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话说的,既是实话,又把自己的责任推个干干净净,不管这事以后怎么发展,都和他没有关系

李治哦了声,转头看了眼大树底下,没看清武媚娘,他便又把头转了回来,问道:“这么说忠臣是想饶过萧氏了。那么,在凝雪阁审问时,忠臣是怎么问的?”

米小苗忙道:“小奴不知史大总管是怎么问的。当时史大总管把小的们全都打发走了,凝雪阁除了他之外,只有萧娘娘一个人,所以是怎么审问的,小奴并不知道。”

李治眉头皱起,感觉有点儿问不下去了,他又不精通刑审,认为现在是进入了死胡同,没法再问了。他又转过头,去看大树底下,却发现武媚娘半边身子露了出来,在冲自己招手。

李治立时起身,走到了树下,去和武媚娘说话。米小苗大吃一惊,树后有人?是谁啊?估计是个女人,可却是谁呢?他尚不知武媚娘的事,对于了空小尼姑的事并不了解,此时见树后有人,当然要吃惊了。

大树那边传来低低的说话声,听声音确是个女子。米小苗不敢再往那边看,把头转向另一侧,心中疑惑,却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片刻功夫,李治便走了回来,坐回石墩上。他问米小苗道:“萧氏悬梁,那梁有多高?她踩着的凳子有多高?”

米小苗顿时一愣,他可没有想到皇帝会问这个,他发现萧淑妃是被人害死的,并非是从这种细节上看出来的,而是从伤口上直接就看出来了。用细绳勒出的伤口,岂能和腰带勒出来的一样,那明显就是两种伤口,所以他一看就知道萧淑妃是被人害死的。

可他却从没有想过房梁的事,因为这种细节比伤口的表相,要更曲折一些,更难想一些

但验伤这种事情,对皇帝来说可是比较飘渺的了,皇帝又不会亲自去看尸体,还不是凭着底下人随口乱说么,底下人是可以蒙混的,只要没有人去揭发,去置疑查证……蒙别人当然不见得能蒙过去,可蒙皇帝却十有八九能蒙过去。

但是,如果问到房梁和凳子的高度,这就没法蒙了,凭嘴巴乱说可不好使宫里房梁的高底都是有定制的,桌椅板凳的高度也都是有标准的,萧淑妃个子有多高,皇帝能不知道么,这些事情都是明确的,没法蒙混的

李治不问便罢,这么一问,米小苗立时就被提醒了,果然是有问题的,萧淑妃踩着的那张椅子,根本够不到房梁,要悬空一大截呢

见米小苗一愣,李治心想:“媚娘果然说得对,我这么一问,这个米小苗可不真的愣住了,这说明萧氏不是自寻的短见,而是被别人杀的”

刚才在树后,武媚娘就对他说,去问问房梁的事情,如果米小苗神色变化,就说明事情有蹊跷,如果直接回答出来,那就证明没有问题,其它的也就不用再问了。

李治一想到萧氏可能是被别人害死的,而不是自寻的短见,相反心里就有些放轻松,内疚的感觉也减弱了些,萧淑妃不是因为他的责怪自尽的,那他也就不用再自责了,只要找出杀害萧淑妃的凶手,就算替她报了仇,自己就可以安心了。

不等米小苗回答,李治便又道:“看你神情古怪,想必也是发现了萧氏死因的蹊跷之处吧?”他把“也”字咬得极重,示意他早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米小苗本来就心中害怕,被皇帝这么一诈,顿时就感全身骨软筋麻,他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道:“皇上,小奴是感到此事蹊跷,可是其中原因,却是一概不知啊”

李治呼地就站起身来,果然是有蹊跷,萧氏果然是被害死的,他转身看向大树底下,见武媚娘已从树后露出了大半个身子,估计她也很惊讶吧

李治手指米小苗,大声喝道:“你隐瞒事实,该当何罪?快,把你看到的事情,统统说出来,否则就证明你是凶手”

