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攻略-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史湘云住着蘅芜苑,可是蘅芜苑是分配给薛宝钗的,她虽然和薛宝钗一样的客人,但是贾府人看来她就是在薛大姑娘房里借住的。现在薛宝钗走了,她就应该搬出蘅芜苑来了。

甚至薛宝钗本人也和李纨先说了,让李纨把史湘云接到她那里去住。明摆着就是说蘅芜苑是给我开放的,我如今走了,你没权利住了,我另外给你找个收容的地方。

这对心高气傲的史湘云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仅次于被薛宝钗抛弃这一条。

林黛玉虽然不知道薛宝钗和李纨说过什么,但是凭林黛玉的聪明和对这些人的了解,自然能推断出来。刚才的话,就是把这件事摆在了明面上。

你笑话我被搜了丫鬟,我还说你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不过依附于宝姐姐罢了。

林黛玉急了,攻击性也是强大的。

史湘云越想今天越不顺,就在一棵树下哭起来,晴雯顺着哭声就找到了。

晴雯于是好心安慰一下:“云姑娘你别伤心了,琴姑娘也不是故意反驳你的。林姑娘确实和我们府里三个姑娘一样份例的,这事也自然一样了。”

VIP章节 223、老时光

因为之前没有大观园的时候,那时候姑娘们还小,大家都住一起,比如贾府三春先是住在贾老太太的院子里,然后住在王夫人院子里,都是不太大的地方。

而作为客人的史湘云当然没有自己的固定房间,先是和贾迎春住,然后林黛玉来了和林黛玉住。

等修了大观园,而史湘云又在贾府常住了,王熙凤本来征求过史湘云的意见,是不是自己选个住处,结果史湘云提出和薛宝钗同住——顺便说一句,没提前征求过薛宝钗的意见的情况下。

王熙凤当然高兴了,多设一处,就要重新配套一套小丫鬟婆子,麻烦倒是其次,关键是成本可是不低的。于是忙不得的把史湘云塞进了薛宝钗房里。

现在薛宝钗搬走了,但是蘅芜苑到底当时说的是给宝钗的,如今宝钗不在,你史湘云一个人留在那里算什么?鸠占鹊巢?

所以从薛宝钗本人,到贾府丫鬟们都认为史湘云也应该搬出来。搬出来住哪里?薛宝钗的安排是让她跟着李纨住,因为李纨在贾府的职责就是管理贾府的姑娘,表姑娘们,所以收容史湘云是她的义务。

而老资格的丫鬟们,比如从贾老太太房里出来的晴雯,认为史湘云还应该按老规矩和林黛玉同住的。虽然这时候说出这话,不会让人听了很舒服,但是也是解决之道么。晴雯是这么想的。

可是谁都没考虑史湘云自己的想法,史湘云当然是个有想法的姑娘,要不当年非要投靠薛宝钗住的。

在史湘云的看法里。她不认为自己应该因为薛宝钗搬走,自己就也得离开蘅芜苑,沦落到没处住,靠李纨或者林黛玉收容的地步。

这时候史湘云就想了。当年我来的时候,凤姐姐也说给我单设一处院落居住的,是我想要和宝姐姐住。才推辞了的,怎么现在都认为我是依附宝姐姐住的?宝姐姐家去了,那蘅芜苑我就住不得了?

所以史湘云很委屈,非常委屈。但是委屈是没有用的,现在王熙凤病倒了,没法管这些事了。而她也知道她不能跑去和贾老太太要住处的。真要那样,贾老太太估计是让她跟着自己住了。

可是。先不说史湘云不想跟着贾老太太住,规矩又多,还得和薛宝琴那丫头同住,远不如在园子里舒服的。主要是那样的话,还不是一样被赶出蘅芜苑。然后被收容的,不过收容的从李纨或者林黛玉变成了贾老太太罢了。

去和王夫人说,算了,史湘云并不真的傻——好像也不聪明就是了。

这时候史湘云没有当年不过贾宝玉袒护林黛玉,不让她说戏子像林黛玉就闹着要回家的底气了,并不是因为她叔叔不在京城。

而是因为其实当时也没有,虽然当时她叔叔家在京城,但是如果她真的就那么回去了,不被婶子骂才怪呢。而且还会被婶子压住来贾府道歉,最后还得落到在也不能来贾府住的结果。

其实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没理,怎么说她也是侯门千金,而她婶子也不是真的像史湘云认为的那么刻薄,虽然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好太管束。但是起码的各种贵族小姐教育可是一点没漏的,要不以后嫁出去,可是史家的耻辱了。

就是为了史家以后的女儿们能顺利的嫁出去,也不可能不好好教育的。

史家总体来说对史湘云不算薄:应有的教育,社交活动,婚姻谋划,比比贾府的姑娘们,如果史湘云懂事的话,就应该懂。

可惜史湘云这姑娘的问题是,她只看见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比如她在贾府也不会和贾迎春、贾惜春比,只会和最得老太太宠爱的林黛玉比较待遇问题。

所以她只看见贾府的姑娘们,不用做针线,住着漂亮的房子,早早就不用上学了,天天作诗开席的玩耍。过的比自己舒服的多,就四处暗示叔婶刻薄了自己,让自己没能和贾府的姑娘们一样舒服。

她不会考虑,家里来了重要尊贵的客人的时候,贾老太太忽略贾迎春和贾惜春不让出去,而史家从没有这么对待过自己。也不会考虑,贾迎春这么大了,还没人上门求亲,自己可是早早就定下了卫家公子那个金龟婿。

