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平安忙道:“回舅父大人的话,外甥还没吃饭呢”

褚遂良也到了跟前,笑道:“无忌公,这是何必,无病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都做了国公宰相,你怎么还对他骂骂咧咧的,太不给无病好孩儿面子了”

房玄龄笑笑不语,他和王平安算不上怎么亲近,虽然王平安对他曾有过恩惠,但他也是心里感激,嘴上不肯说的。

李治最后才到,他冲王平安道:“无病,说好就咱俩去感业寺探望的,可偏偏舅舅他们早早地就进宫了,非要跟着一起去不可,所以只好咱们大家一起上路了”

王平安硬起头皮,拍手道:“好啊,现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真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咱们大家一起去郊外玩耍一番,活动活动筋骨,还能多吃几碗饭”

他回转身,翻身上马,陪在李治的身边,一起往西北方向走。

路上,见别人离得稍远,王平安小声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一起走,他们是怎么得知您今天要出宫的?”

李治嗨了声,道:“不就是那个史忠臣嘛,他多嘴多舌地,把咱们要去感业寺躲轻闲的事说给了马周听,马周立即就说给了舅舅听,然后今天天刚亮,舅舅就带着人把朕给堵住了。”

王平安听得直咧嘴,心想:“估计是史忠臣怕再弄出个武媚娘来,他又不好明说,又阻止不得,所以干脆告诉了长孙无忌,让大家跟着来,说是陪伴,实是监督。嗯,监督算不上,因为史忠臣是不会和长孙无忌明说的,武媚娘的事不会从他的口里传出来,但他只要让人跟着皇帝,那皇帝就没办法风流了”

又走了片刻功夫,到了一座小镇之外,小镇子不大,可却有几家饭铺,此时炊烟袅袅,店家正在做饭,不过他们不是做的早饭,普通百姓是不吃早饭的,他们是在为中午那顿饭做准备。

王平安道:“皇上,还有……各位舅舅叔叔们,大家想必都没吃过早饭呢,不如去前面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垫补垫补吧”

李治笑道:“好啊,朕许久没有吃外面的东西了,倒是有些想念民间的风味小吃了。走,咱们去吃胡饼去,里面多加些碎羊肉,还有羊杂汤。”

说着,他回头冲长孙无忌道:“舅舅,那羊杂汤味道奇特,你是一定会喜欢的”

长孙无忌笑道:“为什么味道奇特,老臣就得喜欢,那羊杂汤我又不是没吃过”

众人说说笑笑,一起进了小镇,找了家饭铺,他们人多,而那饭铺又小,长孙无忌嫌里面太憋屈,便叫大家一起坐在外面,各找马扎坐着。

可这家饭铺实在太小了,而且做的都是脚夫和马夫的生意,食客们吃饭,向来是一手拿大饼,一手端着饭碗,蹲在门口,或者是坐在门坎上,稀里呼噜地吃完就走,没那多的讲究。

店家连马扎都是供应不足的,李治和长孙无忌他们有了马扎坐着,轮到王平安,他就只能找几块砖头坐着了,米小苗和欧阳利他们连砖头都没有,只能蹲着。

过不多时,硬硬的胡饼和羊杂汤送了上来,李治他们啃着大饼,喝着羊杂汤,吃得不亦乐乎。对李治来讲,要让他天天这么吃,当然会不爽,可偶尔吃上一顿,便是别有风味。而大臣们能和皇帝坐马扎,喝羊杂汤,却都大感荣耀,觉得这是皇帝对他们的信任。

王平安正吃着,却感有人凑了过来,转头一看,竟是薛仁贵。这位大将军在王平安的面前,可没有书里和戏曲里那样的威风八面,反而是满脸的堆笑,给王平安一种感觉,这位大将军是在巴结自己。

薛仁贵凑近了王平安,小声道:“王相爷,要不然咱俩换换,你坐马扎,末将坐砖头?”

