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平安会意。微微一笑,表示他可以治好。又拉了拉阿史那奇钵儿,他道:“等一会儿,我要给那个人治病,你来帮我一个忙!”阿史那奇钵儿很懂事地点了点头。
李恪见王平安表示能治,立即对李世民道:“父皇,您刚刚让王平安代理太医令一职,现突厥使者得了急症,不如让他上前医治,也可当场考较一下他的医术!”
李世民正感焦急,忽听他提这建议。忙点头道:“好,无病何在?快快为突厥使者医治!”
说完后,李世民又看向李恪,低声道:“考较一下他的医术?他可是你举荐的,如要是考住了他,你的脸面可就要荡然无存了!”
李恪忙大声道:“儿臣万事以朝廷为先,不敢因私枉公。如果王平安治不好突厥使者,便证明他医术不高,儿臣举荐他做代太医令,便是错的,儿臣甘愿受罚!”
李世民嗯了声,点头道:“你这样很好,不因私废公,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李治却在后面一皱眉头,李恪做什么小动作,皇帝没有看到,可他却看得一清二楚,现在听李恪受了夸奖,心中难免有些郁闷。他心想:“要是我早点和王平安打招呼,说不定现在被夸奖的就是我了!”
王平安拉着阿史那奇钵儿挤进人群,道:“各位让一让,我来给他看看!”他被任命暂代太医令的消息,还没有传扬开来,不少人还都不知道,但素知他医术高超,见他过来,自然也便让了开来。
来到突厥使者的跟前,王平安先给他号了脉,又摸了摸他的额头,奇怪地道:“这人怎么热成这样,汗出如浆,虽然他体力强过一般人,但也应该好生注意些才是!”
大臣们有知道内情的,心中都暗叹:“他能不晕嘛,在车里憋了快一上午了,这大中午的太阳正烈,他狂奔进园。这么一折腾,晕过去倒也不足为奇!”
长孙无忌靠近王平安,道:“多说无宜,你能否将他救醒,并且不能失去神志?”
王平安点头道:“可以,草民……下官可以做到!”忽然想到,以后可以称呼为官了,心里不禁一乐,只可惜官太小了,见人还得自称下官才行。
他道:“还请劳烦一下诸位,帮我把他扶到阴凉地方去!”自有仆人跑了过来,把突厥使者抬进了花棚,又有人送上解暑的绿豆汤。
这突厥使者进了阴凉之地,不待别人救治,自己就慢慢醒了过来,但神志却不是特别清楚,只是不停地道:“水,水……”看来他在马车里确实是被憋蒙了,武士们连水都没给他喝过一口,光出汗了!
王平安端了一小碗绿豆汤,喂他喝了,这才对众人道:“我要给他刮痧,得除去外衣,颇有些不方便……”
花棚中本来就没有多少女子,听他这么一说,仅剩的几名仆妇,连忙都走了出去。王平安这才将突厥使者的衣服脱下,对阿史那奇钵儿道:“你有牛角梳子吗?”他看小孩一脑袋的小辫子,想必定会配有小梳子。
阿史那奇钵儿摇了摇头,王平安又指着他身上带着的一块骨质的装饰品,用点象玉佩,是个月形的骨板,道:“这个能给我用一下吧?”
阿史那奇钵儿立即将骨板取下,交在王平安的手上,道:“这是我契丁部的护身符,天可汗赐给我的!”
王平安拿过骨板,笑道:“天可汗英明,他不但赐给了你护身符,也能让这突厥的使者捡回条命来,莫要小看中暑,严重的也会要人性命!”
这话虽然说的夸张了些,这么多太医在此,断不会让突厥使者一命呜呼的,但王平安这么一说,大家却都点头,齐声道:“皇上英明!”
