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呢,今天不是说有诗会吗,为何中途回家?真不争气!”

赵璧笑道:“今天儿子给你争气了,而且是大大的一口气。爹你记得王平安吗,今天他有笔生意要做,本来是要去洛阳的,可儿子费劲心力,把他劝住,好不容易才让他答应在咱们徐州做,和咱家做!”他把药单递了过去,补了一句:“有多少要多少!”

“王平安,他不是刺史大人的内侄吗,怎么也要做生意,他不科考啦,他书读得怎样?”赵琦接过药单看了起来。

赵璧叹了口气,道:“人家爹有本事呗,连生徒名额都替他要下来了,王平安明年直接去尚书省,还用得着读啥书呀,那象我这么辛苦,起五更爬半夜的苦读!”赵大纨绔说这话的时候,脸不红不白,还大有辛酸之色,仿佛说得跟真事儿一般。

赵琦一举巴掌:“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抽你!”

赵璧作态一躲,笑道:“信信,爹的话儿子一向最信。爹,你看这些药材,大概得值多少钱?”

赵琦心中盘算了下,道:“没有什么名贵药材,可即使这样,如果全买下来,至少也得三万贯往上,就算他三万贯吧,这么大笔钱他出得起吗?”

“哎呀,要三万贯,我可答应人家了,是两万贯,这人家还嫌多呢!”赵璧顿时急了,估价时少估了一万贯,这可不是小数儿啊!

赵琦哼了声,道:“你这废物,连自家生意都做不好,还能干成什么!”看着药单,又摇头道:“他要这么多的药干什么,难道是想囤着?”他也认为王平安想要囤积居奇!

赵璧却满不在乎,道:“他想怎样,是他的事。他既然开了口,咱们要是不答应,那就得罪人了。反正是做生意,和谁做不是做,而且咱们提前把货出手,到时囤积居奇的罪名,不就落不到咱们头上了嘛!”

赵琦嗯了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这罪名咱们是不用担的,可推到了王平安的头上,他姑夫要是知道了,能饶得了咱们?这件事得谨慎处理!我不能见他的面,还是由你出头,你这么和他说……”

赵璧听罢,笑道:“还是爹你老奸巨滑,这么办,不管出不出事儿,都跟咱家没关系!”

“说什么混帐话呢,有这么跟爹说话的吗!”赵琦口述,命赵璧写好一张纸条,并让他带出去。

赵璧回到前厅,对王平安道:“兄弟啊,哥哥刚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是把事儿给你办成了,不过钱上却要多出一万贯。我先前估错价了,本来该是五万贯,可又想着对不起兄弟你,所以跪下苦苦哀求我爹,这才降了两万贯,你看这生意你还做不?”

王平安哼了声,要我信你,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他道:“成,不过我今天就要提货,没问题吧?”

“这个,也有点问题!这么多药你怎么往回拿啊,不如就放在我家的仓库里,随用随取就成,不也省了你许多麻烦吗,为兄这是替你着想!”赵璧一边说,一边拿出那个纸条,交给了王平安。

王平安见上面是张借据,说是赵璧欠了王平安三万贯钱,愿意用药材抵帐,下面附加的便是那串药名,还帐日期是在十日以后。他皱眉头道:“这是什么意思?”

赵璧忙为他解释起来,当然有些话不能明说。

为了保险起见,赵琦并不出头,他先让赵璧写一张欠条,也就是给王平安的这张,牛正宏去了洛阳,赵家消息灵通,这件事是知道的,所以还帐日期是十天以后,那时牛正宏估计也就该回来了。等牛正宏一回来,看他的态度,如果答应这件事,这些药材就是王平安的,如果不答应,那时候再想别的法儿。这样做既不得罪王平安,更不会得罪牛正宏,相反还有尊重刺史大人的意思在里面。

然后,王平安还要打给赵璧一张欠条,这张欠条就不必写明原因了,只说欠赵璧三万贯就成。这样在生意如果做不成的情况下,两张欠条就可以互相抵消,而如果可以把生意做成,那么两张欠条拿过来同时销毁,该怎么做生意,就还怎么做!

