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虎奇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忖想着,便反身偎依住季豪,温声道:“小师弟,还在生我的气吗?”
谁知季豪却呆楞楞的自语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这本是季豪的感慨之词,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之下,令温如玉听了,不禁心神为之一震,立即问道:
“豪弟,快冷静些,到时候不等你来折,就会自动给你送去!”
“送不送去,与我季豪何干!”
这话,不仅说的语意冷涩,且表情令人看了,就会从心底泛起寒意。
但是温如玉不但未恼,反而面含微笑道:“你想知道我的心上人为谁吗?”
“知之徒令人遗恨,还是不说的好!”
“可是他与你很要好,相信吗?”
“不可能,生平少年知交很少,总不会是老哥哥吧?”
“谁喜欢一个将死的老头子,来,我就告诉你!”
温如玉说着,便将樱辱就近季豪耳边,轻声念出了四个字。
这四个字是什么,别人无法听到,但对季豪来说,却发生了很大作用。
只见他先是一怔,接着便一把将温如玉搂进怀内,惊疑的问道:“真的吗?”
温如玉无言的点点头,微闭双目,偎依在季豪怀内享受他片刻的温存。
然而季豪虽说年岁不大,可是自服食“雪蝮胆”
之后,由于药力促使,早发育成个小大人了。
现在软玉温香在抱,吹气如兰,再也抑不怪内心那股冲劲,忙把温如玉往光滑的石笋顶一放,就势一翻,便准备跃马中原,过玉门问津桃源了。
就在欲罢不能的紧要关头,忽闻一声石破天惊的长鸣,接着便听多事的鹦鹉也怪叫道:“阵图解不开,心图倒解的满准,别淘气,快看是谁来啦。”
季豪闻言吃了一惊,忙止住闯关斩将的威势,不耐烦的问道:“谁来了值得如此大惊小怪?”
温如玉连敞开的衣服都未拉,即懒洋洋的道:“真是煞风景,偏生在这个紧要关头来捣乱!”
说中,即一微睁开惺忪的凤眼,大叫:“好大一只鸾鸟!”
原来在阵图一旁,正站立着一只锦鸾,鹦鹉则栖于锦峦的头顶,另有一只灰褐色怪鸟,正绕着石笋飞旋。
直到这时,季豪才看清,除有一只五彩锦鸾栖于其旁之外,绕石笋而飞的,竟是自己的老友——烟云。
于是在惊喜之余,即忙叫道:“烟云!”
烟云怪鸟也作了一声低鸣,算作对季豪的答覆。
鹦鹉却有些不耐烦了,转向烟云喝道:“大鹳这些年已混出个‘烟云’的雅号,连旧居之地都不想来了,现在既然回来,难道不愿歇歇翅吗?”
烟云闻喝,果然低鸣了一下,也栖于石笋之上。
石笋顶上方圆不足一丈的面积,现在经一鸾两只大鸟一落,已占得满满的,不过好在两鸟的腿都很高,站在那里,就腿下再藏两个人,一点也不显得挤,不然的话,季豪和温如玉将容身无地了。
这时却听温如玉高兴的道:“我们平素已经觉得身材不低,可是现在和它们一比,已经变成两只小鸟了!”
“小鸟才能依人,若像它们那么大,便要惊世骇俗,人人视为怪物了!”
温如玉深情的瞟了他一眼,薄嗔道:“你就会给人浇冷水!”
“浇冷水的不是我,应该归各于鹦鹉,它要是不叫,现在岂不已经……”
“还不住口,亏你还好意思说得出!”
“说是多余的,其实在有些时候,常是无言胜有言。”
“能体会到这里已经够了,何必喋喋不休!”
两小在下面薄责娇嗔的,回味着未竟之意,三鸟在上面也以鸟语交换着意见,直到这时,方听鹦鹉道:
“你们不用指桑骂槐的互相埋怨了,我惊动了你们的好事,现在对你们补偿另一件事,应该满意了吧!”
