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外永远都有,但必须得看,这个例外会不会是眼前的这个王皇后了

李治被武媚娘抓住,手里的宝剑也就没有刺下去。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他喝道:“不错,她是有罪的来人啊,把她押下去,直接送回长安,关到凝雪阁里去,等候发落”

他直接就把王皇后打入冷宫了,这就等于是在审问之前,就定了王皇后的罪

帐外的禁军听到皇帝下令,立即拥进帐来,可却没敢动手,他们没敢去拉扯王皇后,毕竟这个女人是皇后,她的身体只有皇帝才能碰的。万一以后,王皇后成了那个例外,再被放出来,追查起今天的事。比如:那天是谁抓的我,把我胳臂都弄疼了?这谁受得了

长孙无忌挥手道:“叫宫中的执事来,叫史爱国来”

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史爱国当然就在外面等着,他由李义府扶着,在关注着帐内事情的发展。李义府把刚才的事情,运作自己的“智慧”,编造出了一个“合理”说法,说整个事件统统都是王皇后不对,犹如他亲眼所见似的

但史爱国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自从他知道自己失势已成必然,自己再不可能在宫中任大总管时开始,他就再也不在乎宫里发生什么事了。现在看了王皇后和杨春花大打出手,他不但没有想着进去“劝解”,帮忙出主意啥的,相反幸灾乐祸,满心巴望着能再死几个,那样才解他的心头之恨呢

听长孙无忌叫嚷,他立刻咳嗽一声,大声道:“皇上,老奴在……哎呀,这腰啊老奴来了”他被李义府扶着,装出一副虚弱的样子,进了帐中。

李治把宝剑往地上一扔,喝道:“把她拉出去,押回长安,关进冷宫”

史爱国啊了一声,做出为难的表情,可表情是为难的,但嘴里答应的却是半点不含糊,他道:“是,老奴遵旨”

他低下头,道:“皇后娘娘,您就随老奴出去吧”伸手作势去扶王皇后,可他心里却想:“你再反抗一下啊,只要再反抗一下,我就能对你下手了,你要是不反抗,我也不好意思收拾你啊”

王皇后还真没辜负他的期望,她冲李治叫道:“皇上,臣妾无罪,为什么要被关进冷宫”她一指外面,又道:“皇上,现在大臣和使者们都在,求您给臣妾留些体面”

她是真的急了,能不能把事情说清楚……现在看起来是说不清楚了,可要是把她直接打入冷宫,那地方进去是容易,出来可就难了。远的不说,只说近的,那萧淑妃刚进了凝雪阁才多久,直接就死在里面了,连个辩解的时间都没有。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李治喝道:“体面?你连我的儿子都害了,还要我给你体面?那你生的儿子呢,你要是有儿子,那我就给你留些体面”

王皇后无子,罪在七出之内,对于皇家来讲,更是要命的事情。如果皇后有嫡子,那皇子之间的争斗就会少很多,就算有争斗也在可控制的程度之内,比如李治和李恪。

这可是王皇后的伤疤,她最怕听的就是这个,可皇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当众说了出来,她又在激动之时,再也忍耐不住。她叫道:“皇上都不来臣妾的宫中,就算臣妾想要为皇上生育子女,也不可得”

夫妻打架,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让外人听见的。王皇后一喊这个,连长孙无忌差点都趴到地上,这种私房话,怎么在这种场合喊出来了

李治差点被气晕,又想拿宝剑去捅王皇后

史爱国心中大喜,可他脸上却满是惶恐,他叫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为了从皇帝的“剑下”救出皇后,他再顾不得什么不好意思了,直接就扯起王皇后,硬是把她拖了出去

小太子李忠见状,哇哇大哭起来,就要跟着王皇后出去。武媚娘道:“太子殿下,那,那他怎么办啊,皇后娘娘一走,他也就没人照顾了,还是不要拉皇后娘娘走吧”

李治一想也对,他道:“那就由你来照顾太子吧”可这话一说完,又觉得有点不妥,武武媚娘刚刚“丧子”,再让她照顾李忠,她伤心之下,可能没有过多的精力,反而照顾不好李忠。

长孙无忌也想到了这点,心想:“已经死了一个皇子,可不要再死太子了,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迟疑了一下,道:“皇上,就由老臣照顾太子吧”

李治啊了声,道:“舅舅,你行吗?啊,不不,朕是说,那会不会太劳烦你?”