王平安感觉挺有意思的,他咽下口胡饼,笑道:“用不着的,你是长辈,年纪比我大的多,这里又不是朝堂,讲什么品阶啊,还是按着年岁来吧”

薛仁贵也不是个磨叽人,笑了两声,直入正题,他道:“平常和王相爷交往太少,末将本想登门拜访的,却又怕唐突了,引起你的不快。是这么回事,末将有事相求。”

“有事儿求我?”王平安奇道。自己可是三不管的人物,身为宰相,却并不专权的,这位薛仁贵大将军,天子近臣,玄武门的守卫大将,能有啥事求到自己啊

薛仁贵小声道:“王相爷,末将在京城待得时间太长了,身子骨发痒,有心为国效力,想去边关创立一番事业。这不刚巧高句丽那边有了战事嘛,你能不能帮帮忙,帮末将在皇上面前提一提,让末将去营州方面领兵啊?”

王平安哦了声,这是想求外放啊,这是想进步了他笑道:“这个啊,好说好说,反正征讨高句丽的事,现在还没定下来呢,得后天大朝会上才会说这件事,那时我对皇上建议一下,派了薛大将军去,也就成了,不过估计你只能做副手。正帅不是李大将军,就是尉迟大将军。”

薛仁贵大喜,这位王相爷可真是好说话,怪不得大家都叫他好人,果然是大大的一个好人心里一高兴,就给王平安发了张好人卡。

薛仁贵道:“末将哪能和李大将军和尉迟大将军比呢,能做副手就已经很不错了。多谢王相爷提拔,栽培之恩,末将永不敢忘”

王平安嗯嗯了两声,心中感慨。想当年,自己刚刚遇到尉迟恭时,那是何等的小心翼翼,可时过境迁,日后同样有赫赫功绩的大唐名将薛仁贵,却在求着自己提拔,自己答应了,竟然还变成了对他有栽培之恩……这可真是,世无定事啊

长孙无忌见他俩说悄悄话,便问道:“你俩说什么呢,鬼鬼祟祟的?”

褚遂良心想:“这个长孙老儿,至于嘛,难道王平安身为宰相,与卫府的将军说句话,还成了鬼鬼祟祟的,凡事都要向你报告不成?未免太过专权了吧”

褚遂良打了个岔,笑道:“可不是嘛,看你们两个鬼鬼祟祟的样子,这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的,你俩定有龌龊之事,快快说出来听听,让我们评论一番。”

李治也向这边看过来,可他却道:“你俩嫌羊杂汤不好吃啊,想换换口味儿?”他竟然往吃的方面去想。

王平安笑道:“哪有,哪有鬼鬼祟祟的。薛将军在问臣……问我那个高句丽的事情,我和他说说,没有别的呀”

薛仁归大感尴尬,只能不停地点头,道:“是啊,是啊,小人正在问王公子高句丽的事情,问问高句丽人喜不喜欢吃胡饼”

李治哦了声,道:“高句丽人估计不爱吃胡饼吧,听无病前两天提起,他们就喜欢吃咸菜,越咸的越爱吃,为了吃口咸菜,都能管人叫爹”

众人哈哈大笑,连屋里做饭的店老板都听见了,笑着说道:“各位还不知道吧,咱们王相爷可是刚把高句丽给打趴下,还收了国王当干儿子,听说那国王每叫一声爹,王相爷就给他吃根咸菜。这倒也奇了,那咸菜得多好吃啊,竟然能让国王叫爹”

众人笑得更加大声,长孙无忌也开心起来,他问道:“无病,你说,那咸菜到底有多好吃,为啥高句丽的国王那么爱吃?”

