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隋-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隋军将士接到命令,将战舰开的飞快,一路追杀逃跑的宋军。可是隋军的战舰除了利用风力之外,在底舱,还使用人力,宋军的战舰在速度上并没有优势,很快就被赶上,撞成一对废渣。

“小的投降,不要追了!”很快,仅剩几首宋军战舰上,就有士兵扯了一块白布,在半空中挥舞着。

“杨将军,就让他们带路,骗开水寨!”阚陵说道。

“就依将军所言!”杨善会说道。

很快,在降兵的带领下,隋军很容易的冲进了宋军水寨。这时,大部分的士兵已经休息,措不及防之下,全被一锅端。

降将之中,有人看到是阚陵,顿时有着喜色,胆子大的,上前说道:“大将军,你可来了!”

这些日子,这些士兵过得并不好,辅公祏为了清除异己,搞得人心惶惶,有大兴土木,为了建造皇宫,就扣了士兵的军饷,这些士兵怎能不怨声载道,此刻见了阚陵,就诉苦。

“京口,有多少人马?”阚陵问道。

“大将军,京口不过一万人马!”有知道的士卒就说道。

京口离着长江很近,一万人马配合水寨士兵,就不少了,运用得当,足以御敌。

“杨将军,就让末将带兵突袭京口!”阚陵说道。

杨浩点点头,道:“给你五千人马如何?”

“两千人足以!”阚陵说着。

杨善会有些犹豫,虽说京口不一定有防备,但两千人太少,若是拿不下,就会惊扰了辅公祏,派兵救援京口,那就不妙了!

“杨将军请放心,京口虽然人马不少,但多是江淮军,只要陵凭这一张脸,就能不战而胜!”阚陵对他在江淮军中的威望很有信心。事实上,原本的历史中,阚陵凭着这张脸,就平定了辅公祏。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阚将军!”杨善会说着,又吩咐一旁的士兵,道:“尽数将江北的兄弟们接过岸来!”

定鼎之章 第四十五章 吴越战事(下)

“铛”的一声,手中的茶盏掉落在地上,变成了一堆碎片,茶水溅了一地,吓得一旁的宫女赶紧跪在地上,惊魂未定。

“左爱卿,隋、隋军已经占据了京口?”辅公祏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置信。

左游仙跪拜在地上,汗流浃背。作为辅公祏的心腹,他自然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情况,可是这个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

就在清晨,作为大宋兵部尚书的左游仙,就接到了从京口逃出的士兵带回来的消息:隋军,已经出其不意的渡过了瓜州渡,并且在大将阚陵的带领下,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下了京口!

惊恐、慌乱,左游仙的心中有着极大的无力感。对于初生的大宋政权来说,在内部还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划江而治,是最好的办法!可是,隋军已经渡过了瓜州渡,并以京口为据点,大宋最大的依仗,长江天堑就毫无意义了。

这样打的事情,左游仙怎敢瞒住辅公祏?因此一接到消息,他就赶紧入宫禀告。

刚刚起床不久,喝着茶水的辅公祏显然是大吃一惊,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的他一丝的准备都没有。当听到左游仙将事情的始末一一说了,辅公祏不由咬牙切齿,脸色一片涨红。

他本来是有着放弃江都的打算,毕竟守江北,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这才听从了左游仙的建议,本来想着江都守将至不济起码也能守住一日,想不到居然就投降了,而且趁着夜色,渡过了长江,攻下了水寨,随后在降兵的带领下,骗开了京口!

这京口一失,丹阳就直接暴露在隋军的兵锋之下!

“陛下,此刻隋军虽然攻占了京口,但立足未稳,大军还在渡将,可速派兵攻打京口,夺回主动权!”左游仙也是郁郁,昨日陛下刚说要守好采石矶、瓜州渡两处要隘,可是立刻就有重大军情,这让左游仙大为恼怒,因此此刻就忙着表功。

“既然如此,左爱卿你是兵部尚书,可自行决策,朕要你速速击败隋军,夺回京口!”辅公祏虽然震怒,但左游仙毕竟是心腹,于是就按下了性子,说道。

“是!”左游仙答应着,立刻就下去了。

很快,左游仙就调集了三万精锐,让陈正通率领着,直扑京口!

