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条猛犬是感业寺中养的,感业寺虽是皇家寺院,但总不能派兵在此保护,所以附近不少恶棍无赖经常会来骚扰,寺中的尼姑为了自保,只好养了这么一条猛犬,保护山门。
当初王平安来时,也差点被这条猛犬给咬了,只不过当时他带着保镖,由欧阳利出手,将这条猛犬给打跑了,可这时欧阳利却不在跟前,而狄仁杰却是不会,也没本事出手救这仆人!
仆人只感身上一重,那猛犬扑到了他的身上,后脖梗子上湿乎乎的,如果没料错,应该是猛犬的口水!
狄仁杰勒住座骑。回头叫道:“师太,莫要伤了他的性命,我们走便是了!”
寺门里面口哨声响起,那猛犬并没有当真咬那仆人。汪汪叫了两声,跑回了寺里。寺门里的人说道:“以后再不要来此风言风语的,要不然当真让它咬你们了!”砰地一声,寺门关上。
狄仁杰这才敢回来,他牵过仆人的马,来到跟前,道:“快些起来吧,今天这事是你……是咱们不对,以后少来这里便是。”
仆人爬起身来,步履踉跄地跑到自己的座骑跟前,他受惊过度,连踩了好几下,这才上了马。
两人什么话都不说,打马出了树林,返回长安城。
走到半路,忽然那仆人大骂起来,狄仁杰奇道:“怎么回事,你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吗?为何刚才不骂,现在才想起来骂人?”
仆人哭丧着脸,道:“小人骂的不是寺里的尼姑,而是那些和我讲尼姑美貌的混蛋东西,他们一定吃过那条恶狗的苦头,这才骗小人上当的!”
狄仁杰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那你回去之后,不妨也把感业寺里的尼姑夸上了天去,说她们美得堪比天仙,这不就得了,总有傻蛋还会上当的!”
仆人连声道:“对对,小人回去之后,也要说感业寺是个好去处,小尼姑们又白又嫩,让别人也当当傻蛋!”
一路奔跑,两人又进了光化门。仆人回了哈府,去向自家老爷交差,而狄仁杰则回了灵感寺。
来到寺外,狄仁杰便又见到了人山人海,年过了几天,百姓们有了空闲,便都来礼佛,前来拜见唐玄奘,人自然是多了。寺里寺外,不仅有百姓,更有一溜的马车,而且看样子是官宦人家的马车,似乎有当官的前来拜访,估计是来给王平安拜年的。
狄仁杰进了寺里,径直去见王平安。刚进后院,便见欧阳兄弟站在院内。见他回来,欧阳利上前,道:“小狄兄弟,你要见主人?要是没有急事,你先回自己房里吧,主人的那里有宰相在。”
哦了声,狄仁杰问道:“是哪位宰相?”
欧阳利回道:“差不多都在,他们可不是来给主人拜年的,是在说事情。”
狄仁杰忙道:“那我先回房了,等宰相们走了,我再去见大哥。”说完,回了自己的房间,收拾东西去了。
王平安的屋里,坐着长孙无忌、马周、房玄龄、褚遂良等人。这些朝中大佬今天进宫之后,便来了灵感寺,有事找王平安。
众人坐在桌边,长孙无忌手里拿着一块玉板,问道:“刮痧之术,在民间确是常用,但在宫里是很少被用到的。无病,你的法子可莫要出现偏差呀,出了事你可兜不住的,我们这里谁也兜不住的。”
屋里众人一起点头,马周道:“听说昨天晚上,衡山公主给一个宫女刮痧,结果却差点刮出了人命,后来又说是刮痧容易遇妖,是什么乌鸦精的。且不说宫里人如何传这件事,只说万一刮痧容易遇见邪祟,那就不能给皇上用此术治病了。”
王平安大吃一惊,道:“刮痧容易遇见邪祟,这话从何说起,还是昨天的事儿?”
