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红楼小婢 作者:双面人(晋江vip金榜2013.08.16完结)-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雁道:“姐姐虽曾想过,却不曾做过有悖良心之事,何苦如此?”
倘若她没记错,鸳鸯发现了司棋私通一事,司棋自己吓病了,反是鸳鸯安慰,替她遮掩,又告诉过她不会告诉别人,至今,别人都不曾听鸳鸯透露过一言半语。
鸳鸯道:“只是为往日想法一愧。”
雪雁却道:“姐姐不曾做过,反以为耻,可笑的是做过此事的却以为荣。”一如藏匿甄家财物的王夫人,一如打死人命的薛蟠,倒是凤姐虽然曾经做过包揽诉讼重利盘剥之事,如今却在容嬷嬷教导下痛改前非了。
鸳鸯一想,叹道:“也是。眼下,我倒羡慕你们,到底是读过书,知道国法的人,我正打算静下心来,好好跟奶奶读书认字呢,不为别的,只为了明理,别像往日那样愚昧。”
雪雁听了,立时笑道:“奶奶本是热心肠的人,必然倾囊传授。”
说得鸳鸯也笑了,随即道:“我该回去了,别耽误你回家,瞧着天阴阴的,今儿的雪怕会下得大些。等到英莲定亲,你别忘记过来,吃她一杯喜酒。”
雪雁一面站起,一面诧异道:“你见过英莲?英莲要出门子了?”
鸳鸯拿过披风裹上,笑道:“英莲那么个人,最是可爱可敬,常去给奶奶请安,前儿给奶奶做了一双鞋袜,真真扎的好花儿,我见了还奇怪一回呢,后来才知道,她竟那样命苦。虽然做过薛大爷的妾,但是复了原籍,便和寡妇无异,她又常得奶奶照应,因此有不少人爱她人品模样,向他们家提亲,甄家娘子已与后街乡邻十分熟悉,想选个老实忠厚的。”
雪雁笑道:“那可好,她也算熬出头了。明儿有了好消息,一定告诉我一声。我成亲之前英莲因在家调理身体,不曾出门,便托奶奶送了好些荷包手帕添妆呢。”
鸳鸯点头笑道:“放心,到时候咱们都给她添妆去。”
说着,一径去了。
送走鸳鸯,雪雁便趁着雪势尚小启程回家。
刚出城不久,忽听驾车的小厮道:“姑奶奶,迎面我仿佛见到了姑奶奶家的婆子。”
雪雁一怔,忙问是谁。
小兰探头往外一看,其时雪色尚薄,倒也看得清楚,却是李婆子驾车迎面过来,见到驾车的小厮,立时道:“奶奶回来了?我正要去接奶奶。”
雪雁听了这话,忙问道:“可是家里有什么要紧事?”
赵云南下,带走了观月和赏风,故雪雁进京都是李婆子驾车,然后再回去,这回她并没有告诉家里来接,便叫于连生的小厮驾车送她回家,正想着等赵云回来,同他商议,问于连生要两个小厮使唤,免得赵云每每出门,家中只剩女眷。
李婆子笑道:“有人给奶奶送了一张帖子,我不认得字,便叫来借书的晖哥儿看,说是宁安郡主府的帖子,要亲自来拜会奶奶,我心急火燎地怕耽误了奶奶的大事,就自作主张驾车进城,一是告诉奶奶,二则接奶奶回来。帖子收在家里,我未敢带出来,恐失落了。”
雪雁忙道:“我知道了,这会子都回家,到家再说。”
李婆子答应了,翠柳则下车与李婆子同车,也好与她说话解闷。
一时到家,雪便下得大了。
雪雁吩咐道:“多熬些羊肉汤,用骨头慢慢儿地炖一天,多放些肉,切两个白萝卜入内去膻气,等炖好了给老爷子老太太和外祖父母送去,剩下我喝一碗,你们也都喝一些,暖暖身子,留我哥哥身边的两个小厮住一日,等明儿雪停了再回去,横竖家里头我已经交代过了。”
