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媳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型木质水车,用来做井灌之用。
出于对这种在大城市已经成为古董的工具,当时考察队员们都非常感兴趣,就差将那些水车完全分解了,慌得那个村长连村里珍藏的设计图纸都取出来了,才满足了这一群好奇宝宝的无数问题,而就在那个时候,小婉记住了这个水车并不复杂的工艺,稍有些小差异,也很容易就修正了。
在离开之前,她便将图纸给了张孝,让家中的木匠制作,原本打算自用,后来竟然有不少人来工坊打听,张孝索性将生意做大,又招了十来名木匠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现在至少有十来个村子,都用上了这种新式水车。
“无忌,你在想什么?”李世民突然问道。
“呵呵,我在想,这种水车如果能够在我大唐境内进行推广,如果再有什么旱灾,完全不足为害了。”长孙无忌说道。
“是啊。不过,暂且不急。”李世民淡淡地道。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到目前为止,李渊还是倾向于太子李建成,无论李世民建了何种功勋,都被掩在他与太子的阴影之下,就像前几次呈递《三字经》和煤炭用途的奏折,也不过是得了个‘好’字的评语。总之,所有的功劳和成就,都是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领导下聚得的,李世民当然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这种好事,徐徐图之。
山行六、七里,拐过一片林子,狗子指着前面的一个庄子道:“那里就是张家的田庄了。”
“你们每天都要走这么远上学吗?”长孙无忌问道。
“天气不好的时候,学上会联系马车接送。平日早晚跟着上下工的大人一起走。”狗子答道。
忽然,他指着前面道:“奇怪,那里怎么聚了这么多的人?”
李世民等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前面的庄口聚起了一群人,隐隐传来争吵声。
“客人,你们若要见田庄的管事,就径自过去,我要上学了,再晚先生会罚的。”狗子看着地面,却是不敢跃下去。
“站稳了!”李勇哈哈一笑,伸手将他提起,俯身放到地上。
“谢谢!”
狗子微微鞠了一躬,撒腿就向另一条道跑去。
“我们过去看看。”李世民招呼长孙无忌,一行人催马前行,在距离庄子不远的地方下马。将马拴在树上,留了两个人看守,其他人随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向前走去。
此时,在庄子的门口挤着不少人,从他们的装束来看,大多数是行商或他们的仆从,本地人极少,其中一些人应该是这个庄子里的人。
在人群之中,有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正一脸傲色的向对面的中年男人说道:“张管家,你这里什么意思,难道我进你们庄子里看看,还需要看你们的脸色不成?别忘了,我可是来做大买卖的,你若是得罪了我们郑家,恐怕以后的生意就不太好做了。”
在他对面的是一个精悍的中年男子,闻言淡淡一笑,道:“我知道郑家的能力,但再大的能力也得守规矩不是?你既然来了,那就是客人,但也没听说客人就应该在主人家里乱逛,如果阁下真的有意做生意,我们去那边房里去谈,莫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那个自称来自郑家的中年人微微转动了一下眼球,道:“张管家,我们都是来做生意的,你总不好将人拒之门外吧?至少我们应该先看一下货。”
“看货没问题,请这边走!”张仁微笑着指他去庄外的一所独楼,“那里是我们接待客人的地方,诸位都移驾过去吧。”
“哼!这种生意,分明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不谈也罢!”那个郑家来人一甩手,带着仆人挤出人群,扬长而去。
“哎,那个姓郑的是怎么回事?”长孙无忌向身前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行商问道。
那个行商不屑的撇撇嘴道:“还不是荥阳郑家的人想欺负人。这张家的工厂都建在庄子的附近,来做生意的客商都是在那边单独的会客室谈话,偏偏那个姓郑的想要进人家的庄子,而手下的人也不老实,竟然要钻进人家的工厂里,结果就被赶出来了。”
“那又怎么样?”李世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二爷,他们可不是去参观的,而是去偷艺的。”长孙无忌轻声道。
“不错!”那个行商笑道:“听说郑家刚开始的时候要以低价收购他们的制糖技术,被拒绝后便以断其销路相威胁,但张家与长安的泰安货栈有往来,根本不怕他们的威胁,有几家商业协会听了郑家的话,结果现在连交易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现在后悔莫及。”
“既然被取消了资格,为什么郑家还能过来?”李世民问道。
行商又笑,“说也奇怪,这是张家特许的。听他们主事的管家说了,生意场上采取一些手段竞争,只要是不伤天害理,罔顾人情,还是允许的,但最可恨的就是那些见风使舵,自己没有准主意,只想跟着投机取巧的,这种人必须狠狠地教训!”
