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啊了声,道:“程知节家的闺女?他家的闺女怎会愁嫁,是眼光太高了而已!”

长孙夫人笑道:“那丫头眼光再高,也高不过王平安去吧,我看小一辈的孩子,比他强的一个没有。照我看,他比那个李恪都强不少!”

一提起李恪,长孙无忌的心里,咯噔一下子!对啊,自己出宫之前,曾见到李恪了,他就等在甘露殿外,而且皇上还说过,要和李恪说说疏通大运河的事情!

要从根本上说,长孙无忌并不反对再次对高句丽用兵,象高句丽这种狼子野心的国家,早点灭掉,早点利索,免得放在边疆,看着就让人恶心。可他却非常反对李世民亲征,他和李世民从小就在一起,在他妹妹长孙皇后,没有和李世民定亲之前,他俩就已经是好朋友了。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比亲兄弟还亲,李世民事事都想着他,而他也事事都为李世民着想!

李世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现在看着虽仍旧威风八面,可事际上真实的情况,别人不知道,他却是再清楚不过了。皇帝经不过折腾了,要是再次东征,极有可能回不来,直接就会在前线驾崩。

所以,长孙无忌是坚决反对李世民御驾亲征的,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都非要阻止不可!

长孙无忌对夫人道:“孩子们的事,你就少操心吧,我自有主张。嗯,我得再进宫一趟,有话要和皇上去说。”

长孙夫人眼睛一亮,道:“你要去和皇上说说王平安的亲事?你有什么主张,快说来给我也听听!”

长孙无忌嘿了声,女人就是女人,除了家长里短之外,一点国家的观念没有,我堂堂一国宰相,特地跑进宫去,就为了和一国之君,谈一谈王平安以后应该和谁睡觉,和谁一块生孩子?我吃饱了撑的么!

他正要出门,忽地转身道:“夫人,我们长孙家,父辈是有人死于天花恶疾的,你家里也有人死在这病上吧?”

长孙夫人的脸色刷地就变了,道:“是啊,我二叔和老叔,都是死在天花恶疾上的。你好端端地,提起瘟疫来干嘛?莫非中午肘子吃多了,腻住了心窍不成!”冷丁提起家中惨事,她自然不痛快,换了谁,也痛快不起来!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你说,要是有个人可以预防天花恶疾,使之不能再祸害百姓,那这个人皇上会如何奖赏他,我想听听你这个妇道人家的看法!”

长孙夫人呸地一声,气道:“妇道人家怎么了,你是说我们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嘛,咱们把头发都放下来,你的不见得比我的短!”

“嗨,真是废话!”长孙无忌也气道:“你就说皇上有可能怎么奖赏这人吧,我就是想听听这个,和我的想法一不一样?”

长孙夫人想都没想,很干脆地道:“要是有人能治得了天花恶疾,封个王都不多,就算非李姓之人不得封王,那封个国公,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封国公要有战功,没见过血的,岂能以国公许之!”长孙无忌皱起眉头,道:“其实你意思,这个人是可以封侯的,对吧?”

长孙夫人哼了声:“可以封侯,委屈人家了!”忽地咦了声,道:“你说的那个人是谁啊?”

长孙无忌没回答,转身出了大堂,再次赶往皇宫,去见李世民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

长孙无忌一走,长孙夫人就开始琢磨起来了。老爷说的是谁呢。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将天花恶疾治好呢?

女人家的,没事还喜欢胡思乱想呢,何况有事,她越想越兴奋,越想越往“深”了想。老爷刚刚见了王平安,他俩在饭桌子上聊了什么,偏巧她还没在场,没能听到。那么是不是王平安提起了可以治天花恶疾的事呢?

她叫来一个仆人,问道:“你们刚才在堂里伺候,有没有听到王家少爷,和咱们家老爷,提起什么事了,有没有说起过天花恶疾?”

