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治振振了精神,不再想着武媚娘,他道:“今天庆州父老都来了吧,都是来迎接孤和吴王的,孤这里多谢了!”说着,他站起身来,向众人拱了拱手。
堂里的官员和院里的宿老一起站起,向太子还礼,人人心头美滋滋的,看来今天的事定能记入庆州志里,说不定还能刻在石碑之上呢!
李治又道:“父老们如此厚受,实让孤愧不敢当啊!该当怎么感谢各位呢……”
众人心想:“把我们写进书里,把我们写进书里!”
李治看向王平安,道:“无病,你是庆州州牧,你说呢?”
王平安忙道:“如此盛况,足可证明我庆州父老忠于朝廷,为各州的表率……”
众人心想:“把我们写进书里,快快!”
王平安很顺从民意地,接着道:“不如把今天这事记入庆州志里,流传下去,让庆州后人永远记住今天,永远效忠朝廷,效忠太子!”
众人心想:“对,就应该这样,太子殿下快答应,把我们写进书里!”
李治似乎听到了众人的心声,他立即点头,满足了众人的要求。他道:“好,就依无病所言,把这件事记入到庆州志里,在场所有人都要记进去。”
他顿了顿,对李恪说道:“吴王,刚才你问了父老乡亲们的姓名,现在就由你把名字写出来,写两份名单,给庆州长史一份,再给孤一份,孤要收藏起来,永远记得庆州父老对孤的一片深情厚爱!”
李恪一听,本来发黄的脸,刷地就变成黑色了,几乎可以和王平安相提并论了,只不过王平安的是被晒的,而他是被气的!
堂里院里,二百多人呢,怎么可能全都把名字记住?何况他根本也没想去记,只不过是故做亲善,邀买人心罢了。事实上,他连庆州的长史叫啥名字,都没记住!
官员们和宿老们静悄悄地,都看着李恪。他们也都知道,要想让吴王把所有的人名都记住,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是谁,心里都觉得,刚才吴王对我那般亲热,就算记不住别人的,我的名字总能记住吧!
记不住别人的无所谓,但要是没记住自己的,那就会非常失望了,而失望之后,往往随之而来的便是怨恨!
升米恩,斗米仇。要么就象李治这样,就按着正常礼仪走,谁也无法挑理,李治眼角余光扫了谁一眼,谁都会感到受了重视,从而心中欢喜;可要是做得太过火,风头出得太大……那往往会风助火势,可就要引火烧身了!
太子发话,仆人立即拿来文房四宝,放到了李恪的桌上,让他挥毫,记下所有人的姓名!
李恪本就身子虚,这时更加的站立不稳了,心中一乱,更加想不起人名了,连一个都想不起来。他没有带幕僚进来,侍卫们又不会出主意,无法求助,只好看向庆州长史,心想:“你是庆州除了王平安之外,最大的官了,现在你不说两句啊,替我把姓名写一写!”
庆州长史车四通见吴王看过来,心想:“不会忘了我的名字吧?”他心头不快,陪着笑脸道:“下官车四通,愿为吴王殿下代笔……”
没等李恪回答,李治摆手道:“不要你代笔,孤很重视这件事的,还是让吴王来吧!”他不叫三哥,只叫吴王,这不是商量,这是命令!
李恪拿起笔,茫然四顾,就见官员和宿老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个个满怀希望。他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怎么又被李治给修理了,自己这不是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李治很好心地道:“要是都写出来,未免太耗费时间,不如只写一半吧,另一半等宴罢再写!”
见李恪还不动笔,汗水滴答直流,已然掉落纸上。李治又道:“那写五十个人名?二十个?那就写十个吧!那……”
李治转头看向官员和宿老,见人人脸色不快,目地达到,他道:“一路上,吴王身体不适,得病了,现在还没好,不如先让他去休息吧,诸位以为如何?”
看看,多体贴,多好的太子,多好的兄弟啊,手足之情表露无遗!
