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丑,这是你姐姐的命,她自己选的命。”
  这几句话,说的当真是阴恻恻。
  董俷打了哆嗦,看着奶奶,竟半晌说不出话。
  “阿丑,也许你觉得奶奶太无情,但奶奶要告诉你,既然你选了你的命,就要学会认命……不过,董家人的血不会白流。阿丑你要记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就等着……他韩遂现在运气好,可难保一辈子好运气。你年轻,等得及。就算是韩遂死了,还有他儿子,他的家人。只要咱董家有人活着,就有报仇的资本。”
  皎月当空,但却有几朵云彩飘过。
  月光透过云彩,照在***脸上,那满是白翳的空洞双眸,竟然闪动着仇恨的光芒。
  直到这时候,董俷似乎才算是真正的认识了奶奶。
  “阿丑记下了……”
  董俷微微欠身,轻声在老夫人的耳边说:“仇恨不应放在脸上,而是放在心里。”
  “我累了,有事儿回头再说。”
  老夫人说完,让绿漪搀着她离去。而董俷站在演武场,半晌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是,只要我活着,这笔帐迟早都要算!
  不过,董俷的心结开了,董夫人却有了心病。
  经常在睡梦中梦到女儿浑身是血的要她报仇,一天两天还行,可时间长了,精神就变得恍惚起来。身子也一天天的垮了,面颊瘦削,再也没有往日的飒爽英姿。
  郎中不管用,道士、和尚也没办法。
  无奈之下,董媛只好派人前往河东报信。而董俷呢,似乎忘记了那段仇恨,每天不是读书练武,就是和他的那些工匠们在一起闷头研究,经常是一忙一整天。
  没有人知道董俷在忙什么,就连董媛也不知道。
  董俷在牧场里建了一个小寨子,专门让工匠们在里面居住和工作。周围有白马羌人守护,还有董召带着三十七人负责寨子里面的安全。除了董俷的命令之外,这些人是谁的命令也不听。甚至有时候董媛要进去,也必须先通知董俷才可以。
  为此,董媛非常不满。
  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越是不清楚,就越是好奇。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十二章 少年蒲元(2)
  更新时间:2008…5…18 9:27:04 本章字数:2610
  这一天,董夫人的精神有所好转,董媛让二姐帮忙照顾着,拉着绿漪溜溜达达的来到了位于牧场深处,依土丘溪水而建的小寨子。在寨门口当值的人是董召,远远的看到董媛过来,立刻就迎了上去,插手行礼后问道:“三小姐,您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吗?这里好像是我的家!”
  “不是,不是……”董召喝酒打架还行,论斗嘴,十个他也不是董媛的对手。
  董媛摆摆手笑道:“好了,好了,我也不为难你。知道你们家主公的规矩严,我在这里等着,你告诉你家主公,就说我和绿儿妹妹来了,让他赶快出来迎接我们。”
  “多谢三小姐体谅!”
  董召忙不迭的道谢,行了一个礼后,匆匆的跑进了寨子。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他又跑了出来,来到董媛面前,有些尴尬的说:“三小姐,主公说他很忙,让你们自便。”
  “他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您要进去,就进去好了。”
  绿漪拉了一下董媛,“董召,公子在忙什么?”
  “在和工匠练刀!”
  “练刀?”
  “不是练刀,是炼刀……算了,我也说不清楚,还是您自己进去看吧。”
  董媛很好奇,当下带着绿漪纵马进了寨子。这小寨子的面积不大,除了那些工匠之外,加上董召等人也只有一百多人。再算上家眷,一共下来也不超过三百人。
  可就这么一个小寨子,却是依照着九宫八卦的方位而建造。
  营帐、住所、工场都被划分的清清楚楚。董媛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对此到不是很惊奇。
  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在工场里不是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
  和绿漪下马走进去,就看见董俷光着膀子,正和一群工匠在讨论着什么事情。
  一口铸剑炉旁边,还竖着一根木桩,上面挂着两套跌落起来的明光铠,非常的古怪。
  “好了没有?”
  就听到董俷大声的吆喝。不一会儿,一个魁梧,但是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工匠捧着一把斩马剑走了过来。这斩马剑长三尺余,镡长一尺,乍看很像后世的日本刀,可仔细看,却又完全不同。这斩马剑早在西汉时就出现了,即能用于步战,也可以用于马战。董媛身为董卓的女儿,自幼也习过武艺,对此自然是不陌生。
  只是不明白,董俷这是要干什么?
