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话,褚遂良冲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虽然抓一个高句丽的大首领,是件挺大的事情,可是却不可能劳动宰相亲自出马的,更何况是四个宰相一起出马。但问题是他们要寻个机会,很“自然”地从王平安的嘴里套话,立储的事才是最关键的。
房玄龄也嗯了声,道:“不错,此事如此重大,确是该咱们这帮老骨头出马了。嗯,无病年轻力壮,正可弥补咱们骨头太老的缺陷。”
长孙无忌轻轻点了点头,也道:“事关重大,不得不咱们一起上阵了”
他们三个人,说得事情重要,都是另有所指,指的是立储大事。可他们明白,王平安却听不明白啊
王平安道:“三位大人,不过是抓一个高句丽的奸细头子罢了。那个所谓的大首领既然亲自跑到长安来,估计是已然报了必死之心,要闹出点儿事来。如果三位大人一起去了,安全方面可是堪忧啊,有可能本来那个大首领弄不出点儿事来的,你们一起,结果他反倒能弄出点儿事来了。不如,就由我去一趟吧,多带兵将,不怕那些高句丽人起妖娥子”
长孙无忌三人一起摇头,道:“事关重大,你一个人是办不好的。”三个人一起站起身来,出了屏风,长孙无忌走向大案。
王平安只好跟着出去,心中纳闷儿,这算个啥大事儿啊,大唐宰相亲自出手去抓奸细头子,还是个得了病的奸细头子,似乎太过勤劳政事了吧,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事必躬亲?
长孙无忌一出来,大案后的主事立即站起,闪到一边。长孙无忌坐到案后,提笔写下了公文,交给主事,道:“你去调两团府兵来,到门前集合,都要骑兵,老夫要带他们出去办事。”
主事吃了一惊,长孙无忌要出去办什么事,他当然清楚,这事还是他审出来的呢可是一次调集两团的兵力,未免太多了些
主事小声提醒道:“长孙大人,两团骑兵未免太多了吧,那可全是战兵,足足六百人的”他的意思是,就算是剿匪,都不用出动这么多的,何况只是抓百十来名高句丽的奸细,大夸张了
长孙无忌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要合围,自然要数倍于敌的兵将,你说这话,是在质疑老夫吗?”
主事一哆嗦,连忙后退,道:“下官不敢,下官这就去调兵。”拿着公文赶紧跑了。
王平安看了眼长孙无忌,他也想表示一下质疑,可终是没有说出口来,多带就多带兵呗,自己还能安全些。其实,他觉得这事派军队去,还不如招集差役去,或者带着辅兵去也就够了,召集战头部队未免有些小题大作,万一被误会是想造反,那就好说不好听了
长孙无忌冲差役们一摆手,道:“给他们拾掇拾掇,一会儿还要让他们两个领路呢”
差役们立即给两个半死不活的高句丽奸细穿上了裤子。两个高句丽奸细这时连动都动不了了,饱受摧残。
过不多时,那个主事就回来了,长孙无忌亲自发文书,当值的卫府大将军当然巴结,马上就从戍卫京城的府兵当中,调了两团兵来,都是左武卫的骑兵,精锐中的精锐。
长孙无忌立即带着王平安他们出了尚书省,就见门前的大街上早就等候了两排骑兵,骑兵见长孙无忌出来,立即下马行礼。
长孙无忌一挥手道:“不必多礼,这就走吧”他跨上一匹战马,当先便行,王平安等人也纷纷上马,跟在后面。
那主事早就告诉卫府的兵将,是要去城外的白鹅老店。有兵将认得道路,奔在最前面带路,直接往光化门奔去,大队紧跟其后。
等到了光化门,领兵的校尉冲城门上呼喝,长孙无忌露了露脸,城上的守兵大吃一惊,在长安城里,夜半调动军队,要么有皇帝的旨意,要么有宰相的手令,而宰相还不能是一位,必须是三省当中至少两省的宰相同时出示手令,这样才能开城门,这样做是以防万一,怕臣子造反。
长孙无忌虽然是当朝第一权臣,可按规矩还是不能开城门的,就算是加上褚遂良和房玄龄也是不行的,因为三个宰相都是尚书省的。
