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田秀舍-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森继续向少南引荐着:“这位是田老爷。”

所谓的田老爷,便就是那位出手阔绰的财主了,身子宽肥,眉粗口阔,方方正正的脸。脸上始终带着几分笑意。穿着时新的官绿紵丝织锦宝相花的圆领长袍,头戴着四方巾,高声阔语好不自在。

下面那位便是学里的陶老先生了。依旧是平日所着半旧不新的葛布灰蓝道袍。

东面的长凳上还坐了几位学里的人。少南一一见过了。

陶老先生又着实夸赞了左森一回,说他年少有为,再过两年便是秋闱之日,撺掇着要让左森入场。

左森自己也是这么打算的。

陶老先生自己也是个秀才,后来连考了几次乡试都不中。也只好放弃了,再也不敢奢望功名一事,也看淡了名利。坐了几年的馆,后来东家不满意,那些世家子弟实在难管。因为生性洒脱,游历了一番山水。才到了村里的学堂。管些小学生。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左森听杨举人一番阔论,便动了心思,很是钦慕不已。也畅想着哪天能披红挂彩,让乡村邻里都来看自己高中的样子。父母脸上也有了光,也就不会再被人瞧不起了。

左森后来指着少南说:“杨孝廉,别看晚生这位同窗好友年纪小,但笔下已经能出一篇锦绣文章了。那字更是我们学里数一数二的好。我们陶老先生可是经常夸赞,未来不可限量。”

杨举人听得左森如此说。这才打量了少南几眼,但见他一副小孩子的模样,穿着件宽大的粗布衣裳,一副文弱的样子,不屑的笑了笑,自诩向来识人不错。心想这么个放在人群里丝毫不起眼的毛头小子,乳臭未干,能有什么出息呢。

田财主对于这些读书人是由衷的敬仰,所以听说榔头村的左家考中了秀才,二话不说就封了银子,自己换了出门见客的衣裳,坐了轿子来道贺。想到要是左家这小子再一出息些,要是中了举,做了官,更要巴结。还不如趁现在就拉拢下关系。

儿子高中,左四一家子欢喜,和媳妇在厨下忙碌了半日,终于备了些炒豆筋、煮得滚热的肥鹅、糟鱼、火腿、卤得入味的鸡翅膀、鸭翅膀之物,丰丰盛盛的,好似过年一般的摆满了几桌。

上面那一桌左森作陪,上首的自然是杨举人,东面的是田老爷,西面的是陶老先生,左森坐在下方。

这里学堂里的同窗们另摆了一桌,虽然酒菜不似上一席丰盛,但有肉有点心,把个没怎么吃过好东西的学生们馋得眼睛也直了,一个个的伸着脖子咽口水,平日里家中哪有闲钱吃肉。一个月能打两回牙祭就算不错了。这样丰盛的席面,和过年没什么两样。直到上面那桌开了席,这里的人说了声请,一起下了筷子,顿时风卷残云一般,登时就去了一半。

酒席过后,左家人有留着众人吃茶点。那杨举人和田老爷却要告辞了,当下人忙去相送,直到二位老爷登了轿子,目送远去了。这里又各自告别。左森又让父亲亲自将陶老先生送回家去。

慌乱忙了大半晌,耳根子才清静下来。左森回头走时,见少南独自坐在那里吃茶,便上前笑道:“还好你还没走,我们坐着说会儿话吧。”

少南少不得要取笑左森一回:“这下你算是好了,人人见了都要称呼一声左相公。如今可挣得不少的体面。一家子都得围着你转。”

左森自嘲一番:“埋头苦读了几年书,好不容易才有今日。到底也下了些苦功夫。项老弟以后成就自然在我之上,倒不用羡慕。”

少南又笑说:“我还不知哪一日能熬出头。对了,方才我仿佛听见田老爷说是要将一个女儿许给你。这下更好了,有了田家这样的靠山,你还愁什么?”