王平安呃了声,想了想,道:“可能是那地方缺盐吧,所以当地人都特别爱吃咸的”

“胡扯,那地方就在海边,哪可能缺盐,缺爹还差不多,那个国王就想认咱们的王相爷当爹,所以找了由头,非说自己受吃咸菜,顺便认爹了”那店老板取笑道。

王平安忙道:“嘴下留德,那小国王现在可也算是咱们大唐的臣子了,少骂为是”

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纷纷点头,都不再取笑高句丽的小国王,当然心里叫他粪土王,该叫还是叫的,只不过顾及自己的身份,不当众说出来罢了。

那店老板哼了声,进了里屋,里面传出来声音,估计是他和自己的妻子在说话,说得声音不大,但只隔一块布帘,外面的人还是能听到的。

就听店老板道:“一群没出息的,连骂人都不敢,没有半点胆气,只配蹲着吃,蹲着拉”

外面的人,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又大笑起来。说他们没出息,那整个大唐,怕是再没有有出息的人了

众人不以为意,并不怪店老板,吃喝之后,扔下饭钱,他们打着饱嗝,上马继续向感业寺方向走。

走不多时,便到了感业寺的山门外。

欧阳利下马,上了台阶,砰砰地去砸门,叫道:“主持,主持,快快出来,爷儿们又来看你来啦”

里面守门的尼姑听了,大吃一惊,心想:“昨天刚来,怎么今天又来,要命了,真真的是要命了”她立即打开了门,双掌合什,先念了声阿弥陀佛,连头都不敢抬,道:“这位施主,请问有何贵干?”

欧阳利回头看了眼,见王平安点了点头,这才转过头,道:“去跟你们主持说,你们的事儿犯了,皇上亲自前来,要惩罚你们,让你们做不成尼姑”

李治在后面听得有趣,笑着下了马,慢步上了台阶,道:“这位师太,去和主持说,就说朕来了。”

这尼姑一下子就把头抬了起来,做为知客比丘尼,她自然是记得李治的模样,李治是太子时,来过这里,她曾见过的。

虽然服了王平安送来的药,她拉肚子的症状好得奇快无比,已经不拉肚子了,幸亏不再拉了,要不然现在非得拉裤子里不可,但她的身子虚弱,还没完全恢复

见果真是当今天子,这尼姑蹬蹬后退几步,一个不小心,扑通一声坐了个腚墩儿她六神无主,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甚至连阿弥陀佛都没法念完全,还真以为皇帝是来问罪的呢

长孙无忌等人也走了进来,一进寺里,褚遂良就道:“怎么回事,这寺里怎么有股怪味?”

尼姑们拉肚子的症状确实有所好转,可因为身子虚,所以还没来得及打扫,这寺里确实有股臭味儿,虽算不上严重,但是有风一吹,还是会传过来的。

王平安跟着进寺,冲这尼姑摆手道:“还坐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禀报主持,难不成你们还想象昨天那样,让我们在外面等上半天么?”

这尼姑吓得直接从地上蹦了起来,叫道:“不敢不敢,贫尼这就去禀报师父”全然不顾礼数,慌慌张张地就往后院跑去。

长孙无忌皱眉道:“怎么回事,这寺里的尼姑怎么如此的没有礼貌,连礼都不施,直接就跑了”

褚遂良笑道:“还想让人家怎么行礼,别人是以头戗地尔,人家都用屁股戗地了,你还不知足啊”

众人一起摇头,走进了大殿,等着主持老尼到来。

那尼姑狂奔进了主持老尼的静室,把皇帝到来的事情说了,主持老尼差点背过气去,昨天来了宰相,今天更要命,连皇帝都来了。可怎么皇帝来了,也不提前通告一声啊

主持老尼忙道:“快,快去叫了空来,如果有事,咱们就让她顶一顶”

那尼姑赶紧又去找武媚娘。武媚娘此时正在石室外面扫地呢,昨天收拾了石室,今天收拾院子。听了那尼姑说皇帝来了,她又惊又喜,王平安可真办事儿啊,这就把皇帝给请来了,皇帝是来看自己的吗?

武媚娘扔下扫把,发疯似地往前面跑,待她跑到了前殿,离前殿越近,脚步越慢,终于停下了来,没敢往里进。她躲在殿外,顺着窗户,偷偷往里看,一颗心紧张得几乎要跳出腔子

此时,李治站在佛像前,看着香炉,而主持老尼这时已经到了,正在结结巴巴地述说着,说她没有想造反,她是一个尼姑,也没法造反啊

别人都不吱声,长孙无忌却听着奇怪,问道:“主持莫要惊慌,你是出家人,又是女流之辈,怎么可能造反呢?是不是有人诬陷你?说出来,本相为你作主”

第七百七十章 她,她,她是谁?