褚遂良冲王平安一招手,王平安只好从后面上来,冲着城门守兵挥了挥手。可光挥手还是不行,守兵们跑过来,拿着纸笔,让长孙无忌和王平安各写一道手令,留做备案,以后要查起来,守兵们也好有话说,免得砍头砍到他们的脑袋上。
忙乎半天,城门才开,骑兵部队出了光化门,直往西北方向行进。
走到半路,王平安就感觉不大对劲,这不是去感业寺的道么,要是再往前奔一些,可就是感业寺了
然而,骑兵部队并不是直奔感业寺的,而是走的另一条路,而且奔出好远,从距离上来讲,早就越过感业寺了,直奔出半个多时辰,这才来到一座大镇之外。
王平安以前没来过这里,没有见过这座大镇,借着月光看去,就见这大镇,足足有上千户人家,这也就是在京畿之地,人口稠密,如果是在外地州县,这座大镇的外面砌上城墙,就是一座县城了。
离大镇尚有一里之遥,骑兵部队就放慢了速度,由纵马大奔,改成小跑,待到了大镇之外,所有骑兵一律下马,只留下数十人看管马匹,保护四位宰相,大部队则分散开来,从四周向大镇里摸了进去。
王平安先下了马,又上前作势扶长孙无忌下马,汇同褚遂良和房玄龄他们,四人一起在大道的树林边上坐下。
王平安望着静悄悄的大镇,说道:“估计那两个奸细被抓的事,已经被那个什么大首领知道了,他们不可能还留在这里吧?早就跑了”
长孙无忌道:“当然跑了,狡兔三窟,别说是奸细了,就算是普通的逃犯,见到同伴被抓,也要逃掉的,哪可能留在这里等着咱们抓。”
王平安心想:“既然明知奸细都逃了,还跑到这里来围剿,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他肚中腹诽,可嘴上却道:“嗯,舅父大人说得有理,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来围一围的,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其它番邦的奸细,让他们知道,咱们大唐对于他们这种人,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还有得让这个镇上的百姓们知道,不能随意收留来历不明白番邦蛮夷,得给他们一点教训。”
三个宰相一起嘿了声,都没有接他的话茬儿。可那个跟着来的主事,却小声道:“王相,呃……您这话说得太对了。不过呢,这个呢,哎呀,是另有原因的。下官办事多年,一直是在办抓奸细的案子,发现这些奸细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逃掉之后,总是想返回原地来看看,看看会不会有追兵到来,尤其是奸细头子没被抓之前,他们更容易犯这种错误。所以咱们这么多人出来,不是抓那百十个奸细的,而是抓那个返回来观望的奸细的。往往案子,就是从这个人身上,打开缺口的”
王平安啊了声,想起来了,以前在现代时,看过诸如此类的破案影视剧,那些犯罪分子确是大多数有这个毛病,总是回到案发现场去看看。不过当时看影视剧时,看的是热闹,有意思能看得下去就成,没注意过这方面的事情。不成想,今晚在长安城外,一千多年前,竟被一个兵部职方司的主事,给上了一堂破案方法普及课。
王平安笑道:“要让我看病,我倒是有点本事,可要说抓奸细,我就不成了。这位大人,你办事有条有理,前途无量啊”
主事大喜,偷偷看了眼长孙无忌他们,当着三个大上司的面,被另一个大上司夸奖,是不是预示着自己要升官啊
过不多时,大镇子先是传来狗叫,又传出人声,几声大喊之后,又恢复了平静,紧接着脚步声传来,一小队士兵,押着两个看样子很普通的百姓,往这边奔来。
到了近前,领兵的校尉道:“四位相爷,抓住了,这两个人就是高句丽的奸细。”
兵将把两人往地上一扔,这两个人连动都不动一下,全身巨颤,可却发不出声音来,身上全是血迹,似乎都受了重伤,比先前抓住的那两个汉子伤势还要严重。
