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大嫂打了他一下,道:“你知道太子是谁啊!”
“是打收税的,是打收税的!”小孩大叫起来。对于小孩来讲,收税的是大坏蛋,那么大好人当然就是打大坏蛋的,看大家的样子,那个太子当然是个再好不过的人,那肯定就是打收税的了,多朴实无华的想法!
王平安陪着李治到了杜家小院的门口,正好听到杜家小孩的叫喊,他笑道:“看来以前这里收税的很凶啊,猛于虎也!”
李治也笑道:“一说打收税的,就是大好人了!”
两人翻身下马,王平安道:“殿下,关于百姓怕收税的,不如殿下写一篇策论,写好后呈给皇上看,做为您巡察地方的见解,想必皇上一定会很满意的,以后会把更多的事情交给您去办!”
李治笑容消失,皱了皱眉头,他当然想讨父皇的欢心,得到父皇的重视,可要是得到重视的同时,自己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起来,那就不太好受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可以让王平安写嘛,或者是让武媚娘写。对,让武媚娘写,感觉她出主意的本事不比王平安差呢!
王平安不理会李治,他到了院门口,笑道:“杜大嫂,近来身体如何?嗯,看你的气色,病情有很大好转,康复之日不远矣!”
杜大嫂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能一个劲儿地行万福,嘴里不住地道:“快了,快好了!”
李治走了过来,问道:“这位便是杜大嫂?身子有些瘦弱了!”
王平安道:“这位便是太子殿下,你们速速见礼吧!”
杜大嫂不知该怎么行礼,还是做着万福,连结结巴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人来得太多了,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已经不够,只要目光所极之处,就会是人,有不少百姓干脆往房顶上爬,就为了多看一眼太子,这情景比过年还热闹,杜大嫂实在是被吓着了!
杜老大按了把妻子,急道:“得磕头……”
李治却笑着摆手,道:“哪儿这么多的礼数,不必多礼,杜大嫂有病在身,一切从简!”
王平安转身大声说道:“太子殿下面谅杜大嫂身子有病,所以不让她行礼,太子爱民如子!”说着,又把双手往上一抬!
百姓们轰地大叫起来:“太子爱民如子,太子爱民如子……”
李治的形象瞬间在高大的程度上,又高大了几丈几尺,光辉照耀庆州!
王平安示意,让大家进院子,轻轻拉了拉李治,让他离得杜大嫂远一点儿。他这个动作没有歧视的成份,杜大嫂的病有传染性,虽然还不至于很严重,但小心为上,李治毕竟是大唐的储君。
李治会意,心中明白,王平安肯定不会害自己,他让自己靠后,那必是有用意的。他听王平安的话,都听得习惯了,王平安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果然后退几步,并不靠近杜家大嫂。
进了院子,但并不进屋,就如果邻居串门似的,王平安和李治坐在了院子里的小马扎上,而杜大嫂坐在王平安的跟前,院外的墙上全是官员的脑袋,各个伸长脖子,往里面看着,再往外则是侍卫,更外面,则是无数的百姓了,整个河边小村,足足拥进来两三千人,人挤人,事实上后面的人啥也看不到,却仍是往里挤,非要离得太子近些不可!
王平安给杜大嫂做检查,而李治则低头去看屁股底下的马扎,心想:“这个胡凳做得很好啊,看手艺不比宫里的差,就是没有上漆……”
王平安给杜大嫂号完了脉,看了眼李治,见他低着头,忙大声道:“太子殿下正在为杜大嫂的病情忧心,太子殿下心地善良,乃仁慈之君!”他腾不出手来,要不然还得接着往上抬!
官员们听了,连忙大叫:“太子心地善良,乃仁慈之君!”反正,王平安大声叫什么,他们就跟着叫什么!
百姓们听了,也跟着叫喊起来,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呼声不休。
李治抬头看了眼王平安,心里纳闷儿,用不着这样吧,今天你尽拍我的马屁了!王平安却冲他眨了眨眼睛,小声道:“应该还有官员是从长安来的,殿下却并不知晓!”