王平安听罢他的解释,嘿然道:“令尊大人真是心好思啊,做起事来四平八稳,怪不得这么发达!成,那我就打欠条出来!”

他提笔也写了张欠条,交给赵璧,道:“不过话得说在头里,不能从十天后开始算,而是从现在起,那些药就是我的了,不能再卖给旁人!”

“成,那肯定成啊!”赵璧拿过欠条看了看,笑道:“兄弟,我跟你说,这也就是你,换了别人,我爹绝不会给这个面子的,谁让咱俩关系好呢,生死之交啊!”

王平安笑了两声,又道:“你们都以为我想要囤积,实在是以小人之……实在是以丫环之心,度我少爷之腹啊!”

赵璧笑道:“小心为上,三万贯的大买卖呢!”

王平安道:“那成,我这就走了,要先回家一趟,把这事和家里人说一声!”顿了顿,笑道:“三万贯的大买卖呢!”

赵璧道:“那为兄就不送你了,我一会儿要回书院,还得吟诗呢,我特地找人写的两首好诗,花了不少钱,今天可得好好显上一显!”

王平安告辞出门,赵璧则跑回后宅,把事情和赵琦说明。

出了赵宅,王平安坐上自家马车,打算出城,可到了城门口,却见门口围着好多人,其中还有不少士兵。

他一打听,才知道,刚才徐州别驾有命,封城门了!

……

附:理血理气药膳

陈皮瘦肉粥

配方:陈皮9克,猪瘦肉50克,粳米100克,盐3克。

制作:①将陈皮润透切片;猪瘦肉洗净,切成颗粒状;粳米淘洗干净。

②将粳米放入锅内,注入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加入猪瘦肉、陈皮、盐,转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适量食用。

功效:行气健脾,补气补血。

宜忌:有湿热者忌食。

第九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徐州别驾

王平安大感纳闷儿,问一名百姓,道:“这好好的,大白天怎么就封门了呢?我今天早晨从城外进来的,这一封门,我就出不去啦!”

这百姓道:“还不是水灾闹的,城外的灾民越来越多,可官府又不肯放粮,你说人家受灾的人就够可怜的了,又没吃没喝的,能不闹嘛!结果外面的人一闹,官老爷们就怕了,竟然把门给封了,你说他们有封门的劲头,还不如赶紧放粮呢,早点儿把事情解决了呀!”

王平安皱眉道:“还没放粮,怎地办事如此拖拉?”

旁边又有百姓道:“官府办事向来拖拉,可光拖拉也没什么,却又犯糊涂!他不放粮,顶多是城外乱,可现在一封门,城里也得乱啊,米价越涨越高,外面的人没的吃,里面的人也没的吃了!”

不管是城外的灾民,还是城内的徐州本地百姓,都对官府的做法不满,可不满归不满,他们除了私底下抱怨,也没有什么办法!

王平安下了马车,叫车夫将车停到一边,他挤进人群,想上城去看看。他住在城外,如果被封在城里回不去家,那家里的父母不得急死!如在以前,在城里过一夜就过一夜好了,可现在四下里乱成一团,他突然不回家,王有财和杨氏急出病来都有可能。

说来也怪,这么多百姓围在门口,士兵们本该非常紧张地维持,不说拿兵器赶人,也得嗷嗷叫着,让百姓后退。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士兵们全都无精打采,随便百姓们嚷去,他们谁也不管,反而三五成群的聚堆,窃窃私语,不知在说些什么!

王平安路过一小堆士兵的身边,就听有个小兵道:“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米价一日三涨不说,现在有的米店干脆不卖米了,就剩下几家还在卖,我家那婆娘昨晚就去排队,今早我出门时还不见她回来,也不知能不能将米买回来!”

