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明珠-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成为父皇那般英明神武的君王。对于外祖母的点拨,他微微失望的同时更多的是松口气,离开京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一切,但从此避开争斗,他是愿意的。唯一可惜的是,他终究是不孝了,枉费了母后对他的用心栽培。

想到这,定王定了定神,复又恭敬的说道。“父皇,二皇兄即将就藩,儿臣也不宜再留在京城中,儿臣也请求就藩,”深深吸了口气之后,郑重其事的说道,“儿臣知道母后为了儿臣做下了不少错事。还请父皇念在夫妻情分及儿臣的面上,饶恕母后,儿臣就藩之后,定会用心打理属地,不让父皇忧心。”

充分的表明了自己已无争储的心思,希望父皇念在母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保留皇后的体面尊荣。

昭宗帝丝毫不惊讶定王提出就藩,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你确定了吗?”

定王深深的吸了口气,说不出心中的滋味来,“儿臣。心意已决,还请父皇成全!”

原来说出自己心中的话,并没有自己想象那般难,只是,母后,儿臣注定要辜负您的用心了。

昭宗帝微微拉动了嘴角,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定王,看的定王头皮直发麻,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昭宗帝才淡淡的说道,“朕明白了,会与礼部商议此事,无事,便退下吧。”

定王刚要躬身告辞,又听到昭宗帝的补充,“皇后抱恙,不适宜请安,待皇后好些之后再进宫吧。”

定王心一紧,知道昭宗帝这是不让自己进后宫看望母后了;但母后若知晓自己亲口提出就藩之事,怕是母后雷霆大火要殃及不少人吧。这样也好,定王想着,可以先避开些,如今,他可真是怕了母后,就怕惹了父皇,他远在封地上,根本帮不到什么忙。

压下烦乱思绪的定王离开上书房之后,条件放射般要去承恩伯府,但想到承恩伯府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了,此时也不适宜打扰,叹了口气,让马车掉头回了定王府,到了定王之后,第一反应也是去表妹侧妃的院子,若是表妹知道自己开口就藩,怕又是要哭哭啼啼了,让自己去求父皇,不要就藩……

想到这些,定王觉得无比的头疼,最后还是决定去了王妃杜氏的院子,听得定王过来,杜氏有些惊奇,到底掩住了眼底里的雀跃与复杂,面色如常的迎了上去。

定王将事情讲了一遍之后,杜王妃的眼里飞快的闪过一抹惊诧,想不到皇上居然为自己说话,想着,觉得这些时日来的委屈都值了。

杜王妃年纪并不大,虽然幼承庭训,教养、谈吐、眼界、见识皆不俗,到底还是花样年华,为新妇时日不长,听说要远离京城是非圈子,真正能当家做主,到底还是有几分的雀跃。

出阁之前,她就明白,定王无可能登上帝位,哪怕皇后娘娘为此上蹿下跳、四处活动,只要有皇上在一日,定王都不会有机会;就算哪天皇上驾崩了,以皇上的手段,肯定会提前安排好,何况皇上正值壮年,起码还有二十年,那时候皇子都长成了,皇上也有足够的时间培养自己中意的继承人。

ps:

每天登陆一次,看着越来越少的点击,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的评论,小懒说不出心中的滋味来,毕竟原因都是在小懒身上。

写到现在,小懒也觉得找不到最开始的感觉了,文也朝另外一个方向在发展,不过小懒还是表扬了自己一把,作为一个做事没有耐心的人,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写文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中途有很多次都想过放弃。

不管最后有没有人看,小懒还是要给一个结局,文文差不多还有几万字就完结了。

谢谢一直支持我的人,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继续支持!

