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文明探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kepIer)就怀疑金星有两颗卫星。虽然法兰西斯派托钵僧席尔(Capucinemonk Schyrl )声称,在数年前曾见过火星上的两个月亮。那他一定是弄错了,因为渺小的火星上月亮不可能用那个时代的光学仪器可以看得到的。史维夫特(Jonathan Swift)所著的“航向拉普坦和日本”(a voyage to Laputa and Japan)一书,对他们有迷人的描绘,该著作后来成了格烈佛游记的第三部。他不但描写了火星上的两个月亮,而且也说出它们的大小和轨迹。下面是摘自该书第三章中的一段文字:“拉普坦岛上的天文学家们,将大部份的生命耗费在观察天体上面,他们使用远较我们精良的望远镜来观察。虽然他们所使用的最大望远镜不超过三,他们的望远镜放大的倍数,远超过我们所使用的数百倍。同时,将星星放大得清清楚楚,由于这一方便,使得他们的发现,要比我们欧洲天文学家们所看到的还要深远。因为他们编列出一万颗恒星的目录,而我们最大的恒星目录,也只不过是这一数字的三分之一而已。他们好像已经发现两颗较小的星星,或者说是卫星,这两颗星围绕着火星旋转,而二者中,较里边的那颗卫星,距主要行星的中心正好是其直径的三倍,而较外边的那颗卫星则是五倍,前面那一颗在太空中十点钟的位置上旋转,而后边的那一颗则在二十一点半钟的位置上;所以它们的周期的平方,几乎与同比例距离的立方相等,与其他的天体物体一样,它们受火星地心引力所约束。”
  火星上的卫星直至150年后才被发现,而史维夫特如何能描写呢?无疑地,在史维夫特之前,已经有天文学家对火星上的卫星起疑了。但是,疑惑不可能有那么多正确的资料啊!我们不明白史维夫特在那里弄到这些知识的。
  这些卫星的确是我们这个太阳系中最小和最奇怪的卫星了。它们几乎是在赤道上的圆周状轨道上旋转。如果它反射出跟我们的月亮相等的光亮,那么佛伯一定有十哩的直径,而戴帽只有五哩,但是如果他们是人造卫星,而仍能反射出很亮的光度,它们实际上就要更加小些。它们是我们的太阳系中所知的卫星中,绕着母星旋转,速度要比母星来得快。就与火星旋转的关系来说,火星上一天佛伯可绕轨道旋转两次,戴帽只是比火星自转的速度快一点点,而绕着火星旋转。
  1862年,那时地球与火星的位置更为接近,但人们却没有发现到火星上的卫星——直到15年以后,才被发现。几位天文学家怀疑,火星上的卫星是火星吸引住太空中的一些石块之故,于是产生了小行星的理论。但是小行星的理论是站不住的,因为这两颗火星的卫星几乎同时在赤道的同一平面上旋转。一块太空中的石块可能偶然产生这样的结果,但不可能两块同时有这样的效果。从所得的事实中,最后产生了现行的卫星理论。
  苏联科学家史克劳维斯基(I。S。Shklovskii)和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沙更(Carl Sagan)在他们1966年出的“宇宙中的知性生命”(Intelligent Life in the Universe)一书中,认为佛伯是一颗人造卫星,沙更跟据许多测验的结果,认为佛伯一定是中空的,而一颗中空的卫星不可能是自然产物。
  事实上,从佛伯轨道的特性上看,足证其与母体没有什么关联,而这正是中空物体的典型轨道。史克劳维斯基是莫斯科史坦贝克星象研究所,无线电天文学部门的负责人,经过他的观察,确定了佛伯运行的不自然加速度现象后,作了相同的陈述。这一加速度,与我们的人造卫星所完成的现象是一致的。
  今天一般人对沙更和史克劳维斯基之异想天开的理论,看得相当严肃。更进一步的探测火星的计划已经拟定,同时也计划探测火星上的卫星。在不久的将来,苏联准备用几所天文台来观察火星上卫星的运行情形。
  有朝一日,东西方著名的科学家,所认为火星曾经有过很进步文明的观点,证明无误后,问题就接踵而至:今天这种文明为什么不再存在?火星上的知性动物另外觅得新的环境了吗?他们的故居行星,氧气变得越来越稀薄了之后,迫使他们另找环境谋生吗?是宇宙间的剧烈变动,要对这个文明的毁灭负起责任吗?最后要问:火星上的一些人类可能会逃到邻近的行星上去吗?
