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平安被欧阳利拉到一边,欧阳利道:“主人,你的事似乎不大妙啊,朝中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没法去打听,但宫里我们好歹有几个人。属下去找了米小苗,听他说太子殿下现在连宫都不能出了,马大人给他安排了无数的功课,他一直待在崇贤馆里,谁也不能去打扰!”
王平安皱眉道:“马周给他安排了功课?可马周刚才还来过呢。训了我一顿,让我好好反思!”他忽然一哆嗦,心想:“不会是我替李治批奏章的事,被他发现了吧?”
欧阳利又道:“我们又托米小苗找了史爱国,送了史爱国五百两金子,这笔钱可不少了,足够史爱国认上十个干儿子,给他养老用了!”
“史爱国说什么?”王平安问道。
欧阳利叹了口气,道:“史爱国说主人这次要是想不接着在大理寺坐牢,怕就得远离长安一段时间了!”
王平安大急,他道:“远离长安倒也没什么。就算是积累些治理地方的经验了,可关键是远离长安,到底有多远,可不要远到突厥去!”
欧阳利看了眼大呼小叫的将军们,小声道:“没准儿真会有那么远,虽然史爱国没露出什么口风,但从话里的意思猜想,估计可能要将主人打发到封地去。”
王平安气道:“我的封地不就在突厥的边上嘛,那和打发我到突厥去,有什么不一样?”
欧阳利脸色尴尬,道:“主人,属下可也打听不到别的什么事了。要不……”他把声音压得更低:“要不然,我派侯灵进宫打探打探?”
王平安哼了声,道:“你们嫌我死的不够快吗?算了,这事问史爱国没用,还得问他哥哥,你们去找史忠臣,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儿!”
欧阳利啊地一声,摇头道:“主人,史大总管可不是一般人,你见他容易,我们见他可难如登天了,就算走史爱国的路子,怕也得好几天才能成啊!”
王平安咬了咬嘴唇,道:”要是宫中的宫女,有亲戚来探访,她们可不可以在掖庭宫那里见见?”
欧阳利摇头道:“怕是不行吧,宫女那么多,要是人人都有亲戚去探访,还不乱套了,宫里怕是没个消停时候!”
王平安嗯了声,道:“那你派人去找一户姓武的人,他家有个女儿叫武媚娘,在皇宫里当宫女,详细的资料我待会写给你,你把她的家人接到徐州去,好生照料。日后有用。”
欧阳利连忙点头,道:“这个简单,派人去办便成。”
王平安想了想,又道:“不见史忠臣也罢,他自会在皇帝面前为我说话。至于史爱国那里,五百两黄金不够,再送他两千两,要让他收钱收得手软,不得不尽心为咱们办事。也不让他干别的,就让他在太子面前多提我,说我在大理寺日子难熬,而且还得了风寒,现在正在用药,明白吧?”
欧阳利哦了声,道:“这个倒是不难,属下回去就去办。太子这人最重情义,估计会为主人在皇上面前说好话的。”
王平安摆手道:“就这些,你去办吧,别怕花钱,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就怕钱解决不了,那我就真得去封地了,那是个什么地方,你们不是不知道!”
欧阳利叹气道:“是啊,那种地方,能不去尽量还是不去的好!”他转回身,到了左武卫的军官那里,说了几句话,将军们很是知趣,纷纷向王平安告辞,出院走了。王平安写了有关武媚娘的条子,让欧阳利带走。
苏定方见院子里安静了,笑道:“王侯爷,要是俺料得不错,不出半刻钟,还得再来人!”
他话出口,还热乎着呢,就见衙役跑来,说外面又有人前来探望,各衙的官员都有!
王平安苦笑摇头,道:“真是怪了,我平常也没认识几个官员啊,怎么这么多人来看我,来的人我还都不认识,他们来干嘛,想来烧我的冷灶吗?”
