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归真录-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悟空回身,轻轻握住小山手掌,道:“我没事,你不用担心。”眼却兀自看着天际,忽然道:“小山,自今日起,我要遍征四洲,慑服天下妖类,我要做天下亿万群妖之主。”小山摇头道:“万妖之主也罢,万民之主也罢,总来只是一个虚名罢了。只要咱们能安安稳稳守着这花果山,太太平平过活,就好啦。”悟空冷笑道:“小山,你说与世无争便可安稳,我花果山昔年却又惹什么是非了,八万四千儿郎为何一旦覆灭?”小山语塞,悟空觉自己语气重了,又温言道:“小山,你不知道,劫运将起,我等若无所作为,这样的安稳日子,那也是过不了几日的,莫如应时趁势,奋起一搏,庶几可保儿郎们性命无恙。”小山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嗯,原也是这个道理。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好了,我不拦你。”
  悟空回转身来,打了个唿哨,乙事主斗然翻身立起,口作厉吼,众猴群猪应声齐吼,万里皆闻。
  “大众,且随我走一遭去来。”悟空携着小山,跳上乙事主背脊,袖中放出火莲一朵,那火莲飘飘转转,飞下花果山,低低掠过海波,径自向东。
  乙事主足下紫雾升腾,雷光萦绕,当先追上,群猴各骑大猪,随后飞奔,黄澄澄狂潮一派,压过东洋大海,四海翻腾,云水若怒。
  “咚,咚,咚……”黑白蜿蜒,阴阳交感,分形散影,逐那光卵飞速游动,那白气忽而扬首而起,高数万里,形如巨蟒之口,将那大光明卵一吞而下。
  “咚——”宏大的声音一发而止,在群山间远远传播开去,魔城高悬,赫然大放光明,将须弥山头茫茫迷雾一举冲开,无边大雪霎时而止,金黄色的阳光洒落下来。
  “圆成实相,阴阳化生,摩诃摩耶,与天同休。”奈落伽八万万魔众呼声如潮,叩拜不已。
  中央曼荼罗光轮宝座之上,两位魔主傲然并坐,承乾长发垂地,冷若秋山,刹魔圣主小腹微微有些隆起,玉颊微红,眼波流转,分外动人,听着魔众欢呼,微微含笑道:“你们都起来罢。”
  “是。”群魔轰声答应,站起身来。
  承乾将手指牛魔王,“大力牛王,你过来。”
  牛魔王应命上前,承乾走下宝座,将修长白皙的手掌在牛魔王顶门轻轻一拍,那牛王闷声一吼,伏下地去,身形变化,乃一头大白牛,十余丈长,八九丈高,浑身皮毛缎子似的水滑油亮,两角弯弯,犹如新月,长尾敲摇,鼻中炽白烈火喷吐,十分雄猛,背上却长着一个大肉瘤,形如驼峰。
  承乾道:“好了,昔日你堕下幽冥,今日毕竟返本还原,还随我左右。”牛王抬头扬耳,哞哞鸣叫,只将眼看着铁扇公主,似是十分不舍。
  铁扇公主啐道:“这贼老牛,与世尊为坐骑,是你天大的福气,你又有什么不舍?”牛王哞哞低鸣。承乾道:“好了,我也不用你多时,若不用你时,还你夫妻厮守团聚。”那牛王听了,十分高兴,仰首长鸣,承乾飞身跨上他背脊,在那肉峰上一拍,那白牛四蹄下就起黑莲万朵,如火如荼。
  承乾道:“刹魔,我先去了。”刹魔含笑,起身看他,承乾将那肉峰又一拍,白牛踏着黑莲,浑身光气氤氲,跨上苍天,径自去了,六部魔众跪地相送:“恭送我主薄伽梵。”
  此一去也,正是: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云雷未泰之日,玄黄流血之时,当其宜也。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二 有情劫 第四十三章 云雷未泰之日,玄黄流血之时
  昆仑山上,坐忘峰顶,金钟悠远,白云无尽。
  玉虚宫千重门户大开,青幡对对,提炉双双,两行羽葆,异香缥缈,南极仙翁捧三宝玉如意,白鹤童子捧碧落青拂,扶着九龙沉香辇,徐徐步出宫门,沉香辇上,太始一气混元混洞太上无极大道掌阐教道法虚皇传灯浮黎元始天尊麻衣大袖,髻分双歧,安坐八宝云光座。