这句话也是刚才武媚娘教他的。底下人办事向来拖拉,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干他们的事,就拼命往外推。武媚娘的话说得准确极了,李治一吓唬,米小苗立即就要撇清自己,说他一概不知了可武媚娘同时又教了李治应对之术,要想让米小苗说出实话来,那就说他是凶手,保准他为了证明不是凶手,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带一丝隐瞒的

米小苗被吓了个屁滚尿流,心想:“我招谁惹谁了,别人犯罪,怎么变成我是凶手了,我要有胆子害宫里的嫔妃,那我不成史忠臣了……我可是照他差远了”

米小苗禁不住吓,立即就把看到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把萧淑妃脖子上的伤口,说得非常详细,而且还说萧淑妃的衣服上有血迹,而却不象是萧淑妃脖子上流出来的血,应当是凶手的血,可能是勒死她时,手被绳子勒伤了,所以流出血来。

李治听完,沉默良久,他转头看向树下,见武媚娘又冲自己招手,他便又去了树下。武媚娘小声说道:“听米小苗说的,那这案子不难破,只要查查宫中谁的手破了,不就成了吗”

李治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可这件事责成谁去办呢?”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史忠臣有点靠不住,所以才有此一问。

同样,武媚娘也感到史忠臣是不可信任的,虽然找不出证据来,但经验告诉她,史忠臣绝不是个善良之辈,心狠手辣,而直觉也在告诉她,这事可能和史忠臣有关系。但是,从史忠臣嘴里,是什么也不会问出来的。

武媚娘再怎么聪明,也想不到,史忠臣会亲自动手,而且现在手上就有伤,她以为就算和史忠臣有关,也是他派人去害的萧淑妃,不会亲自动手的。

武媚娘想了想,道:“这可是件大事啊,发生在宫里,那么宫里的人怕是都靠不住,不如责成朝中的大臣去办吧”

李治皱眉道:“让无病去办?”

武媚娘点头道:“好呀,让媚娘的舅舅去办,他一定会办好的”

李治嗯了声,走向门口,招手道:“你现在就出宫,去找无病,把这件事责成他去办,让他早日破案。”

米小苗一咧嘴,我地天爷呐,我和王平安才说完了这事有蹊跷,这才多大会的功夫啊,现在就要跑去告诉王平安,说这案子由他负责,那王平安还不得以为是我“举荐”的他啊,不得和我翻脸啊

可皇帝有吩咐,他又不敢不听,只能连声答应,小跑着到了门口,把门打开出去,然后把自己关在了门外。

李治给门下闩,武媚娘已从树后走了出来。忽地,一阵凉风吹来,两人遍地生寒,似乎这院子里有冤魂作怪似的,两人不约而同地害怕起来,一起进了大殿,钻被窝睡觉去了

米小苗凄凄惨惨地离了更幽堂,从掖庭宫那里出了皇宫,赶去王平安的国公府。半路上,他坐着马车,心中就想:“完了,完了,这回可是要得罪人了,王平安非得误会我不可”

待到了王平安的国公府,已经是后半夜了,米小苗下了马车,亲自敲门,等门房开了门,他道:“咱家到……不不,是圣旨到,你去告诉你家王相,就说皇上有旨,让他速速起来接旨吧”

第八百三十四章 英雄所见略同

国公府后院。

灯火通明,王平安正在指挥着家中仆役打扫房间,要连夜把几个院子都收拾出来,以供居住。

今晚王平安回到家后,得到了消息,说王氏夫妇带着小太平,已经快到长安了,从路程上估计,明天午后就能到达。随同父母一同上京的,还有狄仁杰。

本来狄仁杰是不能上京的,他好歹还是一个县令,哪可能离开自己的治地,那不成擅离职守了么。可是因为义兄这不是当宰相了么,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王平安一当上宰相,巴结拍马屁的人数都数不清。

