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夜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古水火不相容,什么人将殿阁修成了这个样子?

而哥哥在这样的大殿里候着,会不会本身就是不祥之兆?

黛玉陡然打了个寒颤……对此番比试心生惧意。

第377章 寻亲兄偏巧弄成拙

黛玉心中惴惴,刚要跟着香儿迈步上台阶,就听后面有人喊着“香儿姐姐”。

一位公公颠颠的奔到二人跟前,说来可笑,这人显然年纪大于香儿,却口口声声叫着“姐姐”,黛玉越发的笃定这个香儿在宫中并不一般。

“香儿姐姐。”

“是平安公公啊,你找我?”

平安公公眼神瞄着黛玉,香儿会意,从台阶上走了下来,二人背着黛玉嘀嘀咕咕一阵,不大会儿,就见香儿面有惭色的与黛玉说道:“真是对不住了,林姑娘,养心殿那边出了点事儿,解女官急着找我呢。”

黛玉并非孤陋寡闻的那种女子,一听香儿说养心殿,大约就知道此人为何能得如此恭敬,没想到她年纪小小,本事倒不小。

香儿迟疑的看向黛玉的身后:“林姑娘,林大人就在这殿阁里右手的第三间,若是您方便,您看……”

黛玉警觉顿生,脚像是牢牢的扎在石阶上不肯再挪动一步。

平安公公不知道黛玉什么来历,解女官叫的又急,他一把拉着香儿就开跑,丢下一句话给黛玉,“劳烦姑娘自己去。”,二人飞也似的不见了。

黛玉顶着日头在石阶上站了良久,终究不见人来,只能硬着头皮,按照香儿临行时候说的,去寻找右手第三间。

吉华殿是皇宫中的一处小殿阁,往日里不知道用来做什么,可此刻也静寂的骇人。

黛玉小心翼翼的站在第三间雕琢大门前,轻声喊了句“哥哥”,里面并不应答,黛玉四下里张望了一下,此处位置高,隐约可见很远处有几名宫人在抬着个大桶,颤颤巍巍的往更远的地方走。

此刻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叫黛玉好生的为难。她更不敢在皇宫里高声喊叫哥哥的名讳,只苦笑连连,心道那叫香儿的小宫女真是给自己出了道大难题。

黛玉小拳头砰砰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发出了闷闷的回响,这才鼓足勇气往前迈了几步,刚要叩门,就听见大门“吱嘎”一声……由里及外的打开了。

霍哲渊刚刚沐浴结束,小宦官们抬着半桶热水恭敬有礼的退出了自己暂时休息的屋子。他是昨晚被安排进宫的,皇上并未召见自己,只是叫监国皇子勉励了自己一番,不过三皇子临走的时候却意味深长的告诉自己,皇帝正与林致远秉烛夜谈,连一向信任的解女官都没能服侍在左右。

霍哲渊心中并不以为意,他要是不明白三皇子的意图,那就不配领着东源所有兄弟来长安求富贵。

而对于自己即将交手的林致远,雍王对这人的提防不亚于年年征战时候面对的塔赤众部。

霍哲渊穿上了细白丝做成的暑衫,用一根窄带子束了起来,刚要穿上比武时候用的白袍,就听见一个女孩子在门外怯怯的喊着“哥哥”。

霍哲渊眉头紧皱,心生不悦。

他只当是什么品行不检点的宫女来此行不轨之事,这样的女人霍哲渊见多了,在东源王府,因为这样的事儿,长史不知道收拾过多少小丫头,他没想到宫中也有这样大胆的人。

霍哲渊内力深厚,从女子的话音中就已经能判定这少女不出十四五,门闩未锁,霍哲渊也并未理会,只是当袍子披上穿好,也不见门外有动静。

难道走了?那倒是识趣。

不过霍哲渊侧耳听了听,人还在门外。一个没有任何武功的小丫头站在自己门外叫“哥哥”……什么意思?

霍哲渊几步上前,伸手将门缓缓拽开。

“呀。”门外的少女一声惊呼,似乎没料到自己的出现,霍哲渊只觉得心一颤,便将少女的影子印在了脑海里。

黛玉怔怔的盯着一身银白蟒袍的男子,问了句自己都觉荒唐的话:“我……哥哥在里面?”