他们所在的花棚距李世民的并不远,大家又说得大声,李世民自然听见了,但王平安说的话,他却是没有听见,不由得皱起眉头,为何突然叫起皇上英明了?冲史忠臣打了个眼色,史忠臣立即颠颠地跑了出去。
王平安让突厥使者在案上面朝下躺好,又让人取了杯清水过来,这才使用骨板,开始为突厥使者刮痧。
刮痧是种很古老医疗手段,属于传统医学中的自然疗法之一,而且操作简单,不用花钱,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是优点。
但刮痧这种治疗手段,也有小小的缺点,就是刮完以后,不太好看,又红又紫的,好象被人打过一样,看着特别吓人,所以对于贵族阶层来讲,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采取这种方法治病的!
王平安拿着骨板,先沾上清水,然后从突厥使者背脊两侧开始刮,然后再刮颈部!
大臣们在旁边看着,有的笑道:“哦,这就是刮痧啊,我们家乡管这个叫拧痧!”
另有的大臣也道:“这个我也会啊,小时候家里穷,有病吃不起药,祖父便用勺子给我刮痧!”
“小时候的事儿,都忘得差不多了……”更有人发感慨道。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陶巨东,低声道:“这法子有效吧?”
陶巨东正满头汗水地看着王平安,心里头大大不是滋味,他岂有不知刮痧这种医治方法的。只不过他当太医,当的时间太久了,已经很久很久没用过这种乡下穷人治病的法子了,不成想今天却被王平安忽然用了出来,勾起了他不少幼年时求学的往事!
听宰相问话,陶巨东忙点头道:“不仅有效,而且是立竿见影!”
长孙无忌听了,哼一声,眉毛一挑,什么话也没说,瞪了陶巨东一眼,那意思是: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刚才不用?
陶巨东心中叹气,回过头来冲身后的太医们瞪了一眼,那意思同样也是:这种好方法,你们刚才为什么没想起来?
太医们大感委屈,你都没想起来呢,还怪我们吗?再说了,谁能想到在皇上面前,给人看病,是可以脱病人衣服的?王平安是乡下人,不懂礼数,所以才会用这乡下法儿的,我们可不是乡下人!心中虽然委屈,但他们却无人可瞪,只好在心里忍着!
王平安给突厥使者刮完了胸肋间隙,肩臂等处,又让他翻个身,刮他的胸窝及腘窝。刮得突厥使者身上一片片的,尽是紫红的颜色!
没过多一会儿,突厥使者张嘴说话了:“这位兄弟,我感觉好多了,你可以停手了,我还有事要向天可汗禀报!”说话声音响亮,有条有理,显见神志已然恢复!
围观的文武百官齐刷刷地啊了一声,看来刮痧确实有效啊,比现场煎药喝,好的还要快很多!突厥使者翻身下了书案,穿好衣服,大步出了棚子,赶去拜见李世民。
就在这时,就听园外一声马嘶,似乎有人勒住了疾驰的骏马!紧接着,就见陶东升跑了进来,叫道:“叔父,我将针具取来了!”
园中众人哈哈大笑,你才把针具取回来啊,人家王平安这头都把病治好了!
突厥使者来到李世民的花棚前,五体投地地拜了下去,叫道:“天可汗,求您给我们突厥做主啊,草原上出了叛逆,出了恶狼……”说着,嚎啕大哭起来!
李世民啊地一声,很是惊讶地道:“突厥出了叛逆?朕这些日子一直没有留意过草原上的事,也没人禀报过朕,你快快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突厥使者抬起头,叫道:“天可汗,您可知我们突厥有一个大部落,名叫达颜部,这个部落的首领狼子野心,竟然吞并了无数个小部落,那些小部落可都是效忠我父汗的,也是效忠天可汗您的啊!”
李世民更是惊讶,满脸不敢相信的表情,摇头道:“这不可能,那达颜部向来恭顺,怎么可能突然做出这种事来,你定是信了谣言,以至于误解了他们!”
