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蚊訙U死守大城塞,击退了杨奉和马腾联军。
  几乎是在同时,董俷火烧谷城,击败了李郭兵马后,退守函谷关。
  按道理说。国贼已死,那么杀死国贼的人,应该就是大汉地忠臣栋梁才是。
  可是在短短几天里,李郭突然回师攻击阳,自金墉门打进阳城,活捉了应该是功臣的郑泰。='=
  临死前,郑泰却没有咒骂李傕郭。反而破口大骂和这件事好不着边的曹操。着实让人奇怪。
  郑泰被弃尸菜市口。三天后有人发现,在他尸体旁边,又多了一具尸体。
  那是个面目极其丑恶的家伙,不过看上去,好像是被烧伤的一样。经人仔细辨认,阳人惊恐的发现,这面目丑恶之人。赫然是传闻已经死了两年的反贼,种劭。
  乱了,全都乱了……
  种劭是反贼,那么身为功臣的郑泰也是反贼?
  接下来地事情,让这个大汉地子民都瞠目结舌。郑泰临死前破口大骂地曹操,居然不计前嫌的出兵攻打阳。成皋守将韩猛被曹操麾下上将太史慈所杀,大军直扑而来。
  出兵的名目却是:李郭皆为国贼,刺杀太师董卓在先。腰斩名士郑泰与后。
  究竟谁是国贼。谁是奸臣?
  李郭在阳进行了短暂的抵抗之后,就放弃了阳。
  带领残兵败将推往函谷关。
  离开阳时,这二人又挟持了年仅十二岁的汉帝刘协。连带着还有阳库府的财物。
  好吧,到这里,谁奸谁忠,应该一目了然。
  作为董卓的儿子,董俷这时候应该和曹操联手夹击,把李傕郭挡在函谷关之外。
  可谁晓得,当李傕郭抵达函谷关地时候,关城空荡荡,只有一些老弱残兵。
  一打听才知道,董俷带领家眷人马,早已经撤离函谷关,往弘农县方向逃走了。
  李傕郭抰持着汉帝刘协,进入函谷关后,立刻整备兵马。
  而口口声声要为董卓郑泰报仇,要清君侧的曹操,在占领阳之后,突然停止攻击。
  理由:阳翟守将杨定蓄谋造反。
  于是曹操立刻挥兵南下,十日后夺取了阳翟,斩杨定于城下。
  位于荆州城外,有一条溪水,名为檀溪。
  若同玉带,环绕荆州城。檀溪之畔,有一座庄园,当地人提起这里,都会用非常尊敬的口吻,称呼其为水镜山庄。山庄的主人名叫司马徽,提起他的名字,荆州人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可是汉室江山的三君之一,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
  时已进六月,天气很热。
  一群少年正围聚在一起,气氛极为热烈的讨论着话题。
  “庞统,你不是最崇拜那虎狼之将吗?此次董西平不战而退,使得李郭二人从容自函谷关退入关中……老师说,董西平这一退,从此汉室将永无宁日。嘿嘿,以我看,那薰西平那是什么虎狼之将,分明就是卖国蠢贼,汉室若因此而败,其人当为首恶。”
  这话语,很显然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地观点。
  却见一少年呼地站起来,“刘磐,你莫要血口喷人。董家哥哥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十三岁纵横青徐,血战宛城;十四岁阻止羌人叩边,十七岁雍丘救驾,哪一件事不是大快人心?远的不说,就说近地,夺回朔方,为我大汉开疆扩土,这是从大将军窦宪击溃北匈奴以来,一百年中我大汉最扬眉吐气的事情,怎不是英雄?”
  那名叫刘磐的少年嗤之以鼻,“不过一屠夫耳。”
  “哈,屠夫?”
  少年大声说:“若天下当真多一些董家哥哥这样的屠夫,宵小焉敢正眼视我边关?”
  他越说越激动,到了后来索性站在那石桌上,“刘磐,自董家哥哥战败关东诸侯以后,朝廷清肃,百姓安居。以工代赈,使得多少流民得以生活,阳屯田,有令多少人重获家园?若非尔等这些人,不须十年,我汉军龙旗,定能飘扬在塞上。”
  “哼哼,可他还是一个胆小鬼!”
  “胆小吗?”
  少年怒道:“若非那些所谓名士布置阴谋,使得安定被袭,牛辅被刺,以董家哥哥的本事。岂能撤离函谷关?哼,刘磐,如果你在董家哥哥地位置上,恐怕早已没命。”
  从人群中站出一十七八岁的少年,阴阳怪气的说:“如此,只能说薰西平愚蠢?”