这个消息,隋军也就很快得到了。阚陵夺取了京口之后,广布斥候,沿途传递信息,为的就是及时了解辅公祏的动向。

“陈正通率领三万大军杀来,请阚将军领兵拒之,本将自在后接应!”杨善会说道。经过大半夜的抢渡,隋军的大部分兵马已经到达了南岸,但还有粮草辎重尚在北岸,还需要尽快运到南岸。

“遵命!”阚陵听到消息之际,本来就雀跃着想要出战,此刻听到杨善会吩咐,当即应声。

接到命令的阚陵并没有选择隋军,反而是在江淮降兵之中,选择了他认识的士兵,凑足了五千。陈正通虽然有三万,但根本不足为忌,阚陵自幼妙计破之。

响午时分,陈正通率领着大军,气势汹汹的杀到了京口城外,就见京口城外,隋军旗帜飞扬,五千人列队而立,为首的大将手持一把长长的兵刃,杀气十足。

“是大将军?”陈正通看着,心中也是惊疑。遇见阚陵并不奇怪,只是,要以这五千人就想要挡住三万大军么?就算你阚陵堪比战神,又怎么可能赢呢?当初前秦帝国的苻坚说“投鞭断流”,表示他军力的强大,而在此刻,这三万大军虽然不足以“投鞭断流”,但对五千人的优势不言而喻!

就算阚陵以前在江淮军中威望甚高,但此刻的江淮军,已经不是以前的江淮军了!陈正通对此很是信心满满。

“列阵!”陈正通喊着,随即又大喝一声,“冯惠,你带五千精锐,先行攻击!”

“遵命!”冯惠说着,一拍战马,手中一舞横刀,喝道:“兄弟们,随我来!”

宋军一声呐喊,鼓噪而上,可是隋军,却没有什么反应,依旧冷冷的站在原地。

忽然,从隋军军中冲出一匹青骢战马,那人手中持着一把双面刃的大刀,突然发出一声暴喝:“你们,都不认识我了吗?”说着,手中一舞陌刃,一溜亮光如水,从精光闪亮的刀锋上闪过,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啊,是大将军!”有人听出了阚陵的声音。

“什么,是大将军?”没有听清楚的宋军重复的问着。一时间,宋军士兵均是相顾问着,脚步就缓了下来。

阚陵突然跳下了战马,摘下了头盔,狠狠的仍在了地上,冲了上去,抓住一个宋军,指着自己的脸,喝道:“你,不认识我了吗?”

“啊!”那名士兵虽然被阚陵死死的抓住,可是全然没有反抗的心思,只是定定的看着阚陵,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你,不认识我了吗?”阚陵松开这人,又抓着另一个人,指着自己的脸,撕心裂肺的喊着。

“你,不认识我了吗?”

“你,不认识我了吗?”

一声声,犹如雷鸣,在战场上响起,因为大声的叫喊,阚陵的声音也变得嘶哑了起来。

“是大将军,是大将军!”

“大将军回来了!”

宋军三三两两的说着,忽然扔掉了手中的武器,高举着双手,齐声欢呼着,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多是响起“大将军回来了”之类的声音,陈正通虽然也在大声的呵斥,催促士兵进攻,但在军心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兄弟们,大将军回来了,我愿跟着大将军!”一个声音响起。

“我愿意!”

“我也愿意!”

“兄弟们,辅贼谋害了大王,如今大将军来了,为大王报仇啊!”阚陵早就安排好的士兵,这时就趁乱喊着。

“对,兄弟们跟着大将军,杀了辅贼!”一人喊着,猛地拔出了腰刀。

“抓住陈正通!活捉陈正通!”又有人喊着。

声音虽然嘈杂,但陈正通却是听了个清清楚楚,当即脸色一变,赶紧策马后退两步,然后朝着丹阳狂奔而去。笑话,虽然他的身边也有心腹亲兵,但这三万兵马,至少有两万都背叛了他,剩下的也有一时不明情况,还在观望的。陈正通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当阚陵将江淮军收编之后,见到杨善会之时,杨善会发出一声大笑:“哈哈,阚将军,还是你的这张脸好使啊!”