  维利柯夫斯基(Immanuel VeIikovsky)于1950年出版一书,书名为“冲击的宇宙”(Worlds in Collision),该书在科学界仍然引起聚讼纷云,他在书中宣称,一个巨大的彗星撞上火星,而金星就是这次碰撞的结果。如果火星的表面有很高的温度,云层中含有碳化氢,和不规则的旋转时,他的理论便得到证明。从水手二号太空船发回的资料上估计,确定了维利柯夫斯基的理论。金星是唯一向后旋转的行星,即是唯一不遵守我们的太阳系规则的行星;而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都是依照我们的太阳系的规则运行的。
  但是,如果一次宇宙的灾害,是导致火星上文明毁灭的可能原因,同时对我所主张:在遥远的过去,地球曾接待过来自太空的访客这一理论,也提供了不少资料。依照这一理论,有一群火星上的巨人,逃到地球上,发现住在地球的一群半开化人类,并教导他们新文化,就变得非常可能了。因为火星上的地心引力远不如地球那样强烈,因此可以这样假设,火星人的体型也要比地球人来得粗壮笨重。如果此一论点尚可成立,那么我们就有来自其他星星的巨人,他们的体力可以搬动巨大石块,教导尚在愚昧无知阶段的地球人,在艺术上的成就。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对如此众多的事情,知道得如此少的。我确信关于人类及不明来历的知识者这一主题,将会留在研究计划上,一直等到有一天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答案为止。
  十一、与外太空人直接打交道
  1960年4月某日早上四点钟,一项实验在西维琴尼亚州的孤独谷中举行。架设在绿岸上的85大的无线电望远镜,调整角度对准距地球11。8光年的鲸鱼星座(Tau Ceti)。年轻的美国天文学家朱拉克博士(Dr。Frank Drake),一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是这次计划的领导人。他想找出其他文明的无线电传递,以撷取外太空中其他不明来历的知性动物所发射出来的讯号。第一次一系列的试验,延续达150小时之久。即是历史上所称的奥兹玛计划(是采用神秘奥兹仙境公主的芳名—故得此名)。当然这次实验是失败了。这次试验的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如几位科学家所表示的,天空中没有无线电传递,而是因为,在那时没有感应敏度很高的仪器设备,可以抵达想要到达的目标。奥兹玛计划却不是仅有的一次计划。1969年7月,在月球上已装置各种设备,随着太空人到月球访问,这种装置会更加繁多起来。它们可用来侦查,这广漠无垠的太空中各星球间的无线电讯号,而可免除地球上的干扰。
  但是,必须要问的是,寻找无线电讯号对我们的太空探讨是否真有所裨益,同时对我们发射无线电到太空中去,是不是真会有很大的实益呢?当然,我们不可能希望这些不明来历的知性动物,能懂得俄文,西班牙文,或是英文,而坐着等他们来跟我们连系。
  不过有三种可能性,可以让他们能理解:即数学符号、雷射光束(Laser beams)和图片。而三种中的第一种最有成功的希望。为了能发出这样的讯号,我们就得找出并固定银河系际的波长,那样整个宇宙间才有机会收听到1420大赫兹(1420megaherz)电波,就能产生这样的频率。因为这就是氢原子撞击时,中性氢子的放射频率。氢是一个基本元素,这种放射频率应为宇宙间所周知。因为1420大麻兹电波是在扰攘的地球波长以外的水平上,这样错误的可能性及干扰的因素就可减至最小限度。因此,无线电振幅就能送到太空,如真有不明来历的知性动物存在,是会分别得出来的。
  从这一关键上,1967年12月22日,德文时报上一条消息,可说对1969年7月,实际登陆月球作了一项极有趣的写照。该新闻标题为‘月亮将被闪光炸透’,原文如下:“月亮距地球有数百码之远,但天文学家对此并不感到满足。所以初次登陆这颗地球卫星的太空人,随身带了镜子,装置在那里。这些镜子——就像墙角一般——包括三个反射平面,彼此成一直角,可使照射到镜面上的光,再反射到光源上去。”