苏定方道:“王侯爷你还能算是冷灶吗?你这要是冷灶,那俺成啥了,岂不成了一个土坑!”
不多时,衙役又领进来一大群的官员,各部都有,王平安不认识他们,可他们却都认识王平安,而且人人都提了礼物前来,屋子里都装不下了,衙役们只好将礼物堆放到院子里,没到一天的功夫,小院子里竟然有要被堆满的前兆!
好不容易一天应酬完了,直到二更时分,王平安和苏定方才算有时间吃晚饭,饭后各自回房睡了。
第二天,又是如此,各部的官员们,还有各个卫府的将军们,大家不管认不认识王平安,都趁着他坐牢的机会,跑来和他认识一下,甚至还要和他认个亲戚啥的!
在应酬声中,这一天过去了。待到第三天,还是如此,第四天,照旧,第五天,和前四天一样!
最后,连长安百姓都成群结队的来看王平安了,他们无法进入大理寺,便在大门口送礼物。有的人上了台阶,将礼物往地上一放,道:“这是给王侯爷滋补身子的!”转身便走。
有的百姓不光送礼物给王平安,竟然还给衙役们送钱,托他们好好照顾王侯爷,莫要让他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大理寺门前车水马龙,官民百姓,来往不息。可把寺里的衙役们乐坏了,王平安哪里用得了这许多的礼物,还不是都赏给了他们。这回可好,王侯爷在大理寺住几天,他们从上到下,人人发了笔横财!
直到第六天,宫里来人了,来者正是史忠臣,他是带了皇帝的圣旨来的!
史忠臣在门口下车,见门外竟然围了好几百的百姓,他心中叹气,王平安这孩子,人缘太好了,可惜,好的有点过份了!
前几天,欧阳利拿了钱去贿赂史爱国,史爱国见到那么一大笔的金子,差点没晕过去,上次他收了五百两的黄金,那就相当不少了,他收的时候心里直哆嗦,可这次倒好,又送来两千两,这么一大笔钱,可咬手啊!
但话又说回来了,宦官有一个通性,就是什么都不喜欢,就喜欢钱,史爱国虽然心中害怕,但仍旧把黄金收下了,而且他还跑去和李治说王平安的事,说他在大理寺里如何的受苦。
李治听了,心里很是难过,王平安是替他受过啊,他自己在崇贤馆里读书养性,可王平安却在牢里受苦,听说牢里阴暗,还缺吃少喝的,王平安在里面受了无数的苦痛。几天功夫,就瘦了十几斤,都瘦成人干了!
前两天他还能忍住,可随着史爱国越说越夸张,他再也没办法坐视不理了,跑到了李世民那里,替王平安求情!就别让小安安反思了,他又没有真的犯什么过错,何必让他受苦呢!
王平安在大理寺过得如何,天天有人向李世民报告,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啊!赶情儿,他想压一压王平安,结果把王平安压成冷灶了,人人都去烧他的灶头,这到底是压他呢,还是捧他呢?
正好,许敬宗的求助奏章送到长安了,和褚遂良他们猜得一点没错,许敬宗竟然真的请求,让王平安帮他去解决突厥的事情,说朝中现在没有人再比王平安更了解突厥了!
王平安的封地就在突厥边上啊,别管他去没去过,但封地在那里,就证明是那里的人,王平安又是沙州都督,现在草原上出了事,他不去谁去?让别人去,别人也不肯去啊!
李世民当即决定,不能让王平安这么风光,得让他真正的凉快凉快去了。要把王平安调离长安,至少明年科考前,不能让他回来,让他到草原上喝喝西北风,长长见识,而且也要让他明白,太子不是离了你不行,你要想侍宠而骄,那朕就得让你清醒清醒了!
本来李世民也没打算这么快就修理王平安,人家好歹救了他一命啊!可李世民听说,王平安在救自己时,曾经“偷吻”过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是为了救命,必须得忍,但他也不想短时间内,再看见王平安了,太尴尬了!
