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德一听,心里面一震,难不成袁术这家伙又来算计我?
第三十二章 两个老道一台戏
张德一听袁术有任务给自己,心中一惊,这袁术每次找自己都没好事,不知道这回又要怎么阴自己。想到这,张德不由得心里一颤。
只听袁术不急不慢的说:“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关系这朝廷脸面,非张将军不能胜任!”
袁术这一说,张德心里面更加没底了,急忙问道:“不知是何事?”
袁术笑了笑,道:“张将军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如今大战在即,但是大将军何进的父亲还在城中,何老太爷是当朝国丈,如果落入黄巾反贼手中,有损我大汉脸面,况且咱们来之前大将军也嘱咐过我们,所以我决定趁黄巾反贼将北面的人撤走,由张将军护送国丈回洛阳。张将军不会反对吧!”
张德一听,心说这正是求之不得啊,何进雀房那边可给自己任务,让自己救何老太爷出来,没想到袁术倒是很为自己着想。但是毕竟和袁术相处了这么多天,知道袁术这个人小心眼,而且还多疑,要是自己一口答应下来,难免会引起袁术怀疑,于是张德为难的说:“袁将军,这恐怕不好吧,如今黄巾军进攻再近,我身为副将,怎能在此时离开前线,我愿意留下来,和各位同甘共苦!”
“张将军有这个心意就行了,但是何老太爷身份特殊,派一般人护送恐有不妥,张将军乃当世名将,连陛下都赞将军有勇有谋,护送何老太爷正是合适,张将军就不要推辞了!再说等张将军将何老太爷送回去以后,再回来也不迟!”
张德只好“艰难”的领命,而袁术见自己成功的支开了张德,非常高兴,眼看成功守住宛城的这份大功劳就成自己的了,袁术打心里面开心,但他却不知道,这宛城,可不是这么好守的!
……
洛阳城,张府。
管家张忠笑嘻嘻的来到张让近前,道:“老爷,河东太守府从事李儒求见!”
张让见张忠笑眯眯,便说道:“阿忠,这李儒可是带了不少东西吧!”
“回老爷,这李儒的确带了不少东西,这是礼单。”说着张忠将礼单递给了张让。张让打开礼单,看了好几遍,笑着道:“让这个李儒进来吧,呵呵,这个河东太守董卓倒是挺费心思的。”
不一会,张忠带着一个青年文士走了进来,青年文士见到张让,慌忙下拜道:“河东太守府从事李儒见过张侯爷!”
张让扫了李儒一眼,道:“李从事辛苦了,请坐,来人哪,上茶!”
自有人送上茶点,张让也懒得和李儒客套,便直接问道:“不知道李从事来找本侯,有何贵干呢?”
李儒清了清嗓子道:“张侯爷,我家董大人前些日子奉旨前往幽州协助北中郎将卢植大人平定黄巾军叛乱,只是卢植卢大人命我等坚守不得出战,所以我家大人至今寸功未立,所以还希望张侯爷在陛下面前替我家大人美言几句!”
张让突然想起来前几日黄门左丰告诉自己这个卢植甚是不给“十常侍”面子,自己早就想整治整治卢植了,想到这张让便对李儒道:“恩,我知道了,卢植这个人龟缩不前,有损我大汉天威,明日我自会奏明陛下,至于董大人么,你让他放心就是了,本侯一定会在陛下面前替他说几句的!”
李儒欣喜道:“多谢张侯爷!”
只听张让又说:“我记得你们家董大人是凉州人吧!”
“不错,我家大人祖籍凉州陇西临洮。”李儒心说,这张让问我岳父祖籍干什么?
张让笑了笑,道:“凉州好啊,凉州地面上有很多羌人,听说凉州马可比并州、幽州马好多了!”
李儒听了哪里还不明白张让的意思,急忙道:“儒此次前来带了一匹凉州宝马准备献给侯爷,此马名为‘萧稍’,可日走一千,夜行八百,这马来到洛阳后有些水土不服,所以今日儒就没带来,待明日,定将此宝马亲手送到!”