长孙无忌嘿了声,道:“劳烦不劳烦的,这个不必说,这是老臣应该做的,至于说到会不会照顾得好,也不必说了,至少老臣能保证太子一定不会出意外”

从地毯上站起来,长孙无忌拉过李忠,道:“忠儿,跟舅爷走,有舅爷在,谁也不能动你半根毫毛”

刚刚发落了王皇后,帐里面倒是没什么,可关键是外面看热闹的人,把大唐皇帝的家务事都给看见了。长孙无忌有点着急,着急出去警告大臣和使者,不许他们乱说话,至少不能现在就开始议论。

太医们低着头,全都出去了,小宦官们则赶紧把帐帘修好,重新挂上,免得外面的人还能看到帐内。

李治头疼得厉害,就象是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一样,有点随时要晕倒的感觉。武媚娘则开始给李素节换衣服,还叫禁军去准备棺椁,暂时存放李素节的尸体,并要送回长安去。

李治斜躺着,道:“媚娘,要不咱们还是回宫吧,这次狩猎,还未到地头,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心里难受得紧,感觉要生病了”

武媚娘忙道:“皇上,狩猎并非只是玩耍,也是在向天下昭示你的武功,如果匆匆而出,匆匆而回,此事必会被沦为笑柄的。”

在出安时,李治迫不及待地连夜出来,兴头十足,可刚刚出来,还没等进行任何操演呢,皇幼子就死了,从而导致李治又立即回去,败兴而归,出来得快,回去得也不慢。弄得好象是专门出来一趟,就是为了让皇幼子出意外似的。民间还不知得怎么传这件事呢,而且还得传到番邦外国去,面子未免丢得太远了些

李治却道:“可我真是没心情在去潼关了,不如半道操演一下,咱们就回去吧”

武媚娘却道:“不不,皇上万万不可。这次一定要到达潼关,而且还要出关,操演在关外进行,如此才能显示出皇上的英武,不会因为儿女之事而伤心,让所有的番邦都知道,不要对我大唐存有异心,因为大唐皇帝不管在受到什么样的打击,或是伤心事时,都仍旧能带兵出征,而且出征必胜”

李治哦了声,叹了口气,把眼睛闭上了,他一时之间想不出别的办法,便打算听武媚娘的。他心想:“幸好有媚娘在,听她的,应该没错”

第八百七十八章 见招拆招

长安,皇宫。

王平安回到长安后,第一件事就是又进皇宫,去看玄奘大师做法事。他倒是不担心法事做得好不好,反正关于法事,都是有正常的流程的,玄奘大师更是此中高手,断然不会出现什么偏差。

但王平安担心别的事情,就是那些随着玄奘大师进宫的小和尚。按道理来讲,出家人受到皇帝的召唤,进宫是没问题的。可王平安却怕这些小和尚不守清规,万一见到了宫中那些美貌如花的宫女,再起了凡心,发展出一段年轻高僧和妙龄少女的爱情,那就可就糟糕了。

皇宫里的宫女绝大多数可都是很年轻的,平常见不着男人,满心的火热爱情都被压抑着,万一见着那些年轻的和尚,火热的爱情蓬勃爆发,可真的是会坏大事的,必须要看得紧些才成。

王平安进了皇宫,把宫女都打发走,不许她们围着和尚转,而改为让小宦官们去配合法事的相关事宜。他叫来米小苗,问道:“我不在宫里时,法事可进行得顺利?没什么意外发生吧,这里可是宫闱禁地,你得小心些,莫要弄出事端来,这段时间意外可实在够多的了,可别再添加一桩。”