众人还能说啥,只能关心一番,让吴王去休息,不要累着了!
李恪只好放下笔,被侍卫们扶着,灰溜溜地走了。来到庆州,第一次宴会,他就闹了个灰头土脸,一口酒没喝呢,就睡觉去了!
李恪一走,李治拍手道:“好,这便开宴吧,孤与诸位,一醉方休!”
众人齐声感谢,能陪太子吃饭,就等于是陪日后的皇帝吃饭,这是莫大的光荣!
酒菜是早就准备好的,一声令下,仆人们立即将酒菜摆了上来,伺候太子及众人吃喝。仆人们心里也是高兴的,能伺候太子吃饭,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大大的光荣啊,当仆人当到这个份上,绝直就可以称得上是盖世豪仆了!
推杯换盏,纵情享乐,赞美大唐,赞美太子,赞美王平安,赞美今天天气很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吃得红光满面,尽欢而散!
吃罢了酒,李治稍有酣意,王平安扶着他,往后宅走。李治让侍卫离得远些,他小声道:“无病,媚娘……”
王平安道:“先不说她,殿下休息,养足精神要紧!”
李治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催,可是心里却有些难过,自己到了庆州,竟然还不能和武媚娘再度温存,实在是不够痛快啊!
王平安道:“殿下,世上之事,不如意十居七八。不过,万事只需耐心些,总有圆满的一刻!”
“是啊,是啊!”李治道。他被王平安扶着,来到后宅的主院,这里原来是王氏夫妇住的地方,现在腾出来给李治住了。
王平安扶着他到了房门口,道:“殿下,臣给你安排了一个贴心的婢女,您洗洗尘土,好好休息吧!”
李治叹气道:“贴心,何谓贴心?”随着王平安推开门,他走了进去。
王平安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松开了扶着李治的手,心想:“惊呼,叫啊!”
李治啊了一声,看向屋里,屋里地上站着一人,正是武媚娘!
王平安又想:“叫媚娘,激动点儿!”
李治情绪突然高涨起来,他叫道:“媚娘!”
武媚娘此时已经显怀,肚子凸了出来,她和李治的关系,使得王氏夫妇和王平安都不会难为她,她主动要求“伺候”太子,那就伺候呗,反正太子得有人伺候,她便等在屋里,等着和李治鸳梦重温。
王平安看向武媚娘,心想:“叫殿下,然后流眼泪,千万别擦,让眼泪流!”
武媚娘哽咽地道:“殿下!”眼睛一眨,泪水滑下,她并没有去擦拭,只是盯着李治看,深怕一擦眼泪,李治就会消失不见一样!
王平安又心想:“太子张开双臂,媚娘边叫太子,边跑过来,扑进他的怀里,紧紧抱住……唉!”他前面的事都料对了,可偏偏这个料错了!
就见李治叫道:“媚娘,媚娘!”一连叫着,一边跑了过去。
而武媚娘没有动地方,双臂张开,激动万分!
两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王平安眨巴眨巴眼睛,无可奈何,人家李治非要扑进武媚娘的怀里,这个实在是没办法,自己总不能叫停,让他们按着自己所想,再来一遍吧!
摇了摇头,他伸手关上了房门,让里面的两个人,互述思念之苦去吧!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别同样胜新婚
王平安回了前头,去安排李治和李恪带来的随从,这两位大人物带来的两批随从,个个不好伺候,这事儿那事儿的,事儿奇多无比,不少人都挺招人烦的。
王平安出来后,把李恪的随从打发到附近的民宅,他已然租下一片民宅,足够李恪的随从住了,连李恪也安排进了那里。而李治的随从就安排在刺史府周边的街道里,他正好早就买下了这些街道,这回派上了用场,让李治的随从住了进去。
至于那些吏部跟来的官员,那可是以后很有前途的人,可不能随便安排地方,没准以后谁就当上地方大吏呢,这时候不好好结交,更待何时。他包下城里最大的客店,让官员们住进客店,好生招待,尽力让官员们满意。
安排好了这些,天色已经暗了,王平安安排了家宴,想要去请李治赴宴,这是和领导拉近关系的最好时机,他自是懂得做的,一家人都等在后宅的花园里,而池塘里更是安了一溜的水车模型,等着李治观赏。
王平安去了李治的院子,轻轻叩打院门,道:“太子殿下,您可要出来看看水车模型?臣已经安排好了!”