  庞统一见那少年,却是冷笑连连,“董家哥哥实没有阁下之急智。怀橘陆郎。谁人可比?”
  那少年名叫陆绩。是庐江陆氏族人。
  秦听说他少年聪慧,故而宴请与他。席间上蜜橘数枚,陆绩爱其美味,临行时偷偷放入怀中,不想在府门口掉落三枚。
  当时秦诧异的询问:“陆郎何故怀橘?”
  陆绩就回答,“柑橘味美,我虽品尝。然家中老母却不知其美味,故而想带回家中。”
  其实,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秦也是个宽宏之人,当下一笑,命人给陆绩准备了许多。
  庞统最崇拜的人就是董俷,听陆绩阴阳怪气的一说,勃然大怒,立刻予以还击。
  时隔数年。庞统如今已经十四岁了。
  先是在叔公门下求学。十岁那年就拜入了水镜山庄门下。
  这一群少年,都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学生。大都出身荆扬名门,平时就喜欢在一起高谈阔论。
  正逢董卓被杀。一群少年就开始争论起来。
  都是名门之后,平日里耳濡目染的事情可不少,故而说起来头头是道。
  那先前和庞统争辩地少年,却是荆州牧刘表地从子刘磐。他往日里和庞统就不对付,如今听说董俷弃守函谷关,当然不会放过以此来打击庞统地机会。
  几乎水镜山庄的人都知道,庞统最崇拜董俷。
  陆绩被庞统说的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而庞统说的兴起,挥舞着拳头大声道:“什么是士?能为黎民百姓做事的人,就是士。薰太师虽出身不高,可却是为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可是所谓的士又如何呢?整日里算计来算计去,到头来却被人算计,那郑泰,如何配得上士这一个自?”
  “庞统,你这话就不对了,董卓一鄙夫,有何德行称之为士?”
  “哈,老师说地,士者,事也!难道你们觉得,老师说错了不成?”
  众人闻听,不由得都沉默下来。
  庞统的精神更足了,“董家哥哥是个做事的人,哪有精神整日里和郑泰之流算计?依我看,董家哥哥不是国贼,反倒是那些享有名声,如郑泰之流放才是国贼。”
  “庞统,不要说了!”
  人群中站起一相貌敦厚的青年,看上去在十八九岁。
  这青年一站起来,庞统立刻闭上了嘴巴。不过那眼睛,仍盯着在场众人,看谁还敢说董家哥哥的不是?
  “如今武功侯自离开弘农之后,音讯全无,实让人担心啊。”
  刘磐一皱眉,“子瑜兄,怎地你也如此维护那董家子吗?”
  青年正是诸葛瑾,今年也已经十九岁。
  闻听刘磐询问,诸葛瑾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
  他把庞统拉到了一边,轻声道:“庞统,你说武功侯这么久没消息,真的没事吗?”
  庞统神色先是一暗,但旋即露出笑容。
  “天下间能令董家哥哥束手的人,除了董家哥哥自己,再无旁人……对了,诸葛哥哥,你这次听完老师讲课后,是不是要回家了?”
  诸葛瑾摇摇头,“老师说,能教给我的,都已经教给我了。有些事情,还需要靠自己揣摩。我想好了,先生这次讲学完毕之后,我先回家一趟,然后在出去游历。”
  “游历?”庞统不由得流露出羡慕之色。
  诸葛瑾和庞统地情况不同。
  他幼年手父亲诸葛珪地教导,而后又得黄承彦的指点。数年前求学与庞德公门下。
  可说的上是博众家之长。
  此次来水镜山庄,只是为了听司马徽讲学而已。
  而庞统还未能出师,司马徽一日不点头,他一日就不能离开,所以非常羡慕诸葛瑾。
  游历吗?
  若是可以地话,我也想去游历,却董家哥哥那里,好好的游历一番。
  殊不知,诸葛瑾此时和他一样的想法:若我这时候投奔武功侯,正是一个好机会。只可惜,武功侯如今音讯全无,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真的是好让人心焦啊!
  二人各有所思,默默不语。
  就在这时候,从门外跑进来了一个青年,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叫喊:“新消息,新消息!”
  刘磐一把拉住了那青年,“承明,什么消息?”
  这青年叫做潘濬,表字承明,是武陵汉寿人,曾随宋仲子求学,后来又拜入水镜山庄。
  他笑呵呵的说:“有三个消息!”
