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补天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端阳听得入了迷,虽说把蝌蚪喝进去那一段,有点不那么舒服,总的还是挺稀奇的。
安门栓从没有这样亲近地跟一个女人对面坐着说过话。对家乡的回忆,像一盆温墩水,将他粗糙的心,泡得柔软起来。
我给你些独头蒜瓣,生的蒜苗粗壮。“炊事班长拿出自己攒的”私房“——这是他在几麻袋蒜头中精选出来的。对于一向悭吝的炊事班长来说,这是很盛大的情意了。
独头蒜剥去紫皮,个个硕大莹白,像是小号的水仙头。朱端阳找来乳白色的方形治疗盘,将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里面,淋沥上温水。白天,将它们捧到窗边晒太阳,夜里,双层玻璃也挡不住昆仑山的寒潮,就得搬到炭炉前,不远不近地焐着。独头蒜最先长出白蚯蚓般的根须,纠缠成一层网垫,牢牢铺满瓷盘底,拼命地吸取水分,终于在一天早上,齐刷刷绽出了一丛又一丛宝剑似的绿叶。
绿色!久违了的这生命的颜色!
昆仑山上的冬天,酷寒而漫长。上山的道路一旦被封死,这里就成了远离尘寰的独立雪国。国境两边的军人们,都拼全力为各自的生存而奋斗,所以极少有战事。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人们退回到原始部落时期,活着就是胜利,就是发展。御寒充饥,成为全部的生活内容。人类,原是热带森林中猿类的后裔,就其生理构造来讲,当是食绿叶水果为生的。雪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无论穿多少层羊皮的大衣,铺多少层狗皮的褥子,生命还是无可抑制地萎缩干瘪下去,人们都无精打采的。朱端阳因为不吃羊肉,各种维生素缺乏的症状,便格外明显。指甲翻翘,头发断裂,嘴唇像兔子一样,永远裂着长不拢的口子。她发疯似地想吃绿叶蔬菜,想嚼能将牙齿和舌头都染成绿色的草芽,让绿色的浆汁顺着嘴角流下来……绿色,在银白色的雪原上,只是一个梦。以至于朱端阳看见自己和别人的绿军装,都想用牙齿咬一咬。军装为什么要是绿的?在昆台山上,这是一个恶毒的嘲弄。什么颜色的军装都可以,只要不是绿的。可以是白的,和千年不化的冰雪一个样;可以是褐色的,被山风吹掉积雪后裸露的山岩,就是这个颜色;可以是蓝的,昆仑山不发怒的时候,天可以蓝得像海一样深沉。唯独不要绿,这是昆仑山亘古未曾有过的颜色,它除了留给人们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外,再就是对故土深深地怀念。
现在,终于有了一缕绿色的生机了。朱端阳爱若至宝。战士宿舍里十分拥挤,她便把蒜苗做到化验室。
“工作间摆这个东西,恐怕影响不好。来来往往人多,不要叫人说这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徐一鸣不赞成。
“这又不是花,是菜!”朱端阳不服气。
徐一鸣没有再坚持。绿色,实在是太招人喜爱了,化验室内平添了勃勃的生气。
蒜苗长得高了,蒜头内的养料不敷应用,便像发育过快的孩子一样,倒伏了。
“这可怎么办呢?”朱端阳愁容满面。
“该剪吃了。这原本就是菜。”徐一鸣说。
“谁也不许吃!吃了,到哪儿再看绿呢?”朱端阳的态度很坚决,俨然蒜苗的保护者。
徐一鸣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些蒜的辛辣清香。想不到这姑娘这么心重。“那就上点肥吧。”
“上什么肥呢?”朱端阳看了看莹白粉嫩的蒜瓣,不无紧张地问。她自然想到了常用的人粪尿,只是那样一来,纵是不倒伏了,可也不能观赏了。
“化验室内难道还缺肥料吗?”徐一鸣果然这样说。正好一个病人送来了大便标本。
朱端阳独自给病人化验,赌气不理她师傅,这不是明明想害她的蒜苗吗!
