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转头看向王平安,心想:“听母妃说,王平安不知为什么得罪了长孙无忌,也不知是真是假,确是该和他结交一下了,他知道无数李治的秘密,是大可利用之人。”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这么多年下来了,长孙无忌一开口,他就知道下面是什么话,心想:“宜州?雷州?都够往南的,热的很,在那里许敬宗是绝对不会受什么苦寒的,肯定能把身子养回来!”
长孙无忌道:“许敬宗于朝廷有功,应当褒奖,而长安寒冷,他又受不了严寒,不如派他去崖州,那里气候温暖,既可让他将养身体,又可继续为朝廷效力,一举两得。”
大臣们一起把嘴咧开了,许敬宗到底咋得罪了长孙无忌了,咋得罪的这么狠呢,竟然要被流放到崖州去,还能再南了吗?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太狠了,比雷州还远啊,都过海了,到了天涯海角了。许敬宗虽然在关外丢人现眼,可也不至于这么修理他,从最北边回来,就直接打发到最南边,这不是等于要整死他嘛!
王平安在下面则想:“崖州?那不是海南岛么。好地方啊,风景秀美。可惜这时代的人不懂欣赏,要换在了现代,去海南岛观光,那可是妙事一桩啊!许敬宗运气不错,既能去崖州刮地皮,又能渡假玩乐,太便宜他了!”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地,整个殿内无人说话,谁也不反对,但要说赞成,却也没人出来附议。
李世民等了片刻,见大臣们没反应,便问道:“如此,许敬宗在中书省的职位便要出缺,那么要谁补这个缺呢?”
李治不等长孙无忌说话,他立即便道:“儿臣以为,折柳县公王平安为人谨慎,办事得体,可以接任这一职位。”
王平安在后面精神一振,这是太子在堵自己的嘴了,要让自己当中书侍郎,这可是迈向中书令的重要一步啊!只不过,事先他怎么不和自己说呢,难不成是武媚娘给他出的主意?
一想到武媚娘,王平安心里挺不是滋味,以前李治啥事都找自己商量,可现在却改去找武媚娘了,看来这世上最硬的风便是枕头风,古人诚不欺我也!
李治要是重视起别的谋臣,从而使王平安失宠,那王平安就真得想办法,使劲拍李治的马屁,争取夺回宠爱了。可李治重视的人是武媚娘,那王平安就没办法了,好在武媚娘和他是同一条战壕里的人,大家谁也不用整谁,只能互相扶持。
李世民看向朝班里的王平安,皱了皱眉头,又看向长孙无忌,想听听他的意见。
如换在以前,长孙无忌必会顺着皇帝的心意,打压一下王平安,说什么年轻人还要再历练一下,可事过境迁,随着李世民身体越来越差,长孙无忌的想法也在改变,他不是特别想再压一压王平安了,反而想要大力扶持。
李世民自己是不会承认他时日无多的,人一上岁数就特别忌讳这些事情,反感别人说有关的话,不单是他这样,绝大多数的老人,都是如此,这是普遍现象。他该压王平安,还是会压的,这种心态不会有什么改变。
可长孙无忌不是这么想了,皇帝身体不好,该发生的事情,早晚得发生,只是在尽量拖延发生的时间罢了。而做为朝中第一大臣,一旦新老皇帝交替,那么朝廷里的政局也要发生变化,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他是李治的亲舅舅,可在新的朝廷里,他能不能还有今天的权柄,尚未可知。