李治哦了声,立即点头,收回心神,假装出很关心杜大嫂的样子,看王平安给她治病。
太子和吴王出京,皇帝必会派出得力的人来暗中考察,李治不出刺史府,那是什么都考察不出来的,刺史府守得那么严,派来的人想考察也无从下手,可一出来就不同了,太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
而百姓们不停地对着李治欢呼,这是肯定要被记下来的,送给长安的皇帝知晓。如此一来,马屁这东西,在这个时候就会体现出正面的意义了,李世民又不在场,光看密信的话,见上面是李治“爱民如子”,而百姓们冲他不停地欢呼,自然也就认为事实如此,当然这本来就是现在的事实,并无夸张之处。
王平安问道:“杜大嫂,你近来各种的症状,有什么好转?”顿了顿,见此时杜大嫂情绪波动很大,让她说,她有可能说不出什么。他引导道:“你早晨咳嗽不?就是一早起床,没有吃早饭前!”
杜大嫂摇头道:“咳嗽,但我们不吃早饭。”穷人家一天两顿,不象富贵人家那样一日三餐。
王平安嗯了声,又道:“有痰吗?痰黏不黏?”
要让杜大嫂自己说症状,她还真说不好,可这么一引导,有些症状她就能描述得准确了。要让她自己说,她只能说咳嗽,但却不会说有痰,就算说有痰,却不会形容痰的样子,而痰黏不黏,那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杜大嫂点头道:“有痰,很黏的痰。”
“只是早晨有?”王平安又问道。
杜大嫂子又点了点头。
不等王平安再问,李治却关心地道:“可有其它症状。”好歹百姓们喊了半天自己爱民如子了,怎么着也得真的关心一下。
可他问的就没技巧了,杜大嫂竟不知该怎么回答,道:“没,没别的症状,挺好的,就象现在一样!”
李治立时重重点头,一副自己也会看病了的样子,道:“无病,你看,杜大嫂的病好了!”
王平安心想:“你这么个问法,她当然就好了,你再问两句,没准能问出她健步如飞来!”他又惊又喜地道:“殿下,您的医术高明啊!太子殿下亲自为病妇看病,嘘寒问暖!”后一句是对外面喊的。
于是乎,外面又喊了起来,太子殿下爱民如子,如此反复,百姓们兴头十足!
王平安问杜大嫂,道:“你想想看,是不是你一干活,尤其是在做饭时,会大喘气,就是说你喘气吃力,对不对?”
这就问到关键之处了,杜大嫂点头道:“对啊,大人一说,小妇人想起来了,确实是这样,刚刚抱柴时,还喘了呢,我家孩儿都没累,小妇人却累得不行!”
王平安点了点头,又引导了几个问题,都是让杜大嫂自己说,却无法准确描述的病症。
问完之后,王平安道:“你的病还得再吃药,不过要改成膏剂,不用再服汤药了。”他让人拿来纸笔,开好药方,又道:“以你现在情况看,就算服完了药,以后也不能再做体力活了,还好有杜大老养家,你也不必太过操劳。你的病以后要多喝山药粥,单只这一味即可,你的肺痨之症,便可痊愈。”
杜大嫂子一愣,道:“肺痨,小妇人得的不是肺痨啊,这不是大人你说的么?”
第六百七十九章 武媚娘竟然肾虚了
李治啊了声,肺痨?他身子猛地往后一靠,差点从马扎上掉下去!肺痨这病可严重,他自是知道,万没想到杜大嫂得的竟是这种病,怪不得刚才王平安往外拉自己呢!
杜老大的脸色也变了,笑容消失,变得惊恐起来,他害怕了,难道真的是肺痨,那岂不是代表着妻子的病没救了,还是治不好么!