  老工匠捧着刀走到董俷面前,“主公,按照您的要求,此刀经过百炼,随比不得神兵利器,但也是削铁如泥的宝刀。这已经是小人的极限,但不知主公满意否?”
  董俷接过了刀,虚空挥舞了两下。
  “满意不满意,试试才知道。”
  他大踏步走到了木桩前,运足了力气,对准盔甲大喝一声,一刀就劈斩了过去。
  铛……
  悠长的脆响传来,那百炼宝刀居然断成了几节。
  董俷手里只剩下了一个刀柄,呆立的半晌后对旁边愕然的老工匠说,“好像不满意。”
  那明光铠极为坚硬,却被斩马剑坎开了口子。
  只是董俷对此似乎并不满意,把刀柄扔在地上,“还是不行。蒲师傅,按照您说的百炼斩马剑,应该至少能砍断一层铠甲。但是这把刀只开了一个口子,不行。”
  “蒲师傅原本是广汉郡人,后来被南蛮的氐人掳掠,卖给了白马羌,在滕丽儿的手下干活。此次滕丽儿率部前来,这蒲师傅一定要跟着过来。他的铸造术非常高明,而公子对这个也非常的看重。如今是这里的头领,公子对他是非常信任。”
  绿漪看董媛一脸的迷惑之色,在她耳边低声解释。
  董媛点点头,走上去问道:“阿丑,你这是在干什么?”
  董俷正要解释,却见从工棚里走出了一个少年,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稚气。
  “主公,阿爹的工序没有错,材料也是上乘。出现这种情况,想必是钢口太脆的缘故……”
  “阿元,你跑出来干什么?”
  蒲师傅一看少年,立刻露出紧张之色,他强笑道:“主公莫要责怪,小儿不懂事,信口开河还请主公原谅。”
  董俷笑了笑,“没关系!”
  话为说完,却见那胖乎乎的少年不高兴的说:“阿爹,我真的知道原因。”
  蒲师傅勃然大怒,刚要过去揍他。却听董俷开口道:“蒲师傅,不妨听他说一说。”
  “水质!”
  那少年道:“阿爹的工艺并没有错,但是在刀达到了‘白亮’的程度时,需要进行淬火的处理。而淬火对水质要求很高,古时后的铸剑大师在铸剑之前,一定要挑选山清水秀的地方。说穿了,就是选择合适的水质……这里的水源自洮水,而洮水纯弱,却不任淬;主公若想要心目中的宝刀,当选爽烈之水放能成功。”
  少年侃侃而谈,初时蒲师傅还很紧张,但听到后来,禁不住鼓掌叫好。
  “没错,水质,毛病应该就出在在淬火之水的上面。”
  董俷一皱眉,“那你可知道,何处的水爽烈,适合淬火呢?”
  “这个……小人也不知道。不过自古铸剑大师们选择铸剑之地,首选南方。主公若想练出好剑,应该往南方寻找……小人记得,我们来这里时,曾在斜谷停留了一晚。那里的水质刚硬清爽,当为爽烈之水,主公可以派人找来,试上一试。”
  董俷点点头,扭头大叫:“董弃!”
  “末将在!”
  应命的赫然是当初随董俷转战西北的破羌百人将。他本名弃人,在来到了临洮后,董俷干脆赐了他一个姓,又从他名字中选了‘弃’字,故而如今就叫做董弃。
  “带二十个人,立刻前去斜谷,取些当地的水来。”
  “喏!”
  董俷长出一口气,笑着说:“蒲师傅,既然是水的问题,这斩马剑就暂且放一旁。其他我要求的物品,需要尽快打造出来。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就告诉董召。”
  “小人遵命!”
  董俷从董铁手中接过了禅衫,披在身上。
  “大姐,我们军帐里说话。”
  他说着迈步就朝军帐走去。眼看着就要走出工棚,却突然又停下了脚步。
  扭头朝着那小胖子问道:“喂,你叫什么名字?”
  没等小胖子回答,蒲师傅就惶恐的说:“主公,他是小人的犬子,姓蒲,单字一个元。”
  “蒲元?”
  董俷看着那小胖子,“你叫蒲元!”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十三章 父子一诺(1)
  更新时间:2008…5…18 9:27:26 本章字数:2211
  董俷并不是觉得这名字耳熟,自然也不清楚这小胖子究竟是什么来头,反正感觉不错。
  点点头,他笑道:“你不错,我看好你!”
