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归真录-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虚,非冷龙护持之术也;迎锋刃而缺折,非隐形出神以避之也。……”
  道人将身如意通一一解说完毕,已是过去七八日,悟空如法修习,不知时日之速,这一日,用功完毕,道人又问道:“悟空,你修习神通,进境如何?”悟空曰:“师父高天厚地之恩,弟子近来火候具足,功行圆满,或大或小,随心如意,霞举飞升,腾挪变化,都不在话下。”道人听悟空言中有自大傲慢之意,微微笑道:“悟空,凡人道果易得,道心难守,三灾风火,刀兵纷乱,一堕轮回,万劫难复。神通不过外象,道心方是根本,须当不住物我,道心坚凝,方能一得永得,不然,终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你要谨记。”悟空初通大道,正是信心充满之时,闻言也不太在意,笑道:“师父这话差了,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与日齐光,怕什么三灾劫难?”道人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言,说道:“悟空,你既能霞举飞升,你试飞举去这池心,将那一朵毗楞伽千叶宝莲摘来与我。”悟空听罢,笑道:“师父请坐,弟子顷刻便回。”当下腾云而起,噫,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他却是个猿猴之体,生性顽劣,往前一纵,丢个连扯,翻了一个空心筋斗,金光如电,望池心上空去了,道人含笑仰首而观。
  悟空驾筋斗云而起,耳边风响,无移时,早到池心,见中央一朵微妙绀青色千叶莲华亭亭秀拔,挺出水面,放出无量五色光明琉璃宝色、宝云,照耀虚空。悟空欢笑道:想必这就是那毗楞伽千叶宝莲,果然好东西也,待我摘将去来,献于师父。按落云头,伸手便摘,焉知看着近在眼前,却是无论如何也够之不到。悟空够了多时,恰如水底捞月,摇摇滉漾,只是挨不着那莲华的边儿,不由得心中焦躁,喝一声:“咄!”使一个大乾坤擒拿手神通,两臂探出有千百万丈长,两边急速合抱拢来,心道:却看你此番往哪里躲?
  忽然喀喇喇连声巨响,虚空崩塌也似纷纷破碎,倾折激撞,星落如火,遍青天中百千万亿雷球同时狂涌而出,一齐炸响,悟空心惊:不好,不好,想是手臂伸得太长,却将天也撑破了也。将手臂晃一晃,复了原身,欲抽身回池边无忧树下来。却见前方太虚空中,亿万电光影里,一头鳌鱼浮空摆尾而来,好大身躯!足足有百万里长短,眼如日月,齿如雪山,苍须条条,倒挂九天,随风乱舞,张开须弥巨海也似的阔口,便向悟空吞来。悟空惊道:“这夯货想是看守这莲花的,如何变得这般大了也!”急翻筋斗便逃,哪里逃得掉?那鳌鱼昂首长吟,如百万神龙同作啸声,大口一张一吸,神光狂风倒卷如刀,悟空微驱被这股沛然莫御的庞然巨力牵引,身不由主,飘飘荡荡,落向鳌鱼口中,高声大喊道:“不料方才修得几分神通,却就做了这鱼儿的腹内点心!”挣拳展脚,拼命挣扎,砰砰乱撞,忽然叫一声“苦也!”睁开眼来,只见面前通臂老猿与一众大小猿猴凑上前来,口中都道:“大王好睡,这番可是醒了!”悟空兀自懵懂:“那鳌鱼呢?莲花呢?流星呢?风雷呢?”通臂老猿笑道:“大王想是还做梦哩,且吃几个橘子解酒。”“啊?那小山呢,九公呢?可曾来过?”“大王真是做梦做糊涂了,哪里有什么小山九公,日前乃重阳佳节,大伙聚会欢饮,大王酒醉,直睡了七日,今日方醒。”
  难道我真是做梦,梦境为何又这般真切?悟空坐起身来,看自己身上时,却不是还穿着小山在傲来城所买的青布直裰?
  “我既酒醉做梦,身上这身衣衫从何而来?”
