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华再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敢去打探的。”
“你——!”冯姨娘气得跳脚,忽而往美人榻上一卧,道:“我病了!去给我请个大夫来!”
杨妈妈走过来,直接拉了冯姨娘的手腕过去,半晌道:“奴婢略通岐黄之术,方才给姨娘诊了脉,姨娘身子并无不妥。”
“滚!滚!给我滚!”冯姨娘一把推开杨妈妈,将美人榻边上的案几上放着的东西一股脑的往杨妈妈身上丢了去。
杨妈妈退后几步,态度依然的毕恭毕敬,“既然姨娘要休息,那奴婢就先退下了。”
待杨妈妈走了,冯姨娘用袖子捂着脸,呜呜的哭了起来。
一步错,步步错。
就因为当年自己走错了一步路,相公虽然继承了侯爷的位置,可自己却再也做不成侯夫人了。
而自己亲生的女儿,明明该是嫡出小姐的,如今却也只能做了庶出的小姐,捡了刘氏女儿用过的男人,还是拼了力气设计来的亲事。
可就是这样的亲事,这样的人家,如今也敢糟践自己的女儿了。
不!不可以!
她的一辈子已经毁了,女儿的不可以!
☆、第80章 八十
不说老侯爷后院的冯姨娘急得跳脚;就是迎风阁里的小薛氏,也急得嘴角起了泡。
好容易花了钱买通了小丫鬟送了消息出去,可是父亲那里只派了一个嬷嬷过来;还被打发了。姨娘递了消息叫她放心;可她连着等了十余日也没等到消息。
小薛氏张嘴;连日不说话的嗓子好似不会说话了般;停了好一会才喊出了声,“来人。。。。。。来人!”
慌慌张张跑来一个小丫鬟,站在门边却不进去,只是低着头;怯生生的问;“夫人,什么事?”
小薛氏道:“去把二小姐叫过来。”
小丫鬟有些犹豫不决;站在那里左顾右盼着;不肯动。
小薛氏见自己如今连个小丫鬟也指使不动了,又是生气又是心酸;连带的;连唯一的女儿也给怨上了。
自己十月怀胎的亲生女儿,自那日后,居然再不曾踏入迎风阁,再不曾来见过自己!
她的腿其实已经好了,可是连日的不动弹叫她越发的懒的动,也不下床。只是将案几上的剪刀拿过来,抵在自己的脖子处,威胁小丫鬟,“你若是不去叫二小姐过来,我就死在这里。我死了,不管是二小姐还是老爷,都不会饶了你,你自己好好考虑清楚。”
她的嗓音有些黯哑,在迎风阁这安静的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的上房里,更叫人害怕。
小丫鬟吓得连连点头,“我、去、去、去、现在就去。。。。。。”
小薛氏自嘲的笑了,一把扔了剪刀,人扑在床上落了泪。
“小姐,夫人派了人来说,要见你。”青宁进屋回道。
青宁,就是青霜。月华因为不想跟霜华计较,回去后就把青霜的名字改了。
月华嘴角动了动,吐出两个字,“不见。”
青宁急道:“那小丫头说,要是二小姐不去见夫人,夫人就要自裁。”
“什么?”
月华大吃一惊,忙叫青宁把小丫鬟领了进来。待问过小丫鬟的话,便急急带着青宁赶去了迎风阁。
小薛氏听着院内急急的脚步声,渐渐止了哭声,女儿还是关心自己的。若不然,脚步不会这么急,人也不会这么匆忙赶来。
“母亲!”月华人未到,声音先到。进了屋,急急扑到小薛氏身上,道:“母亲,你没事吧?”