宫中无秘密,只要出点事儿,立即就能传遍,而马周又是在宫里的西台办公的,什么事情哪可能瞒得过他,而他一知道,别的宰相自然也都知道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如一起去泡温泉吧
马周道:“也许是宫里的人乱传。具体如何,老夫来不及去查问。”
房玄龄却道:“还用得着什么查问,事情明摆着,定是小公主刮痧的手法不灵,有可能是刮错了穴位,导致那名宫女昏厥,所以才出了这个谣言,定是内侍胡乱编出来的。”
众人一起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却很明显,就算是谣言,他们也是很当回事的。只要是跟皇帝扯上关系的任何事情,都不算是小事,都必须慎重对待。
房玄龄话里的意思是“为尊者讳”,小公主把一个宫女刮得昏厥,大家明白是小公主的手法不对,但却不可以说出来,而是要换种说法。就象现在这个谣言似的,说是那个宫女中了邪祟,被妖怪上身了,如此一来,就没有小公主的事了。她是公主。她不会犯错,错也是错在别人身上,要是没有别人可怪,那就只能怪妖怪了,妖怪妖怪,是妖就得被怪!
王平安可猜不到那个被妖怪上身的宫女,竟会是武媚娘,他还以为是公主宫殿里的一名小宫女呢,被公主试手,结果试晕过去了。
王平安皱眉道:“怕是晕刮吧,刮痧之术里有这么一说,我在给太子和公主两位殿下讲解刮痧之术时,曾说过这个的。”
长孙无忌是最关心皇帝的,他摆手道:“不管是中了邪祟,还是晕刮,总之刮痧是有危险的,不能轻易用在皇上的身上,他本来身子就有病,哪里还经得住折腾。你说对吧,无病?”
王平安点了点头,可马上又摇了摇头,道:“长孙伯父,事情并非您说的这样。刮痧是没有什么危险的,而且邪祟之说完全不可信,乌鸦精这种东西,害一个小宫女还凑合,哪可能害得了皇上。再说晕刮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在皇上的身上,皇上什么阵仗没见过,岂会在刮痧时晕倒,这是不可能的。”
褚遂良皱眉道:“换药方不成么,非要刮痧不可?”
王平安没有马上回答,低头想了想,这才道:“那晚吃年夜饭,小侄看到过皇上,病情似乎并未恶化,而且听公主说,皇上除了一些小毛病之外,再没怎么犯过病,这就说明药是对症的,冒然换药,与医理不合,也对皇上的身子不利。是药三分毒,刮痧不用服药,却可以解决掉那些小毛病,所以此术当用,不能为了谣言而舍弃啊!”
大家围在这里说话。都是为了能让皇帝李世民多活几年,王平安既然说刮痧没问题,那众人也没异意,照用便是。
长孙无忌道:“衡山那孩子要说聪明劲儿……当然不如太子了,可都是先皇后所生,就算差也差不到哪儿去,要是她学不会,学不精,那太子估计也是不怎么精通啊!”
在外人面前,他不叫李伊人的名字,只称封号。他的意思是如果刮痧真的有效,那给皇帝用用无妨,但就不要让太子给皇帝刮痧了,换别人吧!
马周看向王平安,道:“那么由无病出手?或是让太医署的太医为皇上刮痧?”
长孙无忌立即摇头,道:“不妥。上次在芙蓉园里,给那个突厥使者刮痧,太医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法子,还是无病出的手。这说明了什么?”
众人一起道:“说明太医们对刮痧之术,也并非十分精通,否则他们会在出事后,立即想到用这种方法的。”
刮痧,在初唐时的确不是宫廷里常用的医术,太医们在医术上虽各有擅长,但是谁也不会公开说:自己擅长的是刮痧或者是拔火罐。这两种治疗手段太过平民化。太医们都是高级人物,最擅长的是开药方,开长长的药方,而不是刮痧。
其实太医们大多学过刮痧,就算是不常用。但手段也不会比王平安差多少,甚至有些太医比王平安不知强多少倍,可就因为他们谁都怕丢面子,谁也不说自己擅长,所以宰相们便都以为他们不行。王平安谦虚惯了,从不怕丢面子,从不自抬身价,反而让大家以为他的刮痧水平最高!