一提天花恶疾,这个瘟疫的名字,当真是人人谈虎变色,那仆人竟然打了个哆嗦,摇头道:“回夫人的话,老爷和王家少爷谈话时,小的们没有在旁伺候,没听到他们说什么!”

长孙夫人哦了声。确定了,十有八九……十成十的,是王平安提的这件事,如果不谈重要的事,自家老爷是不会示意仆人退下的!

她又问道:“这个王平安,在咱们长安,算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了吧,外面的人是怎么说他的,有没有议论过他?”

这仆人稍稍一愣,心想:“夫人问这个干嘛?我是应该往好了说呢,还是往坏了说呢?”心中回忆了一下,他倒是也听说王平安的事迹,好的一大堆,可坏的一件没有!

仆人有些吞吞吐吐,他道:“回夫人的话,王家少爷确实很有声望,小的平常在府里当差,很少去外面玩耍,听倒是听过,但却都是说王家少爷的好话,没有坏话!”

长孙夫人大喜,拍手道:“和老身所料的一点不差,果然王平安是个好孩子,外人都是怎么夸他的,你岂说来听听!”

仆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想听好话,那太好了。我就不用费脑筋乱编坏话了。他连忙道:“王家少爷愿意给穷苦人看病,而且还在灵感寺施舍绿豆粥,别的医生都是看人下药,可他不管病人是谁,都是一视同仁,大有古人之风。还有,他的学问可好了呢……”

这仆人一五一十,大有夸张地将王平安夸了一通,听得长孙夫人眉花眼笑,老太太开心之极,就象听别人夸自己家的孩子一样!

听完仆人的话,长孙夫人坐不住了,先回后堂,去看了看小胖孩,嘱咐丫环们好生照料,然后换了身衣服,叫人备好马车,她要出门。

出门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去看看老姐妹,随便说说王家的好儿郎,再说说各家嫁不出去的闺女们。别以为豪门贵胄家的女儿就不愁嫁。真真的说错了呢,身份越高,家里的女儿越不好嫁,她那些老姐妹的家里,人人家里都有闺女嫁不出去,反正不是她们挑别人,就是别人挑她们,总之挑来挑去,挑花了眼,就是挑不到合适的!

王平安,绝对是个合适的,长孙老姐姐的眼光,那还能有错么!

长孙家老两口,一个打算去和老姐妹们说说,王平安是一个多么适合当女婿的人选,而另一个则要进宫去,和妹夫说说,王平安是一个多么有助于大唐社稷的好臣子!

长孙无忌进了皇宫,小宦官为他通报之后,他便再次进了甘露殿,进殿之后,见殿内刚刚撤去盘盏,李世民已然用过了午膳,而且李恪竟然没有走,很显然他是陪着李世民用的午膳!

虽是父子之亲,但皇室的规矩与普通平姓不同,能陪皇帝用膳的,自是最贴心的儿女。在长孙无忌的心中,除了妹妹亲生的王子公主之外。谁都没有这个资格,就算是父子又能如何,君臣有别,出宫开府,就是臣子了,怎么可以再进宫邀宠,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是有取代太子的野心!

长孙无忌一进殿,脸上的颜色就不对,李恪正在大玩“膝下承欢”,见到“舅舅”,脸色还青不溜湫的,就知事情要坏,非得挨训不可!

在宫外,就算长孙无忌这个所谓的舅舅,怎么训他这个外甥,那都无所谓,反正他也早就习惯了。可要是当着父皇的面,所谓的舅舅说上几句难听的,让他下不来台,那可真是要命了。父皇谁的话都不放在心上,偏偏就特别听这个舅舅的话,他绝不能在父皇面前。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以至于影响了他以后有可能出现的“前程”!

长孙无忌刚进殿,李恪就又惊又喜地道:“舅舅,你来了!”站起身,大步到了跟前,给长孙无忌行礼,又道:“舅舅来了,定是有重要事情和父皇说,外甥可不敢打搅。”转身对李世民道:“父皇,儿臣这就告退了,回去好生读书!”