米小苗一脸的疲惫,道:“如说意外,还真有一件,倒不是什么坏事,可也算不上好事。王相爷啊,那位玄奘大师也太能说了吧,他做法事的间歇,拉着咱家说事,咱家一开始还能听听,毕竟他是得道高僧,可后来实在听不下去了,他非要收咱家当徒弟啊,这咱家哪受得了”

王平安嘿嘿干笑两声,道:“他也要收你做徒弟啊?说实话,他不管见着谁,都会说那人有佛缘的,然后就要收那人做徒弟,要不是他收徒弟收得这么积极,他能有那么多的徒弟么”

米小苗唉了声,对玄奘大师无可奈何,道:“以后见着他,可得绕着走了,只是可惜,他在宫里这段时间,咱家想绕着走都不成。对了,王相爷,皇上出去狩猎可还顺利?”

王平安心中明白,他问的不是皇帝如何,而是问的史爱国如何,他深怕皇帝再改了主意,让史爱国回来,那他这代理大总管,可就没法再往下当了。

王平安道:“这才走了多长时间,连京畿地区还没出呢,能出啥事。嗯,不过史爱国那里却有点儿事”

米小苗忙道:“什么事,不会是皇上又不想派他去营州了吧?”这事关系到他自身的利益,他自然非常的关心。

王平安道:“不是,当然不是,定好的事情,哪可能变卦。是史爱国收了个儿子,改了他姓的儿子,这儿子你也认识,就是那个李义府。”

米小苗哦了声,道:“李义府?他不就是那个拜了史忠臣当干爹的小吏么?”他可是记着这回事儿呢。

王平安笑道:“你好记性。对,就是他,这回他认了史爱国当亲爹了,还改了姓”他心中好笑,这些宦官变脸可真够快的,史忠臣一死,史爱国一失势,米小苗竟然敢直呼史忠臣其名了,想当初,他可也是史忠臣的干儿子,和李义府算是干哥俩儿

米小苗笑骂道:“真够不要脸的,竟然肯改姓。再没别的事儿了吧?”他不放心地又问了句。

王平安摇头道:“没了,哪儿那么多的事,要是成天有事,还不得把咱们给折腾死”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的闲话,这才各干各的去。王平安回了自己的国公府,而米小苗则继续配合玄奘大师做法事。

王平安回了自己的家,先去拜见了父母,又哄了会儿小太平,便回房去洗澡,劳累了一天,感觉很是疲倦,想要早点休息。

天色尚未全黑,房外就有人来报,说有个宦官求见,是王皇后派来的。

王平安感觉挺奇怪,自己不刚从大队那里回来么,有什么事王皇后不在那里找自己说,却偏偏派人来,能有什么事儿?

他叫仆人把那宦官让到客厅里休息,他穿好衣服出了澡盆,这才去前面见客。

王平安还没进客厅,就见一个小宦官正在厅里不停地转圈儿,模样焦急,而且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脸上也尽是汗水,汗水混合了灰尘,搞得他象个大花脸似的。

小宦官一见王平安来了,连忙迎上,叫道:“王相爷,大事不好了,皇后娘娘那里出事儿了”

王平安摆手让他坐下,问道:“出了什么事儿,不会是太子出了事儿吧?”他估计王皇后不能出啥事儿的,应该是太子李忠出了事儿,要不然大人的事总能解决,只有太子出了事儿,王皇后才会派人急着回来的。

小宦官并不坐下,哭丧着脸道:“不是太子爷出了事儿,而是皇幼子出了事儿。不知怎么的,皇幼子竟然驾薨了,而且据……”他压低了声音,脸上尽是惶恐地道:“而且当时在场的人说,好象是被捂死的”

王平安大吃一惊,他料得到前面的事,却料不到后面的他只知道自己救下了小太平,可却没想到李素节却成了替代品如果李素节是被捂死的,那不用问,肯定是武媚娘下的手,却嫁祸到了王皇后的身上

王平安急道:“是不是皇后娘娘去看皇幼子,而当时皇幼子的身边没有旁人,皇后娘娘一离开,别人就发现皇幼子死了?对不对?”