张让听了眉开眼笑的道:“好,那烦劳董大人和李从事费心了!”
李儒回到驿馆,忙对手下道:“快把我的‘萧稍’牵来,好好洗刷洗刷,明日我亲自把它送到张让府上。”
“可是大人,这是太守大人亲自送给你的宝马啊!”手下一听说李儒要将马送人,有些舍不得。
“为了岳父大人,一匹马算得上什么,先便宜张让这阉狗了!”李儒心里面也很舍不得,但是为了完成董卓给自己的任务,只好忍痛割爱了。
……
沔南。一条小道上,走来了两个老道,一人身穿紫色道袍,鹤发童颜,被背一把木剑,正是救张德的紫衣老道;另一人花白头发,身披黄色鹤氅,手携藜杖,背着药箱。
只听黄衣服老道说道:“师兄,咱们有官道不走,为何偏偏走这小道?”
紫衣老道回答道:“师弟,你要怪就回去怪你二师兄,要不是他当年将《太平要术》给了张角,所托非人,现在也不会弄的到处不太平,咱们还是走小路方便点!”
“师兄,凭着怎们俩,这天下还有谁能拦得住,师兄你就是这样,一身本事就没见你怎么用过,您要不用,也得找个徒弟传下去啊;你看咱们师傅,收了四个徒弟,我这回去长沙,也收了两个徒弟,要说起我这两个徒弟啊,真是学医的天才……”
黄衣老道一路上唠叨个没完,紫衣老道仿佛没听见一般,看来是对这个唠叨师弟习惯了,边笑着边朝前走。走着走着,紫衣老道看着远处的竹林道,于是一指那片竹林道:“师弟,你看那边竹林。”
黄衣老道朝自己师兄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一片竹林,黄衣老道看了一眼,道:“不过是九宫阵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紫衣老道笑道:“想不到这个荒山野岭之中也有同道中人,走,师弟,咱们去看看!”说着就拉着黄衣老道朝竹林里走。
这九宫阵在一般人眼中可算是高深莫测,但是在这两个老道眼中不过尔尔,走过这片竹林,眼前出现了一个道观,一块金色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大字——七星观。
七星观外的九宫阵平时是不开的,但是最近观主黄承彦在炼一个很重要的丹药,不能被人打搅,便开启了竹林的就九宫阵。
此时七星观大门紧闭,放眼望去,七星观中升起了一条青烟。
紫衣老道看着升起的青烟,说道:“没想到这里还有人会炼丹,呵呵,走,师弟,咱们去看看。”
紫衣老道去敲门,不一会,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隙,一个道童探出头来,见门外站着两个道士,道童本来还在纳闷竟然有人能闯过师傅的九宫阵,但一看这两个道士长相不俗,便知道是世外高人,当即走出来,叩首说道:“两位道长有礼了,请里面请!”
黄承彦在荆州也算是名士,所以经常有人到访七星观,道童也明白待客之道,将两位老道请进道观,奉上香茗,道:“两位道长,家师现在正在闭关炼丹,请两位道长先用些茶点,师傅应该快出来了。”
紫衣老道轻轻的抿了口茶,冲黄衣老道说道:“师弟,尝尝这茶,这里主人到是个雅人,这茶是无根泉水泡的,别有一番风味。”而黄衣老道则已经拿起点心大吃起来,毫无世外高人的风范。“
这时候就听里面传来了一个声音:“我终于炼成了!”不一会就见一个中年人兴高采烈的走出来,这人正是黄承彦。
黄承彦见厅中还有两人,心说来了客人道童也不去通知自己一声,于是尴尬的冲两人一笑,作揖道:“两位道长有礼了,在下刚炼成一炉丹药,所以有些失态,请两位莫怪!”