“呵呵,这倒是真有意思!”李世民笑道。
“哎呀,不和你们说了。”行商回头,看人已经走了大半,连忙跟了上去。
大部分商人已经跟着张仁去了会客室,但他们的从人都留在了外面,现在天气转热,十几个庄客搬了两张桌子,上面摆了水,供他们取用解渴。有一个年轻的庄客看到李世民等人站在庄门那里张望,便走过来问道:“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们的吗?”
长孙无忌上前道:“小哥,我们可以参观一下庄子吗?”
这个年轻的庄客看了他一眼,又打量了李世民等人一遍,问道:“你们是第一次来张氏田庄的吗?”
“是的,我们是从长安来的,小哥的眼力果然高明。”长孙无忌道,顺手将一顶高帽给扣在脑袋上。
庄客笑着摇摇头道:“不是我眼力高,只有第一次来的人,才会问这种问题。”
他接着道:“庄上是允许第一次来的客人参观,只是有几个要求必须遵守。”
“都是些什么要求?”长孙无忌连忙问道。
“第一,一个团体参观之人不能超两人;第二,不得记录、商谈;第三,不得随意走动;第四,因为技术保密的原因,有些关键工艺不许参观。”庄客一板一眼地说道。
“哦,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参观?”李世民问道。
“那你们得稍等一下,这件事情得向二管家申请。”庄客转身向那会客室跑去。
不一会儿,张仁跟着那名庄客来到李世民等人的面前。
“二管家,就是这几位客人想要进庄子参观。”庄客说道。
张仁的目光在一行人身上扫过,看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时候,他的眉梢微微一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倒不是他认出这两个人的身份,而是觉得以他们二人的气派,绝对不像是两名商人,尤其是在看了他们身后的护卫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秦王府的护卫那都是艺高强,在人堆里百战余生的精锐,身上充斥着一股铁血之气,只有那些同样在尸堆里打过滚儿的人,才能够感觉到。
第一卷 乱世 第九十五节 参观(一)
第九十五节 参观(一)
(稍晚还有一晚,求收!求票!)
“你们是哪儿来的?怎么称呼?”张仁不动声色的问道,直觉上,他觉得这些人绝对不是什么商人,但也不像是怀有恶意的人,更像是……怀着猎奇心理过来的。
“我们是从长安来的商人,我叫孙武,这位是我们的大掌柜,李敏,我们早就听说张氏之名,特地过来看一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长孙无忌说道,他捏造了两个化名,倒也不虞能露出什么破绽。
张仁微微点头,虽然这二人有些来路不明的意思,但小婉之前就已经吩咐过,有祸心不怕,只要没祸行就可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想不被人掂记,那还需要自己有本事。
微微一笑,他介绍道:“二位客人,我们张氏现在有的产业主要是煤矿,箱包厂,印刷厂,糖厂,木械厂、养鸡厂,你们想要参观什么地方?不过我劝你们印刷厂和糖厂就不必参观了。”
“为什么?”长孙无忌好奇道。
“这两个厂子去了,也只能看成品,没什么看头,如果你们想要进货,直接看样品就行了。”张仁说道。
“听说你们这里还有一个学堂?”长孙无忌问道。
“是的,你们想参观学堂?”张仁问道。他的心理更有些了然了,只是不知道这二人来自长安的哪一股势力,硬拒显然是不现实的,索性就装糊涂好了。
李世民微笑着道:“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也想看看。”他指了指长孙无忌道:“我的这位副手,一直有意开办一个学堂,广招天下学子,跟我做生意,也是为了实现这个宏愿!”