左森神色微凝忙道:“说来也不怕项老弟取笑,我哪里有那样的福气呢。再说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的亲事早些年就定下来了,只等迎娶我那舅家妹妹过门。只是我那妹妹身子弱,这两年常病着。所以一直搁着未办。说来两人年纪都大了,怕过不了多久,就要过门的。”

少南颔首道:“等左相公大喜之日,晚生再备一份厚礼奉上。”

左森揶揄道:“说来还是老弟福气好,现成的老婆帮你管着家,再不用你操心半点。以后高中个状元,当个大官,再生两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不就齐全了么。”

少南脸色微红,急忙分辨道:“左老哥说到哪里去了。我可从来没想过状元的事。”

左森又说:“你天分好,连先生也时常夸赞你。不说状元,中个进士想来也犹如囊中探物一般简单。到时候还指望老弟能拉我一把呢。”

两人相互取笑一阵子。少南见天色不早,想到青竹一人在家,怕她牵挂,便要告辞回家。正说要走,左家媳妇走了来。拿出一包青菜叶包好的菜对少南说:“这个拿回去给你小媳妇吃吧。”

少南连忙推辞:“婶娘这是做什么,晚辈可不敢生受。”

左家媳妇见少南毕恭毕敬的样子,礼数也多了起来,掩嘴笑道:“你和我们家老三要好,还客气什么。再说你那小媳妇我也见过几面,小小巧巧的。生得又弱,拿回去给她吃也好。今日剩了不少的东西,就当是沾沾你左老哥的喜气。明年也出个项相公。”

少南见说到如此份上,左森又在旁边一个劲的催少南收下,少南再三道了谢便收了。

这里作别了左家人,一路往家而去。

青竹正忙着收晾晒着的葫芦干,见少南满脸欢喜的回来了。

少南一进院门就将那几个菜包交给了青竹。

青竹回到灶间拆开一看。只见是些火腿、鸡鸭翅膀之类,还有一包玉米窝窝。才知道是席上带回来的东西。赶着找了碗盘将这些倒了出来,连忙收拾了。

少南回屋换了身衣裳,便帮着青竹将未收完的葫芦干收完了。

青竹心想少南今天吃了酒肉,想来也不怎么饿,便淘了些高粱米,准备熬些粥。少南带回来的那些东西,便蒸了在锅里。

少南走了来,说要帮忙烧火,青竹当然也没有阻拦。

“下午的时候大伯回来了一趟,说马家老爷的棺木要运回祖茔入土。恐怕要后日才能回来。”

少南“哦”了一声,灶膛里熊熊燃烧的火苗,将他的脸映得通红。

青竹赶着洗着地里摘回来的青菜叶,打算做一个素菜。

少南一面烧火,一面想着自己的事。

后来他突然问了青竹一句:“你讨厌我吧?”

青竹一愣,心想好端端的问这个做什么,也不知如何回答,含糊道:“你从哪里着了魔来,问这个干嘛?”

“若是讨厌也没关系。我知道你一直将自己当成外人的。你也不用太辛苦了,到时候我会和爹爹他们说,让退了这门亲。你也就解脱了。”

听见少南这样说,青竹一点准备也没有,拿着个筲箕呆怔了半天,不知要做什么。按理说,少南的这份体贴,青竹应该感到高兴才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她不都在为如何退亲而烦恼。如今见少南主动提了出来,她应该感激才对,不过又左思右想一回,联想到少南今日去左家做客,一定是想到自己的前程了,以后挣取一个功名,娶个门当户对的老婆,那时候什么都有了。青竹回头苦涩的笑了笑:“项二爷怕我死皮赖脸不肯走拖累了你,尽管放心,我不是那样的人。”

少南倒不曾料到青竹是这般反映,也不再说什么,紧抿着嘴唇,赶着往灶膛里加添柴禾。心里却想的是“傻子,我们家不是一座囚笼,你若是心不甘情不愿,何苦在里面熬煎。”

两人各自都有心事,后来竟然将一锅高粱米粥硬生生的给烧糊了,青竹有些哭笑不得。也不好责备他,只好重新掺了些凉掉的开水,煮成了稀粥。这里赶着清炒了一个素菜,晚饭算是准备好了。