长孙无忌叹道:“关键时刻,还得靠无病啊,还得你出手才行。”
马周道:“老夫原本的意思,不就是让无病给皇上治病嘛,你却又说不妥。”
长孙无忌嗨了声,道:“老夫不是说让无病刮痧不妥,而是说怎么才能让无病给皇上刮痧。皇上越老越是糊……越老越……唉,总之皇上不象年轻时那样了,有些事情非常忌讳,让无病给他刮痧,难免会让他有所猜疑,心气不顺,岂不更要加重病情。”
屋中一片寂静,宰相们都不说话了,王平安也不敢吱声。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关系好到没话说,李世民确实是越老越糊涂。性子变得古怪,不象年轻时那样好说话了,别说让王平安进宫给他刮痧,就算是他得了病,医生进宫给他看病,他心里头都得不痛快好几天,总怀疑别人认为他活不长,快要驾崩了!
安静了好半天,房玄龄说话了,他道:“前几天,高阳公主曾吵吵着要去泡温泉。还让我家老2陪着她去,被我拦下了。现在天气寒冷,其实泡泡温泉是挺舒服的。”
众人稍一停顿,长孙无忌拍手道:“对啊,老夫怎么把这事给忘了,高阳那孩子为人别扭,老夫向来不喜,却不成想她别扭起来,倒是给咱们解决了一个难题。”
王平安道:“泡温泉?这个倒是好事,可是……”
褚遂良笑道:“可是什么,可是的就是你可以为皇上刮痧了!”
房玄龄摸着胡子,也笑道:“老夫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就去汤泉宫。”
宰相们立时开始议论起来,该怎么把皇帝劝去泡温泉,然后找借口让王平安上去伺候,替皇帝刮痧,由此让皇帝知道刮痧的好处,并养成习惯,这样以后就可以让宫里的人为皇帝刮痧了,倒也不必次次都是王平安出手。
汤泉宫就是以后的华清池,从西周时代就开始营建了,汉朝在这里建了行宫,而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又建了汤泉宫,到了唐玄宗时更是大规模扩建,变成了后世赫赫有名的华清池。
汤泉宫出名的叫神女泉,为什么叫神女泉呢,据说很久以前,秦始皇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骊山里乱逛,忽然看到了个美女,于是秦始皇就上前调戏,结果这美女很有性格,根本没把他当回事,认为他是个流氓,一口唾沫就吐到始皇大爷的脸上!
秦始皇被口水喷了一脸之后,感觉特别疼。疼得他只好放下皇帝架子,给美女赔礼道歉,由此可见美女是不能乱调戏的,连口水都能伤人于无形。美女见他道歉了,就原谅了他,捧起一把温泉水撒到了他的脸上,结果秦始皇脸就不疼了。他脸上的疼痛一好,马上就想修理这个不知好歹的美女,结果却发现美女飞上了天空,竟然是个神女。
于是,神女泉的名字便流传了下来,而骊山温泉也从此成为皇家专享。
但是,李世民虽然建了汤泉宫,但他却不象后世子孙那样,没事就跑去泡温泉,他极少去那里,在汤泉宫建好后,他曾带着文武百官去过一次。泡过之后,他就写了篇短文,说自己不是来享受的,而是因为太过操劳,而且身子有病,只有泡过温泉之后,病痛才能减轻。
做为一个皇帝,泡泡温泉,实在是用不着找理由,可李世民却向天下百姓解释,说自己是为了减轻疼痛才来泡的温泉,而且从那以后,他也很少再来泡温泉了,不是他不喜欢,而他认为天下初定,百姓生活尚不富裕,他不应该如此享乐。
宰相们讨论一番,长孙无忌道:“老夫有个主意,上元节之后,不就要开科取士了吗,等考完了试,咱们便以找个清静地方批卷为理由,为避免别人来求情,导致批卷不公,所以干脆出京批卷,就去汤泉宫好了,同时让咱们这些老臣都去,就算犒劳臣工了。”
褚遂良道:“那是犒劳我们,又不是犒劳皇上。除非你说这件事非常重要,得由皇上亲自主持才行。”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重要了,开科取士可是国家大事,怎么能说不重要呢?而且往常批卷子的主考官,个个饱学诗书,可这次呢?”