李婆子答应一声,先送上帖子,方去料理。
雪雁看着宁安郡主府的帖子,心想到底是郡主府,行事有礼数,不比唐家说来便来,毫无征兆,也不怕她不在家。因唐家行事,雪雁从心里便疏远了唐太太一些。
雪雁写了帖子搁下,晚间羊肉汤炖好,雪雁便亲自带人送去,连同收拾出来的冬衣,先去了赵家,赵老太太多日未见她,自是想念,见了衣裳,更觉欢喜,笑道:“我虽也有几件往日云儿孝敬的皮子做的衣裳,却不如你孝敬的这个。”
雪雁抿嘴一笑,又去了韩家。
韩母当即便脱□上的羊皮袄子,换上雪雁送来的衣裳,又罩上褂子,喝着羊肉汤,只觉得打从心底暖和起来,人到了年纪,便只想着儿孙孝敬,并不在意东西贵重好坏。
雪雁回来,喝了一碗汤,便收拾着歇下了。
次日一早起来,雪已经停了,只见外面银装素裹,地上竟积着半尺来深的雪,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腾挪跳跃,震落雪花无数,露出腊梅的点点花苞。
两个小厮用过早饭,过来辞别。
雪雁笑道:“路上小心些,别出了岔子,一会子替我将这张帖子送到宁安郡主府。”
两个小厮听到宁安郡主府,倒也知道雪雁和各家都有来往,并不如何惊讶,点头接了帖子,径自驾车回城了。
却说李婆子十分惊讶,道:“郡主是王爷的姑娘罢?竟和奶奶好?”
雪雁笑道:“有几分瓜葛,我才买的那些地和房舍,都是宁安郡主的娘家忠顺王府帮着买的,不然就凭咱们家,哪有那份本事虎口夺食。”
李婆子念佛道:“原来竟有这样的事情,我还说,咱们家怎能买到那么多好地。”
说完,出去扫雪去了。
雪雁吩咐道:“再炖些羊肉,晌午吃。”
李婆子在外面答应了一声,心里直念佛,跟着这样的主子真真是好,平常衣着饮食比镇上殷实之家都好些,鸡鱼肉蛋是常见的,不过雪雁倒是偏爱瓜果蔬菜多些。
雪雁洗漱后,吃了一碗五子粥,又吃了几个菜包,便去书房练字。
练了一个时辰的字,正在洗手,忽见豆母牵着豆子过来,笑道:“今儿逢集,你同我们一起出去逛逛罢,你来这么些时候,还没去过一回呢。”
雪雁明白豆母想叫自己和镇上的人打点好情分,十里八乡逢集时都到八景镇,他们是乡镇的小门小户,并不在意什么大户人家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便是江财主的太太也常带着两个丫头出来,雪雁并没有出去过,一听便来了兴致,道:“容我换件衣裳。”
豆母见她头上戴了几支金珠钗环,身上也十分华丽,知她不欲如此出门,点头答应了。
雪雁匆忙回房,拣了一件葱黄棉袄换上,下面系着蜜合掐金绣花棉裙,外面罩着一件玫瑰紫缕花灰鼠对襟褂子,皆是半新不旧,也不披斗篷,亦不戴珠宝,只漆黑油光的发髻上插着两根赤金长簪,鬓边别着一支宫花。
出来后,豆母笑道:“你生得娇弱,还是披一件斗篷罢,这时候谁说你呢?”
雪雁一想也是,便叫小兰拿了一件半旧的猩猩毡斗篷,罩上雪帽,领口的大风领同着雪帽倒遮住了半张脸,便是如此出去也无碍了。
收拾好了,两人带着豆子出门,小兰和翠柳都跟着,不巧遇到长氏,两人见过。
长氏笑对雪雁道:“你也该出来走走,见见闹市,等云哥儿回来,叫他带你去。”
雪雁听了,只好一笑,答应了。
长氏问道:“云哥儿几时回来?”