  “这一镜子系统,可由持续百万分之一秒的,雷射光束的闪光从地球上炸裂开来。雷射光束与一点五米特口径的望远镜连在一起。从月亮上反射出来的光,这个望远镜便可收集到,并且可以摄制下来。”
  “到月球的距离,就可透过这座一点五米的望远镜,从已知的光束和雷射光束来回一次所需的时间,而计算出来。”
  这些相同的事情,从相反过程也可想像得到。无线电波在宇宙间能振动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我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不知来历的知性动物也曾对我们发出探询的呼号,岂不是很正常吗?例如CTA102的放射能,于1964年秋季突然增加,苏联天文学家通告世界,他们可能收到地球以外超文明世界的讯号。(无线电星CTA102是加里福尼亚工程技术研究所的无线电天文学家们在目录上编列的号码——故得此名。)
  天文学家萧劳米兹基(Sholomitski ),于1965年4月13日,在莫斯科史坦贝克星象研究所讲堂中说:“1964年9月底和十月初,从CTA102上反应出来的放射能非常强烈,为时却很短,不久即告消失。我们做下记录,并听候发展。直至该年年底,此一力源强度突然又升高,自第一次作成记录,直到第二度高潮,期间正好是一百天。”该所负责人史克劳夫斯基(I。S。Shklovskii)补充说:“像这样的放射波动是不常见的。”
  同时,荷兰籍的天体物理学家许米德(Maarten Schmidt),依照精密的测量,发现CTA102距离地球约有十亿光年的距离。意思是如果这个无线电光波由一群知性动物所播送,那么他们一定是在十亿年前已经播送出来了。但是照今天研究计算的结果,在那时我们这颗行星还没有出现呢。此一认识对探究宇宙间尚存在其他生命来说,可说是致命的一击。
  但是,如果探求存在宇宙中的生命没有成功的机会,那么在美国、苏联、英国的周德尔堤(Jodrell Bank)和靠近波昂的史托克(Stockert)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就不会集中精力,利用粗大直接的天线,去研究所谓的无线电星了。两颗星:即波江星座和鲸鱼星座,距我们大约在10。2和11。8光年的距离。所以无线电波对准这些邻近星座,就要以11光年的速度来进行,而收到回讯的合理计算,需要22年的时间。与比较远距离的星座接触的时间,也就要相对地延长。与距离几百万光年以上的文明世界联系,藉着无线电波来接触是十分不可能的。但是无线电波是我们唯一可从事这种用途之技术吗?
  此外,我们也可以造成视觉上的现象来与外界连系。一束对火星、木星的强有力的雷射光束,不可能永久不被注意,但是在那里要有知性动物存在才可以。另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即在广大的土地上,种植花团簇锦般颜色鲜艳的植物。同时将这些植物栽培成宇宙所通认的几何或数学图案。这构想虽然大胆,却是十分可行。在一块每边百哩长的等边三角形土地上,种植蕃茄,在这个巨大的三角形的中间,用大麦种成一个圆形,这种情形是一个大而黄色的圆圈,周围是绿色的等边三角形,于每年夏天出现一次。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实验,如果有些不明来历的知性动物,就像我们探寻他们一样的在找寻我们的话,这个五彩缤纷的圆周和三角形,岂不是提示他们,像这样的图案,决不是自然形成的现象。也有些人想用灯塔建立一条直线,使灯塔的光芒成垂直放射,并使这一片光海安排成一个原子的模型。
  形形色色的建议,都是根据使某些人,在某一地方能看到我们这个行星为前提而成立的。将我们自己局限于上述所提的建讲中来摸索,不会把问题弄错吗?
