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归真录-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子低头看去,见狂涌的气流奔腾翻卷,所过处虚空澎湃如同海啸,五百里界牌关,城楼千重,屋舍延绵,在巨大的无形冲击中仿佛骨牌一般纷纷坍塌粉碎,界牌关周围大小群山分崩离析,化作尘爆四下里急速扩张,千里山川须臾夷为平地,去势兀自不止。
“也是数中应有一劫。”老子垂头,将手掌往下略略按了按,霎时间风停沙止,宇宙清明。
多宝道人抓着龟灵圣母手腕,转回阵内,脸色晕红,胸口气血翻涌不止,心道:番天印果然厉害,若非我神通已入通微之境,堪堪抵挡不住。又有些懊恼:我道行终未达举重若轻,随意挥洒之境地,一时情急出手,此番虽是挡住了番天印,却无意间开了杀戒,百万生灵因此而亡。正是吾生有涯,而道无涯。
不提多宝道人心中思量,且说玄都大法师牵了老子青牛,从空而来。只见东方仙音嘹亮,九龙咆哮,南极仙翁持杖捧符,元始天尊在沉香辇上飘飘而至,见老子青牛到来,元始忙下辇来迎:“为周家八百年基业,有劳师兄再降红尘。”老子曰:“此来无非了此劫运,师弟何必多言。”两位天尊并肩上芦蓬来,众门人拜伏两旁:“弟子愿老爷圣寿无疆!”两位圣人进蓬坐下,端然不语。
度人舟上,通天教主端坐沉香榻,已知老子、元始俱至,教主命长耳定光仙:“你且去芦篷上,见你二位师伯,下一封书。”定光仙领命,径至芦篷下,见杨戬等人在左右站立。哪吒问道:“来者何人?”长耳定光仙道:“贫道奉命下书,来见师伯,借你通报。”哪吒进蓬启知。元始道:“命来。”哪吒下篷说知。定光仙上得篷来,见左右立着十二代门人,定光仙拜伏于地,将书呈上。元始看书毕,转头对老子曰:“师兄,明日可会万仙阵?”老子微一点头:“可。”元始对定光仙道:“回去上复你师,明日我等来会万仙阵。”定光仙出芦蓬,上度人舟回复掌教师尊。
一日已过,次日清晨,二位教主领众门徒下蓬来会截教万仙,金灵圣母掌心发雷,云雾青涛翻腾而开,百万群仙两旁一分。只见阵门左右,各有两名巨人,身高七百丈,独目四臂,神目如电,须发如云,左首巨人举着一支数百丈长的青黑号角,呜呜吹响;右首巨人高举大槌,猛擂巨鼓,鼓声如雷,轰隆隆碾过苍穹,十方俱动。
“我来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云筝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右首巨人擂鼓高歌,左首巨人号角冲霄,百万截教群仙齐声相和,只见申公豹、凌虚子、卧龙先生三人也在阵内,随大众引吭高歌,万万丈仙云妖气,弥空塞日,天地失色,乾坤震惊。
元始对众弟子笑曰:“倒不像是修道之人,恰便是群魔乱舞。”老子在牛背上,将这些动静置若罔闻,扶拐昏然欲瞑。只见对面万仙阵中,通天教主下了度人舟,骑上奎牛,居中而立,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乌云仙、毗卢仙、金箍仙、长耳定光仙两旁侍立,教主环顾左右,扬声说道:“两位道兄,既来此地,俱是劫运,却也不必口讲,就请各舒所学,印证一二。”元始曰:“贤弟,我岂惧你?你且将阵布来。”