权力这个东西,要么别沾,沾上了就放不下!所以,他得提前做好准备,布好局,使得就算是朝廷里发生了变化,也要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变化。
对于长孙无忌来讲,王平安即将成为他的实在亲戚,要成他的外甥女婿了,这绝对是自己人,须要大力扶持,拉进自己这一阵营里的。而老皇帝一旦驾崩,新皇登基,这时候王平安要是能够上位,那么他只会感谢新皇,而不会感谢他。
如何让王平安这个必定会成为重臣的人感谢他,以后听他的吩咐,成为他这一阵营里的得力干将呢?那就得提前给王平安铺路了,告诉王平安,路是我给你铺好的,我才是你的伯乐。
李治要给王平安铺路,长孙无忌想不到这是武媚娘的主意,实事上他连武媚娘是谁都不知道。但既然要提前做准备了,要拉帮结伙了,那么他就得参予进来了,得让王平安感谢自己才行。
李世民一看他,长孙无忌只稍顿片刻,就把事情想明白了,他道:“皇上,老臣以为,王平安虽然有些才干,但年纪太轻,于处理朝政方面,尚无经验可谈,接任中书侍郎一职,还需缓缓。”
这正是李世民的意思,他点头道:“是啊,王平安确是在经验方面有所欠缺,还不适合担任中书侍郎这么重要的职位,这件事以后再议吧。马爱卿这些日子辛苦些,留意一下,看看谁能接替许敬宗的位子。”
顿了顿,他又道:“还有,让许敬宗早点离京去崖州吧,任崖州刺史,仍挂中书侍郎之衔。”
马周立即出班,道:“老臣遵旨。”
李治满脸的悻悻然,又回了自己的台阶上,长孙无忌则慢慢退回了朝班。
李治心想:“看来得了机会,还得求求舅舅,让他同意无病出任中书侍郎才成,他要是不同意,父皇便不会答应。”
长孙无忌心里却暗道:“待我们一起去骊山时,我找王平安谈谈,和他说一番道理,再安排个差事给他,让他出出风头,再接任中书侍郎,如此一来,这路就变成是我给他铺的了。”
人群里的李恪却心想:“看起来,王平安是真的得罪了长孙无忌,只是不知他俩的矛盾出在何处?”
王平安却满不在乎,中书侍郎这个官职,对他来讲无所谓。不过许敬宗这个人,倒是可以利用一下,许敬宗这个人眼光独道,极会投机取巧,但开国的这批老臣,最反感的恰恰就是他这种人,只有等武媚娘上位,他才能跟着上位,可现在看起来,武媚娘是不会再需要他了,许敬宗的仕途已经是走到了终点。
既然许敬宗已经不能给他造成威胁了,那何不废品回收,变废为宝呢!许敬宗当官不行,可他对钱财之事最是上心,这是做生意,成为大商人的必备条件啊,灵感寺步行街,正好缺这么个人!
别人喜欢打落水狗,而王平安从不干这种事,谁让他是大好人呢!
王平安不再沉默,他出了朝班,道:“皇上,微臣以为,许敬宗不适合出任崖州刺史。”
李世民微微一怔,王平安向来是你不问他,他就什么都不说,今天怎么突然反常了?
长孙无忌也转过头,看向王平安,心中奇怪,他不是看不上许敬宗么,我替他把许敬宗废了,正是替他出气啊,他怎么反而……啊,明白了,是气出得不够,他想把许敬宗往死里整!
李恪同样也把头转了过来,先看了看脸上露出诧异的长孙无忌,又看了看站在正中大红地毯上的王平安,心中狂喜,果然是有矛盾啊,王平安竟有胆量反击,这是和长孙无忌干架啊!好,太好了,使劲干,王平安,我支持你!
第五百五十八章 李恪上门
李世民笑了笑,道:“以往上朝。王平安向来话少,今天倒是出奇,竟有事要奏。好啊,你且说说看,许敬宗不适合做崖州刺史,那他适合做什么?”
王平安道:“启禀皇上,崖州地处偏僻,民风悍蛮,怕是许敬宗无法胜任刺史之职!”
