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和霍峻随着王戎往前走,却见前方是一陡峭的下坡路,全部由溜滑的山石组成,根本无法在上面立足。
  庞统问向导:“这里叫什么名字?”
  那向导回答说:“此地名叫马阁山,由此下山,在行一日,就能看见江油了。”
  庞统看着陡峭的山体,沉吟了片刻之后,命人取藤甲裹身,外罩毡衫,厉声喝道:“我们行军七百余里,经历了多少凶险,许多兄弟在途中丧命……如今,过了这里,就是江油,我等乃是奉天命讨逆,若是老天要我们成功,哪怕是刀山火海也阻挡不住。我愿第一个下去,谁可随我一同?”
  霍峻大声道:“长史,我愿追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庞统说着话,纵身跃起,从山坡上滚了下去。凸出的山石,撞得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可在这个时候,却是吭不得半声。
  庞统带头,霍峻紧随其后。其余的军卒一见,也顿时振奋起来,着藤甲的往山下翻滚,没有甲胄的,则用绳索束腰,鱼贯而行。当然,这一路下来,又折损了数百人,不过总算是过来了。
  庞统命人通知甘贲,火速行
  他和王戎霍峻一合计,觉得兵贵神速,不可以在这山下久留。多停留片刻,就多一分危险。
  于是领军卒连夜行军,向江油扑去。
  这两天地状态,真的是好差啊!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四六章 无题
  更新时间:2008…12…14 21:04:52 本章字数:4588
  想不住章节名了,就用无题来代替……
  江油并不是一个城市!
  它位于涪江上游,在龙门山东南,距离绵竹八十里,成都三百二十里,属于德阳县治下。
  若用更准确的称呼,这里应该被称之为江油大营。
  如果董看到江油如今的模样,一定会大骂那罗贯中是一个骗子。
  演义中,江油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可现在看来,说它是一座军塞……或许更加妥帖一些。
  江油大营原本屯有重兵。
  这里囤积着供应广汉、巴西两郡的粮草,同时也保证着绵竹,乃至成都的用粮。甚至军械弩炮,一应俱全。当年刘焉设立江油大营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抵御犍为方面的世族谋反。
  任岐已死,贾龙无踪……
  犍为如今非常的平静,所以就渐渐的懈怠了不少。
  在刘璋时,江油大营有健卒八千。但刘璋一死,蜀中大乱。庞羲为了加强成都的防御,就把江油兵马调至绵竹,拱卫成都。而江油大营中,如今只剩下老弱病残不过千人,毫无战力。
  这倒也不能说庞羲不懂得用兵。
  事实上,上至庞羲,下至小卒,都不认为江油会发生战事。傍晚时分,一支关中军从天而降,出现在江油大营外。王戎霍峻领八百无难军杀入大营之中,毫无防备的江油留守军根本就没做出任何反抗,很快就丢弃了军械。跪地求饶。而江油大营守将在试图组织反抗的时候。被霍峻一箭射杀。半个时辰之后,庞统令数百人入主江油大营。
  看着营中堆砌如山的粮草军械,庞统忍不住连连摇头。
  霍峻低声问道:“长史,为何摇头?”
  庞统一笑,“我只是在想,当年刘焉设立江油大营,除了镇压犍为谋逆之外,未尝不存了小心……虽说自古入川一条路,可这天底下没有绝对的事。精于谋算地刘焉。岂能不做防备?”
  霍峻道:“军师地意思是……刘焉知道阴平小道?”
  “那倒未必!”庞统说:“阴平小道,不过是山民的一个说法。至今日起,才算落实。刘焉又非神仙,怎可能知道阴平小道的存在?但未雨绸缪,防备万一。未尝不是刘焉的想法。”
  想想也是!
  那刘焉镇守幽州多年,和异族交锋无数次,绝非易与之辈。
  只可惜他的后代……未必能理会他的意思。以至于诺大的行营,如今却成了一座粮仓兵库。
  由于袭击突然,江油大营丢失,并未惊动他人。
  当然,这不过是暂时的!
