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汉-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刀迎头想赵云劈去,快若闪电。
此时的赵云,已经不是当初刚投军,于虎牢关前战吕布的毛头小子。
经过一连串的战斗之后,赵云的枪法日趋成熟,性情也变得非常稳重。关公的刀快,不过赵云却已经留了心眼儿。大枪在手中扑棱棱一颤,幻化出万朵梨花,一道道,一条条森冷枪芒在阳光下旋舞,而真正地绝杀一招,却隐于万道枪芒之中。
叮……
关公的刀法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快,就是猛。
可是当赵云枪尖点在了刀口上的一刹那,却好像点在了空气中一样,空荡荡不着力。
这种感觉,赵云曾在和吕布的拼斗中感受过。
心里虽然惊骇,可是并不是非常的害怕。身形在马上向后一顿,大枪扑簌一下缩了回来。
关公的眼睛本来是半眯逢着,这时却瞪大了眼睛。
郑伯克段于,是春秋左传中的开篇。关公在熟读春秋之后,隐隐生出了感悟。
春秋时,庄公地母亲不喜庄王,深喜幼子共叔段。因而时时谋划,要让段夺走庄公地王位。段在母亲的怂恿下。极为骄狂。而庄公
的退让,直到最后,才行致命一击。
故事很简短,但是却隐含着大道理。
关公从中领悟到了以退为进,举重若轻地奥妙,故而刀法看似刚猛。实际上却隐藏无穷后劲儿。你的攻势越猛烈,那么关公反击的力道也就越大。而且,这郑伯克段于,正是引发二百年春秋之乱地引子,故而刀法后招这种的玄机极为诡谲。
但赵云的枪法,却是中正平和,兼性子沉稳,一枪发现不妙。立刻停止了攻击。
任那关公刀法后招巧妙,却无力施展。
忍不住大吼一声:“好本领……”
这才将心中的郁闷宣泄出去,反手一刀横扫赵云。
其实,赵云也很难受。
硬生生的收招,让他心情燥郁至极。眼见关公又一刀砍来,也不退让,大枪噗的好像灵蛇探路,铛的搭在了刀口上。同时向边上一挑,一股奇异的力道,险些令关公从马上摔下来。
这一个回合。两次接触,令赵云和关公,都生出了警惕之心。
而另一边,文丑拦住了公孙瓒和田豫二人。
枪疾马快,势大力沉。加之关羽又把张飞所研究出来地无回枪法传授给了文丑,使得文丑的武力。不断增强。田豫、公孙瓒,那都是能和吕布交过手的人物,武力并不算太弱。可是在文丑疾风暴雨的攻击之下,也只是堪堪的抵挡住,难以反击。
白马义从失去了箭头,再也难发挥出骑军的威力。
四面的冀州兵蜂拥而上,顿时陷入了苦战。
公孙瓒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亲随一个个死去,眼睛都变成了血红色。
“袁本初无耻。擅杀盟友,他日必不得好死……”
说着话,他抬头看到了不远处山丘上,横槊立马在大之下的刘备。一股怒火顿时升起。
“国让,拖住这厮,代我斩杀了一只耳!”
田豫挺枪,铛的撞开文丑地八宝驮龙枪,喘着气大声道:“主公只管去,这里有我!”
公孙瓒拍马舞槊,朝着山丘就冲了过去。
虽然撕杀了一个多时辰,可是公孙瓒依旧是勇猛无比。
冀州兵企图阻拦住公孙瓒,但却被他挥槊刺死。如同一把利剑,硬生生从乱军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虎目圆睁,厉声喝道:“刘玄德,反复小人,还不给我纳命来!”
刘备摘下了宝雕弓,悄悄搭上了弓箭。
眼见公孙瓒冲上了土丘,心中叹息一声,沉声道:“伯圭,为何不速速离去,偏要求死!”