长孙无忌这是句客套话,一个尼姑被别人怎么说,他哪会真的在意?只是大家见了面,主持老尼说她有委屈,那么他跟着随口“义愤填膺”一下,说完了也就完了,难不成还让他堂堂宰相,去挽救一个尼姑的名誉么?

可主持老尼听了,却是大喜,可她先看了眼王平安,心想:“那些话就是这位王相爷说的,可当着他的面,我也不能指证他啊官官相卫,长孙相爷说不定还得站在王相爷的一边,我不说还好,把事一说出来,反倒会引起报复,那我哪儿受得了啊”

主持老尼咽了口唾沫,摇头道:“没,没谁诬陷贫尼,那些话都是……都是有些人乱传的”

李治大感不耐烦,他是来看望那些嫔妃尼姑的,看上一眼,问候几句,他就准备拍屁股走人了,去外微服私访,好好玩乐一番。他不想在尼姑庵里多浪费时间,便道:“朕忙得很,看完了那些长辈,还有别的事情要办。主持,你这就带我们去看看吧,莫要罗里罗嗦地。”

对于上位者来说,他这种态度才是正常的,不可能把关于尼姑们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等主持老尼回答,王平安抢先道:“皇上,臣昨天去看过那些长辈了,便由臣陪您去吧”说着,他头前带路,陪着李治就要出殿,往后院的那座大院子走。

窗外的武媚娘心头一紧,她现在还没做好和李治相认的准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这些人在场,实不是相认的好机会。她把头一低,跪倒在地上,弯着腰做行礼状,没有露出脸来。

王平安和李治出了大殿,往后院走,殿外前来迎驾的尼姑自然不少,但都在大殿的门口侍立着,出家人不必给皇帝行跪拜礼,只是双掌合什,念声阿弥陀佛,也就够了

转过大殿的前面,绕到侧墙,向后院走。李治忽然看到墙边跪着个尼姑,他并没有在意,随口说了句:“不用跪的,站起来吧”说完,见这尼姑并没有起身,他随口又道:“看来是个新剃度的尼姑,还不了解出家人和世俗人的礼数,那可是不一样的啊”

王平安看向墙边的尼姑,心想:“这不是武媚娘么嗯,她还算明白事,这时候没有大喊大哭着过来相认,看来还在等待时机……嘿,不会是等着我给她创造时机呢吧?”

王平安道:“这寺里的尼姑少见外人,平常时候连男香客都不接待的,不许他们进寺。想必这些尼姑见的人太少,行的礼自然也就不多,所以才搞不清楚礼数啥的吧,皇上莫要怪罪。”

李治嗨了声,道:“朕干嘛要怪她们,又有什么好怪的呢”脚步不停,从武媚娘的身前经过。

武媚娘不敢抬头,只敢看着地上,李治和王平安的后面又走来两人,一人穿着布鞋,是本寺的主持老尼,而另一人穿的是低腰胡靴,不知是哪位大人。

她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可这位大人一说话,她就知道是谁了,正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跟在皇帝的身后,他根本都没去看跪在地上的武媚娘,老尼姑他都不在意,还会去在意一个小尼姑?那也太掉他宰相大人的架子了吧

可是出于礼貌,二来也是没话说,所以随口就问问,他问主持老尼道:“主持师太,刚才你说有人造你的谣,又说没有人,那到底是有没有啊?你且说说,让本相听听,看看是谁这么不象话,连出家人的谣都要造”

褚遂良道:“是啊,到底是谁造谣中伤寺里的,主持师太说出来吧,不要害怕,万事由我们……由长孙大人为你做主”说完,还呵呵笑了两声。

长孙无忌回头瞪了褚遂良一眼,那意思是你不说话也就罢了,一说话就走味儿他素知褚遂良喜欢乱开玩笑,这位老友性格如此,实在拿他没办法

主持老尼却当了真,还以为长孙无忌真的想知道是谁造的谣呢,她有些害怕,可又不敢不答,道:“贫尼是昨天听王相爷说的。当然当然,王相爷是不会造谣的”