紫衣老道道:“想必道友为了此丹有些日子没有休息了,我这里有”回神丹“一颗,道友还是先补补元气吧!”说着紫衣老道递上一枚丹药。
这黄承彦刚才正是在炼“龟鹤延年紫金丹”,黄忠夺了张曼成的紫金降魔盔,当即来找黄承彦炼丹。而这丹药炼制本来就费时间,加上黄承彦第一次炼制,所以失败了好几次。而两个老道来的时候,黄承彦刚好成功的炼出了一炉丹药。这炼丹是个技术活,要一直注意火候,说一黄承彦为了这炉丹药,已经数日没有休息了,现在满脸胡子拉茬,面色苍白,一看就知道长时间没休息,体力消耗过度。
黄承彦结果回神丹,闻了闻,清香扑鼻,吃了进去,不但入口即化,而且一股子清凉窜便全身,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回神丹黄承彦自己也会炼制,但是绝对没有这老道给的炼的这么好,黄承彦当下就明白过来,这老道炼丹术远高于自己,眼前这两个老道可是高人呢!想到这,黄承彦立马起身拜道:“多谢道长,在下黄承彦,请教两位道长尊姓大名!”
黄衣老道此时还在吃着点心,听黄承彦问起自己的名号,便道:“那个是我师兄左慈,我呢,叫于吉。”
第三十三章 又遇老神棍
听了于吉自报家门,黄承彦大惊,这于吉的大名自己可是听过的,这几年于吉到处给人看病,人们私下里都叫他“活神仙”;左慈这个人自己没听过,不过是于吉的师兄,想来也是个世外高人。
想到这,黄承彦慌忙下拜道:“晚辈黄承彦,见过两位仙长。”一听两人大名,黄承彦直接把称呼改成“仙长”了。
左慈笑着道:“呵呵,仙长不敢当,我们师兄弟不过多活了几年,黄观主不必客气!”
这时,有人从外面跑了进来,边跑边喊:“黄先生,黄先生,是不是炼好了!”只见一名中年大汉跑了进来,这人虎背熊腰,剑眉虎目,好不威武,正是黄忠。
自从黄承彦开始炼丹以来,黄忠便住在了七星观。黄承彦每炼一炉丹药,黄忠都会兴冲冲的过来,不过每次都失败,让黄忠很是扫兴。刚才听说黄承彦又炼了一炉丹药,当下赶了过来。
黄忠并没有注意到左慈和于吉,直奔黄承彦,满脸期待的道:“黄先生,成功了么?”
黄承彦笑道:“汉升莫急,在下幸不辱命,终于成功了!”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青花瓷瓶,黄忠见到瓷瓶,欣喜若狂,急忙从黄承彦手中抢过瓷瓶,打开倒出一粒,只见一颗紫色的丹药,闪着金属色光泽!
黄忠激动地看着手中的丹药,眼角闪出了一丝泪光,此时这枚丹药在黄忠眼中好似千斤之重,黄忠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病已经好了,活蹦乱跳的站在自己面前。
旁边,左慈和于吉两人也看到了黄忠手中的丹药,两人都大惊失色,异口同声道:“龟鹤延年紫金丹!”
黄承彦一听,心说高人就是高人,竟然认识这个丹药,便说道:“两位仙长果然博闻,竟然识得此丹!”
左慈皱着眉头问道:“黄观主,这丹可是你炼的?”
“不错,正是在下所炼。这丹甚是难练,在下花了好多功夫,才炼成了这一炉!”
“不知道黄观主的药方从何而来?”
“正是这位黄壮士送来的。”黄承彦指着黄忠道。
左慈便问黄忠道:“这位壮士,请问这‘龟鹤延年紫金丹’的药方从哪里得来?”
黄忠此时正两眼盯着手中的丹药,对左慈的话闻所未闻。左慈见黄忠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丹药,笑了笑,施展师门秘法,聚音成线,冲黄忠说道道:“醒来,痴儿,醒来!”