初唐,崖州属于岭南道,广州中都府管辖。后世此处风光秀美的,乃是旅游渡假的好去处。可在初唐时节,这里却并非如此,此时的崖州,除了当地居民外,大多数中原去的人,都是囚犯。每每官府有判决下,流放岭南,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来讲就是将犯人,流放往崖州这个方向的。
实事求是地讲。民风悍蛮可是一点没形容错这个年代的崖州,确是强人众多,这里的地方官极不好当。一千多年前的崖州,和后世大大不同,除了风景依旧之外,再也无半点可以比较的地方了。
李世民忽地一乐,问道:“你怎么知道许敬宗无法胜任,从哪里得知的?你这样说,可是要大大得罪人的呀!”
许敬宗以中书侍郎之职,被贬到崖州去当官,这已是委屈得不能再委屈的事了,你竟然说连这个他都没法做好,未免把许敬宗糟蹋得一文不值了!
王平安心想:“得罪人?我这还叫得罪人?那你们这叫什么了?对,你们这叫为他好,一切为他着想!”
他道:“微臣自是有根据的,崖州那里情况特殊,如果想要在那里做好地方官,怕是必须得用雷霆手段,压制当地不法之民,可是许敬宗是万万压制不住的,因为他信佛,不打人,不杀人,甚至不骂人,一团和气,如何能够管理好那么凶险的地方呢?”
大臣们听了王平安的话,心里一起点头。崖州那里流放的犯人不少,如果不强力弹压,那的确是不好治理的。大家心里是这么想的,可表面上人人却都摇头,表明态度,大大的不以为然,绝不附议王平安,以免得罪了长孙无忌。
李世民道:“信佛?信佛之人太多了,难不成就因为信佛,就不能当官了?以国家律法处罚有罪之人,并不影响修行,这跟信不信佛没有关系啊!”
王平安忙道:“皇上有所不知,那许敬宗已然皈依了佛门,并且有了法号,名为悟净,是玄奘大师的得意高徒。其实呢,象马大人刚刚说的,他每每在办公时伏案,那不是在打瞌睡,而是在心中默念经书,是在修行呢!”
李世民大皱眉头。这话怎么说的,难不成办公时睡觉,还成了有理的事儿了?长孙无忌也是不解,不明白王平安干嘛要给许敬宗说好话,他问道:“王平安,你到底要说什么,直白的说出来吧,不要左顾而言它。”
王平安答应一声,道:“微臣以为,许敬宗不适合去崖州那里为官,但他却有另一项长处,就是礼佛心诚。最近长安民间的善男信女们正打算募集善款,想要为从天竺回来的高僧玄奘大师,盖一座有史以来最高的雁塔,名为通天浮屠。要盖好此浮屠,自需诚心礼佛之人才行,所以微臣以为,许敬宗适合做此事,等他盖好了浮屠,以后再打理灵感寺周边的相关事宜,再是合适不过。”
大臣们这才明白,原来是想让许敬宗去当一个类似庙祝的人啊,让中书侍郎去当庙祝,这可真是太大材小用了!不过也好,总比去崖州要强上百倍,至少还能留在长安这种繁华之地,不用千里迢迢地去吃苦受罪了!
长孙无忌嘿然而笑,这也不咋地啊,其实还不如把许敬宗流放到崖州去呢。好歹他虽失了势,但也不至于在长安被旧同僚耻笑,还能在崖州刮刮地皮,作威作福。可要是真做了类似庙祝一样的人,他的面子往哪儿搁,又如何面对昔日朝中的同僚呢?
李世民也嘿的笑出了声,他问道:“王平安所言,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谁也没出声,一起看向长孙无忌,就连马周都看向他了,只要长孙无忌说行,谁也犯不着说不行啊!
长孙无忌稍一犹豫,李恪却抢先一步,站了出来,大声道:“启禀皇上,儿臣以为不妥,许敬宗不适合主持通天浮屠的修建,还是让他早早出京,去崖州赴任比较好。儿臣赞同长孙大人的提议!”
