跷>澹艚捎谏钤ā7参以彀睿薮臃艘停藜磹魇囟洌猿刑煨荨6猩疲薷ジ冶危蛔锏彪薰ジ易陨猓┘蛟谏系壑摹F涠蚍接凶铮谟枰蝗耍挥枰蝗擞凶铮抟远蚍健N睾簦∩锌耸背溃艘嘤兄铡!蹦艘陨趟旁簧蹋ǘ假褚兀劳跤谜砣剩傩兆杂硗跏藕螅晷肼遥址旰篝啾┱坏冒参龋耸敝沼诠狭颂饺兆樱鞲柃┰唬骸翱U芪蹋し⑵湎椤:樗⒚ⅲ矸笙峦练健M獯蠊墙杉瘸ぁS袏环浇哿⒆由獭N渫踉仂罚序帷H缁鹆伊遥蚰腋谊隆0腥粒炷铩>庞杏薪兀す思确ィノ嵯蔫睢!
仁王在位,四海清宁,只有一事稀奇,桥山乃轩辕黄帝衣冠之冢,五帝以降,天下人民皆视为圣地,自后羿继位以来,邻近居民常见有白光出没帝陵之间;中夜月圆之际,又常见有紫气星光,升腾于帝陵之上;风雨如晦之时,陵中隐隐又有鬼呼神号,种种异像,匹夫匹妇皆以为黄帝显圣来往,互相传告,因此万民汇聚,络绎不绝,香火祷祝盛况空前。
不少进香百姓因路途遥远,来往不便,晚来每每在轩辕坟附近露天歇宿,不料最近七八天以来,常有进香百姓在夜间离奇死亡,死者全身精血皆被吸干,只剩下一副皮囊裹着枯骨,异常可怖,一夜间总有数十人死去,为此百姓大是恐慌,来轩辕坟祷祝的人群一下稀疏了很多。
今夜正当十五,一轮金黄的圆月高挂中天,照的远近如白昼一般,轩辕坟中,冰冷的月光从墓顶的一个圆形孔洞泻在墓心祭坛之上,如有实质,形成一根巨大的金黄色圆柱,将祭坛之上的一头白狐全身罩住,丝丝缕缕的紫气金线从轩辕坟外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流入虚悬在白狐头顶七尺之处的一柄黑色铁剑中。这柄铁剑长约四尺,形制极为古朴,剑身阔大,握柄狭长,初看之时但觉剑身乌沉沉的并无光华,若细细观瞧,便可见剑身中似有无数金星浮凸隐现,更有一点紫光在剑身中缓缓上下游走,每走一分,紫光便仿佛更明亮了一分,剑尖处射出一道细细的七彩光芒。白狐人立剑下,前爪悬空,张口向着天心明月,作势一吞一吐,那道彩光合着金黄色的月华,如水流一般在白狐口中卷进卷出,渐渐凝成一颗金银光丸,光晕流动,滴溜溜旋转不已。
一头玄色小狐静静地伏在祭坛边的角落里,专心地看着白狐缓缓吞吐月光剑气。
良久,那白狐张口一吸,将金银光丸吞入腹中,“锵”的一声清响,那柄铁剑也落将下来,白狐一把捞住,口吐人言:“小玄,你在这里守着轩辕剑,我去外面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人在此作恶伤人,惊散四方进香百姓,坏我大事。”那玄色小狐脆生生应了一声,跳上祭坛,接过轩辕剑,压在身下。白狐扭腰一纵,已跳出墓顶圆孔,稳稳落在墓旁的一株数十丈高的古柏上,它动作轻捷异常,古柏枝叶丝毫不见晃动。白狐抬起前爪,舌底低低吐出几个古怪音节,一抹淡淡烟雾涌过,已失去白狐身影,唯余古柏萧然,在月光下向着青天展开苍劲的枝干。
亥时已过,四下里静悄悄的,轩辕坟南十余里的一处峡谷之中,数堆篝火已经燃尽,余烬兀自发出幽幽的红光,篝火之旁,百余顶帐幕连在一处,帐幕之下,千余百姓打熬不住,昏昏入睡,帐边又有数十名强壮汉子,手持长剑,来回巡逻,因离奇伤人事件不过是近几日的事情,原来聚集在轩辕坟附近的数万百姓闻风早已四散归家,但远道进香者不知消息,尚有不绝赶来的,一时回不去,无奈之下,便商定将帐幕连接一处,安排强壮汉子值夜巡视,希冀防止妖物作祟。
忽地里一阵阴风吹过,将篝火灰烬尽数吹散,团团打着旋儿,呜呜有声,数十名值夜汉子齐齐打了一个寒噤,心中一惊:莫不是那话儿来了?都将手紧紧握住剑柄,紧张地看着阴风吹来的方向。