突厥使者很是悲愤地道:“天可汗,你是宽厚的长者,不明白世间小人的龌龊嘴脸,达颜部的首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但欺骗了我父汗,也欺骗了您。今天有人从草原上带来口信儿,说达颜部竟有攻打我父汗的意向……”
各国使者都在场,有的人认识突厥使者,知道他是可汗的儿子,现一听说达颜部要攻打突厥可汗,使者们大哗,这是造反啊!
有的使者急道:“草原上要打大仗了吗?唉,我们两国靠得这般近,可不要连累到我们啊!”
有的使者更急道:“那个报信儿的人在哪儿,快快叫上来,这等大事,需当详细询问才是!”
突厥使者却道:“报信儿之人疲劳太过,将消息告诉我后,他就死去了!”
这是死无对证了!
李世民皱眉道:“既然报信之人已死,那么谁能证明达颜部造反了呢?这等大事,需当有人证才行啊!”
王平安听到这话,转头看了一眼伴在自己身旁的阿史那奇钵儿,你就是那个证人啊,果然是你们突厥出了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勉为其难
“证人?”突厥使者愣了半晌。忽然大哭起来,叫道:“天可汗,我远离突厥,久居长安,上哪儿去找证人啊?但达颜部造反一事,肯定是真的,但……但我实是找不出证人来!”
李世民长长地嗯了声,摇头道:“这可难了,如果没有证人,朕是不会轻易相信你的,更不会对达颜部做出惩罚。这样吧,等朕派人去你父汗那里,询问一下具体情况,再做计较!”
文武百官们一起点头,有的道:“是啊,你找不出证人来,光凭嘴巴说达颜部造反,别人也没法儿信啊!”
更有的大臣,摸着胡子,一脸惊骇地表情,道:“达颜部造反了。不可能吧?哎呀,上次听说这个部落,是几年前的事儿来了?”
“我们都以为突厥很太平呢,所以一直也没留心草原上的事儿,谁能想到……”
大唐对突厥的事情,关心得不能再关心了,就在不久前,还派出一大批的细作,赶往草原。回报突厥各部动静的信使,更是每月不绝。可这时候,大唐君臣竟然都记不起来这些事了,一致表示平常对突厥关心不够,你们草原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大唐压根儿就一点不知道!
文武百官们假装不知道,可士子们却兴奋起来,他们正在作诗呢,而且做的就是以战争为题目的诗,现在一听说突厥有人造反,立即有人便叫了起来:“我大唐乃是突厥的宗主国,突厥有难,我大唐理应出兵助其平叛!”
有的士子喝的有点多了,烈酒酒劲大,喝得稀里糊涂地,竟然跑到乐师那里,操起一把胡琴,比比划划地叫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喊完之后。更将胡琴顶在膝盖上,啪地折成两半,扔到地上,以示他对胡人的憎恶!
园内乱成一团,其中最着急的还是各国的使者,他们来之前,史忠臣曾向他们暗示过突厥方面要有点事儿!但各国使者也没想得太多,进入园中之后,阿史那奇钵儿又是唱歌,又是敬酒,向大家述说他的不幸,使者们便以为这是个落难王孙,跑到中原来,求皇帝帮他一把,赏他块封地!
结果现在谜底揭晓,竟然是突厥内乱,有大部落首领造反了!这可关系到各个国家的利益了,想当初前隋打高句丽时,弄得整个天下大乱,不光是中原百姓苦难,周边国家也是同样。
正规军队打仗还真不是太可怕。至少还有那么一点军纪,怕就怕那些败兵,散兵游勇要是逃跑,逃到了哪个地方,那真是烧杀抢掠,半点都不留情啊!
有的使者叫了起来:“刚才那个小孩子呢,那个突厥小王子呢,他就是证人啊!”
“对对,他不就是遭难的吗,还唱出来了呢,他跑哪去了?”
“他家是不是被达颜部灭的啊?刚才竟没细问……”
王平安拍了拍阿史那奇钵儿,道:“别哭的太用力,如果把喉咙哭破了,治起来是很困难的,你会好几天吃不下东西!”