李世民嗯了声。他知长孙无忌极其反感李恪,不愿意看到两个人大眼瞪小眼,摆手道:“回去吧,多看看水利方面的书,比如说李冰是如何修建都江堰的书,这些东西都是很有用的,比你读什么子曰,要强得太多!”

李恪答应一声,又冲长孙无忌行了一礼,这才倒退出门,离了甘露殿。

长孙无忌见李恪挺明白事的,而且还挺怕自己的,心里稍稍舒服了些,这才算是作罢。他走上前,道:“皇上,老臣去而复返,您一定很奇怪吧?”

李世民心中叹了口气,心想:“有什么好奇怪的,你反对明年的科考试题是疏通大运河,而恪儿却是赞成的,你俩在殿外见到,你怕他说动了我,所以这才去而复返,见了他又如此的脸色,这我要是都猜不出,那还能猜出什么?”

他装出纳闷儿的神色,道:“是啊,朕很是奇怪,无忌,你怎么又回来了,可是有重要事情要向朕述说?”说罢,冲旁边伺候着的史忠臣摆了摆手,示意他搬只墩子过来,史忠臣立搬来了只红漆木墩,放在长孙无忌的身后。

谢过赐座,长孙无忌坐在墩子上,道:“皇上。臣有一事不明,想问问皇上。”

“唉,有话你就直说吧,恪儿那孩子其实不错的,你不要总是难为他!”李世民皱眉道,他以为长孙无忌说的是这个事儿呢。

长孙无忌摇头道:“吴王之事,老臣向来不喜多说。”这话说的有点言不由衷,他自己都不相信。随即道:“皇上,老臣想问,天下瘟疫之中,哪种为害最巨,使百姓死伤最多?”

李世民微微一怔,怎么突然谈到这个了?他想都不想,直接便道:“自然是天花,此恶疾危害之巨,为祸之广,天下再无第二种瘟疫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长孙无忌点头道:“皇上高见,那皇上可知,天花恶疾原本并非是中原之疾,而是从草原上传来的么?”

李世民哼了声,道:“朕自然知道,草原胡虏,肮脏不堪,就是他们将这种病传入中原的,以前天花不是叫虏疮么,汉朝之前,咱们中原人可没有人得过这种恶疾!”

说起天花,在当时的唐朝,怕是没有哪个读书之人,会不知道的,普通百姓可能不了解历史,不明白这种恶疾是哪里传过来的,但为政者,岂有不知之理?每逢这种恶疾发作,为政者都是心胆俱裂,天花发做起来,死的不光是穷人,再有钱的人,也躲不过去啊,真可谓是人人皆惧!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又道:“皇上,你可知牛痘这种病?”

“无忌,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问起朕这些事情来了?牛痘这种病,算是牛瘟啊,朕怎会不知!”李世民挺纳闷儿,长孙无忌向来不是多话之人,今天怎么问起个没完了!

长孙无忌大声道:“皇上,那你可知牛痘,也是天花的一种?而且是可以传染给人的一种天花?”

李世民顿时一愣,身子猛地坐直,声音也大了起来,道:“牛痘是天花?这是谁说的?无忌,你听谁说的牛痘是天花?”

不但皇帝吃惊,就连旁边伺候的史忠臣也是惊骇不已,天花恶疾,如果牛也能得,那这东西可养不得了,牛再干活,再有用处,也有用不过人命去!

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忽然又道:“不对啊,如果牛也能得天花,那么为什么汉代之前,我中原百姓没有得过呢,为什么非要等胡虏传过来后,中原才有了这种瘟疫呢?”

皇帝就是皇帝,李世民就是李世民,他看问题,一下子就能看到问题的重点!象杀光天下之牛,这种昏招儿,长孙无忌一急之下,就能说出来,但他却是不会说的,连想都没往那方面想!

