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峤放下了一件心事,也变得开朗许多。
  闻听董俷询问,当下回答道:“倒是让主公笑话了……峤长子名良,年方九岁;次子名静,三子名季,四子名通,却是一胎三子,相差不过一个时辰,都才七岁。幼子名谡,却是个鬼机灵,年方六岁……”
  薰俷原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放在心上。
  长子名良,那就是叫马良喽……这个名字好像有些耳熟,但却想不起来这出处。
  居然是个三胞胎,马季……哈,听上去好像后世的相声大师;马静、马通?很陌生。
  幼子名禝!
  马禝?
  薰俷地眼睛顿时瞪大了!
  慢着慢着,马良、马禝……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竟是马氏五常?”
  要说起来,董俷已经见过了许多名人,早已经麻木了。可这不经意中,居然发现眼前这人居然也是名人之老爹。还是有点忍不住,说出了六个字,又立刻闭上嘴巴。
  可这六个字,却让马峤吓了一跳。
  为什么呢?
  这古人啊,虽然有弱冠方有字的习俗。可很多时候,还是把这字按照族谱早早定下。
  按照马氏的族谱,马峤儿子的表字当中,当有‘常’这一子。
  又按照传统的伯、仲、叔、季、幼,所以早早的就订下了五个儿子的表字。一俟成人,就会赐予。
  这表字,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
  比如董卓兄弟三人,也是按照这规律而行。董擢叫伯颖,董卓要仲颍,薰旻叫叔颖。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可董俷怎么知道,我儿子的表字里,有‘常’字?
  马峤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薰俷也算是在这年代生活了许久,说漏了嘴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有心解释一番,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索性也就不解释了,目光向黄劭看去,期盼他来解围。
  也算是跟随董俷久了!
  黄劭自然能领会董俷的意思,忙岔开了话题,“主公,小儿去了汉安的话,不要让他马上进太学。依我之见,还是让他先进乡学。将来能否有出息,看他自己的本事。”
  这一句话,却说的马峤心生惭愧。
  他原本是想要让孩子直接进太学,可看看人家老黄,再看看自己……
  这话题一转开,也就忘记了刚才的事情。三人在书房中又说了很久,把这三学,渐渐的勾勒出了一个轮廓。董俷轻呼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三三0章 西域二三事(完)
  更新时间:2008…10…2 18:56:45 本章字数:3831
  言道:沉默是金!
  薰俷是自家事自家知,他有多少本事,心里清楚的很。
  黄劭的身体慢慢的好转起来,这是一个连马真都没有想到的奇迹。虽然还是会经常性的感到腹痛,而且痛起来的时候,就好像是穿肠破肚一样,可还是活过来了。
  原因?
  马真说不清楚。
  也许是那三学之事,让黄劭生了牵挂吧。
  不过在好的时候,黄劭就拉着马峤董俷,讨论三学的细节问题。
  怎么编教材,那教材改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董俷是一个头两个大。大多数时候,他都保持沉默。不是矜持,却是因为他实在不知答案。
  上一世,老人们曾教导过: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你就保持沉默。
  薰俷就是这么做的!
  有趣的是,即便是他保持沉默,可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却会让黄劭马峤生出许多的灵感来。这也就越发的让马峤感到:自家主公,实在是高人行事,高深莫测啊!
  薰俷,是哭笑不得……
  黄劭的病情好转一些之后,随着董俷出发了。
  马峤继续留在池,打理屯田事宜之外,还担负了一个重任。那就是将他们所讨论出来的成果,尽快的系统归纳,以公文的形式,城堡戍县都护府,以进行商讨。
  反正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薰俷是忙不迭的带着黄劭,赶赴汉安。
  此次去汉安城。一方面是为了让黄劭好好休息,另一方面还要向刘辨做个述职。
  当然了,这不是刘辨要求。
  相反,让董俷去汉安城,还是贾诩和李儒地建议。
  说穿了,就是面子问题。不管怎么说,董俷现在还是汉臣,面子上就要顾及圆满。
  汉安城。高六丈。面积丝毫不逊色于阳。
  作为刘辨的王治。自然不能等闲对待。虽然这个城市的人口目前还不足十万,可董俷相信,总有一天,这将会成为西域最繁华的王城,丝毫不逊色于阳的大城市。
  对于这一点,不仅仅是董俷相信,包括刘辨在内的。所有人都相信。
  汉安城完全是依照着阳的形式来兴建。
  马面围墙,青石大道。共有十二个城门,而其中最大的城门,就叫做戍门。连接戍门地街道,名叫玉大道。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却是为了纪念董俷地大姐,董玉。
  说起来这条玉大道,是有一番争论地。
  当初命名的时候。羊续是想要依照长安的主街。朱雀大街而命名,而蔡却是想要用阳的街道名称。反正一个人一个主意,老先生们都想要在这条街道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争论不休时,刘辨请教了母亲。
  何太后却拉着刘辨的手,“大王,其实街道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这恢宏巨城是谁为我们打下来,谁为我们兴建起来地呢?”