又一个小兵道:“就咱们这点儿粮饷,哪够吃啊?都怪那些奸商,捂着米不卖,想赚那丧良心钱,心肠特也狠毒!也不知大人们在想什么,怎地还不将奸商们抓起来,再这么搞下去,迟早要出大乱子!”

不但百姓们骂,当兵的也骂,都对官府没有做为严重不满!自家的事情都急得上火了,谁还有心情管事啊,当兵的根本就不管有没有人上城,反而都在发愁自己家的生计!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王平安听着也不发表意见,挤上了城墙。还没等他跑到城垛处往下望,就听见有人吵架,顺着吵架声看去,只见不远处一群穿绿袍的官员,围着中间两个穿着浅绯色官服的人,正在比比划划的大吵特吵,其中有一人嗓门极大!

这群吵架的,正是徐州留守的官员,中间穿浅绯色官袍的,一人是徐州别驾米远国,另一人则是徐州司马戴士强,其他人都是他们的下级官吏,常庆丰也在其中。常庆丰正脸红脖子粗的大吵,没发现偷偷溜上来的王平安。

王平安走到城垛处,向下观望,只见城外聚集了上万名灾民,有的哭有的叫,都是在求官府发发善心,快点把赈灾的粮食发下来。不光是城下这些人,还有不少灾民从别处赶来,人越围越多!

他又转头去看那群吵架的官员,似乎这些官员是在争论,是封门好呢,还是赶紧开门好,按着朝廷律法,除非是有兵灾匪患,否则白天是不能封门的,以免引起百姓恐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徐州司马戴士强,也就是人群里嗓门最大的那个,叫道:“外面这许多的流民,如果全都进城来,岂不要全城大乱,所以这门绝对不能再开,至少刺史大人回来之前,绝对不能再开!”

戴士强在徐州官场中,人送绰号戴不服,别人说啥他都不服,仗着嗓门大,不管有理没理,啥事儿都非要争论一番,所以大家都烦他!

虽然他的官职大,可有的官员也不怕他,叫道:“怎能说是流民,他们又没打家劫舍,只是要我们施粥罢了!”

“你说的那是流寇哦,而非流民!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关于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需听我细细为你们解说……”有的官员叫道。

常庆丰沙哑着嗓子叫道:“现在这个时候了,说这些话还有什么用?要么接着封门,要么就把门打开,快点拿出个章程来啊!米大人,这里你官职最大,你拿主意吧!”

米远国是个干巴巴的瘦老头,下巴上留着一撮山羊胡子,听常庆丰让他出主意,他立即道:“哎呀,哎呀呀,本官头疼啊!这个主意嘛,还是大伙儿拿,要不等刺史大人回来,让他拿,本官却是万万不敢拿的!”

戴士强绰号戴不服,而米远国也有绰号,叫做米老晕!米远国在前隋时就当官了,当的是郡丞,其实就是现在的别驾这个官,隋朝时管州叫郡,官名不一样,但职责是一样的。数十年的时间,朝廷都换了,可米远国的官位也没换。

米远国没什么雄心壮志,就是熬年头呢,到了时间就回家荣养。他当官的诀窍就是什么事也不要做,遇到大事小情的,管不了就装晕,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反正功劳是没有的,所以升不上去官,可过错也是没有的,想把他挤下去也不容易!

就因为他老装晕,所以徐州官场上的人都管他叫米老晕!

牛正宏在大唐的众多刺史里面,绝对属于强势派,凡事一言而决,军政大权一把抓,可就因为他太强势,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所以底下的人也就遇事不去多想,反正天塌下来由刺史顶着呢,砸也砸不到他们。

在临走时,牛正宏已经把事情交待好了,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可问题是决策好下,执行却难,碰上米远国这种货色,啥啥都不管的,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办法!