王平安却笑了,道:“对啊,杜大嫂你得的就是肺痨。我先前说你得的是别的病,那是因为怕你焦虑,以至于病情加重,不利于治疗。可现在你看,你的病不是好转了吗?而且,只要你听我的嘱咐,继续将养身体,病就好了呀!现在我告诉你实情,你也用不着害怕了,对不对?”
杜大嫂啊了声,看向当家的,杜老大由惊变喜,道:“对啊,就算是肺痨又怎么样,现在病快好了呀!”
李治惊讶地道:“肺痨,这可不比天花轻多少啊,天花还能熬得过去,可得了肺痨的人,没见过有几个熬过去的,这是绝症啊!无病,你竟然治好了肺痨!”
他说话的声音很大,院里院外的人都听到了,一片惊讶之声响起,王平安治好了肺痨,平安小神医竟然连肺痨都能治好!
欧阳利一直在旁侍卫着,听见这话,忙叫道:“平安小神医治好了肺痨!”他转过身,双手上抬,示意百姓们欢呼!
拍太子马屁由王平安亲自出手,那拍王平安的马屁,总不能由太子出手,只能由他这个当属下的代劳了!
百姓们紧跟着欢呼起来,叫道:“平安小神医了得,平安小神医医术通神!”
一浪接着一浪,波涛澎湃,震得人两耳嗡嗡作响!
等喊声稍歇,王平安笑道:“哪有治好,只是快治好而已,大家喊得太早了!”
欧阳利又叫道:“马上就治好了,大家快看……”两只手又抬起来了。
王平安冲他一瞪眼睛,道:“行了吧你,消停些!”马屁拍得太重,容易把屁股拍疼!
拿起药方,王平安对杜氏夫妇解释起来,道:“这个膏剂,和汤药的煎制略有不同。首先,得用铜器煎药,加水,文火慢煎三次,弃渣,取三次的药汁合一起,再置锅内,慢熬浓缩,最后以白蜜收膏。我说的方法要是由你们来做,会做不好,有可能失误,你们可以去城里的药铺,让药铺的伙计去做这些。”
顿了顿,他又道:“你们不用给药铺钱,只要你们说这药方是我开的,可以给他们用,药铺不但不会收你们的钱,说不定反而会给你们,而且会尽心尽力地照顾杜大嫂,我这药方可值千金啊!”
他的这个药方乃是在现代经过无数次论证得出来的,可使现阶段的,也就是杜大嫂现阶段的肺痨徐徐治愈,非常了得,药铺的坐堂医生见了,当然会奉若珍宝,没准为了白给杜大嫂熬药,还得竞争一番呢!
杜老大连忙答应,嘴里喃喃地背着,深怕忘记了。
王平安笑道:“你不用背,我都备注到药方上了,就是写到上面了,药铺的医生一看,便知怎么去制此药。等药制好了,你给杜大嫂每天服三次,每次两汤勺就可以了。等这剂药服完了,就不用再吃药了。”
李治又插话了,道:“对,然后光喝那个山药粥就成了!”
这回他说对了,王平安连忙大表钦佩,道:“太子殿下所言正中药理,当真是光服山药粥就行了,以此调理,杜大嫂必会渐渐吃的多起来,身子更会逐渐丰满,这病就算是治好了。当然,重体力活儿,还是不能做的。养家之事,要全靠杜老大你了,卖力打造水车啊!”
杜老大把头点得脖子都快断了,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
杜大嫂终于说出句完整的话来,她自从听了自己确是得的肺痨,就感觉应该很难治吧,她不放心地道:“王大人,以后小妇人光喝山药粥就行了?”
王平安道:“当然了,你可别小看这山药粥,功效可大着呢,专治阴虚劳热,咳喘及一切羸弱虚损之症……嗯,这个食疗方子,是小仙翁托梦给我的,奇灵无比,你们万不可怀疑,那是对小神翁的不敬!”
事实上,这个方子乃是著名医生张锡纯用过的,当然并非是小仙翁,张锡纯惯用山药煮粥,治好过无数的病人。当真是应了那句话,越简单的功效越大,有本事的医生,才不会百八十味药,一起往方子上开呢,又不是唬弄有钱人呢!