  刘辨马上反应过来,“母后是说,要以董卿之名?”
  何太后摇头道:“不可……如此一来,董卿定然会推辞不说,甚至还会产生不好的想法。大王,你马上就要成人了,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琢磨。要让薰卿感恩,还不能把他推倒风头浪尖上。毕竟,有薰卿在,你才有重回中原的可能啊!”
  刘辨没有发现,何太后用的是‘你’,而不是‘我们’。
  “我记得,董卿最敬重他的姐姐,不如就用他姐姐的名字?”
  “这个,大王自己决断就好。”
  于是,这街道就叫做玉大道,至于其中的含义,刘辨也不是小孩子,自然能掰出大道理。
  薰俷在安门外,为黄劭要了一座足以容纳千人的豪宅。
  这原本是刘辨留给董俷地宅院,可是董俷觉得,他也不常在汉安城,不如送给黄劭。
  封黄劭为太常,享两千石俸禄。
  又让人买来了百余名大月氏奴隶,充当黄劭地奴仆。
  黄劭这心里……端的是感激万分。
  薰俷自己的住所,则安排在了西汉王府地旁边。只是习惯性的举动,在董俷心里,刘辨还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小孩子。住的近些,说不定会让刘辨感到很开心呢。
  一切事情处理完毕之后,董俷每天都会和刘辨呆在一起。
  他用西域特产的白蜡杆,为刘辨做了一杆大枪。当然,这玩意儿也就是玩儿个花活,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可是在刘辨而言,这么一个礼物,却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阳时的样子。
  刘辨每天都会带着夏侯兰,到董俷的家中舞剑练枪。
  有时候董俷的一句夸奖,就会让刘辨很开心。而董俷也会时常和他说些西域风俗。
  在外人的眼中,董俷和刘辨,俨然是最佳
  。
  即便是早先对董俷看不顺眼的羊续,如今也开始对董俷露出了笑脸。他甚至出面,说服了洪,为薰俷来做事。不管洪是看羊续的面子,还是看刘辨的面子,反正是正式承认了董俷的主导地位,并且开始全心全意的,为董俷分担不少烦恼。
  +=|
  “我不是单一的针对某一个宗教,而是所有的宗教,在西域都必须是同等的待遇。宗教,最容易蛊惑人心,可以把一个善良懦弱的人,变成不顾一切的疯子……张角的太平道之乱,历历在目。汉中的五斗米教,也方兴未艾。我不想一个人,一个家庭,为了那子虚乌有的海市蜃楼而家破人亡。你可以信他,但必须要依照我的模式。”
  薰俷把太平道拿出来说事,让蔡》。
  毕竟,那一场席卷大汉,甚至说动摇了汉室根基的黄巾之乱,才过去了不过十几年。
  不少人,都曾作为那场动荡的参与者,旁观者。
  如今想起来,仍不禁心有余悸。毕竟,那不是一个值得让人去开心的回忆啊。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戍县内没有任何的寺庙。早先龟兹人所建立的寺院,大都变成了乡学或者县学的课堂。毕竟,在董俷眼中,三学才是西域兴盛的根本所在。
  西域都护府,就在戌土门之内。
  这戍县的城门,是按照五行方位所建造,并由刘洪参与设计
  戊土门,在刘洪说起来,就是戍县的中心所在。
  府邸占地广袤,有八百顷地土地。房舍如云,府中是楼台亭榭,美仑美。
  仲夏时节,树木葱郁。
  在一座凉亭中,董俷正面对着一副白卷。愁眉苦脸的苦思冥想中。
  一旁。麋贞笑眯眯的端着葡萄酒。和蔡三女轻声的交谈。徐庶石韬,正襟危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李儒和贾诩看着亭外的美景,不时发出一两声的感叹。
  凉亭外,却见典韦的夫人邹氏,和济慈在荡着秋千。
  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嬉闹。显得无忧无虑。典韦和几员武将坐在草地上,看着两个小孩子斗力,或是出声指点,或是呐喊助威。而两个虎头虎脑,打在一起的小孩子,正是董俷地两个孩子:董朔和董宥。
  算算年纪,董朔和董宥,也都已经五六岁了。
  似乎是更多地继承了董俷地基因。这两个小子不但长的像董俷。而且是天生神力。
  比同龄的孩子,少说也要高半个头。
  从三岁开始,华佗就用各种药物为他二人强健身体。而且把五禽引导术术交给了二人。
  此时,这两头小老虎,正扭在一起,是不分胜负。
  按年纪,董朔稍大一些,不过董宥的力气,却丝毫不比董朔来的小。
  黄忠帮董朔,典韦指点董宥。儿子典平就在旁边,听着几个哥哥唧唧喳喳的打赌。
  其乐融融,却是一副和美的画卷。
  可是董俷却丝毫不感到快乐,从汉安回到戍县,卢植地话语,让他始终念念不忘。
  没想到,这件事还没有解决,新的麻烦就来了!