注:明清时,对举人雅称为孝廉。

正文 第七十六章分家

马家太太带着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孙子等,扶着马家老爷子的棺木回宛县祖茔入土。

这里永柱等也归了家。白氏之所以要带了明霞在马家住了几天,忙没帮上什么,不过为的是要给女儿撑起脸面,她不能让分家产的时候冷落了明春,叫她受委屈。

明霞在马家几天,也算是见了不少的世面,吃了些从来没见过,从来没听过的一些好东西。这些就成了她向青竹炫耀的对象,青竹压根不想理会她,因此只要明霞说这些,便就扭头走开了。

翠枝在娘家住着还没回来,白氏不免添了些气,天天数落少东:“你那个媳妇只知道往娘家跑,难道我们家有老虎要吃她不成?什么都不管不顾。”

少东说:“理她作甚,她带着豆豆由她去吧,过几天就回来了。再说在家的时候也不入您老的眼,何必再给你添恨。”

白氏冷笑了一声:“我白养了一个好儿子,还叫我靠你点什么。她当老婆的,不管你吃喝穿衣,就知道往娘家躲。你不说她几句,反而还来寻我的不是来。”

少东忙道:“儿子不敢。”

白氏继续说道:“是,我知道你们小两口夫妻感情好。我再说些什么,就成了恶人了。带着个毛丫头,还理直气壮了。你们不在一处住着,如何生出儿子来。”

老是听见白氏说生儿子,少东也有些心烦厌恶,脸一沉便道:“这事再计较。”便说要去找永柱议事。

永柱正坐在院子里打一双草鞋,少东搬了张凳子往跟前一坐,见父亲手脚利落的样子,少不得要称赞一回:“到底是爹爹,什么都来得。”

永柱知道少东不轻易过来和他说话。又见他这番举动,便料着有事,因此和他说:“有什么事你就直接开口吧。”

少东腼腆的笑了笑,也不好再兜兜转转,和父亲商议着:“老爹,我打算明年过完了正月,就去盘间铺子,做点小买卖。”

“看好做哪一门了吗?”

少东道:“我也认识几个朋友,再说区掌柜也开了口,说愿意帮我一把。打算先贩些布匹来卖。”

永柱愣了一下。又接着打草鞋,沉默了半晌。

少东又道:“爹爹放心,我也联系好了。我一个姓常的朋友,专门是贩这些的。已经和我说好了,说给我优惠。又说我这里刚起步,他还愿意多帮衬着些。”

永柱才道:“你做小伙计也好几年了,这些年学到了些什么呢?”、

少东道:“什么都学。爹爹要是不放心,改日我请了我们区掌柜和常姓朋友到酒馆里一聚,老爹也亲自去看看。帮忙把把关可好?”

永柱顺口道:“我没那工夫,也不会说话,只怕得罪了他们。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我也不好阻挡着你。看好了什么,要去做就去吧。你要我帮忙把关,我哪里有那个能耐。还不如找你小叔叔帮忙看看。”

少东笑道:“这也是了。老爹既然答应儿子离开杂货铺自己做生意,那么我就放手去做。如今就差门面还没看下来,只怕还得请个帮工。老爹看有没有可靠的人?”

永柱想了一会子才道:“可靠的人,以前和你常在一处顽劣的二栓子,我见他倒还好。要不还有你二叔家的铁蛋儿。也是个勤快的人。”

“铁蛋儿不是和少南差不多的年纪嘛,还小。还要我带他,怕也帮不上什么忙。二栓子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次面,不知他忙些什么。改天我问问他去。”

永柱继续编着草鞋,见少东还没走,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便又问:“你还有什么话?”

少东搓搓手讪笑道:“老爹也看出来了,都说知子莫若父。我这点心事到底瞒不过您。实话和老爹说吧,这些年儿子在外面帮工,虽然也攒了些钱。只是又遇见了几件大事,已经不剩下多少,这些天都在盘算,只怕还差些数,所以说想问问老爹,能不能帮儿子一把。等赚了钱,儿子连利息给您还上。”

一切都在永柱的意料之中,便问:“要多少?”