阿史那奇钵儿点了点头,随即放声大哭起来,王平安拨开人群,叫道:“他在这里,你们要找的是不是他!”
“对对,就是他!”使者们异口同声地叫道。
阿史那奇钵儿来到了皇帝案前,对突厥使者道:“原来我突厥可汗竟是你的父汗,那你是位王子了,我也姓阿史那!”
“那你也是位王子了?”突厥使者大声道:“你为什么会在长安,可是草原上发生了什么变故?”
两个突厥人,说起突厥的事,却同时用的汉语,明显是要让大家都明白,他俩到底是在说的啥!
阿史那奇钵儿放声大哭,叫道:“达颜部造反了。吞并了我们的部落……”他一边哭,一边将事情说了出来。
他所讲的事情,本来就是真的,只不过经过高人的指点后,重点转移,不再是草原各部为了争夺牧场,而进行的战争,却变成了因为契丁部,非常仰慕天朝,所以特地派人前来进贡,结果半路被达颜部给劫了,而达颜部又逼迫契丁部,不许他们再效忠天可汗,而契丁部宁死不从,结果被吞并,他只好逃到中原,请天可汗做主……
而且他还讲了大量以前家乡是多么多么的美好,被占领后,敌人是怎么烧帐篷,杀牛羊,杀妇孺。每当他讲不下去时,便会有好心的大臣出言提醒,使他能够连贯的讲下去!
各国使者听得浑身冷汗直冒。那个达颜部竟然凶残到了如此地步,他们的行为简直就连禽兽都不如了!尤其是当阿史那奇钵儿,讲到达颜部是何等的狂妄,还说要灭掉天底下所有的国家,比如说南扶余、靺鞨……被说到名字的使者无不大怒,纷纷喝骂不止!
使者们开始大骂,而大唐的文武官员却静了下去,至于后面的士子们,却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声:“灭掉达颜部,还突厥一个清平世界!”
使者们的叫骂声,很快就被士子们的呼声掩盖了下去。士子们越喊声音越齐,最后竟然整齐划一的喊出了:“出兵草原,出兵草原!”
王平安站在人群当中,看着士子们激动的表情,心中忍不住想道:“要放在现代,这可就是先来场述苦大会,然后再来场战前动员,这帮士子们就是最好的舆论制造者,以及最强悍的传播者!”
他向文武百官的人群中看去,就见人群之中,房玄龄面上含笑,颇有得意之色,正摸着胡子,看向地上跪着的突厥使者!
房谋杜断!王平安脑海中闪出这四个字,暗道:“这主意不会就是房玄龄出的吧,脑瓜真好使,就算放在现代,就凭他的本事,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开了场记者招待会,场地还是别人花钱给他置办的……”
人群里,赵璧和卢秀之也在激情大叫:“出兵草原,出兵草原!”这十万贯场地费没白花,事情弄得越大越好,越大就越容易被记入史册,他俩也更容易史上留名!
园中呼声震天,远远传出园外,引来了无数的百姓!
百姓们都知道芙蓉园今天有场大诗会,而且还很盛大,但百姓们都要讨生活,也没多少人大清早的过来围观。而且没过多久,大唐君臣们便即来到,在园边“走来走去”的百姓便多了起来,见护卫武士并不如何阻拦,有胆大的百姓,便慢吞吞地蹭到了园子边上。
此时园中众人高呼,百姓们便再也忍耐不住好奇,成百上千地开始拥入园中。想要看一看皇帝和太子的风采。但无论百姓怎么挤,却就是挤不到前面去,每当挤得稍往前一些,就会有大汉将他们往外推一推,百姓们只好离得老远,胡乱猜测!
有的百姓问道:“出兵草原?是我们要去打突厥,还是防突厥人打过来?”
人群中立即有大汉回答:“是我们打过去,打到草原上去!”
