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姐难为-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主么?这个倒是不错呢。农民嘛,土地才是根本,只要有了地,不管到哪一天,都不用害怕了。云雪不禁想着,若是哪一天,自己真的成了地主,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想着想着,云雪就笑出了声儿来。
“大姐,你是不是想到地主,然后就偷着乐呢?”天福扶着犁杖,听见云雪笑,就取笑她。
“是啊,大姐一想到要是能有个几百亩地,然后秋收时的场景,就觉得心里可高兴了。”云雪不以为意,直接承认了。
云震和天福一听,就全都笑了起来。一时间,只听见姐弟们的笑声,飘荡在这一片田地的上空。
等到傍晚他们回家的时候,大家的心情还都是挺不错的。可是等他们看到门口站着的人时,这份喜悦就淡了不少。
韩家的门口,站了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韩义的妻子于氏。另外的一个女人,看年纪比于氏大了一些,长得倒是还好,打扮的也很规整利落,一看就是个很精明的女人。女人的身边,还有几个年轻的男女,看来是她的儿女们。
于氏一看到云雪他们回来了,赶紧迎上前来,“云雪,这是你们的大姑,你大姑他们是从南面回来的,说是以后要在村子里安家。这不,他们安顿好了,就过来看看你们这些小的。”
都说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氏一脸笑呵呵的样子,云雪还真就没法给人家冷脸看。于是,云雪就朝着韩家大姑的方向说了一句,“韩姑姑,你好。”云雪没有叫大姑,因为她实在不知道应不应该这样称呼人家。
韩月娥看了看眼前的云雪几个,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他们回到家里,也有几天了。这几天,母亲可是把二哥家里这几个孩子的事情,全都跟自己说了。对于母亲的话,她相信一半,另一半并不相信,因为她太清楚自己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别看韩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是自己在家里,半点都没享受到,母亲最重视的,只有大哥和三弟。就连自己的聘礼,最后也都成了三弟的束脩。所以对于母亲,她心里也是不喜的。
当年自己还在家的时候,其实跟二哥最好。那时候家里有好吃的,一般都是给三弟,自己根本就捞不着。于是二哥上山下河弄的东西,就会偷偷地给自己吃。韩月娥想到了过往的事情,脸色就越发的柔和。
“雪儿,震儿,我是你们的姑姑。你们可以叫我大姑,也可以像刚才那么叫我,都行。”韩月娥温和的看着几个孩子。
云雪看人家的态度这么好,一时也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姑姑,韩三婶,咱们还是进屋再说吧,总不能就在这门外说话。”云雪就是这样的性子,遇强则强,但是人家态度好,她就没辙了。
到了屋里,云雪让于氏和韩家大姑都坐到了炕上,韩家大姑领来的那几个年轻男女则是坐在了椅子上。
“姑姑,你们先坐着,我去泡茶。”云雪让云震先陪着他们,然后自己去泡茶了。
“大姐,他们是谁啊?”厨房里,云霓问道。
“是老韩家那边的,咱爹的妹子,咱们的姑姑。”云雪动作十分迅速的沏茶。
好在正是做饭的时候,云霓早就烧好了水,所以没费多少工夫,茶水就端上来了。“姑姑,婶子,喝茶。”
韩月娥点点头,然后指着自己的儿女,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那是我的大儿子,吴玉祥,今年十八了。二儿子吴玉祺,十六。大女儿吴玉婵,十五,二女儿吴玉姝,十三。”
这时在厨房里的云霓也过来了,大家都互相认识了一下。