雪雁心里也惦记着,道:“再过几日就回来了,我见这两日雪大,只怕途中要耽搁些。”
一路走来,便与镇上乡邻之家碰到,雪雁虽不大出门,但是也都认得,忙一一见礼。
镇上的婆娘们也就是在赵云娶妻的时候见到了大场面,其嫁妆抬进来时,琳琅满目耀花了人眼,平常也没见过雪雁这样的人品模样,都拉着说话,各自赞叹不绝。
雪雁虽然处处与人为善,但也有一干人妒火中烧,见了面,反不搭理她。
雪雁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别人既待她不善,她何必上赶着结交?因此,只与几个相熟又脾气温和人品厚道的大娘大婶们说话。
其中对雪雁不善的却有一家姓连,是三十多年前搬到八景镇的,媳妇姓李,是豆母娘家的远房,人都叫她连婶子,今年四十多岁,家里颇有几个钱,开了一家药材铺子,从前见赵云虽然残疾了,却依旧一表人才,既有举人功名,又有偌大的家业,便想将女儿许配给他。
其时赵云只想着择一有情有义自己说书她能接得上口的妻子,且连姑娘并不识字,性子也不好,是个没成算又骄纵跋扈的人,当即便婉言拒绝,岂料连家便记恨上了。如今见了雪雁的人品模样打扮气度都将自己女儿比下去了,心中焉能不恨,便冷笑一声,道:“怪道赵大奶奶都不出门与人结交呢,想来天上的云瞧不起咱们地上的泥。”
众人听了,都是一笑,雪雁素日如何,她们都深知,只是想起了连家和赵家的恩怨。
雪雁虽不知连婶子何出此言,但料到必有往事,便淡淡一笑,道:“这话我倒不解了,咱们好好儿的都是人,如何成了云,又成了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们家大爷是人,我自然也是人。婶子以泥自诩,我却不敢比天边之云。”
连婶子虽是豆母娘家的远房,却不喜她为人,甚少来往,听了这话,向笑道:“你虽不是天边的云,却已摘得咱们镇上最好的一片云,自然惹得旁人眼热了。”
雪雁一听,心中猜出了七七八八,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这也是我有福。”
长氏并赵家一干媳妇婆娘都笑道:“可不是,不然怎么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呢?这世间男女都由月老做主配的,配得好了,才牵上红线,你有这根红线,自然嫁到了我们家,别人没有红线,自然就没这福气了,想来红线所牵乃是别人。”
连婶子听她们都替雪雁说话,不由得恼羞成怒,道:“我们家丫头再没福,也是正经人家的女孩子,不必进城时处处低人一等。”
这话却是讽刺雪雁曾经做过丫鬟了,众人面上都变了色,暗恨连婶子没没成算,雪雁虽是个丫头,可丫头自有丫头的好处,和上头高门大户有瓜葛来往,又有哥哥在宫里,能庇护着他们镇上,现今连县太爷都知道雪雁不能轻易得罪,偏这连婶子竟说这话。
赵晖之母却道:“我们云儿媳妇自然没福,可惜偏有体面,王府郡主府都能进去,王爷王妃郡主都能见到,你们有福,可能见到那样尊贵的贵人?”
连婶子一怔,众人已不再理她,拉着雪雁一径越过她往集市上走去,旁边忙有人拉住连婶子,咬牙切齿地低声道:“赵大奶奶是什么人?你女儿都出过嫁了,亏得你说这些话!”
不说赵家是八景镇第一大族,人多势众,素来护短,便是雪雁随便一个娘家亲戚过来,不管是知县干哥哥,还是宫里干哥哥,那都是天大的人物,到那时若为雪雁出气,吃亏的还是连家,恐怕何家的家业都得赔进去还未必能得她原谅。
连婶子冷笑道:“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个丫头罢了。”
那人恨道:“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丫鬟怎么了?大户人家的丫鬟比咱们镇上的大财主都体面呢,人家有旧主,有旧交,一样的事情,咱们费九牛二虎之力做不到,人家一句话过去,便比咱们强。你不同他们家交好就罢了,偏还讥讽赵大奶奶,也不怕得罪了人。”
旁边也有人赞同道:“正是,赵大奶奶虽不大出门,可是谁家上门,赵大奶奶不是和和气气地叫大娘大婶嫂子?何尝做出高人一等的排场?我们家的小子在他们家读书,赵大奶奶常常预备瓜果点心给他们垫肚子,可见那才是大户人家的气派,你们家的大孙子今年也有六岁了,难道明年不去读书?得罪了赵大奶奶,有什么好处?”
众人都点头称是,连婶子越发火冒三丈,道:“谁稀罕去他们家读书?我们家又不是没钱请不起先生。你们想巴结就去巴结罢,拉扯我做什么!”