黛玉说完就后悔了,贝齿紧咬下唇。男子身着蟒袍,难道是和哥哥对决的雍王千岁?他若在这里,那哥哥在什么地方?

黛玉转身就要跑。

“姑娘,请稍等,”霍哲渊急忙拦住少女,“你是……林大人的妹妹吧。”

黛玉警惕的看着霍哲渊,往后一退再退。

霍哲渊一动不敢动,生怕吓到小姑娘,笑道:“姑娘别怕,本王并非恶人,你来找你家兄长?”

黛玉迟疑的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那姑娘却找错方向了,林大人在右手第三间,这里却是左手第三间。”

“这怎么可能,我分明是……”黛玉话一顿,恍然明白了错出在哪里,刚刚香儿领着自己来的时候说过,吉华殿前后乃是一样的格局,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从前殿来,哥哥自然在右手第三间,可是从后殿过来……她找的岂不是这里?

黛玉尴尬的欠身:“多谢雍王殿下。”

不等霍哲渊说什么,小兔子一般跑了。

霍哲渊的手抬到一半,终究没再叫回那小姑娘,只是嘴角泛起了舒朗的笑意。

只说黛玉没命的跑到了右手三间,没等喊人呢,林致远已经走了出来。

“妹妹?你这是怎么了?我在里面就听你这声音急促的很,快进来喝口水。”

林致远迎进了妹妹,亲自倒了一碗凉茶:“刚用冰镇过,喝的时候慢些。”

黛玉小腿发麻,不过见到这凉茶还是眼前一亮。实在是没辙,老太太怕她与三妹妹殿前失仪,打昨晚便不准她们喝水了,黛玉见了这淡绿色的凉茶如何能不欣喜?况且上面还隐隐冒着凉雾。

黛玉喜滋滋的一小口一小口往下咽,大眼睛滴溜溜看着桌案上的一碟翡翠糕。

林致远宠溺的一捏黛玉的小鼻头,“快吃吧,定然是饿了。”

黛玉忙放下凉茶碗,却将袖中的荷包拿出来一只,仔细挑出里面已经碎掉的红枣桂花糕,然后抖抖小荷包,将哥哥桌上的这小碟子里的翡翠糕一块块放进荷包里,直到塞不下为止。

“哥哥,我已经问了,要等到未时才能比武呢,老祖宗打一早上开始也是滴水未进,我将这个拿过去,叫她垫垫肚子。”

林致远好笑道:“我可要嫉妒了,哥哥舍不得吃,将这好糕留给妹妹,你这小丫头倒是会借花献佛。”

“哥哥也说了,借花献佛,老祖宗福寿深,肯定帮着哥哥一举夺冠。”

林致远哭笑不得的又倒了一碗凉茶给黛玉,黛玉揉着肚子直叫饱得很,林致远只得放下斟茶的陶壶,不经意的问道:“你刚才急什么?后面有人追你?”

黛玉的手一抖,预备放下的凉茶碗溅出几滴水渍,黛玉下意识的说道:“没有啊。”

第378章 野心勃勃大难前兆

黛玉面有尴尬之色,这么丢人的事儿她怎么好意思说出来,难道告诉哥哥自己找错了屋子,还在与他们家即将开仗的雍王殿下的眼皮子底下落荒而逃?

黛玉可说不出这么丢人的话,当即选择了逃避之策,哥哥说什么,她只当不知晓。

好在哥哥并没深追究,而是问了益华殿里的事儿,黛玉便一五一十的将平遥王妃与众人的这点纷争说的明明白白,顺便将朱雀大街上的一幕道与了林致远。

“原来是她家。”林致远若有所思道,黛玉忙问:“一向与哥哥不大和睦的姚探花,娶的就是他们家的小姐。哥哥小心提防这一家子人,好像不大好惹,刚刚那场面,连长公主都没放在眼里。”黛玉一想到平遥王妃惹起众怒时候的样子便好笑,这老太太,多半和王夫人能成为干母女,都是那种不思前顾后的主儿。

林致远笑道:“妹妹有所不知,平遥王老迈,加上聪慧不足,所以这些年来封地的一切大小事务都是老王妃在打理,如今尽管慢慢放手给世子,但妹妹要明白,这人啊,一旦掌了权势,想要重新回到平淡的日子就不大容易了。老王妃明显久不进京,不了解这人情世故,以为人人都尊她敬她,殊不知强龙难压地头蛇这个道理,一味的以辈分压人……多半难以成事。”

“哥哥是说,平遥王妃此番进京竟是无疾而终?”