第三百五十六章

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定王自然不会发现杜王妃脸上的期待和向往,以及解脱和轻松,絮叨的说完了之后,杜王妃第一次主动握着定王的手,倒是把定王给吓了一跳,着实是三日回门之后,母后派遣的嬷嬷想要给杜王妃下马威,却被定王妃将了回去,也因此在王府中树立了权威,就算自己后来娶了表妹侧妃,也丝毫没动杜王妃在府中的威势。其实真正说起来,定王对杜王妃是敬畏多过夫妻情分。

放开隐忧的杜王妃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定王的不自在,她没有多做理会,有理有据的分析起目前的形势来,对比了一下就藩的好处。

这让原本提出就藩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定王顿时舒服起来,他虽然没有多大的才干,但有自知之明,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和手段驾驭臣下,虽然不愿意承认,若不是有王妃在,他恐怕连个王府都打理不好。

就如同王妃所说的一般,离开京城去了封地,未尝不是件好事,起码不用再胆战心惊,就怕不小心中了圈套,落到不如如今的地位,而且,自己主动开口提出来,父皇肯定会有补偿,日后不能哪一位兄弟登得大位,以自己知情识趣,相比日后也不会为难自己,为了声誉,恐怕还会多多笼络自己,总比在京城里孤军奋战去争夺一个没有可能帝位要强得多。

定王对熊皇后的愧疚也减少了不少,难怪外祖母一听自己提起母后,脸色就难看的多,从王妃话语中可以得知,怕是外祖家遭受这一劫,与母后在后宫中所作所为不无关系。

这样也好,自己远离了京城,没有了指望的母后才能明白。

豁然开朗的定王顿时轻松了不少,看向杜王妃的眼神也柔和了不少。难怪父皇执意指杜氏为自己的王妃了,表妹确实不及,父皇,到底还是顾念了自己这个儿子。

定王离开之后。阿离从正好朝上书房走来,瞧见了定王的身影,多看了两眼,在小福宝的小心提示之下,径直进入了上书房。

阿离将自己写好的折子恭敬的递给了昭宗帝之后,垂手低眉顺眼的侍立,等待昭宗帝的点评。

昭宗帝看的很仔细,眼神中露出了赞赏,阖上折子,眉宇间恢复了一贯的严肃。“就这些了?”

阿离吞了吞口水,头低的更加厉害。

昭宗帝指了指书案上高高的一堆折子,“这都是关于福建贪污案的折子,你十日之内必须看完,再给上份折子上来。”

阿离看着厚厚的一堆折子。顿时就有些傻眼,但很快就低头,恭顺的说道,“儿臣遵旨。”

昭宗帝书房里专门辟出了一处作为阿离的书房,小福宝把折子送进去之后,阿离坐在书案后,明显消瘦了不少的脸颊。露出了几分痛苦之色来。

盯着折子看了好一会儿,最后认命的拿起一本认真的研究起来。

昭宗帝中途进去看了几次,看到阿离聚精会神的模样后又默不作声的离开。

孙耀瞅了昭宗帝好几眼,看着与昭宗帝越来越像的洛王,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情,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皇上,洛王如今虚岁算起来还不到十岁,您如此严苛的要求洛王,洛王只怕吃不消啊。”您对洛王的用心奴才是清楚,万一。要是弄巧成拙了怎么办?

昭宗帝抬眸看了一眼孙耀,孙耀连忙的低下头,不再说话,昭宗帝若无其事的又打开一本折子,“朕若是不对他严厉些,将来他要面对的还要严苛。”

严厉,皇上,您这是在谦虚了,这哪是严厉啊?孙耀又瞅了好几眼,分明是拿了先帝那一套来对付洛王殿下,不,您可比先帝的要求还要高了不知道多少。

看着儿子肥润的脸颊慢慢的瘦下来,原本还有些可爱,现在完全脱落成锐利英气了,一个恍然,就以为看到了小一号的皇上。顾明珠是叹气又叹气,连太后都没有说什么了,她又能说什么呢?