“好了,以后都在一个村子里,你们可得好好地相处。”韩月娥摆摆手,然后又说道,“云雪,你家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爷爷奶奶有的地方做的的确是有些过分,你们这么做呢,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出了,我看倒不如依旧这么样算了,各自过各自的日子,谁也碍不着谁。”
“我过来,也不是给你们当和事老的,我就是想过来看看二哥的几个孩子。当年二哥和我最是要好,等你们回来了,我却又到了南面。竟然连二哥都没能看见,说起来也是伤心。”韩月娥一边说着,就掉了眼泪,她连忙拿了帕子擦眼泪。
云雪其实最怕别人哭了,一看见韩大姑掉眼泪,她这心里也是有点难受,“姑姑,你也别难过了,我爹已经走了,你这样伤心,他若是在天有灵,也会不忍心的。”云雪赶紧劝道。
韩月娥哭了一会儿,情绪就平稳下来了,“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在你们小辈儿的面前哭鼻子。行了,我们今天也就是过来看看,既然你们姐弟如今过得也不错,那我就放心了。”韩月娥说着,就站了起来,“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姑姑,要不然就在这吃吧,也没什么好的,姑姑别嫌弃就行。”云雪连忙挽留道。
“不了,我们回去吃就好,家里你姑父还等着呢。他这些日子累着了,在家里歇着,改天我们再过来。到时候,你可别说是不理我们就成。”韩月娥摆摆手,笑着拒绝了。她领着儿女,从韩家走了出来。
“那姑姑有空就过来坐坐,玉婵和玉姝妹妹有时间就过来找我们吧。正好我们姐妹也没有几个玩伴呢。”云雪送他们出门,自然是礼节性的邀请人家再来。
韩月娥回头看向云雪,“云雪,你是个能干的姑娘,别去在意外人说什么,好好地带着弟妹过日子也就是了。有什么事情,就去找姑姑,姑姑打算在村子里安家落户了。咱们姑侄,有的是时间相处。”
云雪对这个姑姑的印象倒还不错的,所以也很是痛快的答应了。“哎,听姑姑的,有空我们就去姑姑那里坐坐。要是姑姑想盖房子什么的,需要帮忙尽管说话,我和云震都能过去帮帮忙。”
☆、141。第141章 开春
送走了韩家大姑,云雪几个转身回了屋。
“大姐,你说大姑他们这是来干什么?就是为了来看看咱们的?看这个样子,倒像是还不错,谁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云震摇摇头,对于老韩家的人,他们都是本能的有一种抗拒感。
“不用管他们想的什么,咱们自己开门过日子,谁也不指望。他们要是好的,就多少有些来往,要是也像老韩家那些人似的,大不了就是不来往罢了。你就拿他们当做村子里的人就完事了,人情往来上,差不离也就行了呗。”云雪轻笑道。
正好云霆和云雷从学堂回来了,大家赶紧洗手吃饭。这个时候,真是没什么好东西可以吃。还是云霓上午抽空去挖了点荠菜和婆婆丁,又用肉炒了点酱,另外也就是咸菜了。不过孩子们倒是没管那些,依旧吃的很香。
“大姐,赵奶奶说了,她家要抱些小鸭和小鹅,问咱们要不要。”云霓想起来这件事,就询问云雪的意见。
“要啊,那为什么不要。养了鸭子鹅子,还能腌些咸蛋什么的,这饭桌上,也能多一两样菜来。”云雪赶紧说道。“不过,咱不能白要,到时候得给人家钱。”
吃过了晚饭,云雪和云霓收拾完厨房,然后姐妹两个借着灯光纳鞋底子。家里孩子多,穿的也费,云雪白天要下地干活,没有时间弄这些。云霓岁数小,白天除了洗衣做饭,还得看孩子,所以也只能是晚上抽空做一点儿。
“大姐,好像大黄娘俩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啊?也不知道它们俩这是到哪去了。”云霓手里拿着锥子,在鞋底子上扎眼儿。
想了一下,云雪才记起来,大黄母子好像有块两个月没回来了。不过,这也倒是正常,小黄成年了,这母子两个早晚要分开。小黄会去开创一片属于它自己的天地,而不是跟在母亲的身边了。而大黄,弄不好此时也该重新恋爱生子,说不定,秋天的时候,大黄就会又领着小老虎来了呢。
云雪把东北虎的一些习性讲给云霓听,一旁的云霞却爬过来,嘴里嘟囔着奶娘奶娘的。云雪放下手里的针线,抱起了妹妹。“怎么?我们家小妹想你的奶娘了?”