长孙无忌摆手道:“问他们的大首领躲在哪里。”
校尉往西南方向一指,道:“刚才在里面就已经问出来了,说是往西南七八里地,有一座荒废的养马庄,地方很大,而且周围没人,只有一座尼姑庙,很僻静安全,那些奸细来不及转移到别的地方,所以都躲到那里去了。”
王平安一愣,道:“养马庄,尼姑庙?不会是感业寺旁边的那个养马庄吧,这个地方我知道啊,以前去过的”
长孙无忌转过头,道:“你知道?那你带路吧,咱们现在就去”
第八百零一章 要是把您献出去
王平安当即答应,他心里是很着急的,没有想到那个什么大首领,哪里去躲藏不好,竟然躲藏到了感业寺的附近,万一他们跑进寺里去,对寺里的尼姑们做些不该做的事,那岂不是大糟而特糟
上了马,刚要赶路,王平安却又道:“舅父大人,这里外甥以前没有来过,方向是知道的,可是走哪条路却是不知,还得有人带路才行”
长孙无忌也上了马,气道:“那你和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反正都得是别人带路”
领兵的校尉道:“相爷们莫要着急,养马庄的方位末将是知道的,以前曾去那里看过马,胡人从草原上贩来的马匹,有不少都是良种,末将曾去过,知道地方的。”
这校尉当先纵马便走,转上一条小道,众人在后面紧紧跟随。路程倒也不远,骑兵夜半行进,不多时便到了那养马庄的附近。
这处养马庄是哈米提的产业,王平安不但来过,而且还对庄里的情况相当了解,这里可是当初李治和武媚娘成其好事的地方,他是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
和在大镇外面一样,兵将们先是放慢马速,以免蹄声惊动高句丽人,一里处便即下马,步行向庄子里摸去。
王平安却道:“留下一百人,感业寺就在这里,万一那些奸细逃走,有可能逃进寺里去,万一挟持尼姑们当人质,那岂不是要让无辜之人丧命,便由我亲自带队吧,去那里的保护寺院。”
长孙无忌也想起来了,那寺里面有不少曾经的嫔妃呢,万一被高句丽人给伤了,或者出现啥别的意外,那可是很大的一件麻烦事。先帝的嫔妃,岂能容别的男人染指,更不要说是高句丽的奸细了
长孙无忌道:“不错,感业寺确实需要有人去保护。无病,咱们一起去吧,不要进寺,就在外面埋伏便成,如有奸细逃到那里,全都捉了,尽量不要打扰到寺里比丘尼的修习。”
分出两百名兵将,跟着王平安和长孙无忌等人,一起向感业寺跑去。
养马庄。
那对看守养马庄的老夫妻被绑了起来,扔到了破柴房里,而庄里的那些破屋子里,则满满地挤进了高句丽人。
这些高句丽人全是从石城岛来的,皆是敢战的忠诚死士。当然,关于敢战,只要能拿着刀枪乱砍乱刺就成,至于说到忠诚的死士,那当然是指死了的士,要是士在活着时,被送进职方司,让那位主事去给他们通通肠胃,那忠诚二字也就不要再提了
曾经是狄仁杰温习功课的那间屋子里,床榻上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这大汉脑上缠着白布,眼睛被包着,看样子是患了眼疾。他的周围则或坐或站着十几个大汉,都是一样的打扮,黑色衣服,戴着草帽,腰间全都佩着大刀。
这些人正在商量着事情,有的人乱主意,有的人则在抱怨,说的全是高句丽话。
一个大汉道:“城主,不是属下抱怨,咱们高句丽人的事,就应该在高句丽解决。虽然车正贤占了京城,可京城损失巨大,他现在力量薄弱,我们联合其他城主,组成大军讨伐,定可一击破敌,何必千里迢迢地跑到大唐来呢”
另一个大汉也道:“是啊,咱们紧赶慢赶,只比那个叫王平安的人晚到几天,可一到就出了事儿,现在又有兄弟被抓走,万一行踪暴露,那大家岂不是连家都回不了啦”
又有一个大汉道:“要依我说,咱们应该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不要都穿成一样,太显眼了,难免被告发,今天咱们有地方躲,可天亮之后,躲到哪里去?”
