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从大厅外走进两人。
  “主公,万万不可!”
  众人看去,却是郭嘉和鲁肃。两人行色匆匆,显然是经过了一路奔波方抵达许昌。
  曹操奇道:“奉孝子敬,你二人怎么会一起……”
  “主公,万万不可轻举妄动。传言董西平在河东督战,再打长安,只怕难有结果。再说,十万大军尽没于函谷关内,正需时间来恢复元气。如今出击,定难有奏效。”
  “郭嘉,你怎地总是帮着董西平说话?莫非是暗中勾结?”
  夏侯惇闻听大怒。他和李典也算是老搭档,那是从曹操起家时就结下的交情。
  算算时间,也将近十年。
  夏侯惇在陈留屯兵时,李典就是他的副手,二人的友谊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厚。
  李典被杀,夏侯惇这心里就窝了一股邪火。
  郭嘉这一出面阻止,令夏侯惇的火气,腾地一下就窜了起来,指着郭嘉厉声喝骂。
  “元让,不得无礼,还不向奉孝道歉?”
  曹操怒声喝止,冷静了一下情绪之后,也知道自己刚才是有点冲动了。
  “董西平真的在河东出现了?”
  荀攸点点头,“细作报告,董俷于年末时于安邑出现,张郃徐晃两下夹击,大败高览。而长安……如今也是损失惨重。盘蛇之密,怕已经被薰西平掌握手中。”
  曹操倒吸一口凉气,向郭嘉看去。
  当初,郭嘉就提醒过曹操。一俟行动失败,则盘蛇多年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
  当初曹操也是鬼迷心窍,听了钟的言语,否决了郭嘉的主意。
  如今看来,还是郭嘉更有远见。曹操起身,向郭嘉深施一礼:“悔不当初,不听奉孝的劝告。”
  “主公,万万不可如此!”
  郭嘉连忙闪开,声音有些激动,“食君俸禄,为君解忧,乃是嘉之本份。当初未能劝阻主公,也是嘉之过。如今之计,我们唯有长远计划,先求休养生息,待恢复元气,再做打算。”
  众人也上前劝说,曹操这才回了座位。
  “那以奉孝之见,如今该如何做?”
  “主公,董西平随在函谷关大败我军,然其实力,并不足以立刻出兵攻打京兆。当务之急,当派一心腹大将,镇守京兆,防止那董西平的人马,出兵袭扰。”
  “理当如此,但派谁为好?”
  郭嘉的目光向众武将扫去,所有人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那意思是说:选我,选我就对了!
  特别是夏侯惇,摩拳擦掌的,恨不得过去毛遂自荐。但郭嘉的目光,根本没有朝他看。
  “夏侯渊将军,武艺高强,兵法出众。为人沉稳,当足以镇守阳。太史慈将军,随遭逢大败,然则非战之过,实乃元常过于急躁,方有此败绩。况且子义与汉安军交手多次,对汉安军当最为了解,可为夏侯渊将军副将,一同镇守京兆。”
  曹操闻听,也非常赞同。
  的确,若论信得过,而且文韬武略出众的武将,这屋子里还真的是要属夏侯渊。
  “妙才,你可愿往?”
  “渊但有一息,定不让董家军马踏京兆。”
  “如此甚好,我明日就请奏皇上,封你为安南将军。京兆以南之安危,就靠你了!”
  “渊定不辱命!”
  这安南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
  曹操如今官拜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掌控着兵事。但名义上,还是要走一个过场。
  安排下去之后,曹操却不由得愁眉紧锁。
  这一次董俷闹了一场失踪,曹操却是有得有失。失的是钟三人,但也得到了吕布高顺等将。只是对于吕布的使用,曹操还有些把握不住,一时间难以决断。
  同时,董俷如今坐稳了关中,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他做大吗?
  “诸公,董俷势力日益膨胀,我等当如何是好?”
  众人缄默,低头沉思。而这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鲁肃却上前一步,“主公,肃有一计,可为主公分忧。”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三八一章 陈宫论连横
  更新时间:2008…11…4 0:22:45 本章字数:4311
  门宫,积雪厚重。
  沉甸甸的雪,把挺拔的松柏压弯了腰。本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园林中不少地方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雪水化作潺潺的溪流,涌入了园林的池塘中,蒸腾起曼妙轻雾。
  只是那松柏,却透着暮气。
  有大半年没有见刘辨了,看上去气色不是太好,有些萎靡,甚至带着一点茫然。
  当看到董俷的一刹那,西汉王不由得心里一抖。
  在这长门宫中,已经快一个月了。一开始,辨非常的气愤,把宫中的物件摔成粉碎。
  不过守护长门宫的卫士,态度却格外的好。
  你摔一件,我拿一件新的。你骂人,我听着,反正在长门宫内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可就是不能走出宫门一步,也不能和宫外的任何人接触。刘辨知道,他被软禁了!