  丢下有些不知所措的蒲家父子不管,董俷带着人离开了工棚。直到走出工棚,他才想起来,刚才说的那句话,怎么那么别扭?活脱脱军旅喜剧中的那个高副班长。
  不过,那位高副班长比他可是帅多了。
  有人早就准备好了清水,董铁把湿手巾递给董俷,让他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水。
  董媛这才问:“阿丑,你在干什么?”
  董俷跪坐在帅案后,直勾勾的看着董媛。
  “小铁,绿儿,你们去外面守着,我要和三姐说说话。”
  绿漪和董铁相视一眼,虽然不明白董俷有什么话要背着他们二人,可还是坚决的服从了命令。别看绿漪在名分上是董俷的妾室,又深得董俷的喜爱。但经过了那一场千里奔袭之后,绿漪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军营中,只有董绿,没有绿漪。
  董媛疑惑的看着董俷,“阿丑,你在搞什么鬼?”
  董俷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轻声说:“三姐,如果我告诉你,天下将会大乱……你怎么想?”
  董媛愕然,脱口而出道:“天下大乱和我有什么关系……阿丑,你刚才说什么?”
  这个三姐啊,嘴巴永远比大脑快!
  董俷有点后悔,要不要说下去。可再一想,他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得到足够的支持。单靠奶奶是不行的,还要有大娘,董媛的支持,也许还算是有些胜算吧。
  “我刚才说的,就是你刚才听到的。”
  董俷端起水碗,把清水一口喝干净,深呼吸一口气道:“大姐在死前曾和我说过,也许用不了多久,这天下可能会出现动荡。我们董家说不定会被卷进去,甚至可能家破人亡……我很害怕,所以想要做一些事情,希望能在将来有所作为。”
  董媛对大姐那是素来敬佩,听董俷以大姐的名义说出这番话来,她心中的疑虑倒是化解了。毕竟,董俷在众人的眼中还小,就算是有见识,可这番话实在大逆不道。
  大姐精明,而且素来眼光毒辣。又喜欢阿丑,说出这番话倒也不为怪。
  董媛问:“你想有什么作为?”
  “三姐,你知道这些年我的武艺都是从何而来?”
  “奶奶私下里和我说过,说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留下来的锤法,这又怎么了?”
  “那你知道伏波将军除了锤法,还有什么留下来吗?”
  董媛有点不耐烦了,“阿丑,你有话就直说。我最讨厌男人吞吞吐吐,像个娘们。”
  董俷不由得苦笑,只好沉声道:“伏波将军还留下了他毕生的兵法战策……我所学的,除了那锤法之外,还有伏波将军的兵法。当年伏波将军纵横天下,百战而无一败,不愧是常胜将军。我在将军的兵法中,发现当年他曾训练了一支人马,名为伏波营……分马、步两军,堪称是当时光武皇帝麾下精锐中的精锐。”
  “那又如何?”
  “我想训练这样一支人马!”
  董俷这次倒是简单明了。事实上,借伏波兵法的名义,他发明出来的马镫、马掌,也就有了出处。甚至以后他能想起什么特殊的东西来,也可以借用这个名义。
  董媛点点头,“那好啊,你就训练吧。”
  “三姐,你说的容易……没人,没钱,我训练什么?”
  董媛笑道:“你这阿丑,也会耍心眼儿了。没人,我给你……钱,我虽不多,但还有一些,你先拿去使用,不够了咱们再想办法。只是……”
  “只是什么?”
  董媛正色道:“阿丑,行军打仗的事情我不懂,但我却知道,你想要练成一军,单靠我一个人的帮助是不可能的。毕竟,咱们家做主的是父亲,有些事情你不和父亲商量,会变得很困难。你做的又不是坏事,不如大大方方的和父亲说,想必他也会同意。另外,你姐夫曾经说过一句话,想做大事,一个人是不行的。”
  董俷沉默了!
  对于董卓,他始终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来对待。
  从上一世的角度来看,董卓毫无疑问是个坏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是从这一世呢,他虽然对董俷并不亲热,却也不失一个好父亲。至少从小到大,没饿着他,没苦着他……甚至在董俷杀了卫家人,闯了大祸以后也是一肩承担下来。
  历史上的董卓,为什么倒后来会那样疯狂?
  谁也不知道,哪怕是那些史学家,恐怕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但在这一世,既然和董卓成了父子,自己和董卓的命运也就变得休戚相关。董卓好,他董俷就好;如果董卓死了,他董俷,包括他所有的亲人,都将难逃厄运。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开诚布公?