  众猴抹眼看时,可不是,猴王身上整整齐齐,穿着一套衣衫,众猴都愣了神:“大王何时竟穿了一身衣服,却是从哪里来的?方才明明还不曾有。”一时都有些呆怔,悟空一跃而起,往洞角奔去,众猴随后跟来,只见绿光一闪,洞角不知怎地多出一个洞门,众猴随后跟进,只见猴王立在一方石壁之前,呆呆而立,石壁上写满了朱红篆字,却是一些儿也看不懂。
  悟空站在石壁之前,看那黄庭经,只见石壁上青苔抹得干干净净,分明有新近擦洗之痕,又看那些经文时,不但字字认识,经义也已经看得了然明白。
  悟空回头问道:“这石壁是何人擦洗的?”众猴纷纷道:“我等不知,一向不知洞中还有此洞,若非大王方才发现,我们都不晓得,又如何知道这壁上有字,又哪里会擦洗这石壁?”“你等所言当真?”“当真!”“那么我也不曾命你们下山守候来往船只,请人上山咯?”“不曾,不曾!”众猴跳跃哄叫,悟空但觉头脑中晕沉沉的,恰如淤泥一般糊里糊涂,仰头看那石壁,又低头扯自己衣服察看,手掌不自觉摸上那片石壁,触手处石屑如粉,扑簌簌掉将下来。
  这石壁如何这般绵软?悟空心中疑惑。
  只见大小众猴见石粉飞散,也学猴王用手摩挲那石壁,却如精钢一般,哪里磨得动分毫?有几个大猿不信邪,挥拳便砸,直震得指骨欲断,高声呼吼。众猴见了,乱纷纷道:“原来这石壁如此坚硬,大王好硬手!”悟空低头细看自己手掌,见五指如常,也看不出有何特异之处,脑中各种景象、言语、神情、动作如丝麻一般乱糟糟纠结在一处,只觉得头痛得如要裂开来一般,当下挥了挥手:“你们先出去,我要一人在此想一想。”众猴不敢有违,喏喏而退,翡翠洞中只剩下猴王一人,坐在石上,双手抱头,苦苦思索。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二 有情劫 第九章 东岳天齐,泰山之顶
  小山从昏暗中醒来,有似是遥远的鼓点一般的低沉声响在耳膜中振荡。
  四周的空气湿润而温凉,却仿佛在很快地冷却下去,小山不自禁地缩了缩身体,抱紧了胳膊。
  “你醒啦。”有一个声音在鼓点声中响了起来,温和,宏大,却渺渺茫茫,仿佛远在天边,却又分明近在耳边。
  “你是谁?我在哪里啊?其他人呢?”小山惊疑地问道。
  “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你现在在我的肚子里。”
  “你是……你是……鲸神?”
  “我不是什么鲸神,不过你要这么叫我也无不可。”那声音仿佛微微叹息了一声,“你往前走。”
  小山迟疑地一步步往前走去,眼前有蒙蒙的微光亮起,越来越亮。
  一团玲珑的光悬在空中,鸡子大小,丹火一般的通红,照亮了四周,看上去仿佛是坚硬清冷的石壁,却在微微搏动。
  “我就要死了……已经不能把你送出去……你把它吃下去……吃下去……”白鲸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鲸神……你要死了?”