  尔时元始天尊,身登玉座,将演大法,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日月倾盖,星宿停机,天地万灵,莫不振肃。
  钟声清越,十方世界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
  尔时天尊座前,有五位玉虚上仙,所谓:东极妙岩宫青玄上帝太乙救苦天尊;青峰山紫阳洞小有空明清虚道德真君;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洞玄灵宝至真大法师;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皆项生圆象,足步莲花,充塞二方,一时齐至,以位而坐。
  又有四大天师,所谓: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张陵;太上玉京左宫仙翁葛玄;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许逊;玉枢火府天枢领位崇恩真君萨守坚,各领无量眷属,并乘五色琼轮,琅舆碧辇,九色玄龙,十绝羽盖,麟舞凤唱,啸歌自若,灵妃散花,金童扬烟,赞咏洞章,浮空而来。
  又有五老帝君、金阙后圣、三十二天帝、八十一天君、玄和灵妃、太明玉女、真人仙人、玉女玉童、天人眷属,太真举信,神王仗幡,天乐空歌,万种互作,震骇天地,喜乐难言。
  尔时东西极远之处,忽有奇光上照太空,来入法会,九色艳逸,灼烁鲜华,炜烨流芳,不可熟视,复有可韩丈人真君朱陵度命天尊、三茅真君、三界六合诸大散仙,所谓:赤松子、宁封子、容成公、黄石公、河上公、阴长生、王方平、安期生、兰公、吴猛,如细雨密雾,皆飞空而至,来集昆仑。
  尔时昆仑山上,玉虚宫前,匡龙卫凤,飞仙羽盖,九十万重,天地水官、五岳真灵、四海大神,仙童玉女,十亿万人,手执九色之节、十绝华幡,各以神力吹嘘云气,震动天地,焕落火铃,雷电激扬,啸歌云宫,烧香散华,吟咏《变化空洞上经》。
  “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道之体,本自然。兆于一,象帝先。浑无物,杳冥精。玄化流,光音生。辟混蒙,渐微明。太无变,三分气。始青气,号清微。龙汉劫,天景晖。元白气,号禹余。显真文,焕太虚。玄黄气,号大赤。开上皇,万化孳。……”
  尔时元始天尊,垂五毫眉,空浮于青、黄、白三色云气之中,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名浮黎劫,在空玄之中,去地八万四千由旬。天尊微垂宝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浮黎劫土。天人仰看,惟见勃勃而起,既入碧土,渺渺茫茫,不知所在。
  尔时大浮黎土,碧落空歌,龙汉始青,虚峙劫仞,云气如海,遍顾十方,无先无后,无极无穷,不知所来兮,不知所终。
  尔时元始天尊,安隐玄虚,从其顶上,出七十二色弥罗元气,无量庆云,方六十四万亿里,又有八角琉璃金灯一盏,光达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右旋而出金火百千万亿微尘沙数,宝焰璀璨,若星若尘,随风散淡,于无边天穹云气之中,浮沉显隐,此消彼现。
  尔时元始天尊,衣袂飘飖,不风而举,手抚玄元始三宝玉如意,仰而含笑,即吐千百亿五色微妙光明,青黄白三色元气于口中而出,若巨虹然,绕三千大千世界九匝,遍照无极空蒙,亿万诸天乃致上下四方,六合八荒,九幽十冥,一一国土人民,无幽无隐,洞彻通明,皆见天尊。
  尔时元始天尊,抚几高亢,凝真遐想,观时已至,微启玉口,出微妙音,敷说大道推始,劫运开辟,天地演成之秘:
  “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关,三百六十轮为一周;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天运三千六百周为阳勃,地转三千三百度为阴蚀。天气极于太阴,地气穷于太阳。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乃谓之小劫。小劫交则万帝易位,九气改度,日月缩运。陆地通于九泉,水母决于五河,大鸟屯于龙门,五帝受会于玄都。当此之时,凶秽灭种,善民存焉。天运九千九百周为阳蚀,地转九千三百度为阴勃。阳蚀则气穷于太阴,阴勃则气极于太阳。故阴否则蚀,阳激则勃。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大劫交则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尸飘于无涯,孤爽悲于洪波,大鸟扫秽于灵岳,水母受事于九河,五龙吐气于北元,天马玄辔以徒魔,赤锁伏精于辰门,岁星灭王于金罗,日月昏翳于三豪之馆,五气停晕于九岭之巅,龙王鼓华于东井之上,河侯受对于九海之下,圣君显驾于明霞之馆,五帝科简于善恶。当此之时,万恶绝种,鬼魔灭迹,八荒四极,万不遗一。”
  天尊曰:“盖天地之改运,非真所如何,惟高上三天,白简青箓,乃得晏鸿翮而腾翔,飞景霄而盼目耳。”
  天尊曰:“自无始以来,劫运无穷,不可称计,今试为汝等言之,取磐石如昆仑,芥子满百由旬大城。百年一度,天人飞来,罗衣轻拂此磐石,乃至石尽,劫犹未尽;百年一度,天人飞来,入大城中,持芥子一枚,乃至芥尽,劫犹未尽。彼一劫者,尚若是之久,何况空洞以来,无量微尘数劫,谁当悟斯者也?”
  天尊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愚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以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尔时,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量数亿,宝盖严明,幢节重重,肃然静听,皆称善哉,音声琳琅,咏而歌曰:
  “元洞玉历,龙汉延康。
  渺渺亿劫,浑沌之中。
  上无复色,下无复渊。
  风泽洞虚,金刚乘天。
  天上天下,无幽无冥。
  无形无影,无极无穷。
  溟涬大梵,寥廓无光。
  赤明开图,运度自然。
  元始安镇,敷落五篇。
  赤书玉字,八威龙文。
  保制劫运,使天长存。
  梵气弥罗,万梵开张。
  元纲流演,三十二天。
  轮转无色,周回十方。
  旋斗历箕,回度五常。“
  尔时,十方无极天真玉女,颜容姝妙,端丽奇特,天珍异宝,庄严身相,其身复出微妙解脱自然之香。闻天尊言,踊跃欢喜,欢未曾有,因拔七宝琉璃之琴,按九光水精之箫,言音清彻,咏而歌曰: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
  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
  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祆魔精,斩馘六鬼锋。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忽有太白之气六道,自东南出,渐出渐长,长六十万亿里,升腾变化,扶摇而上,飙入上方无极世界,亘亘长白,凝空不动,其浮黎劫土,碧土庆云,金灯宝焰,光霞万重,浮青无量,不能夺其正色,不得摇其根本,十方群仙顾而色变。
  亘亘白气之中,有人浩然作歌,洞然飘入苍冥:
  “浑沦至道急如箭,反覆阴阳自交战。
  太极茫茫造化开,平空落落神奇见。“
  十亿万仙人咏唱之声,不能掩其清音。
  元始长眉微轩,对曰:
  “有情无情不可穷,大智小智交相攻。