月色明朗,众人看的真切,远方山峦间不知何时已多了一大团黑影,如活物一般向众人所在峡谷飞速移动,漫漫黑影间血光若隐若现,值夜汉子大惊,正待叫醒帐下熟睡的众人,那黑影中忽地发出一连串桀桀狞笑,如枭箍蓿龈吆龅停潭ισ蝗攵鹤幽灾形说囊幌欤砣碓蔚梗种谐そ7追茁涞兀o琅声响作一片,帐下百姓兀自昏睡,竟无一人惊醒。
那黑影狞笑不停,须臾已来到峡谷上空,垂下一道漏斗般的黑气,探入人群之中,一涨一缩间,道道血光从众人口中升起,源源不绝吸入黑影之中,那黑色越发深了,墨也似的浓稠漆黑,如有实质,黑影中血光鼓动,啧啧有声,似是觉得美味非常。
蓦地里两道碧绿色的光柱急射而来,狠狠投入黑影之中,黑影发出一声高亢的怪叫,几乎落到地上,连忙重新飞到高处,向东南方迅速逸去,只见那一大团黑影在移动中越来越是稀薄,月光下依稀现出一颗头颅模样,那头颅须发蓬然,拖着一条细细长长的青灰色影子,逶迤东去,浓稠的鲜血一路飞洒,浓重的血腥味在风中远远传出。
虚空微一荡漾,白狐在古松间现出身形,低低冷笑:“我道是何方魔物,原来是个不成气候的左道之士,也敢在此行凶。”身子一扭,那白狐已出现在峡谷中,抬起前爪,在一方巨石上写了一行字,随即轻轻一纵,无声无息返回轩辕坟里。
月将西沉,像一个巨大的圆盘,低垂在西北方黑黢黢的群山之间,黑色的云雾已完全散去,那头颅完全显露出来,嗬嗬急喘,飞行速度越来越慢,离地越来越低,晃晃荡荡,摇摇欲坠,挣扎前移,丛丛乱石间的一具无头躯体终于出现在眼前,那头颅尖叫数声,一头扎下,却偏了方向,从肩头骨碌碌滑落,那无头躯体慌乱地探出双臂,捉住头颅,安在自己腔子里。
“呵——”头颅接上,那人一口气长长吐出,全身不受控制的急剧颤抖,良久,方才渐渐平复,颤巍巍站起身来,西垂的月辉斜斜投在他脸上,虽然满面汗珠,须发凌乱,狼狈之极,仍然流露出几分道骨仙风的意味,只是在那浓密的白眉之下,透出的却是两道暗红色的光芒,一下让这名黑衣老人显得阴森而邪异起来。
老人急促呼吸,手抚胸口,跌跌撞撞走出乱石丛,行了二三里,山崖边流水潺潺,松竹掩映,现出数间精舍,老人走到精舍跟前,推门而入,直入后院,只见院角盘着一条水桶般粗细的青鳞巨蟒,顶上生出一只血红肉角,眼放金光,正自昂首对着天边落月,口吐如血红信,嘶嘶作响。
老人跨步入院,那巨蟒一惊,回过头来,见是老人,立时低下头颅,放平身子,似乎对那老人非常畏惧。老人走近前去,那巨蟒越加顺服,缩回蛇信,磨盘大的三角头颅趴在地上,不敢稍有动作。老人微微弯腰,伸手轻轻抚摸那巨蟒头颅,喃喃呼唤:“小宝!小宝!”忽地脸色一变,举起手来,“哧”的一声,五指如穿腐木,深深插入巨蟒厚达半尺、坚如金钢的颅骨,那巨蟒痛的全身鳞甲开张,竟仍是不敢稍作挣扎,老人嗬嗬低笑,从蟒头中掏出一颗大如鸡卵、微微透明的青色珠子,连血带肉塞入自己口中,仰首吞下,又低头张口咬住巨蟒头顶那支血红的肉角,啜唇吮吸,巨蟒粗长身躯软软趴伏地上,眨眼间枯萎下去,只剩下一堆鳞甲与白骨。
老人吃完蟒珠蟒血,原本苍白的脸色稍稍恢复了红润,转身来到后堂静室,燃起一支黑色线香,在蒲团上坐下,五心向天,盘坐疗伤。只过了片刻光景,只听得牙关相击,格格急响,那老人身躯又遏制不住地急剧颤抖起来。老人脸如死灰:对头手段竟如此厉害么?小宝已有千年道行,我吸食了它的精血内丹,竟无丝毫作用。双手按住地面,挣起身来,走到屋角,奋力移开一块石板,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在地面上,原来此处乃是一个地窖,地窖中一片黑暗,嘶声悉索不绝,似有无数蛇虫在其中爬行相斗,令人毛骨悚然。