广招天下学子……真是好大的气魄啊!张仁几乎可以肯定,这二人当中,必有一个与宗室有关的,这个姓李的很有可能就是宗室子弟。
心思转动,口中却连连称是:“好志向,孙先生好志向啊!如果我家婉小姐见了,定必引为知己。”
“噢,你们家小姐也有这个志向?”李世民笑着问道。
张仁心中一凛,连忙笑道:“只是相似而已。”
“如何相似?”李世民却是穷追不舍似的追回。
如果是普通人,张仁大可不答,但心中已经确认对方不是普通人,如果应答不对,影响自身事小,没准就会牵累主人,张仁还真有些难办了,眼见李世民炯炯有神地目光注视着自己,他静下心里思索道:“家小姐说过,无论为官、为富、为学,都要造福一方。授人以鱼,可供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将知识和学问尽一己所能遍传乡梓。”
李世民微微点头,长孙无忌拱手道:“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未见斯人,已闻斯言!张管家,请带我们一观。”
张仁没听明白那句文绉绉的话是什么意思,却知道对方是在赞叹,心里也自欢喜,他目光看了一眼二人身后那些护卫,“两位先生,你们自然可以参观,但这些随从恐怕不宜随行。”
“大胆!”李勇上前一步,喝斥道。
“李勇,这既然是规矩,我们也不能破坏。”李世民喝退李勇,对张仁道:“张管家,参观的人就你们俩,你看可行?”
“当然,请二位先生跟我来。”张仁心里也松了一口气,那些随从显然是二人的护卫,如果坚持要同行,他还真的有些没法下台了。不过以二人的气度来看,似乎也不可能做出那种下作的事情。
“这里是养鸡场,山坡上草籽多,只要将鸡散放在坡上,四周使人守住就行了,而且鸡粪可以当作肥料,这项工作女子也能做,现在除了药王坪外,其他村子也有人过来做工,每个月所获颇丰。”
“那这些鸡挤在一起,难道就不担心它们互斗或者得病吗?”长孙无忌问道。
“你们跟我过来就知道了。”张仁领他们来到鸡舍。
鸡舍是一趟趟大棚,棚子里是一趟趟鸡舍,而且这里面空气也比较流通,通常鸡舍里的那股怪味很少,长孙无忌皱着鼻子嗅了嗅道:“这是什么味?有些呛人。”
李世民使劲嗅了嗅,果然有一股子怪味,二人便四处寻找。
张仁笑道:“不用找了,是石灰。”他指了指地面。
长孙无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一下,点点头:“果然是石灰,不知道在这里洒石灰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消毒。”
张仁指着鸡舍道:“鸡多了,最担心的就是闹鸡瘟,除了鸡舍要用石灰消毒之外,还要保持通风。而且每天都要定点放鸡,然后清理鸡舍的粪便,只要通风状态良好,保持洁净,就可以避免鸡瘟的产生了。”
二人相顾一眼,长孙无忌问道:“这么说,这个办法也可以应用到其它方面了?”
“当然。我们家小姐说了,等我们到了长安后,就可以……咳!”张仁觉得自己说多了,干咳一声便要往外走。
虽然很想知道那位婉小姐想在长安做什么,但对方明显是不想再说了,长孙无忌问道:“这养鸡厂只卖蛋吗?”
“除了卖蛋,也卖鸡,小鸡和下了蛋的老鸡,我们都卖。”张仁说着,领二人来到一个院子里,“这就是我们的繁殖基地。”
在这个所谓的繁殖基地前面已经有不少人,见张仁过来,都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让出路来。张仁领着他们进了院子,耳响顿时响起一片小鸡的叫声,只见满地鸡崽,各种颜色,煞是可爱,其中还有不少雏鸭,蹒跚学步,甚是可爱。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有些疑虑……卖鸡崽当然可以赚钱,可孵鸡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们上哪儿找这么多的鸡崽供应?
看着二人满脸疑问的样子,张仁微感得意,许多人在看到这一幕后,都觉得奇怪,但这也是养鸡场的秘密,当然不可以让外人知道。小婉为了这个人工孵化的办法,和家里那些仆妇们趴在小黑屋里捂汗,人都足足瘦了一圈,才摸索出经验,掌握好温度,那是谁也不能告诉的。
“二位先生,我家小姐这一举措,可是造福一方。”张仁自豪地说道。
“这是怎么说?”李世民问道。
“由我家提供鸡源,在附近五个村子里,都建起不同规划的养鸡场,给不少家庭提高了收入,而且经此一来,鸡蛋的价格大幅下降,吃鸡蛋的人也多了,便是这些鸡下完蛋之后卖掉,也比普通的鸡肉便宜,很多人都吃得起。”
李世民目光一凝,道:“那你们一定有稳定提供鸡源的办法是吗?”