  “是的,你快吃了它——”
  小山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周围已经非常寒冷,唯有那团光还散发着温热的气息,她走上前去,伸出手指想要碰触那团红黄色的光芒,那团光却一下飞了起来,跳进她微微张开的嘴里,钻了进去,仿佛一团火在腹内燃烧起来,全身燠热难当,每一个毛孔都从里向外散发着烈火一般的气息。
  “呵——”她慌张地张开口,想要把它吐出来,却发现身体根本不听使唤,无数火焰在体内燃烧,她的意识却在渐渐地模糊下去。
  四周回荡起一声幽幽的叹息,仿佛有什么东西蓦然腾空而起,在海水中张开了巨大的双翼,无声无息地破开海面,在夜色里轻盈地滑翔,然后向着远方的大陆落了下去。
  小山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脑海深处掠过无数破碎的景象,父亲,母亲,九公,大海,白色的巨鲸,还有那只披着一身金毛的猴子,然后她沉入了深深的睡眠。
  到处都发出细微的声响,石壁不再有搏动的迹象,那低沉的鼓点声也瞬间消失了,寒气滚涌,四下里迅速蔓延,一切都开始冻结,变成雪,变成冰,变成寒冷的、坚硬的真正山岩。
  夜一般漆黑的海底出现了一座冰雪的山岭,周遭再没有任何生灵活动的迹象,而小山在就在这座雪山的中心沉沉地长眠。
  ****
  悟空抱头苦思,低头看自己衣服,他分明记得,他与小山、九公在傲来城中游逛,小山如何为自己挑选比对衣衫,自己又如何穿上衣服,又如何出海遇上白鲸、商军,如何遇上释迦牟尼,如何遇上师父。
  只是他运神念从身着衣袍延伸出去,却捕捉不到小山在世间生存的任何迹象,小山仿佛从来未在这世上出现过一般,他神通所学不全,身如意通倒还学了五六分,其余天眼、天耳诸大神通,根本未曾入门,无法周知三千世界,他感到深深地无能为力。
  群猴不安地在翡翠洞外等候,他们觉得猴王变得很奇怪,仿佛跟以前不一样了,可是又说不上来是什么地方不一样。
  忽听得猿啼声作,透出洞外,那啼声初起时悠长清亮,如啸如歌,连绵不绝,直贯入上方无尽虚空;到后来威猛高亢,如悲如怒,仿佛九重天上百万神明同声高呼,雷霆齐作,一个接一个连珠价落将下来。
  众猴在满天的啸声中骇得紧捂双耳,抱做一团,栗栗发抖,心中都想:大王何时变得这等厉害了也。
  风雷四起,群山振动,海水摇荡,傲来城中,万圣王独居御座,侧耳倾听那啸声遥遥从花果山方向传来,低头默想,口唇嗫嚅,不知在说些什么。
  忽听得啸声滚滚,自远而近,倏忽间已到耳畔,一道金光射入大殿,万圣王愕然抬头,见猴王青衣黄绦,足蹬乌靴,站在面前。
  “万圣大王,我从花果山来,你可曾见过我?”悟空问道。
  万圣王打量了一下悟空,轻轻摇头,又轻轻点头,神色古怪:“你是……我仿佛见过你,不,我没有见过你,不对不对,我还是见过你。”
  “到底见没见过我?”
  “有还是没有,我也不知道,不知道……”万圣王自言自语,他像之前的悟空一样,低头苦苦思索,不时喃喃自语。
  悟空看着他,等了半日,万圣王神情越发迷惘,不再理会眼前的悟空,只是自顾低声自问。
  悟空不耐,叫一声:“万圣王,我去也!”一个筋斗倒翻而起。
  水帘洞内,金光一闪,凝成一个人形,正是悟空,群猴叫道:“大王!大王!”悟空一步跳上前来,问那通臂老猿:“老叔,要知一个人是死是活,是否实有其人,却往哪里寻访才好?”通臂老猿一怔,道:“这个么,等我想想。是了,大王……”
  “什么,快说。”
  “传说幽冥黄泉之下,有生死簿,凡一应世间天地人神鬼,生期死日,簿上皆有记录。”“如何前去幽冥?”
  “这个,人死之后,受轮回之力牵引,自然魂赴黄泉,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途径。”
  “唔,什么途径?”
  “东岳天齐,泰山之顶。”老猿说道。
  “泰山在哪里?”
  “在南赡部洲之东,西临东洋大海。”
  悟空听罢,转身就欲腾云而去,老猿一把拉住,急道:“大王,休得莽撞!你可知那泰山是什么所在?”
  “什么所在?”