老人慢慢走下地窖,屈指一弹,地窖周围百余丈铜灯同时亮起,原来这片地窖竟是极其广大,总有数百丈方圆,中间留了一条过道,两边一格一格,隔成数十个数丈见方的洞穴,每处洞穴里都有千百条五彩斑斓的毒物翻翻滚滚,来往厮斗,蛇蝎蜈蚣、蟾蜍大蛇,应有尽有,空气中弥漫着重重毒雾彩烟,老人鼻翼舒张,贪婪地呼吸着地窖中的毒烟,走到一处地穴边,张口一吸,吸入一大团纠缠在一起的毒虫,胡乱咀嚼了一番,吞咽入肚,胸口烦恶之意竟不稍减,老人摇了摇头,晃晃悠悠走向地窖尽头,那处用儿臂粗细的铁栅栏另外隔出了数十丈见方的一处牢笼,腥臭扑鼻,笼中白骨堆叠如山,细细分辩时,有狮虎之骨,有豺狼之骨,有龙蛇之骨,有犀象之骨,有不知名的大鸟之骨,这如山堆积的白骨中,卧着一头皮毛油亮的黑斑大豹,两眼碧绿,甚是威武雄壮,见老人走来,也似非常害怕,弓腰一窜,躲入角落。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这紫金霜还差了几年火候,未竟全功,今日实出无奈,说不得也只好服来一试,老人喃喃自语,走到笼前,揭下数道黄纸符印,掏出钥匙,正欲打开笼门,忽地里一阵晕眩,但觉眼前天旋地转,金星乱冒,重重摔倒在地,双手紧紧抓住自己胸口,在地上不住翻滚,口中胡胡低吼。
这老人生于黄帝年间,求仙成痴,只是未得明师指点,学了些左道皮毛、降头巫蛊之术,那飞头吸血、食蛊服毒的种种作为,皆属此流,多是道听途说,胡想乱练,哪里有白日飞升之功,不过到底也有些延寿保生的作用,喷云吐雾的伎俩,至今千余岁,精力不衰。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老人不知从哪里听得这句言语,近千年来,捉得狼虫虎豹、龙象蛇蟒之流,便关入这笼中,令其自相残杀,只道最后那硕果仅存的禽兽内丹就是紫金仙霜,服之便能令人证果飞升。这头黑豹最是凶狠,自数百年前放入笼中以来,后入的不论是何毒虫恶兽,尽数被这黑豹吞吃,眼看再过数年,便满四百九十年之数,紫金霜便可告功德圆满,不想天理循环,今日因飞头吸食人血,被轩辕坟中白狐破了法术,千余年摄入的蛊毒一时发作起来,再也压制不住,眼看就要死在当场。
那黑豹本来极为害怕,躲在笼角,偷偷窥视,见那老人在地上翻滚嘶吼,只道是什么古怪法术,越发畏缩,不敢出头,过了一顿饭工夫,见那老人渐渐无力翻滚,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微微抽搐,那黑豹踌躇片刻,终于小心翼翼走到笼门前,听老人呼吸微弱,死气渐显,眼中喜色闪动,抬爪轻轻一扭,笼门上数十斤重的大锁哐啷落地——那黑豹数百年在这笼中与诸般狰狞恶兽恶斗不已,早成气候,所畏的只是老人法术符印而已,铁锁虽然沉重,哪里能够抵挡它爪上妖力?轻轻走出笼来,用前爪拨了拨老人身躯,老人只是不动,一口气断断续续。黑豹低吼一声,更不迟疑,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白森森刀剑也似的利齿,一口咬下老人头颅,鲜血喷了黑豹满头满脸,黑豹全然不顾,嘓嘓卓卓,大口撕咬吞吃不已,何消几个呼吸,老人尸骨无存,只余下一地污血——那黑豹数百年来被这老人关在笼中,受尽折磨,实已对这老人痛恨已极,这时将老人吞吃殆尽,心中甚觉畅快,便欲抬头狂吼,忽觉全身如火烧、如针扎、如刀割,痛楚难当。黑豹四爪踞地,耸起肩背,拼命抵受,一条细细的缝隙渐渐从额前裂开到臀后,裂缝慢慢扩大,黑油油的豹皮整张蜕下,蜷在足底,豹皮中一人缓缓抬头站起,赤条条的一丝不挂,身高臂长,宽背蜂腰,全身肌肉健硕精壮,并无一丝赘肉,黑发如漆,肤色如玉,面目异常俊秀,依稀与那老人倒有几分相似,只是一双眼睛碧油油的发出冷冽的光芒,甚是吓人。