通天教主在奎牛上,点一点头,金灵圣母将手中龙虎玉如意一举,数名道人摇旗向东、西、南、北四方指画,钟罄齐鸣,出来数十名道者,乃七政二十八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二十八名道者道袍分青黄赤白黑五色,整整齐齐,飞霞盘旋,紫电簇拥,分四维方位在阵前排开站立。
为首道者乃角木蛟柏林,足踏青云,提一根六棱钢枪出阵,口内作歌:
“天不高,地不大。
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载。
不用之时全体在。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虚无中,尘色内。
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
这个鼎炉解不解。养就灵龙,飞出光明海。“
柏林歌罢,大呼曰:“谁敢会我四维七政之阵?”元始指云中子、黄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赤精子、广成子、灵宝大法师、太乙真人,“你们去会二十八宿。”七位真人领天尊玉旨,提剑上前,黄龙真人歌曰:“时人受气禀阴阳,”云中子歌曰:“均体乾坤寿命长。”清虚道德真君接曰:“为重本宗能寿永,”灵宝大法师接曰:“因轻元祖遂沦亡。”太乙真人接曰:“三宫自有回流法,”赤精子接道:“万物那无运用方。”广成子歌曰:“咫尺昆仑山上玉,”黄龙真人复结句云:“几人知是道中王。”
柏林冷笑道:“汝等休夸海口,说什么道王元祖,且进阵来,便知雌雄。”柏林摇枪归队,七位真人赶上前来,只见得二十八名道人脚步错落,阵法流转,云气无边,腾腾翻涌。茫茫云海中龙、虎、牛、羊、猿、马等二十八头异兽扬首扬尘,自虚空中奔驰而来。七位真人步踏罡斗,剑结连环,真炁连绵,与二十八宿道人斗在一处。只见得紫气白虹,云光滚荡,星丸弹跳,起落如飞,斗得数刻,苍莽星空中龙吟虎啸,凤唳龟鸣,声彻九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兽法身现出,长躯数万丈,火翼遮天日,咆哮怒跃,来往游走扑击。
一时间满空中青雷滚滚,黑雨缤纷,赤焰如海,金芒交汇,四方爆射。清虚道德真君将混元幡高高擎起,迎风招摇,便有无量风火青涡从幡中纷纷涌出,如亿万风刀利刃,遍虚空胡乱切割;云中子将通天神火柱祭出,只见八根大柱,互相碰撞,声如郁雷,烈焰腾飞,带起无数柱影。七位真人元炁贯通,生生不息,打得四神兽痛吼咆哮,毛鳞纷落,满天上流光溢火,七彩电虹乱舞如蛇。
四神兽怒吼声中,忽地齐向中央奔来,千百万雷声同时轰啸而作,当空炸开一朵巨大的苍黄色云团,其根有如天柱,其首有如伞盖,足有万里方圆。苍黄云气中,一头庞大无匹的麒麟兽纵身踏出,四翼垂天,顶生百角,遍体青白鳞刺,有无穷雷火紫电在麒麟巨躯中吞吐盘旋。那麒麟昂首长嘶,低下头来,张口一喷,无尽星流雷球滚滚而出,清虚道德真君忙将混元幡往前挥来,虚空急剧晃动,密集如骤雨的雷声连绵炸响,七真人冲天翻滚而上。
那麒麟闷吼一声,前蹄人立而起,将骨角林立的巨大头颅甩撞而来。广成子将番天印打去,麒麟头角一横,竟撞在一边。七真人七剑齐发,七道剑炁化作百万道光涛金芒,电射而出,都射入麒麟巨躯之内。麒麟兽浑如不觉,愈见精神,嘶吼不绝,四蹄翻踏,昂然冲来,翅展万余里,将身躯摇动,千百万亿惨白骨刺犹如利箭,密如光幕,向天射出,数十万亩方圆内再无半点空隙。太乙真人将九龙神火罩当空罩下,只听得喀喇数声,九龙神火罩纷然爆裂,千片万片,如漫天流星。真人口角溢血,急将大袖一扬,将碎片收归袖内,往上便走;六位真人见势不对,发一声喊,齐化金光,冲入上方无穷青冥之中。