长孙无忌终于露出了微笑,道:“皇上一语中的,直接便看出了老臣将要说的重点了!老臣今天散朝之后,想到了明年科考的题目,一共有两个,都是最新时事……”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没有再往下说,咳嗽了两声。

史忠臣那是多明白事儿的人呢,一见长孙无忌这个样子,心中便骂:“老混蛋,竟然想赶咱家走,咱家偏不给你奉茶,渴死了你!”

他心里有气,可脸上却现出笑容,道:“皇上,老奴想起来了,岭南那边最近新贡进一批好茶来,老奴这就去沏了来,给皇上和长孙大人尝尝!”

李世民嗯了声,道:“好,去沏茶吧!”

史忠臣笑眯眯地冲长孙无忌拱了拱手,长孙无忌忙也冲他点头微笑,一个是第一权臣,一个是第一权宦,谁也不想得罪谁,谁也犯不着得罪谁!

待史忠臣走了,长孙无忌这才道:“皇上,老臣想出来的题目,一个便是赈灾新法,这是大大有利朝廷和百姓的善举,用之为题,堪为妥当!”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甚好,赈灾新法可以定为正式题目。”他忽地笑了,又道:“那可要便宜王平安了!”

长孙无忌也笑了,道:“备选的题目便是与天花有关的,巧的很,和王平安也有关系,他这便宜可捡的不小!”

“是王平安提出天花事宜的,他说这种瘟疫可以被治好?”李世民眼睛里光彩大盛,如果天花当真能够被治好,那对大唐帝国来讲,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长孙无忌撸了把胡子,摇头道:“确是王平安提起了这件事,但他却也没有治好天花的办法!”

眼睛里的光彩,在一瞬间便暗淡了下去!李世民慢慢将身子靠到了后面的椅背上,象一个泄了气的皮球,道:“他没有治好天花的办法,为什么要提出来呢?难道是想建议朕,杀光天下所有的牛不成?”

手一抖,揪下好几根胡子来,长孙无忌咧了咧嘴,心想:“杀牛的招术,本来是我想向你提的,和王平安没半点关系。”

他道:“没有治疗天花的方法,却有预防的方法。这话是王平安亲口说的,他观察他们村里的牧童快十年了,找出了预防天花的方法!”

李世民啊了一声,砰地一拍桌子,气道:“无忌啊,无忌,你怎么说话只说半截,有方法预防,不是比得了病再去治更好嘛!你不一口气说完,难不成是想……”

他想说的是:莫不是在消遣在朕吗?没好意思说出口,这话要是一说出来,长孙无忌立马儿就会吓的趴地上,那就无趣的很了!

说没说完,李世民的脸上却露出了笑意,莫非天花真的能够预防?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将有多少家庭将得以保存,多少百姓因此而活命啊!

长孙无忌见皇帝的反应,和自己听到王平安说时的反应,竟然一模一样,心里头挺高兴。他不着急说牛痘的事,却道:“皇上,如果王平安真的能找出预防天花的方法,您打算如何奖赏他?”

李世民笑道:“无忌啊,你这个老货,性子特也古怪了些。要是看不上谁,就没完没了地说那人的坏话,要是看上谁,竟然当面替他讨赏。怎么,你收了王平安做弟子了不成?”

长孙无忌也笑道:“如老臣收了他做弟子,便不会为他讨赏了。皇上,如果王平安真的能将天花预防住,封侯如何?”

“封侯,那可是委屈他了!”李世民摸了摸嘴上的胡须,又道:“可先封侯,再派他去军前效力,有了军功,回来便即封公!”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一听皇帝又提起打仗。长孙无忌脸色一黯,把王平安弄到战场上去,镏层金回来,然后再封公爵……估计王平安肯定不干,宁可不当公爵,他也不肯上战场的!

长孙无忌笑道:“封侯,就已经不小了,哪有委屈之说。”

李世民一笑,道:“委不委屈,要看他是否能将天花预防住。他说的方法是什么,你且说来听听。”

长孙无忌微微点了点头,道:“要想预防天花,首先就要得上天花,这样才能预防得住!”