少东小心翼翼的说了句:“一百两。”

永柱唬了一跳,他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只是大儿子从未向自己开过口,这是头一回。又是因为自己立业的事,要是推辞只怕不妥,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回,有些为难道:“家里多少的家当,想来你也是清楚的。你大妹妹的事也还有些外债未还。我还想着花上半年将债还了,再修两间房子。怎么要那么多的钱?”

少东如实道:“老爹,儿子也大了。如今又有了女儿,哪里有一辈子靠家里的事,想到赁一间门面是一笔花销,还有就是我看中了一套两进三间的屋子,想着买过来。将翠枝母女接过去住着,自己开伙。”

永柱这才豁然开朗,少东不仅想自己出去做买卖,还想着分家。难怪儿媳妇不肯回来,原来还有这档事在里面。便闷不做声,只埋头做事。

少东见父亲沉默了下来,心想此事看来没什么希望,只好再寻别的法子,实在不行再去找小叔叔。便起身来,搬了凳子要走,永柱却突然道:“你再耐着两年,等着我把债都还清了,你再出去吧。”

“老爹!”少东唤了一声,他早就没那个耐心再继续等下去,他已经做了七八年的小伙计,不想再做下去。

永柱道:“大家在一起也能相互照应一下,何必那么急着要搬出去。你二弟和小妹妹都还小。”

少东这才知道原来父亲是不愿意分家,不过又想到翠枝的话,斟酌了一番,便道:“那么宅子的事先放放,等赚了钱再买一处好的。到时候将爹和娘接过去享福。”

永柱没有开口。只要儿子有所成立,他能力有限也不知能帮儿子多大的忙,趁着现在还能劳动。还有浑身的力气,手脚勤快些,赶紧攒些家当。以后少南念书考试,明霞要出嫁,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临睡前,永柱将少东的事和白氏说了。

白氏听后念叨着:“怪不得要躲着我,原来是想分家。自从她嫁到我们家以来,难道我还克扣过她什么吗?还真是翅膀长硬了。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折腾出个什么来。”

永柱却道:“分家的事我还没答应,老大也没说什么。只是他想着过完了正月要开张,我想着家里还有四五十两银子。你拿出来给了他吧。”

白氏听说,连忙坐了起来和永柱计较道:“你难道不当家,不知道日子是怎么过的么?他是我亲儿子。不是我不疼他,不给他钱花。只是你也知道的,家里的这些钱,好不容易攒下些,还欠着外债。哪里有都给了的道理,给了他,我们几个难道喝西北风去?”

永柱见白氏动了气,沉默了一阵子才又道:“他要做买卖,现在有困难,难道我们当父母的也不肯帮一把?没这个道理。”

白氏道:“家里的那些钱你也是知道的。断没都给了他的道理。明天我给他二十两吧,由着他用去。”

永柱听说,心想二十两好做什么呢。又和白氏计较了一回,白氏才添够了三十两给少东做本钱。

夫妻因为这事闹了小半夜,白氏不免又添了些气。第二日连早饭也不想吃。永柱交代了一番便依旧去窑上了。

过了一日,翠枝才带着豆豆从林家回来。

刚到家,青竹就悄悄的找到翠枝和她通了气:“大伯娘正在气头上。大嫂小心着应付。”

翠枝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便和青竹道:“我自个儿有主意。”

两人话还没说完。却见白氏一脸怒色的走了来,劈头就骂:“臭狐媚子,你倒是能干,现在撺掇着少东要闹分家。告诉你,没那么就容易趁了你的愿。”

翠枝自小也是爹娘娇惯疼爱,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当时就憋红了脸,全然不顾什么礼数,悉数都还击了回去:“我怎么狐媚子了,倒是来评评,我勾引谁了。”