麒麟扬鬣向天狂啸,正待奋蹄追上,极高天上清光大盛,二十四轮明月浮空而出,连珠急坠而下,其势如电光石火,麒麟便欲闭口,已是不及,二十四轮明月齐齐贯入麒麟口内。只见那麒麟兽站在原地,四翅高竖,肌肉怒突,鼓目努蹄,腹内闷雷如爆豆般连绵不绝,有顷,一声巨响,麒麟兽万余里高下的庞大身躯纷纷炸裂,残云漫天,二十八名道者惨呼声中,各向四方上下翻滚而出。青冥中七八道剑炁飞射而来,绕场一旋,四维七政阵内登成血海,二十八宿灵魂上封神台去了。
燃灯道人在高天之上,收回二十四颗定海珠,纵白鹿而归,七真人大袖翻卷,飘飘落下,持剑而立,暗暗调息。
卷一 浮黎劫 第四十章 此日已伏狮象归
“卑鄙小人,乃行暗算!”万仙阵内,乌云仙见二十八位道者一时俱死于非命,又悲又怒,一跃而出,掣混元锤打来。七真人方经大战,气血未匀,躲不开,一声响,赤精子扑倒云端,广成子抢上来救,乌云仙又发混元锤,正中广成子肩膀,广成子翻跌出去,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黄龙真人、灵宝大法师、云中子一齐抢上,拖着二人便走。
乌云仙如何肯舍,恶狠狠随后急追,混元锤连收连发,七位真人俱踉跄跌倒,乌云仙大呼赶上,燃灯道人急拍白鹿来救。
忽听西方有人作歌而来:“云天雨落庭中水。水上漂漂见沤起。前者已灭后者生。前后相续无穷已。本因雨滴水成沤。还缘风激沤归水。不知沤水性无殊。随他转变将为异。外明莹内含虚。内外玲珑若宝珠。”一道人足下云生水起,须臾已到面前,让过玉虚七仙,挡住乌云仙去路。
乌云仙抬眼看时,见那道人面黄身瘦,头上簪两枝昙花,手持一根树枝,非枯非荣。乌云仙不认得,高声喝问:“那道者,你是何人?为何阻我去路?”道人笑道:“道友,我乃西方准提道人,我与你是有缘之客,今日特来化你归吾西方,共享极乐,有何不美?”乌云仙大怒:“西方野道,当守你巢穴,辄敢到此蛊惑于我?”掌中剑当头劈来,准提道人不避,只见剑到道人头顶,道人睁眼一笑,乌云仙手内青锋纷然而散。乌云仙大呼道:“好个泼道,弄什么邪法戏我?”将混元锤抛出,来打道人,道人又是一笑,将袖口一扬,混元锤落入道人袖内去了,乌云仙转身往万仙阵里便跑。
准提道人呼曰:“徒弟在哪里?”只见后面赶来一个童子,水合道袍,发结总角,甚是伶俐可爱,脆生生应道:“师父,我来也。”道人命水火童子:“将我六根清静竹,来钓金鳌。”水火童子将竹枝望空垂下,便有无限光华异彩,裹住了乌云仙。此乃西方之宝,乌云仙纵有无穷变化,终是六根未脱,腾挪不得;准提道人曰:“道友,何不速现原形!”只见乌云仙把头摇了一摇,化作一个苍须鳌鱼,有十余丈长短,遍体金鳞灼灼,剪尾摇头,上了钓竿。水火童子上前,扳住鳌鱼双角,将身骑在背上,那鳌鱼摇头摆尾,一路碧海潮生,风声涌动,往西方白莲池中游去了。
燃灯道人忙下鹿上前,与七位真人上前俱稽首谢准提道人:“多谢老师搭救之恩。”道人笑道:“我来无非救渡有缘,各位道友何必言谢?”燃灯与众门人引着道人上芦蓬来,元始天尊忙下蓬来接,两位教主相见了,上蓬坐下,老子依旧垂头而睡。元始笑道:“道兄此来,无非完此劫运,收西方有缘,正合天数,妙不可言!”准提道人曰:“贫道此来正为大会万仙,以见东土道法,随缘超渡,兴我不二法门,道兄也不久到来。”元始道:“有劳二位道兄远来跋涉。”