在外人看来,此时左慈只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让人感觉非常奇怪。但是在场的人于吉也会这种秘法,黄承彦虽然不谙武事,但是见闻广博,也就不奇怪了。
黄忠正醉心于手中丹药,只听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醒来,痴儿,醒来!”,这个声音不但传进了自己的耳朵,而且很是震撼心灵,黄忠一下子惊醒过来,随后大惊。刚才那个声音是哪里来的,这人武功好厉害,靠着只言片语就能让自己心灵失守。
黄忠转过头来,这才看见左慈和于今两人,左慈见黄忠醒过来,笑着问道:“黄壮士,这丹药的药方可是你拿来的?”
“不错,正是在下拿来的。”黄忠知道左慈的功夫比自己强多了,于是恭敬地回答道。
“不知道黄壮士从何得来?”
“我抢来的,那日我在山上打猎,突然听见……”黄忠将那天抢药方的经过告诉了左慈二人,听完后,左慈紧皱眉头,说道:“这黄巾军怎么会有这个药方,奇怪奇怪!”
旁边于吉提醒道:“师兄莫要忘了《太平要术》!”
左慈恍然道:“是啊,我怎么忘了这个!这个老二,真是惹事!”
于吉却冲黄忠道:“黄壮士,刚才听你说令郎病了,可是准备用这丹药治令郎的病?”
“不错,在下抢这药正是为了犬子的病!”黄忠说道。
只听于吉叹了口气道:“黄壮士,请恕贫道直言,这药,恐怕不能吃!”
“为什么?”黄忠问道。
“这药有毒!”此话一出,黄承彦和黄忠都大惊失色,黄忠急道:“道长,你说什么?这药有毒!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黄承彦也说道:“两位仙长,在下也算粗通药理,在下实在看不出这个丹药有什么不妥!还请两位仙长指点!”
“说起这话就长了!”于是左慈将自己和南华老仙师出同门,南华老仙神怎么把《太平要术》给了张角,而“龟鹤延年紫金丹”又是为什么会有毒,告诉了黄承彦和黄忠。
黄忠听完,顿时感觉从天堂掉到了地府。本来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丹药上,但是现在的希望瞬间破灭了,黄忠顿时呆在了那里。
于吉见黄忠呆在那里,哪能不明白黄忠现在的心情,便安慰道:“黄壮士,这‘龟鹤延年紫金丹’,虽然不能再吃了,不过也不代表令郎的病就好不了,贫道粗通医理,不如这样,贫道随黄壮士去看看令郎的病情如何?”
黄忠天天住在深山里,并不知道于吉的名声,但是黄承彦却知道啊,听说于吉愿意给黄忠的儿子看病,慌忙一扯黄忠,道:“汉升,还不快过来谢谢于仙长,要论医术,天下间恐怕没人及得上于吉仙长,于吉仙长在江南赠医施药,人称‘活神仙’,如今于吉仙长愿意为令郎看病,你还不过来谢过仙长!”
黄忠一听,原来这个老道这么厉害,急忙跪下道:“请仙长救救犬子吧,只要仙长能救得犬子,黄忠愿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于吉笑呵呵的扶起了黄忠道:“医者父母心,贫道自然会尽力医治的!”
……
张德带领这五百人护送何老太爷一家回洛阳,这何老太爷一家子人可不少,家丁护卫,七大姑八大姨,加起来也有五百多人,再加上宛城中世家豪门,见有官军护送,也有不少举家搬迁,张德一行人可就多了起来,足足有两千多人。而其中老弱妇孺占了一大半,这走起来可就比平常行军慢多了。运气好一天能走个五六十里,运气不好一天就走个二三十里。
这日张德带人走到黄家村附近,突然想起来上回吃了人家两个大饼还没给钱呢,便对手下赵申和张兴道:“你们二人带队先走,我去有些事情,办完事后自然会追上你们的。”
二愣子张兴问道:“十三叔,你有什么事?我们先走,你要是追不上怎么办?”