长孙无忌见他跳出来说话,心中暗哼,小兔崽子,我想如何处置别人,也容得着你多嘴多舌吗!他上前一步。道:“老臣以为,吴王所言大谬。刚才老臣不知许敬宗竟有悟净的法号,诚心礼佛,这才提议让他去崖州为官,可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自然便不会再让他去。老臣以为,让他主持建造通天浮屠,乃是知人善任之举,以后再管理庙产,更是理所应当!”
顿了顿,他看向李恪。又道:“所以说,吴王不能因势利导,无法做到知人善任,乃是读书太少的关系,做不到以史为鉴。皇上应让吴王回家闭门读书,待他能做到以史为鉴,再上朝辅佐皇上和太子,如此方可。”
王平安看了眼李恪,心想:“他跑出来说这么句废话干嘛?结果还要挨训,莫名其妙。”
大臣们则心中都想,李恪顺着你的话说,还要被你训。他顺着你的话说,赞同你的观点,竟然成了读书太少,连以史为鉴都弄出来了。你直接说你烦他,不就得了,省多少事呢!
李世民笑了两声,摆了摆手,道:“恪儿回家后,多多用心读书吧!”不咸不淡地“关心”了一下李恪,又道:“那就不让许敬宗去崖州了,让他主持修建雁塔吧。还有,那个玄奘和尚,今晚让他来承天门,朕要见一见他,这几天总听太子提起他,朕也想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说完之后,李世民有些疲乏,站起身,慢慢走向后殿。史忠臣尖着嗓子,叫道:“退朝!”大臣们一起行礼,恭送皇帝。
长孙无忌看了看王平安,道:“你今天倒是话多,那许敬宗对你有何好处,竟要为他说好话?”
王平安忙道:“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嘛!”
长孙无忌嘿嘿笑了两声,说了声:“滥好人!”转身走了。他身后的房玄龄等人。一起冲王平安摇头,都没说什么,跟着长孙无忌走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心想:“啥叫滥好人,我不是想让许敬宗发挥一下余热么,让他为我赚钱啊!大唐能人虽多,可象商人似的官员,却是不多,许敬宗这种人少之又少,我不好好利用一下,那岂不是太笨!”
心里一边想着,一边走出大殿,忽听后面有人说话,却是李恪。
李恪道:“无病,那许敬宗现在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他的仕途已然走到了尽头,你帮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他身上再也无法得到好处,又何苦为了他,得罪了国舅爷呢?”
王平安一回头,见是他,忙又说道:“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嘛!”还是这句。
李恪低声笑道:“说得好,与人为善。无病,本王今天也是与人为善,帮了你的忙啊!”
王平安呃地一声,没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李恪拉了他一下,道:“听说那玄奘和尚很有些本事,不如一同去看看?”
王平安道:“好啊,下官便是和他住在一起的,正可陪王爷一同去看他。”
两人出了皇宫,一同骑马向灵感寺走去。路上,李恪道:“无病,今天为了你,本王可是挨了国舅爷好一通训,连父皇都对本王不满了,还让本王回家多读书呢!你说,你该怎么报答本王?”
王平安呃了声,道:“这……如何说起?嗯,王爷看重下官,下官感激不尽,王爷如果有事吩咐下官去办,尽管开口明示。”
李恪笑道:“看来你是没明白怎么回事啊!好,本王就明说给你听。”他停顿少许,看了眼王平安,见他确是茫然,不似作伪,这才道:“国舅爷向来不喜欢本王,这点也无须隐瞒,凡是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无病也不用装糊涂吧?”
王平安心想:“是个人就能看得出来,还用问我吗?长孙无忌不喜欢你,难不成你就喜欢他了?当面叫舅舅,背地里叫国舅爷,摆明了你也不喜欢他呀!”
心里这么想,可嘴上不能这么说,那得多不会做人哪!王平安很茫然地道:“会吗?不会吧,下官从没有这种感觉啊,长孙大人似乎很是关心王爷的呀!”