杜氏夫妇一听,都啊了声,小仙翁是谁?看王大人的样子,应该是个神仙级的人物,神仙的话不可不听,一定要照着做才行,别说是山药,就算是山石,都一样磨成粉末煮粥喝!
王平安拍了拍手,站起身来,道:“行了,差不多了。杜大嫂的病只要按着我的嘱咐,必会一日好过一日,不用再担心了!”
李治也跟着站起来,道:“无病,你治好肺痨的事,一定要报给太医置,让他们写进医书里,给天下得肺痨的百姓用啊!”
王平安微微一怔,这可不是作戏,李治能想到这点,着实的不易,他心里总算是有了百姓了!
他冲李治深施一礼,道:“多谢太子提醒,臣敢不照办!”
欧阳利见状,连忙转过身,对着官员和百姓们叫道:“太子希望天下百姓,再不受肺痨之苦,太子大仁大善!”双手上抬。
太子殿下爱民如子……又喊起来了。
王平安又嘱咐了几句杜氏夫妇,这才陪着李治,返回小良河边,接着去看水车。待到了小良河畔,就见此时来看热闹的百姓又有所增加,差不多有近万人了,不少百姓都是刚刚才到,尚未来得及往河边小村跑,王平安他们就又回来了!
李治接着对水车发感慨,而百姓们又冲着他欢呼!
忙乎了好一阵子,李治终于等到身边的人慢慢散去,他拉过王平安,问道:“无病,媚娘从昨天开始,喉咙就不舒服,说话声音沙哑。本来孤不想和你说的,但现在总感觉不妥,还是和你说吧,喉咙不舒服,总想喝水,这是什么原因?”
王平安吃了一惊,武媚娘现在可是怀孕呢,她可不能出事!他看了眼周围,小声道:“殿下说的是杨春花,杨大姑娘?”
李治啊了声,也向周围看了眼,幸亏周围没人注意,只有王平安的几个侍卫,这些人是可靠的。他也小声道:“对对,就是杨大姑娘。她是不是得病了?”
王平安感觉头有点疼,他是最怕武媚娘出意外的。手按太阳穴,揉了揉,他道:“到底有没有生病,臣得亲自去看才成,象现在这样靠猜是不行的。不过,要说口渴,喝水喝不够,这种情况很多,有可能是疲劳过度所致,比如汗出多了!”
他说的这种情况是往轻了说,任谁出汗出多了,都口渴啊,不能因为武媚娘以后要当女皇,所以就天生的和普通人不一样,光出汗不喝水!
李治点头道:“是出了不少的汗,但孤也出了不少的汗,却也只是喝了就行,不会没完没了的喝。到底会不会是生病了?她不光是想喝水,喉咙也难受,说话费力呢!”
王平安想了想,道:“声气出于肺而发于喉,根于肾。所以有可能是肺部出了毛病,也有可能是肾出了毛病,可两种病因,症状虽差不多,都是喉咙有毛病,治法却大异,不见她的面,让臣在这里猜,可是实在猜不出啊!”
李治嗯了声,他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看了眼人群,他小声道:“早点回去吧!不和你说还好点儿,一和你说,孤的心里就有点挺不住了,担心媚……担心杨大姑娘啊!”
王平安道:“好,那咱们就早点回去。不瞒殿下,您和臣一说,您心里不踏实了,可臣这么一听,心里也不踏实了,还是早点回去为妙。工地这里,什么时候来巡视都成,并不急在一时。”
反正李治来这里,也只是听欢呼,并不能提出什么建议来,反而使工程停顿,耽误进展,他在不在这里也无所谓了!
两人再不多说什么,王平安叫过狄仁杰和车四通,让他们继续留在这里,而他则陪着李治,返回庆州城!