  “快说快说……”
  “第一,马腾突然和李郭二贼反目,挥兵攻入三辅。”
  “马腾怎么和李郭打起来了?”
  潘濬一耸肩膀,“我怎么知道……”
  “那第二个消息呢?”
  “张掖贼人突然出兵,攻占了武威……”
  “啊?”
  刘磐皱着眉说:“话说这张掖的贼人,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何查不出一点来历?”
  众人无语,心道:你老爹是荆州牧都查不出来,我们怎么可能知道?
  “那第三个消息呢?”
  “扬州牧秦,在数日前病故……呵呵,据说临死之前,秦大人曾指着北方大骂:董西平所言不差,关东贼子皆鼠辈,只顾私利,全不在意我大汉社稷的安危。”
  刘磐等人闻听,面色顿时阴沉下来。
  “承明,你少胡说八道,秦大人临死前说了什么,你又如何知道?”
  “这可不是我编造出来的,蒯良先生派人从前来通告刘荆州,我在大厅外听到的话,是蒯良先生的下人所说。当时刘荆州的脸色,真的是非常难看……”
  潘濬已经出师,被刘表辟为从事。
  不过他时常会到水镜山庄,和众人高谈阔论一番。
  秦,死了?
  众人都不禁沉默下来。
  那是一个对汉室忠心耿耿的人,有他在,扬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他这一死……
  诸葛瑾轻声道:“秦大人一走,这江东必然大乱……只怕连荆州也难以安生了。”
  潘濬见众人沉默,眼珠一转,突然笑了。
  “我还有一个消息,你们想不想知道?”
  “去去去,莫要在这里呱噪……”
  “你们不愿意听就算了,告诉你们,是董西平的消息!”
  所有人闻听不由得一振,庞统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抓住潘濬的衣服袖子。
  “承明大哥,董家哥哥有何消息?”
  潘濬听庞统对薰俷的称呼,就是一蹙眉头。
  当下一声冷笑,“你那董家哥哥,如今已经沦为流寇。于十一日前,袭击了上。”
  上?
  庞统一怔,扭头向诸葛瑾看去。
  却见诸葛瑾紧锁眉头,转身就走。
  紧跟着诸葛瑾离去,二人来到了一间房舍中。
  庞统说:“子瑜哥哥,你想到了什么?”
  “我在想,武功侯为何不往武威,反而南下走上呢?”
  庞统沉吟了片刻,眼睛一亮,轻声道:“子瑜哥哥,我倒是猜出了一些端倪……你若是想去投奔,那么最好现在就启程,去张掖吧。也许你到达张掖时,董家哥哥也该到了。”
  “张掖?你是说……”
  “我记得在中平元年时,我叔公曾和董家哥哥说过一些话,劝他未雨绸缪。后来我虽然不知道薰家哥哥做了什么,可叔公在一段时间,突然对西域产生了兴趣。若我猜测的不错,只怕那张掖的贼人,实际上就是薰家哥哥的人马,你可前去一试。”
  说完这一番后,庞统突然一声轻叹:“子瑜哥哥去了,却不知我何时能去?”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八六章 一念恶汉
  更新时间:2008…9…4 18:21:20 本章字数:5221
  地处关中平原,在长安以西。
  四丈高的灰色城墙上,钉着一个人。双臂张开,两支短矛穿透了手心,胸前还插着一根铁矛,双足并拢,有一支短矛贯穿。鲜血顺着城墙留下,渗透进渭南土地。
  此人名叫李孟,是李傕的表侄,司隶西部都尉,上洛守将。
  城门洞开,城中烈焰熊熊,不时有哭喊声传来……
  薰俷站在上城头,静静的眺望一望无际的渭南大地,细目微闭,若同一座石雕。
  第十三座城镇了!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董俷洗掠了十三座城镇,并且在每一座城镇都留下了鲜明的标记。
  一个类似于后世基督教的耶神像。
  当日火烧谷城,退守函谷关以后,董俷原本打算借函谷关之险,狙杀李傕郭。
  可不成想,噩耗频传。
  先是有马腾攻占安定,而后又传来了牛辅被刺的消息。
  二姐董照在临洮城破之后,点燃了熊熊大火,自焚于临洮老宅之中。
  薰俷当时就懵了!
  虽然说他和二姐并不算是很对付,可毕竟是一家人,又能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恨?
  更何况,牛辅一直很支持他,董俷心里一直存着感激。
  “姐夫好端端的,怎么会被刺杀了呢?”