  董媛站起来,“阿丑,这些话其实我早就想和你说,而且我相信,奶奶也是同样的想法。如果你想建功立业,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父亲、姐夫……还有所有董府的人,都愿意帮你。而在你,也只是放低一个姿态。文正派人回信了,父亲要回来为大姐准备葬礼,顺便带我们去河东。也许,他们现在已经启程了。”
  “去河东?”
  “是!”董媛说:“大姐的死,让父亲非常难受。他不想再和家人分开,故而决定等大姐的丧事过去了,他会带我们去河东,一家团圆。你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董俷闭上了眼睛,久久说不出话。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十三章 父子一诺(2)
  更新时间:2008…5…19 15:24:54 本章字数:3872
  二十天后,董卓带着李儒回到了临洮,随行的还有一员相貌威武的大将。
  刚抵达牧场的时候,董卓也吓了一跳。不仅是他,连李儒和那员大将也吃了一惊。
  如今的董家牧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牧场。
  准确的说,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于临洮之外的城镇。有往来西北的商户,定然会在这里停留。或是就地交易,或是结队前往西北,来来往往的倒也非常热闹。
  相反,临洮却变成了一座全军事化的城镇。
  牛辅虽然平庸,但是治军倒是颇有一套。自担任都尉以来,把临洮郡兵训练的颇有章法。至于税赋,都是从牧场方面支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往年增加了。
  这也是董卓赴河东后数年中第一次回家。
  一家人见面,自然少不得一番寒暄。董卓也发现了,那个曾经被他视若妖魔的儿子,对他颇有亲近之意。只是碍于人多,董俷不好意思往前面凑,一直呆在老夫人的身旁。
  毕竟父子连心,董卓不喜董俷,可那总归是他儿子。
  否则,董俷惹出来的祸事,他又岂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董璜和董俷之间,不自觉的向董俷发生倾斜。嘴上不承认,可心里面还是非常的自豪。从一些过往羌人的口中得知,那名震西北的巨魔儿,很可能就是他这个妖怪似的丑儿子。
  董卓少年也是勇武,对此当然开心。
  故而,脸上没什么表情,可在酒宴上,却不经意的多看了董俷好几眼。
  只可惜,董俷没有发现。因为他的目光被董卓身后的那员大将所吸引。说起来有趣,那员大将看见董俷的时候,也是神情一怔。两人从对方的身上,都发现了一种气质,一种高手才拥有的独特气质。不由得,两人在酒桌上就开始对视。
  这大将是谁?
  董俷心里非常的好奇!
  评书当中,董卓身边好像没多少厉害的人物。除了后来出现的那个三姓家奴吕布之外,能称之为高手的人,应该只有一个。难道,眼前这人,就是那个家伙吗?
  “阿丑!”
  李儒发现了董俷的异状,同时也看出了那员大将的心思。
  在董卓耳边轻声说了两句,董卓连连点头,饶有兴趣的朝着董俷看过去。李儒走上前,拉住了董俷的手,“你我也是一家人,可是却没说过太多的话……呵呵,来来来,我为你介绍一人,乃是父亲在河东收下的一员猛将,你们正好亲近亲近。”
  天气很热,但是李儒的手掌却很冷,皮肤好像蛇皮一样的溜滑。
  他拉着董俷过来,指着那员大将说:“此乃我河东军中第一猛将,沛国谯县人,姓华,单字名雄,字文开……文开,这是父亲膝下爱子,董俷,今年十三岁。”
  果然是他!
  董俷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向对方看去。
  那个评书中曾经在汜水关前杀的十八路诸侯脸面无光,最后却被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关二哥斩杀的虎将华雄。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他就已经在董卓帐下效力了。
  想起村里那个唯一的大学生官君策说过的笑话。
  关二哥是三国中的第一刺客,其最凶猛的就是第一刀,还有被传扬的神乎其神的拖刀计。估计当时华雄和关二哥火拼的时候,太轻敌了,以至于成就了关羽的名声。
  董俷可不敢小觑华雄,当下拱手,“华将军!”
  “啊,公子不必多礼!”