众官员七嘴八舌的大吵,人多嘴杂,却始终拿不出个主意来!

王平安在不远处听得直皱眉头,不就是怕把城门打开,灾民们一拥而入嘛,还用得着这么吵的!他见别人没注意,偷偷来到人群后面,拉了拉常庆丰的衣袖!

常庆丰正和戴士强比嗓门呢,回头一看,竟是王平安,他一愣,问道:“咦,怎么是你,你怎么上来的?”

王平安道:“没人管,我就是上来了呗!”将常庆丰拉到一边,说了句话。常庆丰听后一愣,随即大喜,忙又挤进人群,在米远国的耳边说了句话!

米远国听后,也是一愣,随即也是大喜,头脑立即就“清醒”了,再不说晕,他摸着山羊胡子,道:“刺史大人临走时说了,如果灾民哭求,便要放粮,咱们要按着大人吩咐的话办事,所以粮还是要放的。”

戴士强直着嗓子道:“你这是废话,问题是一放粮,他们不都跑进城来了,到时街面上一乱,你怎么管啊!”

他和米远国都是从五品官,米远国是从五品上,而他是从五品下。但他却是不惧米远国的,他正当壮年,早晚会升上去,而米远国却没有指望,所以他对米远国也就不怎么客气!

米远国立时把官威拿了出来,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比戴士强大半级,压不全死,压个半死总能吧!一瞪眼睛,他道:“不就是这点小事儿吗,也要本官来教你们不成,你们的脑袋都是摆设吗?”

过了过平常很难过的训人官瘾,米远国这才道:“把粥棚设在城外,远远的排出去,不就得了吗,灾民只是要求放粮,又没说一定要进城来吃,粥棚在城外,他们不就用不着进来了吗,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场的官员们齐齐一愣,随即尽皆大喜,对啊,这么简单的法子,刚才怎么没想到!

米远国得意洋洋地道:“这个法子是本官想出来的,你们照吩咐办事就成了!”看了眼常庆丰,笑道:“常大人为官清正,正好可以去办这件事,好好办,等刺史大人回来,定会为你请功!”

常庆丰忙道:“承蒙米大人信任,下官定会好好去办这事!”回过身来,冲王平安一挑大拇指。

王平安耸了耸肩,报以一笑!

……

附:滋阴壮阳药膳

核桃虾仁汤粥

配方:核桃仁、虾仁各30克,粳米200克。

制作:①粳米淘洗干净,核桃仁洗净,虾仁洗净。

②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将核桃仁、虾仁放入锅内,用文火煲50分钟,即可食用。

食法:每日一次,早餐食用。

功效:补肝肾,益智能。适用于肾阳虚证。

宜忌:阴虚火旺、痰多者忌食。

第九十五章 暴热天气

戴士强又不服了,他是啥都不服,就别人的主意出的再好,他也照样不服!如果在现代,这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可在唐朝,没有这种说法,别人也不会认为一个五品官员会有心理问题,连这种说法都没听说过!

戴士强哼了声,直着脖子道:“本官认为不妥,大大的不妥!”

米远国这个烦他呀,摇头道:“又怎么啦,又有什么不妥啦?妥字从你嘴里出来,能不能不要在前面加个‘不’字呀!”

戴士强顿时来劲儿了,叫道:“怎么,你怕和本官辩论吗?这岂不是正好说明你无实际本事,只会道听途说,胡乱做主张吗!”

他看到是常庆丰在米远国的耳边说了句话,然后米远国才有了主意的。米远国烦他,他也烦米远国,如果不是这个干巴老头在前面挡着,他早就升到别驾了,何苦现在才是个司马!

“好好,你说吧,有什么话赶紧说,本官忙着呢!”米远国皱起眉头,不但他皱眉头,在场官员没一个不皱的,这戴士强也太招人烦了!