太子启驾,百姓们又是欢呼,乱了一阵,王平安他们才脱离人群,赶往城门。
还没到城门口,忽见城内一马疾驰而出,马上端坐的是一名欧阳兄弟,正是欧阳利留在府中守卫武媚娘的一个。
见这欧阳兄弟奔得如此之快,显见是出事了,欧阳利纵马迎上。那欧阳兄弟大声道:“急死我了,正要……”
欧阳利喝道:“慌什么,小声些。”两人闪到一旁,不挡道路,小声地说了几句话。
此时,王平安和李治的大队人马已然赶到,李治不认识这个欧阳兄弟,可王平当然认得,他的心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武媚娘肯定出事了,要不然不会派出人来找自己和李治的。
队伍不停,欧阳利跟了上来,靠近王平安,低低地说了一句话,王平安脸色大变,看向李治。李治忙问道:“怎么了?有什么急事?”
王平安小声道:“殿下,杨……那人失音了,她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李治大吃一惊,心里一着急,竟然抓住了王平安的手臂,问道:“她怎么了,怎么会说不出来话,失音是怎么回事?”
王平安连忙道:“殿下莫要着急,咱们回去之后,臣一看便即知晓,你万不可人前失态!”其实他心里也急,可这种时候却还要安慰李治,李治抓着他的手用力很大,抓得他生疼,看来是真急了!
李治嗯了声,松开王平安,打马奔驰,向刺史府赶去,王平安紧紧跟随,而后面的官员们莫名其妙,太子怎么突然紧张起来,难不成是长安有消息来,而且消息还不太好?
在众官员的猜疑中,大队人马到了刺史府。
李治下马直奔后院,王平安告诉他不要失态,可他现在的模样,明明白白的就是失态!
王平安也下了马,他得给李治圆场才行,他大声道:“关于水车的普及,京中宰相有了新的提议,太子忙着去看信,大家散了吧,做好自己的本份,别的都由太子作主!”
众官员们心想:“原来是宰相来信啊,那就和我们没关系了,只要干好自己的差事,别的少想,就算有啥闹心事,也让太子和刺史大人闹去吧!”他们很听话地,该干嘛干嘛去了,不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李治一路小跑,进了后宅,没等到院门口呢,就见门外的空地上,蹲着个小丫头,这小丫头手里拿着根树枝,正在地上弄图画,自己玩呢!
李治心想:“这个小丫头就是伺候媚娘的吧?这时候她还有心情玩耍,真是没心没肺!”他心情不快,喝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小丫头正是黄小丫,她抬头看了眼李治,吓了一跳,这不是太子么!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治进了院子,脑子里一片空白,啥反应没有。
倒也不能怪她没心没肺,只顾着玩耍,她又不知道李治和武媚娘的关系,而武媚娘有病,也没有告诉她,都不要她伺候,她能有啥法儿?
王平安随后便到,他对黄小丫道:“你杨大婶呢?”
黄小丫摇头道:“不知道,两天没看着她了!”
“那你在这里干嘛?”王平安又道:“去找夫人,让她给你糖吃,以后不要到这里来了!”
黄小丫道:“只有这里没人,奴婢……是,奴婢这就去!”别的地方都住满人了,只有这里安静,她便在这里玩,一听有糖吃,欢天喜地地跑了。
王平安进了院子,见院里站着个欧阳兄弟,他喝道:“外面都有小丫头转悠了,你们怎么当的差?”
这欧阳兄弟大吃一惊,才这么一会没照顾到,就出了纰漏,他吓得飞步出去,关上了院门!
王平安进了屋子,见武媚娘躺在床上,面颊红晕,张着嘴,竟象是合不上似的!他大吃一惊,抢步上前,问道:“媚娘,你怎么了?”
武媚娘嘴巴动了动,却发不出声音,连呀呀声都发不出来!
李治叫道:“问这些干嘛,她都说不出话来了,你快点看病啊!”