  “泰山乃天齐仁圣大帝与碧霞元君坐镇,三山正神炳灵公与诸大太保相辅,手下有无数阴兵鬼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去不得,去不得!”通臂老猿连声劝解。
  “老叔,你是不知,今时不同以往,我亦修成大法神通,凭他阴山冥海,毕竟也要闯上一闯,方知端的。”
  语犹未毕,金光腾起,猴王身影凭空消失,众猴讶然不已,又十分担心,唧唧喳喳议论声响成一片,通臂老猿也是暗暗纳罕:大王一梦醒来,如何修得偌大神通,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千变万化,神鬼莫测,也许去得阴间也未可知。
  不表众猴在此担心,却说悟空一个筋斗翻将出去,疾如电光,何消数个呼吸,已过了东洋大海,南赡部洲大陆早已在望,只见海畔果有一座高山,势拔群岳,雄镇天下,黄河西来,奔腾入海,真乃造化钟灵,阴阳分割,历代帝王登临封禅之处,后世李太白有诗赞此山云: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色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又云: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再云: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悟空在空中也不胜赞叹:“好山,虽无花果山之灵秀,雄奇却是远过,果然是一洲之祖脉,当得五岳之首,却不知那泰山天齐府在何处也?”当下纵云头往山顶上来,在空中往下看去,只见一座岱庙,金碧辉映,神像巍巍,山道上游人如织,都是四方来进香祈福的,源源不断,却哪里见有半个神明真身?
  悟空在空中看了一会,不禁焦躁,发起恼来,厉声长啸,只见泰山顶上霎时间阴云四合,雷声滚滚,惊天彻地,吓得那些游人发一声喊,以为风雨忽至,都慌慌忙忙躲到岱庙中躲避。
  悟空清啸不绝,忽见眼前万里阴云层层荡涌,一声锐响如裂帛,长空于中裂开数百千丈,中有大光猛火,烈如熔金,照彻原野,射人眼目。
  悟空微微眯上双眼,定睛细看,只见那门户上面悬着一方大匾,写道“天齐府”三个泥金大篆,悟空喜道:“是这里了,这毛神却爱弄玄虚,不闹上一番,便不现真形。”正欲上前,只听里厢有人高声清喝:“是何方妖物擅闯天齐府?”金鼓大作,府门大开,府内驰出一彪人马,当先一员小将:双抓髻,面白唇红,穿王服,带束发冠,金抹额,大红袍,贯金锁甲,束玉带,精神抖擞,气冲斗牛,坐一匹玉麒麟,手提两柄八角混银锤,一骑当先,正是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之长子,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左右方弼、方相、黄天爵、黄天祥、苏全忠、黄明、周纪、辛免、辛甲等诸大神将雁翅排开。
  “你是什么妖物猿猴,辄敢扰乱天齐胜境,快走,快走,不然,休怪我锤下无情。”黄天化高声喝道。
  悟空听他称自己为妖物,心中有气,只是此番乃有求而来,却不好先行发作,只得赔了小心,躬身道:“尊神,我乃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孙悟空,擅闯胜地,望乞恕罪。”黄天化喝道:“你既是一方妖王,当守你巢穴,来此何干?”悟空道:“也无别事,特来借生死簿一观。”众神将听了,颜色同变,齐声喝道:“这猴儿好生无礼,生死簿何等紧要之物,三界之内,除了大天尊与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与我天齐府职司人员,便是雷火瘟斗各部神尊也不得与观,你一猴儿妖畜,怎敢如此无礼?速退!”