云霞点点头,“奶娘,想。”小家伙趴在了云雪的肩膀上,打了个哈欠。这个小家伙很乖,白天一般也不太睡觉,晚上睡得就早。吃过晚饭,她基本上就要睡觉了。
云雪抱着云霞,轻轻地在她的后背拍着,不多时,小家伙就睡着了。
云霓赶紧去把被褥铺好了,然后姐妹两个给云霞脱了外衣,放到被窝里。
“这个小东西,还真是省心呢。要是换了那种成天哭啊叫的,咱们可是要多操好多心呢。”云雪看着小妹熟睡的样子,不由得感叹道。
安顿好了云霞,姐妹两个一边做着针线,一边说话聊天,直到戌时中,这才躺下睡觉。睡到半夜的时候,外面忽然一阵喧闹声。云雪耳朵比较灵,一下子就坐了起来,赶紧穿上外衣下地。
西屋的云震和天福也起来了,三个人在外屋遇上。“大姐,你在家陪着弟弟们,我和天福出去看看。”云震一看见云雪,就赶紧说道。
云雪沉吟了一下,然后点头,“那你们也要注意,有什么事情就赶紧出声儿,千万别莽撞。”云雪嘱咐了两句。
云震和天福手里拿着棍棒,开了大门,朝声音的来处走去。云雪在家把大门关上,然后就在院子里来回的走动,仔细的聆听着外面的动静。大概过了能有半个时辰,云震和天福两个就回来了。
“大姐,是对面的高骊人,他们竟然有二十来人,一起过来的。咱们晚上巡逻的人太少,差点没能拦住他们。刚刚村子里的人都出去了,已经将那些人打跑了。唉,这朝廷也没个章程,若是总这么闹下去,早晚咱们会吃亏的。”云震把刚刚的事情讲给云雪听。
从去年开始,村子里就开始组织人巡逻了,不过巡逻的人少,哪里是二十几个人的对手?巡逻的人一看事情不好,就赶紧敲响了铜锣,村子里的青壮就出去帮忙了。
高骊那边的战争始终都在继续,听说已经快要蔓延到高骊的都城了。好些个高骊的百姓都往北逃走,而北面的这些百姓,也是深受其害。如今正是春耕时节,那边的人已经没有粮食可吃了,所以就有人越过了江水,想要过来弄些粮食吃。
好在大家早有准备,才没有出现什么损失。这种事情,虽然大家心里也很同情他们,但是却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解决的事情。或许供给他们一口吃的容易,但是他们国家的存亡,却不是这些百姓能够帮得上的。只有国家强大了,百姓才能不受侵害。
不过,倘若他们的国家真的强大了,大周的百姓就好遭殃了。事情就是这样,一体两面,有利有弊。高骊和大周,仅仅隔着一条江而已,倘若高骊兵强马壮,恐怕这大周沿江的村子,就要落入高骊的铁蹄之下了。所以对于这些高骊人,大周的百姓,一般都是敬而远之。
“好了,都回去睡觉吧,咱们明天就要开始种地了,好好休息,才有体力干活的。”云雪把大门插好了,姐弟几个回屋睡觉。
四月初,家家户户都开始种地了。韩家一共三十多亩地呢,几个孩子早早地就开始忙活了。今年地多,云雪他们就安排着各种粮食都准备种上一些。黄豆玉米都是刨埯点进去种子就行,谷子、糜子、高粱,这些则是刨出垄沟来,然后撒进去种子。最麻烦的,是栽地瓜,要一棵棵的把番薯苗栽到地里,这个最是费工夫了。