阚陵一笑,道:“都是兄弟们捧场!”说着,又说道:“杨将军,趁此良机,末将愿领兵攻打丹阳!”

杨善会一点头,说道:“阚将军说的极是,趁铁打热,阚将军率领大军先行,等粮草送到南岸,我自率领接应!”这个时候,杨善会终于明白当初李靖上书的含义,也明白了陛下为何会允许阚陵赶赴山东,随他南下。此刻看来,阚陵一人,足抵千军,他在江淮军中的威望,确实是非同小可!

“遵命!”阚陵说着,一抱拳,走了出去,随后又说了些什么,就消失在杨善会的视野之中。

“什么,士兵们看到阚陵,大部分哗变?”当看见陈正通一脸狼狈的逃了回来,身为兵部尚书的左游仙很是郁郁。

“左尚书,的确如此,不知道那些士兵发了什么疯!”陈正通自然不会说实话,于是胡扯。

“快,去见陛下!”左游仙也是大吃一惊。一炷香之后,两人赶到了皇宫,见到了辅公祏。

“真是可恨!”辅公祏听着,脸上带着凶狠、郁郁的表情。

“陛下,以微臣之见,不如放弃丹阳,南奔余杭!”陈正通说道。

“走余杭?”辅公祏微微侧目。

“陛下,隋军已经渡过了长江,丹阳已经无险可守,不如速速退往余杭,派重兵扼守独松关,才是正道啊!”这些话,在策马狂奔之际,陈正通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时候说出来,就非常的顺口。

“陛下,陈将军说得对!如今丹阳城中,虽然还有数万精兵,可是这些人之中,究竟有那些人,还有异心并不清楚。”左游仙这时眼睛一亮,也是飞快的说着,“陛下,此刻只带心腹精兵,速速赶往吴郡、余杭,然后如陈将军所言,守住独松关,仍事有可为啊!”

吴郡、余杭等地的兵马,就多是当初沈法兴、李子通的降兵了,被杜伏威所败的时候,选择了投降,但这些降兵,对杜伏威的忠心,自然不比原来的江淮军,要大打折扣的。这其中的道理,辅公祏不是笨蛋,听到陈正通、左游仙一说,登时就明白了过来。

“可是……”辅公祏说着,他有些舍不得丹阳的富庶,还有刚纳的几个美貌的嫔妃。

这时,一个人影匆匆进来,跪在地上,说道:“陛下,隋军两万,已经朝着丹阳而来!”

“啊!”辅公祏大吃一惊。

“离丹阳多远?”左游仙顿时就问道。

“还有十里!”那人说着。

“速走!”辅公祏猛地站了起来,本来还有一些犹豫,此时听到隋军杀来,当即就做出了最对的选择。只不过,逃到了余杭,又能支撑多久呢?

五月八日,隋军杨善会部兵不血刃夺下丹阳城,随后,杨善会让阚陵率兵精兵继续追击,而追击则在丹阳等待卢祖尚,同时安抚丹阳城中的百姓。

丹阳也是历经战火,虽说东南富庶,但又那里经得住折腾?城中的百姓多有菜色,这一切,就是辅公祏的功劳了,为了营建宫殿,他驱使百姓,赋税极重,百姓多有卖儿卖女为奴的,听到隋军到来,因为有了中原、山东,甚至是河北的消息,百姓对隋军的到来,还是有着极高的展望。

杨善会打开府库,除了军用部分,余下的就家境,分给了贫苦家庭。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借着这个时机,杨善会当了一次“清官”,将一批有着大恶的富豪,或诛杀,或没收家产,以资国用。