  薰俷很不解,按道理说,牛辅的本事不差,为人也非常小心。居然在军中被刺。
  这可就不一般了,董俷疑惑的询问李儒。
  李儒摇摇头,“细作也不清楚,是说当晚有人潜入军中,刺杀了大方后,又连杀十三个将领,从容离去。至于是什么人做地事情,我现在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既然是刺杀。当然就不会有人站出来承认。
  当着千军万马。连杀十三名将领。又能从容离去……
  能有这种本事的人可不会很多!
  “那人用的是什么兵器?”
  “好像是一把形状很奇怪的剑!”
  刺杀,剑客,形状奇怪的宝剑……
  当这些名词一一浮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董俷脑海中立刻就闪出了刺客的容貌。
  难道是他?
  薰俷印象中,能有这种与千军万马中刺杀主帅,又具有相同特征地人。只有一个。
  史阿!
  剑师王越地那个大弟子,被董铁称之为天生地刺客,能用任何兵器施展同一种剑法。
  王越如今不知所踪,天晓得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薰铁自然不可能去刺杀牛辅,那么唯一的人选,就只有史阿。
  自从史阿当年刺杀了董卓之后,就音讯全无。董卓李儒遍发海捕文书,也未能找到此人的踪迹。这个人……董俷不禁心中一紧。的确是一个麻烦而且危险的对手。
  可关键是。史阿为什么要刺杀牛辅?
  刺杀了牛辅,对史阿有什么好处?凭着董俷在阳和史阿结识四五年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功利的家伙。当初士人请他刺杀董卓。还能找到一些说得过去地理由。
  可这一次刺杀牛辅,未免就有些古怪了……
  唯一的解释,史阿投靠了什么人?他是奉命刺杀牛辅,那么主使者也就呼之欲出。
  郑泰!
  但董俷不相信这个结论!
  郑泰搞阴谋诡计也许的确是一把好手,可若是说论起实力,以史阿的眼光怎么可能看得上郑泰?而且,史阿是个心高气傲的人,郑泰作为士人,未必能看得上他。
  “姐夫,要小心这个人!”
  薰俷轻声提醒,“可惜我的技击营成立的太晚,半年时间,根本不足以担当重任。”
  在心里,董俷已经下定了决心,若这次能活下来,一定要把所有精力投注于技击营上。情报啊……薰俷觉得自己的情报实在太薄弱了,以至于这一次处处被动。
  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些事情地时候。
  薰俷首先要面临地抉择,就是该坚守函谷关,还是撤离?
  紧跟着,曹操攻占了阳,李郭没有追击,回师阳,将郑泰擒拿后腰斩菜市口。
  似乎是一件很爽利的事情,可董俷却感觉不到有任何的开心。
  李儒说:“曹操做了一件非常明智地事情,如果这时候他进阳,会马上变成众矢之的。这家伙不简单,野心也不小,只怕是李傕郭二人,难以抵挡住曹操。”
  薰俷却没有说话,心里面沉甸甸。
  因为从这件事上面,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曹操的大局观很不错,但是与细节上,却无法做的如此周详,这是有高人点拨啊!
  曹操身边的高人有几个?
  薰俷也很清楚。程,狠辣有余,机变不足;荀彧精于内政,不善诡道;伊籍……不是很熟悉,但也不足为虑。其余诸人,虽各有专精之处,但与大局观上略差。
  唯一能够和曹操的大局观相互配合的人,只有一个。
  郭嘉!
  薰俷攥紧了拳头。这个他当初一心想要得到,却未能得到的人,如今已经成为大敌。
  郭嘉在这世上留一日,就会是一个威胁!
  李儒说:“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死守函谷关,把李傕郭阻于函谷关外,而后与曹操两下夹击,则李傕郭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薰俷却摇摇头,“姐夫,你不了解那曹阿瞒……那家伙精明的很。夹击李郭,必然会令李郭狗急跳墙,说不定会杀死那汉家子。若汉家子死了,则他和我们定然就成了天下公敌。你我无所谓,可曹阿瞒却承受不起这么一个局面……以我看。他十有八九会在阳止步……至于他后面的打算,我说不准,但绝对不会与我们合作。”
  汉家子,指地是汉帝刘协。
  当初听评书,看演义的时候,董俷对刘协挺同情的。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居然承受了那么多的灾难,这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想象。
  但同情并不代表认可!