张德心说自己这个便宜侄子可真愣,便道:“你看看你们一天直走三四十里路,我哪能追不上!”说完便点齐了十名亲兵,带了些银两,便朝山林中那个木屋走去。
张德好不容易找到了那条小路,顺着小路走下去,又找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个木屋。
张德上前敲门,不一会出来一名中年大汉,此人剑眉虎目,虎背熊腰。大汉一见外来来了十几个人,个个穿着盔甲,还拿着兵刃,心说这些人一定来者不善!慌忙回身从门后抄起一柄大刀,厉声问道:“来着何人?”
张德一看对方的架势,就知道对方误会自己了。这也难怪,自己这些人拿着兵刃过来敲门,是个人都以为是歹人来了。想到这,张德慌忙陪笑道:“这位大哥,别误会,我们不是歹人!”
大汉还是警惕的看着张德等人,问道:“那你们来干什么?”
“这位大哥,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在下在这片树林,结果迷了路,正巧经过您这里,屋里的大嫂给我指明了道路,还给了我两个饼充饥,所以今天在下特来相谢!”张德尽量简单的解释道。
大汉一听,原来这些人不是歹人,而且自己夫人不过给了他两个饼,这人就专程过来道谢,看来倒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在一细看,原来是个漂亮小伙,年龄比儿子儿子大不了那里去。大汉心中的戒备就更降低了许多。
这时候,从屋里走出来一个紫衣老道,见到张德,乐呵呵的冲张德说道:“施主,咱们又见面了?”
张德一见紫衣老道,心说这个老神棍怎么也在这,便冲老道抱拳道:“道长,咱们可真是有缘啊!”
黄忠一看这两个人认识,便冲张德说道:“小兄弟,进来歇会吧!”
张德本想拒绝,可是这时候老道说话了:“黄壮士,我家师弟已经看了令郎的病了,来,咱们进来慢慢谈。”
张德脑子里瞬间闪出了一个景象,一个老道拿着个木剑,挥来挥去,嘴里念念叨叨,老道掏出一张符,放在火中一烧,然后将香灰加水冲了一碗,笑嘻嘻的说:“喝了贫道这碗符水,绝对包治百病!”
想到这,张德不由得替这个大汉的儿子担心起来,便让人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看看,张德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大汉被骗。
张德进了屋,见一个黄衣老道从内屋走出来,张德心想,这人想必就是紫衣老道的师弟,想到这,张德冲大汉说道:“这位大哥,令郎病了,应该请大夫啊,找个道士作法可是治不得病的。”
黄忠一听,心说这个年轻人误会了,便道:“小兄弟你误会了,这位于吉仙长医术高明,在江南赠医施药,他是来给小儿看病的,不是来作法的!”
第三十四章 药难求
听大汉说这人是于吉?张德脑子短路了,这个于吉在演义里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医术高明,到处赠医施药,后来好像被孙策给杀了,这于吉确实有真本事的,看来自己真的是误会了!
于吉见有人误会自己,笑嘻嘻的说道:“小施主,画符捉鬼做法事我不会,当年老师教的时候我没好好学,不过要是施主想做法事,可以找我师兄,我师兄精于此道。”说着将左慈推到了面前。
张德心想,怎么同门师兄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看看人家师弟,医术高强,治病救人,功德无量。再看看师兄,平时就会些算命画符的骗农村老太太的把戏。
左慈见师弟把自己推道前面,笑呵呵的说道:“小施主,咱们见了好几面了,甚是有缘,贫道左慈,有礼了!”
“你就是左慈?”张德叫道。此时张德已经有些傻了,先是于吉也就罢了,没想到自己眼中骗老太太的神棍竟然是左慈!这可是三国里神仙级的人物,虽然演义里有不实之处,不过盛名之下无虚士,想来左慈应该很有本事,再回头一想,上次自己被张曼成追的到处跑,的确是跑进了树林,就躲过一劫,这左慈还真有些门道。
左慈见张德一副吃惊的样子,心说你也不用这么大惊小怪吧,愣愣的回答道:“不错,贫道就是左慈。”
旁边于吉插话了:“小兄弟,你难不成听说过我师兄的大名,不可能啊,我们师兄弟,就属大师兄名声最是不显,而且很少出山,你怎么会听说过我大师兄的名号?莫不是上辈子听过的!”