“补偿什么事!”两人异口同声的问。
“告诉你们此阵图的名称和变化!”
“你知道?”
“我虽不清楚,大鹳却知道,由它说,我来译给你们听,相信总可以办到。”
第二十一章 禽灵奇阵
季豪与温如玉费了大半天工夫,仅知图形的中央属土,其余都是些什么变化,不唯看不仅,连猜都不敢妄猜。
想不到这种深奥的阵图,丑陋的烟云竟能知道,听来谁肯置信?
然而鹦鹉与大鹳一阵啾啾低鸣之后,随听鹦鹉道:“此阵名‘颠倒五行混天八卦迷魂阵’,乃是一种古阵图!”
说完,又和大鹳在啾啾低鸣,季豪与温如玉忙把阵名默记于心。
接着又听鹦鹉叫道:“此阵师祖早已发现,只是由于阵势的变化过分霸道,所以把此阵未传给先主人,这是事先我不知道,不然也不会多嘴,反而落人埋怨我太多事!”
“这点你们放心!”季豪道:“我虽然杀人不少,大部份均非出于我之本心,今后当体念上天好生之德,非迫不得已,绝不运用此阵!”
大鹳点了点头,彩鸾也伸着长颈在季豪身上擦了一下,表示对季豪的承诺非常感动。
过了一阵,鹦鹉又道:“此阵虽然霸道无比,但运用起来却非常简单,不论石块或竹木,只要摆成阵图,即可应用,唯一困难的,就是方位不易记忆!”
“仅有十三个方位,还会如此困难?”
季豪听鹦鹉说至此,心内似不十分相信,故提出此问,虽重一自明,但多少有暗责鹦鹉危言耸听之嫌。
谁知鹦鹉听后尚无什么反应,大鹳首先怪叫了一声,两只眼睛突然现出光亮,紧盯住季豪不放。
季豪见状,不由暗自骇然,忖道:“这怪鸟究有多大道行,发起怒来,两眼如此吓人?”
他暗念未毕,温如玉即道:“不要吓唬人啦,快说完我们还有事哩!”
大鹳阖己一白,似很懂得温如玉的心事一般,忽敛神光,微一颔首,又和鹦鹉一阵啾啾低鸣起来。
这次它们啾啾鸣低了很久,大概有些地方,鹦鹉也不甚明了,所以粗听起来系啾啾低鸣,倘若细加品味,它们不仅鸣叫得非常有节奏,而且有问有答,讨论得相当热闹,有些地方,听来像在争执。
无奈季豪与温如玉都不懂鸟语,不然倒可领略一下鸟国语言,未常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良久,鹦鹉大概巳明白了阵势变化,随点了点头,转向季豪等叫道:“大鹳从前曾见用过,除中央属于土门,永不变化之外,其余各门,可依情形任意配置!”
鹦鹉说至此,忽然停了一下,接着又道:“为了应用时易于记忆,可以不同颜色的布帛,制成十二个小旗,每旗代表一个方位,便不至于弄错。”
“一个人能否使用?”温如玉问。
“可以!”鹦鹉道:“不过每一方位能有一人主持,其效当更佳,只是主持之人,不但要绝对听从主坛人的指挥,且须武功不弱之人,不然,便宁愿自己多费点神,以免使阵势的威力减色!”
季豪与温如玉俱点头称道:“是!”
接着鹦鹉又道:“从阵图的进口处算起,依次为:风、火、雷、电、雨、云、木、金、龙、虎、水、雀,中央属土为主坛,共分十三个方位,其中任何一方,均自成一阵,即使不加变化,也险恶异常,若加变化,不论人畜难有生望!”
季豪与温如玉两人,依照鹦鹉所述,逐一先在每个圆圈上注一字,以便明了各个方位。
然后季豪又问道:“若想使势变化,如何用法呢?”
“十二个方位,不论移动任何一个,其余便须跟着移动。”
“如何移法?”
“本以风为首,假若以火为首时,风便要摆在最后,设雷为首,火位便是最后了,其余依次类推!”