“我没事,”小薛氏伸手擦了月华因为赶路额角生出的汗,道:“母亲有话跟你说。”
青宁带着小丫鬟退了出去,留给母女俩说话的空间。
月华问,“母亲有什么事要说?母亲可千万不能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小薛氏道:“你去找你二叔,叫他想办法来见见我,或者,去侯府找我姨娘。”说完又叮嘱,“记住,莫要叫旁人发现。”
“母亲又想做什么?!”月华往后一退,退开了小薛氏的温柔抚触,一脸防备的看着小薛氏。
小薛氏知道这个女儿被自己养得太单纯了,就骗她道:“母亲一时做错了事,在京中的名声已经尽毁了。如今母亲倒没什么,就是你,你爹爹也不会如何你。可是姨娘,姨娘却会因为我,日子越发的难过起来。”她伸手去抓月华,“月华,母亲过得不好你会担心,可是姨娘若是过得不好,母亲也会担心啊。”
“你二叔手上的铺子之前出了问题,是母亲帮着解决的,所以我若是劳烦你二叔送些银两去你外祖家,他一定不会推辞的。”小薛氏落了泪,“月华,你会帮母亲的是不是?”
月华心酸,问道:“真的只是带银两吗?”
小薛氏忙答,“真的,母亲只是担心姨娘。”文人小说下载
月华见母亲脸上的表情不像作伪,终是点了头应道,“好,那我该如何说?”
小薛氏道:“你就照直说就行,就说我请他送二百两银票到侯府冯姨娘处。月华,你是知道的,姨娘她在侯府的日子不好过,若是没有银钱傍身,那些下人就更会糟践她了。”
“好,我会尽快去找二叔的。”月华点头,只是却并没有完全相信母亲的话,生恐母亲又想出害人的法子,只心下做了决定要查清楚再去,面上却是不表现出来。只道:“可如今是江太太当家,女儿需得想个法子才是,不然不能直接去找二叔,若是叫父亲知道了,只怕就行不通了。”
那个贱人!等自己出去了,要她好看!
小薛氏眼睛里闪过毒辣,只是很快又被她藏住了。
伸手去摸女儿的头,叹道:“辛苦我儿了。”
。。。。。。
而对于风华来说,日子好像忽然静了下来,小薛氏被隔绝在迎风阁,侯府的老冯姨娘被外祖母看管了起来,而和周南辰的亲事听母亲江氏说,已经换了八字,就等着去找了高僧合了。
小薛氏已是落水的狗,风华不预备再打了,就算要打,也得等到把父亲这里拉下来再说。忽然闲了下来,风华便选了上午和崔嬷嬷上课,下午则一般都在拂晓院绣嫁妆。
因为只是订了亲,并未说婚期,所以她也不大着急,每日里只留一两个时辰的时间来做绣活。其余的,不是去上房陪陶老太太就是去看冯姨娘。
要入冬了,冯姨娘的肚子也渐渐大了起来,看着比寻常孕妇五个月的身孕要大上一圈。风华特意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看,都和吴大夫说得一样,说冯姨娘肚子里的,是双胎。
陶老太太和陶正业在高兴之余又都有些担心,毕竟这时候的千金之术还不是太精,女子怀双胎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冯姨娘怀的是双胎,那生儿子的几率又大了一成,周氏因为想着若是冯姨娘生的是男孩,就是要记到风华母亲名下的,便主动将吴大夫送了来陶府,指名叫他好生调理着冯姨娘的身子。
冯姨娘原本高高提起的心,因着吴大夫的到来,也彻底的落了下来。要知道现在小薛氏虽然是落败了,但是府中新进了一位年轻身子又康健的夫人,新夫人生出儿子的几率非常的大,那自己就更加危险了。
只不过新夫人好似并没有在意这些,不仅不沾自己的吃食衣物,就是自己小院里一应的用具,也都是交给了大小姐单独料理着的。
冯姨娘捂着鼓得高高的肚子,笑着坐在陶正业身侧,“老爷放心,妾身肚子里的孩子乖得很,一点都没叫妾身难受。”
陶正业脸上带着笑,手轻轻的盖在冯氏的肚子上,“听话就好,你这是双胎,身子更为紧要。要是短了缺了什么的,就只管和太太说。”
“老爷放心吧,太太很是照顾着我,我这小院里什么都不缺,就是这天儿还没冷下来,太太怕冻着我,早早就送来了银丝碳了。”冯姨娘笑着说道,“妾身大着个肚子不好服侍老爷,老爷还是去太太屋里吧。”
陶正业也是眉眼舒展,很是高兴。江氏虽然出身不好,长相也很普通,却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妻。孝顺母亲,和姨娘也能相处融洽,不去争风吃醋,就是自己的几个孩子,江氏也颇多疼爱。
更重要的,是二皇子露了天大的好消息给他不说,他今日得知,周家那小子也在大营里立了起来。他已经是想好了两全其美的法子,这样一来,两门亲事便都是格外的好,他自然的高兴。
想到此,陶正业站了起来,扶了要起身送他的冯姨娘,道:“你身子重,莫要在意那些虚礼。”见冯姨娘点头应了,才道:“那我便走了,明日再来看你。”
“好。”冯姨娘柔柔应了,笑着目送陶正业出了门。
江氏正在灯下做针线,见陶正业来了,忙放下手中针线,一脸惊喜的迎了上去。“老爷怎么来了?”