听着手下兵将们又是抱怨,又是乱出主意,床上坐着的大首领怒道:“高句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战乱不止?不是咱们高句丽人喜欢自己打自己,而是被中原人祸害的,要不是他们不停地攻打,高句丽何至于变成这个样子?所以祸乱的根源就在中原,只要我们刺杀了他们的皇帝,那中原必将大乱,我们这一百多人的命算什么,只要能救百万我国子民,那就值了”
见大首领发怒,高句丽的兵将们这才不敢吱声,都默默地站着。
大首领又道:“咱们此次来中原,就是要以死报国,你们还想着要回家去,哪有半点勇士的气概”
他摸了摸眼睛上的白布,叹道:“只可惜这次来得太匆忙,我又出了意外,竟然掉进了河里,眼睛看不见东西了,真是莫名其妙,难不成中原的河水也要跟我高句丽作对么?”
一个大汉小声道:“不会是水土不服吧?”
别的大汉一起斥责他,都道:“水土不服不是这个症状,再说咱们找了那么多在中原医生来看,谁也没说过是水土不服啊”
那大汉很不服气地道:“就因为不是按水土不服治的,所以才治不好,还收了咱们那么多的诊费,这中原的物价也腾贵了,简直贵得离谱儿。给大首领看了几次病,所花费的钱,都够一个十口之家,活上一辈子的了”
大汉们七嘴八舌地又吵了起来,这种情况这些日子几乎天天发生,谁也吵不赢谁,就是为了吵而吵,乱吵。他们跑到中原来,是来刺杀中原皇帝的,心里本来就害怕,又诸事不顺,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便用吵架的方式来发泄。
大首领怒火万丈,一捶床板,喝道:“都闭嘴,不要再吵了,吵有什么用我决定了,明天咱们就去攻打玄武门,穿着咱们高句丽的军服去。就算打不进去皇宫,也要用咱们的热血,证明给中原人看,咱们高句丽人是不屈的,是不可征服的”
大汉们一下子又静了下来,他们跟着大首领来中原,自然知道此次是回不去了,可死到临头,害怕却是免不了的,而且跟着看不见东西的大首领去攻打玄武门,这个确实是很英勇,也确实是能把中原皇帝给吓一跳,可是对他们自己来讲,这就是自杀。一想到自杀,大汉们无不心中苦涩,谁也不想死啊
有的大汉便道:“城主,要不然咱们先去攻打几个镇子吧,就象咱们先前落脚的那个白鹅老店,先杀一些中原人,找些垫背的,杀个够本,然后再去攻打玄武门如何?”
要是说去攻打玄武门,那是自杀送死,人人都不太想这么快就死了,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可一说起杀老百姓,这些高句丽人立时都来劲儿了,打不过中原兵将,难道还打不过中原百姓么?大家可都是英雄豪杰,专杀手无寸铁之人
又有一个大汉道:“去那个镇子上杀人?可我看那个镇子上的男丁很多啊,而且民风尚武,咱们人太少了,才一百来个……”
他的意思是,就算是杀老百姓,也不见得能打过人家吧?
大汉们又安静下来,都感觉确实如此,那个镇子太大,里面的百姓不太好欺负。有人就道:“要不然先找个小点儿的村子,咱们先练练手?”
这时,有个大汉小声道:“离这儿不远,好象是个尼姑庵,里面全是尼姑,要不然咱们先把尼姑庵给屠了?”