“给。这是尿素。高级肥料,不过千万不可放多了。”徐一鸣从试剂架上取出一个药瓶,又补了一句:“可惜我这是‘分析纯’等级的试药。”
朱端阳开心了:师傅并不像外表上那么冷漠无情。
第七节
春节快到了。
可诅咒的节日啊!自从封山断路之后,昆仑骑兵支队的所有将士,便再也接不到家人的片言只字。游子们像断线的风筝,思念之情像昆仑山的冰雪一样日益加厚。过年的气氛炉火一样炙烤着人们,冰冷的思念融化了,流进每一颗年青的心。
年三十可怎么过呢?太难熬了。无论多么铁石心肠的军人,都会在这一刻,想起家乡,想起童年,想起母亲。
安门栓深刻地洞悉这一切。他是老炊事班长了。知道唯有吃的乐趣才能冲淡痛苦。刚过腊月二十三,他就开始筹措除夕夜的饺子了。
面粉虽是统一标号,但似乎多少总有区别。
炊事班长不厌其烦地拆开面粉袋缝线,用蒲扇大的巴掌各窝出些面粉,在太阳光底上晃着。
“你说说,是这搭的白些,还是那搭的白些?”安门栓问朱端阳。
“我说,是这搭的白些。”朱端阳调皮地随手一指,学着安门栓的腔调。
鬼女子!
安门栓虽说自觉着还是那搭的白些,仍将朱端阳挑中的那袋面挽上个记号,浮搁在一旁,预备年三十用。
“脱水菜。你说绵软些好呢,还是嫩生些的好?”安门栓又回过头征询。
“脱水菜脱水菜!一年四季吃脱水菜!我讨厌脱水菜!软的硬的都不吃!再吃下去,人都要变成脱水菜了!”刚才还好好的,一提起吃莱,朱端阳突然爆发了。
有什么办法呢?什么菜都没有,脱水菜还要算好东西呢!脱水莱是个谜。好端端的青菜,根茎叶都在,单单失去了水,就变成了另外的东西。你还给它水,甚至比它失去的还要多,脱水菜却再也不会复活为青菜了。好像有什么精灵,鲜菜的灵魂,随着水漂走了,剩下的茎叶,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尸骸。
“那你说吃什么馅的呢?”炊事班长百般无奈地问。
朱端阳干张了张嘴,回答不出。
“我给你的蒜瓣,长好高了吧?”炊事班长突然想起来。
“徐一鸣给的肥料可灵了,现在都长到一尺半高了。”朱端阳立刻眉飞色舞起来。
“你养在哪儿?”
“原来在化验室,后来我们宿舍的同伴也要看绿,就又搬回去了。”朱端阳一点也没想到安门栓的问话,有何用意。
年三十在恐惧与等待中来到了。邻近部队有急诊,徐一鸣随医疗组出去了,朱端阳一个人化验,忙到很晚。
军队里吃饺子,是件大工程。安门栓把活好的面一块块切开,按照各个小单位的人头份,大致公平地分下去,分饺子馅的时候,就更复杂,人们拿着碗盆,嘻嘻哈哈地围着炊事班长,总想给自己多分一点。当兵吃粮,平日里都管饱,大过年的,难道还能让大家饿肚子吗?可安门栓真的不知从哪搞来一杆秤,斤斤计较地一份份给大家称。大家也真地为了秤头秤尾的高低,争执不休,临走时还要偷着从馅盆子里再捞走一把。一时间,炊事班里竟是从未有过的红火。
人们都在拼命找话说,不让别人安静,也不让自己安静。大家都在逃避瘟疫似地,逃避一个人独处的机会。
当朱端阳疲惫地推开宿舍门,这机会猝不及防地降临了。清洁整齐的女兵宿舍内没有一个人,显得空旷而荒凉。这是女兵们离开父母后,过的第一个春节,袁镇把她们请到科部包饺子去了。昏黄的灯光下,只有朱端阳和她小小的影子。紧接着,她又发现一件意想不到的祸事:白瓷治疗盘内碧青的蒜苗,被人齐根剪掉,残端沁出一粒粒辛辣微带绿色的水珠……
朱端阳立刻想到了这是惟干的。她冲出房门,急匆匆地朝炊事班赶去。