根本不需要王平安开口,吏部自有人下了调令,把狄仁杰调回长安任职,而且拍马屁的人做事相当漂亮,在调动狄仁杰时,着实下了功夫,仔细查阅了狄仁杰的履历,发现狄仁杰曾在大理寺做过办闲,算是“实习”过一段时间。

所以,顺理成章地,把狄仁杰调入了大理寺,做了一名主薄,正七品下的京官,算是给现在从七品上的狄仁杰升官了,虽然只是小小的半级,但前途却无限光明,主薄可是又轻闲,又容易升官的职位,向来由朝中大佬的子弟补缺。

不但如此,就连邱亭轩也跟着升了官,接替了狄仁杰合水县县令的位置,成了首县之主。

王平安听到父母明天就能进京,欢喜之余,顾不得别的,立即把仆役都招呼起来,让他们打扫房间,更换被褥,做好迎接老太爷老夫人的准备,还有要给小太平准备婴儿所需的一切用具,可不能委屈了宝贝女儿。

正在忙乎着呢,门房跑来报告,说有圣旨到了,传旨的人是米小苗。门房是个伶俐的小厮,最擅长认人,不管是朝中或宫中的大人物,他个个都认识,米小苗并没有报出姓名,可他却仍旧告知了王平安。

王平安一听这话,脑袋嗡嗡作响,当真是气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他大步离了后院,去见米小苗。

米小苗没有进院子,他不好意思进去,知道事情搞大发了,已经到了难以收场的地步。王平安被皇帝指派处理此案,可王平安一定会认为是自己“举荐”的他。又臭又脏的一滩稀泥,让王平安去搅和,别说王平安了,换谁都得怒火万丈啊

王平安来到前院,却没见着米小苗,问道:“米大人呢,他不是带了圣旨来吗?”

米小苗听到问话声,连忙从门外站起来,叫道:“王相,咱家在这里,咱家有重要事情告诉你,非常的重要啊,可以让你升官发财”

王平安见他屁颠屁颠地进来,脸色一沉,道:“升官?我已是国公,再升就是郡王了,你认为可能吗发财?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喜欢黄白之物了”

米小苗脸色垮了下来,道:“哎哟,王相,王爷爷,王老太爷,咱家知道这事对不住你,可也不能怪咱家啊”

说了句软乎话,随即脸色一正,道:“皇上有口谕,王平安接旨”待王平安跪下,他把李治的吩咐说了出来。

待宣完了皇帝口谕,不等王平安起来,米小苗扑通一声,给王平安也跪下了,哥俩儿跪了个面对面。院中还有不少的侍卫和仆役,见钦差大人竟然给自家主人跪下来,都大感惊奇,怎么搞的,他怎么也跪下了?

米小苗苦着脸道:“王相啊,咱们是自己人,就不说两家话了。今晚这事儿,可不是咱家举荐的你啊,是另有其人,这趟浑水,你就认命,淌了吧”

王平安见他跪下,一愣之后,随即不满地道:“我说米大人,你这话怎么说的,不是你把我扯下水的,还能是别人不成?”说着,他站起身来,也不扶米小苗,双眼瞪圆,对米小苗怒目而视。

朝廷里的事情难办,但总是可以办的,就算办不好,办得坏总能吧,实在不行,眼珠子一瞪,仗势欺人呗,这种事情不用人教,官当到一定品阶了,自然就会

可宫里的事不仅是难办,简直就是没法办,扯皮能扯死,而且不管怎么扯,最后一定会扯到皇帝的身上,绝对的吃力不讨好。就算最后把事情办出来了,也会得罪一大批的人,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罪的,莫名其妙就成仇人了

宫里的事,能躲就躲,尤其是萧淑妃的事情,王平安非常清楚,这不是无头公案,而是“有头难办”,不是要得罪王皇后,就是要得罪史忠臣,而且办的时候,长孙无忌非得跳出来指手划脚一番不可,最后非得把这滩稀泥,搅和成屎盆子不可,而且由谁办的案,这个屎盆子,就会扣到谁的脑袋上。

米小苗连忙爬起身,小声道:“王相,不瞒你说,真的不是咱家拖你下的水,是另有其人啊”

王平安也小声地,问道:“不是你,那会是谁呢?”