说完这话,连婶子转身就走。
剩下这些人都摇头一叹,道:“有这样糊涂的媳妇,连家也不知道日后如何。”
遂各自散了。
却说长氏等人走了老远,纷纷问晖母道:“这是怎么说?我们都没听说,你倒知道。”
晖母自觉后悔多嘴,歉意地看着雪雁,雪雁安抚一笑,料想她是听赵晖说过帖子一事,便道:“昨儿宁安郡主府打发人送了一张帖子,李妈妈不识字,叫晖哥儿看了,才特特去接我回来,嫂子想是听晖哥儿说的?”
晖母点头道:“晖儿无意中说过一句,我记下来,未得你意便说将出来,实在是对不住。”
她素来是个有见识的,虽说赵云在家教导学生经常不在家,但是当初便说了,眼下常常出门,不能天天教导,因此去读书的多是穷人家,为了识得几个字,有钱的则另外去私塾读书,所以她愿意送儿子过去读书,赵云不在时,便在家中苦读,有什么不懂的或等赵云回来请教,或去请教赵锋,同为一族子弟,赵锋也不推辞,因此她打从心里和赵云家亲近。
长氏听了,却笑道:“这是喜事,怎么说不得?满镇上可没有咱们云儿媳妇这样的体面,王爷王妃郡主那才是天上的云,能见到是云儿媳妇的福分,何必藏着掖着反叫人看轻了云儿媳妇?真真连婶子是个没见识的,也不想想,她家女儿给咱们云儿媳妇提鞋都不配。”
雪雁笑着捂着脸道:“听叔婆夸得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便搁下此语不说,心里却更加看重了雪雁几分。
八景镇隶属长安城长安县,乃是天子脚下,下面管着十里八乡,因此每逢集市,十分热闹,来行行人多是下面村里过来的,展眼将是年下,因此买卖东西的极多。
雪雁虽嫁到八景镇已有半年,但是平素与赵云夫妻和乐,又恐集市上人多,故只出来两趟,却没有逛过,今日出门,她特特带了一些碎银子和铜钱,打算好生逛一逛,才想着,一低头便见豆子眼巴巴地看着路边小贩稻草靶子上插着的冰糖葫芦。
雪雁见状一笑,低声吩咐小兰去买两根过来给他。
豆子一手拿着一个,喜得眉开眼笑,弯腰弓身,大声道:“谢婶婶!”
豆母正跟长氏说闲话,听了声音才回过神来,忙道:“你又给他买这些东西,这孩子常去打搅你,不知道吃了你们多少东西。”
雪雁摸着豆子的头,笑道:“豆子又不是大肚子米勒,能吃多少?你多心了。”
豆母不再言语,瞪了豆子一眼。
豆子笑嘻嘻地吃得一脸糖。
镇上居民多认得雪雁,问了好便各自忙碌去了,来往贩夫走卒却觉得诧异,雪雁身上的衣裳虽是半新不旧,长氏豆母等人也因出门穿了绸缎衣裳,头上也都戴着最好的金簪子银坠子,但是行动间高低立显,一眼便看出不同来。
雪雁心中明白,越发靠近长氏,有积年的长辈在身边,便不怕什么了。
几人逛了一回,长氏笑道:“先去绸缎铺子,我得买几匹布,年下做新衣。”
豆母笑道:“一同去,我也得扯几尺布。”
雪雁随着她们进了绸缎铺子,说是绸缎铺子,绸缎反而少见,反是布料居多,五颜六色,十分鲜艳,虽是国孝,但是到了年下百姓之家便不禁婚嫁了,平常衣着上也不必忌讳。