这个时候,她脑子一热,顺口就说了王平安吓唬她的事

长孙无忌一愣,而褚遂良和房玄龄一起笑出声来,三个人同时想到,估计是王平安怕寺里的尼姑不善待那些曾经的嫔妃,所以才吓唬主持老尼,让她有所忌,心里一害怕,自然就不敢太嚣张,对嫔妃尼姑们能好些了。

长孙无忌假装生气,装出替主持老尼打抱不平的表情,冲王平安道:“无病,你是不是吓唬主持师太了,看把她吓的,脸色都不对了,肯定是睡上被你吓得睡不着。”

王平安啊了声,回头道:“没有啊,小侄没有吓唬过主持师太”顺嘴答了一句,并没放在心上,他也知道长孙无忌不是在真的责备他。

长孙无忌道:“以后不许这样了。”

褚遂良却笑道:“是啊,无病以后不许这样了。你看看你,乱吓唬主持师太,害得她晚上都没睡好觉,要依老夫说,她肯定一整晚都在想你了。你说你被师太想了一宿,你好意思么你”

说完这不咸不淡的话,他哈哈大笑,得意之极,自认为这个玩笑开得很有趣,一下子取笑了两个人,王平安和主持老尼都没放过

房玄龄小声道:“你呀你呀,挺大岁数的人了,还开这种玩笑,还说别人好意思么,你自己好意思么?”

他们几个人,边说边走,路过了武媚娘身前,武媚娘把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可因为不敢抬头,所以没看到各人的表情。

由于她先入为主,从石室门框上的诗推断出,长孙无忌和主持老尼有一腿,所以越听他们的对话越不是味。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图,是主持老尼红着脸蛋儿……那老脸红起来,也够吓人的。

主持老尼红着脸在向长孙无忌告状,说她受了王平安的委屈,而长孙无忌大为不快,竟然出声斥责王平安,而知道内情的褚遂良明面上取笑主持老尼想了王平安一宿,其实是在暗中取笑主持老尼,晚上想的是长孙无忌

这么一乱琢磨,武媚娘更加认定长孙无忌和主持老尼,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了。她实在忍耐不住,抬起头来,飞快地看了眼长孙无忌和主持老尼,只可惜他们已经走过去了,只看到背影,她随即也就低下了头。正巧后面跟着的一大群尼姑走了过来,武媚娘站起身来,进入人群,有了人群遮挡,她这才松了口气,可又不敢跟着去大院子,怕那些嫔妃尼姑认出她来,把头低着,落到人群的最后,随即拐入了别的院子。

李治和王平安进了月亮门。忽然,李治感到有些不自在,却又说不出哪里不自在,仿佛刚才看了一眼那个跪着的尼姑之后,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绕在心中,让他特别的难受。

他回头看向那个跪着的尼姑,好巧不巧地,正是武媚娘抬头望了眼长孙无忌和主持老尼的那一瞬间两个人的目光并未相接,可李治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武媚娘的脸

刹那之间,李治象是被雷劈中了一般,脚步停下,动也动不了,完全呆住

王平安正在说着话:“皇上,过了这道月亮门,再往前走不远就是……皇上,你怎么了?”

褚遂良正在大笑,忽见皇帝一脸茫然地回过头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玩笑开得过头了呢,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再怎么说人家长孙无忌,也是皇帝的亲舅舅,老友之间开开玩笑没关系,可要是皇帝不痛快起来,那岂不糟糕

褚遂良忙道:“皇上莫恼,老臣只是随口说说,没别的意思,长孙大人和无病都不会生气的……当然,主持师太也不会生气的。对吧,主持师太?”