想着身体好不容易好了些,自己应该下厨亲自做点东西补偿下,省的儿子日后跟皇上完全一个脾气,她还是喜欢飞扬洒脱的儿子。

顾明珠虽然娇生惯养,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不代表她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从前跟顾老爷子在游历的时候,也学了几道拿手菜,虽然做的机会不多,好歹还能记住流程,再不济也有山柏指点,不至于难吃到食不下咽。

虽然有御膳房精心准备的御膳,昭宗帝习惯了乾清宫小厨房做的菜肴,御膳房的御膳大都时候只是个摆设。

原本阿离都是在寿康宫陪李太后用膳的,昭宗帝跟李太后说了一次之后,李太后就不再留阿离在寿康宫用午膳,除了特殊情况外,阿离都是在寿康宫用午膳。

昭宗帝素来寡言,阿离虽然跳脱,也不敢在昭宗帝面前耍宝,父子俩一起用膳的时候,发挥了食不言的最大特色;但要是顾明珠在其中,又要相提别论了。

昭宗帝和阿离这对父子正在用膳,关雎宫的王成恩过来,倒是让昭宗帝惊了一下,以为顾明珠发生了什么事情,平素顾明珠从来不会派人去乾清宫,就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阿离的一颗心也是吊起来的,看到满面笑容的王成恩说是皇贵妃亲自下厨准备了两道小菜给皇上和洛王的时候,阿离特意看了好几眼昭宗帝。

昭宗帝只有在顾明珠面前才会放开自己,在人前的时候都是极好的掩藏了自己的真实,面色虽然一片漠然之色,心里却极不是滋味。

明珠从来不会主动下厨,一般她主动下厨,要么是自己的生辰,要么她心情极好想找点事情做,要么她惹了自己不开心想要讨好自己,从来都不会想着自己政事繁忙,多多关心自己。没想到阿离跟在自己身边没多长时间,她就想着给儿子下厨了。

昭宗帝看到菜色的时候,心里的郁闷到了极致,他难道还看不出来全都是阿离喜欢的菜式。

阿离倒是露出了几分本性来,雀跃的欢呼了之后,马上夹起一筷子想要塞到嘴里,敏感的察觉到昭宗帝的脸色有些不好,机灵的将菜肴放入了昭宗帝的碗中。

昭宗帝的脸色依旧平静的看不出波澜,只是筷子的次数落到顾明珠做的菜肴碗中的次数多了不少。

阿离的扒饭动作也快了不少,昭宗帝每一筷子下去,菜就少了不少,他要是不加把劲的话,他根本就抢不到多少。

顾明珠做的几道小菜,除了送去乾清宫之外,还带了一些去寿康宫,陪李太后用了午膳,服侍李太后午睡之后就回了寿康宫。

从寿康宫回关雎宫的途中,顾明珠又遭遇了“不速之客”拦路,照理说,顾明珠是想置之不理的,只可惜这次来的人实在是不好惹的——熊皇后。

进宫十多年了,顾明珠跟熊皇后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多,但是熊皇后对自己的态度是越发的充满敌意,顾明珠不是傻子,能明白熊皇后每次看到自己时,眼里闪过的刻骨的恨意和杀意。这宫想要除她而代之的人太多了,她不想理会也不愿意理会,她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

反正宫里没少说她眼高于顶,仗着太后和皇上的宠爱,不把皇后看在眼里,看到来意不善的熊皇后,顾明珠是真心的不想跟她打交道。

熊皇后本来是想拦住顾明珠的仪驾的,可惜还是让顾明珠生生的从她眼前离开,熊皇后胸腔中的怒火烧得她满脸通红,且看你得意几日,本宫今日所承受的屈辱将来全部回报在你儿子身上。

其实熊皇后本来是不想给自己找难受的,但是宫里如今能帮忙的就只有皇贵妃顾明珠了,好不容易做足了功夫劝住了自己,因为顾明珠的态度,彻底的嫉恨起来。

李太后年岁有些大了,午睡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半个时辰,醒来之后,寻雪自然将熊皇后想要拦住皇贵妃的事情讲给了李太后听。

李太后听完之后,脸色有些难看,最后转动佛珠,念了两声“阿弥陀佛”,才感慨万千的说道,“这人啊,一旦有了欲念,就会陷入魔障。难怪前几年开始,姐姐就瞧不上皇后,如今她这做派,哪还有皇后的气度和从容。”