小宦官咦了声,他惊讶地道:“已经有人向王相爷禀报这件事了?”他心中纳闷儿,不可能有人比自己先回来吧,自己可是一知道信儿,立即就飞马回来报告的,能比自己快的,只有鸟,不可能有马,更不可能有人

王平安一跺脚,心想:“这个武媚娘,心肠未免太过狠毒,有自己帮着她,她以后主持后宫之事,那是必然的,就算她要当皇后,也可以两宫并立,把王皇后削了权柄,挤到皇宫一角也就成了,好歹给人留条活路吧,怎么可如此心狠再说,退一步说,就算对付王皇后,也别用无辜的小孩子啊,自己有的是办法让她得势的,绝对不需要用杀人这招儿,杀的还是小孩子”

王平安尽管很支持武媚娘,可武媚娘这次的所做所为,也触及到了他的底线,祸害小孩子,用小孩子当往上爬的阶梯,实在有违他做人的原则

王平安怒道:“当然没有人向我禀报过这事儿,这还用得着禀报吗?一想就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的,定然是有人陷害皇后娘娘”

他这么一吼,小宦官立时吃了定心丸,只要王平安是站在王皇后这一边的,那就一切好说,王平安权势滔天,而且极得皇帝的信任,只要他肯出头,不管多大的事儿,总能迎刃而解,不至于让皇后娘娘吃大亏的。

王平安道:“此事不可拖延,如果我所料不错,皇上定然恼火,说不定已经发落了皇后娘娘,我们得马上去救娘娘你不用跟着我,你去找魏国公吧,把事情也和他说一下,让他立即找人,把所有能用到的关系,全都用起来,现在可不是把关系藏着掖着的时候了,是最危险的时刻”

小宦官立时道:“是是,小奴这就去”得了王平安的保证,剩下的事就好办了,他赶紧离开,去找魏国公了,魏国公是王皇后的亲爹,亲爹救女儿,那是不会留半点儿力气的。

待小宦官走了,王平安立即叫来欧阳利,让他备马,自己要即刻出城。可趁着备马的功夫,王平安在厅里转了几个圈子,心想:“这种时候,去找李治求情,他正在气头儿上,怕是不会有什么效果,自己得另找方法可用什么方法呢?”

想了片刻,他一拍额头,有了主意了正常的方法,对待这件不正常的事,肯定是不好使的,那么只能用不正常事的方法了。李治为什么要离宫狩猎,去向天下昭示他的武功?他有个屁的武功,说白了,他不过是害怕宫里有“鬼魂”作祟而已,是被吓出宫去的。

既然李治这么信鬼信神的,如果自己不利用这一点,那岂不是对不起他了对,自己要好好地吓一吓他,让他不敢把王皇后怎么着了,也顺便提醒一下武媚娘,做事不要太过份,自己的能量还是很大的,就算她想要有什么“前途”,也最好是依附自己,不能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能以为自己这么支持她,她就可以放肆了

欧阳利从外边跑了过来,道:“主人,马备好了,这就出城吗?”

王平安摆手道:“不出城了,咱们现在即刻进宫,我有事情要和玄奘大师说”他大步出了客厅,离府上马,赶往皇宫大内。

他赶到皇宫时,宫门已关,虽然他全权负责宫中的法事,可这时候进宫,也不合规矩,但却是可以进的,这就是皇帝不在家,就由他当家的好处了。

王平安转到掖庭宫,叫禁军打开宫门,他直接进宫去了启蒙殿。还没等他到达启蒙殿,就见米小苗跑了过来。

米小苗道:“王相爷,怎么天黑了又进宫,可是有急事?”他得到了信儿,立即跑了过来,正巧他一直在启蒙殿里,还没休息呢

第八百七十九章 比玄奘还能白话

王平安不提王皇后的事,他道:“我翻阅古籍,查到了宫里颇颇出事的真相,所以急着要告诉玄奘大师,这才天黑进宫的。正好米大总管也在这里,咱们一起去见玄奘大师吧”