夜,真黑呀!没有风,没有雪,没有星星和月亮。昆仑山庞大黝黑的身影,像一床硕大无朋的黑被,将天地遮挡得严严实实。星星点点的灯火,在这大山深处的寒夜中瑟瑟抖动着,使人怀疑它们原本就不曾存在,只不过是人在极端孤独中的错觉。
朱端阳不由得站住了。她想一个人在冰冷的黑夜呆一会。她知道,在遥远遥远的内地,有一所灯火辉煌的温暖的房子,那里就是她的家……两行小溪顺着她周正的鼻粱流到嘴里。
“你呆在这儿干什么呢?我还以为是国境那边派来的特务呢!”有人打断她的思绪。
是尤天雷。他最近常到卫生科看病,且次次都开化验单,同朱端阳已经比较熟了。
“大过年的,还有那么多电报要送?”朱端阳搭讪着,迅速用手抹了一把脸。其实这有什么用呢?机警的机要参谋早看得一清二楚了。
“越是逢年过节,电报才越多。”尤天雷轻轻晃了一下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这算不得泄密,任何一个稍具军事常识的人,只要打开普通的半导体收音机,都能听到纷乱袭扰的电波信号,密密麻麻乱得像一锅粥。只有到了机要参谋那里,才显出它们庄严肃穆的本来面目。昆仑骑兵支队与军区无电话联络,关山重重,电话线架不过来。机要电报便成了唯一的通讯手段。在这个意义上说,机要参谋掌握着全部队最核心的机密,甚至比司令员知道得还要早,还要周全。各级指挥员在决定任何重大事件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征询他问的意见。机要参谋,是昆仑骑兵支队的骄子,尤天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电报里都写的是什么?”朱端阳好奇地问。整个冬天,他们看不到一张报纸,接不到一封信件。每天是一样的山,一样的天。出来进去是那几个人,一日三餐都是一样的脱水莱。刻板,单调,使人在麻木中衰老。无线电波是唯一将这独立雪国与外界联系起来的通道。朱端阳觉得尤天雷那个公文包里,装着一个新鲜的外部世界,有许多她不知道的信息……
这真是一个古怪而大胆的要求,触犯了兵家大忌。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这是军人的准则之一,朱端阳何尝不懂!但她忍不住,她想问一问。而且,在她那颗聪明的心里,朦朦胧胧感觉到——这个漂亮的机要参谋,即便不告诉她,也决不会训斥她,也许还会讲出一段风趣幽默的话。她实在害怕暗夜与孤独。
尤天雷为难了。“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这信条从他当机要员的第一天起,就融化进他的血液中了。保守机密,慎之又慎。他不可违背原则。
“电报里问咱们大年初一会餐,吃什么菜。”尤天舀编了一条不高明的谎话。
“你骗人……”朱端阳的眼泪唰唰地流淌下来。这么一句玩笑话,原是不至于动此干戈的。但姑娘们的泪,多半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蓄积起来,随便可以在一件小事上爆发的。
尤天雷慌了。他喜欢这姑娘。纵不能讨她高兴,也绝不能惹得她哭天抹泪。不就是想知道一下来电内容吗?她绝没有别的动机,也不会去报告印度当局。况且,只要不是直述电文,也未必就是泄密。
“我告诉你。”尤天雷压低了声音。朱端阳止住了哭泣。
“各级指挥机关的来电都有。军区、大区总部………”
“他们都说什么了?”