林致远大笑,慢慢站起身,顺手从太师椅的靠背上捡起冰蓝丝的暑袍,袍子虽然褶皱着,但是黛玉却见一根翠竹峭拔其间,袖口裹着桂花和万年青,预示着富贵万年。黛玉笑道:“这袍子眼生的很,可是宫中一并赏下的?”

哥哥有什么衣裳,黛玉最清楚,每到换季,小唐管事都会叫自家绸缎庄的老掌柜亲自来送新样子,一半交给外面的绣娘赶制,另有小衣或是家常便服都是丫头们自己动手。

黛玉不曾见过这件,但是一想到今天的大日子,下意识的猜测是尚宫局送来的新品。

林致远笑呵呵的,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借着黛玉的话茬道:“妹妹刚问平遥王家,我只告诉你,好戏还在后面。”

黛玉也站起身,将小荷包往袖口里一揣,跟着穿戴整齐的哥哥往大门口走,“哥哥这么笃定?你又没见过她们。”

“唉……我虽没见识过,但是只听妹妹几句,便知道那老王妃是个要生事的。”林致远兄妹二人出了殿门,四下里依旧无人侍应,林致远悄声道:“皇上正心烦呢,谁家往上冲,谁家就要一顿饱打。这些年平遥王家顺风顺水,其实早就有人看不过眼了,他们家的番地最为富庶,白白占着七个郡,还是世袭罔替,皇上安敢放心?”

林致远耳朵一动,却不回头,但是说话的声音却高了一等,“平遥王家的封地紧靠东南,这些年嘛……和老邻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就是心太野,手伸的有点长。”

林致远走的极慢,似乎对即将要开始的比试毫不在意,更像是在闲庭信步。黛玉亦步亦趋的跟着,奇道:“昭武侯?”

林致远笑着点头,老邻居说的正是昭武侯率领的几万水军。

“别看昭武侯将兵权拱手相让,但他们家百年来的威信岂是一朝一夕就能瓦解的?正如东源的霍家,走的是一样的棋局。”

林致远笑望着黛玉,黛玉忙重重点头,然后无辜的看着哥哥,林致远轻拍了小妹的额头,继续道:“昭武侯家钱财最多,在幽州商埠未开之前一切外事交易都从此走。财源滚滚,谁不眼红?平遥王家紧邻东南,近五六年,也在昭武侯的虎口下抢了不少鲜肉,杀人越货的买卖没少做,更可气的是他们家竟然将番地的平民卖往门毒、古笪、龙牙门等地做苦力,生还的少有人在。”

黛玉不敢置信道:“卖人?她们……她们怎么下得去这个手。”

林致远忽的就想起了前世一句警示名言,在金钱面前,铤而走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黛玉见哥哥沉思不已,轻轻的将纤臂挽住了林致远,“哥,你是不是想要去东南?”

林致远失笑道:“又说胡话了,我去那里作甚?”

尽管哥哥否认,但是黛玉心里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告诉自己,哥哥不会叫那些无辜百姓继续受苦的,也或许是黛玉的心里总将哥哥比作了救世尊者一般。

兄妹俩下了大殿高阶,越走越远……转弯处闪出二人,其中一个黛玉必定认识,乃是刚刚误入巧遇的雍王千岁,另一个却是黛玉见也未见过的中年书生。

“王爷都听见了?”

霍哲渊轻轻一笑:“话是讲给我们听的,如何能不入耳?先生,你看林致远说的话能有几成为真?”