  不管我们对每一种秘术是多么怀疑或厌恶,我们却无法避免去探究一些至今不能解释很清楚的自然现象,例如:在广义的科学基础上虽然已经证明,但迄未能解释出知性动物的头脑的思想移转问题便是一例。
  在许多重要大学中,设有心灵心理学系,对千里眼,幻觉,和思想移转等不能解释的现象,都以精密的科学方法来调查。将秘不可测或宗教狂热所发生的妖魔鬼怪的故事,在这一程序中一一分开或摒弃。在此一迄至目前尚停留在绝对禁忌的研究领域中,我们已作了重大的进步。
  1959年8月中,鹦鹉螺号试验(Nautilus experiment)结束。该试验不仅显示出思想转移的可能性,而且也显示出人类头脑之间的智力沟通,要比无线电波强。该试验是这样的:距思想发播器数千里外,鹦鹉螺潜水艇潜入百海水以下。全部无线电通讯中断,因为即使在今天无线电波不能穿过某种程度的深度,在另一方面,X先生和Y先生之间的心智交通就开始发生功能。
  经过这样的科学试验,不禁令人怀疑,人类的头脑究竟有一些什么能力?人的心智交通是否要比光来得快呢?科学文献上记载的开西(Cayce)事件,激发出这样的假设。
  开西(Edgar Cayce),肯塔基州一位纯农夫的儿子,对于贮藏在他头脑中的异常能力,没有什么概念。虽然他死于1954年1月5日,医生和心理学家们至今仍然在评估他的行为。开西不是一位医生,而严格的美国医药学会,仍准许他举行诊断。
  开西早年即身罹疾病;他患的是痉症,全身发高烧,结果休克。医生们使他恢复神智的努力全部白费。不一会,开西突然声音高亢咬字清晰地说起话来。他解释得病的原因,指出需要的一些医疗,告诉他们准备某些药材调制的膏药,涂在他的脊椎骨上。医生和亲友们惊奇这孩子从那里得知这些知识和术语呢?这些都是他所从未接触过的。照他所说的医药治疗后,开西的病况便很快好转。
  这件事的特点是在说话时的状态。因为开西是在休克状态中说话,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在催眠的状况下,得到了治疗疾病的灵感的。但是开西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得到这些知识的。等到有一天,他的朋友也生了病,他用前所未曾听到过或看到过的拉丁文,述说了一张非常有价值的药方。一经服用,他的朋友也因此而康复。如果第一种情形,当作一种不值得重视的感应作用,不必视作严重的科学上问题,而立刻遗忘掉。但是第二度事情的发生,促使美国医药学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假定再有类似情形发生,以便撰述报告,详细地记录每一个细节。开西有在睡眠状态中才能有,通常要在详细研究下方能产生结果的知识和能力。
  有一次,开西为一位极富有的病人,开出了一帖没法弄到的药方,这位病人在销路最广的报纸,包括一些销行国际的重要报纸,登了征求配药广告。一位年轻的医生从巴黎写信来说,他的父亲几年前曾制造这种药,但已经很久不制了。这种药的成分,与开西所述的药材完全一样。
  后来,开西又开了一帖药名,同时说出了距离相当远的一所实验所的地址。经电话询问,知道该厂正在筹备中,而且已经解出了一道公式,他们正在研究一个适当的药名,但是该药尚未在市面上出售。
  委员会中的职业医生们,是不信精神感应那一套的。他们客观而仔细地调查,以证明他们所观察到的。他们知道,在开西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本医学书籍。从邻近及世界各地来的求诊者中,开西每天诊断两次,每次都有医生们在场,且不收费用。他的治疗方法都很精确,但是,当他诊断完毕,就不复记起他说了些什么。委员会的医生们问起他怎么会得到他这种医术时,开西说,他使自己与每一个求治者的脑力结合在一起,从那里得到他所需要诊断的资料。病人的头脑才真正知道他身体缺少些什么,这是很简单的。他咨询病人的头脑,然后他从世界的知力中听取他该怎么做的办法。开西宣称,他本人是这些头脑的一部分而已。
  真是一个古怪的念头,将此一念头,转移到技术领域中去,看起来就像怎么一回事。在纽约设置一座巨形的计算机,贮存全部已知的物理知识;不论何时,也不管从什么地方,将问题投到计算机中去,在几秒钟内,就可得到答案。另一具计算机设立在左立克,里边贮存全部医药知识。在莫斯科的一具贮藏所有关于生物学上的知识;而最后一具则设在开罗,毫无遗漏地贮藏天文学的知识。简单地说,将所有的知识,依照分类编存,贮藏在各地的中心。藉着无线电联系,设在开罗的计算机,如果投入有关医药方面的问题,就在百分之一秒内,将问题传入设在左立克的计算机中。开西的头脑,一定起了像这些完全有效,而且在技术上也已有显着绩效的,计算机连锁反应的同样功效。
  我现在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测:是不是每一人的头脑,或是少数经过有素训练的人的头脑,具有一些说不出的“能力”,以及拥有与其他灵性动物接触的能力呢?我们对于人类的头脑之功用及其潜能,所知道的竟到了如此贫乏的地步。如所周知的,一个健康人的头脑,有十分之一的表层功能。那末其他的十分之九在做些什么呢?事实上,人类藉意志力的作用,而治愈不可能治愈的疾病,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有科学上的文献足资参考。也许有一种不为我们所知的“设备”,牵涉在里边,使得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的表皮发生工作效用。如果我们假定这强烈的能力,在头脑中运作的古怪想法,那么一阵强烈的心智振动,同时也为每一地方所注意。如果科学上能成功地将这一个“疯狂”的观念表明出来,很可能,宇宙间每一知性动物,都属于同一不知来历的结构的。