“是我们打过去啊!”百姓们立即兴奋起来,想当初突厥人是何等的嚣张,都打到长安城下了,这深仇大恨也是时候该报了!
“出兵草原,出兵草原!”园外百姓也尽皆放声大叫,而他们的呼声,又引来了更多的百姓,附近几个里坊的百姓,听到呼声,纷纷赶来观看,而他们的到来,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又有更多的人赶来!
待众人喊了好半天,李世民这才摆手,示意士子们不要再喊了
园中,出兵草原的呼声刚刚停止,而园外出兵草原的呼声随即传来,园外的呼声稍弱,大街上的呼声又来,而这片呼声只一稍弱,更远处又再传来……
呼声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般,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地汹涌而来!
李世民笑了笑,想等呼声都平息下去后,他再说话。谁知,更远处的呼声弱了下去,大街上的呼声却又响了起来了,随即园外再次响起来,园中的士子们紧跟着忍耐不住了,又大叫起出兵草原来!
虽然被打断了好几次,但李世民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他大声道:“诸君虽愿出兵助突厥平叛,但那毕竟是突厥的内务,突厥可汗又未曾向我大唐求助……”
突厥使者大声叫道:“天可汗,我愿代父汗恳求您,出兵助我突厥!”
阿史那奇钵儿也叫道:“天可汗,阿奴求您,求您助阿奴夺回牧场!”
李世民看向各国使者,见他们幸灾乐祸的多,跟着起哄的劲儿头挺大,但却没什么实际表示。他皱眉道:“如果突厥内乱,我大唐今日出兵替可汗平叛了,那么以后别的属国,也发生叛乱,我们大唐也要出兵,帮助那些国王和酋长不成?”
使者们一愣,顿时都不吱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刚才他们还有点紧张,害怕突厥内乱连累到他们的国家,可看园内园外的人这么热情,喊着要出兵草原,他们又不担心了。只要大唐肯出兵就好,天塌了,只要有个高儿的人顶着,砸不到自己就行啊!
可现在一听,皇帝的想法竟然不是出兵,而是想撂挑子!
这可不行啊,大家大老远的跑到大唐来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寻个有力的靠山么,不就是为了从帝国的身上得到好处么?如果以后自己的国家出了点什么意外,而大唐却置之不理……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朝拜你们,为什么要给你们上贡,为什么要给你们磕头?
靺鞨部的使者最干脆,直截了当地道:“皇帝陛下,我们家那疙瘩,山高林密,天寒地冻,百姓生活困苦,实在比不得别的地方,但我们别的没有,勇士却最是不缺。陛下如果想要讨伐突厥叛逆,别的我们出不起,但我们愿意出兵助战,只要您答应我们一件事儿,进入突厥后粮草自筹,那就一切全都妥了!”
契丹部的使者看了一眼靺鞨部的,心想:“你们这群吃带毛生肉,喝生血的,还说什么粮草自筹,你直接说开抢不就得了!”
契丹使者道:“多年以前,突厥曾助暴隋,毁我契丹各部,杀我契丹子民,得幸天可汗为我们报了仇,还资助我们牛羊,契丹人这才能重新在草原上放马牧羊。只要天可汗你一声令下,我契丹勇士愿为前驱,镇压突厥叛逆!”
他顿了顿,补充道:“战事结束后,只要天可汗能赐给我们一片水草茂盛的草原,让契丹人休养生息也就够了,我们别无所求!”
其他使者见前面这两个开口了,要东西要地盘,他们也没闲着,纷纷表示,只要大唐肯出兵平叛,那他们也原意帮忙,这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以后如果谁的国家也有叛乱,自己还摆不平的,那大唐也得这么帮自己!
使者们热火朝天的发表建议,可李世民还是皱着眉头,摇头不语,而文武百官们也都脸有忧色,不知他们在担心些什么!
新罗使者横了契丹使者一眼,心想:“你这还叫别无所求哪?人家靺鞨人只不过是抢东西,而你们是直接抢地盘!契丹人,不过是大唐在草原上,养着专门咬突厥人的狗罢了,那里及得上我们新罗人万一,还是我们新罗人,最懂大唐皇帝的心意!”