那中年书生姓高,乃是霍家的门客,对霍家是忠心耿耿,他奇谋甚多,精通兵法鬼术,与林致远身边的曹京不同,曹京通晓天地常理,做事亦按照天运行事,可这位中年书生不同,行事诡谲,叫人捉摸不透。

但二人均有一个特性:才思敏捷,能运筹帷幄。

这中年书生笑道:“林致远嘛,说话虚虚实实,我曾给王爷看过属下收集的幽州战报,林致远这人了不得,尽管走的时候有些灰溜溜,但是他的确是为了皇上揽下了大笔金银,便是我也几乎眼拙看错了人,当时咱们人人都以为林致远不过是要榨干幽州的油星,讨好了皇帝,却遭殃了数万黎民,没料到……”

霍哲渊听到这儿,轻叹一声,他对林致远已然是心生敬意。

战报上回禀,林致远走后,三皇子的心腹接受知府大印,意欲大刀阔斧,却没料到幽州四大家族并不领情,齐齐与知府翻脸,连郑家都无例外。

这四门与当地的商客联手开通商路,将原本惊险有加的跨国商道拓展了几倍,羌夷尝到了甜头,竟不再寻仇闹事。

看着似乎是新知府到任之后一切发生的变化,其实人人心里皆知,是前任少年知府的不懈努力。

一传十,十传百,不久,连那路上卖红油抄手的阿婆都知晓了。

就凭这个,霍哲渊对林致远就多了一份提防和敬意。

霍哲渊与高先生道:“无论东南如何,暂时波及不到咱们这里,我们与林致远毕竟不同,他……是皇帝的心腹,我们初来乍到,低调才是,另有,找个时机,将平遥王府的婚事回绝了吧。”

高先生轻笑道:“三爷和四爷原本对这门亲事就不大赞成,要是听见王爷的决议,八成会高兴,不过……”高先生犹豫道:“王爷稍后比武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咱们刚刚屏气敛神,非内力高深者不可察觉,王爷万不可轻敌。”

“本王明白。”

黛玉与林致远刚过御河桥,便有小公公过来请黛玉去无极殿落座,兄妹俩分道扬镳,临走时,黛玉嘱咐又嘱咐,一定叫哥哥勉力而为,切莫意气用事。

小公公大约知道林致远的为人,一个劲儿的对黛玉说好话:“姑娘放宽心,咱们林大人沉着稳重,连皇上都连连夸赞,品行是一等一的好,和雍王千岁不过是走个过场,谁还真较真不成。”

黛玉抿嘴冲着哥哥偷笑,对哥哥在宫人们心中这种地位很是佩服。

还未进无极殿,就已经听见了里面的人声鼎沸,除去正主儿皇上、皇后没来,余下的皆在,几位皇子按照名分依次坐在皇位的下手,王妃、侧妃们紧挨着凤座。

黛玉一进大殿,便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男的女的,掺杂在一起,并无避讳。

进宫见驾,谁还敢戴着个纱帽不成?偏这无极殿设计的是个圆形,百官坐在左侧,诰命们坐在右侧,可遥遥相对。

黛玉一身的清爽脱俗,好似一颗白玉翩然跃入灵池,坠落的水花虽小,但是叫人砰然心动。

三位皇子里,大皇子只瞄了一眼,便目不斜视,三皇子从始至终都未往黛玉这边打量,专心沉溺在自己的遐思里,唯独四皇子……一见到黛玉进来,便再也挪不开眼睛,一直盯着黛玉落了座。

四皇子一招手,小黄门忙上来:“皇子殿下。”

“去打听打听,刚进来的那位姑娘是什么府邸上的?”

四皇子语气中有一丝的急迫,也有一丝的窃喜。他看的明明白白,这姑娘头上并未插簪,说明还未许配人家她又能进宫阅礼,必定是某位官家小姐,只要名分不低,绝对可以被抬为侧室,不……当侧妃委屈了那位姑娘,可,自己却已经有了正妃。

四皇子的思绪一下子跳了好远,但是眼睛却紧盯着黛玉不放。

“唉,我说老四,”大皇子笑道:“看什么呢,这样入神?叫我们兄弟也听听。”

四皇子心中叫苦,看见老大不怀好意的盯着自己,老三又满是好奇,四皇子只怕被人知道心事,会叫这两个兄弟捷足先登。“没有,弟弟不过是久未见父皇,一时间有些失神罢了。”

大皇子似笑非笑的看着三皇子:“三弟啊,这回还是托了雍王与林大人的福,若不然,我们兄弟二人也不能顺顺利利的见到父皇、母后不是?”

