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汉-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铛……
  曹洪的刀,被董俷一击之下生生的震碎,脚步踉跄的向后倒去。
  而阔刃刀也在董俷的巨力中折断……
  这是董夫人送给他的礼物,不成想却毁在了这里。董俷的眼睛通红,厉吼一声,糅身扑了过去。
  有联军上前阻拦,被董俷闪身避过了兵器,拳头砸翻了两人。
  这时候,曹洪刚站起来。
  刚才的一击,让他耳根子扔在嗡嗡的作响。没等他反应过来,董俷就扑到了跟前。
  蒲扇大手一把扣住了曹洪的脖子,几个联军士卒挺枪刺来,更有一杆长枪,穿透了董俷的肩膀。剧痛,令薰俷完全疯狂了……掐着曹洪的脖子,单臂用力,呼的一声,就把曹洪给轮了起来。一手扣住了长枪,用力一拧,把枪杆扭断,紧跟着曹洪的身体扫过来,把联军士卒砸落城下。
  砰的一声,曹洪的双腿砸在地上,被紧扣着脖子的口中,发出一声惨叫。
  薰俷一手抓住曹洪的一条腿,另一只手抓住另一条腿,双臂用力,怒吼一声:“开!”
  曹洪被生生的撕成了两半。
  满身的血污,脏器,脖子上还挂着一根肠子。
  薰俷一手半片尸体,轮开来一顿凶猛的攻击。那形象,足以令爬上城头的士兵心神俱裂。而守在城上的凉州军,却是军心大震,把刚登上城头,立足未稳的联军赶下城去。
  曹洪的死讯,让强提着一口气的戏志才当场昏倒。
  当曹操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跨下去了……
  那可是他本家兄弟,从投靠他以来,就是忠心耿耿。曹操一口鲜血喷出,当场昏迷。
  持续一日的攻击,不得不停止下来。
  联军缓缓的退却,也使得阳,获得了片刻的喘息。
  清醒过来的董俷心里很清楚,这样子下去,只怕是坚持不了多久,阳就要被破。
  特别是南城裂开的缺口,虽然在仓促中堵上。
  但是明天,还可以继续支持下去吗?
  和贾诩坐在大厅中,两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侯,我们撤吧!”
  |;。进来,一把火烧了阳。”
  贾诩摇摇头,“同样的招数用第二次,恐怕很难成功。”
  薰俷说:“杨将军,我们都已经到了极限。如果我们退出阳,将是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联军,重获生机。相反,如果我们能守住阳,联军就将彻底崩溃。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谁能坚持下去,谁就可能取得胜利。退后一步,我们也就完了。”
  这个道理,杨定岂能不明白?
  可如今的情况是在于,阳城墙多有毁坏,还能撑下去吗?
  薰俷感觉气氛压抑,站起来走出了大厅。深夜中那冰寒的空气,令他昏沉沉的脑袋一醒。
  实在不行,就撤吧!
  薰俷对自己劝说:已经打到了这个程度,曹操就算占领了阳,只怕也没力气西进。
  不行……
  成皋都没有丢失,我怎能输给吕布?
  薰俷握紧拳头,否决了先前的想法。是啊,若是吕布守住了成皋,而他却失去了阳,那么董卓一系,再也没有人能压制吕布。不能压制吕布,此人的野心就会……
  薰俷靠在廊柱上,抬头向空中看去。
  今夜的月光,格外皎洁。映衬的屋檐下的冰柱,晶莹剔透。
  脑海中灵光一闪,董俷啊的一声大叫:“我有办法了,我有办法了……”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三七章 戏志才之死
  更新时间:2008…8…12 21:58:33 本章字数:3752
  经记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了!