  麋贞在张掖呆的无聊,就跑到了戍县。说是为了解闷,可明眼人却看出来,麋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知为什么,她和徐庶走的很近,二人之间,似乎有一些……
  薰俷初闻这消息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
  单福先生和麋夫人吗?
  这一对的组合,听上去要多怪,就有多怪!
  不过想想,徐庶已经二十四五了,麋贞也快过了双十,似乎也是时候谈婚论嫁。
  麋芳在汉安,其他人有很忙碌。
  唯有担任董俷门下督的徐庶,看起来好像是很悠闲。
  当然,董俷并不是为麋贞和徐庶的事情烦恼。个人有个人地缘法,缘分到了,打都打不散。既然麋贞和徐庶……干脆就让他们发展吧。天晓得会是什么样地结果?
  甘夫人成了沙沙的老婆,麋夫人成了徐庶的女友!
  貌似我和刘备之间地仇恨,似乎是无法化解开了……
  薰俷所烦恼的,是麋贞给他出的麻烦。原来,这西域盛产葡萄酒,早在西汉时,就曾作为贡品输送往西域。现如今董俷占领的西域,又有西川的通路,可以把葡萄酒大量向中原供应。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而麋贞一下子就盯上了这葡萄酒。
  交给麋贞销售也就销售了!
  可这小丫头却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居然提出,要让董俷赋诗一首,以进行推广。
  这和后世的广告词颇为相似,可问题是,董俷总不能把‘喝喝更健康’之类的话语说出来吧。
  唯有赋诗一首,这绝对不是董俷的强项。
  而麋贞这过分的要求,却得到了蔡》
  “西平,说起来……你也好久没有吟诗作赋了。正好借此机会,写上一首诗赋吧。”
  “姐姐,你当知道,文章本天成……”
  “我知道,妙手偶得之嘛。不过你已经用同样的话语,推脱了好些年,如今应该有所得了。”
  前来做客的黄忠贾诩等人,非常识相的不参与其中。
  吟诗作赋!
  都说娶个才女是一件好事,可谁又能知道,这娶了才女之后,不为人知的心酸呢?
  搜肠刮肚的想了很久,董俷灵机一动。
  提笔一气呵成,然后掷笔起身,“就这样了,我还有事情要和军师他们商量,成不成就这样了!”
  说着,董俷拉着贾诩和李儒。带着石韬徐庶,就走出了凉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蔡》|
  一遍,两遍,三遍……
  这首原本是后世唐代诗人王翰地《凉州词》,从蔡》;。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边地的荒寒艰苦。征戍的紧张动荡……
  蔡》|。。。+。出了一丝难言的灵感。
  “来人,取我琴来!”
  亭外有侍女连忙跑出去,不一会儿抬着一架古琴走进了凉亭。
  除了正在池边谈论事情的董俷五人没有觉察,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情形。不由自主地聚拢过来,静静地看着蔡》琴道上地造诣。已经超过了蔡。可谓是天下第一才女,但是到了张掖之后,就很少有人见她抚琴弄曲了。
  闭目凝思……
  蔡》==
  纤纤玉指,轻挑琴弦。只听铮的一声,好似黄钟大吕一般,有一种震撼之气。
  那是一股来自塞外的风,一股经过惨烈厮杀之后。将士们欢快聚会的快乐。轻启樱唇。一曲凉州词,从蔡的口中唱出,合着那乐律。恰如同天籁一般。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等人看着纸上地诗词,忍不住随着蔡》
  休要小看这‘吟’,和后世那种极为直白的朗诵,却是完全不一样,有着独特的韵味。
  每一个字,每一个停顿,都显得是与众不同。
  贾诩闭目,李儒轻轻的鼓掌,徐庶石广元却是摇头晃脑,随着那歌声一起吟唱。
  “好诗,果然是好诗!”