张仁笑而不答:“二位先生,我们去木械加工厂。”
长孙无忌突然冷笑,道:“张管家,贵小姐既然有意造福一方,为什么不把这个方法公布出来?”
这话就有些质问的意思了。
张仁倒没有生气,摇摇头道:“我们是有这个方法,但这个方法有很大的危险,我们也是经过不断的摸索才获得的,一般的平民就算是有了这个办法,恐怕也难以做到,就凭他们的财力,不等成功,就会破产。而我们张家提供鸡源,指导饲养,比传授如何孵化小鸡更有实际意义。”
“可这样获利的只有你们山阳县附近的人。”长孙无忌说道。
“没错。但人总是难免自私的。我们小姐说了,先让山阳县的人富起来,她会寻找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官员,由官府负责提供鸡苗,然后指导百姓饲养。否则,这个办法只是平白让那些大家族愈来愈富,对于百姓却没什么好处。”张仁坦然答道。
二人这才无语,不可否认,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门阀世家手中,这就是隋唐时期的现状,而朝廷也离不开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
一行人默默无言地离开养鸡场,来到另一间工厂,在外面就听到里面传来的乒乒乓乓的声音,进去一看,果然是一群木工在做活。
“这就是我们的木械厂,目前加工的只是水车和鸡笼、鸭舍之类的东西,等我们小姐回来之后,会设计一些家具,那时候二位先生如果有暇过来,一人送你们一套家具。”张仁笑道:“这水车可是没办法送的,而且你们家里恐怕也没地方摆这个大东西。”
李世民突然正色道:“张管家,你们可想到这东西对于民计民生的重要?”
“想到了。”
张仁微微一笑:“我们已经将水车的设计图纸转交给县丞大人,转交给能够让这些图纸发挥作用的人。”
李世民微微一笑:“难道这个你们就不想获利了吗?”
张仁笑道:“当然不是,山阳县的水车都是由我们提供的。”
“你们提供?山阳县需要的水车数量可不少吧?你们能够提供过来吗?”长孙无忌有些不信。
“是啊,如果耽误农时,便是有水车也无济于事了吧?”李世民严肃地问道。
“二位先生,水车你们可能都看过,你们认为一天可以生产多少部水车?”张仁反问道。
注: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选自《论语》。原意是说为政的道理,但意思就是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通过实践的,不谈那些虚无高深的理论,说得到一定做得到,而且很容易平实的做到。
第一卷 乱世 第九十六节 参观(二)
第九十六节 参观(二)
李世民将来虽然是一代名君,可并不代表着他什么都懂,目光不由得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打量了一下现场那些人,心中便开始核计,张仁并没有催促答案,而是边行边继续介绍,“这里是下料区,那里是加工区……”
“等一下。”
来到组装区的时候,长孙无忌停了下来,去看组装工作台——那不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台案,而是由用油浸过的木制滚筒构成的,产品放在上面,伸手一拽或一推,就可以滑到指定位位置,长孙无忌亲自上去试了一下,连连感叹道:“高明,高明。”
李世民看了一看,有些不解,轻声问道:“无……高明在何处?”