隋朝,承袭北朝,是均田制、府兵制。而这两种制度,所依仗的,就是广大的百姓,如果政府不能掌握足够的土地,就不能“均田”,不能实行均田制,府兵制也就会随之而崩溃。事实上,本来的历史上中,唐在武周之时,均田制就已经出现了崩溃,到了唐玄宗之时,就更严重了,这就导致了逃户者众,府兵制不能实行,就没有了兵源保障。后来才逐渐实行了募兵制。

杨浩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他也明白,若是天下大定之后,就较难实施。历史上李唐初年,政府实际掌握的土地就不多,也不能按人口分足土地,从而埋下了隐患,就算是李家天下,也不能剥夺世家、寺庙拥有的大量土地!

杨浩的计划,就是在战争中,逐步蚕食富豪、世家的土地,这个时候,是最容易的。至于寺庙,等到天下一统,就可以如北周武帝宇文邕一般,进行灭佛运动,从而使政府掌握的土地增加。

杨浩不知道,他后来的灭佛运动,成为了“三武灭佛”之一。

就在杨善会在丹阳之际,阚陵却是率领精锐,一路急追,他要一举将辅公祏打垮!

定鼎之章 第四十六章 再战蓝田

“真是可恶!”在隋军轰击城墙的间歇,庞玉看着已经破烂不堪的城墙,恶狠狠的说道。

“哼,殿下已经击退隋军主力,奈何来整这厮,还是依旧轰击城墙不止!”殷开山也是说道。

“隋军已经连续不断,对城墙进行轰击,若非连日来,发动军士、百姓于夜间修补城墙,恐怕至少也被轰出了一个缺口!”庞玉接口。

“将军,不如出击吧!”这时,一个副将说着。

殷开山沉吟,本来秦王已经为他做出了榜样,但蓝田关一带与新丰一带,土质却是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秦王是未雨绸缪,先行筹划,挖掘了地道,这才能在隋军到来之后,迅速的将地道挖掘至隋军营寨下方。就算蓝田关一带的土壤好挖,短期内也无法奏效,更何况这一带,已经有着秦岭山石,非常的难挖。

“出击?庞将军,你以为如何?”殷开山问道,虽然秦王让他为主,但庞玉身为副指挥,他的意见,也要征求。

“数日以来,隋军一支不停轰击,城墙多处受损,若在继续坚守,秦王短时间内有无法击败隋军主力,恐怕……”庞玉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既然庞将军也认为该出击,那么就得仔细计划一番!”殷开山受到秦王胜利的鼓舞,心中对胜利,也就有着渴望。

“殷将军,隋军大营在公王岭以南,不如末将率兵五千精锐,埋伏在公王岭,而殷将军领兵攻打,趁其与将军对峙之时,末将纵兵杀出,将隋军大营烧毁?”庞玉说着。这个计谋,其实很常见,但越是常见,往往越有效。

殷开山想了一想,正要说话,这时士兵就喊道:“将军,隋军又开始了!”声音,带着一丝惊恐。隋军十余日来,连续不断的轰击,的确让人有些胆寒了。

“撤!”殷开山说着。当然,他口中的撤退,并不是真正的撤退,而是为了躲避隋军投石机的轰击,躲在城墙下。被隋军轰击这么久,女墙已经多处损坏,不能躲藏人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部分的唐军就躲在城墙下,城墙上只留下极少数的士兵,查看隋军的动向。

很快,城墙又开始如往日一般哭泣着,剧烈的颤抖着,留在城墙上的唐军士兵,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只能弯曲着身子,尽量的避免被石块击中,趁着间隙,他们时不时探出头,查看隋军的动向。

就在这时,来整在远处山岗之上,瞧着碎石纷飞的蓝田关,点着头,说道:“看来,进入就是时候了!”

薛万均在一旁,说道:“经过这段日子连续不断的轰击,想来唐军的士气已经跌到了低谷!”

阮君明也是点着头,说道:“我愿做先锋,攻打蓝田!”