云霆和云雷也都从学堂里回来,帮着种地。大家起早贪黑的,每天早早就下地,到了快天黑才回来。小云霞自然是又送到了钟奶奶那边去,钟奶奶让家里的几个媳妇,也抽空过去帮忙。即便是这样,也忙活了差不多半个月,才算是把所有的地全都种完了。
大家伙终于松了口气,这么些地,实在是够累人的了。“大姐,我和天福去弄点儿鱼回来,咱们晚上好好的吃一顿吧。这几天,大家伙都没怎么好好吃饭。”正好地里的活一头午就干完了,云震看着下午没什么事情,就说去捞几条鱼回来。
“好,那你们可要当心。”这些日子,的确把大家伙都给熬坏了,所以云雪自然是也没有反对。
云震是抓鱼摸虾的好手,这点事,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他和天福两个,带着工具就出门了。
云雪和云霓两个,坐在大门口,手里依旧是拿着鞋底子。这东西,就是平日里闲着缝两针,积少成多的,用的时候就省心了。云雪的手劲儿大一些,鞋底子纳的很密实。
而小云霞也从钟奶奶家里接回来了,正在院子里玩沙土呢。
“大姐,还是你有劲儿,这鞋底子纳的结实。我就差点了,你看,这线好像是有点松。”云霓对比了一下两个人的成果,有点对自己的不满意了。
“等你再大一些就好了,其实不应该让你这么小就做这种活的,你现在缝鞋垫还差不多。”云雪叹道,家里没有大人,这些活,就得她们姐妹来做。自己去年又出门挣钱去了,云霓小小的年纪,能做出这样的活来,已经很难得了。“往常大姐出门,你倒是受累了。”云雪有些歉疚的说道。
“大姐,瞧你说的,你在外面比我们可要累多了呢。”云霓笑笑。
姐妹两个正说话间,云震和天福就回来了。两个人很是兴奋,手里拎着篓子,急冲冲的跑回来。“大姐,我们捞了好几条鱼,还有一小篓虾。对了,还有一些嘎啦呢。”天福两手抓着自己的衣襟,很是兴奋的说着。
嘎啦,是他们的一种土语,其实说的就是蛤蜊、河蚌一类的东西。鸭绿江产出园顶珠蚌,褶纹冠蚌,当地人将这些都成为嘎啦。这个时候,正是这些水中生物繁殖的季节,倒是比较捕捉的。
“那好啊,把嘎啦扔到水里缓着,明晚上咱们用辣椒炒了吃。”云雪笑了,“赶紧去把东西放下吧,瞧你们,出门时也不多带个家什,就这么用衣襟兜回来。赶紧进屋换衣服去,别再着了凉。”
云震和天福两个,赶紧进屋找了几个桶和盆子。那几条大鱼,都放到了缸里养着,河虾倒进了桶里,嘎啦就放到了盆子里头。
“大姐,我们再去一趟,多弄一点,呆会儿给钟奶奶家里送过去些。刚刚铁柱哥他们也都在江里呢,李奶奶那边就不用送了。”云震说着,就拿着家什,领着天福又走了。
云雪倒是没拦着,钟家可是没少帮自己家,有好东西,也该给人家送去一些的。人情往来就是这样,都是两好并一好的事情,总不能光是接受人家的帮助,而半点没有回馈吧?