婆媳俩愈争愈烈,青竹在旁边看着也不知要帮哪一边,两个人吵得有些厉害,豆豆本来在睡觉的,听见这些吵闹声,在床上大哭起来。翠枝满心的委屈,哪里还顾得上女儿。

青竹见劝不了,只好将豆豆抱了出来小声哄着她。

屋里的婆媳的吵闹丝毫没有停息,后来白氏推了一把,又骂翠枝生不出儿子,翠枝气不过,照着白氏的身子就捶了几下还手。

豆豆还是哭个不停,直到明霞走来将豆豆抱了去,和青竹道:“你去劝劝吧。再闹大一些,只怕连邻居也要惊动来看热闹了。”

青竹这才进屋来,却见翠枝披散着头发,一脸的泪痕,像是发了疯一般。白氏衣服上的纽子也被翠枝给扯落了。青竹只好将翠枝拉开,要往别处去。

白氏却堵着她们,连同青竹一道唾骂着:“小野种,这里没有你的事,你要来添乱,别怪我不客气。”

青竹红了眼,反击道:“骂谁呢,谁是小野种?我当牛做马的,好心好意的服侍着您老,别说那些东西都喂到了狗肚子里去。”

翠枝原本满腹的委屈,哭哭啼啼一阵子,这里却见白氏和青竹干上了,又见青竹嘴里跑出这一番话来,暗想还真是看不出来,青竹小小的年纪倒是个狠角色,一点委屈也受不得。

白氏见两个儿媳妇一同来欺负自己,一屁股坐在地上耍泼,好在家里三个爷们赶回来,也状也都惊了一跳,各自将人给拉开。

永柱又愠怒了一句:“闹什么闹,是不是想将房子上的瓦都给掀翻了才安心。这个家还没到要散的时候。”

ps:  从明日起,更新时间有所调整。定为晚上八点准时更新,如有加更,一般在上午十点加更。现推出每涨10票粉红加更一章,或打赏桃花扇以上加更一章。请大家多多支持郁桢,请支持正版订阅。祝大家周末愉快!

正文 第七十七章训女

家里三个女人吵了架,一连好几天都阴郁着,谁也不先开这个口来缓和气氛。男人们瞅见有些不对劲,也不好轻易说什么,怕火上浇油,更是不可收拾。

白氏见两个儿媳一同来指责自己的不是,她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呢,索性收拾了衣裳带了明霞要回娘家去住。翠枝和青竹倒一点也不在意,没有白氏在跟前,她们反而还乐得自在。

女人们吵了架,男人们也不好过。

少东趁机也数落了翠枝一顿:“再怎么着也不能和娘打起来吧。让人看见了像个什么话。娘她有时候虽然话难听了些,可总归也是为的我们好,并没有什么歹意。”

翠枝气呼呼的说道:“我知道你是个孝顺儿子,此刻也用不着来教训我。她是怎么辱骂的,我也学不来。现在她老人家离家出走了,你怎么不去将她接回来呀。”翠枝满心的委屈,这个家她已经受够了,什么时候才能远远的离了这里。她原本是豁出去了,能分家自然是最好不过。

翠枝还指望着少东能安慰她一番,没想到竟反过来指责自己的不是。要不是白氏那人太侮辱人,什么难听的话都骂得出来,她也忍不下这口气,能闹那么大吗?

相比翠枝的愤懑,青竹显得要平淡许多。没人来挑拣她,当然也不会有人说她做得对。每日只安分的做事而已。

这日韩露找上门来问青竹的话。

“夏姐姐,我们家孵出好些小鸡崽来,只怕养不了那么多。想送些给你们家养可不可以?”