  虽然刘协是董卓立起来的皇帝。可董俷总觉得这小孩子的心机太过于深沉了。特别是当初企图杀死他的兄长刘辨。更让薰俷觉得不可思议,小小年纪,竟如此毒辣?
  也正是这原因,董俷心里对刘协非常地反感。
  当老爹在地时候,董俷看着董卓地面子上,还称呼一声皇上。
  可老爹不在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给什么面子。再说了。郑泰布这么大的局,若刘协没有在后面点头,恐怕以郑泰的能力,也不那么容易做到。这小孩子,自寻死路!
  对于曹操的了解,李儒自然比不得董俷。
  没错,若曹操和董俷夹击李郭二人,最终得益的人是董俷。
  李郭一死。司隶必然大乱。薰俷就能够借此机会在司隶站稳交感。据守关中一地。
  有河水阻隔河东,又有函谷关天谴,可说是稳如泰山。
  而曹操就不一样了。
  背负一个弑君的罪名。他就算得了京兆,占据了兖州,依旧要面临诸侯的讨伐。
  换做是李儒,怕也不会做这种损己利人地事情。
  李郭兵马,不足为惧。
  但是这身边还带着百十口家眷,却不能不让人仔细的考校。
  薰俷这时候,做出了一个也许会让他背负一世骂名的决定:放李傕郭二人入关。
  李儒闻听之后,不由得脸色大变。
  “主公,你可要想清楚啊。若李郭挟持天子入关中,则汉室的脸面可就彻底被扒光了。到时候,李郭二贼固然是为千夫所指,可是你我,只怕也要背负万载骂名。”
  薰俷笑了,“姐夫,我们背负的骂名,难道还少吗?”
  一句话,把李儒说的哑口无言。
  汉室,也许由此而大乱,从今往后,将再也难找到当年的安宁了!
  “主公,主公……”
  何仪的呼唤声,将董俷从沉思中唤醒。
  “啊,什么事?”
  “林乡亭侯和华雄将军有事求见!”
  薰俷扭头看去,只见在马道口前,李儒和华雄正恭敬地肃手站立。
  “姐夫,文开,是不是有敌情出现?”
  这个时候二人出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个月地奔波,董俷早已经习惯了。
  从函谷关撤退,占领了弘农。
  薰俷命人洗掠了弘农库府。将金银散发给了随军将士,把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能分发给弘农百姓就给弘农百姓,不能分发地,就一把火全部都销毁。
  而后一路洗掠。
  先后袭击了务乡、湖县、溪乡,最后攻占华阴。
  华阴杨氏族人,被董俷杀了一个干干净净,鸡犬不留。老爹曾想用温和的手段来拉拢世族,可现在看来,什么温和的手段,狗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杀戮。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薰俷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手段越发的凶残,把个司隶搅得天翻地覆。
  在攻陷华阴之后,董俷突然发现,自己的兵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如果是在往常,他一定会非常高兴。
  可现在……这些兵马不足以相信,也不足以依持。别看现在跟的这么紧,一旦发生了危险,肯定会不战自溃。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以成就大事。在薰俷的观念中,兵多不如兵精,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他依旧保持着这种观念,不曾改变分毫。
  能留下的精壮,全部留下。
  不能留下的老弱残兵,则分发金银。然后交给那些心怀不轨的将领,袭击三辅重镇,临晋。而薰俷则带着主力人马,继续沿途洗劫。在攻陷了郑县之后,修整三日,突然转道进入冢领山。等李郭的兵马反应过来之后,董俷的人马早就不知所踪。
  那冢领山,是秦岭支脉。
  几千个人进去,就如同石沉大海。
  而董俷就是借此机会,在山中有修整了近十天的时间,而后突然杀入渭南,攻陷上。
  此时,董俷手中加上虎女,共有五千强勇。
  典佑典弗、典满牛刚、孟坦郭援,六人各领五百兵马,董俷自领巨魔背嵬,余者由徐荣和华雄组成近卫军,负责保护老夫人等一行家眷。
  李儒淡定一笑,“探马来报,渭南校尉宋果率领八千骑军,已经从商县开拔,正在朝上逼近。”
  “宋果?”
  薰俷笑了起来。
  这是李傕郭的老部下了,早年也曾在华雄麾下效力,董俷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
  据说很精明,是个见风使舵的货色。
  细目半眯,董俷轻声道:“这个人,我要活的。”
  李儒一怔,马上明白了董俷的意思,“既然主公要他活着,索性就让他多活一些时日。”
  “听说郭又多的女儿女婿在商县?”
  “正是!”