他一指褚遂良,笑道:“你这个主考官,老家伙一个,不知所谓!”他又一指王平安,道:“这个副主考官,小家伙一个,呆头呆脑,同样的不知所谓。你们两个批卷子,肯定批不好,难道不应该由皇上亲自为你们把把关么,再由我们这些老臣监督一下!”
王平安一咧嘴,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扯上我!
褚遂良一笑,道:“要说家伙,我们大家都是,要说比老,你……”
马周忙道:“劝皇上的事,我们做不来,还得长孙大人你去才成,最好私底下说,别明面说出来,免得节外生枝。”
“行,劝皇上去泡温泉的事,就由老夫去说。”长孙无忌点头道。
房玄龄道:“皇上不愿享乐,但以犒劳大臣为理由,皇上是不会不答应的,而且还有批卷这个借口嘛。但问题是咱们都去泡温泉了,那京中怎么办?”
长孙无忌道:“留下太子守京便是,他也该独掌朝政,好好历练一下了,总不能什么事都要靠我们吧。再说了,汤泉宫离京又不是很远,每日快马传递奏章足矣。说到底,太子不过是管管后宫那帮女人罢了,他总不至于连一群女人都管不好吧!”
说完,他哈哈大笑,舅舅开外甥玩笑,有什么好客气,他当面都能训李治,何况背后!
可他是大笑了,屋里众人却谁都没笑。他开玩笑行啊,可众人连笑都是不敢笑的!王平安心想:“不见得吧,你也太高看你的外甥了,后宫的女人别人不好说,有一个他就肯定管不了!”
长孙无忌自己笑了几声,见没人捧场,颇感无趣,他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等科考过后,大家一起去汤泉宫,让皇上好好休息一下,再由无病为他刮痧治病,然后再教教史忠臣,以后由他来为皇上刮便是。”
众人一起点头,史忠臣还是靠得住的,尤其是关系到皇帝的事,史忠臣最是上心,就算是刮痧再难学,他也一定学得会,只要让皇帝接受了这种治病方法,那以后就好说了!
又说了会话,长孙无忌便请众人去他家开宴会。过年了,大家也该玩乐一下,享受人生。
直到月上枝头,王平安这才回寺。狄仁杰马上跑来见他,把白天去看小庄园的事说了,并说自己打算明天就搬过去。
王平安问了方位,奇道:“那小庄园从位置上看,不就是在感业寺的旁边吗?怎么会在那里,到底离感业寺有多远?”
狄仁杰道:“一点不远,小庄园是在树林之外,而感业寺是在树林里,非常近。我回来时,还顺路去了感业寺,但是没有进寺门。”
王平安想了想,道:“你去那里住,可不要和寺里的尼姑扯上关系,没事别进去闲逛,免得惹人非议。”
狄仁杰苦笑道:“小弟哪可能进去乱逛,今天倒是想进去看看了,可连寺门都没进去,那寺里面竟养有恶犬,异常猛恶。”
王平安想起来了,他当初在后山门那里,也曾看到过那只猛犬,当真是跟小牛犊子似的。他道:“你读书累了,就算想四处走走散心,也不要去后山,那里林木茂密,经常有猛兽出没,小心有狼。”
狄仁杰啊了声,道:“大哥怎么知道后山的情况?你去过那里?”
王平安道:“我自然去过,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不想解释为什么,又道:“估计过了上元节后,我父母便要从徐州起程来京,我得尽快找处府第,不能让二老住在和尚庙里啊!”