见到有客上门,伙计忙上来招呼。
掌柜的在柜台后面站着算账,原本并不在意,可是抬头见到雪雁的打扮气度,忙走出来笑道:“赵大奶奶今儿贵脚踏贱地,倒叫小店蓬荜生辉,快请里面坐。”
雪雁见到这掌柜的也是一怔,成亲那日晚宴给贺客敬酒,认得此人是镇上最大的绸缎商,姓张,单名一个贵,和赵云的舅舅韩飞极为交好,忙笑道:“原来竟是张掌柜的家业,真真是天缘凑巧。不过我却是陪着我们叔婆和嫂子过来的。”
虽然如此,张贵依旧请他们去里间,又叫伙计倒茶,道:“要什么料子,我叫人拿进来。”
雪雁忽然想起自己家中的绸缎衣料都是上等之物,送镇上的人虽好,却往往过于炫耀,便点头笑道:“先尽着叔婆和嫂子罢,一会子我再挑些整匹的料子,给我送到家里去再结账。”
张贵一听,忙笑着答应,看向长氏和豆母。
长氏道:“我要上等的棉布,年下做衣裳穿,掌柜的送些上来罢。”
豆母也道:“我也是要棉布,要颜色鲜亮些的。”
张贵果然叫伙计送了上来,虽是棉布,却十分厚实,雪雁摸了摸,十分柔软,看着长氏挑了一匹青色,两丈酱色,便知是给她自己和赵二老爷子做衣裳的,而豆母挑的则鲜艳一些,大红、松花、葱黄、宝蓝等颜色,各扯了办匹。
雪雁因觉得这里的棉布比从前在府里得的虽差些,却也极好,便选了两匹淡色的棉布做亵衣,一问价格,因是年下,所以涨了些,是三百二十文一匹。
雪雁道:“就买这两匹,再将绸缎拿进来我瞧瞧,选几匹好的,年下作礼。”
张贵一听,忙叫人送上来。
雪雁细细看了一番,又问了价钱,一匹一两七钱银子,便选了十二匹,请张贵送到家里去然后再结账,张贵自是应承不迭,索性长氏和豆母的一同送去,不必逛街还拿着。
出了绸缎铺子,长氏和豆母去买肉。雪雁并不胡乱买东西,只是长氏和豆母买时,她在旁边听着,彼时大约是年下,又下了雪,东西贵些,鸡蛋三文钱两个,一升白米八文钱,羊肉七十五文一斤,猪肉却是三十五文一斤。
雪雁微微蹙眉,难怪她一说煮羊肉,婆子们便这样欢喜,原来羊肉竟这么贵。
长氏买了二斤羊肉,叹道:“天冷了,喝些羊肉汤倒好,只是太贵了些,一般人家哪里吃得起。米价又涨了,上个月还是七文钱一升呢!”
豆母忧心忡忡地道:“刚进十月才几天,头一场便下了这样大的雪,也不知道地里的庄稼如何,听说朝廷还在攻打西海沿子那边的蛮夷小国,咱们这里若是闹了雪灾,只怕这米价长到二三十文也未可知。”
雪雁听了,心头一凛。
逛了半日回到家中,张贵便带人送绸缎来了,雪雁忙迎了出来,笑道:“怎么劳烦张张贵亲自过来了?”说着算了账,付了钱。
送走张贵,雪雁命人将绸缎收了,预备留着年下送镇上的长辈亲友。
又过了几日,佃户送地租和年货过来。
因今年风调雨顺,虽然五百亩地还是五百两银子,但是米面炭火野味等却是极多,雪雁见了庄头,其实也就是他们的村长,接了清单,粗粗一看,十分满意,问了几句,说道:“你们是老庄稼人了,今年头一场雪这么大,可会影响地里的庄稼?”