万仙阵内,通天教主已知准提道人到了,眉头微皱,吩咐诸大弟子布结阵势。教主下了奎牛,众散仙接着,教主上了无量度人舟,在沉香榻上坐下,阖目无语。
早是又过一日,次日破晓时分,教主复上奎牛,诸大弟子将阵势布就,乃太极、两仪、四象三阵,虬首仙奉师命,作歌而出:“眼耳离声色,身心却有无。自然通造化,何必论精粗。”虬首仙在阵前大呼:“是何人来会我太极阵?”准提道人曰:“文殊广法天尊,借你去会此位有缘之客。”道人把文殊广法天尊顶上一指,泥丸复开,三光迸出,瑞气盘旋。元始将盘古幡递与文殊,“你去太极阵一会。”文殊广法天尊接幡作歌而来:
“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
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
虬首仙冷笑道:“好大口气,你敢进我阵么?”文殊道:“有何不敢?”虬首仙转身入阵,广法天尊随后赶进。
两人一先一后,进太极阵去了,有灵牙仙与金光仙同时跃出大呼:“玉虚门下,谁敢来会我等之阵?”准提道人看一看,道:“此二位亦是有缘之人。”将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泥丸宫各指一指,开了三光,元始将太极符印与三宝玉如意交与普贤、慈航,“你二人去会两仪阵,四象阵。”
二位真仙领命,飞步上前,来会两仪、四象二阵,慈航道人歌曰:
“普陀崖下有名声,了劫归根返玉京。
今日已完收四象,梦魂犹自怕临兵。“
金光仙闻言大怒:“慈航,你乃女流之辈,也敢口出大言,肆行无忌,好个‘今日已完收四象’,只怕你死于目前!不要走,正要拿你!”仗手中剑飞来直取,慈航手中剑急架忙迎。未及三合,金光仙便入四象阵去了。慈航道人随后进阵,金光仙念动真言,将阵法发动,内中别有乾坤,地火水风四面涌来,真个是两仪初分,四象方生,无边劫火罡风,燃尽阎浮世界。
慈航道人见了,忙结跏趺而坐,将三宝玉如意托定,手作法印,顶上现出圆光庆云,旋出白毫九道,上有百千万金灯、璎珞、白毫,源源不绝,披垂四方,护定周身。
金光仙一见大笑道:“慈航,你这正是自欺欺人,这些虚头花儿只好哄人,又有什么用了?”金光仙将手一指,虚空中无穷陨石挟着风火倾泻而下,慈航道人身形一时已被淹没不见。
金光仙将手一拍,无边地火水风急速涌动,如火山熔岩一般奔流有声,翻滚如沸,金光仙笑曰:“慈航,你这番了账也。”话犹未了,只见熔岩流中一道白光直射而出,光上有杂色莲华日轮,无边炽热般若烈焰熊熊燃烧,莲华日轮中慈航道人现出法身,乃是一名妙龄少女,通身赤裸,唯腰间围着一幅虎皮短裙。少女青丝如雾,侧身支颐而坐,曲线柔曼,肌肤如同象牙般光洁无瑕,胸前椒乳坟起,突突诱人。
金光仙本是好色之人,见此妙相殊色,一时忘了对面乃是敌手,又在烈焰日光中,异象惊人,应该提防。且嗬嗬而呼,飞奔向前,堪堪奔及少女身前七尺之处,少女忽地嫣然一笑,转过身来,只听得一声霹雳炸响,般若烈焰中现出慈航道人全身法相,你道是何光景?只见法相左边半边身子犹如妙年处子,胸乳高耸;右边半边身子却是乌黑骨架,肋骨条条,全无半点皮肉,骨缝间火光隐隐。左半边脸玉颊飞红,眼波流转,含情脉脉;右半边脸如同骷髅,眼如窟窿,熊熊白金炽焰喷出有三尺远近。