  不有圣贤开教化,那知动植本虚空。“
  随其歌声,顶上庆云如涡急流,龙汉始青碧落梵气中,亿万金灯宝焰交织鼓荡,结成无数云篆玉字,八角垂芒,文采焕然,千重万重乃至百千万亿重,次第飞起,层层叠叠,皆向那六道浩然白气绞缠障覆而去。
  白气中人复对曰:
  “群生万象参差出,六合八纮装点遍。
  跨古腾今逐日新,流形返朴随时变。“
  六道白气腾空飞旋,浩然四塞,如巨虬苍龙,飞扬跳荡,苍然长吟,于东极出,自西极没;于南冥现,自北冥隐,金灯云篆纷旋飞舞,飘转相逐,鼓动于太白龙气之间,满空闪耀,时时蓬然炸开,乍亮还消,散若繁星,鼓舞若海,浮黎劫中四望无极,煌然光明,十亿万仙人举首仰看,恍兮惚兮,莫知所为。
  于极西方,又浮出一座摩尼轮,一座伽蓝钟,巍巍如须弥山,其上各各密布百千万亿秘密陀罗尼,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微言经论,无量莲华宝色映照上下,住于虚空,缓缓旋转,并不上前。
  白气茫茫,宝焰缤纷,盘旋鼓荡越发急骤,碎若流岚,元始天尊亢然发歌:
  “大哉无极玄元道,何者不蒙灵应药。
  点化三光转碧空,滋荣万物开花萼。
  腾今跨古未尝坏,历险冲艰殊不弱。
  浩浩洪流自激扬,纷纷大化谁斟酌。“
  将手抬起,一挽一引,百千万亿金火宝焰、无数云篆凝成一股,作宇宙锋,精光乱眼,其长九十万亿里,砉然横过茫茫天穹,将无穷龙汉始青之气一剖为二,直劈向六道白气之中。白气骤然散开,只是一瞬,混蒙白气旋荡而起,比前更胜,与宇宙锋绞缠一处,大风起兮,浩浩荡荡,弥纶万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风飙长歌,慷慨激越:
  “混元一气首兴变,无上至尊唯独恶。
  踏碎虚空出杳冥,劈开混沌生挥霍。“
  层垒尽破,碧落横流,鼓荡不休,气剑每一相交,便有光明大放,迸出无穷细碎金火,充满宇宙,无不遍满。蓦地里空蒙大开,中现远山隐隐,清溪潺潺,木屋之前,老松树下,苍岩之侧,青袍的瘦小老人倚着扁拐,颤巍巍扬起手臂,将一根湛青碧绿,生机盎然的松枝抛将下来。
  十亿万仙人惊鸿一瞥之际,天穹复合,清溪远山、老松木屋、苍岩老者悉数从视线中消失,那绿意盎然的苍翠松枝一动一动,如一根青色的羽毛,轻飘飘飞转而落,“嗤”的一声,在宝火白气的振荡中化为乌有,
  “善哉。”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宇宙锋散,依旧化为庆云金灯,垂于顶上,那六道白气却如六头庞然的白鲸,剖开无尽龙汉始青碧落大梵之气,腾起重重碧浪,驶向天边。
  一时诸天廓然,静然宁谧,碧天如洗,浮云轻缕,西方摩尼轮、伽蓝钟悄然而隐,尔时十方无极天真大神、四大天师、五老帝君、金阙后圣、三十二天帝、八十一天君、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天童玉女、无鞅数众,于大浮黎土中,同声称扬天尊大法: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
  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
  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祆魔精,斩馘六鬼锋。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天尊微微颌首,白鹤童子将碧落青拂轻轻一转,南极仙翁屈指轻击玉罄,“叮”的一声,清音渺渺,四远无极,亿万群仙稽首而退,四散飞出大浮黎土,天尊合浮黎,降宝辇,止于宫前,座前唯五位上仙环列,曰太乙救苦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云中子、灵宝大法师。
  天尊道:“今日我说此阴符经,叙天地杀机之道,汝等弟子,解其意否?”