  悟空道:“我只借簿册一观,查询我友人生死而已,别无他意,有何不可?”黄天化怒喝道:“下方之人,生生死死,俱有大数,天规森严,谁敢触犯?你这妖猴如还不走,叫你死于我神锤之下,万劫不复。”悟空也动了怒气,也不去管他们,身化金光,就往天齐府内射去。众神将大怒,厉声齐喝:“泼猴无礼!”玱琅琅刀枪并举,俱向那道金光刺去,金光迸散,依旧是悟空模样,立于当地,黄天化摇锤赶上,一锤盖头,一锤横扫,恶狠狠砸来,悟空手无寸铁,只得腾挪闪避,支吾了五六个回合,悟空身形小巧,身法又伶俐,黄天化空负神力,只是挨不着悟空身子,黄天化心中也甚着急,虚晃一锤,勒麒麟跳出圈外,祭攒心钉打来,此宝乃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炉中至宝,长七寸五分,放出华光,火焰夺目,与天化心神合一,妙用无方,当年黄天化下山助周,大破四天王,即仗此宝。只见攒心钉出手,金华夺目,眼不能睁,悟空也知利害,叫一声:“阿也!”只见一派金光满空流散,黄天化收回奇宝,悟空不见身影。天化低头思量:此宝虽然利害,也决没有将人打得无影无踪的道理,可是作怪。忽见府内金光大盛,阴云冲天如黑柱,神牛闷吼声里,那妖猴身影如秋空一叶般翻滚出来,一人五柳长髯倒卷脑后,胯下五色神牛四蹄如飞,跳出府门,提金錾提炉虎头金枪向悟空急刺而出,黄天化叫一声:“父王!”挥锤赶上,父子两人将悟空逼在中央,方弼、方相、黄天爵、黄天祥、苏全忠、黄明、周纪、辛免、辛甲诸太保都纵马杀上,将悟空团团围困。
  原来悟空见黄天化宝贝利害,却使了个分神大法,预先走了,向府内便走,天化一钉不过打散他一个虚影,于他本身并无妨碍,悟空却进了天齐府,正见府内正当中有一块石碣,上写着三个血红大字:“阴阳界。”石碣下黄蒙蒙一片,透出幽冥气息,悟空大喜,向前纵来,只见石碣上黄光黑气急旋如风,一道九幽阴气直冲上来,却将悟空冲了一个筋斗,遍体阴寒直透骨髓,依旧翻出府门之外。天齐圣帝黄飞虎自后赶来,与府外炳灵公、诸神将太保将悟空围住,诸神喊声如雷,众阴兵鬼马八方涌来,四下里铁桶相似,黄天化又祭火龙标、攒心钉时时打来,悟空只手空拳,如何抵敌得过,心下暗道:这些毛神果然凶恶,迟了恐走不脱。晃一晃身,将身坚凝如金铁,往上大力一撞,将东面数千阴兵神将撞得粉碎,脱身化惊虹突围而去。
  黄飞虎脸沉如水,将兵将收拢,点校人马,却损了两千余阴兵,连方弼、辛甲也被撞碎神躯灵体,幸喜二人乃封神榜上有名之正神,灵体散了,还归封神榜上休养七日,依然返本还元,并无性命之忧。
  黄飞虎回府,与黄天化、黄天爵、黄天祥坐下,拈须沉吟:“这妖猴却是哪里来的,神通不小,变化多端,似与当年你杨戬师兄仿佛,我等多人,竟未能将他拿下。”黄天化道:“他自称是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孙悟空,要来看生死簿,孩儿不允,他就欲硬闯。”黄飞虎皱眉道:“既是有名,且待吾去查一查生死簿,看他是何来历。”与黄天化走到那阴阳界石碣之前,伸掌一拍,只见幽冥洞开,无边阴云喷涌出来,将天齐府都遮住了。黄飞虎与众将都下黄泉而来,至森罗宝殿之上,数名判官与众鬼神连忙赶过来跪地迎接:“天齐爷爷,今日下来巡察也。”黄飞虎道:“将生死簿拿来,我要察看。”判官连忙入内将生死簿捧出献上,黄飞虎在宝座坐定,按天下四大部洲细细翻查,见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元是截教门下石矶娘娘居住,后来石矶身死封神,三百六十年后,乃有石猴出世,于今也有三四百年了。黄飞虎皱眉思忖:这妖猴出身之时,虽有种种异象,但据本坊山神土地所记,却无神通法力在身,也不曾访师学艺,如何就有这等本事也。黄天化在下首笑道:“量一妖猴而已,父王何必忧虑?他如不再来骚扰便罢,如再来搅恼,孩儿与众将准备下幽冥罗天网,定将他一举擒拿,细勘其罪。”黄飞虎点头道:“也好,你就与众人准备,若此猴再来,定将他擒获,不可走脱了他。”黄天化与众将领命,不提。
  且说悟空逃出天齐府,凭虚渡海,在东洋海面之上,心中暗想:其实说来,这些毛神神通未见得胜过于我,只是法宝甚是利害,我又无兵器在手,招架艰难;再者那府中不知有何神异,竟是闯不过去,如之奈何?为今之计,先得哪里弄一件趁手兵器方好,只是却向哪里去寻摸也?