戴士强道:“灾民不进城,这个事情好解决,其实在你说的时候,本官就正好要说,你只比本官稍稍快了那么一点点!不过本官现在要问米大人,你放粥,米从何来?城里库中的存粮有限,外面又这么多的灾民,放起粥来可支撑不了几天,放光了怎么办?”

米远国哼了一声,他虽然不喜管事,可别人欺到头上来,他也不是任人捏的软皮鸡蛋。他道:“戴大人,这种话你也好意思问出口,府库中存粮不多,可城中大小米店数十家,向他们买米便是了,又有何难?”

戴士强得意地道:“米大人,见识短了不是。我问你,去向米商买米,那米价呢,现在已是一日三涨,如果官府大批买米,那米价岂不是要一日十涨?到时城中出了乱子,你米大人掉脑袋也就罢了,难道还要我们一众人等,陪着你一起掉不成?”

米远国一愣,心想:“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不,不是我忘了,而是只比他晚说出来一点点而已!”

他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就听戴士强又道:“咦,出息啦!米大人你怎么还不晕啊,下官都等着急了!”

米远国本来想晕一会儿的,听他这么一说,就没法再晕了。气得他浑身哆嗦,指着戴士强的鼻子,叫道:“你,你,你你你……”

“你什么呀,你想说什么,赶紧说啊,大伙儿都听着呢!”戴士强见他生气,得意非凡,最好能一下子把米老头儿给气死,那这块绊脚石就算是踢开了!

“你敢羞辱本官,本官绝不饶你!”米远国再也忍不住,他弯腰脱下一只靴子,就要往戴士强的脑袋上套。这是前隋留下来的规矩,大臣们之间最高的侮辱,就是替别人“冠靴”!

官员们登时大乱,纷纷上前拉架,不要这样,这样就结下死仇了,大家一城为官,何苦如此,场面乱成一团!

常庆丰气得一甩袖子,出了人群,来到王平安的跟前,道:“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咱们徐州官场,真真是岂有此理啊!”

王平安听得真切,摇头道:“这又不是什么难解决的事,有何可吵?想要稳住城中粮价,也并不为难,一面开府库放粮,一面放出风去,就说我姑夫此次去洛阳,就是求粮去的,现在洛阳方面已派出粮车,赈灾粮不日即到。那些粮商见捂不住粮价,便也不会再捂了!”

常庆丰一拍手,笑道:“对呀,本来刺史大人不在城中,是坏事一件,可现在看起来,却又是好事了,我这就和他们说去!”连跑带颠地挤回了人群,拉住正高举靴子的米远国,在他耳边又说了一句话。

米远国大喜,放下靴子,说道:“诸君,都不要吵了,本官又有一计,可以稳定粮价!”他清了清嗓子,把常庆丰教他的话说了出来。

其他官员一听,纷纷点头,都说这个主意好,可以缓燃眉之急!

戴士强又不服了,他道:“你这个主意如同狗屁一般!我问你,几天时间内可以用这个法儿,可过了几天呢?米商们又不是傻子,难道不会派人去洛阳查,到底有没有粮车出来?”

米远国气道:“混帐东西,你怎么总跟我作对!过几天他们明白过来又如何,那时刺史大人不就回来了吗,区区小事,大人自有应对之法,用得着你放屁吗!”

官员一起劝道:“不要吵了,不要骂了,大家都有官身,这样骂来骂去,实在有失体统啊!”

米远国叫道:“这事本官做主了,就这么办!嗯,就由常大人去办!”他现在可信任常庆丰了,当做心腹一般。

常庆丰大喜,事情办好了,刺史一回来,自己的官位怕是要再往上升一升了!

戴士强却眯起了眼睛,看向不远处的王平安,心想:“这两个主意似乎都是他出的,常庆丰只是传个话罢了。这人是谁,好生了得啊!不过也着实可恶,让本官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

事情只要有人拍板,办起来就快了,可就算常庆丰再怎么卖力气,也不是立马儿就能把事情办妥的,足足忙乎了大半天,才从库里调来粮食,大锅也备好了几十口,天色将晚,城门这才又再打开!