金光仙正在急步扑奔之际,吓得往后便倒,只听那法身大喝一声:“何耶揭梨婆!”双足左屈右伸,梵雷不绝,顶上又长出十一面,分红、绿、白三色,乃大慈悲相、大寂静相、大忿怒相、大笑相、大恐怖相,种种诸相,轮转变幻,十一面上有一碧马头,项挂五十人头璎珞,黄金色鬃毛怒扬而起,无边火焰自鬃毛间飘腾而上。马头昂首张口獠牙外露,口放血光赤浪,厉声尖嘶,作哈哈哞哞呸呸巨大龙吼之音,法身左右长出四十只手臂,手中有眼,眼放无量金光,分持毒蛇、骷髅、骷髅杖、骷髅刀、摩尼珠、法矛、莲花、弓箭、金瓶、法螺、念珠、宝镜、金轮、银杵、了鞯戎畎惴ㄆ鳎善浜砑渲料ゼ渲灰幻啄冢偾蛞谖⑿》夼硗菲肷庑ァV卑呀鸸庀苫5乖诘兀肷砝趵跛秩恚醮觳黄稹
慈航道人赶上前来,四十只手中诸般法器如雨点般纷纷落下,只打得金光仙遍地翻滚,哀号不绝。打了许久,慈航向前一足踏住金光仙,本相左手结施期克印,右手将三宝玉如意压在金光仙后颈,巨声如吼:“金光仙,你可愿皈依?”金光仙此际无可奈何,将两耳一泯,现了原形,乃一只金毛犼,马首龙角,身长三丈,赤鳞金鬣,鳞鬣焰火腾起丈余,慈航道人跨身骑上,出阵而来。
且说文殊广法天尊进了太极阵,见阵内一片混沦,有如天地未开之初,四面八方,压力如山如海,饶是广法天尊早得大道,金身不坏,浑身三百六十骨节兀自咯咯作响。文殊忙将盘古幡高擎,此幡乃开天辟地,演绎鸿蒙,无穷奥妙,一时周围压力全消,广法天尊飘飘前来。虬首仙在阵内,一声冷笑,伏地做狮子吼,只见四面虚空中忽地生出无数大山,皆有数万丈高下,轰轰然向天尊撞来,喀喇喇黄尘飞扬,将天尊压在山下,虬首仙巨吼声声,那无数大山都挤将拢来,渐渐凝成一山,忽听山下文殊广法天尊作大云雷狮子吼,无量大光明云腾涌而起,群山飞散六合,文殊在无穷光明云围绕之中现出大威德怖畏法身,赤发上指,体色深青,足踏金刚日轮莲华座,有九首,乃降魔九道;每首有三睛,分观三时;周围有三十四臂,十六条腿,三十四手各持金铃、宝杵、半月刀、破日剑、银箭、金弓、宝瓶、黑索、琉璃钩、大云戟、光明伞、象皮、人骨碗、天王头、军旗、黑布、标枪、月斧三十四种法器。
九首分红、青、黄、黑四色,周围八面,俱生牛角,戴五骷髅冠,狰狞猛恶,顶上一首,温和慈悲,广法天尊现出这尊法像,九首齐摇,再作大雷音怖畏狮子吼,将盘古幡一指,只见四面大山俱定在空中,虬首仙连声怒吼,群山不能移动分毫。虬首仙发大狂怒,将剑扔下,衣袍撕开,现了本相,乃是一头青毛狮子,有万里之长,毛如森林,口若血池,踏空猛扑而来。天尊飞升而走,将盘古幡舒展一引,四面大山纷纷向狮子砸来,狮子跳踉怒吼,轰轰有如大笑,只见那些大山一座接一座轰轰压下,狮子行若无事,身负十万巨山,张牙舞爪,越空扑来,文殊广法天尊再不闪避,反而迎上前去。只见十万大山层层堆垒而起数十万里,如宝塔一般插入虚空,文殊广法天尊立足万山之巅,盘古幡向下指来,天尊将足一顿,只见十万大山一层层喀喀坍缩而下,越来越小,狮子努足弓背,鬃毛皆竖,鼻中白汽如柱,喷出千里之远。
此刻两仪阵内,灵牙仙与普贤真人斗罢多时,嘻嘻一笑,现了本相,乃一头六牙白象,身躯犹如云海,牙齿犹如雪山,两眼犹胜日月,白象将长鼻扬起,长鸣一声,虚空俱震,大耳左右一甩,只见亿万象牙搅起漫天寒光,怒射而至。只是普贤真人有太极符印在手,哪里惧他,真人将太极符印一晃,瑞气万重,亿万象牙来势汹汹,忽而静止不动,一阵光华扭曲闪过,那象牙俱换了方向,锋利的尖头俱对向了灵牙仙。灵牙仙长鸣催动,那些象牙只是不动,真人将手一指,万万千千象牙呼啸而出,反向灵牙仙射来。灵牙仙大骇,掉头就跑,蹄声如雷,踏破虚空,眼前忽然出现一派大海,浩瀚无边,灵牙仙一奔而下,海水哗哗向两边分开,倏然一合,浪峰涌起千万丈,无数象牙射入海浪,与海浪一起化作白浪片片,摔跌而下。