那人立在豹皮中,环顾四周,有那么一瞬间仿佛非常迷茫,怔怔不动,旋即全身一震,脑海中如有电光一闪,那老人生平记忆学识,顷刻间浮上心头,霎时间明悟前尘,胸中再无疑惑,迈开大步,走出地窖。
卷一 浮黎劫 第十九章 山在虚无飘渺间
黑豹中生出那人钻出地窖,在静室中寻了那老人的几件衣裳,穿在身上,又寻了一根木簪别起长发,转过身来,倒也风度翩翩,潇洒得紧。
他走出静室,穿过院子,来到前堂,忽听门外有人高叫道:“申公老友!申公老友!”他心头一动,外面来人所喊申公者,便是自己吃掉的老人,来人声音似乎十分熟悉,忙将身体缩成数寸大小,轻轻一跳,挂在窗户上方,这一切他做的轻车熟路,自然而然,仿佛生来就会。小人挂在窗上,往外看时,见外面松阴之下,山石径上,摇摇摆摆,来了二人:一人三柳长须,面如冠玉,身穿白衣,手摇折扇,作文士打扮;一人苍髯道髻,是个道士。那二人说说笑笑,一路走来,小人见来人相貌,听来人语音,自然识得是申公生平老友,白衣秀士乃卧龙先生,乃是个白花蛇妖;苍髯道士名凌虚子,乃是个铁背苍狼成精,这二人成精作怪,已有数千余年,也住在这附近山中,与申公臭味相投,常相来往,时时在一起饮酒取乐,高谈阔论。
说话间那二人已走到屋前,见茅屋门户大开,道士笑道:“老头儿今日起得倒早!”也没什么忌讳,径直走进前堂,小人忙缩身藏在屋顶梁橼间,凌虚子高声喊道:“申公老友!大喜大喜!东海碧游宫截教圣人通天教主近日大开宗门,凡三界修道之士,不拘人妖禽兽,只要虔心向道,一意求仙,均可拜入门下,得窥天地至道。老友老友,我等在这山中苦修,纵然修得千年,终究是闭门造车,难有寸进,今日有此机缘,你我三人何不一同去拜在碧游门下,也修它个金仙正道,与天同寿,岂不是好?”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外。两人风风火火,堂前屋后,喊了一圈,始终无人应声,又见守院巨蟒小宝已成为一堆皮骨,凌虚子道:“这老头儿这数日好像每晚去轩辕坟吸食人血,莫非还未归家?小宝却又为何变成这副模样?莫不是有对头前来蒿恼?”卧龙先生摇头道:“不像不像,不像对头,小宝如此形状,八九分还是老头儿自己的手笔。”凌虚子点头称是。二人又寻了一圈,只不见申公踪影,凌虚子焦躁道:“老头儿生来做事小器,且喜藏藏掩掩,莫不是已经得知消息,故此取了小宝内丹,自个儿偷偷先去东海了?我二人不要找了,作速赶去碧游宫,若去得迟了,诚恐没了位次。”卧龙先生道:“正是正是,莫管这古怪老儿了,我等自去,若老儿未去时,我等学得几分,再来邀申老儿拜师不迟。”
二人略一顿足,腥风刮过,妖雾弥漫,二人起在空中,显了原形,只见一条白花大蛇,一头青背巨狼,各有百余丈长短,藏在重重黑云烟火里,半风半雾,往东海去了。
小人听二怪去得远了,轻轻从屋顶跳下,心道:却有这等好事,闻那碧游宫截教乃三界道法正宗,我且也去碧游宫学他几年道术,只莫叫他二人发觉了。遂变作一团小小乌丸,远远缀在二人黑云后面。
他三个二前一后,行彀有三四个时辰,早望见东洋大海,只见那海水:
烟波荡荡,巨浪悠悠。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潮来汹涌,水浸湾环。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水浸湾环,却似狂风吹九夏。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浪卷千年雪,风生六月秋。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沉浮。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
那二怪喷云吐雾,一径赶过海去,长风浩荡吹来,甚是猛烈,二怪乃多年老妖,哪里放在心上,小人身躯轻微,跟在后面,便有些禁不住,被那风吹得摇摆不已,约莫那二怪去得远了,看不到自己,方也现了真身,弄起法来,也有数十丈妖云裹住身体,觉得有些稳当了,再往前看时,二怪云雾已成为天际一个小小黑点,眼看就要消失在视野中,他生恐没了这二怪引路,自己寻不到地头,忙忙地又赶上数十里。
蓦地里头顶阴风怒号,电闪雷鸣,狂风骤起,一道道浊浪拍天翻腾,霎时间不辨南北,他虽有妖云护体,此时也架不住风雾,被狂风吹得在空中翻翻滚滚,跌将下来,心中只叫得一声苦也!便见眼前一座如山巨浪,仿佛千丈高下,滚滚涌至,骇得他尖声长叫,自己耳中却听不见半分声息。巨浪轰然砸下,他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说来也怪,这壁厢风浪猛恶,仿佛翻天覆地一般,那蛇、狼二怪不过领先数百里,却就浑然不觉,一直往前,又行了四五个时辰,两怪腹中饥馁,身上疲累,没奈何只得寻一座小岛落下,至海中捉了数尾大鱼,生生吃入肚中,歇息一番,起身又行,也不知经过几万里路程,忽见前方五色云起,祥光接天,无边波涛之上,素气云浮,凝于空中,轻轻托着数座海岛仙山,如五瓣莲花,舒展开张,山中楼台掩映,怎见得好景色?——
珠树玲珑照紫烟,清虚宫阙接诸天。
青山绿水琪花艳,玉液锟鋘铁石坚。
五色碧鸡啼海日,千年丹凤吸朱烟。
世人罔究壶中景,象外春光亿万年。
卧龙先生在空中喜道:“看这景象,正是碧游圣地到了,今日方知传言不谬,世间果有这等仙山胜境也!”凌虚子也道:“果然,果然,今番若蒙截教圣人收纳门下,那时节我等跳出三界,超脱五行,摩星弄月,优游四海,可不羡煞旁人?”二怪却也知礼,见到了地头,不敢擅闯,都将黑云妖火收敛了,依旧变作两个秀士与道人模样,扭扭捏捏,乔张作态,落到山前,抬头看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见山中一道白玉长阶上弯弯曲曲,通向远方无数宫阙所在之处,玉阶上乌泱泱的人潮涌动,妖气弥漫,各式男女,古古怪怪,也不知有几千几万,一个个恭恭敬敬,一步一叩,拜上山去,想必都是来朝礼碧游圣人的。
苦也!不想八方妖魔异人已来了如许之多,我二人却不知能否得圣人青眼也!两人连连叫苦,只是既到地头,怎能空回?无可奈何,只得也混入人流,跪在地上,一步步拜上山来。
多宝道人手持拂尘,立在碧游宫前,看着山下攒动的人头,微微皱眉:我教虽说有教无类,不拘人、妖,向来一视同仁,不过掌教师尊此次大开宗门,却也未免有些过滥了,这来的许多,倒有大半是为害生民的妖魔之辈,怎能入我门下?旁有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三仙,本是洪荒异兽成道,今日见了这许多同类妖兽,却不管那么许多,喜笑颜开,数十名妖仙将三仙围在中间,“爷爷”、“祖师”的乱叫,三仙拍拍这个,揪揪那个,胡乱应承,开怀大笑。