  华雄连忙上前想要阻止。两人的个头差不多,但论身材,董俷却是略低了一点,不过又魁梧了一些。四臂相碰,两人都下意识的想要考校一下对方。华雄脸色一变,虽然已经高估了董俷,可没想到这私底下一较劲儿,竟然是旗鼓相当。
  此时华雄可是二十出头,正值黄金年纪。
  而董俷才十三岁,却能和华雄的力气不相上下,的确是出乎了华雄的意料之外。
  华雄的性子素来高傲,在河东军中不服任何人,深得董卓的信任。
  哪知却吃了一个暗亏,心里面有怎能服气。当下手上加了几分力气,但是董俷的双臂却纹丝不动。
  “公子果然好力气!”
  那言下之意是说,你不过是天生力气大了一点。
  董俷一笑,“俷不过有些蛮力,虽粗通武艺,不过想必是不在将军眼中。”
  “哦,公子客气了,想必这粗通武艺也是不凡,他日华雄倒要领教一二才是。”
  两人相视,突然大笑。同时卸力,向后一退。董俷又回到了老夫人的身边,而华雄也站立在董卓的身后。两人暗中的较力,能瞒过别人,却瞒不过董卓和李儒的眼睛。
  见董俷有如此神力,董卓的眼睛也不由得一亮。
  看起来,那羌人口中的‘巨魔儿’,定然就是我家这个丑小子,不错,果然不错!
  依照着董玉的遗愿,坟墓建造在靠近洮水的山岗上。
  只有一个盛着董玉骨灰的坛子在坟墓中,旁边还有一个墓,里面有两件北宫伯的衣物。
  董夫人在葬礼上哭死了好几次。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早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董玉虽然是个女儿,可是这母女情……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便是坚强如董卓,也不禁流出了泪水。
  董俷扶着老夫人,默默的在一旁。
  大姐,咱们回家了!以后你就可以伴着斜阳,和姐夫在一起欣赏这家乡的景色。
  虽已经发誓不再流泪,可忍不住,泪水又在眼中打转。
  董夫人哭得死去活来,终于昏了过去。董媛姐妹陪着夫人回家,绿漪则推着车,送老夫人回去。董俷本想回去,可又想陪姐姐多呆一会儿。思忖再三,还是留了下来。
  董卓站在坟前,沉默了许久。
  “你们先下去!”
  他扭头对李儒、牛辅等人说,然后又示意华雄带人围住了山岗,只留下他和董俷两人。
  一个站着,一个跪坐。
  谁也没有看谁,只是默默的保持着各自的姿势。
  “阿丑!”
  董卓终于忍不住了,转身背对着董俷,好像自言自语一般,“你是不是非常恨我?”
  董俷抬起头,“一笔写不出两个董字,你是我爹,我怎么会恨你?”
  “一笔写不出两个董字?”这新奇的言语,让董卓一怔。话虽直白,却寓意颇深。他扭头上下打量董俷,突然笑道:“文正多次对我说,我家阿丑有大才。我还以为他是畏惧媛儿,故有此说。可现在看起来,倒是我误会了他,你果然不同。”
  董俷苦涩一笑,“那又如何?虽有千里马,可伯乐不常有!”
  “阿丑,你想做千里马?”
  董俷抬起头,直视董卓:“只看父亲愿不愿意做伯乐。”
  董卓颌下的胡须抖动了两下,放声大笑起来,“若我儿愿做千里马,我这当父亲的,又岂能不愿做伯乐……其实,我儿已无需伯乐,堂堂巨魔儿,又何需伯乐?我儿所需的,不过是一块供你驰骋的战场。而为父所能提供的,也仅此而已。”
  董俷呼的站起来,“父亲,我只有三个要求!”
  “说!”
  “第一,我要自掌一军,无需人多,五千人足矣;第二,我知父亲现在奈何不得韩遂。但我要父亲一个承诺,他年若有机会,请让孩儿亲手取那韩遂的狗头。”
  董卓想了想,“第一条有些荒诞,你年纪尚小,自统一军……不过为父答应你。至于第二条,为父保证,他年若有机会,定准你杀了韩遂。说说你第三个条件。”
  “这个……我一时还没有想起来。”
  董卓大笑道:“那我儿慢慢想,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告诉为父……另外,过两天我就要回河东了。我已经和你娘商量过,她和我一起去河东,还有你三姐也一起过去。只是,你奶奶念故土,不想离开……你呢,是和我去河东,还是守家园?”
  从内心而言,董卓很想让董俷和他一起回河东。
  目光灼灼的看着董俷,等待着董俷的回答。哪知董俷在沉吟了片刻后,“孩儿即不去河东,也不想留在家里。孩儿想出去走走,去看看大汉的江山,会一会天下英雄。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自认读了很多书,现在想去走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董卓默默的重复了一边这句话,鼓掌大声叫好,“我儿既然有此雄心壮志,为父又怎能拦你?只是,你不是要自成一军吗?你出去了,又如何领军呢?”