“老弟,这一次,就让哥哥吧!”薛万均说着,一脸的焦急。

“两位将军不必心急,都有份,都有份!”来整说着,看了一眼关城,续道:“薛将军你领兵五千,在这波攻击之后,就率兵攻城!”

“是!”薛万均听了,很是得意一笑。

“至于阮将军,可在后接应,务必要在今日,攻下蓝田关!”来整又说道。

“轰!”女墙上发出一声巨大的响声,一块巨石砸了下来,落在一个躲藏在女墙下方的唐军士兵,“哎哟,痛!”那名士兵说着,双腿一缩。这阵轰击过后,按照惯例,隋军应该就要休整一番,然后从后方运上巨石,然后继续轰击。

但不知道为什么,隋军并没有停止轰击,耳边依旧响彻着巨大的轰鸣声。这名士兵有些奇怪,死死的用手护住了头颅,暗想着:“莫非是刚才被击中了脑袋,从而算错了隋军轰击的次数?”

他有心想要问一问旁人,可是碎石纷飞,却是不好站起身来,只能依旧缩成一团。

终于,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之后,隋军的轰击终于停了下来。这人站起身来,揉了揉被砸的铁青的额头,嘟囔着什么。

“啊,隋军攻来了!”这时,有人惊恐的说着。

“打来就打来呗,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人很是不满的说着,忽然,他猛地瞪圆了眼睛,看着城墙外,隋军已经漫山遍野的冲杀而来,隐隐的,他能感到地面在震动。

“隋军,攻城了!”这人大吼着,冲到内城,大声的喊着,嘶哑的声音顿时充盈在空中。

“快!”听到声音的殷开山两步迈做一步,很快上了城墙,向外看去,隋军士兵已经距离城墙不足两百步了。

“弓弩手,射击!”殷开山吼着,声音嘶哑不堪。

“射,快射!”庞玉也是大喝着。

唐军的弓弩手,听到命令赶快举起弓弩,胡乱的将箭支向外射去,一时间,乱箭如雨,在半空中飞舞,只听惨叫声响起,隋军士兵有不少倒在了城墙外。

“哈哈,给老子射!”殷开山看到隋军士卒不停的倒下,哈哈大笑着,激励士气。

经过隋军十余日的轰击,蓝田关下的护城河已经被碎石填平了,因此,隋军在付出了数十人的伤亡之后,就将云梯架到了城墙之上。

“兄弟们,随我杀!”薛万均大喝一声,然后将横刀咬在嘴上,双脚急蹬。

“射死他!”殷开山看到此人如此勇猛,当即大喝一声,朝着薛万均所在的方向奔了过来。

薛万均听到殷开山的声音,将横刀握在手中,然后奋力一跃,就劈翻了一个唐军弓箭手,看着奔来的殷开山,大喝一声:“鼠辈,受死!”

薛万均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登上城墙,全耐十几日的投石机攻击,给了唐军一个假象,就是隋军打算将蓝田关的城墙轰击成渣,然后才会进攻。而且,薛万均发动攻击之前,来整还延长了投石机的抛射时间,而这时,薛万均已经领着士兵在半路上了,若不是巨石不能及时供应,使得轰击出现了短暂的停顿,来整的计划是要等到薛万均尽量靠近了城池再发动攻击的。

虽然石块不足,但薛万均冲击的时候,这个距离已经不远了,隋军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之后,还是靠近了城墙,这个时候,城墙已经被轰塌了一些地方,因此薛万均才能第一个登上城墙。