大汉们又来劲儿了,尼姑是很好欺负的,而且在欺负尼姑们时,看着她们被欺负的表情,肯定会很赏心悦目的。有尼姑不欺负,绝非好汉的行为,既然大家反正都要去攻打玄武门,反正都是个死,为什么不在死之前,好好的享受一把呢?
大汉一起进言,撺掇着大首领,希望大首领带头,带着他们去把尼姑庵给平了
大首领当时决定来中原,确是满腔热血,想要为高句丽牺牲,可到了中原之后,却发现他的热血不够撒的,中原也太大了,大到他在高句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地步,而且人也太多了,一百多个兵将根本不够填的,所以他也挺后悔的,可现在骑虎难下,被逼上了绝路,除了大喊豪言壮语之外,他也喊不出别的啥来了。
又一拍床板,大首领气势汹汹地道:“也罢,咱们就先去平了那座尼姑庵,然后再去攻打玄武门,就算是大家在为国捐躯前,我对你们最后的一次奖赏吧”
大汉们欣喜若狂,纷纷擦拳磨掌,甚至有些人等不到明天了,现在就想去祸害一下感业寺里的大小尼姑。
这位大首领是高句丽的城主,世袭石城岛守护将军之职,是个大贵族,家族有百年族史,对高句丽很是忠诚,族姓管直,大首领叫管直虎。
管直虎向来和渊盖苏文不对付,但渊盖苏文给他下命令,他还是遵从的,曾出兵营州,帮着李恪发展势力,他是支持李恪的众将军之一。
可在王平安突袭高句丽国都得手之后,高句丽举国大乱,各地方军队大都受到了损失,管直虎远在营州,偏就他的军队没有受到损失,可他却不愿意听李恪的调遣,忧心高句丽的形势。
他自认自己是个有远见的人,感觉高句丽国运多舛,是和中原皇帝有直接关系的,要不是中原人总来打,高句丽也不至于这样。所以他认为真正的战场,不应该是在高句丽,而是在大唐帝国的长安城。
管直虎一怒之下,决定学习荆轲,亲自带人来刺杀大唐皇帝。
要放在现代,管直虎的这种战术还真挺高明的,属于掏心战术,斩首行动。可这种行动的首要条件是要对敌人有全面的了解,行动计划需要极为精准才行,并且手下要是最精锐的军人,得是特种部队才行。就算是荆轲那么厉害的人物,带的手下因为太弱,都没刺杀秦王成功呢,何况是管直虎。
可管直虎只凭一腔热血,脑门子一热,和营州的高句丽首领们说了此事,连李恪都知道了,别的大首领劝他不要这么做,唯独李恪赞成。李恪管他死活呢,他愿意折腾,那还不随他折腾去,并且还给他画了皇宫的地图。
管直虎不顾别的首领的劝阻,带了地图,又带了一百多个最强的勇士,气势汹汹地杀向长安。可一到了中原,他就蒙了,这大唐帝国也特大了,大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更倒霉的事,在走到半道时,过一条大河,船小人多,他的座骑又受了惊,在船上乱踢乱蹦,结果把船给弄翻了,他掉河里。
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河水不寒牙缝,却塞眼睛,他被救上岸后,得了急病,眼睛竟然看不见东西了。无可奈何,只好求医,他们又不敢去大城市找名医,怕行踪暴露,只好找些小乡村里的医生,或者找那种举个幌子,背个布袋,拿着药丸子就敢说包治百病的那种医生给他看病,结果就是盘缠花了个精光,他该看不着东西,还照样看不着。
好不容易到了长安,才待了两天,没等去吓唬一下大唐皇帝呢,他的两个进城探路的手下就被抓了,他只好带着手下到这儿躲着了,不敢攻打玄武门,只好临时改变计划,去攻打尼姑庵了