  庞统命霍峻清点大营中的粮草辎重,同时派技击士连夜赶赴犍为。找贾龙所说地常播与杜微。这二人都是川中名士,因当初与贾龙任岐交好,故而不太受刘璋的重视,仍在了犍为。
  也不需要担心他们能在犍为翻出什么浪花!
  当年贾龙任岐那么大的声势。都奈何不得刘焉。如今犍为世族势力大减,又怕个甚?
  庞统倒没想过,常播和杜微这二人能起到什么作用。事实上奇兵突袭,所求的并非是斩获多少战果,而是所带来的震撼性。
  夜已深。细作来报:甘贲率领先锋人马。已经过了马阁山,正星夜赶来。预计天亮时到达。
  时间非常地紧迫,庞统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这时,霍峻领着两个人走进了营帐,“长史大人,这两个人要见你!”
  看打扮,这两人似乎是囚犯。一个生的五大三粗,魁梧壮硕。年纪不大,四方脸,形容虽有些憔悴,但看上去却很有威严。一双眸子闪烁精光,流露着桀骜不驯之气,不似普通囚犯。
  另一个人只七尺身高,很瘦弱。
  长的倒也清秀,但给人一种极为刚硬的烈性之气。这江油大营,除了囤积粮草辎重外,还关押着不少囚犯。为的是修补江油大营的防御……根据江油大营防御图上注明的时间来看,中平五年三月,也就是雍水叛乱之后的第二年,犍为开始造反。刘焉是有心把江油修建成一座要塞,但后来不知是何原因,被搁置一边了。
  庞统奇道:“这两位是……”
  “在下彭!”
  “小人王累!”
  “啊……”
  庞统闻听一怔。彭这个名字,他倒是没听说过,不过王累之名,却是有所耳闻。
  这王累是广汉人,本是刘璋地从事,年过已过三旬。他怎么会在这里?又做此囚徒的打扮?
  庞统小眼儿一眯,脸上却带着笑意,上前拱手。
  “辰元先生之名,统如雷贯耳……”
  王累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讥讽,又好像有些自嘲,“庞大人莫要说这些客套话,累如今不过江油一囚徒罢了。若非永年,怕已死去多时……今日冒然求见,却是有大功劳奉与将
  大功劳?
  庞统疑惑的看了一眼王累。对于王累言语中地爽直,他倒是不在意,只是不明白王累所说的大功劳,又是什么。
  王累看上去很疲惫,退了一步,让彭站在前面。
  “还是让永年说吧!”
  语气中有些落寞,情绪也好像很低落。反倒是彭,没有露出半点怯场的样子,向庞统拱手。
  “广汉彭,见过庞大人!”
  “彭……”
  庞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彭。还是王累说了一句:“永年曾经为刘季玉的书佐,大人可呼其字!”
  庞统尴尬一笑。“不知永年有何指教?”
  彭似不知什么叫客气。挺胸道:“指教不敢当,只不过想救大人一名,顺带送一场功劳罢了。”
  王累在一旁,不禁一蹙眉头。
  这个永年啊,怎地遭了如此一场劫难,仍是老样子?你这样不知进退,肆意骄横,绝非长久保身之策。
  有心上前说项两句,但又一想。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久闻那董西平胸襟广阔,想当年挟持了胡昭,任由胡昭咒骂,却毫不动气。这庞统是董地亲信。观其行,说不定能看出一些董地端倪。正好借此机会,来看一看董地手段吧。
  庞统非常严肃,一瞪旁边想要发怒地王戎霍峻,而后正色道:“请先生指教!”