“杀!”殷开山发出一声闷喝,手中的横刀急速劈下。

“铛!”的一声,薛万均也是丝毫不惧,与殷开山搏斗在一起,这一击,两人均是手臂发麻,显然是半斤八两,棋逢对手,正是强敌。

“兄弟们,将军已经上去了,冲啊!”隋军士兵有人看到薛万均已经冲了上去,顿时大声的喊着。

“咚咚咚!”这时,从隋军的后方,传来的急促的击鼓声,士卒们,听到击鼓声,顿时一声呐喊,纷纷鼓起了余威,蹦上了墙头。

“把他们赶下去!”庞玉看到这种情况,顿时大喝一声,手持横刀,扑了上去。

顿时,蓝天城头上,两军激烈的交战着,因为城墙多处受损,功能已经不完全,随着薛万均第一批隋军攻上城头,越来越多的隋军就爬上了城头。

殷开山自然也不会让隋军如愿,因此亲自带着唐军反击,双方就在遍布碎石的城墙之上,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前面的士兵死了,后面的就立刻上前,将缺口补上,丝毫不放松。鲜血顺着破烂的城墙留下,逐渐汇成了一条小河,染红了地面。

“阮将军,请带兵从蓝田左翼进攻!”来整看着城头上胶着的战局,说道。

此时,隋军在以薛万均为中心,虽然占据了右侧一地,但面对唐军的凶狠反扑,却是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个时候,如果从右侧发动另一波攻势,就能将吸引唐军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对这种均势造成一股冲击。只要阮君明得手,就算唐军不会崩溃,但隋军在城墙上的地盘,就会逐渐扩大。

这就是好事!因此,来整当机立断,让阮君明从另一侧突击!

阮君明这股生力军一上去,顿时唐军就有些支撑不住,更兼阮君明颇为英勇,又有动力,每一刀下去,唐军士兵不死就残!居然被阮君明硬生生的从右侧打开了一个缺口!

“庞将军,这里有我,你去挡住他!”殷开山大声的喊着。其实他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靠着庞玉的帮忙,他才能支撑,如果庞玉前去阻截阮君明,他恐怕是抵抗不住。因此,庞玉也是有些迟疑。

“我不要紧!”殷开山猛地喘息了一口气,又大声的喊着。

庞玉知道此时不是犹豫的时候,就应了一声,匆忙带着士兵前去阻截阮君明。

“铛!”阮君明一刀劈下,只觉得手臂酸麻,不由定睛一瞧,只见眼前的这人,身着明光铠,显然不是一般的唐军士卒,至少是一位将军。

“来得好!”阮君明一声怪叫,手中横刀如暴风,如骤雨,乱刀劈去。这乱军之中,不是单挑,那里讲究什么招式。庞玉被阮君明一阵急攻,顿时有些措不及防,左抵右挡,这才看看挡住了阮君明的攻势。

就在庞玉松了一口气之际,忽然,从城墙的另一侧,传来了一声惨叫,随后,是无数人慌乱的声音,“将军!”

“殷开山已死,还不投降!”紧接着,这有一声大喝,如雷声一般的响起。

“殷开山已死,降者不杀!”隋军士卒齐声大喝。

“啊,快逃!”

“我愿降,不要杀我!”

一时间,整个城墙之上,唐军士卒有着慌乱,有人选择了逃跑,有人选择了投降。逃跑的人,多是长安人氏,心系家中父母、妻儿。而选择了投降,则多是巴蜀、上洛郡一带的人了。

听到唐军士兵逃的逃,降的降,虽然人数还不多,但殷开山却是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喷出了一口鲜血!他其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庞玉帮助,在薛万均的进攻之下,他渐渐力不能支,身上受了一些伤。

刚才薛万均一刀,他吃力不住,不由倒在了地上,又恰好后脑勺碰着了一块碎石,虽然不至于昏迷,但也是疼痛万分,因此一时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可是他没有想到,薛万均居然借着这个机会,大做文章,说他已经战死!

而不明真相的士兵,竟然出现了溃败!

唉,这并不是士兵不坚强,而是他们的心中,恐怕早就不想再打仗了啊!毕竟,从各方面来看,唐军已经落了下风了。殷开山深深的闭目,猛地举起了横刀,既然不能守住蓝田关,那就让他一死,以证明对大唐的忠心吧!

“把他捆起来!”这时,薛万均看出了殷开山的企图,一脚踢在殷开山的手臂之上,大声的喝着。

“有种就杀了我!”殷开山不服的大声喊着。但他的话音未落,就传来一个声音,:“庞玉,愿降!”