三皇子怎能听不出里面的嘲讽,脸色顿时一片阴霾……

第379章 四皇子临阵又退缩

三皇子面有阴霾之色,笑话,他的心情能好吗,本来在监国皇子的位子上好好的,只差父皇一声令下,禅位与自己,那一切水到渠成,将来还有什么好忧心的?

三皇子有机会对他的父亲下手,一旦成功,随便栽赃嫁祸给哪位兄弟,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儿,不过,三皇子一直没这样做,倒不是说他秉性敦厚,而是担心自己贸然出手,一击不成,反而失去现有的一切。

在监国这段期间,三皇子尝到了大权在握的甜头,不必再为父皇的一句斥责而心惊胆战。只是这种感觉去的太快,三日前养心殿传出消息,说父皇打算重掌大权的时候,三皇子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父皇不是已经失去斗志了嘛?怎么又……

一失足成千古恨,机会稍纵即逝。皇上一莅临,三皇子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像今天,他的位子也只能排在大皇子之后,谁叫长幼有序。

“瞧大哥说的这话,你们想念父皇母后,养心殿的大门又没关着,想进便进。大哥挤兑的小弟好些的无地自容,听着倒像是我拦着兄弟们似的。”

三位皇子之间的内斗由来已久,其中又以老三和老四为最,不过却没人敢去拉拢大皇子。大皇子就是头猛虎,觑着机会便会往人身上咬一口,霎时叫你鲜血直流。

大皇子不在意的笑笑,招手唤来了侍从。四皇子全然不见两个兄长之间的暗斗,只一心焦急的望着属下前来报信。

不大会儿,侍从姗姗来迟,四皇子一个箭步窜了出去,拉着是侍从的领着低声道:“打听明白了?”

“主子放心,打听的是一清二楚,主子再也料不到那位姑娘是谁,竟是林大人的妹妹。”

四皇子没应过神来,“哪个林大人?”

“哎呦,我的主子,还能有哪位林大人,不就是待会儿便要上场的那一个。”

四皇子瞪大了眼睛,眼见不错的看着黛玉的方向,仔细辨别着林致远和此女子之间的分别。

“林致远那只狐狸能有如此美若天仙的妹子?”四皇子只要一想到近来在林致远手下吃的暗亏,他就下意识的摇头,可转而一想,林致远能得父皇喜爱,大约皮相上就占了好些的便宜,这林致远的妹妹能差到哪里去。

四皇子略一迟疑的功夫,小侍从便笑道:“主子若是想知道的更多,就容奴才些时日,保管给主子打探清楚。”

小侍从跟着四皇子多年,对这位时运有些不济的主子多多少少了解些,他只看四皇子的一个眼神,便知道这回主子是动了春心。“主子,林姑娘的生父乃是前任巡盐御史,请皇上或是娘娘点她为侧妃,身份上也过得去。”

四皇子面色阴沉的摇摇头:“这事儿不必再打听了,就此作罢。”

小侍从大惊,主子可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做事坚毅果断,怎么今儿……

四皇子见四下众人都在言笑,很少有人往此处打量,他便说道:“本皇子刚娶正妃,这个时候说纳侧室,会叫父皇心寒。”

小侍从断不会相信四皇子的话,皇上巴不得见儿子们开枝散叶,怎么会出言相阻?四皇子妃和三皇子妃一般时候嫁进皇室,大半年过去,可肚皮一点消息也没有。三皇子还有个郑氏为侧妃,偏他们四皇子身边只两三个滕妾,相貌不出众,胆子倒是小的出奇,被皇子妃死死的抓在手心里。

如果能叫林姑娘嫁进皇子府……小侍从笑道:“主子,奴才听说,这位林大人对妹妹甚是疼爱,您不是正愁笼络不到林大人嘛,何不如借此机会……”

四皇子一甩袖子,轻声呵斥道:“糊涂,你既知道林致远宠爱此女,难道就不明白了?哪个富贵强势人家愿意将女儿嫁做小妾?”