王平安连忙答应,抓起武媚娘的手,顿感她手热滚烫,再一号脉,又查了舌苔,他的脸上现出奇怪无比的表情,不看武媚娘,却看向李治。
李治紧张得眼睛都立起来了,急道:“这是何病?”
王平安表情古怪,语气也古怪,道:“好象是肾……亏了!”
第六百八十章 妊娠失音
李治奇道:“什么?什么亏了?”
武媚娘也一激灵,王平安虽然说得有些吞吞吐吐的,但吐字却清晰,她听得明白,是肾亏了!自己怎么可能肾亏?就算是和李治太过亲密,引发了肾亏症状,那也该是李治肾亏,关她什么事儿啊?她可是女人!
王平安呃了声,心想:“看表症,可不就是肾亏么!不过,倒也奇怪,看李治的样子,似乎生龙活虎,体力活做得越多,精力越足,而武媚娘……李治都没肾亏,她怎么就能肾亏呢?难道他们花样太多,以至于反转了?应该不会吧!”
见王平安脸上有点犹豫,李治又道:“我没听错吧?无病你刚才说的是肾亏?媚娘怎么会肾亏?你说的是我的症状?啊,明白了,你在旁敲侧击,在劝谏我!不要这样,无病,我不太喜欢开玩笑,你的这个玩笑,还是劝谏的,我感到一点都不好笑!”
武媚娘看了眼李治,心里很有些感动,她早知李治的毛病,一着急就自称“我”,而不自称“孤”,在外人面前尤其是不会自称我,现在他满口我我的,说明确是关心自己,关心则乱嘛,顾不上端太子的架子了!
她心里一感动,忍不住伸手去拉李治的手,李治反手扣住她的,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又一起看向王平安,都是表情紧张,仿佛听着王平安宣判似的!
王平安倒是没注意这点,他道:“没有没有,殿下莫要误会,臣就算是要劝谏您,也不会挑这个时候,用这种事情的。要不臣再给媚娘看看吧,这回看得仔细些!”
他又伸手想给武媚娘号脉,却见武媚娘的手和李治的紧紧握在一起,忙道:“这个,号脉之时,最好不要用……那个外力……是吧?”说得有点尴尬,好象是打扰到两人的亲密关系似的。
李治松开了手,武媚娘这才让王平安再给她号脉。
这次,王平安号脉号得时间颇长,过了好一阵子,才道:“脉细偏数,和刚才臣号的完全一样。”他又让武媚娘张口,他再次看舌苔。
李治凑过头来,也看着武媚娘的舌头,道:“舌头很红啊,还有点发黄,这叫红黄舌苔吗?”
王平安忙道:“不不,殿下看差了。红的是舌质,确实偏红,而黄色的才是舌苔,这叫舌质红苔黄。嗯,舌头较干,这是缺津之症。”
武媚娘把舌头缩了回去,想问王平安话,却苦于发不出声音,只能用乞求的眼神看着王平安,希望他能解说,这病叫啥名字,严不严重,能不能治?她现在担心得很,一怕自己出事,二怕孩子出事!
王平安轻轻扶住武媚娘,让她坐正,然后问道:“媚娘,你昨天感到口渴的?是渐渐感到越来越渴,还是突然间喉咙就象是……怎么说呢,就象是周围是炎热的空气,空气吸入你的口中,所以把喉咙给烤干了?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前一种点头,后一种摇头!”
武媚娘立即点了点头,表示她感到口渴是渐渐的,而不是突然就口渴了。
王平安也点了点头,心想:“我没看错,确是肾亏!”
李治站在一旁,见他俩都点头,自己也跟着点了点头,但又不知为啥要点头,问道:“这就是肾亏了?号号脉,看看舌苔就能下定论?无病,不是我说你,你看病太马虎了,根本就不象个名医!”
王平安一咧嘴,有没有搞错,我哪里有不认真,表症这般清楚,还说不仔细!他连忙道:“是是,殿下责备的是,臣不是还没看完呢!”