江氏嫁来不到一月,这一月来,老爷几乎夜夜都宿在她的照影居。只有今儿个,用了晚饭后,老爷和她说了会子话,眼看着时辰不早了,老爷却起身去了冯姨娘处。
她没嫁来就知道,老爷不仅有儿有女,还有好几位姨娘。这一个月的幸福,就像是偷来的幸福一样,叫她心底像吃了蜜糖般的甜。现下老爷去了姨娘处,她虽然心里有点酸,却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她以为老爷不会回来过夜了,就拿起做了一半的亵衣,到灯下做起了针线。谁知道,老爷又回来了。
陶正业脱了外袍递给江氏,闻言笑道:“怎么,不高兴我回来?”
江氏接了外袍挂到一边的架子上,忙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妾身高兴的很。”
陶正业便由着她帮自己宽衣解带,服侍自己。待洗漱一番,又换上亵衣后,陶正业才搂了江氏到床上,指着方才江氏做的针线道:“以后晚上不许再做针线,仔细伤了眼睛。”
江氏被他霸道的命令甜了心,小声分辨,“那是给老爷做的亵衣,就要做好了。”
“不着急。。。。。。。”陶正业粗声喘息了起来,热热的气息喷在江氏的脖颈处,“你有一辈子的时间呢,不着急。。。。。。”
拉了纱帐,掩了一室的春光。
周陶两家换了庚帖,张氏原本极不愿意风华进门的,如今却偏偏着急了起来。她是想着,既然亲事是板上钉钉改不了的,那何不早日把人娶进来,自己这个做婆婆的,倒可以发发威,治治她,享享福呢?
省得她还留在陶家做姑娘,日日轻松自在的,叫她心里不舒坦。
周南辰自然也是想要早些娶风华进门,见母亲这样,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大力支持着。
倒是陶正业和陶老太太都不同意,陶老太太是觉得风华年纪还小,就是现在嫁人了,也不能立刻要孩子。可若是嫁人了没有个儿子傍身,在婆婆和相公那里,便俱都说不上话的,所以她咬紧了口,就是不松。
陶正业是想着二皇子说的春选,而且月华的年龄也着实小了一些,于他的计划也有阻碍,便也不同意太早定下两个孩子的婚期。后来两家商量了一番,才将婚期定在第二年的秋天。
倒是周南辰,因为答应了二皇子,在大营中便不再像从前一样摸鱼抓虾,开始认真的练武,练体能,跟着铁星认真的学射箭。就是晚上回了将军府,要么是在院子里自己练武,要么就是蹿进周励的书房翻看一本又一本的兵书。
周励只当是他因为订了亲,才收了性子上进起来,便对儿子和陶家的亲事更满意了起来。
☆、第81章 八十一
小薛氏倒台,月华身边除了个改名为青宁的青霜,那是连个得用的人都没有;更遑论她想不在旁人知道的情况下去打探陶正文的消息了。
月华没有法子;只好亲自出马。
也是江氏好说话,知道她是要到附近不远的大伯母家,这点小事她还是能同意的,便点头应下了。
月华带着青宁先去拜见了程氏;又去见了二婶娘秀眉;月华还亲自做了点心带去给礼哥儿吃。秀眉虽厌恶小薛氏所做的事情;但月华到底还是孩子;且小小年纪就这般体贴懂事;秀眉想着她如今在陶府的日子也不好过;心里倒怜惜了一些。
因不知道月华来是什么事;就放了礼哥儿吃东西,自己拉了月华坐下,问道:“今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月华知道自己性子撒不了谎;就说了实话,“不知二叔今日可在府中?侄女有些事想问二叔。”
秀眉不是个好奇性子,且因为小薛氏的事情,又对月华颇多怜惜,就也没多问,只是点头道:“在的,我领你去找他。”
“叫个小丫鬟领我过去吧。”月华摇头道:“礼哥儿离不开婶娘呢,要是婶娘带我去了,礼哥儿找不到娘闹哭了可就不好了。”
“那也行。”秀眉也不坚持,叫了小丫鬟领了月华主仆去书房见陶正文。
陶正文见了月华先是吃惊,接着便心中了然了,他关了门,才问道:“是你母亲叫你过来的吗?”