李恪嘿嘿一笑,这小子真够滑头的。他道:“行啊,那你就接着这么认为吧!凡是本王说好的,国舅爷一定会说不好,一定要反对。所以本王今天冒着被训斥的危险,帮你说了好话,本王一说赞同把许敬宗流放到崖州去,你瞧,国舅爷不就立马儿说不行了吗,当着众人的面就改了主意!本王这不就等于是帮着你,留下了许敬宗吗?”
王平安啊了声,道:“原来,那个……其实王爷不必如此,倒因为下官的事,让王爷为难了。”
李恪干笑了两声,道:“那你打算怎么感谢本王呢?本王可是因为你,挨了训的呀!”
第五百五十九章 名单
王平安心想:“这个人哪。可真够小家子气的,怪不得当不上太子,而且以后还要死在长孙无忌的手中,这种心胸,如何能成得了大器。李治虽然懦弱,可也比他强上一大截子了,至少李治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张口索要好处的!”
他脸上挤出笑容,道:“王爷,你对下官的恩情,下官万分感激,永远记在心中。要不这样,下官请王爷喝酒,您看如何?”
王平安说的话很明白,你能帮我,就算我用不着你帮,但我也依旧感谢你,我请你喝酒,一顿酒而已,肯定是答谢不出什么的,但以后你要是有事。放心,我一定反过来帮你!
好歹也算亲戚一场,就算李恪为人再不怎么地道,一旦要是他出事,王平安也不可能坐视不理的,一定会尽最大所能地去帮他,甚至因为救李恪的命,和长孙无忌翻脸,这都是有可能的。
长孙无忌以后会收拾掉李恪,王平安会救李恪,而以后武媚娘要是收拾长孙无忌,王平安同样会出手去救长孙无忌。在人情薄如纸的皇室,他能这么做,已经是无可挑剔了,够意思够到顶了!
一句永远记在心中,就是最好的承诺!
可李恪却仍不满足,他咄咄逼人地道:“这顿酒暂且记下,就当是你报答本王替你说话了。可是,本王挨的那通训斥,你总不能用一顿酒,就敷衍过去吧?”
王平安干笑几声,无可奈何地道:“是啊,一顿酒怎么能报答完王爷的恩情呢,不如两顿?三顿也行啊!”
李恪哈地一声,道:“无病,你莫要乱扯,喝酒这种事。你还是留着巴结国舅爷吧,本王却是没什么兴趣。”他在马上,向四周看了下,见侍卫们都远远的跟着,便探手入怀,取出一张折好的纸来,递给王平安。
“你看看这个,估计一下,能照顾上几个?”李恪道。
王平安接过纸,打开一看,竟是一份名单,上面长长一溜,写了几十个人名,后面还有家世出身和籍贯。
看着这张名单,王平安发觉上面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但可以确定,这些人都是今科参考的士子,想必是投行卷,投到李恪门下的。
王平安皱着眉头,道:“难不成这些人都是京中名厨,王爷您想挨个试试他们的手艺?只是不知他们都是哪些酒楼的大厨啊?”
李恪一挥手。道:“少给本王装糊涂,这些人怎么可能是大厨,他们都是今科应试的士子,向本王投了行卷。你看看,这些人你认识几个,批卷子时,能否照顾一二?”
王平安哎呀了一声,道:“原来不是大厨啊,竟然都是士子。那这就不太好办了,这人也太多了,一科能取中几个进士,怕是加一块的名额,也没这么多吧?”
李恪道:“谁让你全都取中了,再说也不见得非都中进士,这里面有考明经的,进士取的人少,明经的却多,你能照顾到其中三成就可以了。”
“三成?那也得有二十来个呢!”王平安摇了摇头,道:“下官实难办到,无论如何我也照顾不了这么多的人!”
李恪想了想,道:“那两成呢?”
王平安还是摇头,道:“没办法照顾到这么多,下官连十个都照顾不到,顶多三个!”