“师弟修要胡说!二位莫怪,我这师弟,整日唠唠叨叨,口无遮拦。”左慈对这个师弟很是无奈。
张德心说,自己可不就是上辈子听说过左慈的大名,没想到这样的牛人竟然让自己遇到。还被自己当成了骗子神棍,想到这,张德脸上显出了一丝尴尬。
张德这边和左慈于吉唠叨,那边黄忠可等急了,黄忠可担心着自己儿子的病情,急忙问道:“于仙长,刚才您已经看过小儿了,不知道小儿的病情如何?”
“令郎不是生病了,而是中毒了!”于吉说道。
“中毒,这时为何?难不成有人毒害我儿!不可能的,在下素来没有和什么人结怨,也没有什么仇家,不会有人下毒加害我儿的!”黄忠此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不是有人给令郎下毒,令郎中的是药毒?”于吉说道。
“请问仙长何为药毒?”黄忠对医学一点也不了解,不解的问道。
于吉并没有给黄忠解释,反而问道:“令郎以前是不是经常吃药?”
“不错,小儿前几年生了一场大病,请了很多郎中,后来医好了以后就一直这个样子,我也请了不少郎中,吃了不少的药,但是仍然没有起色!”黄忠老实答道。
“把以前的药方拿来给我看看。”于吉说道。
黄忠立刻去找来以前的药方,只见厚厚一大沓子,张德一看,吓了一跳,心说这么厚一沓子药方,这大汉的儿子可够苦的。
于吉一张一张的仔细看完药方,叹了口气,道:“看来贫道所料不错,果然中了药毒。有句话叫‘是药三分毒’,须知药固然能救人,但亦能害人;这药可不是茶点,不可乱吃。令郎就是药吃的太多,而不同的郎中开的药不同,各种药中的毒素沉积于胸腹之中,没有及时排出,天长日久,令郎才会这个样子。”
黄忠一听,这于吉果然有本事,慌忙跪下道:“求求仙长救救我儿!”
于吉叹了口气说道:“幸好贫道来得早,令郎还有救治之法。只是这治病的药,难求啊!这样吧,我先把药方开出来,你看看!”
于吉开了药方,递给黄忠,黄忠看了一遍又一遍,满脸疑惑的问:“仙长,在下愚钝,请问这些药我怎么都没听说过啊!”
于吉道:“这些药莫说你不知道,就是一般的郎中也不知道。这些药材都相当珍惜,世间难求,令郎中药毒太久,非这些珍奇药材才能医治。”
“那请问仙长,这些药材哪里能寻到?”慌张急忙问道。
于吉干笑两声,道:“贫道不知道,不过你可以问贫道的师兄,要论见识,我师兄远胜于贫道!”
黄忠一听,急忙又冲左慈跪下,说道:“求求仙长告诉我哪里能弄道这些药?”
左慈拿过药方,看了一遍,苦笑着道:“这些药,恐怕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地方有!”
“哪里?”黄忠急忙问道。
“大汉皇宫!”左慈接着说:“这些要不少都是贡品,民间自然一药难求,但是皇宫里面多年收藏,找到这些药应该易如反掌。只是皇宫守备森严,不是谁能进去就进的去的,而且进去了还要找到药出来,可谓难比登天!”
“为了叙儿,就是龙潭虎穴我也要一闯!”
“恩,这位大哥,请容我说一句。”这时候张德插话了。“其实皇宫中小弟也算是有些门路,这位大哥所需的药材,小弟或许可以一试!”
黄忠一听,“嗙”的一声跪在张德面前,说道:“这位兄弟,求求你救救我儿,我黄忠就算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恩德!”