主持老尼哪敢说自己真的生气,赶忙嗯嗯嗯地好几声。

可李治仍旧呆呆地,脸上表情茫然,象丢了什么重要东西似的。他转过头,看向王平安,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没说。

王平安的目光立即看向刚才武媚娘跪着的地方,只可惜现在尼姑们都跟了上来,挡住了视线,他看不到武媚娘,不知她是否还跪在那里

李治突然间,身体哆嗦了一下,不管不顾地,转过身子,大步向刚才武媚娘跪着的地方走去

这时,后面全是跟着的尼姑,在这些尼姑的眼里,皇上不是冲着某个固定地点去的,而是冲着她们来的

尼姑们惊慌失措,吓得不行,这时候也顾不得她们都是出家人了,呼啦啦地,全都跪倒在地可她们这一跪,一下子就把地方给遮挡住了,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剃着一样的光头,从上面往下看,竟然全都一个样子,根本分不出谁是谁来

李治走了几步,进入尼姑的人群中,心想:“那个人呢?那个人在哪里?到底是她们当中的谁?”

刚才人群挡住了武媚娘,他没看到她已经离去,仍旧认为那个相貌让他震惊的人,还在这群尼姑当中,只是一时之间,分不出哪个才是她

第七百七十一章 非要找到那个她不可

王平安在后面大惊失色,这种时刻,可莫要弄出事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是李治看到了武媚娘,两人一不小心失态,那可是要坏了大事的

长孙无忌等人也是惊诧莫名,皇帝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跑到尼姑的人群里了?难不成,尼姑们的光头太过璀璨,以至于把皇帝的眼给耀花了

王平安赶紧走了过来,小声道:“皇上,您怎么啦?是不是渴了,或者是……您是不是中暑了?”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们齐声唉了出来,现在又不是夏天,中什么暑啊薛仁贵手按刀柄,很是紧张地也走了过来,他还以为尼姑当中有谁想对皇帝不利呢,结果被皇帝给发现了

李治被王平安一打岔,神志恢复过来,稍微清醒了些。他道:“我,我刚才看到了一个,一个……没什么,我眼花了”他一紧张,便什么特殊称呼都不用了,当太子时一紧张,就不自称孤,而现在当了皇帝,仍旧如此,一紧张就不再自称朕,而自称我了

倒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细节,长孙无忌也走了过来,道:“皇上,你看到了什么?”他看向地上跪着的尼姑,足足有三四十个,好大的一群

皱起眉头,长孙无忌看向主持老尼,道:“主持师太,你的寺中难不成有可疑人物?看来王侍中没有冤枉你啊,你确实有不轨的嫌疑”

主持老尼吓了一大跳,几乎又拉了肚子,昨天王相爷说她要造反,就够吓人的了,不过看样子王相爷也就是说说,没怎么当真。可现在长孙相爷,这个更大的人物,竟然一脸严肃地也说她有嫌疑,这她能受得了么

主持老尼慌得说话都不利索了,道:“没没,没有,长孙相爷万万不要,不要误会啊”

长孙无忌哼了声,对跪了一地的尼姑道:“把头都抬起来,让本相瞧瞧。还有,你们的寺里,可有营州人,或是高句丽的人?”

做为大唐的主政者,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昔日的政敌李恪,现在李恪在营州,并没有投降,战争一触即发。而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派刺客直接干掉对方,要是李恪派了刺客来,混进了感业寺里,那么干掉李治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禁卫们再防备,也不会防备到尼姑头上的

长孙无忌这么一怀疑,王平安明知没有危险,可为了表现出忠心来,立即上前一步,挡在了李治的身前,同时他也挡住了李治的视线,能遮挡一刻,让他和武媚娘相见时,缓冲一下也是好的,起码能让他俩有个反应的时间。

尼姑们听长孙无忌语气不善,都哆嗦着,把头抬了起来,可因为人人害怕,所以也只是抬了一下,便又把头低了下去。

抬得太快了些,李治根本没看清几个,他扒拉开王平安,道:“把头都抬好,让朕好好看看,你们当中,谁长了一张高句丽人的脸”

主持老尼忙道:“启禀皇上,鄙寺里没有高句丽人啊,再说高句丽人就算要出家为尼,也不可能跑到长安来的。”

李治把手一摆,不许主持老尼出声,他一个一个的尼姑看过去,见没有发现其中那张让他震惊的面孔,心想:“不会吧,我刚才看花眼了?难不成因为我太想念媚娘了,所以刚才把某个尼姑看成了是她?”