大鹳此时突然一声低鸣,接着便啾啾不止。
季豪尚未弄清是怎么回事,鹦鹉便又叫道:“大鹳说另外还有逆数变化,也须记住。”
“是否颠倒过来先用雀?”
“小师弟很聪明!”鹦鹉道:“逆位用时,便是以雀为首,依次倒数下去,风便是最后!”
“现在是否演练一下?”温如玉道。
“不必了!”鹦鹉答:“阵图绝没有错,等将来有机会用时,便知个中玄妙了,现在仅记顺序即可!”
“假若每一方位,由武艺高强之人主持,是否可以不够这些顺序?”季豪问。
“当然可以,不过最好不要以雷、电两位为首,以免杀劫过重,有违天和!”
“小弟记下了,各位是否仍回原居地?”
“你们想走,就回去拜别师父吧!”鹦鹉道:“不过记住一件事,别忘了‘收徒网’上那些银铃,那是很好的暗器,不仅能破护身罡气,且有乱人听闻作用。”
“如何收网还请师兄指示?”
“将古陶瓶上的宝剑找出,网节自动收回,银铃便可取下了。”
“请师兄指示,你不回去吗?”
“我和大鹳彩鸾还要商量一件事,你们先去吧!”
“那小弟们暂时别过了。”
季豪说着,与温如玉拱了拱手,正准备设法下石笋时,鹦鹉忽叫慢着。
季豪闻言怔了一下,尚不知鹦鹉何意,便听鹦鹉又向大鹳道:“你送他们下去吧,免得又费半天手脚!”
大鹳似是很乐于这次工作,立刻将长颈一转,长喙即衔紧季豪的腰带,双翅陡展,临腾空之际,巨爪一捞,便抓住温如玉,宛如老鹰抓小鸡般,翅膀还未煽动,即滑飞落地!
这大怪鸟看似蠢笨,其实行动起来,真是迅速已极,季豪与温如玉连念头都未转过来,已从石笋之顶到达地面了。
再看大鹳时,它已栖于石笋上,伸开巨爪在上面乱抓,依情形看,可能它把上面的阵图毁去了。
温如玉见状,低声向季豪道:“真是不可思议,想不到几只扁毛畜牲,竟有这高深的智慧。”
“岂止智慧高深,功力之厚,当今武林中的顶尖人物,也难望其项背!”
“以你的看法,它们之中,那个年岁最大!”
“这个显而易见之事,以大鹳最大,彩鸾最小,鹦鹉居中,你以为对吗?”
“何以见得呢?”
“鹦鹉呼彩鸾为小锦,你忘了!”
“确是如此,不过以我的看法,锦鸾与鹦鹉,可能大小差不多!”
“等回来时,问问它们,看到底哪个大!”
季豪与温如玉小声讨论着,不知不觉已到了洞口。
及进入石室一看,内面除摆设的东西,仍然未动。
之外,石壁上那些各式武功图形全被毁去!
怪!难道已有人来过吗?
不十分像,既有人来,在武功未学全之前,绝无毁去图形之理。
但是为何毁去,一时也难说出所以然。
好歹两人巳将“无相真解”和“无影真经”全部带在身上,否则,更将后悔莫穷,抱憾终身了。
可是他们在庆幸之余,各将真解取出观看时,又不禁个个瞠目结舌起来。
原来怀中除一把粉末外,哪还有真解的影子?
至此他俩才意识到,敢情那些图形,并非刻在壁上,而是塑在上面的,原先石室密闭,所以不会损坏,现在遇到空气,便一齐剥落了。
基于此,他俩才联想到,当午的无相生和无影女,不仅武功奇高,其心计之高,也是出于想像。
于是不再考虑有人进入的问题,忙依照鹦鹉指示,先将宝剑找出。
不料用力一拔,内面根本就没有剑,而是一根鳖鱼筋的头。
随着拔剑之力,便闻“嗦”的一声响,一团红网即破壁而入,闪闪生光的银铃,也随网破壁,发出一连串清脆之声。
这时季豪方指着红网道:“幸亏这个网,不然,我们早摔得血肉横飞了!”