  贾诩轻声道:“主公这一首诗,足以流芳百世。诸侯只为私利,斗的你死我活。而主公却带领着将士们,为大汉开疆扩土。孰是孰非,还需要解释吗?只这一首诗,却已经道尽了其中的奥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世人皆以为武夫粗鄙,若无武人抛洒热血,如何有大汉社稷的江山稳固?好诗,真是好诗!”
  李儒和徐庶二人相视一眼,齐刷刷向董俷躬身施礼。
  “主公这一首诗,胜似千军万马……嘿嘿,如此一来,天下诸侯,只怕是颜面尽失。”
  薰俷愕然,有些发懵。
  只是为了应付麋贞的广告词,怎么扯到了天下社稷上面?
  这些家伙地脑袋啊,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不过听贾诩等人这么一说,董俷觉得这首他甚至叫不出是什么名字地诗词,的确是有那么一点味道,忍不住笑了笑。
  越是不说话,越是显得高深莫测。
  而那笑容,在贾诩等人的眼里,也就变得是胸有成竹。
  琴声戛然而止,蔡》|。什么名字?”
  “这个……我还没想好!”
  “这首诗,是你所有作品中,最为难得地佳作。恩,这首诗以在西域征伐的将士为主,不如叫做西域歌……不好不好,却显得不够大气……恩,朔方曲?好像又有些小气了。叫什么名字,要好好的想想……张掖曾为大汉边郡,又是你起家之地……不好不好,河西属凉州,西平你又是凉州人,不如,不如就叫凉州赋如何?”
  “赋?大了些吧,我看不如叫凉州词!”
  薰俷随口说了一句,让蔡》=|
  “凉州词,就叫凉州词……恩,刚才我那一曲,也可以叫凉州词。我马上写下来,送给父亲,请他收入乐府。凉州词……嘻嘻,如此一来,这董凉州之名,当归西平所有。”
  为士者,必有雅号。
  如郑玄之六经博士,司马徽之水镜先生,蔡的蔡飞白美名,那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薰凉州!
  并不是说董俷是凉州牧,而是说他开创了凉州词这一曲目。
  石韬眼睛一亮,轻声道:“主公,您先前所说的事情,的确是个麻烦。西域大都护,的确已经限制了主公您的发展。我有一计,正合主公您这以进为退的谋划。”
  薰俷一怔,“广元详细说来?”
  “何不将西域改秩为州呢?如此一来,我大汉就有十三部州,正好是应了主公开疆扩土之美名。西域从此,为大汉治下,可划分三郡,以昭告天下,扬主公美名。”
  蔡》:。
  而董俷则坐在池边,不解的看着石韬,“广元,你说的这些,与以进为退,又有何干?”
  “怎么没有关系?”
  石韬笑道:“西域改秩为州,主公可上疏西汉王,请辞西域大都护一职。”
  “辞去西域大都护?”
  薰俷一蹙眉,“辞了倒无所谓,只是我辞了之后,由谁接任合适?”
  贾诩说:“既然西域改秩为大汉一州,一方面可表明我等对大汉的忠诚,另一方面……嘿嘿,既然没有了西域,自然就不应该有西域大都护这一职务。恩,西域,西州……主公可自领西州牧,如此一来,就能名正言顺的掌西域兵马大权,而不需要担心西汉王会有顾虑。只是这操作起来,颇为复杂,还需要仔细的谋划才是。”
  石韬点头,“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西域设郡!”
  “设郡?”
  石韬的灵思仿佛一下子就打开了,滔滔不绝的说:“以葱岭为中心,可设立安西郡;以戍县为中心,天山南麓之地,可划归为戍郡;以汉安城为中心,可设立汉安郡。三郡太守,可由主公心腹担任。看似主公是失了西域的控制,但实际上……”
  薰俷闻听石韬的这番谋划,倒也觉得妥当。
  至少如此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和西汉王府幕僚们的冲突。
  至于更大的好处,他还没有看出端倪。只要谋划的妥当,想必这好处,定不会小了。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广元你来负责。”
  薰俷当下把事情交给了石韬,心里好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三三二章 曹吕联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