院内却无人应答,王平安趴着门缝,往里面看了看,见院门没有上闩,自己走时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并无改变。他轻轻推开院门,站在门口,向里面望去,见屋子那里静悄悄地全无声响,也不知李治和武媚娘有没有睡觉。
他有心转身离开,可又觉得还是叫一声比较好,只要李治应声了,那就啥问题没有了,李治愿意去赴宴,那就去,要是不愿意,那就拉倒。
王平安提高声音,叫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可曾安歇?”
稍等片刻,就听屋里传来李治的声音。李治道:“歇息了,有事儿明天再说吧!”
王平安这才放心,还在屋里就好,他道:“殿下路途劳累,好好休息吧,可莫要再累着,您可悠着点儿!”
屋里传来李治长长嗯的一声,似乎他很舒服,武媚娘却没有发出声音,不知他俩干什么呢!
王平安道:“那臣先离开了,周围用安排伺候不,臣叫些侍卫来?”
这回李治倒没有立即回答,屋里传来微微的说话声,好象武媚娘在和李治说话。片刻,李治道:“无病,你送来些酒菜,弄点狗肉来吃,再送来些酒,不要仆人,你来送,放在窗台上就成了!”
王平安心想:“饿啦?还要狗肉,看来是做了不少的体力活儿!”他答应一声,关上院门,去了厨房,亲自为李治和武媚娘准备酒菜,先得去找条狗才行。
屋里,衣服扔得满地都是。
李治半躺在床上,后背垫着枕头,肩膀露在外面,右手搂着武媚娘,而武媚娘则躺在他的怀中,两人正在说悄悄话。
他们久别重逢,见面之后,来不及用言语互述思念之情,便改为更直接的,用行动证明了何谓思念,干柴烈火,熊熊燃烧,把小屋差点儿给点着!
放一把火不够,又放第二把,放了第二把,还嫌不够,又放了第三把!折腾了好半天,直到王平安来之前,他俩才把火放完,躺在一起喘气!
武媚娘躺在李治的怀中,用手指在他胸前画着圈,小声说道:“殿下,你真是很是英勇,媚娘钦佩!”
李治很得意地道:“那是,我最近常打无病教的升仙术,虽然不能真的升仙,但身体却强健了不少,精力充沛,可能是体内积累了不少仙力的缘故吧!”被心上人夸奖,他自然很开心,忍不住自吹几句。
武媚娘欢喜地道:“殿下常练习升仙术,听说那是小仙翁教给舅舅的奇门妙术,效力无穷,殿下有闲,可一定要教教媚娘啊!”
李治笑道:“好,我手把手地教你!”
武媚娘又道:“那,那殿下的仙力还有吗?能不能现在就教媚娘?”她媚眼如丝,身子紧紧贴着李治的身体,轻轻摩擦。
李治呃了声,这个有点难度,一口气放三把火了,第四把得歇歇才行,一时半会的,没法再举火燎原了!他道:“仙力嘛,得恢复一下才行。媚娘不必着急,让我运下气……”
武媚娘嘻嘻笑了声来,道:“可是要等天黑了,月亮升起,殿下吸取皓月精华,这才能教导媚娘么?”