“反正我已晕迷,就是摔成肉浆,也不会感到痛苦,可是你就不同了,眼睁睁的看着摔死,那滋味才难受哩!”
“你这种想法,就叫幸灾乐祸,难道不会心痛?”
“自己都死了,那有工夫去心痛别人!”
“你要真死去,我也无法独生,只好作同命鸳鸯了。”
“说话谁相信!”
温如玉说着,便白了季豪一眼,一种薄责轻嗔的意味,使季豪看得心中一荡,随手将她往怀内一拦,便准备向她脸上亲去。
不料温如玉纤手一伸,挡住他的嘴,娇躯一闪,已挣了开去,然后轻轻道:“快摘银铃吧,不要尝到甜头,就没个足尽!”
“刚才鹦鹉不识趣,现在你也拿起翘了!”
“我不是拿翘,当着师父之面,怎好意思!”
这一说,季豪不禁回头望望,然后道:“他们两位老人家都是过来人,应该知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姑阿翁’的道理吧!”
“我看你不必学武功,即可称雄江湖。”
“此话怎说?”
“这么厚的脸皮,任何宝刀宝剑,恐也刺不透!”
“彼此彼此!”
两人说笑着,就把网上的银铃全部摘了下来,共有一百零八枚,铃作钟形,内面的铃舌,似珠非珠,放出一种青光,令人耀眼生辉。
“铃铃铃铃……………”
季豪随手掷出一枚,立刻发出铃铃之声。
不过这种既柔和又清脆的声音,听到非常怪,明明掷于右面,声响却自左面迸出,以之用于对敌,恐十之八九难以逃出手去。
温如玉见状,立即高兴的道:“此铃用以打穴,将万无一失,难怪师兄特别嘱咐我们带上!”
说起师兄,季豪顿时想到三只鸟,忙道:“我们快去吧,不知它们在商量什么观!”
“此洞怎办?”温如玉问。
“鹦鹉定有安排,这些事,可能不用我们操心!”
温如玉点了点头,低声道:“既如此,我们就向师父拜别吧!”
说着,两人便并齐跪下,向石室规规矩矩的拜了四拜,算是向师父拜别。
出了石室,温如玉便问道:“今后你预定先到哪里去?”
“等见了它们再说吧,假若可能的话,先找‘双旋罡煞’清算这笔血债!”
“此人固然可恶,但假若不是他,我们便无此奇遇!”
温如玉的看法,自与季豪不同,因为她很清楚“双旋罡旋”的为人,虽说有些为老不尊,个性乖癖,均属他自己的事,对整个江湖来说,实在为害远不如“五月枫”之烈,所以主张放过。
季豪却不十分同意,随道:“话虽如此,留着他总是武林一害,不过你的看法,该以何者何重?”
“不管找谁,我的看法,还是以少杀为是!”
“好,见了鹦鹉师兄,再看它如何安排?”
“不用安排,有人已经找来了!”
季豪的话音方落,鹦鹉已飞鸣而至,凌空一转,便栖于季豪身上。
温如玉闻言,先是吃了一惊,及看清为鹦鹉师兄时,便忙问道:“你独一个来,它们两个呢?”
“在守洞门,因为外面已发现来历不明的人。”
“是什么人?”
“一个糟老头,鬼鬼祟祟的,在附近徘徊!”
“洞口在那里?”
“不远也不近,快随我去瞧瞧,便知来历了。”
鹦鹉说至此,即展翅朝前飞去。
季豪向温如玉瞟了一眼,正想催她快去,温如玉反而向季豪拉了一把,低声道:“急什么,有大鹳一个,准可万无一失,不如慢慢走,也可将这里的情况,大致了解一下!”