寻雪端了杯茶递给李太后,叹道,“皇后娘娘起初瞧着是不错,虽然见识、谈吐不够,但知分寸、贤良宽厚,也足以担起皇后仪态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心狠手辣起来,一桩桩事情做得连奴婢都心惊不已。只是可惜了定王,小的时候被皇后娘娘拘的极紧,养成了如今软和弱懦的性子,一身气势连陈国公都不如。也难怪了,当年庐陵公主处在那样的境地上,人缘都要比遂安公主好得多。如今庐陵公主有喜,也不知道何时能听到遂安公主的好消息。”

也不怪寻雪如此说,遂安公主自从远嫁柳州之后,据说跟青阳候世子同房的次数屈指可数,已经惹了青阳侯夫人的不满,奈何公主的管教嬷嬷是皇后娘娘精心挑选的,而管教嬷嬷素来是极其看重规矩之人,遂安公主性情比定王好不了多少,比定王还要软弱,可以想象,遂安公主的日子过得如何。

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太后冷哼了一声,“以皇后的性子能教出多好的人来?遂安性情不错,就是太过软和,耳根子也软,肯定是被人捏在手中的,要不把派过去的管教嬷嬷给打发了,皇后以后哭的机会多得是。皇上倒是替定王选了个好王妃,就是看定王能不能立立起来了,哎,儿孙都是债,还是只有阿离省心。”李太后叹了口气,又开始担忧起来,“也不知道阿离长大之后,会选个什么样的女人,阿离跟皇上的性子一样,别到时候死心眼的认定了人,哎哟,真真是愁死个人了。”

踏春抿唇一笑,“娘娘,五皇子还小,再说了有皇上,怎么可能由着五皇子的喜好来,您啊,还是多宽宽心才是。”

“就是这样,哀家才要担心,”李太后忧心忡忡的说道,“别看阿离能说喜笑的,实际上的脾气跟皇上一个样,有明珠在中间调和,父子俩才不会有矛盾在,若是没了明珠,这以后……”李太后的眉头蹙起,十分的担忧。

寻雪和踏春对视一眼,寻雪说道,“娘娘,五皇子是个孝顺的,不太会跟皇上对上。”以皇上强势的手腕,若是五皇子没有足够的能力,也只有听命于皇上的命。

李太后虽然欣喜顾明珠身子日渐好转,但想到一两年后面临的情景,就怎么也无法平和,每日在佛堂的时间都多了些,祈求上天能发发慈悲。

第二日,定王当着文武百官的命提起就藩一事,比起汉王提及的吵的热火朝天,这次群臣是格外的安静。

能站在这里议事的臣子,又有哪个不是人精?宫里宫外一连串的事情下来,再蠢都能看明白,定王虽然是嫡出的皇子,却不是皇上心仪的人选。最最重要的是,定王什么脾气。他们还是能看得明白的,定王连一个定王府都搞定不了,又怎么能掌握整个大齐?

虽然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心,作为臣子。还是有基本的准则,皇上是难求的君主,心胸宽广,眼界开阔,雷厉风行,勤政爱民,沉稳宽厚,虽然气势凌厉,但近些年来,已然收敛了不少。却更让人看不透。

定王就藩一事,很顺利的达成了一致,同样提起陈国公虽然无王爷的爵封,好歹也是皇上长子,如今汉王、定王即将离京就藩。那么陈国公留在京城也不回事,湘王也快到了说亲的年纪,开府之后,是不是也要跟汉王、定王一样?

关于洛王,众臣很有默契的闭口不谈,就算他们提及了,皇上的态度先不说。首先第一关过不了的是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对洛王有多么的疼爱和偏心是众所皆知的,皇上素来孝顺,又怎么能违逆太后娘娘的意思呢?

在一番热烈的讨论之下,待得汉王长子、也是皇上第一个孙子周岁之后,陈国公、汉王、定王一起前往封地。至于湘王,待得大婚之后再就藩。

皇上的旨意下了之后,群臣对于湘王的婚事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更多的将目光投射在了洛王身上。

不出定王的意料,熊皇后得知定王主动提及就藩。而且皇上还答应了之后,后宫里的宫人都避着景仁宫,生怕被无辜的波及。

荷香听着殿内噼里啪啦的声响,惶惑、忧惧的看着心悠,“心悠,要不,请了定王进宫?”