  后来才听说了是怎么回事。
  那一晚之后,长安十八个世族被铲除的一干二净。据说是排着队被砍头,那场面比之光和六年,南宫之变后的阳还要惨烈几分。被杀的士子,接近万人。
  当然,也并不是都是士子。
  还有来自曹操、袁绍、甚至刘表刘璋等各路诸侯的细作。
  刘辨甚至都无法想像,在这长安城中,竟然会有这么多敌人的耳目,未免有些可怕。
  可是那贾诩的杀性,实在太大了!
  难道董卿的部下,和董卿一样。都是杀人魔王吗?至少当年董卓虽说满门抄斩,可是也没有像贾诩这样,家丁仆人一个都不放过,光砍头,就砍了整整三天。
  想必在那三天里,长安人都吓坏了吧……
  但刘辨觉得很委屈。那些人所做地事情,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甚至都不知道。
  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是贾诩的意思,还是董卿的意思呢?
  薰卿说过。他永远不会负孤,如果是他的意思,难道说董卿是想要自立为王吗?
  焦躁,烦闷。害怕,恐惧……
  种种心思萦绕在心头,对于刘辨来说,无疑是一种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人改变很多。对刘辨也是如此,他变了,变得有些麻木。
  薰俷是刚回到长安!
  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带着越兮赶到长门宫。
  他发现,再也无法看透刘辨了。那麻木不仁的样子,就好像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不知不觉中。薰俷想起了十年前那个躲在王越身后。偷偷看他的少年。
  “王上。我们回家吧!”
  薰俷不免心怀愧疚,轻声道:“都是臣的错。让王上受了委屈,我们回长安吧。”
  “孤……不回去!”
  刘辨大着胆子,倔强地说:“当初一声不吭,把孤带到这里。如今又一声不吭,让孤回长安。薰卿,你的人胆子太大了!就算是那些人做的不对,孤的颜面何在?”
  薰俷很无语,苦笑着看着刘辨。
  听他发泄一样地说完,叹了口气,伸出手来,还是那一句:“王上,我们回长安。”
  “孤……”
  刘辨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当目光和董俷的目光相触,却说不下去了。
  也许,这件事真的和董卿无关?
  薰俷说:“长安新定,关中方平歇。王上,你也该有个王妃……在回来的路上,臣还在想这件事。等事情安定下来一些之后,臣会命人为王上选妃,王上以为如何?”
  “董卿……其实那件事,孤真地一点都不知道。”
  “臣知道,臣心里很明白。这件事,臣一定会给王上一个交代,还请王上放心。”
  “可是,董卿……孤也知道,这件事和你没有一点关系。只是有件事情孤想要和你说一下。你如今事务繁忙,孤一个人在王宫里,又没个说话的人,好生无聊。孤想要找些事情做……恩,孤也知道,政务兵事非孤所长,也不愿意给你添麻烦。所以,孤想要自己找些事情,就是不知道薰卿你……能不能答应孤呢?”
  这话说的,可怜巴巴。
  但仔细一想,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
  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成天地呆在深宫之中,的确是会很无聊。
  刘辨的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而且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董俷也很难开口拒绝。
  “王上这是什么话?王上想做什么,只管做就是了!”
  “恩,放心吧……孤绝不会做那些劳民伤财地事情,孤只是想给自己找个消遣。”
  刘辨露出了笑意。
  “我们回去吧!”
  “遵旨!”
  薰俷恭敬地请刘辨走出了长门宫,登上王辇。
  在进入王辇地时候,刘辨突然回头笑道:“董卿,你也上来吧,和孤一起回长安。”
  “臣万不敢逾礼!”
  看着刘辨的笑容,董俷心里一酸。
  这孩子,也恁命苦了些。此情此景,让董俷不自觉地想到了当年在北邙的一幕。
  翻身上马,王辇缓缓的驶出了长门宫,向长安城方向驶去。
  长门宫,又恢复了往昔的冷寂……
  亲自将刘辨送入了未央宫,又指派人好生照顾。
  薰俷出了宫门,闭上眼睛,长出了一口气。看起来,这长安城内,事情真是多啊!