于是乎,一道圣旨拟定,让史忠臣带了来!
史忠臣带着圣旨来到,先叫来王平安,没有立即宣读圣旨,而是拉到他一边,问道:“无病,皇上的病,你看有没有危险?”
王平安这几天在大理寺里快急出毛病来了,一直得不到准信儿啊,现在终于把史忠臣盼来了,听他问话,急忙回答:“只要按时服药,将养身体,不再贪图鱼水之欢,那么应该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史忠臣道:“确定没有危险?”
王平安想了想,道:“要是完全确定……至少半年到一年之内,是可能确定的!”
史忠臣舒了口气,道:“皇上没事就好,但你就要有事了!”说着话,他晃了晃手中的圣旨!
第四百零八章 让你去,你就得去
一见史忠臣晃手里的圣旨。王平安立即按住史忠臣的手,脸上露出哀求的表情,他道:“史叔叔,这些日子小侄想过了,虽然皇上的病情一年半载内,不能恶化,但凡事都有意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所以小侄想,能不能让小侄从今天开始,就搬到西台去住,好随时伺候皇上他老人家?”
这几天,王平安翻来复去地想,怎么才能留在长安,不去突厥苦寒之地呢?他想了无数种方法,可唯一行得通的,似乎就只有利用李世民的病。其它的,就再也找不出理由了!
史忠臣脸上表情有些难看,他倒不是怪王平安多事,相反。他还感觉相当地对不起王平安。毕竟让王平安给皇帝治病,是他的主意,而皇帝发病,都是因为自身不注意,乱召嫔妃引起的,王平安出了大力,去给治病,反过来结果却是被弄去了关外,这事他岂有不脸红之理,对不起人家啊!
史忠臣咽下口唾沫,心里想了想,他低声道:“无病啊,好孩子,咱家明白你话里的意思,可咱家帮不上忙啊!”
他向四周看了看,见众人的头都转在别处,可眼角余光却都向他们这里看来,他只好将王平安拉得远些,这才又道:“无病孩儿,不瞒你说。本来吧,这事是能有回旋余地的,但不巧的事是,那晚你用嘴救活了皇上……”
王平安忙道:“史叔叔,小侄也不瞒你说,当时情况紧急,除了那个方法外,再也没有别的了。要是小侄不用那个方法,怕是皇上……怕是有大不忍言之事发生啊!”
“可是……”史忠臣唉地叹了口气,把声音压得更低,道:“你救人的方法古怪,虽然好使,可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皇上的龙……龙口,岂是你能够亵渎的!”
“亵渎!”王平安的脸都绿了,他急道:“史叔叔,就算给小侄天大的胆子,小侄也不敢亵渎皇上的龙口啊,那真的是救人的方法!”
史忠臣额上冒汗,他拉住王平安的手,道:“无病啊,你是读书人,自然知道史书里记着不少皇上喜爱那个男风的事情,这个这个,好说不好听,怕被人误会。正史是不会这么写,可野史里怎么写,那就没准儿了。咱家给你出个主意。你听好了!”
王平安连连点头,道:“是是,小侄在听,请史叔叔说来!”
史忠臣郑重地,绝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道:“以后,你要用那种嘴对嘴的方法,多救一些人,男女老少都要救,而且最好能将突厥呀,或者别的大部落的首领,也救上几个,让他们把你这种古怪的急救方法,传扬开来。这样传到长安,被皇上听到,他老人家就不会再生气了,也就能早点让你回来,免得你在突厥吃沙子!”
汗珠顺着额头就淌下来了,王平安却来不及擦,他道:“可这也要分情况啊,这种情况,不是能经常碰上的……”
史忠臣拍拍他的肩膀,道:“没有机会,那就用你的聪明才智,去寻找一些机会,然后再去碰,一定要多救些人,让这种古怪的急救方法,广为流传开来!”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然后上!