只要定王出面,皇后娘娘应该会好些吧?荷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心悠淡然的看了看紧闭的殿门,摇了摇头,“恐怕有好一段时间,定王都不会进宫了。”

荷香惊惧之下,还是明白了心悠的话,看了看心悠,欲言又止,最后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她心里明白,有些话就算她不说,心悠自己也明白,皇后娘娘如今是在防着心悠了,她作为皇后娘娘最得用的人,自然要按着皇后娘娘的意思来。

心悠倒是很坦然,丝毫没有因为皇后的防备而失落过,一如她在景仁宫风头最盛之时的淡定自若,平和的处理手中的事物。

孔三贵将消息汇报给姚贤妃的时候,姚贤妃的脸色也变了些,她久居明瑟殿,不接触到外面,对于消息的把握仅仅来自孔三贵,对于事情的把握就只能看到局面,而看不到全部。

“皇后那边情况如何?”姚贤妃知道熊皇后可是把定王看做了眼中钉,诸事都在为他谋划,如今定王主动提出就藩,这对熊皇后来说,不可谓是重大的打击。

孔三贵低头,“熊皇后在景仁宫大发雷霆,命人唤定王进宫,这人还没出景仁宫,就被太后派过去的人给拦住了,说皇后忧虑太重身子不适,需要静养,不宜再处理后宫琐事,也停了后宫妃嫔和外命妇给皇后娘娘请安,将宫权都放到了淑妃娘娘那头。太后娘娘也没说皇后娘娘静养多长时间,宫里都在传,太后娘娘这是怕皇后娘娘一时神智失常会伤了定王。奴才还命人去打听了定王府的情况,还无消息过来,承恩伯府那边也有消息了,自从皇上申斥之后,承恩伯府就一直闭门避客,连定王侧妃求见都拒绝了,说是在下月中就举家搬回原籍。”

姚贤妃的眉头皱的更加厉害,如今的形势对她来说是越发的不利了,心里不禁开始有些担心,就算皇贵妃不在了,以皇上的手段和太后的偏心,就算有了苏雪尘的枕头风,想要把洛王彻底的打压下去,恐怕不是件容易事。

但是,姚贤妃很快又释然起来,世上哪有如此容易能成事的,当年先帝也不是花了十年的时间培养了皇上,只要有心,十年的时间同样可以改变皇上的态度。

皇上正值壮年,因为皇贵妃的缘故重视洛王,待得十年之后,洛王长成,皇上已然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那时候,就算她不做什么,想必皇上心中也会忌惮吧?以皇上自傲的性子,又怎么能容忍被人威胁。何况来自自己重视的儿子?

想到这里,姚贤妃不由得得意的笑了起来,皇上啊皇上,臣妾不做点什么。还真的对不上您对皇贵妃的一番厚爱。

想到这里,姚贤妃心中有了主意,将孔三贵叫到身边,低声吩咐了两句。

孔三贵难得有些惊讶的看着姚贤妃,目光微闪,欲言又止的说道,“娘娘,洛王身边,很难安排人进去。”

姚贤妃挑眉看着孔三贵,“此事不急于眼前。总能找到机会的,这事你多用点心思就行。”

孔三贵低头沉默了一下,最后恭顺的说道,“奴才会多注意的。”

姚贤妃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她相信孔三贵的能力。从来交给孔三贵的任务,他都完成的极好,自己也很能放心。

孔三贵在低头的时候嘲讽的勾起了唇角。

顾明珠听到陈国公、定王也要去封地的消息已经是好几天之后了,她正端着茶盏品尝白毫银针,银白点朱流霞花盏就从手中滑落,清脆的响声之后,顾明珠的衣服上也沾了不少的茶水。

等重新换好衣裳。顾明珠还有些不明白的看着怀蝶,“怎么好端端的定王主动提出就藩了?”