普贤真人口颂咒云:“名支波昼,毗尼波昼,乌稣波昼!”雷声中现出法身,身虚空色,高千万丈,在莲华月轮之中,有三身,分十面,目蕴金光,分观十方世界;三身有一百只手,持一百根五智金刚杵,遍体金光猛盛。真人本体左拳按于腰间,右手将太极符印向大海一印,只见无边大海,一时白气腾腾,化为寒冰世界,真人踏步向前,一百只手抡金刚杵纷纷打下,寒冰飞溅,冰面上现出无数细小裂纹,霎时粉碎崩塌,白象露出身形,巨躯兀自僵硬,昂首挣扎欲逃,真人将长虹索扣住白象颈项,将身坐上象背,一百根金刚杵此起彼落,白象狂吼跳跃,浑身鲜血淋漓,只得背了真人,一步步走出阵来。
出得两仪阵,普贤真人在六牙白象背上,向左右看去,只见文殊广法天尊坐青毛狮子,慈航道人坐金毛犼,俱都法相庄严,缓步出阵,三人相视一笑,光色缤纷,向芦蓬走回。
截教万仙见三位真人将金光、灵牙、虬首三仙打出本相,作为坐骑,俱都面红耳赤,大怒如狂,纷纷持兵器抢出,要来拿三位真人。
通天教主见状,叹息一声,万众俱不能举足,教主朗声道:“我弟子休得妄动,我自有处置。”教主自驱奎牛向前:“请大师兄出来答话。”众门人忙报到蓬上,启与老子,老子听了,睁开双眼,慢腾腾收拾扁拐,玄都大法师将青牛牵来,老子骑上,下芦蓬往阵前而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仙音隔陇闻。
辟地开天为教主,炉中炼出锦乾坤。
老子至阵前,教主稽首曰:“道兄请了。”伸掌一击,万仙阵内云海散开,现出阵势,乃诛仙、戮仙、陷仙、绝仙四口宝剑,悬于四门,立为诛仙大阵。教主也不多言,拨转奎牛,便往诛仙阵里来。老子叹了一声,袖内取出太极图,一抖而开,化一座小小石桥,青牛扬首哞鸣一声,踏上石桥,嘀哒、嘀哒,缓缓入阵。只见阵内白茫茫一片,无东无西,回风舞雪,轻寒漠漠。
正是:
长空万里彤云作,迤逦祥光遍斋阁。
未教柳絮舞千球,先使梅花开数萼。
入帘有韵自飕飕,点水无声空漠漠。
夜来阁向古松梢,向晚朔风吹不落。
这雪却不是凡雪,实乃阵内先天绝灭一炁凝聚,现为雪花六出之形,随你万劫神仙,与天地同寿,金身不灭,遇此亦要返归元始,将真灵印记,一概抹去,世间再无其人丝毫痕迹。
老子乘牛过桥而来,见教主一袭白布道袍,骑奎牛静静而立,任飞雪漫天,无声无息,落满双肩,似已与白茫茫天地融为一体,意态颇见萧索。
青牛到了近处,驻足不前,老子扶拐问曰:“师弟,我与你三人在碧游宫共立封神榜,乃是天道流转,一千七百年应运劫数,适逢其会。贤弟却为何出乎尔反乎尔,亲立诛仙杀阵,此四剑乃属坏劫至宝,岂可妄动?”教主曰:“劫运如此,本无可言,奈何二师兄一意偏向,不顾体面,竟而亲开杀戒,灭我门人,这是何说?”老子曰:“虽是如此,也是你门人擅动禁宝,妄干天数,他不得不如此耳。”教主冷笑道:“那准提道人,乃西方教下,与我等如水火不同,他今又来此何为?”老子曰:“西方已证虚空自在,一般也是大道,与东土道法无分高下,只为你立此诛仙阵,他乃来此共完劫运。贤弟,你不如收了此阵,还归碧游,使我两教顿息干戈,万仙得其优游,岂不是好?”教主傲然道:“二师兄一再逼迫,使门人一再辱我教法,是他不肯容我之道耳,我若就此而回,如何更掌碧游大教?”老子微抬双眼,透过茫茫大雪,看向阵外,见度人舟前百万群仙异士,一个个睁睛竖目,怒不可遏,老子叹道:“虽然,只恐贤弟后悔。”教主忽低叹道:“势已如此,岂容后悔,便请道兄会一会我掌中之剑。”