“让我们边防一线部队加强巡逻,提高警惕。一旦出现意外,要勇敢顽强地消灭敌人,守卫国土……”
这些话,从朱端阳踏上昆仑山的那一天起,就不知听到过多少遍了。此刻听起来,仍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激动传遍全身。
“报上说没说感谢我们在这里保卫祖国?”朱端阳有点不好意思,但她还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她想知道和平中的人们,是否惦记着他们。
黑暗中也能看见尤天雷露出了满口的白牙。感谢?密电码中也许有这两个字的编号,但尤天雷从未在报文中使用过它们。如果说前面的问题还情有可原,这一次可实实在在是幼稚了。调侃的天性又回到他身上:“现在快十二点了。我问你,去年的此时此刻,你在哪?在做什么?”
“在家……在放鞭炮………”
“这就对了。请问,那时候,你可想到要感谢我?”
“感谢你?”朱端阳一撇嘴:“那时候,谁认识你是谁呀!”
“去年的此时此刻,我也象现在一样,提着文件夹,走在这漆黑的路上,明年,也许还这样………”
尤天雷走远了。因为是夜间送报,按规定必须配戴武器,他的背影,比白日显得更威武。
保卫者与被保卫者之间,是一道鸿沟。一旦跨过,你就必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无论它是多么沉重。
走进炊事班的时候,朱端阳几乎忘记自己的初衷是什么了。安门栓正在用暖壶盖从轧面机轧出的面页子上,往下挤切正圆形的扁片,然后用它们包出些大而蠢的饺子。
“擀面棍呢?”朱端阳好奇怪。
“都叫大伙拿去了。”炊事班长沉闷地说。
“这么厚的皮,还不成了发面饼了?我去找个大注射器内芯,咱们俩一块包。”
安门栓感动地抬头看看朱端阳。“不用了。这些就够。想起家里人吃不上饺子,我一个人,也咽不下几个。”
这么大的人了也想家!朱端阳想起自己刚才的狼狈相,忙给安门栓宽心。“哪能过年吃不上饺子呀!别忘了现在是新社会!其实,就是旧社会,连杨白劳家过年,还有王大春给送的二斤白面呢!”
“你不知道,俺们那儿收成不好……”安门栓停了手里的活计,怔怔地望着窗外。好象他有什么特异功能,能透过无数堵墙壁和山恋,瞅到他家乡的场院似的。
“别瞎操心了。半年前就封了山,没见家信,你怎么能知道收成不好?收音机里不是说你们家乡是大丰收吗?”每逢说到收成之类的事,从农村入伍的兵,神色便格外庄重沉郁,朱端阳自知没有插嘴的份。但这一次,她觉得自己的话很有说眼力。
“你咋能光听喇叭里的!”安门栓奇怪,别的事上挺机灵的巧女子,怎么这事上却弄不明白。
“那你从哪儿知道的?”朱端阳不服气地反问。
“俺是从喇叭里听说的。”
真稀奇了。炊事班长八成是想家想糊涂了,怎么说话都颠三倒四的?朱端阳劈手夺下安门栓的暖壶盖:“我看你别吃饺子,叫医生给你开点药吃吧!”
“你听我细细说。喇叭里是不是说黄河下游今年没闹大水?”
“说了又怎么样?你们家在黄河上游,碍着下游什么事了?告诉你,喇叭里这会还在说,太平洋上刮台风呢!”
“刮不刮台风,对俺们那搭倒是没啥影响。”安门栓听不出朱端阳的揶揄之意,很认真地反驳着,随即又陷入到深深地愁苦之中:“俺们那儿缺水。只有靠老天爷下雨。哪年黄河发大水,俺们家乡才能有收成。越是百年不遇的洪水,越是丰收……”
朱端阳说不出劝慰的话来。在她过去短暂的生涯中,不知道中国还有如此贫瘠的地方。她以为昆仑山就是苦中之最,哪想到在有些人眼里,这也是天堂!