自从阿离一日日的晓事,宫里宫外的各种消息也不再像从前般瞒着顾明珠,顾明珠依旧是兴致缺缺,偶尔兴致来了才会听一听。

怀蝶重新命人端了杯茶放到炕几上,微微笑着说。“殿下,定王倒是有几分乖觉,若要是再留在京城里,恐怕处境也不怎么好。”

熊皇后视为最大威胁的汉王就藩,那么就更加无所顾忌起来。在熊皇后的眼中,相比洛王的受宠,汉王的威胁要实际的多。

顾明珠闷闷的说道,“只是可惜了杜王妃,要是去到封地,以定王宠爱侧妃的劲头,怕又是一战战争。”

顾明珠倒是见过几次杜王妃,对她的印象极好,年纪虽轻,却明白事理,头脑清晰,也懂得取舍,眼界和见识也不俗,照她说,嫁给定王是委屈她了。

怀蝶却不这么想,“殿下,定王再怎么宠爱熊侧妃,也不会越过了杜王妃去;而且,以定王软弱的性子,只要杜王妃占了理,定王也不会为难杜王妃。奴婢倒是担心熊侧妃,到了封地之后,没有皇后娘娘撑腰,日子恐怕也不会有多么舒心。”

对于熊皇后这个娘家侄女,怀蝶硬是没有看在眼中,在她的印象中,承恩伯虽然耳根子软了些,也没有多少的能力,但承恩伯夫人却是个聪慧机敏的,承恩伯世子夫妇瞧着也不错,怎么她们的嫡女却是如此的上不了台面?眼皮子浅不说,仗着几分小聪明就看不清形势,居然还敢背后诋毁关雎宫。

不过想想也明白,这个熊侧妃,小的时候就三天两头进宫,有了皇后的抬举,承恩伯府也不敢对这位贵女有不敬之处,后来又作为遂安公主的伴读,可以说是在宫里长大的。一个熊侧妃也就罢了,遂安公主脾气软是出了名的,要不是有公主的身份,怕是谁都能踩上一脚吧,定王就不说了,皇上的几位皇子中,还真数定王资质最差,连身份低微的六皇子都显得比定王有心计,会想着巴结受宠的洛王。

这其中的关节,怀蝶自然不会跟顾明珠说,宫里的消息一向都是顾明珠无聊是消遣,不能成为她生活的一份子,怀蝶很机敏的转移了话题,“殿下,这次五皇子随大爷去江南,看看奴婢准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可够?”

顾明珠的兴致很快就被怀蝶给转移开来,看到怀蝶准备的各种细小物件,顾明珠不由得扶额,“太多了,他这是去体察民情,不是去度假,准备几样必需的就行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怀蝶却不赞同顾明珠的看法,认真的说道,“殿下,五皇子从来都是娇生惯养的,这次不让带随身服侍的人也就罢了,这该准备的必须得准备。五皇子上次回来的时候,奴婢看着是真真的心疼极了,外头的饭食不讲究,小菜、干粮之类的一定是不能少的。还有殿下惯常用的洗漱用品必须得准备,那些乡下人都不用这些,口气难闻的很,而且不少小孩子身上都有虱子,这万一传到五皇子身上怎么办?听说这东西很难消除的。在外头不比在宫里,必备的药品也得准备好,宫里的药品外头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而且,外头也有不少黑心的大夫,到时候有了什么事情可怎么办?”

怀蝶的絮叨让顾明珠头大不已,在给儿子准备行李上,顾明珠难得的跟昭宗帝保持了一致,儿子既然是出去体察民情的,就得把自己扮作是普通人,而不是身份尊贵的皇子。要是身份暴露出来了,所有人都只能捧着他,他也就看不到真实的百姓生活情况,这样他出去还有和意义?