此刻家里没什么可以商量的人,也等不到白氏回来,青竹自己就拿了主意:“行呀,我去拿背篼。”

从章家带回了二十来只小鸡苗。毛茸茸的一小团,叽叽喳喳的叫着。很是可爱。虽然说是送给项家养,但青竹想,孵这些小鸡也要种蛋,就是拿到集市上去卖也要几个钱。她自己拿了三十文钱,给了章家媳妇。

见青竹养鸡,永柱也没说什么。还特意用细竹篾编了个栅栏,将小鸡崽们都围了起来。青竹在翠枝的指点下开始饲养。

粗糠、剩饭、烂菜叶切碎,这几种拌匀了就可以拿去喂小鸡们。青竹想,喂养它们只有这些传统的食粮了,没有饲料。更没激素,原生态的无公害鸡。恐怕要一年半载的才能喂大吧。哎,是笔不小的投资。也不知道白氏回来会说什么。

米缸里已经不剩下什么米了,青竹自个儿开了仓,打算晾晒一些,舂出来。不然找不到下锅的东西。舂米绝对是件体力活,也是青竹最讨厌做的一件事。哪回舂下来不是腰酸手疼,再干别的活,一点力气也没有。原本说这个该男人来做,不过项家的男人个个都不得闲,能指望谁呢。

白氏回娘家住了几天,但因为又和白显家的拌了几句口角。实在住不下去了,这才带了明霞回家。

见青竹养了二十只鸡,便有些不喜欢:“家里哪里有那么空的地方来养。都是些消耗粮食的东西。我看还是趁早的处理了好。”

青竹颇冷淡的说:“这个不劳大伯娘操心,我自有主意。”

白氏最厌烦听见青竹这话,少不得要数落她一回:“是,你有主意。这个家可还没轮到你来指手画脚。”

青竹只当没听见,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那二十只小鸡崽在青竹的精心照料之下。一天天的都在成长,虽然很是尽心。可不免也糟蹋了些,后来就只养成了十四只。

永柱说家里鸡太多了,便说将以前喂的几只大鸡,让白氏捉了三四只不怎么下蛋的拿去卖。

这里青竹想着要不要将后面的山地围出来,等着这些小鸡们长大了,可以自由的在树林里奔跑,寻找些虫子、野草之类的吃。心想着,这样喂养出来的鸡说不定还健康些。正好后面山上也是自家的土地,也没种什么东西,不过是些桑榆之类。虽然存了这个想法,但青竹还没敢说出来,一直在酝酿中。

白氏回到房里,寻了些碎布头和些棉线,打算交给明霞让她开始学着做些针线。扎花也要开始学起了,一个女孩子家家,针线上的事总不能丢过,以后到了婆家若是这些都不会的话,总会被人看不起。

明霞天性爱动,哪里坐得住呢。白氏在跟前苦口婆心说了半天,明霞却捻针乱戳一阵,绣了半日连一个花瓣也没绣出个样儿来,完全没有针法可言,针脚也是一团乱。

“我生了你们姐妹两个,怎么相差这些大。你姐姐手脚灵活,这些针线上的事,一看就会了。我教了你这么久,我看还是一点门路也没有。”白氏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又戳了戳明霞的额头。

明霞嘴巴一扁,将手中的针线往白氏怀里一扔,撅着嘴说:“我才不要做这劳什子。”

白氏便指着明霞的鼻子说:“以后你的嫁妆可没人帮你做。”(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我还小呢,管那事做什么。再说我们家不是没有钱,以后拿钱去买现成的就好。何必这样费力。”

“你说得倒好听,别说我们家没什么家底,就是有家底的殷实人家,人家的小姐姑娘的,也是一般的学针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看来当初错生了你,本来是个儿子的,没想到头来竟是个假小子。今天安安分分的坐在这里,好好的将这枝梅花给我做出来,哪里也不许去。家里可没那个闲钱够你挥霍。”

明霞指着白氏手指上那只金灿灿的戒指说:“没钱,你手上戴的是什么东西?别哄我了。”

白氏拉下脸说:“年纪不大,就学得刁钻,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明霞仰着脸道:“我说要件新衣裳,娘总是不肯。我知道你偏心,眼里就大姐好,从来就不待见我!”

白氏觉得这个女儿实在头疼可厌,伸手就给了明霞一个耳光。明霞受不得半点委屈,顿时就落下泪来,捂了脸就跑了出去。

白氏气得脑仁疼,咬牙喝道:“下作的小娼妇,你给我站住,又往哪里充军去。有本事就别回来,当心我打断你的腿!”