  这彭,年不过弱冠,比庞统还小。如今庞统称其先生,可以说是给足了彭脸面。旁边的王累暗自点头。然后向彭看去。心说:永年,你若再不知进退的话,怕是将来难有好下场。
  “庞大人,你孤军深入蜀中。其意不言而喻。江油虽地形险要,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听人说,大公子刘如今已经攻破了涪陵关,高沛战死,杨怀被俘。庞大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在蜀中站稳脚跟。彭某虽不才。愿效苏秦张仪之事,说服葭萌关孟达投降。引关中军入川。”
  庞统的身子蓦地一颤,面色依旧如常。
  “先生可有把握?”
  “十成把握!”
  “既然如此,就请先生辛苦一趟……若能说降孟达,庞统愿向凉王请奏,举先生为首功。”
  彭也不客气,“事不宜迟,我今夜动身!”
  庞统命二十名技击士护送彭连夜启程。他倒不担心彭耍什么花招,反正这本就是一次赌博。
  彭走了!
  王累站起身来,苦笑拱手:“永年这个人,心性是不错。只是年少轻狂,刚才言语中多有冒犯,还请大人见谅。”
  庞统笑道:“凉王曾言:有本事的人,都会几分傲气。没有本事的人,你让他傲也傲不起来。呵呵,区区小事。辰元大人何必放在心上?只是统有些奇怪,大人您怎么会被关在江油?”
  王累闻听,长叹了一声。
  “西汉王登基,得传国玉玺,为皇统正宗……我当时劝州牧大人往长安献书求罪,毕竟他手中的州牧之位,传自于刘焉大人,而非朝廷。这是大义所在,当时州牧大人如果听从我的劝告,不但可以坐稳州牧之位,蜀中也能免于兵戈之事。但是州牧大人……不肯听从。”
  这古人,凡事讲求名正言顺。
  如果当时刘璋上疏地话,以董当时的处境,还真的就只能接受。
  刘璋能继续做他的土皇帝,只要没有谋逆之事,董就没有借口找他麻烦。甚至说,刘璋和关东诸侯暗中往来,他董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累所献之计,于当时是最为稳妥。
  只可惜,夏侯兰大败,汉安军主力和联军于京兆对峙,从表面上看,联军占居优势。
  而刘璋也不愿意向一晚辈低头,所以就不愿采纳王累地主意。王累这个人,有本事,有眼光……但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若用后世言语来说,那就是王累不懂得说话的艺术。一味的硬谏,非但惹怒了刘璋,连带着也得罪了其他人。于是,刘璋大怒,将王累杖二百,发配江油。
  也是王累的名声不错,行刑的人没有往死里打。
  否则二百杖下去,别说发配,能不能活着都是一个问题。
  王累被发配到江油之后,多亏了彭的照顾。这彭姿性骄傲,多所轻忽。就是说这个人不拘小节,过于放肆。不过他确有本事,自幼有神童之美名,得广汉太守董扶的看重,推荐给了刘璋。
  但刘璋对彭极为厌恶,没有重用,让他担任了书佐。
  按道理说,你应该有所收敛啊。可这彭不,还是和以前一样。在广汉时,人家看着董扶地面子,让他两分。可是董扶死了,刘璋又不待见他。而成都多权贵,谁又会容忍他一个毛头小子呢?
  一次酒醉后抨击成都诸臣,刘璋借口就收拾了他。
  把彭髡钳为奴,发配江油。这髡钳,是古时的一种刑法。髡,就是剃掉头发,钳则是用铁环束住脖子。这是一种带有极大的侮辱之意的刑法,可是彭呢,却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王累被送到江油之后,也曾劝过彭。
  结果彭却说:“我是千里马,可是这世上却没有伯乐。”
  此人之骄傲,可见一斑。
  庞统不由得笑了起来,“当年我投凉王时,和他差不多。不过我地运气比他好,凉王很宽宏,容忍了我的骄傲。并且用各种方法来磨练我……如今想起来,我倒是觉得,我很幸运啊。”
  王累目光有些复杂,“大人你的运气好啊!”