话音刚落,利箭刷的离弦而去。
不得不说一下,刘备这些年的武力的确长进不少,但要说最长进的,还是他的箭术。
比力气,比悟性,比资质……
他不像关公和文丑那样,基础好,有天生地本钱。
所以干脆在箭术上下功夫,如今也练成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好箭法。
这一箭,出现的极为诡谲。三石强弓射出的利箭,破空带着一种刺耳的锐啸声响。
公孙瓒在马上躲闪不及,噗的被利箭穿透了铠甲,正中胸口。
险些从马上摔下来,公孙瓒啊的一声惨叫,拨马就走。赵云和关公斗得旗鼓相当,眼见公孙瓒危险,拼着受伤一枪逼退了关公,而后飞马冲到了文丑的跟前。田豫大枪一招上平枪法,崩开了文丑地兵器。赵云也就是在这时候冲到了文丑的跟前。
这一枪,端的是诡谲。
也幸亏是文丑武艺高强,侧身向边上一让,大枪扎在大腿上,疼得文丑一声吼叫。
田豫和赵云趁势一阵冲杀,来到了公孙瓒的身旁。
二人护着公孙瓒往外杀出去,残余地白马义从拼死阻挡,为三人做掩护。
关公眼睁睁的看着赵云三人逃走,顿时勃然大怒。青龙偃月刀连连劈斩,重重刀云中,青龙闪动,将白马义从纷纷斩杀。
但也趁着这功夫,赵云三人已经杀出了重围,沿着易水逃窜。
关公刚要追赶,却被刘备拦住。
“大哥,为何不追?”
“刚才我射中公孙瓒。伯必死无疑……”
说着话,他命人给文丑疗伤,然后环视战场,突然间发出了一声长叹。
关公不免感到奇怪,忍不住上前问道:“兄长为何突然叹息?”
“伯圭有大才,可惜。白马义从今后将不复存在……为何我就没有一直这样地兵马?”
刘备没有见过董俷的巨魔士,但这白马义从,却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若是有这样一支兵马,何愁我大事不成?
可惜,二弟虽勇,却不精于此道……不如,我想袁绍建议,设法练出这样一支人马?
这时候。文丑裹好了伤口,来到刘备的马前。
“大哥,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伯圭虽然逃走,但必逃不远。我们沿易水追击,当可以找到他的尸体,回去复命就是。”
“可那两个人……”
“端的可惜,非是我刘备地部下啊!”
关公沉吟片刻,“和我对战的那小子,确有本领。不过还略显生涩。大哥若是喜欢,下次我遇到他,将他拿下就是。到时候是杀是招降,还不是由着大哥的心思?”
刘备闻听,不由得笑了……
还是自家兄弟贴心,只可惜了三弟。如果他还活着,不晓得会多开心呢!
*
赵云田豫保护着公孙瓒落荒而逃,一路急行,在夜幕时分,找到了一所被废弃的庐屋。
将公孙瓒扶进了庐屋里,躺
中。
田豫说:“子龙,你照顾好主公,我去找些食物。咱们吃饱了再想办法回去渔阳。”
赵云点头道:“国让,你小心!”
田豫答应了一声,匆匆的走了。
不久,公孙瓒从昏迷中醒来。轻声的呼喊着一个名字,那是他妻子侯氏的小名。
侯氏,原本是辽西大族后裔,后来随公孙瓒,一起到了渔阳。
刘虞攻破渔阳之后,侯氏也被杀死。公孙瓒此时念起了妻子的小名,也正是最为软弱地时候。
赵云连忙过来,轻声道:“主公,主公……”
激灵灵,公孙瓒从恍惚中惊醒过来,本能的想要抓住宝剑,但是一阵剧痛,让他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
不过,他这一下也清醒了,看着赵云,心中好生的苦涩。
“子龙,国让何在?”
赵云轻声说:“国让去找食物了,一会儿就回来。主公好好休息,咱们吃完了东西,再走……”
公孙瓒不禁笑了。
赵云,有时候真的是淳厚的让人发自内心的喜爱。
公孙瓒很清楚,他的伤很严重。而且袁绍刘虞都是要取他性命,想活着离开,谈何容易?