长孙无忌指着组装台道:“二掌柜请看,这种工作台首先是方便移动,节省了搬运时间,其次是这些组装的工人,他们只负责将自己负责的部件安装上去,不用考虑其它,效率自然快了。”
他抬头看向张仁问道:“张管家,你们一天能够组装多少水车。”
张仁微微一笑道:“只要原料供应充足,一天大约可以组装出三十部水车。”
其实在组装工人的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有充裕的部件提供的话,每天至少级组装五十部水车,这在现在来看,不值一哂,可在当然,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饶是如此,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是非常赞叹了。
接下来的是去煤矿参观,目前的开采还停留在表面,在山阳县,大多数商户和富户开始使用这种经济而热量充足的燃烧物,只是目前是夏季,需求量不是很大,而且煤矿特别脏,三个人只是远远地看了看,便跟着张仁去参观学堂。
他们来到学堂的时候,正有一队学生在上体育课,体育课的主要课程,就是单双杠之类体育器械的使用……小婉很想弄一个足球队玩玩,可一方面是人手不够,另一方面却是没时间,她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认识其中的大部分器械,貌似程知节就曾经进过这些器械的图纸,军中照图打制了一匹,很受下层军官和士兵的欢迎,连秦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安装了一套,而且还给父皇的宫中也来了一套,一生戎马的李渊对此赞不绝口……没想到在这里,不过是一群乡童的上课工具。
“他们不会耽误学习吗?”长孙无忌问道。
张仁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怎么会耽误学习?他们又不是去考秀才。”
……
因为这一段时间天气太热,连县学里的教喻们都放假纳凉了,张陵为了准备考试,在家里学了半天,这傍晚晌的时候,才带了下人骑马去药王坪。自从小婉走后,虽然那些管事的都很得力,但他好歹是主子,虽然年龄是小了些,但自家的生意总要多照看些,母亲的身体虽然大好了,但这种天气也不宜往返折腾。
一路行来,那些安装了新式水车,打了井的地方,庄稼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现在正开始汲水浇地,但那些还没有安装水车的田地,就要差上几分,田里的庄稼就跟霜打了似的,垂头蔫脑的,没一丝精气神。
太阳还留了一半在山颠,满天残红,看上去到是非常漂亮,只是这天气……张陵摇了摇头,恐怕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安水车的庄户,要吃一番苦头了。
忽然,远处传来一片急促地马蹄声,前面扬起一片尘头,张陵连忙将马带过一边,后面跟随的两名健仆也急忙让开……片刻之后,十数骑战马扬长而过,张陵没看到为首之人是什么样子,却是看到那些随从腰间的佩刀,竟然都是制式的军械。
他有些紧张,告诉那两名健仆道:“你们且慢行,我要快点赶往田庄。”
“那怎么行?!”两名健仆抓着马缰不肯松手,“大少爷,您全当是可怜可怜我们,万一出了点儿搂子,我们怎么跟夫人交待?”
张陵皱眉道:“刚才那些人不似普通人,又恰巧从田庄的方向过来,我去也是想看看有没有出事。”
“大少爷,这里距离田庄也不远,走去和跑去区别不大,您就别让小的为难了,真要出什么事情,早就有人进城通知了!”一名健仆说道。
这话……倒也有理,张陵没奈何,也只得应了,一行人稍微加快了点儿速度,向田庄赶去。
到了田庄之后,倒是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张陵去房间洗了一把脸,便命人将张仁招唤过来,询问今天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有两件。”
张仁顿了一顿,答道:“不出公子所料,那郑家果然使人来闹……”他便将上午那个商人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陵听了,点点头道:“郑家的伎俩应该不止这些,且看他们下一步准备如何。”
“大少爷,现在担心的不是这些小打小闹,郑家在朝堂上颇有势力,万一他们走了官府的路子来压榨我们,那可怎么边?”张仁担心地道。
“万事抬不出一理字,如果是经官,反倒好办了,我的义父可是秦王殿下的大将,卢国公,婉姐现在正在治疗平阳公主,公主殿下是当今陛下的爱女,想从官面上动我们,还真要考虑一下。倒郑家累世积淀,如果利用别的手段,倒是有几分为难。”张陵说道。
张仁听完后,细一思索,果然是如此,看着张陵的目光便有了几分敬佩……有时候他们几个管家都是赞叹不已,虽然张将军早亡,但他留下的这一子和一媳,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张氏家业昌盛,指日可待。
“还有什么事情?”看张仁发愣,张陵只好提醒了一声。
“哦,今天还来了一批奇怪的访客。”张仁醒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又讲自己的判断说了。
这么说,那些人就是自己在路上遇见的那十几骑,张陵是知道山阳县外有大军经过的事,而且也知道主帅是什么人……李敏、孙无?
“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
张陵脱口而出,旋即吓得自己一把捂住了嘴巴……这长孙无忌的名字说说也就罢了,直呼秦王殿下的名字,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
好在屋子里只有他们二人,而且张仁也被张陵的猜测吓住了,“大少爷,真的是秦王殿下和长孙大人?”
张陵点点头:“八九不离十,秦王大军正驻扎在山阳县城之外,依你所说,除了秦王千岁,还能有何人?”