米小苗道:“是……一个人”

“我很清楚,绝对不会是一条狗”王平安点头道,脸上不快的表情更加严重。

米小苗叹了口气,道:“咱家进屋说话吧”他和王平安一起进了客厅,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他纳闷儿地道:“不知更幽堂里的那个女人是谁啊,不象是宫中的嫔妃啊”

王平安嘿嘿笑了两声,道:“是个和前宫女武媚娘,长得很象的一个小尼姑,她嘛……”拖长了声音,却顿了顿,假装咽下口唾沫。

米小苗身子一哆嗦,可他反应却奇快,道:“此事与咱家无关,王相就不要说给咱家听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宫里的事情,无非是一男对众女,尤其是涉及到“前”宫女,能不知道,那就不要知道的好,这是保命的法则。

米小苗又道:“皇上已经知道了萧淑妃不是自寻的短见,但皇上却没问伤口的事,而是问起了房梁,你说怪不怪,皇上怎么可能想到……当然了,皇上英明无比,什么事都会想到的,但房梁……哎呀,你说我这亲眼看见现场的人,都没有想到啊”

王平安心想:“就凭你的智商,也想和武媚娘相比吗?这辈子是肯定不行的,下辈子吧”他道:“皇上英明,睿智无比,我等臣子,甘拜下风。”

说完之后,便即沉默,他倒不是有意怠慢,也没怎么太责怪米小苗,毕竟这事也不怪他,可心里却有些责怪武媚娘,怎么能让自己来审这案子呢,自己并非是要真的斗倒王皇后,就算要斗,也要她自己使力气啊,关自己屁事

可他不说话,看在米小苗的眼中,却仍旧以为王平安在怪自己,他心想:“只好以后找机会讨好了,总不能得罪了他。”不再说什么,起身告辞。

王平安也不相送,更没心情再去指挥仆役打扫房间,他回了自己的屋子,心想:“这可是一件大大的倒霉事,难办得很啊”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一直到了天快亮时,这才打了个盹儿,迷迷糊糊中,脑中忽然有了个想法,别人都能找替罪羊,为什么我不能?不如找个替罪羊吧,啥倒霉事儿都往他身上推,然后我来装好人

这个想法一有,他立时醒了,就见窗纸上透进阳光,天色早亮,他连上早朝的时间都错过了。

起身洗漱,吃了点儿东西,王平安这才去了甘露殿,他错过了早朝时间,不过也没有关系,李治不会怪自己的。可等他到了甘露殿,发现自己并没有来晚,因为皇帝还没起床呢,根本就没上早朝。

可大臣们却全都等在殿上,而且议论纷纷,说的都是萧淑妃死掉的事情。宫中无秘密,只一晚上的功夫,就传遍皇宫,甚至连来上早朝的大臣们,都知道了这件事。

长孙无忌见王平安来了,连忙把他叫到跟前,问道:“无病,萧氏的事你可知道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舅父大人,外甥当然知道了,而且还倒霉之极的,被挑了出来,负责此案的调查”

长孙无忌大吃一惊,道:“那可还真是倒霉啊”

褚遂良走了过来,奇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怎地没听说起?”