  他回到了大都督府,却发现所有人都已经在大厅中等候。
  贾诩也在厅中,董俷看了他一眼之后,重重的哼了一声,也没有再去理睬贾诩。
  “诸
  。薰俷先是客套了一番,又把这段时间以来地经历,和众人详述了一遍,“此次公台与我师兄前来,也算是不幸中的收获。接下来,尚有诸多事务,还要烦劳各位辛苦。”
  众人拱手起身,道:“此乃微臣之本份。”
  法正站出一步。沉声道:“主公,卑职今晨得许昌传来的消息,近来曹操动作不小。”
  “哦?”
  薰俷眉头一蹙,沉声道:“都有什么行动?”
  “其一。曹操以夏侯渊为安南将军,太史慈为副将,屯兵洛阳,占居了京兆。”
  虽然说那京兆一直是曹操的地盘。但之前由于畏惧袁绍的实力,所以并没有在京兆屯兵。这一次,曹操一反常态的在京兆屯兵,却是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强势。
  要知道。他可是新败,刚损失了十万人马,为何如此强势?
  法正接着说:“同时。曹操让东平国与东郡与袁绍。是袁绍的领地与河内连接。”
  “哦?”
  不禁是董俷。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怔。
  曹操这是玩儿地什么把戏?这里面,似乎有文章。有玄机啊……屯兵京兆,有让出东平国和东郡?
  徐庶想了想,轻声道:“事实上,经边让之乱以后,兖州士族和曹操的矛盾还是非常严重。曹操这次让出东平国与东郡两地,一方面是为他屯兵洛阳的代价,另一方面,未尝没有避让兖州士族冲突的想法。恩,很有可能,很有可能啊!”
  薰俷看了看顾雍陈宫,见两人沉默,不置可否。
  “孝直,你接着说。”
  “喏!”
  “去岁末,鲁肃在汝南大破穰山张燕。之后,张燕等人投靠了刘备,在小沛召集黄巾残部。但是曹操在拿下汝南之后,却停止了攻击,任命吕布为汝南太守。”
  吕布……刘备……
  在演义中,这二位也算是宿命地冤家吧。本以为不会再有什么纠葛,可没想到……
  薰俷先是一笑,然后疑惑的问道:“阿瞒兄这又是玩的什么把戏?”
  “还有,孙策攻破庐江!”
  “啊?”
  法正苦笑道:“庐江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孙策的攻击。陆康在庐江死战,后带领族人退入了江夏……孙策占领庐江之后,再次向许昌请求扬州牧一职,曹操也同意了!”
  “慢着,曹操同意了?”
  “不错……非但命孙策为扬州牧,还封孙策为乌程侯,镇东将军;周瑜为交州刺史。”
  陈宫突然道:“慢,曹操真地封那孙策为扬州牧?”
  “正是!”
  徐庶等人,也醒悟过来,瞪大了眼睛,看着陈宫。
  倒是董俷还有点迷糊,只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又不好表露,只能装出沉思的模样。
  陈宫道:“主公如今,占据关中……从北到南,有公孙度、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和刘表。啧啧啧,这一幕确是有些眼熟了。当年关东六国,不正是如此吗?”
  薰俷这下子反应过来了!
  “你是说……”
  “不错,曹操这一手,想必是要玩儿一手合纵之策。恩,定然是这样,没有别的解释。”
  石韬开口道:“不错,合纵!曹操绕了这么一个***,只怕就是为了要营造一个合纵的氛围。当年秦据关中,有函谷关阻隔,挡住了关东六国。但我们现在地情况却更加微妙。第一,我们的战线太长,比之当年强秦,怕是要长出许多。”
  “如此一来,必然会造成我兵力薄弱之势态。”
  陈宫想了想,“其实要破合纵不难,唯有连横而已。只是这第一个突破口当选好。”
  “以公台之意……”
  陈宫道:“我听说主公曾与当年已故扬州刺史秦大人交好?”
  “啊,正是!”
  “孙策总领江东,但毕竟根基薄弱。主公何不以西汉王之命,奉荆州蒯良为吴侯,令其总领江东呢?”
  “啊?”
  薰俷一下子没有理解陈宫的意思。
  倒是徐庶忍不住鼓掌叫好:“陈先生此计甚妙。那蒯良是荆州大族,与刘表极为亲近。而孙策之强势,也让刘表不安。若蒯良为吴侯,则刘景升定然会全力支持。”
  “唔,那又怎样?”