王平安欲哭无泪,这时候他除了点头答应,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谁让他亵渎人家李世民的龙口了呢,皇帝也是他随便能亲的嘛!
可心里还是有些不甘,王平安又道:“史叔叔,你看太子殿下,也离不开小侄啊……不不,是小侄舍不得离开他,我这一片赤诚的忠心……”
史忠臣摆手道:“行了吧你,让你去,你就得去,说啥都是白费力气!而且……唉,根本就没有你想白费力气的余地啊!”
说着话,他将王平安拉到了天井中间,大声道:“王平安接旨!”
这时早有衙役,巴结着搬来了香案,还点上了香,全套服务,伺候王平安。衙役们也不傻,他们也知道。恐怕王侯爷是不能在大理寺里多待了,能伺候一次是一次,好歹把赏钱捞足吧!
王平安正了正衣冠,跪下道:“臣王平安接旨!”
史忠臣打开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平安居官得体,于突厥诸事,多有独道见解,为朝野称颂,另有中书侍郎许敬宗推荐……”
洋洋洒洒,足足有两千余字的圣旨。将王平安大夸特夸,里面还举有不少的例子,用意深刻,一看就是出自褚遂良的手笔,把王平安好一顿褒奖,可临末了却是让王平安为国效力,即刻出京,去突厥观风,为突厥各部落排忧解难,帮助弱小,打击豪强,便宜行事!
念罢,史忠臣将圣旨交给王平安,道:“圣旨里的意思,王舍人你都听明白了吗?”
王平安高举圣旨过头,道:“臣明白!”心中却是焦急,怎么搞的,竟然让自己即刻出京,那就是说现在马上就得走!他还想去和李治告一下别呢,哭述一下,盼着李治能给自己使劲,让自己早点回来啊!
史忠臣心想:“无病啊,你心里那点小九九,皇上能不知道嘛!啥也别说了,谁让你和皇帝亲嘴儿了,让你去突厥就算便宜你了,好歹你的封地在那里,有个落脚之地,要不然大冬天的,你满草原的观风,累不死你,冻也冻死了!”
史忠臣扶起王平安道:“那便即刻出京吧,咱家送你出城,这便走吧!”
王平安苦着脸道:“那行李什么的呢?”
“自有人会为你打点的,你在城外等着便是,咱家都会替你办妥的!”史忠臣叹了口气。
朝廷的规矩,即刻离京。代表着马上出城。臣子必须在接旨后出长安城门,并离开三十里,以示按旨意办事了,至于每天走多少里,那就另说了。甚至在前隋时,有的官员被发配去岭南,磨蹭着走,结果走了两年都没到岭南,战乱一起,直接跑回来造反,这都是常有的事儿!
见王平安要走,苏定方急了。刚才的旨意他也听见了,里面可有重要的一句,别人没注意,他可注意了,那就是“便宜行事”!
千万不要小看这四个字,正面理解,可以是皇帝信任你,你有大权,想做什么事,可以直接做,用戏词儿里的话就是可以先斩后奏!
要是反面理解,那就是你“便宜”办事去吧,有啥便宜事儿就使劲办,皇帝不叫你回来,你就别回来!
王平安对“便宜行事”这四个字,他能,他也只能从正面去理解,可苏定方不是呀,他巴不得在突厥多待些时候呢,那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也是重回军队,再掌兵权的最快捷径,他岂能放弃!
见王平安光顾着为他的事发愁了,把自己给忘了,苏定方急了,上前一步,拉了拉王平安的袖子,小声道:“王侯爷,末将的事儿,你看……”
王平安摇头道:“你的事,我自己的事儿都……”他嗯了声,脑中念头一转,反正自己要去突厥喝西北风,吃沙子了,不如多拉一个人,喝起西北风时,也好有个伴儿!
他当即对史忠臣道:“史叔叔,小侄有一事相求,你无论无如,也得答应啊!”