卧龙、凌虚随着众人,拜了许久,将膝头都磨红了,终于拜到宫前,游目四顾,见众人所在处好大一片广场,约有数万丈方圆,两侧每隔百丈,就立有一根通天白玉柱,细细数来,广场两侧共立有三百六十根白玉巨柱,柱头火光熊熊,乃是采自天尽头的极光天火,终年不熄,照得天地一片通明。
广场前方,就是碧游宫主殿,截教圣人所居,两人抬眼观看,但见:
朱甍耀日,碧瓦标霞。起千尺琉璃宝殿,甃九层白玉瑶台。隐隐雕梁镌玳瑁,行行绣柱嵌珊瑚。琳宫贝阙,飞檐长接彩云浮;玉宇琼楼,画栋每含苍雾宿。曲曲栏干围玛瑙,深深帘幕挂珍珠。青鸾玄鹤双双舞,白鹿丹麟对对游。野外千花开烂熳,林间百鸟啭清幽。
一丛人等,大惊小怪,赞叹不已,碧游宫前嗡嗡震响,闹成一片,卧龙、凌虚两人都想,圣人家里果是不同凡响,好大的气派,不枉了我等拜跪一场,求道之心益发坚定。
此刻日到中天,群妖毕集,万仙皆至,就听得宫内金钟响亮,连鸣十二下,截教圣人法驾将出。多宝道人挥手示意,广场上万籁无声,多宝道人、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侧身恭候,三百六十对金童玉女提炉掌扇,持幡仗幢,鱼贯而出,分列丹墀之下,随后是教主座前七十二名亲传大弟子: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三仙岛云霄、碧霄、琼霄三娘娘、西城山菡芝仙、彩云仙、蓬莱岛混元一气仙余元、羽翼仙、东海金鳌岛九天君、白云岛金光圣母、火龙岛焰中仙罗宣、丘鸣山火灵圣母、西海九龙岛四圣道人、九龙岛声名山吕岳道人等诸仙,一对对整整齐齐,排班而出,分列两旁。
不一时,玉罄九响,三十六名童子,一般身量,一般的年可总角,一般的白衣飘飘,一般的唇红齿白、双抓鬏髻,扶着黑木沉香榻,缓缓步出宫门,沉香榻上坐截教圣人,头戴九重碧玉莲冠,身披八宝万寿缕金羽衣,腰系黄绦,手执龙虎玉如意,气概散朗,有神游八极之表。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乌云仙、毗卢仙、长耳定光仙、痴仙马遂神情庄肃,在后跟随。
沉香榻落下,诸大弟子都在蒲团上坐了,金钟又响,数名仙童执拂导引,广场上十余万仙妖同时下拜,口称:“教主万寿无疆!”声如雷鸣,海潮震动。教主垂目环视全场,微开金口,朗声说道:“汝等或人或妖、或精或灵,入我门来,须得一心向学,皈我碧游正道,护我截教宗门,矢志不移,厉劫不磨。”数万仙妖高声答道:“我等愿皈碧游大道,终身不渝。”教主点了点头:“如此,我必不负汝等向学之诚,慕道之切。”旁有无当圣母迈步上前,用石蓝花枝蘸了天一神水,往空一洒,只见广场上虹霓缤纷,雨露点点落下,那原是妖的,妖气尽消;原是仙的,道行陡进,众人喜不自胜,跳跃鼓舞,又齐齐拜伏,叩谢圣人大恩,复坐起身来,教主轻拍云板,阐扬妙诀,演说无生,广场上群仙听得一个个如痴如醉、摇头晃脑。