  五位真人道:“老师辞浅意深,我等不能尽知,虽然,亦有所得。”
  天尊道:“有机而无其人者败,有其人而无其道者败,故上达之士,观其时而用其符,应其机而制其事,故能运生杀于掌内,成功业于天下者也。夫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以达者保之于灵台,以观机变。卷之则自胜,舒之则胜人。察之则无形,用之则不极。所谓立本于皇王之中,应机于权霸之内。我无繁言,汝等善体此意,则滔滔劫运,一步而越,乌足道哉?”
  五位真人叩首曰:“谨遵老师教诲。”天尊颌首曰:“好了,你们去罢。”五位真人叩首而退。
  东海之外,有大荒境,鸿蒙泓洞,上不见日月星宿,下不见黄泉秽土。惟有茫茫青云,赤土无边,不知几亿万里。
  又有四方群山耸立,却是那大言、潏山、合虚、大阿、离瞀、招摇、夏州、孽摇頵羝、壑明俊疾,无数上古凶境,分列东南西北,皆广阔千万里,高耸云空。
  阴沉的苍穹下,有大壑焉,中出赤火百万里,又有风如橐龠,那炎炎流火随着郁郁风气,如万军之旗,呼喇喇扬起数千里,又复落下,如此周而复始。
  除此之外,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再无余音,滔滔黄尘滚滚而来,猪猴猿啼,顷刻将此地亿万斯年的寂静打破。
  悟空与小山乘着乙事主,领着一众小猴,率群猪奔腾而至,火炽如十日,不可稍近,群猪裹在腾腾黄雾之中,立于万里之外,不敢稍近。
  远远望去,无边火炎里,却又有三个火眼,上二下一,成倒三角形,上面两个略小,下面一个周围足足有数万里方圆,热风呼呼,白热的火炎从这三个洞穴中流淌出来,飘入虚空,澎然弥漫,灼灼不可当。
  一众小猴遥遥观望,挥汗如雨,都道:“大圣爷爷,此处一片蛮荒,连鬼影也不见一个,我们到这里做什么?”悟空抬手叫群猴噤声,那火莲花飘然轻转,正浮于乙事主鼻前数里之地,忽然稍稍扬起,飞坠而下,直钻入下面那个熔金烈日般的巨大洞穴之里去了,众猴正看时,“阿……嚏——”狂风大作,炎炎流火自那三处洞穴中直喷出来,飙升数万里,将群猪猴吹上天际。
  火风扑面,群猴毫毛几乎烧尽,纷纷叫道:“爷爷,那道士哄你,此处不好耍,我们走休,走休!”此时那风息渐渐变小,炽热流火一涨一落,又回复了先前那般节律。
  悟空聚精会神,并不理会群猴,却将顶上凤翅紫金冠一推,有一朵白莲花升起,须臾成万亩方圆,千重纯白莲瓣间,倾盆大雨淋漓落下,与下方无边流火相触,嗤嗤有声,尽化为腾腾水气,氤氲蒸腾,护住大众,大众在内,通体清凉,便无复初时燠热,群猴都叫:“爷爷好神通也。”
  悟空道:“你们在这里稍息,不要乱走,我去去就来。”群猴与猪群乱纷纷应了,乙事主甩了甩头,闷吼了一声,长尾轻摇,缓步向前,足步虚空,踏足所到,便有水莲花朵朵自虚空生出,托住乙事主四蹄,无边火炎如为大风所吹,自身体两侧卷扬而出。乙事主扬尾昂首,足蹈莲花,浑然无惧身外高热,载着悟空与小山,一步一步,步步皆踏莲花,走向那白金烈日般的火穴之中去了,白炽烈焰流淌奔腾,一猪二人身形霎时隐没在火焰光影里。
  群猴咬指观望,中心惴惴,良久,只觉下方大地微微振荡起来,“呵——”随着长长的低沉风吼之声,那百万里火炎竟在慢慢地,慢慢地翻转,立起,升上天空。