李世民被“消遣”了一次,这次不再上当,道:“这种说法可算得上是自相矛盾了,既然都得上天花了,又谈何预防?那天花虽是不治之恶疾,但一人一生,也不过只会得一次罢了。没有第二次,何谈得了一次。再去预防?”

长孙无忌忙道:“皇上,且听老臣,细细说来,是这么回事,那个牛痘……”他将王平安对他说过的话,一五一十的向李世民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罢,很是惊喜,可却仍是摇头道:“只凭一个村子里的十几个牧童,如何能够证明这种方法好使,太过儿戏了。如要辨证,依朕看,至少要通过百人以上方可,而且男女老少都要有,而不能只是小孩。”

长孙无忌赶紧坐直身子,冲李世民道:“皇上所言与老臣不谋而合,老臣也是这样认为的,预防天花的方法,必须经过正式的验证,保证是完全有效的,才能广而告之,让天下各州县推行。”

话说完后,大殿内出现短暂的寂静,李世民闭上了眼睛,思索这件事,他的手指放在案上,轻轻地叩击,先是轻轻的。慢慢的叩击,过不多时,叩击的速度逐渐加快,忽然间,叩击停止!

李世民睁开眼睛,道:“无忌,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办?这件事是没法保住秘密的,我大唐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番邦属国也都会跟着受益,这倒没什么,但敌国也会受益,尤其是高句丽。”

长孙无忌嗯了声,又开始撸起胡子来,他道:“别的国家倒也罢了,但高句丽却是一定不行的。如果咱们大唐可以控制住天花这个祸害,而他们仍旧控制不了……”

李世民哼哼两声,道:“这个暂且不去说它。单说怎么能向高句丽保住这个秘密吧!”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想了片刻,他道:“明天就打发阿史那奇钵儿回突厥去,然后把各国的使者们也都打发走,让他们明年开春再来长安朝贡。尤其是新罗和南扶余这两个国家。他们从东面与高句丽开战,估计打大仗,这两个国家是不肯的,没有我大唐军队做后盾,他们也没胆量和高句丽大打出手。”

李世民道:“牵制就可以了,还有许给契丹和靺鞨两部些好处,让他们从北面劫掠高句丽,而我大唐边军也出动,让高句丽四面受敌,他们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研究天花的事了。”

长孙无忌笑道:“就算他们的探子,探到了这个,他们也没让百姓都知道,天花一旦爆发,该怎么死人,还得怎么死,说不定死的更多!”

“这件事情,一定要办好。明天就以送走各国使者为名,召开一次小朝会,让老兄弟们都到甘露殿来聚一聚,有段时间,大家没在一块聊天谈心了!”李世民道。

长孙无忌连声答应。君臣二人,又开始说起天花恶疾的危害来,提起危害,两人俱是唏嘘不己,这种瘟疫,真是提一提,都让人头皮发麻啊!

王平安打马返回灵感寺,他在朱雀大街上走不多远。忽见道旁快步奔出两人,这两人都做文士打扮,衣着光鲜,年纪都在十七八岁上下,腰中佩剑。这两人大步来到王平安的马前,一起躬身行礼。

紧接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两个士子竟然同时抽出了腰中宝剑,向王平安晃了晃!王平安吓了一跳,心中暗叫:“不会吧,光天化日之下,这大街上如此多的行人,他们就敢当众行劫?”

这两个士子的宝剑显而易见地,都是上佳之品,一抽出剑鞘,便寒光闪闪,耀人的眼睛!王平安的座骑白龙马,乃是万中挑一的宝马良驹,受过专门的训练,一见这两人抽出宝剑来,立即希律律一声长嘶,前蹄扬起,后蹄发力。原地起跳,呼地一声,就从这两个士子的头上跃了过去,紧接着四蹄飞扬,哒哒在街上奔驰,转眼就去得远了!