  他沉吟了一下,而后说:“永年所言,劝降孟达一事,结果尚未可知。庞大人你如今孤军深入,需要尽快则一关城,站稳脚跟。否则,江油失守的事情,最迟明日一定会被人察觉,到那时候……我有一计,或许能助大人暂时稳住。何不连夜出兵,夺取涪关,断开成都和巴西的联系?”
  庞统眼睛一亮,“我也想去涪关。只是涪关和江油不同,想要攻取,却苦无良策啊。”
  王累道:“刘璋不仁,二子也非成大事之辈。王累想投靠凉王,愿取涪关,为觐见之礼!”
  庞统道:“辰元先生,计将安出?”
  “涪关守将黄权,年二十二,却颇有心计。他与我有通家之好,若大人信我,愿前去说降。不许一兵一卒,可得涪关在手。到时候,绵竹李恢定然会有所举动,我们何不趁机拿下绵竹?若绵竹一失,成都必然大乱……待永年说降孟达之后,凉王大军入川,则蜀中可定。”
  庞统地眼睛,不由得眯缝起来。
  片刻之后,他站起身来,“先生果然好计,就请仲邈陪先生一同前往涪关,我在这里恭候佳音。”这是一场赌博,成了地话……成都唾手可得。
  但若是输了,入川的万余无难军,将死无葬身之地。庞统如今,赌地就是王累真心归降……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四七章 覆没
  更新时间:2008…12…15 20:59:37 本章字数:5972
  王累是不是真心的归降呢?
  这对庞统而言,是一次从未有过的赌博和冒险!
  不过,相对于他的赌博,绵羊太守李恢却显得焦躁不安,甚至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险。
  江油失守了?
  江油怎么就失守了呢?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恢脑袋嗡的一声响,当时就有点懵了……
  也难怪,江油位于蜀中内部,准确一点来说,那地方是在成都西南,关中军怎么就攻陷了江油?
  可是他也知道,黄权是个实在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那种事来说事。
  于是,在得到了消息之后,李恢立刻领八千人急急忙忙的离开绵竹,向涪关星夜赶赴而去。
  关中军得了江油,下一步肯定是要占领涪关。
  涪关守军不过一两千人,能不能抵御住关中军的攻击?要知道,这关中军素来是以能征惯战而著称。涪关的位置很重要,在庞统而言,得了涪关就等于在蜀中有了立足点;而对西川方面,涪关丢失了……成都与巴西、广汉,犍为三郡之间的联系也就随之被断隔了起来。
  此前关中军被阻于葭萌关外,庞羲等人谁都没有意识到,涪关的重要性。
  可现在,关中军已经进入了蜀中,那么涪关就显得格外重要。弄不好,这一次会出现大麻烦。
  “传我命令,大军加速前进,务必要在天黑之前,抵达涪关!”
  三军将士同时应命,行进的速度,再一次提升了起来。可是李恢还是觉得,这人马走的太慢。
  “李恢这个人,有本事!”
  王累坐在涪关府衙中,笑呵呵的说:“只是性情有时太过急躁。顾全不得大局。若我是李恢,得知江油被攻陷之后,一定会立刻通知成都。同时纠集人马,并且暂时的对涪关置之不理。”
  在王累下首,是一个青年,做聆听状,脸上带着清雅笑容。
  目光灼灼,他沉声道:“放弃涪关?岂不是令三郡失去了联系?”
  王累大笑道:“如今我与阆中有数万人马,又有广汉郡兵……很明显,关中军偷袭江油,兵马绝不会太多。只需调足人马反击。涪关旬日就可以失而复得。这是在蜀中,我们有何担心?”
  那青年,就是王累所说的黄权。
  笑着点点头,“德昂终究是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看样子这一次。他恐怕是要有大麻烦了!”