王平安也在看着尼姑们,见人群里没有武媚娘,他这才松了口气。武媚娘到底是武媚娘,果然是很有大局观的,这时候她不现身是对的,要是万一这时候真的在人群里,被李治给看见了,她可能会忍得住,可李治却不会,非得失态不可。皇帝一失态,可就是大大地不妙了,就算没人敢当面追问,可事后也会查起来个没完,非得查出武媚娘的身份来不可

见李治表情由茫然,变成了焦急,他忙道:“今天日头大了些,有些晃眼睛。皇上,你可是看花了眼?这感业寺中,应该不会有熟悉的面孔吧?就算有,也是在那个大院子里啊,曾经的宫里人,都在那个大院子里呢”

李治好不容易平稳了心神,叹了口气,道:“是朕花眼了,看到了一个……一个好象是先前宫里的人。朕还纳闷儿呢,她怎么会在这里,而不是在那个大院子里呢”顺着王平安给的台阶,他随口编了个谁也不敢追问的理由。

长孙无忌哦了声,道:“是啊,以前宫里的人皇上见惯了,如果突然光头僧袍的出现在这里,就算是换了老臣,也得吓一跳呢,一时之间会接受不了。”

李治在当太子时,宫里的嫔妃对他都很好,而李治又是个多愁善感的,如果真的看到以前的熟人,变成了和主持老尼一个模样,确实会惊讶一番。只是刚刚的惊讶,未免有点惊的过火了。长孙无忌倒是没有想别的。

别的大臣都撇了撇嘴,宫里的嫔妃那可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头发梳理得体,更是能戴多少珠宝就戴多少,一旦变成了光头,也确实够瞧的。他们也都没有怀疑什么。

王平安忙道:“皇上顾及旧情,实在是性情中人啊,臣等景仰。既然这里没有曾经的长辈,那不如咱们接着去那座大院子?”

李治嗯了声,很有些失望地,转身又走。王平安忙道:“这边,这边,皇上请往这边走。”他见李治魂不守舍地走错了路,连忙提醒。

一众人又往那座大院子走。

跪着的尼姑这才集体松了口气,可心里却又胡思乱想起来了。尼姑们当中有不少是年轻女子,自认为相貌还不错的,刚刚皇帝要看她们的长相,其中几个心中又惊又喜。惊肯定是要惊的,刚才那一幕不惊才怪呢,但却也挺喜的,难不成皇上看中她们当中的谁?哎呀,那是不是该考虑下还俗了?

走不多远,便到了那座大院子,里面住着的都是嫔妃尼姑。早就有人通报给了嫔妃尼姑们,说皇帝驾临,特地来看她们的。

嫔妃尼姑们欣喜若狂,万万没有想到,如今的皇帝是如此的有情有义,竟然在百忙之中,放下朝政,前来看望她们这些可怜人。如今的皇上,在情义方面,可真是比先帝强上不少啊

院门大开,嫔妃尼姑们全都出了各自的屋子,整整齐齐地按着昔日在宫里的品阶,跪了一地,她们全都是戴了僧帽的,可不象那些原本寺里的尼姑,露个光头,就来见皇帝,还把皇帝的眼睛给晃花了

“臣等恭迎圣驾,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嫔妃们就象以前在宫里迎驾一样,齐声叫了起来,只是把臣妾改成了臣而已。

李治看向这些昔日的先帝嫔妃,心不守舍地嗯了声,道:“免礼平身,你们已经是出家人了,见到朕无须跪拜,还是起来说话吧”

嫔妃尼姑们慢慢地都站起了身,她们久在宫中,自然知道该怎么引起皇帝的注意,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