“这位大哥客气了,等等,你说你叫黄忠?可是黄忠的黄,黄忠的忠?”张德现在脑子真的乱了,先是于吉,然后是左慈,现在又是黄忠。
黄忠一听,哪有这样问人你,什么叫“黄忠的黄,黄忠的忠”,我黄忠还有别的黄和别的忠啊!
而此时张德也想起来自己问的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那有这样问人家姓名的,慌忙又说道:“不知这位大哥表字如何称呼?”
“在下南阳人,表字汉升。”黄忠老实答道。
果然是他!张德心里面想,这黄忠可是超级大牛人呢,年近古稀都可以和关二哥打个不分上下。现在张德满脑子里都是如何招揽黄忠,张德的想法很简单,要是有黄忠这样的牛人保护自己,自己也就不用被张曼成杀的到处乱窜了。
见张德半天不说话,黄忠还以为张德不肯答应呢,急忙道:“求求兄弟救救我儿吧,只要能救得我儿,就是让黄忠上刀山,下火海,黄忠也在所不惜!”这时屋里黄忠夫人也听到外面的声音,听说有人能救儿子,也急忙出来,跪在张德面前,求张德救自己的儿子。
张德慌忙扶起二人,道:“两位快快起来,这药,在下一定给找来就是了!”
第三十五章 袁公路定计绝户
黄忠一听张德愿意找药,欣喜若狂,一口一个恩公的叫着。只听张德道:“反正我现在也要回洛阳,不如这样,黄大哥你跟我一起回去,我会想办法给你把药找来!”
黄忠一听,这样最是稳妥,便答应下来。于是黄忠便和张德一起上路,而于吉和左慈则留在了黄忠家,继续照顾黄忠的儿子黄叙。
看着张德远去的背影,左慈冲着于吉说:“那个年轻人,你觉得怎么样?”
于吉道:“师兄,你又难为我,明知道我看相算卦的水平一般,还来问我,凭着我那三脚猫的功夫,呵呵,还真看不清楚那个年轻人!”
左慈叹道:“师弟啊,这年轻人的命相,我也看不清啊!”
两人回到屋中,左慈突然一拍脑袋,说道:“哎呀,人老了,记性也不好了,忘了一件大事,师弟,你自己留下来照顾黄家孩子吧,我还得往冀州一行。”
“不知师兄何事要往冀州?”左慈问道。
“师弟,你难道忘了‘龟鹤延年紫金丹’,这《太平要术》里还有记载啊!”
……
广宗城中。
张梁急急忙忙的回到城中,只见张燕早已经等在城门口。
“张燕,怎么回事,急急忙忙叫我回来,我军正和卢植相持,眼看就能冲破卢植的防线了!”张梁说道。
“地公将军,不好了!天公将军病倒了!”张燕说道。
“病倒了,怎么可能,天公将军精通医术,怎么可能病倒了!请郎中了么?”张梁问道。
“请了,但是郎中也不知道天公将军得了什么病!”张燕回答道。
“这可如何是好!现在战事正在要紧的时候,大哥却在这个时候病倒了,哎呀,真是急死我了!”
……
宛城城头,孙坚用刀奋力砍到了一个黄巾兵。
这时就听旁边祖茂大叫一声,孙坚回头看去,只见一名黄巾兵正砍在祖茂腿上,祖茂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大荣小心!”孙坚急忙要提刀去救祖茂,但是有一名黄巾兵挡在了孙坚面前,而另一名黄巾军则砍向了倒在地上的祖茂,孙坚此时睚眦欲裂,但是却无可奈何。
眼看祖茂要被这名黄巾军砍死,这时一枝铁脊蛇矛架开了这名黄巾军,原来是程普赶了过来。只听程普喊道:“文台,先扶大荣下去,这里有我呢!”
终于到了天黑,黄巾军鸣金收兵,城上的人将死在城头上的黄巾军扔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