月华点头,“嗯,母亲说二叔之前铺子出事,是母亲帮着解决的,是吗?”
陶正文有片刻的怔愣,接着点头,“没错,若是没大嫂,那铺子只怕早完了。”
看来母亲没有骗自己。
月华脸上露出笑,“是这样的,母亲因为担心侯府冯姨奶奶,所以想叫二叔帮着送些银两过去。”她回身看向青宁,青宁拿出早准备好的银两,月华双手捧着荷包递向陶正文,“二叔,这里是二百两的银票,还有一些碎银子,劳烦您走一趟,行吗?”
银票是小谢说给的,碎银子是月华自己攒下的月例银。
陶正文接了月华手中的荷包,点点头。
月华带着青宁坐马车回陶府,路上青宁终于忍不住问道:“小姐,夫人若是想给冯姨奶奶银票,为何不让小姐亲自送去侯府呢?”
月华叹息,“若是可以,母亲当然想叫我亲自送去。可是现在父亲还在气头上,又是江太太管的家,我若是去外祖家,不说父亲不会答应,就是江太太只怕也会不高兴的。”
“说不定,她会以为我是找外祖家给母亲撑腰呢。。。。。。可母亲做出那样大的错事,我哪里会呢。。。。。”
这句话像是自言自语,说得极轻,青宁没有听到。只是她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要她说,她却又说不上来。
。。。。。。
定远侯府。
薛有微躬着身子站在薛老夫人跟前,低声回禀道:“老夫人,陶家的二爷,给了犬子十两银子,说是要见冯姨娘。”
薛有的儿子薛升因着早年的一场事故瘸了一条腿,薛家体恤下人,因着薛有的面子,就叫他儿子看了后门。
薛老夫人看向薛升,“你如何知道那人是陶家二爷?”
薛升因着瘸腿,人总有些自卑,薛老夫人问话,他更是低了头,小声道:“陶大人将家中的两个铺子送给了陶家二爷,小的曾在铺子里见过他,而且,他给我银子的时候,也自己说是陶家二爷的。还说是三小姐叫他帮忙,给冯姨娘送些体己银子的。”
薛老夫人冷笑,薛玉琦又想出新招了?
“退了下人,让冯氏见他!”又去看薛有,“吩咐人在旁边听着,看看他们在算计什么,不管冯姨娘想做什么,都任她去,派人紧紧盯着就是。”
薛有忙点头应是。
薛老夫人又道:“你儿子守门辛苦,且你年纪又大了,也得想着替你儿子攒下点银子才是。”
薛升不知道薛老夫人是什么意思,薛有却是明白了,这是叫他诈冯姨娘和陶二爷的银子呢,伸手拿了案上的十两银子,谢道:“老奴谢过老夫人。”
陶正文等到了一瘸一拐的薛升,忙追问,“如何?你父亲那可能办到?”