  正思想之际,心头忽动,抬眼看去,已到了自家花果山前,只见那山底不知甚么东西,有万重光霞瑞气透出,直映得满山俱是神光潋滟,如在水中。
  莫不成山下有甚宝贝儿,为何平日不曾看见这些光景?不料才一眨眼的功夫,光霞俱收,依旧是满山红叶,松声如海。
  可煞作怪!如何又没了?悟空心中惊讶,且不回山归洞,按落云光,分开水势,跳入海波,他也不管好歹,只向那山根底下钻来,海浪滚开一般的哗哗作响,不一时已到山底,见山底原来不是实心的,有许多孔窍,小的如拳头,大的如门户,不下百万之数,千百万孔窍之中,俱有五色焰光荡漾射出。
  悟空喜而自语道:“果然是在这里了,只不知是何宝贝也。”踩水上前,就欲钻入,忽听得暴喝连声:“是什么人?不要乱走,此处乃是禁地。”只见得孔窍里窜出许多巡海的夜叉来,各持钢叉,上前挡住。
  禁地,禁地,这世上禁地何其多也?悟空焦躁,落住脚跟,看那孔窍里时,只见远远的一根黑铁柱子,斗来粗细,二三丈长短,立在中央,又有一副黄金锁子甲,如人骨节密密贯串而成,堆在黑铁旁边,悟空一见此物,目瞪口呆,作声不得,脑海中又乱纷纷晕将起来,虽有许多夜叉挡在眼前,却是视而不见,口中喃喃而言,只顾往前走,夜叉们大声喊道:“站住,休得上前!”只见悟空直着眼睛,伸出两手,抓住身前两根钢叉,随手一揉,拧成麻花相似,不管不顾,往前直走,那两名夜叉低头看自己兵器,心下大惊,慌忙退后一步,其余夜叉纷纷将钢叉晃动,直刺过来。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二 有情劫 第十章 黄泉
  那些夜叉赶将过来,将数十柄钢叉摇得索琅琅急响,俱都散化分形,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周围数十里海水霎时变得墨也似的乌黑,无边黑水中厉响如啾啾鬼哭,从四方上下六合虚空中向悟空一齐攒射而来,忽见悟空身形微微一动,已闪到海藏中央,四面夜叉俱自行撞在一起,乱作一团,也有钢叉绞在一起的,也有头破血流的,也有割破衣服的,幸喜未伤性命。
  悟空迈步上前,手抚那根铁柱,仰天闭目,仿佛见到了那久远之前的摩云拿日,沧海怒涛,水天摇曳,毒火如蛇,眼中不自禁又有两行清泪落下,只见地上那件黄金锁子甲蓦地发出极强烈、极灿烂的璀璨金光,嗡嗡的振响中,忽然自己飞将起来,往悟空身上一扑。
  悟空一惊,那黄金锁子甲已是自动穿在悟空身上,却是贴肉而着,十分妥帖,宛若量身定做的一般,一分不宽,一分不窄,悟空低头伸手抚摸甲上那一个个骨串,两颊上清泪涟涟,金甲嗡嗡微响,满身金芒时涨时缩。
  这时节那些夜叉已然散开身形,重整旗鼓,一个个都觉得十分羞怒——夜叉虽无什么了不得的神通法术,但胜在力大,迅捷,一柄钢叉使将开来,崩云裂石却也不在话下,却被这不满四尺的小猴儿戏耍,如何不怒。
  此时见悟空对自己得不理不睬,只顾自己出神,显是对自己轻蔑之极,为首的三名虚空夜叉赤发上指,发出暴雷也似的厉喝,钢叉挺举,急如冷电,荡出百千重叉影,便向悟空当头罩下。
  悟空正在出神之际,不知身外危机,不闪不避,眼看叉尖距悟空身躯已不足半寸,夜叉们心中都是暗喜:这番定要结果你这妖猴性命也!蓦然间悟空全身金甲一振,海藏内金芒暴涨如怒潮,人影疾闪,几名夜叉已高高飞了出去,砰砰数声,撞在山石上,脑浆迸裂,桃花万点,眼见得是不活了。