那庄头秦二答道:“雪大倒是不妨碍庄稼,就怕不下雪,杀不了庄稼里的虫子。只是今年的雪太大了些,怕到腊月里雪势更大,会压塌房子,也怕雪水太多,明年年初化开时反淹了庄稼。因此我都吩咐村里头,不叫他们卖粮食,且先留着。奶奶也不妨将今年送来的粮食都收着,别像往年那样,大爷都叫我们直接送到粮食铺子里去。”
雪雁听了,道:“我记住了,就先将粮食搬到仓库里去,暂且不卖。”
秦二答应一声,果带着粗壮佃户们将米面炭火野味干果等都送到里仓库房里去,一样一样分开放好,请雪雁清点完数目,又送上几只用笼子装着的活兔活鹿活锦鸡给雪雁赏玩,方过来磕了头,纷纷离去。
雪雁挑了一些东西,米面炭火按着赵云说的数目,添上一些野味干果等物,先送到赵家,尔后又送到韩家,另外添上新买的绸缎,每家二匹。
次日,韩家也回送了许多东西,原来韩家的庄头昨日也送了租子来。
雪雁命人收下,才收拾好,便听人通报说宁安郡主和保哥儿亲自过来了。
第七十九章
距离上次救保哥儿忠顺王妃说让宁安郡主亲自来谢雪雁已经几个月了;若是别人只怕早在心里想宁安郡主毫无诚意了;不过雪雁却听黛玉提起过,说保哥儿自回家之后,每每夜里惊起,连病了一个多月方渐渐痊愈;故宁安郡主一直未曾亲来。
雪雁想到这里;忙换了见客的衣裳;亲自迎出来。
赵家门口路边早已用帷幕遮着;尽头站着许多忠顺王府和郡主府的护卫;不许闲杂人等靠近;另有许多太监丫鬟仆妇围着一顶大轿;雪雁忙让进正门。
幸而赵云是举人,他们家的正门按着规格比寻常百姓高了不少,容得大轿进门。
帷幕之外八景镇一干人等见到这等排场,都悄悄议论纷纷,有长氏豆母等人知道雪雁同宁安郡主交好的还罢了,不知道的都十分惊讶,连长安县的县太爷太太都听说了,忙忙地坐车过来,却被挡在外头未得进去。
请进门后,方有丫鬟扶着宁安郡主下轿,抱在宁安郡主怀里的还有侯保。
数月不见,侯保竟生生地瘦了一圈,显出一双极大的眼睛,想是养了几个月已经恢复了,倒也十分灵动,漆黑异常,一见到雪雁便咧嘴一笑。
雪雁回他一笑,方上前请安。
宁安郡主将侯保放在地上,然后亲手扶起雪雁,歉然道:“早说来谢你,偏拖到了这时候,越发显得不诚心了。”
雪雁一面请进厅中,一面笑道:“郡主说得我倒惶恐不安了,原就当不起郡主亲自来谢,现今更当不起了。先是国丧,郡主哪里抽得出空?再是听说保哥儿病了许久,原想登门探望,又恐惊扰了,好容易听周大奶奶说保哥儿养了一个月已经痊愈了,我方放下心来。”
宁安郡主坐定后,道:“真真你是个伶俐人儿,还是这样体贴人意。”
雪雁抿嘴一笑,见到小兰沏茶上来,忙亲自端到宁安郡主跟前。
宁安郡主接了茶放在几上,口内道:“你快坐下,我来一趟,如此叨扰,再劳烦你给我上茶,我成什么人了?”
雪雁方坐下,只见宁安郡主微微抬手,立时便有一个仆妇出门,不多时,便有许多人捧着大大小小的锦匣进来,登时挤满了大厅,宁安郡主笑道:“前儿皇后娘娘赏赐了些东西,我拣了几件精巧别致之物,你留着赏玩罢,别嫌弃,若嫌弃,我可不知道如何谢你了。”
听她说完,雪雁笑道:“这样好的东西,我哪敢嫌弃,郡主既送,我就却之不恭了。”
收下礼物便收了宁安郡主的谢意,日后宁安郡主大可不必担忧自己挟恩图报,毕竟当初谢自己的却是忠顺王府,而非宁安郡主。
宁安郡主面上现出十分笑容,道:“日后你闲了,常去我府里走走,周大奶奶和滟丫头常去,你们见了,也说得上话,我不怕你惊扰。”
雪雁自然愿意同忠顺王府交好,毕竟一家人都是极聪明的人,自己一个举人老婆,无权无势,又不会惹上头忌讳,因此听了这话便笑道:“届时过去,郡主可别将我拒之门外。”
宁安郡主笑道:“便是拒了别人,也不会不让你进门,放心罢。”
侯保坐在宁安郡主腿上,看着雪雁道:“姐姐,下回你去我们家,我给你好东西吃。”
众人听了,不觉莞尔。
雪雁却认真地对侯保笑道:“那可好,到时候保哥儿可不许小气。”
侯保摇头道:“不小气,我有许多呢,吃不完,玫瑰糖,桂花酥,藕粉糕,糖蒸酥酪,都是好吃的,皇后娘娘赏的,外公外婆送的,妈妈叫人给我做的,我今天还给姐姐带了许多。快拿上来,拿上来给姐姐吃。”说着朝跟着进屋的仆妇大声吩咐道,小小年纪,很有气势。
一语未了,果然有两个青年仆妇各自捧着一个朱漆描金的梅花攒盒过来。
东西送过来了,侯保反而不知道说什么话了,挠了挠头,道:“给姐姐吃。”
宁安郡主一直含笑看着,吩咐道:“先拿两样放在赵大奶奶跟前。”
一名仆妇立时挑了四样放在雪雁跟前的几上,皆是一色定窑白碟,碟子里的点心并不多,却十分精致,雪雁常吃,一眼便认出是内造点心。
宁安郡主笑道:“你家常不缺这些,只是保哥儿送来了,你尝尝罢。”
侯保睁大眼睛盯着雪雁,不住道:“姐姐吃,姐姐吃。”
雪雁笑道:“好,我尝尝保哥儿拿来的点心。”说着拈了一块小小的桂花藕粉菱糕,入口即化,和从前是一样的味儿,只是冬日并无桂花,想是收的秋季的桂花做的。
侯保见她吃了,笑嘻嘻地道:“好吃罢?这是外婆给我的,我最喜欢吃了。”
雪雁吃完一块,笑道:“好吃,多谢保哥儿还记得我。”
侯保听了,十分得意。
宁安郡主摸着爱子的脑袋,问雪雁道:“荣国府老太君仙逝,你去了没有?”