这话说的,把米小苗听着一咧嘴。宫里为什么接二连三的出事,你我心中都清楚得很,只是故意装着糊涂罢了。你查古籍能查到原因?我佩服你,你不是人,你就一大仙儿,专靠蒙人吃饭的那种

可王平安一直管他叫米主事,今晚忽然叫起他米大总管,这点还是让他很开心的。管它啥真相呢,只要自己能把大总管的位置坐牢了,爱啥真相啥真相去,又不耽误吃,又不耽误喝的

米小苗赶紧装出一副惊喜交加的表情,道:“王相爷,你可真了不起,查古籍竟然能查出宫中出事的真相,这点咱家可远不如你了,拍马也追不上你十成里的一成啊”

王平安道:“过奖过奖,米大总管谦虚了”

米小苗则道:“佩服佩服,王相爷了不起”

他俩立即往启蒙殿里跑,一起去见玄奘大师。

启蒙殿里,香烟缭绕,做法事的和尚们昏昏欲睡,经文念得也不起劲儿了。换谁成天念经,也都得疲倦,谁能和玄奘大师比啊,玄奘大师不但口灿莲花,而且精神头也十足,一点不象上了年纪的人,比谁能熬夜,就算是棒小伙跟他比,也得甘拜下风

玄奘大师一手拿着念珠,一手拿着棒槌,念几句经文,敲一下木鱼,对他来讲,进皇宫做法事,就象是过节放假一样,他是来皇宫里渡假的,要多写意就有多写意,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

嘴里念着经,玄奘大师心里则想:“通过这件事,等回了灵感寺后,想必定会再招收一大批的弟子。就象王平安说的,这叫做广告,广而告之的意思,我进皇宫做了法事,就等于是给神佛做了广告,那百姓岂有不多多来侍奉神佛之理,只要我振臂一呼,必会有无数信徒入我门下,再现南北朝时佛门的辉煌”

只要能把佛法发扬光大,玄奘大师什么苦都愿意吃,何况进皇宫做法事,和吃苦一点边沾不上,且还有点享乐的意味

王平安大步进了启蒙殿,道:“玄奘大师,别来无恙,一向可好?”

玄奘大师啊了声,睁开眼睛,心想:“怎么回事,又不是多年没有见面,怎么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米小苗在后面一咧嘴,心想:“这位王相爷怎么这么个打招呼法?难不成晚饭吃多了,现在有点撑,或是骑马的时候,掉到地上了?啊,明白了,肯定是进宫时太匆忙,禁军关宫门时,把他的脑袋给夹着了”

玄奘大师奇怪地道:“咦,这不是念忧禅师么,你怎么如此和老衲说话?可是有什么奇遇?”

米小苗在旁听着一乐,你说话还真有意思,不说王平安问话问得蹊跷,却说他有什么奇遇。其实他真的有奇遇的,就是脑袋被门给夹了,很奇吧,他遇到这种事儿

王平安有佛家的法号,还是白马寺主持念苦给起的,法号念忧,不过这个法号平常是没人提起的,只有灵感寺的人才会提。而玄奘大师为证明王平安就是佛门中人,所以得知这个法号之后,硬是管王平安叫念忧禅师,非说王平安是和尚,正在带发修行不可

王平安被称做禅师,当真是哭笑不得,可他现在要用到玄奘大师,所以也不否认,道:“玄奘大师,一别数十年,你是风采依旧啊,本禅师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着你了呢”

玄奘大师和米小苗同时啊了声,而殿里其他念经的僧人也都不再念经了,立时精神头儿足了起来,一起看向王平安。

米小苗心想:“不会吧,我真的料对了,他的脑袋真的被门给夹了,而且还夹的不轻”

玄奘大师奇道:“念忧禅师,你何出此言,你年不过二十,咱们又刚刚见过面,怎么就变成几十年不见了?”