薛升不答话,只是朝着陶正文再次伸了手,陶正文忙掏了二两碎银子放了上去。薛升收回银子,又再次伸出手去,陶正文暗骂了一句,这回掏了五两放上去。
薛升这才道:“跟我来吧。”
捡着小路,一路避着人,带了陶正文进了冯姨娘的小院。
冯姨娘见了他自然大吃一惊,连连问道:“你怎么来了?你怎么进来的?”
陶正文道:“你们守后门那瘸子带我进来的,坑了我二十两的银子。”
“他?他怎么会带你进来?”
冯姨娘疑惑,近来那老虔婆看得紧,她想和外头传个消息都不能,如何就能把个大活人给放进来了?而侯爷,那老虔婆的儿子居然给老侯爷又找了两个小狐狸精,哄得老侯爷已经很久没来过她这里了。
“还不是他爹,是老侯爷身边伺候的老管家,那小瘸子求了他爹,自然就放我进来了。”陶正文有些不耐烦,道:“冯姨娘,我说你和大嫂不会是耍着我玩的吧?之前说得好好的叫我办事再给我三千两,可这么久了,大嫂那边没消息就算了,你这边也没了消息就说不过去了吧?”
冯姨娘不耐,“你急什么?还少得了你的?”想到是薛有帮的忙,冯姨娘倒是安心了,想来也是薛有知道老侯爷待她不同,才帮忙的吧?只是之前说的那事,没有跟女儿通过气,她有点不敢做,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合适的时机。她问陶正文,“你有没有办法见到你大嫂?”
陶正文摇头,“我如何能见到?她被大哥禁闭在迎风阁,就连新大嫂进门都没放她出来,我又没通天的本事。”
冯姨娘听了,心里又酸又恨,要是自己是侯夫人,现在就可以直接打上陶府去,看陶正业还敢作践她的女儿!可惜她不是,她出不了门,就是出了门打上门去,一个姨娘,连个正经的亲戚都不算,她算个什么?
冯姨娘问,“那你今天来做什么?”
陶正文也不瞒着,道:“大嫂说让我送点银子给你用,还是月华那丫头拿来的,统共也就两百两。”
冯姨娘伸出手,“拿来。”
陶正文动都没动,“冯姨娘,三千两一分不给,总得给点定金吧?不然你们若是耍我,那我可是白忙活一场了。”
冯姨娘暗恨,进内室娶了两百两银票出来,一把扔给了陶正文,道:“现在可以拿来了吧?!”
“莫名其妙!”陶正文接了银票,又掏出荷包扔过去,“我先走了,有事尽快通知我,我可没那么多时间跟你们干耗!”
“等等!我先进去,稍后有事要你做。”有薛有帮衬着,冯姨娘也不担心陶正文被抓到。
她打开荷包,拿出里面的银票。进了内室先用水淋湿,接着在放在油灯上看,见果然现出了字。
冯姨娘看完银票上的字,颓然坐在床上,好半晌才站起来出了内室。陶正文正等得不耐烦,见冯姨娘出来了,忙追问,“到底什么事?”
冯姨娘将银票递过去,陶正文看完脸都变了,冯姨娘怕他反悔,刚要开口威胁,陶正文就说话了。
“冯姨娘,这事儿,三千两可干不了。”他伸手比了个数,“怎么着,都得这个数。”
冯姨娘也知道这事棘手,要是出了个岔子,只怕陶正业知道了都不会放过这个堂弟。她深深叹了口气,点头应下了。
而守在门外的下人见陶正文走了,知道探听不到什么消息了,就也悄悄退了出去,去了薛老夫人处禀告了。
小薛氏从月华那得知了陶正文已经将银票送给冯姨娘了,便知道冯姨娘会帮她,就彻底的安了心,静静地等着时间慢慢的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送小薛氏盒饭吃
☆、第82章 八十二
临着年端,陶老太太就吩咐了江氏;到了腊月二十六的时候要去寺里上香还愿;感谢佛祖保佑陶家这一年的顺风顺水。
今年虽然出了些事,但对于陶老太太来说,上香还愿还是必须要做的,就算不为了自己;也得为了在场做官的儿子;为了即将出世的孙子。
往年陶家都是去的普化寺;今年因着之前普化寺的住持暗下里帮着小薛氏做事,被陶正业寻了个由头送官了。一家人便对普化寺也统统没了好感;江氏得了婆婆的吩咐;今年便改去了离着稍微远些的南华寺。
往年都是陶老太太带着儿媳小薛氏,并月华霜华一道过去的普化寺,今年程氏带了儿子媳妇过来,陶老太太便吩咐了江氏将大房一家也都给请上了。
就连大着肚子的冯姨娘;也被陶老太太给带着一道了,按旧历妾室是没有资格跟过去的;但冯姨娘如今怀了双胎;且若是生下儿子又要记在大薛氏名头下的;陶老太太的那性子,自然是不管不顾的带了人去了。人亲自过去了,那心才灵,佛祖才会保佑冯姨娘能给她生个大孙子,顶好是生两个大孙子才是!