  王累嘿嘿冷笑起来。
  黄权所说的教训,是李恢早年的遭遇。
  他是建宁人,曾经在建宁做过督邮。李恢的姑父爨(cun习,是建宁郡建伶县地县令,做了一些违反法纪的事情。而李恢的督邮职务,却是检查官吏违法之事,类似于那种监督部门。
  发现爨习地问题后,李恢根本没有考虑其他原因。直接上报了成都。
  有道是,亲不亲,一家人。西川乡党成风,李恢高了爨习。非但没有对爨习造成麻烦,反而让他险些被罢免了官职。连带着家里人对他也看不顺眼。当时的李恢,情况是真的很狼狈。
  幸而他的姑姑说情,爨习也没有和李恢计较。
  反而把李恢介绍给了当时蜀郡太守董和,这才算是让李恢免了一难。
  董和当时就说李恢:“德昂你太心急了……想做出成绩。我能理解。可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
  这件事。大半的蜀中官吏都知道。
  对于李恢的这种行为,王累是赞成的。但不顾亲情而只在意自家的前程。却非王累所看重。
  他站起来,看了看天色……
  “公衡,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想必那李恢也该到了。我们准备一下,好迎接我们的太守大人!”
  王累与董和不睦。
  当初被刘璋杖脊一事,也有董和地影子。
  而董和又是庞羲的亲信,李恢得董和的信任,也就注定了王累不会轻饶了他。至于黄权,对李恢也没有什么好感。能给他一点教训的话,黄权也不会介意,在关键时刻煽风点火。
  这二人准备了一下,待到快酉时了,探马来报,李恢的兵马快到涪关了。
  王累没有出面,黄权却登上了涪关城头。远处,尘烟滚滚,之间李恢领着兵马,来到了城下。
  看得出来,李恢紧赶慢赶,一路颇为辛苦。
  黄权心中一叹,拱手道:“城下可是德昂太守?”
  “我正是李恢……涪关如今情况如何?还不开城放行?”
  黄权笑了起来,“大人莫要心急,涪关如今一切安好。只是下官有一个朋友,想要引荐与大人。”
  李恢这会儿也回过了气,发现情况有些不妙。
  他一蹙眉,沉声喝道:“黄权,你搞什么鬼?都这时候了,还引荐什么朋友?快快打开城门!”
  黄权说:“非是下官不肯开,只是我那朋友说,大人若不先见他一面,怕是下官也无能为力……来人啊,擂鼓!”
  说着话,身后军卒擂响了战鼓。
  只听咚…咚…咚……一阵鼓响,从黄权身后突然站出一排弓箭手,一个个弯弓搭箭,对准了城下蜀军。紧跟着,涪关两侧,响起喊杀声。两支人马从涪关两侧杀出,人数大约有两千人左右。
  其中一员大将,身高过丈,膀阔腰圆。
  黝黑地面皮,赛似锅底。一手青锋矛,一手屠龙戟,一马当先冲出,厉声喝道:“无难军甘贲在此,李恢还不下马投降!”
  不好,上当了!
  李恢激灵打了一个寒蝉,马上就明白过来。黄权怕已经是投降了。
  也来不及去想黄权为什么会投降,李恢大声吼道:“三军儿郎,随我先消灭贼军。再取涪关!”