顿了顿,他又道:“最近天气炎热,如果吃多了太多的瓜果,很容易闹肚子。啊,对了,你不会是家中养了很多花吧?老衲在天竺时,曾看到一种花,名为魔鬼花,此花不可多闻,如果多闻了,就会产生幻觉,会胡言乱语的。如果你家养了此花,赶紧铲除,可不能养在家里。嗯,老衲这就给你画出那花的模样,免得你不认识,当成好花一样养着,那可太危险了。”

王平安坐在了玄奘大师的身边,摇头道:“我家没那么多花花草草的,不是闻了魔鬼花之故。是我今天回到家后,坐在澡盆里洗澡,边泡澡,边看古籍,就是从你那里拿来的古籍,是你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我在运送时,不小心拿了一本”

玄奘大师啊地一声,叫道:“我说的么……老衲说的么,还纳闷儿呢,在查点佛经时,怎么少了两卷,不是一卷,是两卷你速速还来,怎么可以拿老衲的经书呢”

老和尚顿时就急了,这个王平安,也太不象话了,不小心拿啥不好,竟然偏偏拿他的经书,他大老远的取经回来容易么,差点把命的都丢了,可却让这王平安捡了个便宜

王平安当初和狄仁杰各自藏了本经书,留做纪念,现在他要救王皇后,要开始编自己有佛缘了,只好拿经书来做借口

米小苗听了,心想:“原来是经念多了,不是脑袋被门给夹了”

王平安道:“还经书的事,不急……”

玄奘大师急道:“怎么不急,很急,现在就还来”

王平安道:“月有阴睛圆缺,天地尚且不足,何况经书?我都说了是不小心拿的经书,如果你不信就拉倒,我不还了,回去把它给撕了你要不要听我说几十年的奇事了?你要是不听,我现在就回去撕书”

“别,别,别撕经书”玄奘大师大急,光光的头上都冒出了汗珠,他道:“你说,你遇到了什么奇事,快快说来,老衲听着呢。不过,听完以后,你得把经书还回来”

王平安道:“这个奇事当真是奇得不能再奇了。我躺在澡盆里看着经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玄奘大师啊了声,还是很急,就算他是得道的高僧,可道得的再多,遇到经书的事情,也没法镇定,他急道:“你不会把经书掉到澡盆里了吧?那样经书可就毁了”

如果他要是有紧箍咒,非得给王平安念上个几百遍不可,不把王平安的脑袋给紧成椭圆形的,他都不带住嘴的

王平安道:“没有没有,当然没有掉到水里。哎呀,你怎么总打断我呀,你要是再打断我,我就不说了,回去把经书扔到澡盆里去”

“好好,好,你说”玄奘大师向来话多,让他闭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刚刚答应不说,可却又道:“要不然,咱们现在就去你家,路上一边走,你一边说给老衲听,这样可好?”

王平安摇头道:“不好,还是在这里说吧,因为这件事跟皇宫里的法事有关”

玄奘大师无可奈何,只能压着性子,听王平安乱白话,米小苗在旁边伸着脖子也听。

王平安清了清嗓子道:“我看着看着经书,不小心就睡着了。梦见经书忽然产生一个漩涡。漩涡你懂吗,就是一个圆圆的,明亮的大洞,把我给吸了进去”

玄奘大师啊了声,心想:“这是作梦了吧?真是的,不过是做了个梦而已,非要说给我听,有什么好说的,天底下谁没做过梦,别说漩涡了,连妖怪的血盆大口,我都梦见过,我还梦见被妖怪给吞了呢”

米小苗听着大奇,道:“经书里产生了个明亮的漩涡?王相爷,你不会是沉到澡盆里了吧,被水给呛着了?澡盆可是圆的,也算是个漩涡”