王平安苦着脸道:“昨天后半夜的事,皇上派人去的我家,告知让我负责此案,结果愁得我再没睡着,今天都起晚了。”

长孙无忌沉默半晌,将王平安拉到一旁,小声道:“好无病,舅父告诉你,宫里的案子最难办,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平常百姓家的尚且如此,何况皇宫里的。这案子其实并不难破,真要想破,今天就能破得了,无非就是后宫里的嫔妃争宠,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毫不稀奇。”

如果不知本质,而仅从事情的表面上看,确是如此,嫔妃争宠,对于长孙无忌来讲,纯属屁大点儿的小事,死个萧淑妃又算得什么?啥也算不上。

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方式就不同,从这点上出发,长孙无忌给王平安出了个主意。他道:“宫里的案子不能掀,要压,所谓炕上龌龊之事,一床锦被足以遮盖。你找个小人物来,让他去协助你破案,然后……你懂得的”

王平安干笑两声,英雄所见略同啊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李义府就是那只替罪羊

王平安干笑两声,道:“那,就照舅父大人所言,外甥在门下省找个小官,让他扛一扛这事儿吧”

他顿了顿,问道:“舅父大人,你说这案子,是谁做的呢?”他问这话,不能算是试探,而是就想听听长孙无忌的意思,看看长孙无忌对于宫里的事,是不是真的非常清楚,他估计长孙无忌会答是王皇后,或者回答不知道。

可出乎意料地,长孙无忌一点都没含糊,说道:“还能是谁,就是你的那位史叔叔呗”

王平安吃了一惊,不会吧,连他也看出来了?可正常思维,不是应该想是王皇后么?他道:“是史大总管,怎么会是他呢,他不是还要饶过萧氏呢么,我可听米小苗说了,不在亲亲楼审问,而改为凝雪阁,就是史大总管想放萧氏一马啊”

长孙无忌呸了声,道:“扯淡,史忠臣的手段别人不知,老夫岂有不知之理当初,玄武门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在朝中扫平李建成的党羽,而他则在宫中扫平,他这招反复用过多少次了,老夫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王平安有点额头冒汗,赶情儿史忠臣还是个惯犯,作案手段早就被人知道了。他道:“可是,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这话的意思是,会不会有人指使他啊?

长孙无忌笑道:“难道世上的事,只有对自己有好处才会去办么?这事对他没什么好处,可对新太子却有好处啊你不想想,萧氏是有儿子的,如果她还活着,自然要扶持自己的儿子,和新太子争宠,那新太子岂不危险?”

就和当初李治和李恪争宠一样,身为太子的李治受到李恪的威胁,长孙无忌这个舅舅为了外甥,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其一是为了自己的权势,能够延续到李治朝,其二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只有皇帝位子稳了,才不致于使国家产生动荡。

而史忠臣杀了萧淑妃,也就是让李素节失恃,没了母亲的小皇子,也就没了咋呼的本钱,李忠的位子自然也就稳了,史忠臣是为大局着想。

有了这种感同身受的“认知”,长孙无忌自然不会难为史忠臣,也就没有让王平安彻查的意思。

王平安哦了声,道:“这样啊,那看来确实得找一个替罪羊了。”

“不过是死了个嫔妃而已,小事一桩,用不着费什么心力,这案子把盖子一盖,压下去就是了,反正史老头儿也没几天好活了,就算咱们卖他个人情吧,莫要让他临末了,不得善终”

王平安自然点头答应,心中却想:“如果他知道这案子的后面,竟然能扯进来一位女皇,估计他就不会要压一压了”

又在殿中等了半天,却有小宦官来传口信儿,说皇帝偶染风寒,今天休息,就不上朝了。

王平安正要离开,米小苗却来了,说史忠臣要见他,王平安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史忠臣。审案的官员,要去见杀人凶手,而且还得恭恭敬敬地听从破案指导,这叫啥事儿啊

进了观云殿,就见史忠臣躺在床榻上,正在闭目养神。

王平安上前,行礼道:“史叔父,你叫侄儿来,可是有事吩咐?”

史忠臣嗯了声,睁开眼睛,道:“你来了,坐吧?”