可天有不测风云,这时偏偏又下起雨来,一开始还稀稀拉拉,不多时越来越大。差役们人手不够,只好调了一队士兵,在外面灾民的帮助下,支架起粥棚,在棚内开始煮粥,直到了天色大黑,才开始发放起来,灾民们一直等在雨中,情景凄凉,非言语所能表达。

王平安等开城之后,便乘车出门,返回了五里村。

一进家门,就见家中仆役们正在忙乎着搬箱子,搬麻袋,看样子王有财把药材买回来了,足足好几大车,而杨氏站在屋檐下,身旁站着好多人,她正在监督管家算帐,给药铺伙计们算钱。

王平安到了母亲身旁,道:“娘,这些药材要保持干燥,不能被水浸了,让他们小心点儿!”

杨氏道:“娘省得,儿你放心吧,这些药材可都是钱啊,泡了水就不是钱了!”

见母亲亲自监督算帐,却全无平日里小气的模样,王平安笑道:“娘,这回你倒是大方了,没有克扣他们的药钱吧?”

杨氏哧了声,道:“花钱之前,当然要算计明白,可这钱既然非花不可,那该花多少就是多少,这几个小钱你娘还看不在眼里,克扣二字休得提起!”

王平安笑了几声,回书房换了干爽衣服。

王家这一忙乎,直忙乎到后半夜,才把药材点清,款项也都发了下去,杨氏当真没有克扣半点,真如她自己所说,既然要花,那就痛痛快快地,没必要在最后关头抠门儿!

雨足足下了一夜,待到后半夜时,几乎可以用暴雨如注来形容!王平安想到外面那些灾民,心中感叹,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事一桩接一桩,人活在世上,当真不易啊!

王平安拿了火罐儿,仍是先进城,去见牛不拉,给牛老爷子拔火罐,治疗高血压病。

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病,是有讲究的,有多种选穴方法。不过王平安选的是最普通的,在牛不拉的身上选取大椎、肝俞、心俞、灵台、脾俞、肾俞穴,选好诸穴后,施以刺络罐法。刺络罐法,就是先用针叩刺诸穴,然后施用闪火法,将火罐儿吸拔在叩刺的穴位上,留罐儿一刻钟。

牛不拉感觉还不错,拔完火罐儿后挺舒服的,让王平安明天还来,王平安却告诉他,这种治疗方法,不需要每天都做,隔日一次即可。他把火罐儿留在刺史府里,方便取用。

之后日子比较平淡,连过了三天,每日不是去刺史府,便是去书院读书,回家后去整理那些药材,倒也没有别的事情发生,城里城外在常庆丰的主持下,还算平稳。

这日午后,天气暴热,书堂里几乎都待不了人,学生们不堪其苦,要么中途回家,要么聚在树荫底下。王平安也受不了,和赵璧卢秀之他们找了个荫凉地,一边喝着凉茶,一边拿着书本装模作样。

赵璧拧了把手巾,汗水滴在地上,他道:“好家伙,跟水洗过似的。你们说这天也真叫邪性,怎么突然间就热起来了呢,太反常了!”

卢秀之比比划划地掐起手指,道:“事反常即为妖,莫非是朝中出了妖孽,待我来算上一算!”

王平安笑着摇了摇头,他热的连开玩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在园子外面喊:“平安小神医在不在?”