  演义里曾经有这样一段情节,马腾被曹操杀死之后,马超率领西凉大军讨伐曹操。
  曹操于漳河畔与马超对峙,当时漳河大营破败不堪,根本不足以抵挡马超的大军。也不清楚是谁想出了一个主意,以沙石筑城,而后冰封沙石,一夜间就建起了一座冰城,令马超大军的军心顿时低落,以为曹操有天人相助,所以才能成此奇迹。
  如今正是三九寒冬,气温已经很低。
  薰俷跑进大厅,把主意告诉了众人,令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贾诩起身道:“主公真神人也,居然有如斯奇思妙想。若能如此,则对联军的士气,定然会造成极大的打击……不过,以沙石却是有些麻烦,诩有一法,可令筑城速度更快。”
  薰俷眉头一蹙,“什么办法?”
  贾诩脸上流露一抹阴冷笑意,“城外皆是敌军死尸,与其丢弃,何不利用一下呢?”
  “你是说……”
  “嘿嘿,一夜之间,以尸筑城,做造成的震撼,恐怕会更大吧。”
  薰俷不由得无语。
  的确,阳不似漳河畔,有沙石可以利用。城市当中,又从何处搜集那么多沙石?
  拆房舍,那不可能!
  天气这么冷,总不能让军士们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吧。反倒是城外有许多联军的尸体,如果能利用得当,那么对于联军而言。这一座尸城。将会造成何等的震撼?
  只是如此一来,是不是对死者不敬?
  贾诩看穿了董俷地心思,冷笑一声道:“主公。事到如今,且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是啊,妇人之仁!
  如果阳被占领,那么联军将会一鼓作气,打到阳。
  到时候,老爹死。家人也难以保全。也罢,反正已经是死了,何不废物利用一番。
  “如此,就由杨定将军操办此事,命人将死尸在城下堆积,而后烧开井水,浇筑为城。”
  “喏!”
  众将立刻行动起来,董俷也准备出去。却被贾诩拦住。
  “主公,筑起尸城,虽然能令联军暂时溃散,但终究不是长久之法。天晓得。阳还能经历多少次冲击?”
  薰俷看着贾诩,“以老师之见。当如何为之?”
  “我听说,中路军粮草皆囤积于延津渡口,由袁术所部看守。若能火烧延津,对于联军地打击,定然巨大。到时候我们趁联军士气低落主动攻击,而火烧延津一部人马伺机埋伏于淮水畔……两下夹击,则中路大军定然会彻底溃散,关东诸侯可定。”
  薰俷闻听这话,眼睛不由得一亮。
  断粮草?
  为什么我没有想到这一点去?想官渡之战,曹操能打败袁绍固然有很多因素,但乌巢粮库被烧,却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他能断人粮道,我为何就不能火烧延津?
  想到这里,董俷眼珠一转,“武安国,命大家立刻回来!”
  门外武安国领命而去,董俷却握住了贾诩的手,“老师,火烧延津地事情,由我亲自来做。我只带五百巨魔士出发,王戎随我一同前往延津……武安国和成蠡,我留给老师做护卫。但是老师你要记住一点,不论我是否成功,如果阳危急,你就立刻撤走。阳丢了,咱们还可以再打回来,可老师若没了,我实不知该如何是好。”
  贾诩那好似毒蛇般阴冷的眸子,闪过一抹暖意。
  “我原本也想由主公出战,能千里转战,非主公莫属。但是,只带五百巨魔士……”
  “老师放心,有五百巨魔士,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二人主意拿定,董俷又把紧急召唤回来的众人聚集在一起,把事情简单的说明。
  |:。
  若有不从贾诩之命者,定斩不饶。
  众人也明白,在这危难关头,连董俷都要深入敌后,还争个什么狗屎的权利?
  杨定本来就是凉州军的老人,自然也知道轻重。当下保证,定会听从贾诩地调遣。
  戏志才悠悠醒来,却见曹操坐在他的身边。
  忙强撑着从榻上坐起来,刚要开口,却被曹操拦住。
  “先生感觉,好一些了吗?”