狄仁杰道:“要不要把朱雀大街上的那块地方盖起来,就是尉迟大人送你的那块地方?”
王平安想了想,道:“也好,不过一年半载的怕是盖不好。先找地方买大宅吧!等科考完了,你也能搬去住,和武家小妹多接触一下,早点把婚事定下来,我也省心。”
狄仁杰大喜,心想:“这个倒是不难。其实不用买什么大宅,要想和她多接触,去那小庄园不就得了嘛!”
第五百四十六章 去感业寺进香
第二天一早,狄仁杰早早起床。陪着王平安吃罢了早餐,他便带人拿上行李,赶去城外的小庄园,从今天开始,他就要在那里居住了。
王平安本打算陪着他一起去的,顺便看看那座小庄园,可由于事情太多,他分身乏力,也就没去成。
上午哈米提带着阿依丁来了,殷九乘没过多一会儿便也来到,他们和王平安聚在一起,又谈了买地皮的事,还有修建通天浮屠的事,也都讨论了一番。
对于他们来讲,修通天浮屠的事并不如何的费力,看前面来灵感寺进香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对唐玄奘的崇拜与日俱增的样子,估计着唐玄奘只要振臂一呼,多念几声阿弥陀佛,那建塔的钱就得如山崩海啸一样涌进寺来。
王平安特地派人,在唐玄奘讲故事的一个空隙时。将他请进后院,和哈米提等人见面,并说明了建塔的事情。
唐玄奘大有高僧风度,挥挥手,直截了当地告诉王平安等人,不用特地去找专门的人去设计通天浮屠,这个任务交给他就行。唐玄奘郑重表示,他在修建佛塔方面,无师自通,图纸由他来画就足够了。
历史上,最早的大雁塔确实就是唐玄奘亲自设计的!不过,今人遗憾的是,最早的大雁塔在建好没多久,就倒塌了。当然了,最早的大雁塔是怎么倒塌的,具体原因早就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后人无法考证。是不是因为唐玄奘不够专业,设计的不够坚固,更加无从考证。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倒了就再建呗,倒了小的,再盖一座更大的就是!
王平安并没有把设计通天浮屠的事,完全交给唐玄奘一个人做,通天浮屠可不是最早的大雁塔,万一真的因为设计不合理,没几年就倒了。那未免太浪费了,而且也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说不定唐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以及舍利等物,会因为来不及抢救出去,从而毁掉,这些事情都是要事先考虑好的,不能等事情发生后,再去后悔,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可买。
王平安亲自去拜访了工部尚书,和尚书大人谈了建通天浮屠的事,请工部派出最厉害的官员来,帮助设计通天浮屠,表面上的名义是给唐玄奘打下手,协助设计,实际上大方向还是要由工部的专业人士来掌握的。
工部尚书欣然答允,这等露脸且又能捞一笔的好事,他哪可能会不答应。甚至他还表示,等通天浮屠一开始修建,他也要去工地看看,多提意见。做为报答,希望能在通天浮屠的塔顶门楣上。刻上他的名字。
关于这点,王平安同样欣然答应,半点问题没有,你想怎么刻名字就怎么刻,就算你刻上到此一游,那都没问题,别人不行,你行,刻吧!
找完了工部尚书,王平安又去找户部尚书,他请户部尚书帮个忙,派出官吏,去新昌坊挨家挨户说收购地皮的事,说收购地皮是为了重修灵感寺所有,而且由于一旦开建通天浮屠,那附近地方成了工地,如果继续在此生活,怕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王平安愿意出钱,把附近地皮都买下来。
至于说到买地的钱,王平安告诉户部尚书,开价时按地皮现价的一倍半开,如果百姓有故土难离的想法,那么价钱可以开到两倍,如果还要犹豫,那最多可以开到三倍,并且特殊人家,可以由王平安出钱,在别的里坊买下空地,支付盖新房的费用。请百姓搬走。
户部尚书听了大吃一惊,还有这好事儿呢?在初唐时节,如果朝廷说要征用某块地方,极少会给补偿的,直接征用,派官吏去百姓家里让百姓搬走,顶多在别的地方补出一块同样大小的地,而这块地往往比原先的要差上很多。
至于说到用现钱买地,那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象王平安说的买地方法,简直是闻所未闻。这年头,别说大人物要征用百姓的地,就算是百姓本人,说拉壮丁也就拉了,拉到边关去打仗,那都是正常现象,谁还敢反抗不成!