史忠臣脸也苦了,他道:“咱家能答应你个啥呀,可不能替你向太子传话啊,这点你需得明白!”他再赏识王平安,可也没胆量去忤逆皇帝的意思,为啥让王平安即刻出城,不就是为了防止他和太子通气,免得太子跑到皇帝那里去哭求嘛!
王平安却道:“史叔叔,小侄不会打仗,手下更无会打仗的将领,正好这里有位苏中郎将,他会打仗,让他和小侄一块出关去,小侄的性命也能有个保障啊!”
史忠臣心想:“这个是小事儿,一纸调令罢了!”他问道:“苏中郎将,哪个卫府的?咱家去和他们的大将军说,定为你讨得此人!”
王平安一指苏定方,将他的事简要地说了。
史忠臣哦了声,十几年前的案子啊,谁还在乎啊!他立时转脸,大声道:“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便在一旁,要论品阶,他是高于史忠臣的,可史忠臣乃是天子近臣,大内的总管,他哪得罪得起。听史忠臣叫他,立即上前,道:“下官在!”老老实实地给史忠臣当下官。
史忠臣用下巴一指苏定方,道:“马上把他的案子结了,马上,现在!”
大理寺卿的脸色顿时也有象苦瓜靠拢的趋势,他道:“回大总管的话,要结苏将军的案子不难,只要他认罪就成,可他拖了十几年,都不肯认罪啊!”
史忠臣一瞪眼睛,喝道:“十几年了都没承认,岂不正好说明他是被冤枉的,还不结案,等待何时?咱家看你办事不利,定要将此事向皇上说说!”
大理寺卿忙道:“别别,史大总管莫要如此,下官这就为苏将军结案!”他转身看向苏定方,挥手道:“苏将军请这边来,本官为你办理手续!”
十几年前的案子,拖到今天,一直无法结案,却被一个大宦官一句话就解决了!苏定方心里不是滋味儿,但能结总比结不了强,他冲王平安和史忠臣行了个礼,跟着大理寺卿走了!
史忠臣拉着王平安的手,道:“走吧,这就出城,还有三十里的路要赶呢!”
王平安只感头痛欲裂,却又无可奈何,只好跟着他出大理寺,向长安城外赶去。
狄仁杰一直在后面看着,他当即转身向秦少卿告别,出大理寺去报信儿,打算跟着王平安,一起出长安,赶赴关外!
第四百零九章 严家庄
史忠臣拉着王平安。出了大理寺的门,门外停着好几匹马。史忠臣道:“无病,咱家陪你骑马出城。”
王平安忙道:“史叔叔不必如此,还是小侄骑马,你坐车吧!”
史忠臣却道:“还是一起骑马吧,也让大家都看看,你官司了结了,而且要出城公干,如此对你名声无损,以后回来,该怎么地,还是怎么地,没人会拿这几天的事挑刺儿!”
王平安哦了声,他现在很是头痛,思绪纠结,有些事情想不周全。他这几天的事,怕是闹得全城都知道了,支持他的人多,可反对他的人却也不是没有,人嘴两张皮,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拿这几天的事做文章。反王平安离了京,别人咋说他都成。
别的不提,如果有人说王平安把宫里的谁谁给治死了,那他的名头就得臭。
要是有人问,到底把宫里的谁给治死了啊?
来来来,我仔细跟你说一说,宫里的事可隐晦着呢,我跟你说了,你可别跟其他人说……
这事得防着!
王平安翻身上马,跟在史忠臣的身后,向大街上走去。
一见王平安出来了,围在门口的百姓,一起拥了上来,关心地问道:“王侯爷,平安小神医,这段时间,你到底咋的啦?可出了什么事?”
王平安在马上拱手,连声道:“没事没事,都是误会!”
史忠臣却冲百姓们笑道:“王侯爷有大功于朝廷,深得皇上赏识,他在大理寺内协助破案,破了一桩十几年前的大案,现如今皇上万岁爷委派了他更重要的事情,王侯爷这是替皇上办差去,大伙儿让一让,借过借过!”