  小猴们心下骇然,慌忙驱着群猪,疾往后退,却又退了数万里,抬眼再看时,大吃一惊。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二 有情劫 第四十四章 开皇龙汉玄黄外,湛湛空成自有象
  且说莽莽大荒境中,悟空携着小山,共乘乙事主,足履虚空,虚空生莲,白莲花开,朵朵摇曳,托着乙事主四蹄,二人一猪,悠悠然走入那流火风穴。
  大火流炎,虚空无际,满目皆是赤红火焰,飘舞如火蛇,热浪灼人,小山不禁缩向悟空怀里。乙事主浑如无事,足踏莲花,水光氤氲,施施而行于雾腾腾的火云深处,蜿蜒曲折,也不知行了多久。
  群猴遥遥观望,有两个时辰,“呵——”随着一声长长的低沉风吼之声,前方的百万里火炎慢慢地,慢慢地翻转,立起,摇摇晃晃,升上天空。
  群猴猪骇然莫名,仰面而观,大吃一惊,却哪里是火炎了,分明是一头无大不大的火焰巨猿,巍巍立于天地之间,其高过于昆仑山,一身深赤色般的长毛披拂飘扬,根根毛发间皆有白炽烈焰喷薄而出,直飘出数千里远,烈焰上腾,映得亿万里大荒境中原本阴沉的天穹一片彤红,辉煌之极,壮丽之极。
  “爷爷呀!”群猴骇得咬住指尖,驱着群猪,又奔出数万里,这才敢回头观望。
  只见那火焰巨猿立在原地,并不移动,定手当心,右手大拇指、无名指相持如三角形,左手平仰微动,“呵——”,“呼——”巨猿呼吸如地肺,泥丸宫中一道炽白火焰如天柱般笔直升起,贯入苍穹,大荒境的天宇于中裂开,炽烈的星光大火在明亮的裂缝中流动,如有实质。
  “呬、吹、嘻、嘘……”莽莽四声,连续从巨猿口中吐出,大荒境如海波起伏,蓦地里,“喀喇喇”一声巨响炸在空际,群猴掩耳不及,只见那火猿顶上火柱忽然纷旋而散,散若莲花,千重万瓣,莹透如纯色琉璃,中央有一缕翠色微微,轻旋蔓延,如藤蔓之状,碧华亭亭如盖,顶上又结出一个嫩绿色的葫芦来,葫芦口中一脉金光射出,分射五方,成五朵莲花,五色涵虚,皆广数万里,中央金色千叶莲花之上,乙事主驮着悟空、小山,稳然而立;西方纯青色千叶宝莲中,宝光萦绕,一猿颊生六耳,左托神山,右持金锤,腾然踊跃;北方纯白色千叶莲上,白波无量,一猿跳踉,周身毛孔中有风霜雪雨,四时变幻,吞吐进出;南方纯黄宝莲含苞未放,东方赤色莲华花开灿烂,中央却是瞿然空寂,并无一物。
  那火猿抬头仰看,嗷嗷而吼,悟空、无支祁、哈奴曼三猿皆垂下手来,以手接引,那火猿跳上赤色广大莲花,四猴相视而笑,携手向天,同声作啸,欢喜无限。
  只见悟空啸歌已歇,腾身翻起,将身倒立,顶心向下,那水、火、风三猿连同五色莲华与翡翠葫芦,皆化腾腾光气如七色天河,倒流入悟空泥丸宫去了,悟空在高空中一翻一折,依旧落将下来,坐在乙事主背上,向群猴挥手,群猴皆呼:“大圣爷爷神通无量!无量神通!”呼呼吼吼的奔上前去,将悟空三人围在中央,欢腾雀跃。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三千大千,无穷世界,皆因地火水风,四大和合,清浊分判,风持大水,水结金轮,金轮发火,四大相摩,持此世界,地火水风尽依虚空,虚空无所依,无穷尽,无所来,无所去。