也不过讲了半个时辰,教主还宫,万仙拜送,龟灵圣母升座代师续讲,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等数名切己大弟子随教主入内,坐于静室。教主抬眼看诸大弟子,教主问道:“众弟子,汝等以为,我这广开宗门之举如何?”多宝道人在下面蒲团上张了张口,欲言又止。教主笑道:“多宝弟子,心中有话,但说无妨。”“老师,弟子以为,大道尊贵,不可轻传,我教虽然门户广大,有海纳山藏之量,但传道授法,亦应视其根骨品性,有所拣选,方为稳妥。”说着拜伏在地,“老师,弟子大胆失言,请老师责罚。”教主笑道:“你且起来,你并无过错,我为何要责罚于你?众弟子,汝等心中其实都有此想法,是也不是?”无当圣母等人心中其实确实都有同感,默默无语。教主又笑道:“汝等随我年久,道德高深,难道都不知我用意?”“老师,弟子斗胆,敢请猜上一猜。”“但说无妨。”“老师此举,名为传教,实是意在将四海邪魔妖灵都纳入门下,受我碧游教规约束,使之不能为害于天下,亦可保固成汤江山,扬我正教清名;况此辈左道之士,如真个能向慕正法,发起道心,弃往日之非,从我教之正道,倒也是一场大大的功德。”教主拊掌微笑:“金灵弟子可谓得我心者,所言却有七八分意思。”多宝道人、无当圣母、毗卢仙、长耳定光仙都拜下身去:“我等不知老师用心如此良苦,先前错会师意,乞老师恕罪。”
且不言万仙朝礼碧游宫,截教圣人述说微言大义,那豹人被狂风巨浪打晕过去,昏昏沉沉,随波逐流,也不知漂流了多少个时辰,方才悠悠醒来,睁眼看时,见上方青郁郁一座高山,从高天之上无穷云气中直垂下来,气势雄浑之极,再转头往旁边看时,只见那山山势连绵,向两边远远伸展出去,更不知何处方是尽头。
“这里却是哪里?不知离那碧游宫有多少路程?”他挣扎着想要起身,稍稍一动,便觉浑身三百六十骨节酸疼难当,痛呻一声,复又重重躺倒下去,溅起一片水花——原来自家半边身子却泡在海水里。
他便这样躺在海里,随着浪涛半浮半沉,微微起伏,喘息了半晌,觉得精力稍复,疼痛稍减,挣起身来,向着那高山刚走了几步,忽地里长天鹤唳,眼前一暗,两肩剧痛,双足离地,已被人一把提起。耳际呼呼风响,刮得人肌肤生疼,顷刻间已到半天云里,骇得他高声尖叫,急抬头看时,见上方一双白色羽翅展开犹如车轮,奋然鼓动,原是一头硕大无比的白鹤。那白鹤两支铁青色长爪如钢钩一般深深扎入他肩头血肉,戛然长鸣,扶摇直上,冲入云气之中。
无移时,云雾忽散,眼前豁然开朗,但见山崖回转,飞瀑悬流,林木森森,楼台掩映,千宫万殿,层层叠叠,散布左右,流丹耸翠,气象万千,不带半分红尘俗气,上方星天苍茫,时有极光在天上绚烂伸展。
那白鹤又长鸣一声,双爪一松,豹人重重摔落在地,痛得两眼翻白,几乎晕死过去,只听耳边一个清脆童音道:“师父,这不知是哪里来的一个恶物,浑身妖云煞气重重,竟敢擅闯我昆仑圣地,被弟子抓来,请师父发落。”又听一个老人声音道:“待我看上一看,到底是什么妖物?”“仙长,我不是妖物,我是求仙修士。”豹人忍痛高呼。“修士,修士身上焉有如此重的妖气血光,分明是一头恶豹成形,不知在下方害了多少生灵,尚敢在我面前支吾。徒儿,这般妖物,你还提它出去,掼在海眼漩涡里便是,莫污了我玉虚胜境。”“是,师父。”“仙长,仙长,我真的不是妖物,求仙长网开一面,饶我性命!”豹人吓得魂飞天外,高叫不已,腰间又是一阵剧痛,却是那白鹤抓住了他的腰肢,便待提他出山。
毕竟不知他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一 浮黎劫 第二十章 血雨降兮天命移
白鹤一双铁爪抓住豹人腰肢,长鸣一声,便欲振翅飞起,豹人魂飞魄散,高声惊叫,便待挣扎,偏生被那白鹤一抓,全身分毫动弹不得,“今番休矣!”豹人将眼一闭,心中大悔,“我被那老家伙锁禁数百年,日日都有性命之危,好容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