王平安紧紧抱住白龙马的脖子,就听后面哄然大笑,无数百姓笑了起来,也不知在笑的什么!

那两个士子刚刚拔出宝剑来,白龙马就飞跃而起,情况发生的太突然。他们一时没有反应过味儿来,竟还照着原计划,双手托着宝剑,扑通扑通,跪倒在地,叫了道:“求知……呃!”

他们自负英武,又是外地来的考生,不喜读书,却喜舞刀弄枪,因为“略输文采”,所以也就没资格参加芙蓉园的诗文会,他俩其实也没兴趣参加,不耐烦去听别人酸溜溜地作诗,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可他俩消息却灵通,竟得知了王平安做出了好诗,尤其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简直算是说到他俩的心坎儿里去了。他们更得到消息,得知王平安做了代理太医令,成了官了!

王平安一做官,他又没公开表示,自己还是要参加明年科考的,所以大家就都以为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官了。这么一来,就和以前不同了,那些士子们可以向他投行卷,求他做知己了!

这两位英武的剑侠,商量了一整晚,想出了这么个求知己的妙法,他俩做诗文不行,可剑术却自认为很高超的!于是,两人在大街上堵住王平安,刷地亮出宝剑,先给王平安来点震撼的,然后这才一起跪倒,口呼求知己!

却不成想,他俩别具一格的求知己方法,竟然把王平安的座骑给惊着了。从他俩的脑袋上嗖地就跃了过去!

他俩把白龙马惊了,白龙马也没客气,把他们俩反过来也惊了一场,他俩目瞪口呆地跪在当地,手捧宝剑,不知所措!

大街之上,百姓无数,众人先都是一愣,他们人人都见过何谓求知己,每逢科考之前,这是长安一景啊!可不管百姓们见过多少种求知己的方法,却从来没过见这么个求知己方法的,竟然把知己的马给惊了,把知己给吓跑了的!

稍待寂静片刻,百姓们轰地就笑了起来。有的人叫道:“我说哥儿俩,你们干嘛的呀,是不是中午吃多了?”

更有起哄的,叫道:“好剑,好剑法!两位的剑术,在长安城中,可以并列第一!”

有个闲汉叫了起来:“两位大侠,你俩是要求知己啊,还是要杀知己啊?大白天的,可不能杀人啊,杀马也不行!”

两个英武的少侠……傻了,想不出来该说啥了,有心想追上去,解释误会,可白龙马脚力非凡,虽在闹市之中奔行,却不逊与空旷之地,眨眼功夫,便跑得不见了踪迹,想追都没法追!

王平安骑在马上,奔出好远,待拐过一个街角,这才放慢了速度。王平安拍了拍白龙马的脖子,心里就纳闷儿,可能是天太热的关系?怎么今天尽看到奇怪的事儿呢!

大清早的从灵感寺出来,就见一个士子嗷嗷叫着求知己,也不知他求谁呢,然后上了大街,又见着个求错知己,往回抢行卷的家伙。这也就罢了,刚才又碰着两个冲我亮剑玩的。是不是天太热的关系,大家都晕了头了呀!

别的事儿咱管不着,只能管好自己的,还是赶紧回寺里,喝点绿豆汤,解解暑吧!

一路快行,王平安回了灵感寺,刚一进寺门,就见狄仁杰迎了上来,笑道:“大哥,今天坐堂,滋味如何,快快说给小弟听听!”

狄仁杰虽然出身名门,而且也颇有自信,但如说到一下子就能成为一署长官,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而王平安啥也没干,严格来讲,他干了不少,但拍马屁,投行卷的事,一点没干。投行卷求知己,这才是士子迈入仕途的常规步骤,可王平安谁也没求,竟然直接当上太医署的长官了,这可让狄仁杰羡慕得要死了!

王平安下了马,拍了拍白龙马,让它自己找草吃去,冲狄仁杰笑道:“坐个啥堂啊,连官服都没给我预备,我去了长孙大人家里去问,结果人家说就是让我挂个名,啥的实权都没有!”