李治眼前出现一幅画面,明月当空,而他和武媚娘在院子里……放火烧院子……真是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他道:“刺史府内人多眼杂,你我修炼升仙术怕是会让人看到,偷学了去就不好了。不如我们找个时机,去野外游玩。夜半之时,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咱们吸收天地之灵气,星月之精华,那时我们修炼升仙术,必可效果明显,可以飘飘欲仙!”
武媚娘一听,眼睛发亮,道:“只能晚上修炼吗,白天可不可以?我们在野花丛中修炼,吸收太阳的精华,这样升仙术的效果,岂不是要更大些!”
两人的脑海里同时出现了一幅太阳底下,野草丛中的画面……
王平安教给李治的升仙术,就是太极拳,强身健体之用,可不是什么心经啊,真经啊之类的。李治和武媚娘调笑,拿升仙术来幻想画面!
想了片刻,李治满脸憧憬地道:“那,可是真的挺好啊,我还从来没有试过呢,一直没有机会。”
武媚娘正要说话,忽听外面院门响,王平安的话声传来。两人顿时沉默,谁也不吱声,以为王平安很快就能走呢!
李治靠近窗户,他轻轻打开一条小缝,往外望去,而武媚娘很娇嗲地,竟然顺势,趴到了他的背上,还用手在李治的身上继续画圈,只不过范围大了些,李治强忍住不发出声响,憋得好辛苦。
见王平安推开门,李治这才回手,抓住武媚娘的手,不让她再画圈了,再画下去他就要燃烧了!
听了王平安的问话,李治这才回答,可他抓住了武媚娘的手,武媚娘却亲起他的脖子来,把李治给弄得,又是难受,又是舒服,两种感觉混合着来。
王平安就在外面,而他俩却如此亲密,都感大是刺激。武媚娘凑到李治的耳朵,冲他耳朵里吹热气,李治发出了嗯的长声,让外面的王平安给听见了。
武媚娘嘻嘻而笑,道:“殿下,你的仙力恢复得如何,听说狗肉那东西很补的,要不要来点儿?”
李治小声道:“狗肉很补吗?那好,我正好饿了,想必媚娘也饿了,不如咱们就来点儿狗肉吃吃,让无病去准备!”
他这才管王平安要狗肉吃,王平安从而得知太子殿下定是做了不少体力活儿,便给他找狗肉去了!
王平安走后,李治回过身来,笑道:“媚娘,刚才无病在外面时,咱们却还亲热,我有种特别的感觉,非常开心,特别的痛快,真恨不得无病在外面多待一会儿!”
武媚娘也道:“是啊,媚娘也有这种感觉,真的是……怎么说呢,就是……哎呀,我也不会形容,反正就是特别兴奋,比光是咱俩的时候,还要兴奋呢!”
李治笑道:“咱们英雄所见略同,不不,是英雄雌所见略同。要不这样,等无病回来时,咱们让他在外面等着收盘子,然后我们……”
武媚娘掐了他一把,嗤嗤笑道:“我们在屋里练习升仙术!”
李治笑道:“对对对,就要如此!”
在皇宫时,他俩循规蹈矩,也只能循规蹈矩,几乎习惯成自然,可一旦礼法的外装被撕掉了,他俩放纵起来,竟比普通人还要疯狂,竟然要追求起刺激,玩些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新花样儿!
王平安跑到了厨房,问里面的厨师,道:“有没有狗肉?现去打一只,来不来得及?”
刺史府里好几个厨师呢,见刺史大人亲自跑来,不问山珍海味,却问狗肉,他们无不惊讶。
为首的厨师道:“回大人的话,狗肉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以往都是给下人吃的,您还是吃羊肉吧,咱们这里备了上好的羔羊肉,鲜嫩得很!”
在古代,民间俗语:狗肉上不了席面。只有穷人才会吃狗肉,比如杜老大他们村子里,养狗是为了度饥荒。所以,刺史府里的厨房有狗肉,但绝对不会给刺史大人吃,而是给下人们解馋的,比如干了一天的体力重活儿,回来后,喝上一碗狗肉汤,那是真解馋,大荤!而给刺史及家人吃的肉,大都是羊肉,猪肉和牛肉相对少些。
王平安道:“不要羊肉,要狗肉,要是有的话,现在就做,快点儿!”