提到贾母,雪雁收了脸上的笑容,点头道:“自然去了。也是朝廷恩典,礼部奉旨钦赐白银五百两治丧,又命以国公夫人之诰命入葬。”
贾代善当初袭爵,却是国公,因此贾母仍是超品的国公夫人。
宁安郡主笑道:“听说才咽气便闹了分家,我这几个月照料保哥儿也不大出门,别人来了,除了几个相熟的我都不见,见周大奶奶十分哀戚,也不好问她,恐惹她伤感。”
雪雁亦不愿多少,避重就轻地道:“分家时,大老爷倒也退了我们姑娘许多东西。”
宁安郡主点头道:“我听说了,外头不知道多少人笑话呢,也不知道是笑话史太君刚咽气两个儿子便如此,还是笑话他们家二房贪心不足,倒都可怜贾将军,还说他比二房略懂有些善心,当家作主后反将府里能有的林家之物一一退还。”
雪雁垂头听着,暗暗一叹。
谁说贾赦糊涂透顶?分明精明得很,当初要纳鸳鸯为妾难道是看上鸳鸯的美色?决计不是。鸳鸯虽生得标致,却较之袭人等逊色许多,他是看中了鸳鸯管着贾母的梯己,而贾母是打算将所有梯己都留给宝玉的。赏赐秋桐给贾琏也是表明支持贾琏娶尤二姐,表达出对于凤姐的不满。如今归还东西,未必不是料到如此结局,将侵吞孤女绝户之财的罪名统统推到二房头上,毕竟当初他贪污的也只是一些,不如二房得的多。
宁安郡主见她不说话,知她不好议论旧主,笑道:“荣国府丁忧,不好出门,外头只是说说,未曾传到他们家去。他们府上落到这样的地步,也是自作自受,你少去些。”
雪雁心里固然不愿意多去,偏她干爹干娘在荣国府当差,只得道:“我干爹干娘在府里当差,总不好不走动,年下还得送礼呢。”
宁安郡主一想也是,便不言语了。
沉默了一时,宁安郡主道:“你干爹干娘是荣国府的大总管夫妇罢?”
雪雁点头笑道:“正是,当初老太太恩典,叫我认了干亲。”
宁安郡主心中了然,当初雪雁救了保哥儿,忠顺王府查过雪雁的亲友来历,因雪雁未曾求恩,王府便想施及其家人,然而却发现她和黛玉、于连生更亲密,反与赖家不过是情面上的来往,赖家却待雪雁极好,俨然亲生一般,因此忠顺王府瞧出眉目,便歇了心思。
宁安郡主何等敏慧,自然看出了赖家的打算,同时也查到了他们家没少从荣国府里捞钱,难怪雪雁同他们并不亲密,只怕心里知道他们从荣国府贪墨的,多是林家的银钱。
荣国府侵吞了黛玉的家产,赖家捞钱的只有从此处出来。
想到这里,宁安郡主笑道:“他们面上待你不错,你也不能太过疏远,只是难为你了,好好的一个女人家,偏有这么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