李治跺脚道:“你还没看完呢?那你赶快看哪,竟然这般啰嗦,你哪这么多的话啊!”
这哪里是我要说啊,明明就是你问我,我才说的!王平安赶紧又道:“是是,臣这就抓紧时间看,殿下莫要着急!”
王平安又问道:“媚娘,你咽喉干燥,这个表症肯定是有的,对吧?”
他一样一样地问,武媚娘就算说不出话来,但也能明确给出答案,她又点了点头!
李治却道:“你这不是废话么,她不咽喉干燥,干嘛总要喝水!”
他在这里一个劲儿地搅局,王平安无可奈何,武媚娘却看不下去了,她轻轻推了把李治,冲着门口扬了扬下巴,示意李治出去,不要打扰王平安看病!
李治听话得很,当真就走向门口,可走到一半,又回来了,道:“干嘛要我出去,我要在这里看着!”说话的语气,竟有点象小孩,感到不受重视了,所以对父母发脾气。
只好由他,王平安可不敢赶他走。他又问道:“你想喝水,喝了,但喝过之后,感觉咽喉又干了,对不对?”
武媚娘再次点头,她确有这种症状,要不然也不能使劲喝,喝得肚子都涨得痛了!
王平安道:“怎么个口干法儿?是过一会儿才又感觉口干想喝水,还是喝完水后立即就干,想再喝第二杯?”
李治又忍耐不住,插口说话了,不过这次不是帮倒忙,而是说了句重要的,他道:“应该是饮后即干,我看媚娘是一杯一杯,不停地喝水,并非是等一会儿,再想喝。”
王平安哦了声,看向武媚娘,见武媚娘点了点头,便知李治没有说错。他又说道:“媚娘,看你面颊红晕,颧骨红红的,而且手心热,那么你是有头昏症的,和口渴症在同一时间发作的,对不对?”
武媚娘又点了点头,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心里一急,眼泪竟然出来了。李治见状,连忙安慰,用袖子给她擦拭眼角,好生心疼!
王平安不再发问,坐在床边,想着武媚娘的病情。
李治擦好了武媚娘的眼泪,转头问王平安,道:“无病,这回你倒是看得仔细,可看出媚娘得的是什么病了?”
王平安想了想,道:“基本可以确定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也让殿下和媚娘放心,臣再看看媚娘的便溺吧!”
李治啊了声,道:“不,不必了,这个就有点儿……无病啊,难为你了!”
武媚娘大急,这怎么好意思,怎么可以让王平安看自己的便溺,一来太过尴尬,二来王平安可是舅舅,这也太难为他了!她一着急,拉住王平安的手,阻止他去看马桶,另一只手使劲摇着,不让王平安去看!
做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看病人的便溺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现代人用的是化验,而在初唐,哪有化验……就算是化验,不也得去化去验么,不看到便溺,怎么化验啊!
王平安给人看病,从不忌讳这个,向来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今天他却装出一副,不看不行啊,就算再恶心,我也得看,因为我是忠臣,我太重视媚娘的病了!
毅然决然,万分英勇,满脸虽万千马桶,吾往矣的表情,王平安摆脱武媚娘的手,去了帷帐之后,打开马桶,看了看……
武媚娘顿时就哭了,泪如雨下,舅舅你太好了,这般恩情,可让媚娘如何报答!李治也感激得眼角湿润,无病真乃心腹啊,真是比手足兄弟还要亲的亲人啊,这辈子别人都可以不信,但无病这个人是非信不可的!太对不住人家了,竟让人家去看马桶!
王平安看罢,盖上盖子,问道:“这里面只有媚娘的吧?”
李治嗯了声,道:“是,我没有……无病啊,太让你难做了,我对不起你啊,我代媚娘谢谢你了!”
说着话,他双手高举过头顶,深深落下,给王平安重重地行了一礼。而武媚娘也从床上爬起来,给王平安磕头!
见两个皇帝都在给自己行礼,王平安心想:“值了,这人情卖的,十足十!”他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