越想越气,管直虎把床板拍得砰砰作响,心想:“都怪那个李恪,要不是当初他一个劲地让我来,我也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就在这时,忽然外面传来惨叫声。屋里的大汉们立时安静下来,都傻了。管直虎腾地就从床上蹦起来,叫道:“咱们被发现了”
话刚说完,外面就传来叫声,有兵将叫道:“大首领快逃,唐兵杀进来了,我们被包围……”随着一声惨叫,这报信的兵将便没声了,估计已被杀死
四面八方全是人声,黑夜之中似乎有无数的唐兵杀来
大汉们架起管直虎,叫道:“大首领咱们快走,只要有咸盐,就不怕腌不出咸菜来”这句话类似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高句丽人逃跑时常说这句话
趁着唐兵还没杀到这里,大汉们架着管直虎,狼狈逃出养马庄。唐兵人多势重,而且极其骁勇善战,只片刻的功夫,就杀死一大半的高句丽兵,又俘虏了一批
护着管直虎逃出来的,仅仅二十来人,而一出庄,外面又有唐兵围来,嘁哩喀喳地砍死了十多个
待管直虎终于逃出包围圈时,身边只剩下五六个人了,而后面追上来的唐兵,却有数十人之多
一个大汉道:“大首领,咱们去那个尼姑庵吧,那里房屋多,可以躲一躲,实在不行,也能拼几个垫背的。”
想拿唐兵垫背,难度太大,但拿尼姑垫背,那就容易得多,这种时刻,也顾不得别的了,能拼一个,是一个吧
几人狼狈逃窜,跑出一段距离,后面追兵渐近,可大汉们却都停下了脚步有一个大汉道:“前面也有唐兵,咱们逃不掉了,要是咱们投降,会不会保住性命?”
管直虎怒道:“不许投降,就算是投降,唐兵也不会放过咱们的”
又一个大汉道:“要是,咱们把大首领你献过去……”
第八百零二章 四相齐聚感业寺
管直虎大怒,这帮子手下竟然要将自己献给唐军,自己什么时候变成投降时用的礼物了
管直虎是世袭的大贵族出身,就如同别的大贵族一样,他一出生身边就有一大群的手下,从小时候开始,就被部属们奉承着长大,等到了成年之后,早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部属对他忠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可以对他不忠心呢?
出于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所以别人要想显示出对他忠心,希望得到他的信任,那就必须得成天的说忠心,成天的说他是最英明的主人。这种为人处世的做法很普遍,即使在现代,这种人也遍地都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可问题是平常喊得欢,并不代表是真的忠心,在没有危急事情发生时,没有威胁到部属生命时,那这些部属也确实对他很忠心,可一旦连管直虎自身都难保的时候,那部属的忠心也就不能再保持得住了。
管直虎大怒,喝道:“怎么,你们想要背叛我么,你们不想活了么?”
一个大汉道:“正因为想要活,所以才背叛你。”
另一个大汉拿刀便在管直虎的身上割了一刀,道:“我们千里迢迢的跟着你来中原,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大首领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大家要是一起死,那还差不多,可你偏偏逼着我们去死,你自己呢,在后面看着我们死吗?”