“完了,彻底的完了!”殷开山想着,忽然破口大骂,说道:“庞玉,陛下待你不薄,何故反之?”

“殷开山,玉本是大隋监门将军,若非天下有变,怎么西归关中?”庞玉倒是义正言辞的说着。他指的天下有变,却是支王世充在洛阳发动兵变一事。

“很好,庞将军,蓝田关的唐军就由你收编,降者不杀,凡是抵抗者,全部杀了,一个不留!”薛万均说着。

“是!”作为降将的庞玉,只能是应声,喝道:“兄弟们,随我来!”

五月九日,隋军占领蓝田关,自此,数路大军,围攻李唐秦王李世民。

定鼎之章 第四十七章 无奈退兵

“快,快!”在新丰的唐军,士卒忙成一团,几名队正呼喊着,催促着士兵将粮草、器械等物资捆绑,然后放在车上。

“克明,让士卒们加快速度,万年战事拖了一日,就越加危险,趁着隋帝暂时退却,尽快支援万年,击退苏定方!”李世民与杜如晦行走在军营之中,说道。

“殿下,事情已经差不多,今夜就让士兵努力加一把力,就能将一切都办妥!”杜如晦说着。

两人顺着营寨边走边聊,当巡视了一圈之后,李世民也是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走进大帐。

“过了今夜,明日就赶往万年,这里,就仰仗克明,协助侯君集,守好新丰。”李世民坐下,饮了一口甘冽的井水,说道。

“殿下放心,克明一定守好此地,不让隋军寸进一步!”杜如晦说道。

“嗯,有你在,孤就放心了。”李世民点点头,又喝下一口井水,说道:“听闻苏定方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孤虽亲往,但一时三刻,未必能将苏定方击败!”

“你与侯君集在此,若是隋军不来则罢,若是来了,只可坚守,不可妄出啊!”李世民又说道。

杜如晦点点头,说道:“殿下,臣一定与侯将军齐心同力。只是,若是万年战事不佳,殿下还需沉住气,须得不急不躁,待敌露出破绽,再一举攻之!”杜如晦有着担心,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作为一军的主帅,秦王殿下时常带着亲兵前去探查路线,他总是觉得这样,才能够对地理了然于胸,才能做出适当的布置。毕竟,虽然有斥候探查,但有哪里及得上自己去瞧呢?这样的举动,虽然利于秦王排兵布阵,但危险也就增加了,多少次,秦王面临危险,若不是有着运气,加上出神入化的箭法,这才屡次化险为夷。

秦王的年纪,毕竟太过于年轻,虽然让人感到一股冲劲,看起来朝气蓬勃,但也很容易陷入敌军的计谋之中,尤其是在如今这种关头,更需要趁着冷静。隋军虽然被暂时击退,但实力并未受到削弱,危险仍在。因此,杜如晦就如此的说道。

李世民也不以为意,毕竟杜如晦是他甚为倚重的一人,所说的,也是为他的好,当即就点着头,说道:“克明无忧,如今我军处于劣势,化解万年的危机,也不过是为了全线的战局,只要隋军稍有退却,孤就返回新丰!”

就在两人说着的时候,一个人却是一头撞了过来,卷起一阵凉风,口中嚷道:“殿下,大事不好了!”

李世民沉声,问道:“君集,何事如此惊慌,莫非是隋军杀来了不成?”眸子中,已经带着寒意,杨浩,你去了不过一日,就率兵再度围攻,莫非欺大唐无人?

“是!”侯君集点头,又猛地摇头,喘着粗气,说着:“不是!”

“这究竟是怎么了?”杜如晦端来一杯井水,递给侯君集,说道:“侯将军,不要太急,喝点水!”

“咕咚、咕咚!”侯君集猛地灌下一口甘冽的井水,这才一抹嘴唇边的水渍,着急的说道:“殿下,隋军已经攻破蓝田关!”

“什么?”李世民猛地站了起来,圆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