王平安撩起衣襟,坐到了床边的小小胡凳之上,等着听史忠臣的指导。

史忠臣道:“听米小苗说,萧氏的案子,转由你来查了,那也就用不着咱家了。咱家今天叫你来,一是做个交接,毕竟这案子昨天还是咱家管着,今天就换你了;二是让你来给咱家看看伤,昨天不小心把手给弄伤了,虽然止了血,可却还疼得厉害。”说着话,他把受伤的两只手,一起伸了出来。

王平安一咧嘴,好么,这人啊,要是混到了一定的份量,那真就是啥也不怕了长孙无忌在外面说萧淑妃是史忠臣杀的,所以他就认为史忠臣叫自己来,是想“误导”一下,不让自己往他身上猜呢

其实呢?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史忠臣把两只手一伸出来,就等于明告诉王平安,萧淑妃就是你史叔叔我杀的,咋地吧,你能把我咋地吧?

王平安心想:“我还真不能把你咋地,连长孙无忌横到那种地步,都不能把你咋地,还要送你人情,给你留面子,我这样儿的,还能把你咋地了啊?”

王平安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道:“史叔叔,这事儿……小侄那个,最好不知道吧,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反正你找个人顶黑锅不就得了,又什么了不起的了,难道你还不知该怎么破这案子吗?”史忠臣很吃惊地道,似乎是在说,你不会连替罪羊都找不到吧,不至于这么笨吧

王平安这个气啊,这什么人那这是,有这么办事儿的吗?可他只能装出一副了解的表情,道:“是是,小侄当然明白,替罪羊一会儿就去找,包史叔叔满意”

说完话,他把史忠臣手上的白布打开,看了眼伤口,道:“史叔叔,你的伤是外伤,并非疑难杂症,上了这药也就成了,不用再怎么特殊照顾的,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伤没好之前,还是少用绳子的为妙”

史忠臣嗯了声,点头道:“那是,总不能天天杀人吧,咱家上岁数了,不比从前了,杀起人来可是不太利索了。老了啊,不服老不行啊”

王平安直听得头皮发麻,这老宦官头子也太那个了也对,昨天他是自己犯案子,他自己审,今天是他犯的案子,变成了我审。人家杀人的都不怕,我这主审官还怕个屁啊

王平安道:“史叔叔,那这案子怎么结啊,可否请史叔叔指点一二?”

史忠臣脸色一沉,道:“你这孩子,都当了宰相了,怎地做事还这不么着调儿有什么难结案的,找个小吏来让他替你审,然后自会有人跳出来投案,如此把案子一结,再弄出个意外来,把小吏整死,死无对证,一了白了。难道这还要咱家教你么”

王平安心里骂了句,他祖母的,老子审案,却要你这个杀人凶手教着怎么结案,教就教呗,还要骂我不着调儿,赶情儿你还有理了

不行的人才只会肚子里骂,过过腹诽的瘾,要是换了行的人,直接就骂出来了和史忠臣这个老宦官头子相比,王平安只能承认自己是不行的那个

他道:“原来如此,好好,侄儿就这么结案,只是要跳出来投案的那个人……”

“咱家自会安排,你就少说废话吧”史忠臣牛气哄哄地道,顿了顿,又说道:“这件事情,你可以暗示一下王皇后,就是你那个堂姐,明白吗?”

王平安啊了声,这事儿也能暗示?他道:“史叔叔,这事不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吗?要是知道的人多了,那是不是就……”

史忠臣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很是“不解”地道:“为什么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呢?就算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那又能怎么样呢?啊,你是怕皇上知道?”

王平安干笑两声,话说到这份儿上,也真是没奈何了。他道:“皇上当然不会知道了,别人就算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的,是小侄多想了”

史忠臣脸上换上了慈爱的表情,道:“你这孩子啊,就是想得太多,这样可不好,想得太多,空易老啊,头发白得快好,那咱家问你,你要怎么和你堂姐暗示呢?”

王平安这个为难哪,真是没法形容了,他想起长孙无忌在外面和他说的话了,只好道:“就说史叔叔为了太子的位子能坐稳,所以出手解决了萧氏,以后再不用怕李素节争位子了?”