教主将青虚剑提起,横剑当胸,稽首道:“道兄,请。”老子微微颌首,却不动手,将鱼尾冠往上略略推了一推,只见泥丸宫中三道气出,化为三名道人,乃太清、玉清、上清三位道人。或乘天马,或乘白泽,或乘黄鸟,各持宝剑、如意打来,将教主围在中央,教主催动奎牛,将剑左右招架,几般兵刃交加,清音振响。阵内大雪越发既骤且密,纷纷扬扬,犹如漫漫飞花,随风搅天乱舞,将人眼目都遮住了。
老子在青牛上,仰首看无限穹苍,雪落如织,道:“好大雪!”看了多时,将扁拐横过,拍了拍座下青牛,青牛摇了摇头,哞地叫了一声,转身依旧嘀哒、嘀哒,上了小石桥,缓步而行。
石桥下清溪一脉,冰花漠漠,落在水面,寂然无声而溶,溪音汩汩,流入无尽深处。
诛仙阵外,群仙只觉阵内杀意寒气越来越盛,刺人肌骨,销人神魂,实在难当,尽都远远退开。
忽听得青牛蹄声滴答微响,走过石桥,走出阵门,牛背上老子抱拐而坐,头上、眉毛上、肩膀上、布袍上尽都落满了白雪,出得阵来,将石桥收入袖内,双肩微微一耸,抖落一身白雪。那雪花落入云端,须臾俱不见了。
老子已归芦蓬,教主乘奎牛随后出阵,脸上既无喜色,亦无悲忧,众弟子接着,上无量度人舟去了。
卷一 浮黎劫 第四十一章 浩劫茫茫今去矣?
老子上蓬坐下,元始问曰:“师兄进阵,其中光景何如?”老子曰:“也无可多言,且待明日,四友俱全,共会此阵罢了。”说罢垂头不语,元始也不再说话,与准提道人俱默坐无言,众门人各自安息。
第二日黎明,只见西方天际现出一缕莲华宝色,众人略一动念之间,已到目前,元始与准提道人下蓬来接西方教主,彼此稽首见礼已毕,接引道人并无多话,只向万仙阵中看了一看,道:“善哉!世上刀兵之劫,竟如此惊人。”元始吩咐门人排班,四位教主俱往诛仙阵前而来。
万仙阵内鼓角齐鸣,通天教主出阵,并不说话,深深目注元始,元始不避,与他对视。有顷,教主一拎奎牛,跳进阵去,四位教主分诛仙、戮仙、陷仙、绝仙四门,齐进阵来。
到于阵内,教主霍然张目,阵内雪落如绵,密织如网,教主挥袖拂开大雪,一骑向元始冲来,元始在沉香辇上,将三宝玉如意架住教主掌中锋芒,笑道:“通天贤弟,你可谓无礼。”顶上现出亿万盏金灯,点点闪烁,璀璨如星,或隐或现,或沉或浮,照映雪空。满天飞雪,遇灯火纷纷消融,不能有一片近天尊之身。二位圣人牛辇转动,战在一处,准提道人对接引道人道:“道兄,你我既到此地,少不得要完其念头。”接引道人点点头,与准提道人俱上前来,将通天教主围在垓心。教主也不畏惧,清啸一声,泥丸宫冲出六道白炁,穿梭上下,龙吟如吼。教主将剑来刺接引道人,道人将手中九色莲花一抖,莲华朵朵,光分九色,托住来剑,道人亦不还手。
且说四位教主步骑往来,星尘腾跃,团团大战,搅得阵内雪花乱舞,迷天走地,老子叹了一声,亦提扁拐上前,加入战团。
此时只见青牛、奎牛纵横咆哮,巨吼如怒,通天教主独处中央,舒展大道,变化玄微,力敌四位圣人,斗彀多时,只见阵内雪势渐小,冰花渐渐稀疏,原来教主虽是虚无自然,混元一炁之身,历万万劫不磨之体,此刻被四位太上圣人紧紧逼住,心神终究不能周全,因此阵势流转渐见阻滞,雪落便见稀小。
准提道人见状,抖擞精神,顶上伽蓝钟高悬天际,钟声阵阵,如海上潮来不绝。道人把七宝妙树往空中一指,只听砉然一声,划破虚空,孔雀明王长鸣飞出,两翅展开有三百六十万里,紫雾盘旋,千百万牟尼珠随身翻腾掩映,遮住长空,青黄赤白黑五色华光如天河倒悬,卷旋而至。准提道人口占偈语云:“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