厨师们连忙答应,手脚利索地做好了狗肉,香喷喷一大碗,又配了几样小菜,米饭酒水,一应俱全,放进食盒里,为首的厨师便想拿向后宅,他以为是王平安要吃。
刚出了厨房,却见刺史大人等在外面,厨师大吃一惊,问道:“大人,怎么您等在这里?菜好了,小的给您送去便是!”
王平安接过食盒,道:“你好好研究一下狗肉的做法,这段时间怕是要经常做!”
为首的厨师不明所以然,很感吃惊,狗肉这玩意……刺史大人还真是重口味啊!
王平安提了食盒,一路小跑,又回到了李治的院外。
第六百六十七章 李治乐不思长安
这一来一回,就算半点时间没有耽搁,而大厨们的手艺再高,做菜再快,可也两刻钟的时间过去了,此时天色已然大黑,星光点点,月亮挂在天边。
王平安来到院外,又敲门,道:“太子殿下,臣把菜给您送来了,可否能进来?”
李治正站在床上,比比划划地打着太极拳,而武媚娘在旁看着,不停地嘻笑,还跟着李治的动作学,两人正玩得开心呢!
听到王平安在外面叫门,李治小声道:“无病回来了!”他身上没有穿衣服,虽然肌肉不多,但只要不穿衣服,就有点爷儿们样,看得武媚娘两眼放光!
武媚娘道:“舅舅定是带了狗肉来,做得还挺快的呢!”
李治大声道:“送进来吧!”他并不穿衣,而是站到了窗户前,还不停地做着各种动作,把武媚娘乐得,趴在床上,嘴里咬着被头,笑个不停。
他俩就和王平安隔着一层窗户纸,都感刺激到了极点,兴奋得要命!
王平安应了一声,推门进来,回身关上门,走到窗户前,小声道:“还请殿下打开窗子,臣把食盒送进来!”
李治看向武媚娘,武媚娘笑着钻进了被子里,把头都给捂住了!李治坐了下来,拉过被子,围在腰间,而武媚娘顺势就凑了过来。李治发出了哎呀一声!
隔着窗户,王平安在外听着李治哎呀,忙问道:“殿下,您怎么啦?”
李治很舒服地吐了口气,道:“没什么,孤很好!”他将窗户打开一半,接过王平安的食盒,拿进屋里。
窗户一打开,王平安立即别过头,不去看里面,里面发生什么事了,他又不是不知道,有什么好看,不怕长针眼么!
李治将窗户关上,这才道:“无病,你就等在院子里吧,孤用完膳,你把盘碗收走。”
王平安一愣,心想:“让我收盘碗?明天再收也来得及啊,让仆人收就成,何必让我收呢?”
他退后几步,眨巴着眼睛,看着窗户,心里琢磨起来。正琢磨着,就听屋里发出了古怪的声音,还有压得极低的笑声!
一下子,王平安就明白了,不会吧,这么……他俩可真是很有胡风啊,听说突厥人就喜欢玩这种花样儿,新人成亲之时,无数的小孩去掀帐篷,而新人却并不介意,反而外面的小孩越多,新人们越来劲!
王平安脸色难看,这两位可都是以后大得不能再大的人物,可现在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它日无米炊,未免放纵得过了头!
他可不想在院里等着,眼珠一转,他道:“殿下用餐,请让臣做诗,以悦殿下,助助酒兴!”不等李治答应,他便开始吟诗,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治和武媚娘正开心着呢,忽听王平安念起诗来,更加兴奋,感觉世上最快乐的事,不过如此!
王平安一首诗念毕,听见里面笑声不止,他当即大怒,就算两个以后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女皇,现在女皇的肚子里还有个太子,那也不能这么个玩法啊!他俩玩他俩的,可不能把自己牵扯进去,太不象话了!