  “我想那郭又多知道,痛失亲人的感觉,是什么滋味。”
  薰俷用非常平静的语气说话,可是听在李儒华雄的耳中,却是那么的冷酷和残忍。
  主公,终于学会不择手段的来打击敌人了!
  李儒和华雄相视一眼,轻轻点头。这两个月来,董俷看上去越来越像是一个主公了。以前,他心中总还是存着一个美好的幻想,可现在,薰俷已经学会了冷酷。
  “上库府,可曾搬空?”
  “已经按照主公的吩咐,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也全部分发给了百姓。”
  薰俷点点头,“我曾听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为社稷之根本,不可怠慢。今日我们施以仁义,他日我等马踏关中,这些百姓就会夹道相迎。呵呵,我今日予以一,他日他们会还予我百倍,这笔帐怎么算,都是划算。”
  是啊,反正又不是自己的物品?
  “对了,张掖方面可有情报传递过来?”
  整支人马,除了华雄李儒之外,还其余将领并不知道董俷的真正目的。
  “张掖陈到业已出兵,攻占了姑臧。马腾如今占据汉阳郡,正处于两难之中。”
  李儒突然笑道:“不过,腾子驹果然出兵了,看起来那贾先生,对主公非常了解。”
  薰俷点点头,“好吧,宋果就交给姐夫你来对付……活捉宋果之后,文开你立刻和典满孟坦二人,带着宋果前往户县,诈开城门之后,将其占领,等候我到达。”
  “喏!”
  “姐夫,夺取户县之后,我们就要从子午谷转道进入南山。此后一段时间中,将再也没有补给供应。故而你和郭永准备好粮草辎重,我可不想大军在山中忍饥挨饿。”
  李儒稳定,拱手道:“主公放心,我定然准备妥当。”
  说完,李儒突然笑道:“说起子午谷,我倒是想到了一件事。”
  “什么事?”
  “我接到消息,益州牧刘焉派督义司马张鲁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攻击汉中太守苏固。”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八七章 郭汜焉能为人
  更新时间:2008…9…4 22:37:49 本章字数:4609
  鲁出现了吗?
  跨坐狮鬃兽背上,董俷一路急行,心中暗自的思忖着。
  张鲁是何许人?说起来可是大大的有名头。此人的祖父,就是在汉末时极具名气的方士张陵。薰俷说不清楚张陵是谁,不过听上去和演义里的左慈于吉之流很相似。
  这张陵在蜀郡创立了五斗米教,在巴蜀颇有影响力。
  但相比之下,董俷对张鲁似乎更了解一些。在演义中期,张鲁曾多次出现,汉中之主,令刘璋奈何不得。只是后来曹操伐蜀,攻占了汉中,张鲁随后投降曹操。
  在演义里,张鲁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似乎更像是为了引出马超、庞德而专门设立的一个人。
  没想到,这个人还真的存在。
  张鲁的出现,是否预示着,益州将会随之分裂呢。虽然记不清楚张鲁后来是为什么和刘璋反目,但想必和这一次将兵攻打苏固有密切的关系。
  如何在这里面捞取好处呢?
  薰俷想到这里,突然间自嘲的一笑:董西平啊董西平,你现在还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却妄想着从一桩和你毫无干系的事情中捞取好处?你也学会算计了吗?你也开始想那些士人一样,争权夺利了吗?薰西平啊董西平,你真的学坏了!
  “主公,翻过前面的山梁,就是商县了!”
  成蠡轻轻的唤了董俷一声,让董俷立刻意识到。他现在最主要地事情,是攻取商县。
  至于张鲁的事情,还是再说吧。
  渭南平原,是益州出子午谷,进入司隶后的第一站。
  从子午谷开始,有户县、上和商县连成一条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渭南勾连陇西。汉中。有千里沃土。
  如果占据了渭南之地。则长安就危在旦夕。
  李傕郭对这里非常看重,不但派来了麾下大将,更把郭的女婿一家,安置此处。
  这足以看得出,渭南对长安的重要性。
  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董俷勒马商县城外,静静的等待着。
  已经六月了。天气很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若按照四季划分,此时正属于夏末。
  天亮的很早,随着一阵号角声响起,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地亮光。
  商县城门在号角声中吱吱地开启,一队门卒走出来,一个个精神低迷,懒洋洋地伸着懒腰。
  薰俷的兵马的确是袭击了上。可那又能怎样?
  不说别的。宋果大人带去的八千人马,绝对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薰俷等人。
  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