  蜀军将士齐声喊喝,舞动刀枪向那两支人马扑去。
  可是这两支关中军势如猛虎一般,人数虽不占优,可是一个个悍勇无比。甘贲催马冲进了蜀军阵营当中。青锋矛翻飞,屠龙戟带出一道道奇异弧光。这甘贲在关中军里面,有甘老虎的绰号。单纯论武艺,绝对可以排名前五位。只在董黄忠以下,和典韦也是不分伯仲。
  另一支人马的主将,是霍峻。
  他和甘贲领军横冲直撞不同。而是以元戎弩为主,向蜀军进攻。
  两支人马一前一后,一内一外,只杀得蜀军人仰马翻,血流成河。要知道。蜀军经过六十里长途奔袭,已经是很疲惫了。人数虽然占优,可又如何能与养精蓄锐的无难军相提并论。
  天完全黑了下去,涪关城头燃起了火把。
  黄权领一支人马也杀将出来,蜀军在抵挡了片刻之后,终于溃败而去。
  李恢带着人马,狼狈而逃。一边跑,一边在心里咒骂黄权。待我回到绵竹。点齐人马再杀回来,定会要你黄权小儿好看。不过,当务之急是先逃命,那些无难军实在是太过凶狠。
  和蜀军相比。无难军不禁在装备上强过蜀军,而且在训练上明显也高于蜀军。
  董为无难军配备了清一色的藤甲,汉安刀……甘贲本身也是将门出身,兵法韬略相当不俗。再加上贾龙和张任,也非是等闲之辈。数年在山地中和西域人鏖战。才练出今日的雄兵。
  李恢这一战。不知己,不知彼。却是输得一点都不冤。
  出发的时候,军容整肃,雄赳赳,气昂昂。
  回去的时候,却是丢盔弃甲,惨不忍睹。李恢率领残兵败将一路败逃,速度也是不慢。二更天时分,兵马来到了绵竹城下。却见城头上静悄悄,四门紧闭,蜀军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
  “城上何人当值?速速通禀杨大人,就说我回来了!”
  “咦,可是李太守在说话?”
  城头上有人奇异地询问了一声,李恢怒道:“废话,正是我……快点通禀杨洪,打开城门!”
  “李大人,只怕这城门开与不开,杨将军却是做不得主了!”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李恢心里一惊,厉声喝道:“城上何人讲话?”
  “呵呵,不就是我喽!”
  话音刚落,只见绵竹城头***通明。一队军卒簇拥着一个身高不足七尺,五官秉异,相貌丑陋地青年出现在垛口。那青年眯着三角眼,朝着城下李恢一拱手:“李太守,统在此恭候大人多时了……绵竹已被我军占领,李大人是聪明人,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你,你是谁?杨洪何在?”
  李恢一下子就懵了,结结巴巴的问道。
  青年笑道:“在下无难军长史,凉王府尚书庞统。今奉皇上之命,特来取蜀中,以祝凉王大婚!”
  “什么?”
  李恢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喉咙有点发甜,脑袋一下子成了一锅粥。
  庞统道:“若非李大人配合,统安能请去绵竹?还有,杨洪将军已经逃走了……想必此时正在往成都的路上。估计不消明日,成都就会知道李大人深明大义,投降于我家凉王地消息了。”
  “你胡说……”
  李恢胸口疼痛,忍不住一口血喷出来,栽下了战马。
  城门突然间大开,王戎领数百兵卒杀将出来,厉声喝道:“尔等见朝廷大军前来,还不弃械投降?”
  火光中,王戎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掌中的凤翅鎏金镗,闪烁寒光,遥指精疲力竭的蜀军,声如巨雷一般,回荡在夜空之中。
  庞羲瞪大了眼睛。看着风尘仆仆,满脸血污的杨洪,呆坐在太师椅里面。竟半晌说不出话。
  真是祸不单行啊!
  刚接到涪陵关失守,这边关中军怎么就杀入了蜀中?
  杨洪放声大哭:“将军,不是我杨洪无能,实在是那李恢,李恢……不当人子。”
  这不当人子四个字,若用后世比较直白的话语来解释,大致就是:这家伙不是个东西。
  庞羲握紧了拳头,颤声道:“季休,你莫要着急。慢慢说!”
  “李德昂暗中勾结关中军,说是出兵救援涪关,实际上却调走了绵竹大半地兵力。末将曾死命阻拦,劝说李恢先通知大人,然后再设法集结兵马。关中军就算占居涪关,但兵马绝不会太多。到时候只需反戈一击,涪关江油就可以夺回来。可是李恢不听,带走了绵竹精锐。”
  “李德昂,竟敢如此……”
  如此什么?