  剩下二三十名夜叉大哗,又是惊骇,又是悲愤,不过夜叉虽然貌相猛恶,也非纯是一勇之夫,见其事蹊跷,不敢再行贸然前攻,一名夜叉队长叫过一名小夜叉:“你速回宫向大王报信,调军马来捉拿妖猴,我等先在此守住这妖猴,叫他不得出去。”那小夜叉领命,如飞推水而去,见龙王报信。
  那夜叉队长与众夜叉也不再向前来,只将手中钢叉紧紧握定,守住各处门户,盯着悟空,防他逃跑。
  悟空神思撼动,魂不附体,全不知刚才已有数名夜叉被身上金甲弹震而死,只是倚着那铁柱,上下摩挲,泪流不止,过了片刻,忽将两手把着那柱子,轻轻地拔将起来,整座花果山周围十余万里,顷刻间剧烈摇晃起来,东洋大海海潮澎湃腾涌,巨浪漾起数百千丈。
  众夜叉也是立足不定,摇晃不已,又是一阵大哗,他们都知这柱子乃是定海神珍,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块黑铁,实则奇重无比,夜叉们闲常在此看守,也曾比试膂力为戏,并无一人能拿得动这根铁柱,休说拿起,就是数十名夜叉一齐涌上搬动,恰如蚍蜉撼树,那铁柱是摇也不曾摇上一些儿。须知三界之内,夜叉、罗刹二族,最是力大,其力小者,也有五六千斤,力大者何止万斤,其最上者如玉虚、天界等处服役的黄巾力士双臂更有亿万斤气力,足可倒海移山。巡海夜叉虽然远比不上黄巾力士,一个个也都有万余斤气力,数十人合力,都不曾奈何得了这定海神珍,如今却被一个瘦瘦小小的猴儿轻轻拔起,叫夜叉们如何不惊,手中虽然还是举着钢叉,脚下已是不自禁往后退出了数十丈,只远远地看着,看那猴子如何作为。
  只见悟空将那铁柱抱在手里,摇了数摇,那神珍便短了数尺,细了数圈,悟空又用手上下捋了数捋,那宝贝又小了几分,片刻光景,一根铁柱已缩成鹅蛋粗细,丈二长短,悟空在手中颠了颠,低头细看,乃是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却无名字,悟空口中自语道:“宝贝,想你出世,也不知几多岁月,几重劫数,只是默默无名,如今在俺手里,俺便与你取个名字,叫做如意金箍棒,如何?”一块黑铁自然不能说话,悟空便将这金箍棒执在手中,往外便走,夜叉们惊慌扰乱,欲待上前阻拦,都知这块铁沉重,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如何敢上前送死?欲待放他自去,不免有玩忽职守、失落宝物之罪,少不得被龙王重责。
  众夜叉正在逡巡难决之际,外面人声扰攘,螺号声急,众夜叉知是龙王点援军到了,如蒙大赦,如飞奔出,归入大队。
  螺号又呜嘟嘟吹了数声,龙军分开两边,东海龙王敖广披挂甲胄,冲天金冠,持一根方天画戟,满面寒霜,乘狰狞出阵,见悟空手持定海神珍,走出海藏,敖广就是一怔,心想:这猴儿小小身躯,居然拿得动定海神珍,看来不宜鲁莽,不然,徒损兵将,拿不住这猴头,反为不美——他却还记得当年哪吒闹海的教训。好个敖广,他就换了一副笑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