  又,昔者旷劫之先,二仪未分,混沌玄黄,光景冥远,浩漫太虚,其中有精,弥纶无外,仿佛有象,湛湛空成。三教圣人游于空无之中,各以太玄、太始、太元一炁吹入其身,乃成胎光、爽灵、幽精三光,以为命魂,又取太初七灵为魄,贯入九窍,其精遂蘧然而兴,乃成盘古真人,三教圣人授以开天妙经三十六卷,盘古真人于一无所有之中,足踏玄黄自然光明道气,冲虚凝远,法则斯经,运行功用,以无上法力,作虚空吼,历七千余劫,所谓龙汉、赤明、上皇、开皇、延康,浩浩茫茫,沦坏不知几千万度,方始开辟鸿蒙,分剖玄黄,成天立地,化造万物,散布星辰,二晖缠络,四大分崩,安立三界十方亿万世界,功莫大焉。
  颂曰:
  太混一时剖,空花千古繁。神奇亿万变,道德杳冥存。
  万化随时出,三光合度明。九霄宫运转,八极自生成。
  又曰:
  大圣开天地,长空布日星。回还分昼夜,今古照生灵。
  日月腾光彩,风雷震杳冥。含弘无作用,变化有神灵。
  尔时混沌玄黄自然光明余气,散入空洞,经千二百劫,渐渐凝聚,结成一块奇石。其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广二丈四尺,上有九窍八孔,孔孔相通,感盘古盘古开辟之气,吞吐混沌,和合四象,渐渐通灵,化形为人,根骨挺异,截教圣人以为弟子,即石矶娘娘是也。教主授以无极黄庭之法,练就三花五气,已得长生之体,不想遭逢劫运,为太乙真人所杀,封神正位,为月游星君,那天地玄黄石遂返归先天虚空之态,立于花果山顶。
  盖劫运推始,既有一杀,必有一生,此乃因缘乘会,天道流变之理,准提道人偶过东洲,见此石杀气怨念凝而不散,心生慈悲之意,施展无量大法,将花果山下无支祁之神魂引入石内空虚,数百年间,感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胞胎,方有石猴出世,悟空之体,实虚空之象也,是为心、是为意、是为识,含罗万有。
  世间四大,终归虚空,故无支祁以先天水魂,哈奴曼以先天风魄,穷本溯源,欣然悦然,尽归于空,大荒境中这火猿,乃是先天火神之体,亦流入悟空一心,是名五气朝元,此时悟空四气归一,不可思议,长啸声作,虚空粉碎,群猴万猪恍然之间,已不在大荒境内,依旧落于花果山头。
  “列位儿郎,三界一千七百年一度,劫运将兴,我辈乃异类修道,却安稳不得,唯有投身劫运之中,奋然一搏,才有一线之机,故此我辈当求自强,我欲混一天下妖类,与天争衡,儿郎们以为如何?”悟空道。
  “大圣爷爷怎么说,我们便怎么做。”众小猴群情激昂,群猪一齐乱吼,振得山海摇动。
  悟空颌首,目穷八极,视通万亿,早看见南洲之西,西洲之东,妖气弥漫,一团团,一簇簇,缠绕盘旋,譬如烟尘,结为重云,亘亘绵绵,上彻天关,下入地泽,风尘鸿洞,如重重帷幕从空坠下,将西、南两洲断绝。
  又见十方八表,四海之外,妖气迷离,散若风烟,或浓或淡,不可数计。
  悟空皱了皱眉,自语道:“不想天地之间,妖类盘结,如斯之多,若一一伐去,却好生麻烦。”小山听了此言,忽然笑了一笑,悟空道:“小山,你笑什么?”小山道:“妖类亿万,若一一伐之,自然麻烦,不过要令天下妖类臣服,却又何须一一尽伐呢?”悟空听了,若有所悟,道:“小山,你读得书多,识见必然是高的,细说来听听。”小山笑道:“我又有什么识见了,只我幼年读书,有一首诗我还记得,我背给你听听。”悟空道:“好。”小山翘起鼻子,倒背双手,脆声诵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