能照顾到三个,就已经够意思了。长安城里王公贵胄那么多,士子们把行卷投的满天飞,要是人人都来求他照顾,那王平安得照顾多少,三四百?再加上褚遂良要照顾的。还有另一个副主考要照顾的,算一块怕不得上千!
一科取中这么多的人,以后十年二十年的,不用再开科取士啦,一次就取个够本?
李恪嘿了声,道:“三个就三个。本王指给你看,这三个人,你一定要取中,都是进士科的。”
王平安苦着脸道:“都是进士?这个太难办了。下官得褚大人商量着来啊,得看他同意不同意才行。”
李恪哼了声,道:“褚遂良和国舅爷交情好得很,你找他商量,他必不答应,那本王还写这份名单干什么,又何必找你去办?”
“那这可真是难为我了!”王平安将名单揣入怀中,心想:“这年头,走后门儿的人,比我这个后门儿说话都硬气。”
见他收了名单,李恪笑了笑,道:“好无病,你替本王做成了这件事,本王以后一定不会亏待你,要是国舅爷再难为你。你尽管找本王便是,万事有本王给你做主。”
王平安心想:“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就凭你也配和长孙无忌唱对台戏?咦,长孙无忌什么时候为难过我了?”
他道:“王爷,您说的话,下官不是很明白。长孙大人没有难为过下官啊!”
李恪哼哼两声,道:“是吗,没有难为过你?好,那等难为你时,你便和本王说,本王再替你做主不迟!”
他心中暗道:“王平安不承认和长孙无忌有矛盾。不过母妃的话应该是不会错的。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岂能有假?不过,他和长孙无忌到底有了什么矛盾,我还是应该派人详查,说不定不但能抓住王平安的把柄,还能顺手抓住长孙无忌的呢!”
两人不再提名单的事,也不再提长孙无忌,岔开话题,只说晚上的灯会,说说笑笑,来到了灵感寺。
官场里的道道儿,说白了就是人整人,别的朝代估且不论,至少初唐时的官场的确就是如此。李恪和王平安脸上热情洋溢,好的跟亲哥俩儿似的。可暗地里,李恪打算要彻查王平安为什么跑去感业寺,想抓他的把柄。
王平安也没闲着,心里盘算,李恪给的这份名单,肯定不能只是要他取中三个进士这么简单,指定有别的说法,得找狄仁杰去分析一下,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圈套。
两人各怀心事,来到了灵感寺。此时的灵感寺,里里外外全都是善男信女,都是来看唐玄奘的,而唐玄奘一连数日开坛,为百姓讲解经书。
看着成千上万的百姓,李恪惊讶地道:“那玄奘和尚竟在民间有如此的名头,当真让人意想不到啊!他不就是去了一趟天竺么,带回几本经书而已,怎地会如此的有名?”
王平安道:“天竺离此十万八千里,一来一回,需要十几快二十年的时间,要说辛苦那是必定的,百姓尊重他,也实属正常。”
李恪哼了声。道:“那怎么办,根本进不去啊,本王还想和玄奘和尚说几句话呢!”
“要不,咱们走后门?”王平安提议。
李恪摆摆手,道:“本王岂是走后门之人,既然这里这么多人,那么现在不见也罢,反正晚上灯会之时,也能见到,那时再和他谈论经文不迟。你自己进去吧,晚上早点去承天门。”说完,他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王平安在后面咧了咧嘴,心想:“这人可真够一说的,都到门口了,硬是不进去。还岂是走后门之人,那他刚才给自己名单算什么?那不就是走后门么。”摇了摇头,他也调转马头,从后门进入了灵感寺。
李恪走远之后,招手叫过他的侍卫队长,道:“本王试探过了,王平安和长孙无忌确有罅隙,但矛盾是怎么产生的,却尚不清楚,你派人好好的去查一查,他们两人到底是怎么起的龌龊。速速查清楚,报于我知。”
侍卫队长问道:“从哪方面入手,从哪里开始查呢?”