过年的钟声响了。
式样繁多的饺子(如河南的扁饺,山东的挤饺)出笼了。高原上的水不足八十度就开,无法煮熟这种古老的全封闭结构食品。炊事班长是在笼屉上抹了层油,将饺子蒸熟的。
各小集团的饺子,上笼时是标记好分开码放的。不想出锅拣抬时,全乱了营。人们混乱地抢抬着,活象一群乌合之众。当然,手下也还留情,给后来的人多少留着一些。轮到女兵们去拿饺子时,才发现她们包的饺子,已全都被别人拿走了。女孩子们的饺子包得很规矩,小巧玲珑的,很容易识别。也许,饺子馅虽是一样,女人包出的饺子,更有一番风味。女兵们吵闹起来,饺子不够吃。于是男兵们又各自将自己碗里的饺子拨出来。结果汇到一起,三个班的女兵也吃不完。
安门栓扯扯朱端阳,暗地里递给她一碗饺子。包的很精致,象是小羊羔的耳朵。真不知他那簸箕大的巴掌,怎能做出这等细活。
馅虽说也是脱水菜的,但搀进去的蒜苗,明显比大锅饭的多。
朱端阳这才记起兴师问罪的事,却终于什么也没有说。
她给蒜苗的残基又施了肥。可能是求生心切,浓度过高,效果大得令人惊骇。蒜苗先是滋生出瘤状的叶子,然后便狰狞地疯长,颜色也成为一种无法解释的青紫色。不但没了观赏价值,连吃也不敢了,只得扔掉。
第八节
“安门栓是我接的兵。”尤天雷坐在化验室的白色转椅上,等待他的化验结果。
朱端阳相信。尤天雷虽然年轻,但军队里的辈份是以军龄来衡量的。所以机要参谋可以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
“接兵的时候,我们住在他们公社招待所。吃完饭,我把碗往桌上随手一搁。站在一旁的服务员,把碗拿过去,伸出舌头往碗里左右一舔,碗就算刷干净了。摞在一起收好,下顿盛上饭再给你用……”
“真会瞎编。”朱端阳放下手中的操作,好气又好笑。
“谁骗你?这是真的。所以,以后逢到吃饭,我事先把解放帽檐偏到一边去。一则是提醒自己别忘了饭后舔碗,叫人老百姓顿顿给咱舔,怪不好意思的。二来是舔的时候方便些,要不弄个满脸花,多不美观!”尤天雷坐着自转椅转过去,又转回来。
朱端阳不由得有些心酸,不愿被人看出来,便慢慢地晃着试管。
“要不是安门栓家弟兄好几个,我根本不收他当兵。他们家乡缺水,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小伙子走了,没人下涧里挑水,生活就难维持了。”尤天雷这句话可是肺腑之言。早知有今天,看起傻大黑粗的炊事班长竟成了不可小觑的对手,他说什么也不会收安门栓当兵的。
朱端阳自然想不到尤天雷的这许多心思。她只是想多知道点炊事班长的情况,便催尤天雷再讲。
“安门栓坐上汽车。一到中途休息,他就第一个跳下车,直着嗓子对着车上叱喝:”还不快下来,让汽车歇息歇息……‘安门栓的舌头,伸出来够得着鼻子尖,这都是从小练舔碗练出来的……“尤天雷讲得兴起。说实话,看到朱端阳对安门栓的身世这么感兴趣,尤天雷心里颇不受用。但他觉得与其让朱端阳四处去打听,倒不如自己这样详细介绍一番。他相信自己具有足够的优势。
果然,朱端阳被炊事班长的轶事逗得咯咯笑了起来。她想得出安门栓滑稽憨厚的样子。
一直背对他们朝窗外凝视的徐一鸣,突然回转身,用很犀利的目光扫了尤天雷一眼。说道:“你出去一下。”
尤天雷站起身。不管怎么说,这里是化验员的领地。刚才的说笑略有点过分,骗骗小姑娘可以,他忽略了旁边还有一双老练的眼睛。
“不是说你,尤参谋。朱端阳,请你把病房的化验单处理一下,这份标本我来做。”徐一鸣的口气很平和,却不容置疑。
朱端阳出去了。屋内留下两个男子汉。空气骤然间紧张起来。
“尤参谋准备调到后勤部供职了吗?”徐一鸣的问话暗藏着某种潜台词。
尤天雷一时还估不准头发少白的化验员是何动机。徐一鸣是朱端阳朝夕相处的师傅,尤天雷不想同他搞僵。多一个不时说自己坏话的人,总是不利因素。他镇静地一笑:“起码目前还没这种打算。”
“那为什么对一个炊事班长这么关心呢?”徐一鸣的话虽一般,分量却不轻。尤天雷必须解答他对安门栓虽说都是事实,却并不那么友好的描述。