☆、142。第142章 粮价
等到云震和天福第二次回来时,两个人手里的家什全都是满的。“大姐,我们又弄了好多呢,你看要给钟奶奶家送什么。”云震喊道。
云雪赶紧跟着进屋看了看,光是缸里的鱼就有十来条,有的大概都能有三斤来沉呢。另外还有一桶河虾,满满两盆子的嘎啦。想了一下,云雪就捞出来了两条大概三斤左右的鲤鱼,又用小盆装了一盆的嘎啦,这是预备给钟家的。另外又捞出来了几条鱼,还有一些河虾和嘎啦等。家里有云震在,这些东西缺不着,不如送一些去给赵家还有刘家等。今年开春,多亏了人家,各样的种子才够用的。这些东西,即便是人家也能弄到,总归是韩家的一份心意,想来人家也不会拒绝的。
“云震,天福,你们把这些送到刘家,赵家,还有李家去,也算是咱们的一点儿心意。”云雪吩咐道。
于是,三个人各自拿了东西,然后往人家去送。云雪自然是往钟家走的,来到了钟家,正好看见倩茹在院子里坐着呢。“倩茹姐,我来给你们送点鱼。”
倩茹一看见云雪,高兴的赶紧迎了上来,“这阵子你忙着种地,倒是有些日子没看见你了。咋样?家里的地都种完了?”说着,倩茹就来到了云雪的跟前儿。“瞧你,过来就是了,咋还拿这些东西啊。”她回头朝着屋里喊道,“奶奶,娘,云雪给咱送鱼来了。”
倩茹领着云雪就往屋子里走,正好钟家大媳妇从屋子里出来,一看这个样子,赶紧接过了云雪手里的鱼和盆子。“你瞧瞧,还那这么多东西过来干啥?留着自己家吃就是了。这些不是你去弄的吧?”钟家大媳妇看着云雪,生怕云雪下水去摸鱼了,如今这天虽说是暖和了,可是水里还挺凉的呢。
“不是我,是云震和天福到江里去摸的。咱们鸭绿江边的孩子,各个都是好水性,他们都能在水里睡觉的。刚刚听云震说,今天好些人都在江里呢,我估摸着您这怕是没人能去弄这些东西,就给送来点儿,这个时候,真是没什么菜可吃的。”云雪跟着一起进了屋子。
东屋里,钟奶奶正在那做针线呢,一听说是云雪来了,就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了。“丫头啊,赶紧过来坐。呦,这几天干活,这又晒黑了。”
云雪不属于那种特别白的肌肤,她成天的干活,能保持浅蜜色的样子已经是很难得了。不过,这几天种地,春日的阳光,将云雪晒得有点黑了。“没事儿,过几天就养回来了,咱庄稼院的人,哪里在乎这些?”云雪不在意的说着。
“那可不能不在意啊,你这还没说亲事呢,晒得黑了,不好找婆家。”钟奶奶笑道。
“娘,晚上咱们就炖鱼吧,云雪还拿来了些嘎啦,我用水缓上,明天用辣椒炒了吃。”钟家媳妇进屋问道。
“行,这些事情,你看着安排就是了。对了,倩茹好像是不能闻鱼腥味儿,晚上炖鱼的时候,让她离得远点儿。单独给她做点别的吃食,记住了。”老太太赶紧叮嘱道。
云雪有点奇怪,以前倩茹可是很爱吃鱼的啊,这是怎么了?还不能闻鱼腥了?云雪想起了前世听人说过,好像女子怀孕了,有的就会害喜,不能闻腥的味道。她看向一旁红着一张脸的倩茹,眼中闪过了然的神色。“倩茹姐,恭喜你了。”年前成亲,如今也不过三个来月。倩茹这么快就怀上了,倒是个好事情。
“你这个鬼精的,啥你都懂。这还没到三个月呢,不好声张,我们还没跟赵家那边说呢。”钟奶奶一看云雪的表情,就知道云雪心里想的什么。
云雪在钟家坐了一会儿,然后就告辞回家了,倩茹送云雪到了大门口。“倩茹姐,你赶紧回去吧。如今你可是双身子的人了,一定得当心。千万别操劳,好好养着,将来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出来。”云雪回头,笑着说道。
她是真心为倩茹高兴的,云雪只有两个相处比较好的朋友。含玉嫁到了十四道沟,听说也有了身孕,过年的时候,那边都没敢让含玉回来呢,生怕动了胎气。前阵子李奶奶还说,等着春耕完事,就让铁柱去把含玉接回来住上一段日子,等着过了端午再送回去。
想起两个好友全都成了亲,如今又有了孩子,云雪心中,其实也是有点羡慕的。虽然她觉得这两个人成亲都早了些,但是这个年月,女子都普遍出嫁早的。再说了,嫁得早,孩子也生的早,年纪轻轻的,孩子也就都大了,其实也真的省心不少。
像前世的时候,一些女人三十多了才生孩子。等孩子二十来岁,正是要上大学、创业、结婚的时候,可是当父母的都五六十了,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去帮着做什么。反而是几个中学的同学,也是十**就结了婚,连婚姻登记都没法办呢。可是后来人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自己却还没嫁出去。这世间的事情,真就是很难说的。