好在冯姨娘的身子被吴大夫调理的很好,去南华寺来回又是走的平坦的官道,所以风华倒也不担心。只是因为今年陶正文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要护着女眷一道去,叫风华心里始终都有些不大安生。
尤其是,还有外祖母派人送来的信。
到了腊月二十六这一日,陶正业因着年端事多,仍然是在礼部忙碌着。陶正文便领着家丁护院,带着一大家子的女眷,晃晃悠悠往南华寺去了。
风华因为不放心冯姨娘,便带了踏雪和追云,陪着冯姨娘坐了一辆马车;陶老太太和程氏并姜嬷嬷一辆,江氏则和妯娌秀眉以及陶明礼一辆,月华和霜华姐弟一辆,陶正文便穿着大氅骑着马在前面带着路。
南华寺说远其实也不算太远,早起出发的早一些,倒也是能赶得上在寺里用午饭。因着风华在上马车前叫了宋大叔夫妻仔细检查过一遍的,知道是这马车倒也没被二叔和小薛氏动过什么手脚,她便也放了心。
马车里烧了两个小小的炭盆,暖的穿了短袄的风华后背和额头都渐渐起了汗,冯姨娘看见了,一脸歉意的道:“我本就是做惯了活计的,身子骨本就强健,又有侯府请的吴大夫照料,身子如今是一等一的好了。只是因着孩子不敢受一点的风寒,倒是叫大小姐跟着我一起受罪了。”
风华见她仍旧是将身子裹得紧紧的,双手也轻轻搭在圆滚滚的肚皮上,抿嘴一笑,“姨娘这是说的什么话,姨娘的马车里暖烘烘的,我这哪里是受罪,明明是讨巧儿来了。”知道她也是在乎肚子里的孩子,就也凑趣道:“再说,就是委屈了一些,那也是为着弟弟,那可就不算委屈了。”
冯姨娘听到风华说弟弟,倒是笑得弯了眼睛,也知道风华在安慰她,眼眶便有些微润,“多谢大小姐了,待孩子生下来了,婢妾定然告诉她,要一切都听大小姐的话。”
风华却不跟她太过交心,无论如何,冯姨娘能守了好几年到现在才有了身子,那都证明她不是个蠢的。如今说这些话,一来是为了讨自己放心,二来也是因为做自己的弟弟,终归比做一个姨娘的儿子要好的多。
风华不愿多说,只道:“姨娘放心,既然是我的亲弟弟,我自然会好好护着的。”
冯姨娘是个会看眼色的,自然便也不再多嘴,只是笑着谢过了,一路安静的到了南华寺门口。
一路平静,下了马车,风华便朝二叔陶正文看了过去。恰巧陶正文也正看过来,见了风华的目光,忙慌的就转了头,去扶程氏和陶老太太下马车了。
风华便也装着不知道,跟着陶老太太一群人进了南华寺。
腊月二十六,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年节的事情,也就只有陶老太太因着早年的一点子心病硬要赶来上香,其他的别说是世家大族了,就是穷苦百姓都没有来的。
住持大师亲自迎接了陶老太太进了寺内,虽然已经到了用午饭的时辰,但陶老太太秉着心诚则灵的念头,还是带着一众人进了寺内一一礼拜,直到了未时过半,一众人才吃上了寺庙备好的斋饭。
用了午饭,因着有老人有孕妇,江氏就安排了众人小歇半个时辰,待缓过了劲儿,再赶回去。
风华派了老持稳重的踏雪跟在冯姨娘身边,自己则带着追云在放了炭盆的屋内小歇。风华正睡得迷迷糊糊之间,忽地一双手捂住了她的口鼻,接着追云便在耳边小声道:“小姐,有人下了迷香。”
风华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伸手捂住口鼻,也压低了声音跟追云道:“咱们等下装作被迷晕了,看下对方想要做什么。”