旁边还有两个大汉,齐声叹了口气,一起挥刀砍中管直虎,齐声道:“属下们砍大首领,就是为了大首领好啊”
管直虎连中数刀,痛得他大叫起来,他这辈子杀人不少,可被杀却是头一次,被杀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临死前那种折磨,那才是最可怕的
管直虎狂骇之下,股间一湿,有热流滑下,他竟被吓得尿了裤子。他想起自己曾经在杀人之前,也玩过这种把戏,看着受刑的犯人惨叫,那时他心情很是愉快,非常解气,可现在才发现,原来被杀之前的这种折磨,是这么的可怕
这边一叫嚷,耽搁了时间,唐兵们四面八方的围了上来,杀到了跟前。
王平安手提一柄宝剑,站在长孙无忌他们的前面,叫道:“舅父大人,两位叔叔,莫要惊慌,有我在这里,谁也伤害不到你们”
长孙无忌唉了声,道:“无病,你挡着老夫了,老夫看不到前面了”
房玄龄道:“无病好身手,这里全靠你了”
而褚遂良却道:“无病啊,你能不能往后站站啊,就算你不站得那么靠前,那几头烂蒜也伤不到我们的”
王平安回头道:“我这不是关心三位长辈嘛,怕你们受到伤害,万一那几头烂蒜会使什么暗器,突然暴起,伤到了你们,那可怎么办啊”
长孙无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伤到你也不成啊”
他们在这里大搞亲情和友情,而那边兵将们已经将管直虎和他的部属,全都抓了起来,五花大绑着,推到了王平安等人的跟前。
领兵的校尉大步上前,道:“回四位相爷的话,这帮高句丽人起了内讧,把领头的这个奸细头子给砍伤了”说着,他回身一指管直虎。
这时候,管直虎相当地狼狈,他不但身上中了好几刀,血流不止,而且头上包住眼睛的白布也耷拉下来,没有挡眼睛,而是挡到了嘴上,就象是他的嘴被白布绑上,不让他说话叫喊一样
职方司的主事从人群后面跳了出来,抢着说话,以示自己的功劳,他道:“四位相爷,在兵部时,下官审问那两个奸细,他们说奸细头子眼睛得了病,看不见东西,如果这个人确是有眼疾,那就可以断定,他就是那个奸细头子”
王平安点头道:“眼睛有没有毛病,这个最好判断,拿手指头一捅就行”
领兵的校尉嗯了声,抬起手,当真就想用手指去捅管直虎的眼睛。
管直虎虽然看不见东西,可耳朵却听得见,而且他的中原话说得更是顺溜,听有人说要用手指捅自己的眼睛,而又有人嗯了声,他本来只是吓得尿裤子,可随着那声嗯,他连干货都吓出来,一股臭气从他的裤裆里传了出来。
什么英雄人物,要是混到了屎尿齐流的程度,那就再也不会硬气了管直虎叫道:“不要捅,我招了,我就是石城岛守护管直虎,我全招,我全招”
那几个同样被抓住的高句丽兵将,却一起叫了起来,道:“他就是管直虎,他和大唐的反王李恪关系最好,是李恪派他来的,他是个大大的坏蛋”
叫完这声,大汉中最机灵的一个又叫道:“我们是被他逼着来的,他抓了我们的家小,如果我们不听他的话,他就要杀了我们的家小,此人罪大恶极,我们早就想反了,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
大汉忙又一起叫道:“我们是忠于大唐的,我们一直在等待机会,把管直虎抓住献给大唐。咱们是自己人,求各位大人放开我们吧”
王平安嘿了声,道:“无耻之人,真是哪里都有,今天晚上竟然一口气碰到这么多”
卫府兵将抬脚就一顿乱踹,道:“你们的大头子吓得拉到裤子里了,你们有没有也拉出来啊?”
正说话间,后面大队兵将到来,把那些俘虏一起带了过来。俘虏们正好听到管直虎拉到了裤子里的话。
还想硬挺到底的,自然破口大骂,而那些不想硬挺的立即反水,开始揭发管直虎,说管直虎特别不是东西,而且卑鄙,甚至想着去欺负尼姑,幸亏各位唐兵大爷来得及时,要不然不知多少尼姑的清白,要毁在这个管直虎的手里,他们代尼姑们,谢谢唐兵大爷了
王平安一咧嘴,嘿嘿两声,把头转了过去,不看这些高句丽人的嘴脸,而长孙无忌他们却都面带微笑,连连点头,鼓励这些人接着往下说。做为宦海浮沉几十年的宰相,他们啥人没见过啊,比这恶劣十倍的人他们都见得多了,早就不当回事了。相反,这些人现在叫得越响,就代表他们再没退路,只能给大唐办事了,而以胡制胡,正是从前隋以来就一直奉行的对外政策。
叫喊了好半天,长孙无忌这才一摆手,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