  董俷笑道:“父亲,正如您所说,孩儿年纪尚小,目前还不合适领军,故而才要出去走走,多些历练。而且,孩儿所要领的这一军,不同于父亲麾下的军马。如今尚在准备阶段,只想请父亲多多给予帮助,无论财物还是人力,都需父亲支持。”
  “与众不同吗?”
  董卓越发的有兴趣了,“那好,我倒要看看,你所领的人马,究竟有何不同之处。我自会交代家中,你所需一应物品都会尽数供应。我儿,待你再回家时,也就是你领军之日。”
  董俷笑了!
  他退后一步,欠身向董卓一礼,“孩儿自知以往对父亲多有不敬,还请父亲原谅。孩儿保证,只要孩儿有一息尚存,定不会让任何人,再伤害到我董家人一根汗毛。”
  董卓也笑了,大步上前,一把搂住了董俷。
  不经意的,目光扫过了董玉的坟。董俷眼中闪过了一抹泪光:姐姐,看到了吗?我和爹爹和好了……我知道,这一定是您最想看到的结局,您在天之灵,可曾知晓?
  一阵风掠过,栽种在坟茔上的花朵随风摇曳,就好像是姐姐的笑靥。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十四章 巨魔士(一)
  更新时间:2008…5…20 1:17:09 本章字数:3895
  葬礼后二十天,董卓离开牧场,回转河东。
  毕竟是朝廷的官员,不便在家中停留太久。此次为了女儿的葬礼而专程回家,说不定那些清流名士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董卓心里很清楚,他现在应该更小心。
  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和儿子合好。
  董卓走的时候,脸上一直都带着快意的笑容。董夫人花鬘随同董卓走了,她不愿意再住在临洮。这里有女儿的坟茔,会勾起她的伤心事;董媛也跟着董卓走了,毕竟已经是*,和丈夫总是分居两地,她不觉得什么,可李儒未必会高兴。
  董璜,也不适合在留下来。
  董卓对这个侄子还是很疼爱的,不过再疼爱,总不是他的骨肉。牧场的一切都交给了老夫人,实际上也就等同于交给了董俷。董璜有小才,可有些时候……董卓不敢保证,如果某一天他再去招惹董俷,能不能活下来,恐怕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行的还有雅丹、黄道、胡赤儿等一干家将和三千铁骑。
  牛辅继续留在临洮,加紧练兵。至于原因,董卓没有说,牛辅也没有问。这一点也正是董卓器重牛辅的主要因素。什么事情该知道,什么事情不该知道,牛辅心里很清楚。董照被留在了临洮董府里面,负责照顾牛辅和处理一些琐碎事情。
  一切安排好了后,董卓有些不舍的离去。
  说心里话,他很希望董俷能和他一起回河东。父子两人十三年来说过的话,加起来不超过二十句。如今关系好转,他也想好好的尽父亲的责任。可他也明白,董俷说的那句话没有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呆在老鹰翅膀下的雏鸟,永远无法展翅翱翔,搏击长空。儿子大了,当老子能做的,就是给他提供一片天空。
  于是,董卓便让董媛把留在临洮的所有私兵交给了董俷,并且嘱托牛辅,凡阿丑所需,尽量提供。若临洮家中有困难,可以直接告诉河东,他这个老子会想办法。
  不过,也有人不高兴。
  华雄从酒宴上和董俷短暂的一次较量后,一直想要找董俷比试一下。但由于举行董玉的葬礼,董俷没有时间和他比武。之后董卓又整天的带着董俷,让华雄无法开口。如今要走了,华雄虽然知道还会和董俷相见,可这心里却不免感到遗憾。
  七月的阳光很毒辣,董俷让人在大姐的坟旁栽了一排松树,而他则在墓旁结庐而居。
  此时的人们,并没有后来唐宋时的那么多规矩。
  董俷按照老家的规矩,决定在姐姐的坟前守七七,之后就准备动身前往中原游历。
  他坐在庐屋内,手捧一卷兵法诵读。
  旁边有绿漪抄录他所诵读的内容,庐屋外,坟茔边上有一朵不知名的野花绽放,随风轻轻摇摆,似乎是在聆听董俷的读书声。董铁坐在庐屋外,磨着他的折铁刀。
  锵锵之音合着读书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