  曹操的声音听上去很平静,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愤怒和杀意,戏志才却能听得出来。
  曹洪战死,对于曹操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戏志才却无心顾虑这些,忙道:“主公,阳可曾拿下?”
  曹操的面颊抽搐几下,轻轻摇头道:“未曾拿下……先生于战阵中昏死,操在听闻族弟的死讯之后,也……不过没关系,天一亮,我定要挥军再战,誓破阳。”
  戏志才闻听,不由得感到非常可惜。
  在他昏迷之前,阳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再坚持一下
  阳城必然会被攻破。
  不过,他倒是没有在意。
  毕竟打到了现在,想必那董西平,已经是无力回天。
  和曹操相视,戏志才突然一声长叹,“主公,戏志才无能,令主公族弟身亡,实在是罪过。”
  曹操强忍心中悲痛,轻声道:“先生,战阵之上,千变万化,谁能预料生死呢?子廉虽亡,却不是先生的过错。刚开始地时候,我的确是有点恨先生,可再一想,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子廉战死,是他学艺不精。我只恨,连他的尸体都找不到。”
  “可知道,是谁杀了子廉?”
  曹操细目一眯,拳头紧握。从牙缝里吐出两个字:“董俷!”
  说实话。曹操的心情很矛盾。他恨薰俷,却又没法子恨薰俷。是他主动攻击阳,难不成让董俷伸着脖子等死?可如果说不恨董俷。那又是一件不可能地事情。
  戏志才叹了口气,“我原以为自己本事已经学成,却不想,还是小看了天下英雄。一直以为,那薰家子只是个武夫,可不成想……若知会有今日局面。当日我实不该劝说主公兴兵,来趟这浑水。这样地话,子廉也就不会丧命,我心中实愧疚!”
  曹操说:“这怎能怪先生?实际上,那董西平,我和他相交这么多年,又何曾敢拍着胸脯说,我看透了他?倒是先生。你身子本就有恙,为何不早些告诉我呢?”
  戏志才微微一笑,“都是老毛病,我自有分寸。”
  二人在大帐中说着话。谈论地主题,却都是围绕着董俷。
  曹操讲述着当初在阳城和董俷交往的事情。忽而笑,忽而又咬牙切齿,面色铁青。
  戏志才静静的听着,猛不丁地会询问两句。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戏志才仰天长叹一声,“我小看了他,我小看了他……此心机深沉,怕天下人都上了当。对了,主公所说的那部敕勒川文集,为何不曾见流传呢?主公手中可有?”
  曹操笑了笑,“想当初,董家子在阳举步维艰,除东观少数士子与他有过交道,谁也不愿意和他交往。他那本敕勒川文集,也是他妻子所整理,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呵呵,我当初也是在他书房里看到了一本小册,故而讨要了一本,留在身边。”
  “此次攻破阳,回去后倒要看上一看。”
  二人正说着话,突然间营帐外传来了一阵骚动。
  紧跟着,就见许褚、胡车儿冲进了营帐,一脸的慌张之色,大声的喊道:“主公,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
  “阳,阳……”
  “阳怎么了?”
  戏志才心中一惊,忙坐直了身子,大声的问道。
  “阳,变成了一座尸城……整个营寨,全都乱了!”
  “尸城,什么尸城,快带我去看!”
  戏志才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之下,董俷还能起死回生,玩儿出什么花样不成吗?
  抓起了袍子,和曹操冲出了营帐。
  却看见伊籍等人脸色难看,正往营帐中走来。
  “倒地怎么回事,倒地怎么回事?”