季豪一想也对,单凭大鹳那双利爪,任何宝刃也伤不了它,何况还有足智多谋的鹦鹉,谁还能闯得进来。
于是伸手握住温姐玉的柔夷,小声道:“真是个神仙府洞,假若不是身历其境,谁会相信在如此深的地底,竟会有山有水,宛如另一世界。”
“谁说不是呢,更出人意外的,是如此大的环境,只有一只鹦鹉在看守!”
两人感慨的说着,游目四下一打量,见四下尽是高低不一的石笋,四周方圆笆董之遥。
靠近左面的石笋隙里,尚生有不少白色植物,正开着淡红色的小花,大概由于不见天日的缘故。
最使人惊奇的,则是洞顶异常高,呈尖形,看情形,可能系不知多少年之前,陆沉下来之后,因为两山的倾倒,而架成的。
洞中除石笋之外,就是一些尖锐的石块,根本无法找出路径的存在,至于鹦鹉飞往何处,也不得而知了。
两人虽说慢慢走,实际仍然走的不慢,约顿饭工夫,便在洞内转了一半,然而就未见到洞口。
最后温如玉不走,坐下来,随手摘了一枝浅红色小花,观赏了一阵,正准备送往鼻子去闻,忽闻有声喝道:“快丢下它,假若不是‘红莲碧液’之功,你现在可能连小命都没有了!”
两人惊怔中循声望去,见来的正是鹦鹉。
于是季豪忙问道:“师兄飞的好快,我们在后面紧追,竟然追不上你。”
“活见鬼!”鹦鹉斥责道:“想玩就干脆说想看看洞中环境,何必故意说慌!”
“这也不值得师兄生这大的气!”温如玉接口道:
“难道我们顺道看看,还能看坏什么不成?”
“哼!看坏什么,幸亏我早来一步!”鹦鹉道:“不然,一切努力,都将付与东流了!”
“有如此严重?”季豪惊诧问。
“严重得很呢,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
“师兄未说,我们怎知道!”温如玉嘟起小嘴道。
“不说自己冒失,反埋怨起我来!”鹦鹉道:“告诉你们,那是千年醉,不要说吃上一点,就是闻得久了,也会损失功力呢!”
“假若吃上一点呢?”
“永远晕迷不醒,除非找到毒龙胆,或可保得住功力不失!”
温如玉闻言,立刻吃了一惊,想不到一朵小花,会有这么高的毒性。
可是季豪立即问道:“假若没有毒龙胆,别的解毒之物,是否可以代替?”
“嗯,你的雪蝮胆倒可用,因为它也是经过数千年,成了气候的东西了!”
“师姐,快把这吃下去!”
季豪一听说雪蝮胆可用,连从怀中摸出一枚,无限关心的递到温如玉嘴边,要她立刻吃下去。
但是鹦鹉却止住道:“天壤地宝,岂能随便糟蹋,快收起来随我来吧!”
鹦鹉叫着,就展翅腾空,直往一座石笋后面飞去。
季豪见鹦鹉已去,仍将雪蟆胆塞在温如玉手中,低声道:“快吃下去,不要听它胡说八道,耽误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温如玉见个郎对自己关心的情形,不忍拂他之意,篡在手中道:“快点跟上吧,不要等下又找不到路,再落它一顿啰嗦!”
季豪点头会意,未再说话,拉起温如玉急往鹦鹉飞去之处追去。
谁知刚转过石笋,鹦鹉却气呼呼的道:“好呀,鬼丫头,我处处关顾着你,你反而背地里排我的不是起来,要不是看在先主人的份上,就得好好教训你一顿。”
季豪和温如玉想不到鹦鹉会如此刁,竟躲在一边·偷听别人谈话。
因而季豪便道:“作师兄的,应该有容人之量才对,像你这样监视法,以后我们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鹦鹉闻言,发出咯咯笑声道:“你和她倒成了一鼻孔出气,小心以后她给你惹的麻烦,可别怪我作师兄的不先打招呼!”
“有什么麻烦?”季豪豪迈地说:“谁要不睁眼将麻烦找到我头上,那算倒了八辈子霉!”
“好,杀气透顶,看样子又要发‘虎威’了!”