  “主公,刘表与沛国王刘宣为汉室宗亲,定然会请求刘宣帮助。只要刘宣动手,孙策也一定会寻求外援。不管是找谁,都少不了会有一场大战。将来就算是合纵成功,这几家之间地矛盾,怕也难轻易化解。到时候,就要看主公地手段。”
  我有个屁手段!
  薰俷心里暗骂一声,长出一口气之后道:“既然诸公已有筹谋,就照此行事吧。”
  说完,他站起身来,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冷戾。
  “来人!”
  “喏!”
  薰铁带着几名技击士走进了大厅之中。
  薰俷喝道:“将贾诩给我拿下,打入北监。未得我地允许,任何人不准与之接触。”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厅里面地人,不由得全都愣住了……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三八二章 黑名单
  更新时间:2008…11…4 17:23:40 本章字数:3641
  监,只是一个简称。
  完整的名字应该是汉大理北督察执行监。在汉时,大理作为执法机关,设有左平右监两个职务。薰n在西域的时候,增添了督察院以掌控内部律法的执行状况。
  在抵达长安之后,由于督察院在职能上和大理有重叠之处,于是将督察院并入大理。
  成立督察院之初,只是为了让其督导新法的执行。
  但是连董n都没有想到,法正把这督察院的执法范围无限扩大,甚至延伸到了各官员家中内部。有时候,官员们私聚说的什么话,第二天督察院就能够知道。
  这让董n想起了后世才应该出现的锦衣卫。
  而事实上,在法正的领导下,督察院已经形成了锦衣卫的形式,而且更加严密。
  当然,这督察院的存在,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大部分人都以为督察院是为了制裁贪官污吏而设置出来的部门,对其真实的情况也不算非常了解。并入大理之后,督察院却不听命于大理,而是直接服从董n。
  督察院拥有独立的监牢,和大理不在一处。
  位于长安西北方的孝里亭,据说这里曾是白起自杀的地方,后人还在这里建立了白起祠堂。被关押进孝里亭的人,都不是普通人。特别是经历过长安之乱以后,孝里亭被关押的犯人,除了盘蛇的成员外,就是和关东诸侯有勾连的士子。
  黑漆地高墙。呈马面形状。
  北监又称杜邮堡,事实上这里也的确被建造成如同城堡一样,里面守卫森严。
  平日里,杜邮堡内不设驻兵,但是确有二百名技击士常驻。
  距离杜邮堡十里,驻扎有兰池大营。只要杜邮堡烽火燃起,兰池大营就会立刻行动。
  贾诩就被关押在这杜邮堡的监牢中。
  监牢不算太大,不过设施还算是不错。贾诩看上去一点也不疲乏,面前摆放着一张桌案。上面有美酒佳肴。他自斟自饮,倒是颇显出几分自得其乐的悠闲来。
  薰n就坐在贾诩的对面,看着贾诩,脸上带着无奈的表情。
  “军师。你这又是何苦来哉?”
  贾诩放下了酒杯,看着董n突然问道:“王买已经来了吗?”
  “已经到了,昨夜时,就已经秘密抵达长安。我把他带来了。要不要让他进来?”
  “还是等一会儿吧!”
  贾诩叨了一口菜,“主公现在想必已经猜出了诩的想法?”
  薰n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知道军师准备接掌部。只是没必要如此做吧。”
  “主公确是错了!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接掌部,诩何必要做出这老大的谋划来?诩请主公扣押,是从几方面来考究。第一。诩迫西汉王移驾长门宫。群臣虽不说什么。但肯定会有人心怀不满。何况,主公还需西汉王之名。故而也需要给西汉王一个交代,同时也是给天下士子,天下百姓一个合情合理地交代。”
  贾诩侃侃而谈,看不出有半点的颓废。
  略显浑浊的眸光中,不时闪现出精亮的光芒,带着一丝丝地阴鸷。
  事实上,正是继续派人送信,请求董n将其收监。大都督府的一幕,不过是董n按照贾诩所要求,演的一场戏而已。但是贾诩这样做的目地,董n还是不清楚。
  听了贾诩的话,董n微微一蹙眉。
  “如果只是交代的话,也不需要这样做啊。军师,这是不是有点过头了呢?”
  “过嘛?”
  贾诩一笑,“其二,我要想主公你讨要督察院的指挥权。”
  “这个也不是问题!”