  “有鬼,真是有鬼了……”
  伊籍的情绪显然处于一种失控地状态之下。戏志才和曹操也不再询问,上马冲出了营寨。
  阳光很明媚,但是气温却格外的低。
  戏志才只觉得眼前一片光亮,扰的他眼花缭乱。而在那眼花缭乱中,更有尸山厉鬼的影像晃动。
  闭上眼睛,戏志才平静了一下之后,再次举目观望。
  只见那阳,被一层坚冰所覆盖。坚冰之后,却是一具具尸体,被封在里面,形成了一个斜坡似的城墙,在阳光下,散发着森森的鬼气。
  城墙底部,是一具具尸体叠摞。
  可是越往上,就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姿势,有的是趴着,有地是站着,一个个满脸血污,呲牙咧嘴。
  而城头上,贾诩一边让人继续往坚冰上泼水,一边向联军观望。
  “我家公子的神人相助,今日筑城尸城,以御尔等逆贼。但叫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逆天行事……我家公子有交代,有本事就踩着你们同伴的尸体上来吧。哈哈哈,天不罚你,你们的同伴,也不会放过你们。关东群鼠,竟想称雄,实不知天高地厚。”
  “关东群鼠,关东群鼠……”
  戏志才坐在马上,面目苍白如纸,瞪着那城楼上地贾诩,猛然一口鲜血喷出,载落马下,人事不省。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三八章 宿命相逢
  更新时间:2008…8…13 18:26:21 本章字数:5725
  晚,下起了大雪。
  雪夜之中,那座尸城阳散发森森的鬼气,矗立在黑暗中,城头不见半点光亮。
  对于联军而言,日间所见到的一切,无疑是一场噩梦。
  有的愤怒,但更多的却是恐惧。旌旗有气无力的在夜色中低垂,没有一点生气。
  曹操坐在榻旁,看着气息奄奄的戏志才,心如刀绞。
  “主公,莫要为我难过。幼年时,曾有仙人说我命不长久,能过四十方能安然无恙。我原想,今年我不过三十六,当能为主公效力,谋取将来。却不想一着失算,满盘皆输。我轻看了薰卓,才有今日的劫难……主公,我有数言,望公谨记。”
  “先生请说!”
  “阳不可再打,主公当速速谋求脱身。”
  曹操泪眼朦胧,轻轻点头,“操定牢记在心。”
  “仲德刚愎、机伯虽有才,却少于机变。主公当求贤士相助,方能成就大事。我有一人推荐,主公可以寻之。”
  “何人?”
  戏志才剧烈的咳嗽起来,面色突然变得非常红润。不过那口中喷出的血,却让人触目惊心。
  曹操连忙起身,要命人寻医生来。
  哪知戏志才一把抓住了他的手,“主公,且听我说。长社西南,有一庄院,为荀氏一族所有。我所荐贤人,如今就居住在那里。此人姓郭名嘉,表字奉孝。”
  曹操一震,“郭嘉?我知此人。只是他与董西平为师兄弟。焉能助我?”
  戏志才一笑。精神看上去似乎好了一些。
  “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郭奉孝的确是曾求学于蔡名下,然其与薰西平。并非主公所想的那般亲密。他虽家境贫寒,其祖上却曾历代在朝中为官,更亲近于士人。否则,他早就出山相助董西平,如何还寄居在别人地家中,主公可求之。”
  曹操应了一声。“先生放心,操记下来了!”
  “还有一人,为郭嘉好友。此人名荀彧,可比萧何,有经天纬地之才,主公可大用之。”
  “荀彧?”
  曹操点头,又将牢记在心。
  说实话,他和郭嘉、荀彧都见过面。只是当年他落魄阳,何曾想过有一日自立门户?
  “主公切记,阳不可久留!”