户部尚书告诉王平安,你不用花这么多钱的,就算钱多到烧的慌,也没这么个花法的呀,你只要说一声,我派出官吏,笑话一样,谁敢不卖地?谁敢。你让他站出来说话!
王平安郑重地回答户部尚书,不管以前是怎么买地的,也不管是谁买地,是官府也好,是个人也罢,别人怎么做他不管,他却是不会贱价收购的,宁愿多支付一些。
户部尚书大感不解,就算不贱价收购,那接原价也成啊,或是现价也可以。怎么非要多给钱呢,这不是傻么,把便宜白让人占吗?
王平安又向他解释,因为呢,灵感寺附近的地方,皇上打算赐给某位公主,所以他想着先都买下来,然后当做礼物送出,这不是显得心意诚一些嘛,主要是这个原因。
而皇上要是赐地给某位公主,那就是朝廷征地了,百姓们必会多多少少的受到一些损失,他出了高价,不但是让百姓不受损失,还能让他们得到好处,百姓势必要谢他,在求神拜佛时难免会提上一句,希望神佛保祐他长命百岁,还能保祐某位公主也福寿康宁,这不就是好事了嘛。
百姓们一致称赞他人好,公主心里便感觉他好,皇上也会认为他处理得当,大家都满意,这不就是大好事么,顶多他多花点钱呗,无所谓的事!
户部尚书恍然大悟,他当然知道王平安去皇宫里吃年夜饭的事情了,这是好事将近啊!花大价钱买地是为了讨公主的欢心,讨公主的欢心,就是讨皇上的欢心,这马屁拍得真够山响的!
户部尚书笑着对王平安说,你要是愿意这么做,那这个忙我帮。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百姓们得到好处了,那户部也得有点儿吧,这大过年的,派官吏出去办事。怎么着你也得给点辛苦钱吧!
王平安很大方地表示,按着各人的俸禄,我送两个月的红包。户部尚书同样欣然答允,答应明天就派人出去,上元节之后,这事就能办好,你放心吧!
户部和工部的事摆平,王平安又回了灵感寺,又叫哈米提等人来商量,官方的事他办妥了,剩下的具体事宜,就交由哈米提他们去办,大家分工合作,尽力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免得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此后数日,王平安忙于应酬,要么去东宫见太子李治,要么去各府拜年,象尉迟恭和李绩,还有一众朝中重臣的府上,他都跑了个遍,把该走的人情都走到,该送的礼都送出去,攀交情,套关系,一通忙乎。
初七这天,王平安又进了东宫,去见李治。
李治这些日子相当地消停,也不知中什么邪了,破天荒地他竟然读起了书,修身养性,规规矩矩,既不听歌看舞,也不喝酒玩乐,当起了模范太子。
见王平安来了,李治对他说道:“无病,这些日子呢,孤一直在研究刮痧的事,但说实话,一直没怎么研究好,也不敢冒然地给父皇去刮,不能为父皇解除病痛,心中着实难过,你有什么法子没有,给孤出个主意,让孤给父皇帮些忙。”
王平安心想:“这是内疚了,好啊,知道内疚,就说明他学会关心别人了,不是只嘴上说说了。”
他道:“殿下,你要是想帮皇上的忙,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好生读书,以史为鉴,做一个贤德的太子,能为皇上分忧,帮他处理好朝政,那皇上就开心了,心情一好,病情也能好一些。”
李治叹道:“孤不是一直在帮着父皇处理朝政么,这点你又不是不知道。”
王平安道:“臣指的是您能独立处理朝政,单独办好一两件大事。您看皇上不就是独断朝纲吗,您不用象他老人家那样事必躬亲,但处理好一件两件的,这也行啊!”