心中暗自拿定了主意,公孙瓒说:“悔不听国让劝告,竟遭了小人算计……可叹我白马义从,最终却只剩下你二人。子龙,我之前还对你二人怀疑,今日方笑得,你二人的忠义。”
“主公……”赵云鼻子一酸,声音有些哽咽,“主公高义之名,我从小就听说过。当年主公与空亭杀敌,云就心生敬佩。只恨云本事不强,否则怎会令主公如此?”
公孙瓒笑了,“子龙,我生平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征战塞外,震慑外族。可惜一时糊涂,想要在诸侯会盟时捞取好处,却不想……子龙,我只求你一件事。我若死,还请你继承我的志愿。杀胡保家,莫要让我汉室大好江山,受那蛮夷外族地迫害。”
赵云点头,“云永记在心中!”
公孙瓒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还咳出了鲜血,胸口更是一阵剧烈的起伏,脸色变得苍白如纸。
“子龙,子龙……”
田豫突然进来,看到公孙瓒的样子,也不禁吓了一跳。
“主公……”
“国让,何事慌张?可是看到了追兵?”
这时候的公孙瓒,思路显得非常清晰。
田豫说:“我刚才去找食物,不想远远看到有火把光亮,想必是那冀州追兵将至。”
公孙瓒示意赵云将他扶起来,解下了肋下宝剑。
“此剑名干将,是我师卢公当年赠与我,一直佩戴身边……子龙,今日我将此剑送你,望你莫要辜负神剑之名。你那我印信,前去辽西令支,找我那兄弟公孙范。请他联系侯氏一族,起兵为我报仇。不过我那兄弟……你们若看他值得保,就保他;若是不值得保,可以另寻明主。我听说,侯如今屯军安定,你们可去投他。”
“侯?那不是董卓的儿子……”
赵云也说:“是啊,主公,若非董卓,何至于此?”
公孙瓒笑道:“这诸侯盟约,不过是各取所需。表面上说地冠冕堂皇,可实际上……你们速速离开这里,我会设法为你们掩护。”
赵云扶着公孙瓒说:“主公,要走我们一起走!”
“混账,你以为你是侯,可在万马军中横冲直撞?我自己明白我自己的情况,我已经不行了……你们带着我,非但救不走,反而会连累你二人陪我一起送命。你们若是死了,谁会为我报仇?速速离去,现在可不是那兴小儿女态的好时候!”
赵云不愿离去,公孙瓒已死相逼,不得已和田豫骑马远遁。
远处,马蹄声隐约传来,公孙瓒靠在柴垛上,思绪却变得极为模糊。
想起了幼年的欢乐,想起了在卢师门下求学的快活,想起了一次次征战后的喜悦……
都已经过去了!
公孙瓒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子。
从腰间摸出了火折子,在地上一擦,噗的燃起了火苗。
把火折子扔进了柴火堆了,火焰很快的就烧着了……
公孙瓒大笑着,唱起了秦风无衣地曲子: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衣,与子偕行……
火焰越来越大,火苗子噗噗直冲夜幕。
刘备率领追兵赶到,远远的听到那火焰中传来的豪迈歌声,心中不由得一阵酸痛。
当年同在卢师门下学习,卢师最爱这无衣之歌。
眼泪不自主的留下来,“伯圭,你这是何苦,何苦呢……远遁他乡,岂不是更好?”