  戏志才说完,再一次剧烈地咳嗽。紧握住曹操的手,也不由得松开。
  曹操忙跑出大帐。找来了医生。
  戏志才的病情暂时稳住,但是在黎明时分,突然呕血,虽有医生看护,却已无力回天。
  曹操悲痛无比,一战之下,连损两人。
  一个是他地智囊,一个是他的兄弟,这种难言的悲痛,令他昏倒在地上。但是,醒来之后,曹操却依然记住了戏志才的话语。他准备撤离阳,可是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诸侯的时候。孔融、陶谦等人却不肯答应,而是坚决的要求在阳决战。
  也难怪,各路诸侯损失惨重不说,而且颜面尽失。
  虽然明知道阳难以攻打,却无法回头。打胜了,他们还有资本和薰卓谈判,可如果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了,那可真的是丢尽了脸面。故而,阳就算不能打,也要打。
  曹操明知道继续打下去,也没有结果。
  可诸侯的情面难以推却,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想这么灰溜溜的走。
  毕竟那样一来,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帐下的众将,心中犹豫,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雪越来越大,尸城覆盖在白雪之中。
  曹操决定,暂时修整人马,等待袁术的粮草送到,就再一次展开攻击。
  几乎是在同时,成皋方面也停止了战斗。损兵折将地北路军,也开始了短暂的休整。
  为了确保三关万全,董卓又调拨了一批人马,赶赴三关支援。伊阙关方面,由魏续、魏越二人率一万人支援;李通率领八千并州精锐,自阳北大营开拔,支援阳。班咫、晏明,奉命率令八千凉州兵奔赴成皋,大军调动,阳好一派热闹。
  相比之下,位于阳东北方向的孟津,却显得非常安静。
  孟津,古称盟津,是周武王召集诸侯,歃血为盟地地方,位于河水畔,是一个小渡口。
  长一百里,宽五十二里。
  这就是孟津的所辖范围,是一个多山,多丘陵地地带。
  古人将孟津的地形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三山六陵一分川’。孟津古城,就卡在这三山六陵之见的一分川之上。延绵数百里的河水沿岸,自河内唯有这里可以到达阳。
  华雄、庞德在抵达孟津后,河水还没有结冰。
  持虎符夺走了朱皓的兵权之后,可这孟津城头上,却依旧插着朱皓的旗帜。
  这也是出自氏
  意。虽说孟津不一定会发生战斗,可这朱皓的旗帜,程度上产生混淆视听的作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这展旌旗,能立下奇功。
  氏仪的年纪大约在二十四五的样子,典型的青州人模样,身材高大。
  虽然是文士装的打扮,可骑马射箭的本领也不算差。儒家并非是死读书,读死书。相反在其基础的六艺之学中,射、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勇武也很讲求。
  要知道,那孔夫子的学生之中,可就有子路那种能万人敌的人物,又岂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华雄和庞德,对氏仪颇有好感。
  氏仪浓眉大眼,国字脸,很有刚气。而在做事的时候。却总是三思而行。非常稳重。
  华雄知道,这是董俷给他派来,专门当军师的人。怎会有所怠慢。
  不看僧面看佛面,董俷地面子总要照顾。
  一晃就过去了一个多月,华雄在孟津无所事事,每天好生地烦恼。虎牢关、阳、伊阙关的战斗越打越激烈,不时传来的战况,让华雄这心里好像猫抓一样地难受。
  “令明。你说侯是不是对我有成见?”
  这一天,华雄拉着庞德巡视孟津城头,终于忍不住轻声的询问起来。
  庞德一愣,“大都护这话从何说起,侯平日里对您可是颇为赞赏,怎会有成见?”
  华雄黑着脸,“没成见的话,为何把我安排在这种人迹荒芜的地方。”
  庞德不由得笑了起来。
  “大都护。此地虽荒芜,可对于阳而言,却是非常重要。早先这里冷清,是因为有河水天堑阻隔。如今。天寒地冻,河水冰封……我猜主公也正是担忧这个。”
  “冰封就冰封。还不是冷冷清清……”
  庞德微笑道:“大都护莫要小看诸侯。若我为诸侯,正面作战不顺利,定然会出奇兵。到时候,我孟津定然会有一场血战,大都护你害怕捞不到仗打吗?放心吧。”
  “说不定诸侯是人头猪脑……”
  华雄小声嘀咕,让庞德险些笑出声来。
  人头猪脑,是董俷时常用来骂武安国的一句话。没想到华雄才到阳半年,就已经学会了使用。其实不止是华雄,庞德他们不也时常会引用几句董俷的口头禅吗?