鹦鹉叫着,即向一条宽有丈余的石隙内钻去。
季豪至此,才觉有点恍然,原来洞口是个石隙,恰被一座石壁挡着,难怪先前看不到一点影子。
这条石隙很长,确与“无相真解”上所说相同,内面崎岖异常,且有部份道路,像从石壁上穿过。
走约盏茶工夫,方到了洞口。
洞口系在悬岩之上,在正洞口处,有一棵山榆,将洞口全部遮在树阴之下,假若不细看,很难发现洞口。
季豪打量一遍,距岩顶少说也有数百丈高,离谷底较近,但也七八十丈,假若没有大鹳帮忙,虽难不住人,但行踪必被发觉无疑。
因为在谷下一株大树旁,正依树坐着一位老者,悠闲的端坐未动,生像是等待什么似的。
此人的面孔很陌生,正想问问温如玉,看她是否知道时,不想尚未开口,温如玉即拉住直往内面拖,并细声道:“对面也有人!”
但季豪还没有看清,便见一阵烈火腾空,接着一声连一声的呼啸,不住自对山山坡上传来!
啸声未落,即见一片乌云掠过,火焰被煽的四下飞溅,接着响起一片惨叫!
“啊!、大鹳发了威!”
温如玉惊讶的说着,似有几分愉悦。
但这小妮子大概是在洞中耽的久了,感到有些寂寞,此刻见猎心喜,尚未等季豪表示意见,遂又道:
“师弟,我们过去瞧瞧怎样?”
“不要慌!”季豪目注对山的火势答:“看情形来的人还不少,在未明他们来意之前,最好还是不要露面!”
“你是否有些胆怯?”
“笑话,长这么大,从未被人吓倒过!”
“那为什么不要露面?”
“假若他们冲着咱们来,自不会轻易饶过!”
“不冲着咱们来,难道就不过问吗?”
“这要看情形而论了,总不能说连是非都不分,便参加乱打一通!”
“哎哟,师弟到底长大了,现在竟知道是非来!”
温如玉说这话时,表情非常平淡,使季豪一时也猜不出她话中的含意,是取笑?抑是称赞?
于是迟疑了一下,终于忍不住问道:“以师姐的看法,认为小弟的为人,向来就是是非不分吗?”
“并无此意,快注意对面!”
季豪循声望去,只见对面山坡上火势已成燎原,火舌腾空,浓烟密布,一种劈劈啪啪之声不绝于耳!
正注视中,忽见鹦鹉飞来道:“山顶人的人真可恶,他们在上面架了个辘,沿绳来了!”
季豪忙向山顶上瞧了一阵,见并无什么动静,随道:“他们是否企图进洞来?”
“一点不错,无故来打扰别人,应该重重的教训他们一顿,使其永绝此念!”
“好,遵照师兄吩咐,管叫他们来得去不得!”
季豪的话音方落,头顶上忽然发出“骨辘辘”声响,然念头尚未转完,接着便听一声惨叫,一团黑影像是星坠丸泻般,带着一缕劲风,直向谷底堕去。
“那是些什么人,怎到此撒野起来?”
温如玉显然对于堕谷之人并未看清,故有此问。
可是季豪到底棋高一着,他不但看清了服饰,连面貌也看了大概,随不屑的道:“尽是些死不完的冤魂,这次若能让你们生离,就不要在江湖上混了!”
他愤然的说着,即又转向温如玉道:“师姐看牢洞口,我要上去瞧瞧!”
话音方落,也不管温如玉是否同意,便身形陡起,一跃十余丈高,藉岩石一点,宛如脱弦的筋般,疾向岩顶上奔去。
单从这几个身法上看,显见季豪在洞中两月,苦并未白吃,功力实较前又进了一层,而达履空蹈虚之境了。
直待季豪的身形消失,温如玉仍在呆呆的站着未动,因为季豪的功力,高的出她意料之外!