追云是知道风华暗中还带了人的,又想着自己武功也不低,便也不担心。冲着风华眨眨眼睛,表示知道了。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接着便是轻轻的脚步声,有人在风华跟前停住了,小声道:“青宁,你跟我一起扶着大姐姐,趁着现在人少,咱们赶紧把她扶到马车上。”
“是、是。”青宁声音发着抖。
是月华和青宁。
风华心道,难不成,她到底是要帮小薛氏?我不与她计较,也没有对小薛氏斩尽杀绝,她们母女,竟是真不害死自己不罢休不可?
因着有风华的命令,追云虽然心里焦急,但也没敢动手。月华和青宁都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不免得就有些紧张,风华便趁着空隙,对着追云做了个不要轻举妄动的口型。
因着是女客的住处,小院里也没有什么人,加上现在大家都在小歇,月华和青宁倒是很顺利的便将风华扶到了马车旁,两人又合力将风华推上了马车。
马车里有着淡淡的香味,闻着像是霜华身上的香粉味道,风华忍不住睁开了眼,见果然不是之前她和冯姨娘坐的马车。
安顿好了风华,月华便吩咐青宁,“你先去将冯姨娘主仆请过来,就跟她们说大姐姐身子不舒服,先上了马车,叫冯姨娘和踏雪姐姐也过来照看着。然后再去扶了追云姐姐,直接将人扶到之前大姐姐的那辆马车上去。”
待青宁走了,月华才转过了脸看着风华,对着仍闭着眼的风华叹了口气,“大姐姐,今儿这事之后,只怕咱们真的再也做不了姐妹了。”顿了好半晌,她才又幽幽的道,“只盼你能看在我的份上,饶了我母亲,她其实并不是那么狠心的,她只是一时魔怔了。”
没过一会儿,青宁就喘着粗气过来回禀了,“小姐,冯姨娘已经相信了,正在收拾呢,马上就会过来。”
“好。”月华应了一声,跳下了马车,看着面前被冻得脸颊通红的青宁,问道:“追云姐姐已经扶过去了吗?”
青宁点头,“已经扶过去了。”
月华脸上露出笑,“好,那你在这边照顾着大姐姐,我先过去了。待会。。。。。。你就不用过来了。”
“小姐——”青宁脸上一脸的坚决,“奴婢是要陪着小姐的,不管小姐在哪里,也不管小姐要做什么,奴婢总是要陪着的。”
月华轻轻摇头,“你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一道去了反会拖累我,你忘了吗,追云姐姐可是会武功的。”
青宁没了法子,只好道:“那小姐小心点,千万要保护好自己。”
月华笑着点头,转身朝另一辆马车走去。
风华听了她们主仆的对话,已是猜到了大半,只怕是小薛氏和陶正文想了法子要害自己和冯姨娘,而月华提前得知了,所以这是,要用自己,来救她和冯姨娘。
她心里有一种难以说明的心情,她很想现在就醒来,去救了月华,叫她不要这么傻。可是,她也知道,只要是小薛氏不死,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终归会找到借口来害自己,或者是害冯姨娘。
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小薛氏居然还不死心。
也好,就叫她自食其果,她也想看看,小薛氏这一次,到底是下了多重的毒手。反正舅舅已经提前安排了一帮人,到时候总不会叫月华真的出事就是。
风华便闭上眼睛继续装昏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