狄仁杰哦了声,正想问别的。后面小丫头们奔了出来,丁丹若叫道:“少爷少爷,怎么样了,你今天训人了吗,训了几个?”

柯莲雾也跑了过来,叫道:“少爷,那些太医给你磕头了吗,都磕了几个?”

在小丫头的眼里,当官就是这个样子的,要训人,要让别人给他磕头,这样才叫当官,至于别的事情,她们也想不到!

赵璧和卢秀之也跑了出来,叫道:“无病啊,你早上出门,怎么也没叫上我们一声,我俩护送你去太医署啊,给你当个随从!”

大殿内又走出一人,却是邱亭轩,他见王平安回来,忽地脸上一红,很有些踌躇,看样子是有话想要和王平安说,可这里人太多,他又不好意思说!

第二百六十五章 邱兄,你动作真快啊

邱亭轩可不象赵璧和卢秀之那样。他虽然也有纨绔子弟的脾气,要说傲慢,不比别人少,但却并非是扭扭捏捏之人,见人不说话,先红脸蛋儿的事情,以前更是从没发生过!

他今天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看得王平安一愣,这是怎么啦,邱大公子,怎么变成邱大小姐了?

赵璧道:“无病啊,咱们交情深,你可得拉哥哥一把啊,我可也是要考医科的,而你现在就差半步,可就成为大唐太医第一人了。你可得给哥哥留个好位置,让我当个品阶大的官啊!”

王平安眼睛看着邱亭轩,嘴里却道:“我自己都还没确定是几品官呢,如何照顾你啊!再说了,当太医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治错了人。除非你逃跑,否则就等着掉脑袋吧!”

“不是有你罩着我呢嘛,治死几个人,又有啥大不了的!”赵璧满不在乎地道。他见王平安没注意自己说话,顺着他的目光瞧去,见邱亭轩正扭扭捏捏地站在后面,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小声道:“无病,邱兄不知是怎么了,今儿个一整天都是这副表情,不象个男人,倒有些象个娘们儿!”

王平安一皱眉头,想起那个表少爷了,莫非邱大公子在京里待久了,也稀奇古怪起来了?他干笑几声,走向邱亭轩,道:“邱兄,你来灵感寺是找小弟的吧,可是有事儿?”

邱亭轩啊了声,脸更红得厉害了,拿起手中折扇,戳了戳额头,道:“无病,恭喜你做了太医令,不经科考,便入仕途。而且直升一署长官,这份机遇实是羡煞旁人啊!”

王平安赶紧装出一副苦笑的样子,道:“各人有各人的难处,邱兄只看到我表面风光的一面,其实不知我心里之苦啊,我……我真的是很苦闷的!”

他能有啥苦闷的,正值春风得意之时,但面对别人失意之时,千万不可表现出得意的样子,一来这是基本礼貌,二来会照人烦的,会让好朋友,由于羡慕嫉妒恨,而变成了敌人!

邱亭轩叹了口气,道:“是啊,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就象赵贤弟和卢贤弟,他们花了无数的金钱,办了场盛大的诗文会,却还要自己找人写书,记录这件事。也是够烦心的!”

赵璧和卢秀之今天酒醒之后,尽商量这事了,一场盛大的诗文会,成功举办之后,却为王平安做了嫁衣,说他俩不郁闷,那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俩就决定,花钱写本曲江池志,然后等士子们的诗集印出来,同时上市,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俩才是主持人,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盛会!

卢秀之走了过来,笑道:“我俩的是小事儿,只要钱花够数,什么事儿都能办成。邱兄,你找无病是有事情吧,你们说,我们先进殿去了。”

其余众人都很识趣,邱亭轩都摆了一天大小姐的姿势了,那肯定是有私密之事啊,还是别听了,该避开之时,还是避开为妙,免得惹人讨厌,纷纷进了大殿,院中只留下王平安和邱亭轩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