新罗使者上前一步,道:“皇帝陛下,您是否是在担心,一旦向西作战,东面的高句丽人会蠢蠢欲动?”
李世民叹了口气,哼道:“高句丽……朕早晚会灭了它!”
“小臣愿即刻派人回南扶余,禀报我家大王,我南扶余愿出兵高句丽,权做牵制!”南扶余的使者抢先叫了出来。
新罗使者差点没上去咬他,我先想好的词,结果倒要你给说了,他也连忙上前,表示愿助大唐一臂之力!
李世民这才露出笑脸,道:“但此事还没有通知突厥可汗,不知他是否同意我大唐出兵,如要是我大唐儿郎到了草原……”
突厥使者叫道:“只要天可汗答允,臣愿返回突厥,说服父汗……不不,父汗是一定会答允的,如果他的兵力充足,也就不可能放任达颜部,这么放肆了!”
突厥使者连这种话都喊出来了,大唐君臣极是满意,长孙无忌微微点头,心想:“很好,是个当奴才的好苗子,如果你爹不答应,那么我们就扶持你算了,谁让你这么的听话,这么讨人的喜欢呢!”
李世民还是犹豫着,迟迟不下决定!使者们急了,文武百官“终于”也急了,士子们急了,园外的百姓虽不明真相,但也急了!
“出兵草原,出兵草原!”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震天动地。
李世民终于长叹一声,道:“朕不想轻起战端,可诸君却是如此的逼朕,让朕实难……”
“天可汗,难道你要抛弃属国的子民吗?”阿史那奇钵儿叫道。
“陛下,您就答应了吧……”使者们大叫!
李世民眼望着激动的人群,看着苦苦相求的使者,还有百官,还有百姓,他嘿地一声大喝,叫道:“你们这是逼朕啊!也罢,便顺了你们的意吧!”
抽出腰中宝剑,重重斩在案上,将书案一劈两半!
看到皇帝发威,众人无不欢呼:“万岁,万岁!”
第二百四十八章 求知己
王平安站在人群之中。满头满脸的大汗,他也跟着别人在高喊:“万岁,万岁!”喊过几声之后,他向四周看了看,竟看到狄仁杰,而且还离得不远,只隔着几个人!
王平安忙挤了过去,拍他的肩膀,叫道:“兄弟,刚才你跑哪儿去啦,怎么没见着你?”
狄仁杰笑道:“那么多贵人围着大哥转圈,我哪可能挤得进去,只好站在圈外看风景了!”其实王平安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只不过没太往前站就是了,他甚至都知道王平安,现在已经是代理的太医令了!
王平安嘿嘿一笑,道:“这回诗文会可是捡了个大便宜,陛下竟然让我做了代理的太医令,这回就算我得罪过几个太医,他们也不敢把我怎么样了!”
“他们只能想着拍你的马屁。怎么拍才能更响!”狄仁杰笑了起来。
想了想,狄仁杰指了指花棚里的各国使者,道:“这种情况要是在民间,七叔八公的碰一块,还有可能突然发生,可涉及到了朝廷,我估计就是事先安排好的了。可陛下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同意呢,这都折腾了快一个时辰了,天都过午了呀!”
王平安笑了笑,这时代的人,不管再怎么聪明,再怎么资质超群,但信息量也是无法和现代人相比的。花棚里发生的事,在现代小孩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但这时代的人就是看不明白!
他压低声音道:“做戏自然要做足,你想啊就算是皇帝登基,他心里再怎么愿意,也得连续推辞三次才行,棚子里这才推了几回?如果我所料不差,一会还得让士子们写诗,不光要写战争的,还要把今天发生的事,写入诗中,然后印刷出版!”