机要参谋迅速判定了形势。从对方略带嘲弄的语气中,他知道外表不露声色的化验员,实则对他的心思洞若观火。他感到有点狼狈,但旋即又镇定下来。这没有什么好遮掩的。索性挑明了。真正的军人,喜欢直率。
“我看出炊事班长看上这姑娘了。我给他们泼点凉水。”
“等到火灭之后,你再点起一堆新的来。我说的对吗?”徐一鸣紧逼住问。
“我……没有那个意思。战士服役期间不许谈恋爱。这帮女兵们上山后,领导曾三令五申这一条,这你也是知道的。”尤天雷说的并非违心之谈。他并不敢想象现在就同朱端阳谈恋爱,只是希望她对自己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而不要被旁人捷足先登了。
“我自然记得这条军规。只是尤参谋近来常常光顾我这个小小的化验室。几次抽的血加起来,只怕比挂次轻彩都多了吧!”徐一鸣冷冷地戏谑着。
“这是因为我一直生病。”对这个问题,他早就备有现成的答案。
“有没有病,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我说了算。你说对吗?”徐一鸣轻松地从试管架上抽出两管半凝固状态的血浆:“尤参谋,请看好。这是你的血液标本。”他拿着试管对着阳光晃了晃,血色纯正而鲜红。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到污物桶前,踩动脚开关,将试管丢了进去。
“你……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工作!”年青的机要参谋倒不是吝惜他的血,觉得人格受到了蔑视,愤慨地质问道。
“我正是为了能够安安静静地工作。”徐一鸣冷漠地望着他。
尤天雷快速恩忖着:化验员为何对我发这样大的火?难道真是为了替炊事班长抱不平吗?噢!对了,这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暗暗抱怨自己的粗心大意,他长期以来忽视了这个最潜在的敌手。化验员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具有优越的竞争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危险势必不断加大。自己每次进化验室,见到的都是楚河汉界,相隔甚远,谁又能知道这不是化验员的表面姿态呢!他急忙调整了思维方向,转守为攻道:“我就是一天往化验室跑的次数再多,也不如你们这样安安静静工作,呆得时间长!”
徐一鸣恼怒了。自受袁镇科长所托,他一直以朱端阳的保护人自居,现在,这火竟烧到他头上来了,他极想剖白自己,绝不曾存非分之想。但都是未婚男人,这表白又能有多少力量!
他迟疑着。尤天雷咄咄逼人地望着他。朱端阳的身影已从远处走近。
“尤参谋,你我都是男子汉。你记住我的话,我徐一鸣,绝不会娶朱端阳做老婆的!”
“此话当真?”尤天雷反问。
徐一鸣没有重复。真正说话算话的人,是不喜欢重复的。
尤天雷不得不佩服这勇气。他不敢说,也不能说。人,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爱情是一件很严肃郑重的事,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不会轻易放弃这种权利。但是,他可以等到女兵们服役期满。只是在这期间,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感情这东西,可是最易变化的。况且就是徐一鸣,横生变故的可能性,也绝非一点没有。情场也同战场,是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的。
狡智的机要参谋立刻想到另一个主意:“徐化验员,我佩服你的为人。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怎么样?”说罢,从内衣口袋的皮夹里,抽出一张相片。
姑娘很漂亮。徐一鸣看也没看,冷淡地说:“这么漂亮的姑娘,还是留给你自己吧!”