他大声道:“臣又有一诗,不过题材却不同平常的诗句,殿下听好。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平安念罢,一甩袖子,转身离开了,并不在院里等着收盘子!
屋里的李治和武媚娘再不嘻笑,他俩沉默了,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他俩分开的时间不算短了,连武媚娘的肚子都显怀了,刚一见面,难免兴奋异常,做出种种过度之事。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王平安一首“乱七八糟”的诗,就如一盆凉水相仿,哗地就倒到了他俩的头上!
兴奋劲儿过去,他俩都安静下来,互对无言。好半晌,武媚娘才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殿下,要是咱们能朝朝暮暮,那该有多好!”
李治叹了口气,道:“我也想啊,可现在时局无奈,我也没办法。”
武媚娘摸着肚子,道:“舅舅说了,媚娘怀的是男孩,按月份来讲,怕是不到年底,他就要出生了。殿下,你给他取个名字吧!”
“取名字……”李治想了片刻,道:“我们情投意何,却生于迂腐之世,怕是世人容不下我们,这孩子出生之后,怕是童年不会多么的快乐。我实感对不起他,想不出好名字来,要不然媚娘给取一个?”
关于孩子的名字,武媚娘想了好久,早就想好了,她知道李治是个没主意的,只要自己说出来,他就会答应。
武媚娘道:“要是让我来取,那就叫‘四海’,李四海,如何?”
李治立即摇头,道:“这个,这个名字恐怕不合适吧!”
李四海,这个名字如是平常百姓用,并不特殊,比如李大州,李双河,李三山,李四海,等等,很正常。但要是皇家的孩子叫了这个名字,就是大大的不妥了,比如李承乾,承乾二字取自承乾殿,这是有喻意内涵的!
四海池是甘露殿里的水池,虽然不大,但却是皇帝御用的,李家的儿孙取了这个名字,岂不是和承乾一样,说这个孩子要当太子,以后要当皇帝么!
武媚娘就知道李治不会答应,退居其次,她假装想了想,又道:“那不如就叫做崇贤?李崇贤,殿下看好么?”
“这个……”李治现出为难之色,刚才的四海是父皇宫里的,现在崇贤改成是自己宫里的,这都是大有喻意的名字,不能随便用在李家儿孙的身上啊!叫崇贤,岂不还是暗示这孩子以后要当太子,住在东宫里么。
武媚娘生气了,道:“还是不行?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殿下只说对不住孩子,可却只知对不住,却不知补偿,只是让他可怜下去。”
李治连忙安抚,道:“要不你再想一个,别取皇宫里的名字啊,取个……取个普通些的吧,普通些好,能保孩子平安,不引起阎王爷的注意,孩子才能长命百岁啊!”
武媚娘道:“好,那就要个普通点的,阎王爷不愿意收的。就叫李狗剩吧,狗都不要,都剩下的人,阎王爷更不要了!”
李治苦着脸道:“媚娘,不要制气嘛,我的儿子哪能叫狗剩呢!”
“那就叫犬剩,这个好听吧!”武媚娘又道。
李治道:“这个……也不太好听吧!”
武媚娘哼了声,道:“那就叫来福,这名字好,就叫这个吧!”
李治哎呀一声,道:“媚娘,好歹取个符合皇子身份的名字啊,不至于这么普通的呀!”
“来福挺好听的呀!”武媚娘脸一沉,假装又思考起来。李治默不作声,看着她,等着她想新名字,不敢打断思路。
好半晌,武媚娘道:“就叫李踆吧,踆有后退之意,这孩子以后不敢和兄弟们争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又有蹲之意,谁让他有我这么个苦命的娘,所以只好蹲着了,不敢站起来,矮人一截,不过总比跪着强!”