侍从狡辩道:“怎么就是小妾了?多少姑娘哭着喊着想伺候主子。”小侍从再机灵,但到底目光短浅,想到了这步,未必能追得上下一步。他全不知四皇子心中的无奈。

刚那惊鸿一瞥,已经叫四皇子将黛玉的模样深深的扎根在心里。四皇子幼年也是在甜蜜罐子里长大的,他生母虽不得宠,但却占着王妃的正位,与当时的侧妃冷氏明争暗斗几十年,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

四皇子打小就见惯了父皇的冷漠无情,见惯了母后的蓄意报复。还在父皇潜邸的时候,后宅内每日都是勾心斗角,四皇子不是责怪母亲,只是就事论事:若不是父皇的几次三番出手维护,身为侧妃的冷氏早就化成了一具白骨,母后安能叫她活的那样长久?

见惯这些,四皇子又怎么能忍心叫这位林姑娘为小?况且……他们家的那位可不是吃素的。

这是其一,若说四皇子顿时改变主意嘛,还是因了小侍从刚刚的一句话:少女是林致远的妹妹。

下人们不明白,可四皇子清楚的很,他就算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不能娶林家的小姐为侧室。眼见着父皇就要重新执政,林致远便会仕途通坦,今日又有无极殿比试,提拔之心已然明示。四皇子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与林致远找不自在?

四皇子妃的父亲是正四品的鸿胪寺卿,与林致远平级,可一个已经年近花甲,一个确是朝中新贵,如何能同日而语。四皇子可张不开这个口请圣旨,别到时候结亲不成,反而招致林家的敌视。

四皇子不再应答小侍从的话,沮丧的回到了席位上,这位子又安置的碰巧,只要以斜眼,便能看见黛玉。

不多时,正和探春说话儿的黛玉便觉犹有芒刺在身,稍稍往对面扫了一圈,倒是撞上了不少没来及收回的目光,多半是长辈带来的少年人。

有些尴尬,有些火辣……黛玉一律熟视无睹,只看见一个人的时候,稍稍愣住,是荀家二爷,原来他也在。

荀晟睿冲着黛玉微微点头一笑,黛玉勉强的上扬了嘴角,匆匆回了个礼,便不肯再多看一眼。黛玉仍旧计较荀晟睿在幽州时候的“临阵脱逃”,尽管哥哥反复为荀晟睿辩解,说他这番做法全是身不由己,否则整个荀家将会掉进幽州的泥潭。黛玉心里复杂的很,既感激荀家二爷的几次相助,却又气恼他的“见死不救”,只要荀晟睿能在关键的功夫递个消息过来,哥哥也不会弄的措手不及,也幸好去传旨的是沈大哥,不然林家真就遇上了大难。

“林姐姐,你瞧什么呢?”探春说了好半晌的话,就是不见黛玉吭声,便用力推了推,“刚女官们来传话,说皇上和皇后娘娘马上到,要咱们迎驾呢。”

黛玉果然见人群窸窸窣窣的攒动,贾母拉着黛、春二人,悄声嘱咐道:“切记,待会儿看见圣上的时候要稳重,不要抬头,不可直视龙颜。”

黛玉、探春面面相觑,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紧张。

殿外一阵礼乐响起,男女已经分列跪好,贾家位置不上不下,卡在了中间一带,前有王府公侯夫人,后有文官诸吏之妻。

黛玉弓着身,两手撑在冰凉的青砖上,一丝凉意驱赶走了暑日里的沉闷,黛玉那晶莹剔透的手指肚因为这个,由淡粉色转而成为了柔白色,她在心里默默数着,直到念到二十的时候,宫中宦官那尖锐的嗓音才陡然响起。

“陛下驾到。”

万岁爷坐着御辇,由八名公公抬着,皇后娘娘紧随其后,无极殿里只有走路的声音,众人屏气敛息,没有一个敢抬头。

黛玉垂着头,听见一个中年男子的笑声。

“众位爱卿平身。”

“谢万岁。”

皇帝环视着四周,满意的点点头,笑语身边凤座上的皇后娘娘道:“爱妃辛苦了。”