  人头猪脑……
  主公实乃奇才,居然能想出如此妥帖地比喻。
  庞德没有再去劝说华雄,既然能说出这种话,想必华雄心里面,已经接受了他的说法。
  雪非常大,华雄在巡视了一遍之后,准备下城休息。
  突然间,从远方传来一阵若隐若现的古怪声息。在雪夜之中,并不是很明显,但是长久在凉州作战,华雄已经可以从风雪声中,听出那一丝不同寻常的地方。
  这么晚了,有人来吗?
  华雄一蹙眉,隐于旌旗脚下。
  庞德看了看华雄,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当下抬起手,示意城头上的士兵集合警戒,然后又命人立刻去给氏仪送信。
  不一会儿,一队人马抵达孟津城下。
  为首的是一个跳下马,大约有八尺身高,须发花白的老人,年纪大约在五十靠上。
  使了一个眼色,有小校上前,厉声喝问:“什么人,再不停步,就放箭了!”
  马上地老者亦抬手示意身后的人马不要前进,催马上前道:“敢问朱皓将军在否?”
  小校一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庞德已经站出来,大声道:“朱皓将军在府衙中,敢问阁下何人,又有何事?”
  老者似乎有些犹豫,沉吟片刻后,命人取来弓箭,将一块玉佩绑在箭上,射向城头的旗门杆上。
  “我是谁,小将军凭此玉佩,朱皓将军就知道了。”
  “等着!”
  庞德取下了玉佩,退了下来。华雄也从阴影处走出来,“令明,可认得那个老头?”
  “不认得!”
  就着松油火把的光亮,那玉佩上写着一个‘朱’字,反面雕刻有一个虎头。
  氏仪这时候也上来了,走上前看了一眼玉佩,脸色顿时大变。他偷偷地躲在阴影处向下看了一眼。
  而后匆匆的回来,“是朱儁,行车骑将军!”
  ‘行’这个字地用意,前面已经有过介绍,可以做代理来理解。行车骑将军,意思就是代理车骑将军,一般朝廷派人出征,如果需要有足够大的官职来威慑的话,往往会在官职前面加一个‘行’。等事情结束了,这个官职也就可以撤销掉了。
  朱儁早先奉命剿灭泰山贼和评定青州的流寇,为三州督事。
  而他原来的官职已经被撤销,故而汉灵帝就给了他行车骑将军的头衔,总督三州战事。
  汉灵帝死,朱儁还在青徐交界处,并不在阳。
  而阳
  于混乱的状态中。以至于也没有招朱儁回来。后来以后。曾调朱儁回阳。但朱儁以皇统不正,拒不奉召,不过也没有和薰卓对着来干。
  这时候朱儁跑来……
  氏仪三人相视一眼。其目的不问可知。
  “朱儁此来,必是为了劝说朱皓。”
  “那……”
  华雄一咬牙,“管他是谁,和咱爷们儿对着干,就是敌人,不如一刀……”
  庞德轻轻点头。“如此甚好!”
  三人议定,让小校上去拖住朱儁,华雄翻身上马,手持大刀。于城门后隐藏起来。
  城门吱呀呀地开启,朱儁地注意力,也被城头上的小校所吸引。
  就在这一刹那间,华雄猛然一催马,从城门下的阴影中杀出。他胯下地坐骑。是一匹浑红马,速度奇快。掌中大刀抡起,在大雪之中闪烁着光毫,眨眼就到了朱儁面前。
  朱儁一怔。啊的叫了一声。
  但不等他声音落下,大刀带着一抹好似雾气般的光毫就劈落下来。把朱儁砍成了两段。
  与此同时,庞德率领人马自城中杀出,把朱儁的随行人马杀得是落荒而逃。
  一场短暂的交锋很快就结束,华雄积压在心中多日的怒气,也算是得到了宣泄。
  兴高采烈,掌得胜鼓回营。
  但氏仪却乐不起来。
  “子羽,为何闷闷不乐?”