  庞羲没有说出来,只是觉得这胸口发闷,好像有一块石头压在了心口上一样。
  他努力地平静下来,颤声道:“那绵竹又怎会丢失?”
  “李恢走后。绵竹兵力空虚。末将不得不领人四处查看,以防备关中军偷袭。不成想李恢竟让他的亲信,打开了绵竹城门,放关中军入绵竹……末将以寡敌众。还被那关中军一个名叫王戎地家伙,打断了胳膊……”
  “关中军,有多少人?”
  “当有五千之数!”
  绵竹有兵马两万,若非李恢勾结,带走了主力。怎可能出现以寡敌众地情况?
  杨洪说:“末将杀出绵竹。抓住了一名关中军。那关中军士卒说:他们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是因为成都城中。有人做内应。说只要拿下了绵竹,成都肯定受不住,还劝说末将投降……末将受将军提拔之恩,听那厮说完,就气得不得了,一剑砍了他地脑袋,特献于将
  杨洪带来的首级,是一个有着明显安息人特征的脑袋。
  这种事情做不得假,如果杨洪是在败退地路上找借口地话,也找不到这么一颗血淋淋的脑袋啊。
  庞羲啪啪啪,把桌子拍的震天响。
  “董和匹夫,安敢如此欺我……来人,立刻却将董和那匹夫捉拿起来,打入天牢之中。”
  自有小校前去执行,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成都大小官员纷纷赶来,询问庞羲究竟出了什么事?
  董和是庞羲的亲信,而且在蜀中人缘不错。
  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变故呢?
  庞羲把绵竹失守的事情,告诉了众人。闻听之下,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庞羲说:“诸公不必担心,关中军虽入蜀,不过是鳞介之癣罢了。我已派人往阆中送信,待明日,我亲领兵马夺回绵竹就是。当务之急,却是涪陵关失守,诸公以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想想也是,就算是关中军溜进了蜀中又有什么关系?
  几千人,能扑腾出什么浪花来?
  关键还是那大公子的兵马。突破了涪陵关,这麻烦可就大了啊……
  众人之中,站出来一男子,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五短身材,生地贼眉鼠眼,令人生厌。
  此人,正是益州治中从事张松。
  “永年计将安出?”
  张松也是个很傲气的人,有才华,且出身蜀中大族。只不过由于他相貌不好,不被人待见。刘璋任命他为治中从事,说穿了也不过是因为他的背景。张松呢,也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平时表现地非常低调。没什么事情地话,他是不会站出来,以至于庞羲都快忘记了他的存在。
  如今见张松主动站出来,庞羲不禁心中狂喜。
  张松说:“大公子虽破了涪陵关,但路途遥远,并不困难。自涪陵关以下,有水陆两条路可抵达成都。不过不管水路还是陆路,都需要经过德阳关。将军可选一心腹之人,坚守不出。不出多久,大公子一系人马必将粮草断绝,到时候是杀是留,全都要听将军您一人之意。”
  庞羲连连点头,“永年以为何人可去?”
  “成都将军刘,可为主将。”
  庞羲想了想,觉得这刘倒也算是比较不错的人选,沉吟了一下之后问道:“只刘一人……”
  “若将军不放心,松可推荐两人。州署从事张裔张君嗣,文武双全。治公羊春秋,又博涉史记汉书。曾为鱼复长,又担任过帐下司马;张裔好友罗蒙,如今任白水校尉,文韬武略,皆不俗……此二人可为刘将军副将。另外师友从事周群,素有贤名,也可辅佐成都将
  张松一连举荐三人,让庞羲连连点头。
  “既然如此,就依永年所说,命刘镇德阳,张裔罗蒙为副将,请周群为长史,辅佐刘。”
  注意,这里庞羲用了一个请字。
  周群是什么人?
  那是正经的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