  让我举个例吧,如果有一个强大的电子冲力,从一个储蓄数百万细菌的桶中某一点上放射进去,桶中的每一部份,以及在桶中的每一种细菌就立刻会感应到。同时在每一部份都会察觉到电流震动。我也知道这种比譬是不十分完整的,因为电是为大家所知道的能,总有一天我们为找到一种至目前尚不知道的能,使不易理解的事,变成可以理解。
  为了对这个非常例外的观念提出一个可能的比喻,我想引载1965年5月29日及30日做的实验报告,从其范围及性质上看,都是相同的。在这两天中,有1008人,在同一时间,事实上是在同一秒钟开始,集中注意力在一些图片,句子和符号上,这些都是用相当大的能放射到宇宙中的。这次集体性的实验,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奇事——而其结果非常古怪。参加者彼此都不认识,他们住的地方都相隔数百里,然而有百分之二点七的参加者,从他们所看到的图片——即是原子模型上,说出其所见的形状,真有些令人吃惊,竟有百分之二点七之多的参加者看到了这相同的心智图样。是心灵感应?是戏法?还是偶然?整个事情可以说是科学上虚构故事,但是由科学家们组织起来的实验却是真实地发生的。我们对每一件事并不十分清楚明白。普林斯敦大学一群物理学家做的实验结果,同样是费解的,当调查中性电子K介子的分解时,他们获得结论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与长久以来所建立的原子物理的理论相矛盾。
  再举个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说:质和能只是一物的两面,而具有同一现象(E=mc就消失在原子核的强烈电子能域中,而在该部份有电子和阳子的反应现象。能速就变成两个电子质。对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来说,这种程序看起来是狂妄的,但是事实上的确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你不了解爱因斯坦,这也没什么可耻。有一位科学家称爱氏为本世纪最孤独的人,因为他柢能与他同时代中的十几个人能讨论他的理论。
  经过这样一番旁支末节地叙述至今仍未解决的思想移转和脑力功能之后,我们不妨再回到本题上去。
  1961年11月,在西维吉尼亚绿岸的国立无线电天文台。有11位权威人士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那时讨论的主题是“地球以外知性动物存在的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科学家中有可可尼(Giuseppe Cocconi),黄书叔(音译Su Shu Huang),摩里生(Philip Morrison),朱拉克(Frank Drake)史屈夫(Otto Struve),沙更(Carl Sagan)以及诺贝尔得奖人卡尔文(Melvin Calvin)。于会议结束时,共同制订了即所谓的绿岸公式。依照这个公式,在我们的银河中,就有五干万种不同的文明,都在努力试图与我们接触,或等待来自其他星球的讯号。
  绿岸公式想要说明全部问题中的所有现象。但是,科学家们对每一词义赋予两极价值,一为通常价值,是根据我们现存的知识状态所能承受的,一为绝对最少限价值。N=R+fp ne fl fi fel此一公式中的每一符号意义为:
  r+=和我们太阳一样的新星每年平均数量。
  fp =可能有生物的行星数目。
  ne =依照其太阳轨道运行的平均行星数目,可能有适合人类生存标准的发展条件。
  fl =研究有生命形成的行星数目。
  fi =当太阳有光热的时候,能依照自已的能力而行动的,知性动物生存的行星数目。
  fe =已经有很发达的技术文明的知性动物存在的行星数量。
  l=文明的时期,因为只有存在久远的文明,彼此才有接触的可能。
  如果我们对这公式中的每一词义尽可能采取最少的数值,那么我们就得到:N=40这一结论。
  但是,我们如果采用最大的数值,我们就得到:N=5 000这一结论。
  换句话说,在最不受欢迎的情形下,这个奇怪的绿岸公式可以算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有40个知性集团,正在设法与其他的知性动物接触。