……

附:强筋壮骨药膳

牛肉炒鸡蛋

配方:牛肉500克,鸡蛋9个,盐3克,料酒15毫升,花生油2毫升,淀粉适量。

制作:①将牛肉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加入盐、料酒、蛋清2个、淀粉拌匀上浆;将剩余鸡蛋液磕入另一个碗内,加入盐拌匀。

②将炒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下入牛肉片,炒熟,然后倒入漏勺沥油。

③原锅加入花生油,烧热,倒入鸡蛋液、牛肉片,用勺推匀,炒至蛋熟即可出锅食用。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宜忌:胃热者忌食。

第九十六章 伤寒兼泻

卢秀之放开手指,惊讶地道:“哎呀,我刚才好算到今天要有事发生,果真如此啊!你们看,这不正好有人找上门来了,只要叫我王贤弟为平安小神医的,那就定是病人找来了!”

赵璧却道:“你不是正在算朝中的妖孽吗,怎么算到王贤弟头上了?”

王平安起身,拍拍手,叫道:“我在这里,有什么事吗?”嘴里问话,脚下不停,快步出了园子!

园外站着一人,正是那个看门老仆,这老仆一反常态,再没有翻着白眼看人的表情,而是满脸焦急,见王平安出来,几步上前,急道:“坏了,坏了,城中出现瘟疫了,而且还把得了瘟疫的病人抬到咱们书院门口来了!”

“啊,瘟疫?”王平安一愣,立即跑了起来,头也不回地问道:“是什么瘟疫,抬来多少人?”

老仆跟在后面,大声道:“足有十好几个,都是人用门板抬来的!”

赵璧和卢秀之本来是跟出来的,打算去看看热闹,可一听到瘟疫二字,立时停下脚步。

赵璧咽了口唾沫,道:“头有点儿疼,这个这个……”

卢秀之擦了把汗,他也道:“我也是啊!哎呀,我这肚子有些不舒服,要去趟茅厕!”他转身就走,可看方向却不是去茅厕。

赵璧叫道:“我肚子也不舒服,咱们同去!”

他二人都怕瘟疫,谁也不敢和王平安一起出去看病人。

王平安跑到了门外,只这么一小段的路,就已经热得满头大汗,汗珠子顺着脸颊直往下淌!他见门外站着几十个衣衫褴褛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都是从外地逃难来的灾民!

地上放着几张门板,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拆下来的,还有几张破烂草席,病人们就躺在上面,有几个病人在不住地呻吟着,而大多数病人却声息全无,直挺挺地躺着不动!

王平安问道:“怎么回事,他们得病多久了?”说着,快步走到一个看似情况最严重的病人身旁,蹲下身子,去给他号脉。

这病人躺在席上,不动,也不出声,双目紧闭,看样子就如刚刚死去一般!

旁边自有人回答他的问话:“已经有两天了,本来以为挺挺就能过去,可不成想,今天人却成了这个模样!”

更有人道:“好多人都得了这个病,有的轻有的重,城外也没有医生,我们只好把他们抬进城来,进城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周折!”

王平安按住席上病人的手腕,一号之下,顿时大吃一惊,这病人竟然寸关全无,这情况可严重了!他深吸一口气,稳定心神,又去号病人的另一只手,发现仍旧寸关全无,只有尺脉按至骨尚有一息,但也是细若游丝!

王平安额头上的汗噼里啪啦地就流了下来,他也顾不得去擦,抬头急问:“他们的病都是一种症状吗?”边问边去号别的病人的脉,发现脉相基本一样,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一个灾民道:“都差不多,都是一开始手脚发冷,还说腰疼,再然后就开始拉肚子,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王平安摸了摸一个病人的身子,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这病人的病情稍轻些,听王平安问,便道:“冷,全身发冷!”

王平安嗯了声,又抬头问道:“他们的便溺情况如何?”

周围的灾民不太懂他的问法,可也有明白的,立即道:“尿尿不多,有点发红,还有点发黄,不过没见他们怎么尿尿,全都拉出来了,拉稀!”

王平安站起身来,在地上转了两个圈子,口中喃喃自语。片刻,他又蹲下身子,去给病人号脉,再检查症状。

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道:“少阴从水而化为寒,这是少阴伤寒,而且兼有泻症,乃是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