史忠臣点头道:“聪明,是个好孩子,你这么说就对了。不过,你顺带着要提一点,就是咱家没几天好活了,以后爱国还需要皇后娘娘多照看着点儿啊”

王平安哦了声,原来是为了史爱国啊,这是给史爱国铺路呢他连忙答应,表示一定会这么“暗示”。

史忠臣又叹了口气,道:“可惜啊,在除掉萧氏的时候,留下了点小尾巴,有个证据没有及时销毁……算了,就由咱家处理吧,这个事你就不要说了”

王平安心里又骂开了,这是不让我说吗,这是让我一定要说啊什么叫留了个尾巴,分明就是要捏着些把柄,免得王皇后不照顾你兄弟。他忙道:“那,那小侄一定不说这个。”

“没事儿了,你可以走了。”史忠臣摆了摆手,又道:“要好好办案,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明白吗?”

王平安哭笑不得,只能连声答应,告退出殿。

史忠臣见他走了,叹了口气,道:“米小苗”

“儿子在”米小苗连忙跑了过来,刚才的话,他都听见了,当真是冷汗直冒,可心中却是大感羡慕,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能混到史忠臣这样就好了,做人做到这种地步,才是真正的人啊,而不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

史忠臣伸出两只受伤的手,道:“来,给干爹上点儿药,包扎好伤口”

米小苗连声答应,万分巴结地给史忠臣换药,又小心翼翼地包扎好伤口。忽然间,就听史忠臣哈哈大笑,笑得米小苗莫名其妙。

史忠臣心想:“王平安啊王平安,这件宫闱大案,你越陷越深了,还以为能脱身事外?只要你把事情一跟王皇后说,你就算是完蛋了我是不行了,快要去黄泉路上的人了,可我不着急,我会在忘川河边,奈何桥头等着你的”

王平安出了观云殿,心想:“史忠臣这个老混蛋,他找完我了,这回该王皇后找我了吧,我走得慢点儿,就等着她派的人来”

可他走得虽慢,可一直走到了东台,也没见着王皇后派来的人,他当然不知道王皇后还在玩静观其变呢。见她不派人来,他自然不会真的去为史忠臣传话,又不是吃饱了撑的,着什么急啊

史忠臣打得如意算盘,还以为王平安真能急着跑去“暗示”呢,结果算盘打得超响,却没能如意,王皇后玩静观其变,王平安却又不肯去主动传话,什么暗示不暗示的,竟然被搁浅了。

王平安进了门下省,正想着要找谁当替罪羊呢,却见里面快步走出一人,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直到了自己的跟前,这人才抬头。

这人呀了声,脸上堆起媚笑,道:“王相,您下朝了”

王平安看了眼这个人,觉得面熟,却想不起是谁。嗯了声,点点头,接着往衙门里走。

这人犹豫了一下,见王平安走过自己的身边,他有点儿着急了,便道:“卑职李义府,王相这回可别在认错卑职了。”

这纯属于没话找话,可找得却又精巧无比,不管是谁,只要听了这话,都会停下脚步,问什么时候认错了他?

果然,王平安停下了脚步,奇道:“认错了你,本相什么时候认错过你?你叫李义府,哦,你叫李义府”前一句话是疑问,可后一句话却成了肯定,而且语气之中带了少许的欢喜之意。

这时候的李义府,离发达还早着呢,还不是朝野惊惧的李猫。他以前总认为王平安没什么大出息,所以并没有刻意的巴结,甚至在前次尚书省时,被王平安认错,以为他是尚书省的人,他都没和王平安套近乎。

可经过许敬宗的一通指教之后,李义府觉得巴结王平安是会有好处的。许敬宗告诉李义府,越象王平安这种啥也不愿意管的人,巴结他越可获得好处。

因为王平安啥也不干,那有事就得找底下的人去干,找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