倩茹多少还是有些不太自在的,“行了,你赶紧回家吧,姑娘家家的,别在这说这些。”倩茹脸上红红的。
云雪摆摆手,“我走了,你赶紧回去吧。”说着,就赶紧回家了。
晚上的时候,云雪和云霓两个炖了两条鱼,又炸了些河虾,大家倒是吃的蛮香的。
“过两天去趟县城吧,买点江米回来,这都四月十七了,离着端午也没有多长时间。今年粮食价钱高,我估计着,再过几天,江米还得涨价的。反正都得用,也不用在乎这么几天了。”吃饭的时候,云雪说道。
“嗯,好的。那我和天福去就行了,大姐和云霓都在家吧。咱们家还有一些大黄米,就少买点江米,到时候掺着包粽子就行了。今年粮食的价钱涨的可快了,上个月去买米,十文一斤,前两天听人家说,都涨到十六文了呢,说是还要涨。多亏了咱们去年还有一些粮食,要不然啊,这下可真是难过了呢。”云震点点头,今年年头不好,高骊那边一个劲儿的闹腾,大周这边也是不安稳,物价涨得有些悬了。
“咱们家的粮食可千万不能祸害了,去年多亏捡了那么些的橡子,总算是能解决那几头猪的吃食。要不然,光是这几头猪,也够咱们受的了。”去年打豆子的时候,除了豆秸喂牛之外,那些豆毛,都秕稃之类的,全都留了下来。这些可是喂猪的好东西呢,和橡子掺到一起烀出来,小猪吃的可欢实呢。“但愿家里的这些粮食,能都坚持到秋收,那样就不用害怕了。”云震嘟囔道。
“再多买些粮食回来吧,家里都是些粗粮,你们都是正长个子的时候,不能总吃粗粮的。趁着现在粮价还不算高的离谱,赶紧买一些回来。”云雪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如今家里这也是七个人吃饭呢,总得再预备一些粮食,心里才不慌。家里如今还是有些钱的,不如买些粮食放着,省的心里没底啊。
“那也好,明天我就和天福去县城,咱们家有车,多买点粮食回来也好。如今这外面乱哄哄的,真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好。”云震想了一下,然后又说,“大姐,咱们家挖个地窖吧。到时候把粮食都藏到地窖里,这样就不怕有事情了。如今这个情形,我看着心里总觉得有些发毛。现在是春天,地里还有野菜什么的可以吃,等着到了冬天,高骊那边恐怕是就更没东西吃了。那时候,说不定就会有人过来抢了。”
云雪心中一凛,她还真是没想过这些呢。倘若高骊的战事今年还不结束,今年冬天,恐怕是要更乱了。“好,那咱们抽空就挖地窖。这些事情还真是的防备着呢,要不然,到时候弄不好就得吃亏。”
大家赶紧吃完了晚饭,然后男孩子们到西屋去看书,云雪和云霓收拾完了屋子,两个人在灯下做活。“大姐,你说真的能像二哥说的那样么?”
云雪叹气道,“但愿不会吧,但是咱们不能不做准备啊。其实咱们这里,真的算是得天独厚了,靠着大山,林子里有的是吃的用的。要不是高骊那头太乱了,咱们这边,啥事都没有,咱们都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呢。”
的确就是这样的,这里处在长白山脉之中,八百里林海,郁郁葱葱,林子里有的是东西能吃能用。外面又有鸭绿江,一般的时候旱不着,即便是偶尔鸭绿江发大水,他们的村子在半山腰,也是不用怕的。可惜啊,世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情,对面的高骊,这两年一直闹腾的有点凶险,如今看着,倒是越来越厉害了。
“大姐,你也不用担心的,说不定朝廷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就会派兵过来镇守。那样的话,咱们就不用怕了。”云霓想了想,然后安慰云雪道。
对于这个,云雪可是不报什么希望的。“得了吧,就如今的朝廷?他们争权夺利还来不及呢,哪里有功夫管百姓的死活?再说了,朝廷历来重视的是江南,这北方的苦寒之地,根本就没人管的。”
☆、143。第143章 野菜
云震和天福去县城买粮,到了下午才回来。“大姐,我们回来了。”云震的语气里,有着一种沮丧的意味。
云雪放下手里的活,赶紧出来看看,“这是怎么了?咋还无精打采的呢?”