青竹正在浇菜地,突然见明霞哭着从屋里跑了出来,一阵风似的就跑出院门了。白氏气呼呼的站在屋檐下口不择言的骂了好一阵。

短短几天内,白氏算是将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白讨了无趣便回屋躺着。

翠枝听见了响动,抱着豆豆走了出来,一眼看见了青竹便小声问道:“这又是闹的哪一出?”

青竹道:“我哪里知道呢?”

“从自己肠子里爬出来的,也骂得那么难听。现在听说又将舅妈给得罪了,看来再无宁日。你我也都没什么好日子过。”

青竹想,白氏四十几岁,正是更年期吧,所以性子古怪也是有的。翠枝站在青竹旁边嚼舌根:“这下倒好了,所有人都得罪了个遍,还是不要去招惹的好。昨晚我骂你大哥那没用的,赶着分了家,就不用受着闲气了。他偏不依,倒是个孝顺的人。”

青竹道:“我听说大哥看好了一处宅子,因为缺钱,所以搬不了。再说大伯也挡着不让。”

“住什么地方倒不要紧,哪怕是草棚子呢,只要离了眼皮,我也乐得清静几天。说起钱来,到底是伤人。我让他去小叔叔家借一下。他竟然空着手回来了。怪不得说越有越吝啬。他们家那么大个铁匠铺子,还养着好些工匠呢,难道连一百两银子也拿不出来。说来是一家子,又不是外人,都还是这样的小气。”翠枝嘴撅得老高,一脸的鄙夷。

青竹蹲在地上,将莴笋地里的青草给拔了出来,这里的草比较嫩,还可以拿去宰碎了喂小鸡,听翠枝唠叨完,淡淡的说了句:“挣几个钱都不容易。别看人家富裕,也都是一分一文攒下来的。”

翠枝以为青竹要帮衬几句话,没想到她竟然和小叔叔一家一个鼻孔出气,心里很不爽快。冷着脸抱着豆豆就走开了。青竹也没察觉,毕竟永林愿不愿意借钱出来,也不是她一句话就说了算。再说她在项家又有什么地位呢。不过是说了句在理的话而已。

太阳落坡,夜幕快要降临时,明霞才偷偷的回来了。打量着白氏还在气头上,心想不好不招惹。原本想要躲在房里不出来,可抵不过肚子饿。白氏发现早起才换了干净的衣裳,到了此时,明霞身上竟然不知从哪里沾了那么的泥回来,脸上不知被谁抓过,有一丝指印。也不吃饭了,将明霞提了出去。让她将裤腿挽到了膝盖上,明霞知道不好,便要逃。白氏却眼疾手快,抓住了她的头发,死命的拽住,明霞疼得直告饶:“娘,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今天我就不信还不狠狠的给你点颜色瞧瞧。”说着便找了荆条向青竹的腿上打去,直到出来一道道的血印来,明霞疼得大哭。

ps:  求订阅,求支持!

正文 第七十八章纺线

后来明霞哭喊得太厉害,饭桌上的人也侧耳来听,白氏下手又狠,虽然是亲生的,但怕打得太重了,落下什么病根来不就是大事么。

少东使了眼色给少南,让过去劝劝。少南扒拉完饭,走至外面,夜色朦胧,白氏打骂得紧,明霞哭得紧。闹哄哄的一团。

少南上前劝道:“娘,你就别打了。”

“走开,这里没你的事。我不教训教训她,只当我平日里说的话都不放在心上。趁早管教好了,以后别人也少闲话。”

少南见劝不住,明霞抽噎着,有些喘不过气来。

后来少东也出来劝,白氏并不理会,只是数落着明霞:“以后还依我不依?”

明霞却是个倔脾气虽然吃了皮肉之苦,却一直犟着不肯服软。白氏还要打时,少东却将明霞一下护在怀里,和白氏争辩着:“好了,再打下去娘也不怕出事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