“你他妈混蛋!这是我妹妹!”面孔白皙的机要参谋粗鲁地骂起来。
徐一鸣发现自己唐突了。机要参谋是聪明人,今天的交锋,足以使他有所收敛。他把相片还到尤天雷手中。从以前化验的记录本上,查出尤天雷上次检查的结果,抄在这次的化验单上。
“拿去给医生看吧。别发这么大火,咱们不是还打算做亲戚吗!”
朱端阳走进来,恰好听到这最后半句话,不由得抿起嘴一乐。“看来自己还担心他们会有口角,完全是多余的,她希望大家都快活亲热。
徐一鸣的心,紧缩得疼痛起来。
他怕见这微笑。直到这时,他才深切地感到自己失去了一样多么宝贵的东西。他一直在心中替自己辩解,说自己对她的关心爱护,完全出自一种同志式的友谊。当真的决定永远同她做同志时,他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自欺欺人。现在翻悔,也许还来得及,况且这种允诺,本身并没有约束力。没有什么能约束一个成年男子对他所爱的姑娘的追求,除非他自己。但徐一鸣不会翻悔。他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他。昆仑山是一座雄性的山,昆仑骑兵支队是一支男性武装集团。阴差阳错,来了一个班的女兵。对于这样一片广阔的土地,实在是杯水车薪。袁镇科长的决策是正确的,把女孩子们保护起来,让她们象天上的月亮一样,每个人都可以仰头看见,每个人都不能据为己有。边防线不是内地的公园学校,哪里都可以乱,昆仑山乱不得。倘自己同尤天雷争执起来,千里边防将传为笑谈!这是军人的耻辱!他答应过袁镇,他不会食言,今天,他又答应了尤天雷,他同样不会食言,女人,对军人来讲,应该是一个被遗忘的字眼。昆仑山上来了女人,这是命运开的玩笑。不要纠缠在这个恶意的玩笑中。快去走历代军人走过的路吧。在家乡寻一个老实本分的婆娘,上侍父母,下育子孙,自己才可安心戍边。军人已经做出了众多的牺牲,无非是再多一点。虱子多了不痒,帐多了不愁。徐一鸣说话是算话的!
徐一鸣觉得自己很高尚,但是他忘了,在做出这种决定的时候,朱端阳会怎样想?
第九节
春天到了。假如一定要在昆仑山上划分四季的话。
春天的唯一标志是道路开封。军区并没有忘记当初派女战士们上山的目的,明令她们到一线哨卡去巡回医疗,同对方的女兵一比高低。
内地的人,以为西部是边疆,西部的人,以为昆仑山是边疆。真正到了山上,你才知道距离国界还远着呢!
但这一次是到一线的前卡去。近到用肉眼看得到敌人,当然敌人也看得到我们。军区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前面就是国境线。
朱端阳焦急地等待着,等待一种并乎寻常的感觉。没有,什么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山,一模一样的冰河,甚至连对面山上敌人的岗楼,也建造得同我们大致相同,只不过略低一点。地图上那条鲜红的未定国界线,无声无息消失在绵延的山岭中。
女兵们在等待一个好天气。连日大雾,十几米外使一片混饨,自然是不宜展示的。边防站粗野的士兵变得腼腆文雅起来,以至他们彼此相处时,都觉得对方好象变了一个人。不过骂起领队来的尤天雷,还是同仇敌忾,觉得他实在艳福不浅。
尤天雷正在同一个偶然闯进营区的老者交谈着。他们说着一种奇怪的语言,连站上的翻译都听不懂。这是尤天雷的过人之处,他对昆仑山上众多的边地语言很有研究。
看不出老人究竟有多大年龄。灰白的头发与灰白的胡须毛碜碜地纠结在一起,黑眼珠洞穴般地在其深处闪着幽暗的光。斜披一件用黑耗牛线连缀起的皮衣,脚下是整张羊皮卷成的筒靴。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看得出他要到哪里去。他双手合掌,念念有词,目光飘缈地注视着极远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