“大姐,你不知道,县城里卖粮的地方,好多人都在那排队呢。我们好不容易排上了,可是白米都要二十五文一斤了,江米更贵,都五十文了。天老爷,就这样,人家粮店还都限量往外卖。一个人最多也就买一百斤而已。我和天福两个人排队,最终买出来了二百斤的粮食,竟然花了我们五两多的银子呢。天老爷,这要是搁往常年,这些银子,能拉一大车的粮食回来呢。”云震忍不住抱怨道。
云雪也没有想到,如今粮价竟然长得如此疯狂。现在才四月,接下来还有四个多月才能到秋收呢,只怕粮价还会继续往上涨。云雪倒是有些后悔了,家里不该养这么些牲畜的。“早知道这样,咱们就不该要这些鸡和小鹅了。”
“大姐,也没事的,咱们家的粮食,足够挺到秋天的了。这不又买回来二百来斤么?再说了,不养那些牲畜,咱们磨玉米出来的那些皮子啥的,也没地方用啊?还有豆饼啥的,留着喂鸡喂猪的,不是正好么?不用担心,今年咱们两个都在家,实在不行,就去林子里打猎,多少也能填补一些,我还能下水去抓鱼呢。”云震看大姐后悔的样子,赶紧安慰她。
云雪想了想,自己和云震都是上山打猎的好手,总能弄到吃的。这山林大得很,便是近的地方没有了,走远一点,也还是会有收获的。想到这,心里倒是松快了一些,“也好,咱们平日里也得多注意一些,能存下一些东西最好,宁可存了用不上,也不能到时候没有。”
“嗯,知道了。”大家齐声回答着。
春耕已然结束,地里的庄稼一时半刻的还不能出苗。云雪就决定去山上弄点野菜什么的回来吃。总不能天天吃咸菜啊?如今漫山遍野都是野菜,进山用不了多久,就能薅满一背筐的。
这个时节,山里的野菜种类还是挺丰富的。大叶芹,铧子尖,山糜子,山菠菜,猴子腿,黄瓜香,这些都是极好吃的东西。
云雪带着云震和天福进山,“咱们少薅大叶芹这些东西,这个只能现在吃的。倒是猴子腿,黄瓜香之类的,多弄点,回去用开水烫了晒干,等着到了冬天,也能添一样菜。”
云雪说的猴子腿和黄瓜香,这两种都是蕨菜一类的东西。猴子腿是因为那东西的茎上长着一些黑色鳞片状的毛,所以人们就叫它猴子腿。而黄瓜香,也是蕨菜一类的,长这东西的地方,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子黄瓜的清香味儿。这两种都是可以鲜吃,也可以晒干了存放起来的东西。所以云雪才说,要多采这些,留一些冬天吃。
这两种一般都是生长在大甸子里面,云雪对于附近还是比较熟悉的,她知道村子的东面大概二十多里地,就有一个大甸子,所以姐弟几个就朝着那边走去。他们都是经常上山的,这点路倒是不算什么,半个来时辰,也就到了。
所谓的甸子,就是湿地,一般不会有太多高大的树木,只是长满了一些草,草的下面,很多都是水。云雪他们都穿了木头底的草鞋,布鞋在这里是没法穿的,一下子就湿透了。还不如草鞋,便是湿了也不要紧。
甸子里面多是一些塔头草,这个草,一般人们愿意割了晒干,留着盖房子的时候,掺在泥里。这样,可以使黄泥不容易裂缝儿。但是这个草的边缘,有很多小锯齿儿,一不小心,就会被割到手。
云雪光着脚,裤腿扎了起来,这样一些蚂蚁等虫子就不能从裤腿底下钻进来了。就连袖口,也都是扎的紧紧的,上山要是不注意这些,那可是要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