  氏仪说:“朱儁出现在这里,想必是诸侯所安排。今日我们杀了朱儁,只怕是明日就有大军抵达。”
  “怕甚,侯说过,兵来将挡,水来土填!”
  “大都护还是要小心一些,我看最好修书阳,通禀太师,让太师知道这里地情况。”
  庞德也说:“子羽先生此言,甚好。”
  华雄却不以为然,不过也不好拒绝。当下点头同意,由氏仪写信,通知阳方面。
  从孟津到阳,也只有一天的路程,往来很方便。
  庞德又说:“大都护,我拟领军埋伏于山后,待敌军前来,你我可前后夹击,到时候当能一举破贼。”
  华雄想了想,“令明此言甚善,我与你两千精骑,埋伏山中,伺机而动。”
  庞德当下领命而去,氏仪又和华雄商议,调集人马,准备迎接来日将临的恶战。
  不过,联军的速度很快,在天亮时,抵达孟津关外。
  按照氏仪的想法,最好不要主动出击。死守关隘,将敌人阻于孟津渡口。
  这本来是万全之策,要知道出于谨慎,李儒给了华雄八千人,凭孟津的关隘,足以拖住联军。阳援军只要得到消息,可在一日之中抵达。从时间上,绝对是充足。
  可华雄却不想这么干。
  薰俷击杀孙坚、吕布血战虎牢关,两人所立下的功勋,让华雄眼红的很。
  虽然自认比不上董俷吕布,可心里不免还是想要展示一下无力,当下一口回绝。
  率领三千兵马,自孟津杀出,在关前列阵。
  华雄手握大刀走马盘旋,在阵前喊喝。
  这一支人马来自于何处?
  却是上党太守张扬及其部曲。早在酸枣会盟地时候,有袁绍谋士田丰就预计到,北路军将会面临一场苦战。成皋乃雄关,要想攻破,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
  故而建议袁绍,出兵河内小道,取孟津,直扑阳。
  这是一个非常毒辣的计策。若是孟津被破,联军,哪怕只有一路,出现在阳城下,那么对阳的确所造成地影响,简直无法想像……
  但是要想攻破孟津,就必须要渡过河水。
  这一年的天气也很怪异,到了十月,河水竟然还没有冰封。好不容易等到了河面封冻起来,整个诸侯大战,也已经大了几十天地时间。不过也好,至少把阳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在成皋阳和伊阙关方面,在张扬想来,孟津的防御定然薄弱。
  更何况,他找到了朱儁。
  以朱儁的名义出面,想必朱皓不会做过多的抵抗。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孟津自破。
  哪知道……
  张扬在得到朱儁死讯的时候,刚刚渡过了河水。
  闻听自己的妙计被人识破,顿时勃然大怒。也顾不得等待后军的刘备、关羽三人赶上,秦率人马,直扑孟津。眼见华雄在关前耀武扬威,张扬的怒火也就更炽。
  “谁可出阵,斩杀此獠!”
  张扬话音未落,从身后立刻冲出一人,正是张扬部将,穆顺。
  这穆顺催马挺枪,向华雄冲去,口中厉声喊喝:“无名匹夫,大将穆顺在此,还不下马投降。”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三九章 那一刀的风情
  更新时间:2008…8…13 19:24:53 本章字数:5112
  毛大雪纷纷,天地仿佛混成一色。
  一支千人左右的人马,在夜色中徐徐而行,朝着阳的方向前进。
  为首大将,胯下菊花青,相貌雄毅。以一块黑巾蒙面,只露出了炯炯有神的眸子。
  马鞍桥上横一柄宣花大斧,黑黝黝,沉甸甸,大约在七十斤左右。
  身后的队伍,整齐而又肃静,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