百姓们齐声哦了出来,都道:“原来王侯爷没有吃官司啊。反而是帮着大理寺破案!”
有性子暴躁的百姓叫道:“不知哪个混蛋乱传话,说王侯爷吃了官司,被押在大理寺里,害得我们好生担心,都怕王侯爷出事儿呢!”
更有的百姓问道:“王侯爷除了看病,还会破案哪?不知破的是哪件案子,可否说来听听?”
百姓们都叫了起来,想知道是哪件案子,这样他们也好在茶余饭后,多些谈资,有关王平安的事他们都想听,这几天王平安被关进大理寺,他们就一直谈论,现如今王平安竟破了大案,他们更想听了,好替王平安宣传啊!
王平安无言以对,现在哪还有心情自吹自擂!
史忠臣笑着道:“是曾经踏破突厥可汗牙帐的名将苏烈的案子,拖了十几年了,无法结案,却被王侯爷一举侦破。我们着急赶路,具体情况。等苏将军出来,你们问他!”
众人打马便走,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百姓们还不知王平安要去突厥,是以无人相送,却都继续等在大理寺的门口,等着苏定方出来,给他们讲案情!
在宫中禁卫的护送下,王平安和史忠臣出了城门,他们是从西边的城门出去的,再向北折,一路马不停蹄,向北奔驰,直奔出十里地,这才停下休息,寻了处饭馆吃饭,吃完饭又稍稍歇了会,这才又赶路,再奔出二十里地,来到一处大庄子,寻了家客店住下。
这处大庄子名叫严家庄,此处距长安三十里,就如同徐州的五里村那样,都是地标性的所在,走到这里,王平安就算奉旨了,等以后再想怎么走,那就随他的便了,反正皇帝没有规定日期,而且还让他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嘛。怎么便宜怎么来呗!
寻的这家客店乃是庄上最大的客店,名叫严家老店,这家店生意兴隆,人来人往。店小二见来的是当官的,而且领头的是两位身穿三品服色的大官,自然殷勤接待,唯恐怠慢了贵客!
陪同来的禁卫替王平安开了座独立小院,又叫了酒菜,处理得当,这才请王平安和史忠臣进去。
酒菜摆上,史忠臣举起一杯酒,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自古皆然。无病,你此去关外,不用多时,皇上便会召你回来,太子离不开你啊,这几日他为你的事,是着急上火,还向皇上哀求,咱家从小看着他长大,从未见他如此过,你是头一个呀!”
王平安心中感动。虽然李治没帮上啥忙,可是这份情谊,却需记在心中!他举起酒杯,道:“史叔叔,你可别说了,再说小侄这眼泪就要下来了!”
两人碰了下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史忠臣道:“你在此处安心住一晚,明天咱家就能把事情都替你办好,那个苏烈,咱家让他随你一块走,还有你的家人。也让他们来,包你路上无忧。”
王平安道:“史叔叔,小侄出关,能不能带上些士兵卫队,你也知道,我有几个手下,武艺了得,他们都是左武卫的军官,手下有一团士兵,都是新招的,还没分派具体职司,你看能不能让他们跟着我一起走,手中有兵,我也少受些惊吓,谁知突厥草原上,有什么事等着我呢!”
“带兵出关啊!”史忠臣犹豫一下,问道:“那团士兵是新招来的,确定还没有发下驻马之地吧?要是有驻马营地,那就不好办了!”
王平安忙道:“没有没有,其实尚未招满,人都没凑齐呢,哪可能有驻马营地。只不过领兵的是我的家人,我这才厚着脸皮,向史叔叔说情,让他们跟着我出关!”
史忠臣点了点头,道:“那就是还没入兵册,没有正式成建,这就没事了,咱家替你去左武卫说,让他们跟你出关便是。但有一点你需知道,没有成建的士兵,是没有军饷的,得你自己出钱养他们,甚至盔甲兵器都得你替他们预备!”