“就按本宫说的做,”顾明珠打断了怀蝶的絮叨,“让冰晴准备几身普通的衣裳,料子不要太好,其他的也不用准备了,大哥哥心中有数的。”

“殿下,”怀蝶微微有些不满,“您怎么能如此轻忽呢,当初奴婢随同您一起的时候,就算提前准备妥当,真正遇上事情的时候还是不够,江南是富庶之地,五皇子要是太普通了,肯定有不少人会狗眼看人低的,殿下,奴婢至今都没忘记一个小小的商人之女居然敢跟殿下抢饰品,当时要不是老爷子出面,殿下差点就吃亏了。”

顾明珠听得满头是汗。要是怀蝶不提,这么久远的事情她早就尘封在记忆中了,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怎么就是忘不了呢?

“怀蝶。阿离是皇子。”顾明珠心里叹了口气,淡淡的说了一句。

此话如同掐中了怀蝶的命脉,后面的话都说不出来了,怀蝶不满的盯了顾明珠好一会儿,见顾明珠没有半分的妥协,带了两分气离开。

眼瞧着离上书房越来越近,心悠心里直打鼓,她来上书房的次数并不多,每次来上书房都会特别的不安。

小福宝刚好办差回来,准备请示。心悠眼尖,瞧见了小福宝,急忙的出声,“福宝公公,请等等。”

小福宝回头。看到是心悠,眼神闪了下,笑容可掬的迎了上去,“什么风把心悠姑姑吹到这儿来了?”

作为昭宗帝的心腹之人,小福宝很清楚昭宗帝如今很不满皇后娘娘,但他是不会在面上露出一点来,不让人抓到蛛丝马迹。

瞧得小福宝丝毫没有看不起的意思。一如往常般不亲近也不疏远,心悠苦笑了一下,福了福身,“当不起福宝公公这身称呼。”

小福宝扶住心悠,笑容加大了几分,多了几分打量。“哎哟,心悠姑姑可别折煞咱家了,这让人看到成什么样子?”

小福宝跟心悠打交道的次数不少,相比熊皇后身边的荷香、菊香,小福宝对心悠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有之前的兰香对比,只不过她跟的主子,只能让小福宝闲聊的时候感叹两句。

心悠也不遮掩来意,直接点明了,“福宝公公,这次是真的有事求您帮忙,皇后娘娘这几日病的是有些严重了,求公公通报一声,让皇上瞧瞧皇后娘娘可好?就算皇后娘娘惹得皇上不满,到底夫妻多年。看到娘娘瘦得不成人形的模样,我着实不忍。”

小福宝心中感慨,果然是心悠啊,这话说的,丝毫跟皇后娘娘没有关系,完全是她一个在自作主张,不管皇上来与不来,都是她的责任。

小福宝叹了口气,“姑姑这话说,我也只是皇上使唤的小奴才,哪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也只能通报一下了,姑姑,其他的,我是实在无能为力。”

小福宝将态度表达的很明确,心悠苦笑了一下,松开了手,她也知道自己这是在为难了,诚意十足的福了福身,“如此,劳烦公公了。”

小福宝看了看心悠,长长的叹了口气,走进了上书房。

小福宝将事情汇报了一下,看了一眼孙耀,孙耀微微的颔首,将心悠的事情给说了。

昭宗帝阖上折子,没有看小福宝,直接看了一眼孙耀,似笑非笑。

孙耀被昭宗帝这一眼看的心里直发毛,但面上依旧挂着笑容,“皇上,这当头,皇后娘娘一病,宫里宫外也是有不少的流言。”

定王请求就藩,这本来就是一桩大事,皇后娘娘在这关头病了,皇上偏偏无所察觉般让皇后娘娘闭宫养病,直接在宫务交给了淑妃娘娘打理。这下子,流言就更多了,孙耀听着都觉得有些不像话,所以才没有拦着小福宝。

孙耀又使了个眼色,让小福宝先退下去,小福宝也知道有些话自己是不能听,老实的退了出去。

孙耀叹了口气,好声好气的劝道,“皇上,这些年都过来了,您怎么就在这关头忍不住了,皇后再不好,那也是先帝指婚的,这几年虽然做了不少的错事,也没能大到宗室不满,更何况,定王可是皇后嫡出,那些文官最重视规矩,只怕话头都会落到皇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