刘备很难明白公孙瓒地心里。
在他眼中,家,只是一个很虚幻的代名词。
兄弟、猛将,才最为重要。可在公孙瓒的心里,家……却是他一生都在守护的圣地。
妻儿被杀,公孙瓒生无可恋。
他高歌着,在火海中静坐,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
“刘玄德,他日你必不得好死,必不得好死……”
随着那一声虎吼,庐屋轰然倒塌,火苗子冲天而起,一股热浪席卷四方。
刘备勒马后退,脸色顿时变得格外难看。
好半天,他才自言自语道:“乱世将临,强者生存。伯圭,我不会像你一样,我会变强,变得很强大……终有一日,我会让所有欺凌过我的人,都匍匐在我的脚下。”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五九章 纷乱开局
更新时间:2008…8…23 20:14:03 本章字数:6772
关东二十二路诸侯当中,公孙瓒并不是最强大的一支话,也不过属于中等偏上。
这里的实力,不单单是包括兵力,勇武等军事上的概念。
治地大小,人口多少,钱粮状况等等一系列的经济民生总和。幽州本就是一个苦寒贫瘠的地方,和凉州、并州相差不多。同时有因为长期受外族的骚扰,各方面都很薄弱。而公孙瓒所在的渔阳,刚经历了一场战乱,同时本身的底子也非常差。
能被评为中等,更多的是在于白马义从强悍的战斗力。
公孙瓒一死,白马义从的覆灭,也正式宣布了诸侯会盟的彻底解体。
袁绍和刘虞取得了谅解,但是并不代表着诸侯也相互谅解。随着刘虞占领了渔阳,诸侯之间的争斗,也随之展开。
;_州牧刘,二十二路诸侯之一。
在向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无果之后,竟生出了杀意,邀请桥瑁至兖州府衙商议事情。
桥瑁还真的就去了!
说他傻吗?桥瑁可一点都不傻。但是兖州牧的治所,就在山阳昌邑,那也是曹操的治下。在桥看来,曹操肯定不会任由刘乱来,故而大大咧咧的就前去赴宴。
曹操才不会趟这浑水。
从官职上而言,刘是他的上官,得罪不起。
从情意上来说呢,桥瑁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当时诸侯会盟。曹操督军中路,桥瑁随北路军出征,准确地说,那是袁绍的人。袁绍刚威逼过曹操,曹操又怎会理睬?
当下借口巡视,在桥瑁抵达的头天晚上。带着属下离开了昌邑。
山阳郡的面积可大着呢,出去巡视屯田,体察民情,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那分明就是告诉刘:你是我上司,你做的事情我不同意,但是我也不会和你同流合污。
而事实上呢,刘也正是需要曹操这个态度。
曹操的名气太大了,手下又有诸多猛将。谋士众多,他还真地不敢轻易找曹操的麻烦。
现在,曹操很有眼色的出去巡视了,刘也就放开了手。
第二天,当桥瑁抵达昌邑的时候,刚走进城门,就被刘安排的伏兵一拥而上,乱刀砍死。
刘当然也可以等桥瑁进了府衙再动手。
可那样一来,桥瑁一定会发现曹操不在昌邑,再动手可就会有麻烦。
就这样。刘杀了桥之后,立刻昭告天下,然后将治所从昌邑转移到了东郡。
曹操对此非常满意。
“刘兖州一走,主公再也无需担心有人挟制!”
亢父县衙中,郭嘉摇着白绸扇,笑嘻嘻的说:“如此一来。我等可以准备第二步行动了。”
程立刻命人取来地图,挂在大堂中央。
“机伯派人送信,满宠已经答应归顺主公,和管亥进入青州,召集人马……只是,从山阳至青州,必须要通过鲁国,而要至鲁国。中间还有个任城国横在中间。欲取青州,当先取鲁国,欲灭鲁国,则需要先扫平任城国。主公且不可再犹豫。”
曹操蹙眉道:“我也知道这一点,任城国不足为虑,可命元让领一支人马,旬日平定。可这鲁国……当如何夺取?毕竟鲁国是汉室封地,不可妄兴无名之师。”
郭嘉一笑,“这有何难?主公只需上书朝廷,说平定青州匪患,必须要经过鲁国。到时候,我们……嘿嘿,主公莫非忘记了假道灭的事情,正好可以拿来借鉴。”
程点头说:“不错,主公可接管鲁国,善待汉室宗亲,则朝廷也无话可说。我们呢,也能占据大义,顺理成章的将鲁国纳入山阳郡治下,岂不是一举两得地美事?”
“可是其他人会怎么想?”