  虽然说贾诩这么赤裸裸地向董n讨要权利,虽然说督察院和部合并一处,权利很大,可是董n却没有犹豫,而是非常爽利的答应。因为讨要的人,是贾诩。
  “其三,主公将我收押,就等于将我隐藏了起来。关东诸侯地同盟已经有了雏形,但是还不足以形成威胁。在未来几年之中,主公当以休养生息为重,不可擅自用兵。而在这几年中,需要有一个人来做一些不为人知地事情,此非诩不足以担当。
  所以,诩还要向主公讨要可独立行动地权利,还请主公您能够准许。”
  所谓独立行动,就是不需要向董n汇报,可先斩后奏的专擅权利。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大地权利,如果贾诩想要进行任何行动,都不必通过薰n,直接下达命令。
  薰n直勾勾的看着贾诩的眼睛,一笑道:“军师既然开口,n怎敢不应从呢?”
  “其四……嘿嘿,诩甚怕死!”
  “啊?”
  “如今这外面不晓得有多少人恨不得杀了我,倒不如躲在这里,还能落个清净。”
  薰n有点哭笑不得,看着贾诩说不出话。
  不过,贾诩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长安那一夜,真的是死
  的人。如果是普通的百姓,所谓民不与官斗,也不题。但是贾诩杀的大都是世族阶层的大人物。这些世家都有私养的门客和死士,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闹事。
  这倒也符合贾诩明哲保身的习惯。
  薰n说:“只是军师你打算在这杜邮堡中待多长时间?总不成一直待在这里吧。”
  “到该出去的时候,诩自会告诉主公。”
  贾诩捻起一颗腌制的黄豆,放在口中咀嚼了片刻,而后说:“诩还有一个要求。”
  “军师但说无妨。”
  “这大豆腌的甚好,正好下酒,主公能否让人每日都保持供应?嘿嘿,味道不错。”
  薰n忍不住笑了。“我回头会让人把那厨子给请来,专门为军师腌豆。”
  “甚好,主公现在可以回去了,走的时候,顺便把王买和法正两人叫过来吧。”
  薰n应了一声,站起身来拱手道:“既然如此,那n就告辞了!”
  贾诩也起身,恭送董n离去。
  不一会儿地功夫,法正和王买二人走进了监牢。
  “法正(王买)。拜见军师!”
  王买,是当初随董n一同走出南山的无难山三族中的成员之一,和甘贲是同辈。
  在西域时,王买就被董n调至部。配合李儒的行动。
  如今李儒镇守西域,把部交还给了董n。而王买作为部的统领,一同来到长安。数年时光,王买好像变了一个人似地。脸上总是带着笑意。肩头匍匐那头青)。不是熟悉他的人,还真会被他的外表所欺骗。然则。在部中,王买有‘王鬼’的绰号,心狠手辣。性情沉冷。
  贾诩拍拍手。示意法正和王买坐下。
  “你二人……一个是督察院地院长。一个是部的统领。说穿了,都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但这两个部门,却是主公最为紧要地部门……之前对公孙度疏于关注,险些令主公在塞外遇险,险些丧命,却是部失职。”
  王买面颊一抽搐,虽然还是带着笑容,可是那眼中却流露出一丝愧疚之色。
  “这并不能怪你!”
  贾诩说:“我也不是要责难你,包括我自己,不一样疏忽了那该死的公孙度吗?以我之见,公孙度虽占领幽州,却暂时对我们无法构成威胁。他首先要对付的,是于乐浪的樊稠。王买,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在乞活军恢复元气之前,樊稠不可亡。”
  “喏!”
  “法正,督察院在前段时间做地不错。一直以来,督察院于内,刺探世家官宦的资料。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督察院的耳目,遍布关中、凉州、朔方大小官员的身边。任何主公治下发生地风吹草动,都必须在第一时间通报于我,明白?”
  “属下明白!”
  “还有,皇城之中,也需要加强控制。北监三号于西汉王身边,但还远远不够。”“属下会立刻做出安排,定不容任何风吹草动,逃出督察院的耳目。”
  “很好!”
  北监三号,是督察院下属的一个密探。就如同当年南荣地暗二十六一样,全部以数字为代号,真实地姓名,却只有寥寥数人知晓,甚至连薰n也不太清楚。
  贾诩说:“如今塞北已经被划入主公治下,以我看,用不了多久,主公定会在弹汗山设置郡县。所以,孝直地眼睛,也必须要覆盖整个塞北,不可因塞北人口稀少,而有懈怠。”
  “属下记住了!”