李恪想了想,道:“消息最初是从感业寺传出来的,就从那里开始入手查吧。当时王平安跑去找李治,和他说了什么,当时都有谁在场,李治有什么反常的举动,都要彻查清楚,不可有一处遗漏。”
侍卫队长答应一声,心中开始琢磨,该怎么开始查。
且说王平安回了灵感寺,他派人去告知唐玄奘,晚上皇帝命他去承天门观灯,让唐玄奘提前做好准备。他则进了自己的房间,见狄仁杰等在屋里。
王平安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对了,你怎么不在小庄园里读书,跑回来干什么?”
狄仁杰起身,为他脱下外袍,道:“这几日心绪不宁,读不进去书,便回来找大哥。大哥,科考的题目下来了吗?”
王平安心想:“你也学会走后门儿了,而且走的这个直接,竟然张口就问考题。”他道:“早就下来了,我去年就知道了,长孙无忌亲口和我说的。”
狄仁杰大吃一惊,叫道:“早就下来了?大哥,你怎么不跟我说呢!”
王平安气道:“你就那么没出息啊,不能自己答卷,结结实实的考中!”
狄仁杰眨巴眨巴眼睛,道:“自己考中,倒也不难,小弟还是有这个信心的,可现在不是要考中状头嘛,这个就比较难了,也不能光靠大哥批卷子时使劲啊,小弟也得自己使使劲才成。”
王平安笑了笑,道:“不能提前告诉你的,不是怕你嘴巴不严说出去,而是怕你平常说话或者看书时,留意那方面的东西,结果被人猜了去,那岂不是会惹出麻烦。”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现在没关系了,灯会之后便要开科,这么几天的功夫,只要你小心些,少于人来往,倒也不怕泄露考题。你听好了,关于策论一共有两道题。一道是赈灾新法,一道是天花之疾,必是其中一道,其中赈灾新法的可能性更大。”
狄仁杰啊了声,道:“原来是这两道题,小弟早该料到了。”
“你以为你是神仙,连考题都能料到!”王平安随口说了一句,在椅上坐下,拿出那份名单,看了起来。
狄仁杰道:“真的是该早就料到的。大哥当初与小弟相识之初,同样也是一名待考的士子。可过不多久,摇身一变,竟成了副主考。以大哥的年纪和资历,为什么会成为副主考,还不因为这两道题目都与你有关,你根本无需考试的。结果倒好,你不参加考试也就罢了,反过来却考起了我们,从同年变成了座师。”
王平安呵呵笑了两声,仔仔细细地将名单看了一遍,确定其中没有自己认识的。
狄仁杰在屋中慢慢踱步,思考着如何做答,只要知道了题目,那就一切好办,对他来讲,做两篇策论出来,并不如何的为难。
王平安将名单放在了桌上,道:“兄弟,不要先想策论了,你来看这名单,你看看里面是否有认识的人。”
他没有直接说出那三个人名,而是让狄仁杰自己去看。
狄仁杰嗯了声,坐在桌边,拿起名单,道:“小弟和这些人倒也不熟……咦,这个我知道,没见过面,但知道是谁。”
他指向名单中的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正好是李恪给出的三个人名之一。
王平安道:“没见过面,你又能如何认识,可是世交,长辈认识?”
狄仁杰摇头道:“也不是长辈认识,而是听过这人长辈的事情。”指了指那个人名,又道:“这人的姓氏少见,祖籍又是这里,那就很容易确定是谁了。听说这人的祖父得罪过长孙无忌,结果被长孙无忌给杀了。”
王平安目光闪烁,问道:“还有呢?”
狄仁杰低头看名单,一边看一边思索,片刻功夫,他又指出两个人来,道:“这两个人的情况和前一个相同,都是长孙无忌对头的后人,他们也是士子么,要参加今科考试的人?”
王平安点了点头,道:“正是。是一个人托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