皇帝对太子的期望,不过就是希望能够后继有人,把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守好,所以当太子的,只要能证明自己行,那没有哪个皇帝会不开心的,这就是帮皇帝最大的忙了。
李治听了,叹气道:“孤倒是想单独处理几件大事,可却没有机会,朝中有父皇和一众大臣,哪里轮的到孤!”
他拿起桌上的奏章,冲王平安晃了晃,道:“连送到这里来的奏章,都是最不重要的事,稍稍重要一点的事,父皇也都是先做了批示,这点无病你比孤还清楚。”
王平安干笑两声,心想:“你父皇还没驾崩呢,国家大事当然要他先看。”
李治唉了声,道:“不说这些烦心的事了,孤明天想去寺里进香,为父皇祈福,求神佛保祐父皇的病体早日康复,这也算是帮父皇的忙,你说对吧?”
王平安这才明白,弄了半天,说的帮忙,是指这个啊!他道:“进香这种事,也算是帮皇上吧,毕竟皇上自己是没时间去进香的。那臣这就回去准备一下,让玄奘大师准备几个好听的典故?”
李治摆手道:“不是去灵感寺,而是去感业寺,明天孤要陪宫中的娘娘,去感业寺进香。”
第五百四十七章 王平安不能陪着去
“去感业寺进香?”王平安一愣。紧接着就问了句:“那媚娘呢?就是臣的外甥女,她是不是也要去?”
李治眨巴了眨巴眼睛,没有立即回答。实事上,这两天他之所以这么消停,就是因为那晚的事,他涂黑了脸跑回丽正殿,洗干净后,就一直心中害怕,怕被人发现,更怕有人前来责问,可等了一晚之后,却并没有人来责问,甚至别人连这件事都没向他提起过。
李治第二天找了个机会,又偷偷去见武媚娘。武媚娘便将那晚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告诉李治不用担心,虽然有人看见了他,但却没有看清,而且越说越邪乎,竟把他说成了乌鸦精。
听说把事情推到了妖怪的身上,李治这才放下心来。爱啥妖怪就是啥妖怪,只要没人怀疑自己就成。
李治感觉没自己事了,心思便又多了起来,问武媚娘作戏是否要作全,让王平安进宫做场法事,去去邪祟,也好让大家都明白,武媚娘又“恢复”了正常,大家不用再怕她了。
武媚娘立时便摇头,告诉李治无需如此,她舅舅是个聪明人,万一来此做法,被他看出了什么破绽,那岂不糟糕,等于是弄巧成拙了,所以还是不请的为好。不过是谣言而已,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大家以为她是被妖怪上过身的更好,都不敢来找她,不就方便李治了!
李治一听有道理,那就这么办吧。可两人又商量了下,感觉在宫里幽会,未免太过提心吊胆,想说点什么都得偷偷摸摸的,要想做点什么,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两人都是情浓恋热之际,一个是被爱情冲晕了头脑的成年男子。而另一个是长久得不到宠爱的成年女子,他俩碰到一块,都想着怎么能进一步的……了解对方,体贴入微一番,所以绞尽脑汁地想主意,想怎么能凑到一块。
武媚娘便提起了小公主要带她一起去感业寺进香的事,这时候的武媚娘对感业寺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只是觉得那是一座普通的寺庙,而他们可以正大光明地利用这个机会,在宫外幽会。
武媚娘最擅长的就是抓住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她岂肯放过,而李治则什么事都要别人给他作主,听武媚娘一说,他也就同意了。两个决定在寺外幽会,找个借口到寺外游玩,然后觅一块僻静之处,促膝长谈一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