“豫州至今群龙无首,正处于混乱之中。汝南匪患,颍川更是流寇迭起……而徐州,听闻扬州牧秦病重,何不挑拨陶谦,出兵扬州。荆州牧刘表,此次镇守荆州,多亏了秦相助。陶谦出兵,刘表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三州必然混战。”
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看着郭嘉。
怪不得戏志才会推荐此人,片刻之间,就有如此谋划,这郭嘉果然不愧鬼才之名。
鬼才这个称呼,还是在一次偶然中,被荀彧说出来。
曹操更是满面春风,连连称赞:“奉孝此计,果然是大妙!”
郭嘉又道:“趁三州乱起,主公立足山阳,先取青州。而后回师兖州,顺势平定,坐山观虎斗,待三州两败俱伤时,趁势进兵徐州、豫州,对京兆成夹击之势,而后冀州可定……至于扬州秦,荆州刘表,都不足为惧。若主公担心他们势大,可奏请交趾士家庐江太守……秦怎会眼睁睁的看着士家进入他扬州的领地中?”
曹操闻听,鼓掌大笑。
“我有奉孝,再无忧矣。”
郭嘉依旧是淡定从容,那秀气的面容上,看不出心中有什么思念。
他的目光,凝视在地图上的一个点上,暗自思忖道:师弟,我已出手,你又当如何?
薰俷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放下了手中的木锤。
赤裸的膀子上,汗津津的在阳光下折射光亮。来到安定已经有三个月了,眼看着进入八月,中原此时不过略有寒意,可是安定,已经是朔风徐徐,颇有些寒气了。
太阳很明媚,但也很清冷。
薰俷从典满手中接过了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水,裹上了大袍。
“二叔。你整天介地用木锤砸铁桩子,究竟是干什么啊。”
典满很诧异的询问,董俷却是笑而不答。典满和他不一样,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货色。
所以教授他
必须徐徐而进。
特别是典满最近随军操练,已经渐渐的达到了一个瓶颈状态。只要能突破。则可以领悟出举重若轻的奥妙。如果告诉他其他的事情,不免就会分了他地心思。
有时候,知道太多,反而会成为一个累赘。
至少对典满而言,就是这样的情况……
“小满,今天的功课是否已经做完了呢?”
典满闻听,轻轻摇头,苦着脸说:“二叔。可不可以不要做功课啊?每天听那位胡先生讲课,我都难过的要死。还要我练字,您看我这手,是能练出好字的手吗?”
胡先生,就是杨彪黄宛所推荐的胡昭。
这胡昭果然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说,而且脾气非常的古怪。
被晏明史涣强行绑到了安定之后,也不吵也不闹,居然画了一副董俷地画像,挂在自己住所的墙上。
每天早起时。拿着棍子敲打画像。
晚饭时,就用小箭向董俷的画像投掷,每次正中画里董俷的要害时,就会饮一觞酒。
喝醉了就指着画像臭骂。
一开始,典韦等人是无比恼怒,沙摩柯有好几次拎着宝剑要去杀胡昭。却被薰俷拦住。
杀不得胡昭,沙摩柯就去骂胡昭。
可怜沙沙这辈子没有受过如此痛苦地事情。他骂来骂去就那么几句,反倒是人家胡昭坐在厅堂里,喝一口酒,回一句骂,从中午骂道晚上,没有一句重复的言语。
而且骂人不带脏字,时不时的还引经据典。
最常用的话就是:“回去好好看看书。然后接着来。”
每次,沙摩柯被骂的是掩面而去。不过第二天,肯定跑过来再接着对骂,再掩面而去。
如此日复一日。已经成了汉安大都护府的一道家常便饭。
对骂五十天,沙摩柯没有一次胜利。唯一地收获就是,脸皮越来越厚,骂人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薰俷就是放任不管,有时候沙摩柯和胡昭对骂,他和典韦还会在一边旁听。
用典韦的话说:长学问,太他娘的长学问了。怪不得沙沙最近牙尖嘴利,有这壶老酒垫底,他还怕个谁?
其实,董俷生气不生气?