“那……我……”张仁虽然想到对方可能是朝廷的高官或者宗室子弟,却未曾想到过太子或秦王身上,这两个人都是风头正劲的皇子,等闲人看都难看一眼,自己竟然陪了他们几乎一天,却不知道陪的是什么人。
“放心,据你所说,他们对我张家并无恶感,应该是路过这里,一时兴起,前来看一看罢了。”张陵宽慰道。
接下来两个人谈了一下近一段时间生意上的事情,虽然张杨氏和小婉都不希望张陵过多地掺和生意上的事情,可小婉不在家,张陵心疼母亲,许多事情都是由他和张仁等人谈下来的,就是瞒着张杨氏,到时候将结果报上就可以。
忽然,外头传来一阵叫骂声,张陵的眉头便是一皱,张家是有家规的,任何时候不得吵闹,现在怎么回事,竟然有人在外头喝骂?
张仁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田庄的事情都是由他来打点的,那些人不顾体面在外边吵骂,就等于是在大少爷的面前搧自己的脸一样,“我去看看!”他说了一声,便匆匆地走了出去。
吵闹声很快平息,过了一会儿,张仁满脸快异地走了进来。
“出什么事了?”张陵好奇地问道。
“鸡场那边抓了个贼。”张仁脸色有些古怪,“是荥阳郑氏的家人,他们本来是已经走的,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会留下,他在养鸡场的孵化室外面踩死了几只小鸡,这才惊动了值班的工人,被抓了个正着。”
听到这个消息,张陵吃惊得差点儿掉了下巴,虽然他知道郑家会采取手段,却没有想到对方会使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张仁,不会弄错吧?”张陵担心地问道。
官字两张口,万一弄错了,那可就百赎莫辩了。
“绝对不会错,小人刚才去确认了。今天白天郑家那个人说话时,他就在旁边看着。”
张陵背着手转了一会儿,他虽然聪明,却毕竟是个小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最好。
“张仁,你觉得该怎么样?”张陵问道。
张仁笑了笑,道:“大少爷,其实这件事情也好办,这个人犯的案子是定下来的,主使者肯定是郑家,我们索性装作不知道,按照乡下的惯例,将他痛揍一番,然后送官究办,索要赔偿”
张陵想了想,点头笑道:“就这办,这叫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第一卷 乱世 第九十七节 夫人们(一)
第九十七节 夫人们(一)
“小婉,准备的怎么样了?”
雯姑一大早就跑到书房门口堵着了,也不管柴氏兄弟和李承乾抗议,就把正在讲故事的小婉喊出来。
“嗯,应该是差不多了吧。”小婉有些心不在焉地答道。
想一想也是奇怪,公主府上那么多的厨子,干吗非要她这个编外人员准备点心,昨天晚上将她累个半死,今天早上起床时,手还是酸的。
自从平阳公主去皇宫见了李渊一趟后,精神愈发好了起来,以前是小婉拉着她练太极,现在反过来了,害得小婉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前些日子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公主殿下突然兴致大发,竟然要搞什么‘姐妹会’,要把那些相好的姐妹们都聚在一起,而且还给了小婉一个特别的任务——让她把曾经给平阳公主做过的点心复制出来,让众姐妹品尝一下,而且还要她协助雯姑布置聚会场所。
协助布置场地没问题,可做点心……一个人吃的和一群人吃的大不一样,而且还要每人给包上一份,算一算那面粉的量都多得吓人。
“小婉,别差不多,现在该过去布置了,等一会儿裴夫人也要来。”雯姑看着好笑,她也知道小婉快一晚上没睡了,不过这是平阳公主特地安排的,也是为了小婉好,现在却是不必告知小婉。
听到义母也要过来,小婉这才想起,貌似义母和平阳公主的私交是极为深厚的,“雯姑,我订制的那些家具过没过来?”
“昨天晚上就运来了,你在厨房忙,就没有告诉你。”雯姑也是非常的好奇。在平阳公主吩咐了聚会的事情后,小婉就画了一些图纸,神神秘秘地找人加工家具,也不知道到底搞的什么玄虚。
“哲威、令武,小殿下,出来干活了!”小婉向书房里面喊。
“先生,你为什么不喊我的名字?”三个学生从书房里出来后,李承乾脸上有些小小的不高兴,他很羡慕小婉喊柴氏兄弟的名字,只是除了家中长辈外,别人都喊他‘殿下’。
“殿下,礼不可废,再说,只是个称呼而已,改变不了实质。”小婉很是不恭地揉了揉他的脑袋……虽然柴氏兄弟和他的年龄差不多,但李承乾是有王爵的,被封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