王平安松了口气,道:“费用方面好说,而且李绩大将军和尉迟恭大将军,也都愿意派精锐之士护我出关。”
史忠臣又将酒倒满。道:“那就更没问题了,一切好办得很。”两人又将酒喝干。
史忠臣心里感觉对不起王平安,而王平安是酒入愁肠,两人心情都不好,两壶酒下肚,便都醉了。史忠臣向王平安告别,被禁卫护着,回城去了,而王平安则进里屋,躺到了床上,呼呼大睡!
他走的匆忙,事先没有料到李世民会让他即刻离京,是以什么准备都没有,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一觉睡醒,感觉头疼得更厉害了,心中暗叫不妙,此时的长安正是秋冬交际,万一要是受了风寒,就算自己治得好病,可罪却是同样要遭的!
王平安大声叫道:“来人啊,来人啊,拿姜汤来,给本侯发发汗!”叫了半晌,却无人应声。他住的是独立小院,又穿着三品官服,店小二哪敢打扰,他不出去叫人,人家自不会守在门外。
叫了半晌,无人应答,王平安心中更是难过,不成想自己给李世民做了个人工呼吸,救了他一命,却反遭外放,被打发到关外去,这事上哪儿说理去啊!
伴君如伴虎,自己没有错处,还要如此,要是有了错处,岂不是还要连累徐州的家人!
心中气愤,他站起身来,来到门口,喝道:“来人啊,没听到本侯爷叫人吗?”
发脾气归发脾气,可仍旧没人来应声。王平安大怒,气道:“这么个做生意法儿,这店竟然还没关门,也真叫邪性!”他心情不好,难以再保持往日的温和,大步出了院子,来到前面。
就见前面的大堂里,客人不少,店小二正满头大汗地招呼着。见王平安出来,店小二一愣,连忙上前,问道:“官爷,您可有事儿?您要是有事儿,叫一声便成,小的便进去伺候。”
王平安嘿了声,道:“都不知叫了多少声了,也没见有人进去伺候。”
严家老店的客人,多是外地来的,本地人出城也不会住在这里,大堂里的客人竟然没有人认得王平安,而这店小二也糊涂,他以前进城看热闹时,是远远前见过王平安的,但实在是没有想到,王平安这样的大人物,会留宿在他家的客店里,糊里糊涂地,竟然也没认出他来!
店小二陪着笑脸,道:“官爷您别生气,都是小的伺候不周,您且进屋稍候,小的这就进去!”
王平安道:“热水,手巾,还有给姜汤,快!”说罢,转身进屋去了。
店小二见他走了,这才叹气道:“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咱家这店里,有白住不给钱的,现在又有了官老爷,估计也是个不给钱的!”
客人们劝他,都道:“赶紧的吧,惹恼了官老爷,你家这生意也不用做了,关门是小事,小心着吃官司,随便按个罪名,就够你倾家荡产的!”
店小二道:“谁说不是呢,都是得罪不起的爷!”
偏巧这时掌柜的从里面出来,正好听到这句话,喝道:“莫要多说废话,赶紧伺候着去!”他深怕哪句话得罪了人,不敢让店小二再发牢骚。
店小二心下气恼,但也不敢怎么样,只能给王平安弄热水,烧姜汤去了。
大堂里的客人们议论纷纷,都感觉一个三品大官,怎么会住到这里,这里又不是驿站,普通的民间客店罢了!
就在这时,店外传来一阵人喊马嘶之声,一队骑兵奔驰到店门口,就听有人叫道:“喂,这里可是严家老店,出来个人,爷爷有话要问!”
客人们心中都想:“是不是严家老店,门口的匾额上不是写着呢嘛,这也要问!”
掌柜的见状,亲自迎接出来,点头哈腰地道:“回军爷的话,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