皇后贤惠的一笑:“陛下喜欢就好,这里面也有三皇子妃和侧妃的帮忙,没了她们俩,臣妾确实弄不来。”

三皇子坐的近,大叫不好,这个皇后,年纪不大,但是给人穿小鞋的本事不小。

皇上果然一皱眉头,看着惴惴不安的三儿子,这个孩子自己最宠爱,不过近来却叫自己甚为失望。

皇上重声道:“儿媳们为婆婆分忧是她们的本分,难道还讲什么条件。”

三皇子妃吓得花容月色,知道父皇这是恼了她擅自做主,架空了皇后娘娘的实权,可……自己何其无辜,三皇子只疼爱侧妃郑氏,要不是郑氏在那里一味的使用激将法,她也不会贸然出手夺权。

皇后冷眼看着哆嗦的三皇子妃,再一见镇定自若的侧妃郑氏,心中顿生杀意。三皇子这边已经有了一个不好对付,若是另有郑氏在这里煽风点火,皇后只怕将来除去这个隐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话又说回来,来日方长,皇后并不急于今日这一时。

皇帝当着众臣说了几句劝勉的话,才转入正题:“当年老雍王千岁征战苦寒之地,乃是朕实心实意佩服之人,如今,雍王年少有为,朕与其相谈甚欢。今日特设下演武场,也叫众位见识见识保家卫国好男儿的本色,恰巧林致远侍奉左右,便主动请缨,想与雍王一决高下。”

吏部尚书忙笑道:“陛下,林大人乃是文臣,当然是吃了大亏,臣以为为公平起见,应当酌情优待……”

第380章 福兮祸兮谁又能料

霍哲海一下子就按住了四弟的手背,示意他别冲动。他们兄弟跟着二哥从东源那种苦寒之地来到繁华帝都,为的可不是简简单单见一次圣驾就好,他们要的是建功立业,要的是光宗耀祖。

霍哲海排行为三,与雍王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霍家兄弟五人,感情极好,少有旁家那种嫡庶之争。并不是说老王千岁善于治家,也绝非逝去的太妃宽宏大量,能容小妾之子出类拔萃。实在是东源荒凉,一个家族,尤其是一个常年征战的家族,亲兄弟之间往往比外人更多几分的信任。

此番进京,霍家除了留下庶出长兄在东源打点一切,好不叫皇上的人马彻底缴了自家老巢,其余三人,都跟着二哥雍王进了京。

从知道二哥的对手是新科状元林致远的那一刻开始,霍家就没闲着,将一切能到手的消息事无巨细的打探清楚,依仗着霍家雄厚的财力,霍哲海暗中给六部大员送去了无数重礼,可结果……

这群养不熟的白眼狼,尤其以吏部尚书为最,好嘛,他家夫人收东珠的时候,可是笑得合不上嘴,转眼就翻脸,不但不帮衬着霍家,反而为林致远说尽好话。

偏偏霍家却只能吃下这个暗亏,静候皇上的发落。

就见皇帝沉思片刻,霍家兄弟俩提心吊胆的跪着,生怕皇帝一个偏心,叫二哥未比先输。

“尚书大人说的也有些在理……”皇帝迟疑道:“林致远不比武将,本就处在下风,朕若直接叫他们比试恐怕有违公平。”

霍哲海心中凉了个透底,不为二哥能否夺冠,而是心知肚明,皇上对林致远是寄予了厚望,如此这般,霍家就算再优秀,也未必就能得了新差事。

也不知皇帝是否晓得霍家二人的心思,正苦思时,礼部尚书忙赔笑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爱卿但说无妨。”

“谢陛下,臣以为,以林大人的聪明才智,不该是那种鲁莽之人,既然他主动请缨,愿与雍王在陛下面前献艺,身上绝不会没丁点本事,反之,我们贸贸然就为林大人做主,使得雍王没防备,究竟不美。”

那些接了霍家钱财的百官无不上前附和,霍哲海暗暗打量了一番,心中却越加的沉闷。六部几位大员,加上数位大学士,没一个在此列中,看来他们都看好林致远,而非二哥。

皇上漫不经心的看着三个儿子,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