  “王买……各地暗线,都妥当吗?”
  王买笑呵呵的说:“各地暗线都已安排妥当,只是之前曹操曾经大肆搜捕地一番,有一些暗线虽意外被起出,但我们也弄清楚了一件事,主持盘蛇的人就是荀家八龙之一的荀攸荀公达。还有,据细作传来消息,当年曹操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如今已成为吕布妾室的来莺儿非常痴迷,属下正打算就此而操作一番。”
  贾诩闻听,不由得笑了起来。
  从怀中拿出了一摞纸张,递给了王买。
  “按照这上面的名字,我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手段,都必须要设法一个个的清除。”
  王买接过来,在上面扫了一眼。
  这是一份名单,全部是用朱砂书写。排在第一行的第一个名字,赫然正是……郭嘉。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三八三章 沿着错误轨迹
  更新时间:2008…11…4 21:51:34 本章字数:4824
  安二年,如果按照历史原有的足迹,在这一年当中会多大事情。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件事,怕就是袁曹之间的官渡之战!
  其实,在过往的日子,也有很多原本应该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比如吕布和刘备的徐州争夺战,比如水淹下,比如白门楼,还有那流传千古的千里走单骑。
  都没有发生!
  关二哥如今呆在徐州,过的好不安逸。
  刘玄德坐稳了大半个徐州不说,还得了徐州之外的两郡,此外还有很多人马。
  被鲁肃曹仁联手击败的张燕,在刘备的感召之下,率部前来投奔。
  也许是刘备早期的反贼名声让张燕很有归属感,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反贼又算什么?
  不管是在关东诸侯,还是在关中董俷的麾下,也都有当年黄巾军的踪影吧。
  不过有些时候,历史总归会再来一次垂死挣扎的纠正,于是就有吕布来到了汝南。
  但纠正,也仅此而已。
  也许连董俷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支剽悍的小蝴蝶,产生出了如此巨大的作用。袁绍没有能统一北方,曹操也没有和袁绍翻脸。三国的雏形,也不知何日才能重现。反正在目前来说,董俷只能看到那该死的关东诸侯,重现了战国风范。
  一纸诏书,从长安到了荆州。
  封蒯良为扬州牧,吴侯。提点扬州交州兵事,一下子在荆州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明知道这是董俷的挑拨离间,可是那吴侯之名,却是让人眼红。
  蒯家作为荆襄大族,又与刘表交好。蒯良更是曾在秦手下为官多年,一生中最为美好地时光,几乎都留在了扬州。即便是非常排外的扬州世族,对蒯良也非常认同。诏令一出,迁至江夏的原庐江陆氏家族。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
  在陆家看来,蒯良虽然是荆州人,可却在扬州居住多年,而且官声是相当不错。
  更何况。蒯良还是世族出身,比之商贾出身的孙家,却是高明百倍。
  当然,这只是外在的原因。孙策强攻庐江。迫使陆家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江夏。反正只要是反对孙策的,我陆家人就一定会赞成,何况蒯良身后还有一个刘表。不说别的。只以此为契机,得荆襄世族的认可,说不定还能得刘表器重。
  将来返回庐江地希望。也就在刘表的身上。
  其实。对于陆家迁至江夏的举动。荆襄世族又怎么可能没有半点的警惕之心呢?
  荆襄世族之排外,丝毫不比扬州世族地差。
  陆家的表态。也从另一方面告诉了荆襄世族:各位,我陆家对荆襄没有任何兴趣。庐江才是我们的根基,我们早晚都是要回转庐江,不过也要诸位帮个小忙。
  于是乎,蒯家就一下子顶在了风头浪尖上。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
  薰俷穿着小衣,赤着膀子,和家人坐在莲花池旁的凉亭里,喝着在井水里冰镇了数日地西域葡萄酒,说着话,聊着天。远处小文姬正带着几个兄弟在草地上嬉闹。
  凉亭的圆桌上,放着一盘西瓜,董绿和任红昌有滋有味的品尝。
  这西瓜,是李儒派人从西域送来的,也说不出是什么来历,只是觉得味道不错。
  年初,甘贲张任将兵康居,兵锋直指安息。
  这安息地名号,早在西汉时张出使西域时就传入了中原。只是张本人也没有去过安息,只是带回了一些安息的情况。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