故她看在眼内,心里惊诧中不免一动,暗忖:“他的功夫是怎么练的,为何同是一种功夫,在他施展起来,便有不同的效果?”
不管她如何惊诧,摆在面前的,又是活生生的事实,连一点置疑的地方都没有。
且说山顶上,正团聚了不少人,有的惊疑,有的人诧异,更有人想入非非,觉得那只鹦鹉来的实在太怪。
因为方才堕谷的那个人,正是被鹦鹉啄断绳索,在顿失凭依之下,失手堕谷的。
但是怪尽管怪,仍有些不信邪的,甘愿冒生命危险的,而欲进入怪洞,想获得内面的武功。
因为最近由“云汉亭”汤祖佑那里传出的流言太盛了,说什么洞内有剑气冲出,以及“万年灵芝”等,无一不是武林朋友梦寐以求之物。
所以才轰动江湖,有不少三江五岳的人物在此出现。
无奈洞势太高,且处发之上,其情势要较之远近驰名的“三峡之险”,毫不逊色。
兼之来人太多,大家都在无十分把握之前,谁也不冒此劳而无功之奇险,而替别人开道,故一个个都在附近徘徊,而不敢采取积极行动。
唯有云汉亭的汤祖佑,虽占地利之便,却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仅在谷下监视。
这就怪了,消息就先从他们口中传出,为何他们不先下手,难道他们对于宝剑和灵芝不感兴趣吗?
非也,其实他们早有觊觎之念,唯久隐五亩岭的“祁连僧”,却捷足先登,率领门下四弟子,据守山顶,不准任何人接近。
因为要想入洞,唯一可走之路,便是用绳索将人从山顶系下,较为容易,若从下面攀搜,只要上面滚下一块山石,便可将人打下谷底。
汤祖佑虽为“三亭”之一的领袖人物,但手下并不多,且对“祁连僧”自忖非其敌手。于是便起了一阵恶念,将消息传出,招来武林各路人物,其用意无非是“宁为玉碎”的想法。
也就是说,我既得不到,你也别想独吞,故添油加酱的把消息泄露出去。
其实洞内是什么,他们谁也不知道,不过洞内近来常有宝气冲出,从这些迹象上看,虽不能肯定说出为宝剑,却敢断定巳为即将出土的兵刀无疑。
所以扬言说内面有宝剑,至于说有灵芝,则是信口开河,有意引来江湖朋友而已,实在是毫无所据的。
不过汤祖佑这么一来,可把祁连僧师徒恨透了,只是宝物未到手之前,不愿另生枝节,只是仅守山顶,积极作进洞的准备工作。
直到近日才准备完成,先由大弟子邝飞下洞,祁连僧亲自照顾辘轳,另外三位弟子与手下人据险以守。
至于对面山上的人,则是来自三江五岳的武林朋友,因都不愿与祁连僧师徒正面冲突,所以质暂存观望之态。
然而今天一早,便有一只奇大无比的一只怪鸟,沿林梢不住飞翔,很像是监视大家行动的模样。
然而武林中人,没有不好事的,就有人将暗器打出,意欲先将怪鸟打下,免得令人望之生厌。
谁知他们这一来,可惹出了大乱子,打出的暗器不但没有打到怪鸟,反被怪鸟煽动的劲风,将暗器全数打回不说,又伤了三四个人。
所以林中立刻现出一片混乱,惨叫与惊诧!
这且不说,最大的错误,是有人在混乱中放了一把火,以致怪鸟的毛都没被烧到一根,反而在劲风吹袭之下,又有不少人被殃及。
祁连僧师徒,遭遇虽不若对面山坡上人之惨,然也好不了多少。
正当大弟子邝飞坠下四五十丈时,忽然飞来一只鹦鹉,在粗如儿臂的绳索上啄了两口,绳索忽然中断,邝飞便在一声惨叫中葬身谷底了!
这种意外的情形,不仅祁连僧吃惊,即连一旁暗在观望之人,也觉惊奇不止。
不料大家惊诧未已,又见从洞中升起一线白烟,连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