没等王平安反驳,玄奘大师却道:“嘟,不许插嘴,乱问什么?看老衲给你当头棒喝,点醒于你”说着,用手里的木鱼槌,对准米小苗的脑袋,梆地就是一下子

米小苗被打了之后,一点醍醐灌顶的感觉都没有,只是感觉到疼,叫道:“哎哟,怎么打人”

王平安不理米小苗,接着道:“我被吸进漩涡之后,来到一条大路上,我就站在大路之上,就见这条大路一直伸向远方,我回头看时,漩涡却不见了,身后漆黑一片,什么都没有,我只好往前走,走了不多时,就见大路的尽头,有一座古城,城门上写着两个大字”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向玄奘大师,见玄奘大师瞪着眼睛,看着自己,他便皱眉道:“你怎么不问城门上写着什么字,你要是不问,我一个人讲起来,很是无趣啊”

玄奘大师心想:“还真是难伺候,不让我问的是他,现在让我问的也是他,话全让他一个说了,我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呢?”

他只好道:“是老衲疏忽了,听得入神,所以忘了问。那城门上写着什么字?”

王平安道:“这就对了,你得问啊,这样我讲起来才有兴趣。城门上写的是‘南柯’二字”

玄奘大师哦了声,道:“原来是南柯城,那么你进城了吗?”

王平安道:“我当然进去了。我进城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小国,名叫南柯国,这里是国家的京城,城里有一座皇宫。你猜猜看,皇宫里住的是什么人?”

玄奘大师心想:“真是废话,皇宫里住的人当然是皇帝,难道还能是你么?”可他现在不敢得罪王平安,王平安说什么,他都得顺着话茬儿。没办法,不顺着来不行啊,王平安手里可捏着他的宝贝经书呢

玄奘大师问道:“皇宫里住的是什么人呢?”

米小苗忍耐不住,捂着脑袋,道:“自然住的是南柯国的皇帝了”

王平安拍手道:“还是米大总管聪明,那皇宫里面可不就住的是南柯国的皇帝么”

玄奘大师皱了皱眉头,心想:“住的皇帝?现在又是在皇宫里,难不成他在说……嗯,不会是真的做了这么个梦吧?难道是神佛对他梦喻了什么?”

唐时大多数人都信神佛,而玄奘大师绝对是其中之一,而且深信不疑,什么事都能往神佛方面想,有些事情和别人说,也许说不通,要费很大力气,可跟他说,什么力气不费,只要说个开头,他自己就能往那方面想,让他信不困难,让他不信才困难呢

王平安不找别人,专找玄奘大师讲佛理,与这著名的佛门弟子讲这种寓言性质的故事,那太找对人了,就算讲出了漏洞,露出了破绽……没关系,有玄奘大师在呢,他会主动把漏洞给补上的

王平安道:“南柯的皇宫之中,出了怪事,接二连三的死人。经人查证,是因为皇宫的风水不好,所以才导致总死人的”

玄奘大师哦了声,道:“那和咱们大唐的皇宫差不多了,他们也请佛门弟子做法事了吗?”

王平安道:“当然请了,而且还是一位高僧,带着百来名的徒弟,一起进宫做的法事。在做法事期间,皇帝出城狩猎去了”

玄奘大师又哦了声,道:“那和咱们这里的情况,更加相似了。”

米小苗听到这里,再不多嘴问了,他听明白了,王平安十有八九是要借古讽今。不,应该是借南柯国,说现在大唐的事儿。只要提到现实,他就不再问了,免得问出麻烦来。

王平安道:“南柯国的皇帝在出城狩猎时,又死了一个人,是他的皇子,不知是怎么死的,太医们查原因,说是被捂死的,而当时只有皇后一个人在场,所以大家就都说是皇后杀死的皇子。当然,这个皇子并非是皇后所生,并且是由别的嫔妃抚养的,皇后本身没有生过儿子。大臣们就都说皇后是因为嫉妒,怕别的嫔妃仗着有儿子,争她的宠,所以才捂死的皇子”

玄奘大师听了,眉头皱起,心想:“什么意思?难不成真的有神佛向他梦喻,那到底要梦喻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