李治被前面几个名字吓住了,一听这个名字,赶紧点头,道:“好,那就叫李踆,这个名字好,就叫这个吧!”
武媚娘这才高兴起来,夹起块狗肉,道:“殿下,我们吃饭吧!”
李治吃了狗肉,嘴里连声嗯着,心想:“总算把孩子的名字给解决了,真是难为死我了!”
武媚娘却又道:“就叫这个名字,殿下不会再反悔了吧,要是反悔,那怎么办?”
李治咽下肉,笑道:“我要是反悔,以后我就叫狗剩!”
武媚娘笑道:“好,那这孩子的表字呢?其实我也想好了,就叫金乌吧!”
李治呃地一声,差点儿噎着,脸色又苦了起来,道:“媚娘,不必如此吧!”
“那你就得叫狗剩!”武媚娘气鼓鼓地道。
李治叹了口气,道:“好吧,那就叫金乌吧,不过他在束发之前,还是不要让人知道这个表字,太引人注意了!”
武媚娘这才高兴起来,温柔地替李治擦了擦嘴角,道:“就依殿下,什么都听你的!”
李治心想:“哪里听我的了,明明就都是听你的嘛!”见武媚娘高兴起来,他又觉得挺值的,也高兴起来,两人亲亲热热地,互相喂着,吃起饭来,还喝了点小酒助兴。
踆,确有退之意,但古人取名字,向来重视的是引申义,而这个字的引申义可了不得,乃是三足金乌,踆乌,代表太阳!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叫李踆,还是等于暗示这个孩子以后要做大唐的皇帝,而表字金乌,已然不是暗示,是明示了!
吃罢了饭,两人继续燃烧爱情的火焰,胡天胡地,不知所谓!
王平安回了花园,见父母都等着呢。
王有财道:“平安,你怎么这么半天才回来,太子呢?”
杨氏则道:“这菜是要热热,还是做新的?”
王平安道:“热热吧,不用做新的了,太子在屋里吃,不来了。”
王夫夫妇互视一眼,心知肚明,没说什么,叫仆人去热饭菜,太子不来,他们一家人自己吃就是了!
府外,民居之中。
李恪躺在床上生气,他身子并没有见好转,反而病情又有加重,被气的,今天当着庆州那么多的人面,被李治摆了一道,他要是不生气,那就怪了!
他猛地坐起身,感到一阵眩晕,稳了稳心神,叫道:“来人啊,人都跑到哪儿去了!”
王平安给他安排的地方,是个大财主的别院,其实就是金三全的宅子,王平安这么做是想监视李恪,万一他起什么坏心眼,使手段啥的,自己好能早些知道。这处宅子在长安算不上什么,但在庆州却是数一数二,相当豪华,没半分委屈了李恪。
李恪的幕僚和能人异士谁也不傻,知道吴王千岁被削了面子,谁肯在他身边找不自在,都远远的躲了开去。
李恪叫了两声,侍卫首领跑了进来,没办法,别人能躲,他却是躲不掉的。侍卫首领进来,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恪道:“去王平安那里转转,不要打草惊蛇,只查查他和李治在做什么,有什么可疑之处,报于我知,你亲自去,本王信不过旁人!”
这是对侍卫首领莫大的信任,可侍卫首领却没感到有什么荣幸的,天都黑了,这时去刺史府乱转,绝对的苦差事,不说会不会被人发现,光是累也累够呛啊,走了一路了,到了地头儿还不让休息!
侍卫首领装出一副郑重的表情,道:“是,属下这就去,去查查王平安有什么龌龊,他这个人就很龌龊,所以一定不在干好事!”转身就跑了,不敢在李恪面前多待,深怕再有更重的任务派下来。
李恪躺回床上,心想:“明天得让王平安开药了,这般熬下去,我可受不了了。这王平安也混蛋,老老实实在太医署当他的太医呗,没事抱什么李治的大腿,尽给本王找麻烦!”
侍卫首领了出别院,带了两个手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