话刚说完,就听棚内有人大着嗓子说话,正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叫道:“诸君。大唐的士子们,现在的情形你们都看到了,不是我大唐穷兵黩武,而是形势所迫,万国使者苦苦哀求所致,我主万岁才答允出兵,助突厥平叛的!”
顿了顿,他又道:“诸君回住所之后,就以今日诗文会所见所闻为题目,写一篇策论,送呈礼部,由礼部派出专门官员进行批阅,择优录取,选出佳作,雕版印刷成册,全国明发!”
士子一听,无不大喜,这下子可要出大名了,这种好机会,怕是以后再也不会遇到了!他们一兴奋,又排山倒海似的。喊起了万岁!
众人的呼喊声太大,狄仁杰只好趴在王平安的耳边,道:“大哥,你猜测得真准,推断世事,你比我强!”
王平安听完,也趴到他的耳边,道:“我就推断今天这事儿准点,别的就不行了!”
狄仁杰又趴到了他的耳朵上,道:“如果印出书来了,那不是等于给突厥反叛报信儿了嘛,说不定他们会做好准备的,他们也会找帮手的!”
王平安又返回他的耳朵,道:“让他们知道信儿才好,如果事发突然,各部落一惊之下,可能会抵抗我军,只要时间一拖,他们的人心就会散了,这就叫攻心为上!还有,兄弟,咱们别这么说话成不,太累!”
他俩这才不互震耳朵。可士子们的呼声刚刚减弱,就听一个声音与众不同地叫道:“诗会文是我举办的,我花的钱,我叫赵璧!”
远远的,另一个声音响了起来:“还有我,我叫卢秀之!”
士子们一愣,随即轰然大笑。这两家伙,到现在都没忘了替自己扬扬名!
这回没再趴耳朵上大叫,狄仁杰小声道:“大哥,皇上不会现在就下令,发兵去突厥吧?现在这个季节,等调动好大军,再开到突厥草原上去,不都得下雪了啦?”
王平安道:“不会在这里下旨的,具体事宜怎么可能让……”他看了下四周,压低声音道:“怎么可能让咱们这样的人知道。如我所料不错,陛下这就要回宫了,各国使者跟随,而且十有八九会‘忘’了我,不信你就看着!”
他把“忘”字,咬得极重,意思是:别看我刚刚有了个官职,还是一署长官,可照样没资格参与其事!
狄仁杰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果不其然,没过多一会儿,史忠臣便站出来叫喊,让士子们退后,让出通道。皇上要起驾回宫了。大批禁军武士涌入园中,簇拥着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离了芙蓉园,上车驾返回皇宫。
园外的百姓虽然一直糊里糊涂,但明不明白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龙辇上,站在栏杆后面,向他们微笑点头的皇帝!
虽然居住在长安,但能看到天子的机会,仍不是很多。再加上这么近距离,这么清晰地看到,百姓无不兴奋激动,拼命向皇帝挥手,纵声欢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龙辇行到哪里,哪里便是欢呼的海洋!
车驾出园,不少士子们跟着车驾跑,芙蓉园里清静了不少。看着满地的狼藉,狄仁杰摇头道:“大哥,你又猜对了。皇上当真没有叫你一起走!”
王平安叹了口气,忽地笑道:“幸亏没有叫我一起走,如果真的叫上了我,到时问我个意见啥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达颜部在哪儿,我都不知道!”
狄仁杰笑嘻嘻地道:“其实,小弟我连契丁部在哪里,也是不知道的。突厥的事,咱们平常也没留心过啊!”
说话间,丁丹若和柯莲雾她们跑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的人,最显眼的是两个和尚,惠正和有难,有难满脸欢喜地跑了过来,叫道:“王公子,小僧今天得了不少施舍,只要小僧说是灵感寺的,就有人……”
惠正斥道:“竟叫念忧师叔为王公子,你简直就是没大没小!”斥喝完有难,他却笑道:“念忧师叔,去天竺取经的路费,师侄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选个日子,就可以出发了!”
王平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