  而最大胆的假设是有五千万颗住着不明来历的知性动物的行星,正等待着来自宇宙中的讯号。全部绿岸公式的计算,不是根据我们现有的天文上的行星数字,而是依照自银河系存在及所曾经存在过的行星数字。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科学头脑所信赖的公式,而相信比我们更进步的技术文明,在百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一事实正支持了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在历史曙光时期,曾有来自宇宙的“神”访问这一地球的理论,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沙更博士称,单单根据统计数计,在地球文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有地球以外文明的人士,至少访问过一次,这个说法是可能成立的。在这些思虑与推测中,自然会隐藏着一些古怪的想法,但是绿岸公式是一个数学公式,当然与推测自有很大的不同处。
  一个叫做太空生物学(Exobiology)的新兴科学支派,正在形成中。科学上,新兴学派获得承认,时常困难重重。如果知名的科学家,不能够尽心竭力,以完全公平无私的热诚,献身在这一个研究地球外生命的新工作上,那么太空生物学这个新学派,其前途更是荆棘重重。还有什么比一群投身在这个研究中的科学家的大名,更能证明这一新兴科学的重要性呢?
  昆比博士(Dr。Freeman Quimby 美国太空航空总署计划主任);白菜(Ira Blei 美国太空航空总署);雷德伯(Joshua Lederberg 美国太空航空总署);史密斯(L。P。Smith美国太空航空总署);卡捷(R。E。Kaj 美国太空航空总署);杨理查(Richard Young 美国太空航空总署);布朗(H。S。Brown 加州工学院);卜赛(Edward Purcell 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巴赛为(R。N。Bracewells 史坦福无线电天文研究所);东尼(Charles Townes,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史克劳维斯基(莫斯科,史坦培克研究所);罗威尔爵士(Sri Bernard Lovell 周德尔堤);卡达希夫(N。S。Kardashev ,莫斯科,史坦培克研究所);封波昂(Wernher Von Braun),奥伯,史都林(Ernst Stuhlinger),杉格尔(Eugene Sanger)和其他许许多多著名人物。
  以上列举的人物,只是全球各地数千太空生物学界的几个代表人物而已。这群人的期望,想要打破,撕毁特别是在本书所指陈的,直至目前,仍经常包围着,研究沙漠区域中的禁忌和致命的隔膜,就在许许多多反对声中,太空生物学屹立不动,总有一天,这门科学为大众所接受,而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但是,除非有人到达那里,如何能证明宇宙间有生命呢?有统计数字,很清楚地显示出地球外有生命存在的观念,太空中有细菌和苞芽的证明。对不明来历的知性动物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得到明白确信的结果。我们所需要的是确信的理论——假设的证明至今仍视作乌托邦。美国太空航空总署已经有一套用来证明太空中有不知来历的生命的计划。八种不同的检查,每一检查自成一单元,显示出在我们的太阳系中的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下列便是这些调查的计划:
  旋光散射剖面图(Optical Rotary Dispersion Profiles)
  The Multivator
  摄象(光电)管显微镜(The Vidicon Microscope)
  丁波段测光器(或生命探测器)(The J…Band life DeteCtor)
  放射性同位素生化检查(The RadioiSotope Biochemical Probe)
  质谱仪(The Mass Spectrometer)
  吴尔夫陷阱(The Wolf Trap)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Th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这些技术名称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内容,对一个外行人来说,更是莫测高深,不知所云。
  旋光散光剖面图(Optical Rotary Dispersion Profiles):是有旋转探照灯实验室检查的装置之称谓。一旦登陆到行星上,这种灯就开始放射出光束,探测微粒分子。这些微粒分子是每一种生命所必需的要素,这些微粒分子之一,便是螺旋状的DNS分子,其中包括三个按照次序排列的化学合成元素——即是氮,糖和磷酸。当这放射出来的光束,碰到这样一个微粒分子,光束即被中断,因为氮基咸与糖在化学上的结果,会产“光学作用”效果,因为在DNS分子中的糖化合产生“光学作用”,探测光束能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