要是不生气,那才怪。那胡昭骂人很阴损,是拐着弯儿损人,连带着薰俷祖宗十八代,能在不知不觉间一个个的问候过来。有好几次,董俷可真的是动了杀心。
但是羊续地一席话,却让董俷心动。
“吴忠侯你用强在先,孔明现在是和您耗着。您要是杀了他,不但平白给了他一个好名气,你自己还要背负一个擅杀贤士的恶名。吴忠侯,忘记你当日的求贤说吗?有一些人就是这样,你越是生气,他越是高兴,你不理他,当笑话听,他自己骂不出东西的时候,也就自然消停了。嘿嘿,不过这家伙的确骂的精彩,老朽还打算让我那犬子旁听一下,长长见识呢……吴忠侯,这可是考验你耐性的机会。”
妈的,你儿子长见识,我却要在旁边被骂。
不过羊续这一席话,倒是让董俷消了气。有时候还拉着蔡》听,嘻嘻哈哈地若无其事。
如此持续了两个月,胡昭也骂累了!
有一日,文姬牵着三岁的董冀从胡昭门口过去,被胡昭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引起了兴趣。
就拉着两个小孩儿,一会儿诵读诗经,一会儿讲解尚书。
这胡昭的学问,可以用博古通今四个字来形容。文姬在蔡地熏陶下,本来就精于诗词歌赋,连带着还能写出一手令董俷都感到羞愧不已的好字。这一下,可对了胡昭的胃口。而薰冀,别看只有三岁,却喜欢听胡昭讲解春秋、战国策之类的故事。
用胡昭的话说就是:“竖子不义。”
管他义不义,反正董冀就是喜欢听……
所以每天都会让姐姐带着他听故事,连带着,也学会了诗经。楚辞,还能背诵一两首。
这件事很快就被都护府中地其他小孩儿知道。
大到十四五的典弗典佑,小到比董冀还要小的典存典见,都跑过来喊着要听故事。
黄忠的儿子黄叙,刘望的两个女儿……
一群小孩子天天堵在胡昭的住所,唧唧喳喳。让胡昭不得片刻地安宁。
后来索性开始讲学,是很正经的讲学。
听的好,回答的好,就可以听他讲春秋史记中的故事。
薰俷很赞成胡昭这么做,甚至有时候还让蔡》:
如今听说可以配备,顿时喜出望外。
“主公放心,十天之后,请主公检阅……”
“北地、石城可有消息?”
从文臣一边,站出了一个青年,和董俷年纪差不多,相貌很清秀,带着一股子大家气。
此人姓羊,名衜。
是羊续的儿子,如今在董俷帐下担任门下督的职务。
但实际上,他甚至没有法正的权利大。羊续是要表明一个态度:你好好为弘农王做事,我也会倾力助你。而董俷让羊衜担任门下督,也是要告诉羊续:请你好好地帮我做事,我绝不会亏待了你的家人。二者很有默契,谁也没有捅破窗户纸。
而法正由于正和董铁操办技击营的事情,大多数时间不在都护府内。
所以,书佐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由羊衜来担任。
他站出来,拱手道:“吴忠侯,北地、石城两地军报三日一送,昨日刚接到最新的军报。石城已训练出八千精兵,而张郃庞德二位将军在北地,也已经整备完毕。”
“做的好!”
“另外,徐晃将军在军报之中,请求将军为石城军赐名。”
赐名?
这可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这军队之名,犹如魂魄。起的好,对于士气有着很大的提高。就好像巨魔士,背嵬军。
薰俷在起这两个名字的时候,都用了心思。
沉思片刻之后,董俷道:“公明性情沉稳,撼山易,撼公明难。有他在,可解我后顾之忧。芳,你立刻命人赶制一面大,书不动如山四字,赐军名为解烦军。”
“喏!”
众人沉吟片刻,一起哄然叫好。
羊衜不禁暗自点头:只此一来,徐晃必然会为董西平效死力。这吴忠侯,可不是一个莽夫。
“既然为公明赐名,那么北地一军……”
薰俷挠了挠头,沉声道:“兵法有云:兵无选锋则北,又说兵以治为胜。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万人之众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奋。并不贵多,在于精。令明骁勇,义善战,都是我帐下选锋之士。故而北地一军,我赐名为选锋。”
选锋军?解烦军?
法衍等人大声叫好,而董俷麾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