她是个只看到自己不幸,然后以此为资本认为别人都欠了自己的孩子。不能不说薛宝钗慢慢对她冷落下来也有这个原因,那薛宝钗可是又精又滑的。

所以史湘云当然知道家里没人接,她绝对不可能不打招呼跑回家去的,这可是把贾府得罪透了的事,她可担不起。

那时候史湘云这么说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心虚要先占据被欺负的位置来反咬一口,另外一方面就是故意刺激林黛玉的——宝哥哥护着你又怎么样,你连个家都没有的可怜虫,我可是有家可以回的。

也正因为这个,薛宝钗开始拉拢她,多么好用的棋子啊,又阴又毒。不过后来发现史湘云就是对付林黛玉精明,这真的是更好。不过距离产生美,被迫和史湘云住在一起了,才发现——还是算了。

史湘云委屈是委屈,也知道于事无补了,不管她自己怎么认为她有蘅芜苑的居住权,可是贾府里其他所有人都不这么认为,她又能怎么样呢?这不是她家,是她家也不是她随心所欲的。

可是史湘云也不想回蘅芜苑收拾东西,那样会让她有种被赶出来的感觉,不是让林黛玉和薛宝琴看笑话么?好吧,史湘云的假想敌,除了她一贯目标林黛玉以外,还加上了每每跑出来为林黛玉助阵的薛宝琴。

史湘云自认为自己是薛宝钗最好的朋友(虽然薛宝钗不这么认为),那么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自然应该算她自己人,可是这个薛宝琴却对她自己姐姐都淡淡的。却跑去和林黛玉好的不行,太不知好歹了。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薛宝琴就是和她好,两人也说不到一起。薛宝琴那姑娘比她漂亮。比她见多识广,比她有人疼。

不过史湘云自认为自己可不是嫉妒她,一个薛宝琴有什么好嫉妒的。生的再好有什么用。一个商人的女儿,嫁个翰林的儿子,人家还跑了让她扑空的羞辱,自己可是侯门千金,所以将来要做卫家少奶奶的。

为这个,史湘云不想和林黛玉一起住,可是。就算非得离开蘅芜苑,史湘云也不想和闷死人的李纨一起住。

所以她这会儿不想回去,这会子史湘云其实还有其他的指望,就是贾府里哪个姑娘来邀请她同住,这样自己就能体面的下台阶了。再说和姐妹们住,总比和李纨住好吧。

这样的话,她就不能在这里躲着了,要是姐妹们谁要邀请她找不到人,以为别人已经邀请了,就不好了。所以史湘云想了想,擦了眼泪,又在水边照照,看着还说的过去了。就往大路走了。

可惜她在贾探春门口不远处转了几圈,也没遇上那个姐妹邀请她。

史湘云想了,应该是姐妹们认为她在蘅芜苑收拾东西呢,那么一定去了蘅芜苑邀请她的,想想幸亏她早把翠缕打发回去了,也不会不知道的。不过又过了一会儿,想想姐妹们来邀请自己的时候,还是自己在比较好,于是还是先回去好了。

等她回了蘅芜苑,发现薛宝钗的东西已经搬完了,翠缕一个人在屋里收拾东西,看见史湘云回来,抬头说:“大奶奶刚才打发人来了,说咱们什么时候收拾好了,把东西送过去。”

“只有大奶奶派人来了?”史湘云问。

翠缕理所当然的说:“还有薛家派人来搬东西啊。”

史湘云不死心的问:“没有别人来,姑娘们没过来?也没派人来?”

“姑娘啊,这时候谁有心思串门啊,何况这蘅芜苑。”翠缕和她家小姐想法完全不一样,她看来,昨晚唯一没被搜查的蘅芜苑,成了大观园的异类,现在别人躲着还来不及,谁会往这里凑?

史湘云心里一冷,也不收拾东西,只是往椅子上一坐。翠缕看看她的脸色,没敢说话,自己麻利的收拾东西,同时尽量离自己姑娘远一点,省了被迁怒。

当然等到晚饭前,也没人来邀请,倒是翠缕把东西收拾好了。史湘云虽然郁闷,不过接受了翠缕的今天姐妹们没心思串门的说法,就去贾老太太房里吃饭了,反正在老太太房里总能遇上姐妹们。

结果贾惜春说不舒服不来吃饭。而贾迎春从始至终出来给老太太请安,和姐妹们打招呼,就没再说过话。平时史湘云当然主要不到,可是今天……算了,反正自己也不喜欢二姐姐这个闷葫芦。

然后,就是贾探春,可是贾探春早上就见过了,中午又见过了,都没说过什么的,难道晚上可能说么?史湘云希望她之前只是没顾上,现在应该想起来了。可惜贾探春根本不想开这口。

贾探春多么精明的人啊,史湘云玩的那些,她哪里看不透。不过史湘云的火力集中在林黛玉身上,而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所以贾探春明哲保身的装看不见。

其实心里还是对史湘云很不屑的,就是看林姐姐让着你,就得寸进尺。

当然贾探春看林黛玉也软弱,你又不欠她的,凭什么让着她,同情这东西对自己可是没丝毫好处,人家又不领你的情。

因为贾探春再怎么不受贾府待见,也是有爹有妈的孩子,又在自己家里,不太能理解林黛玉对史湘云那种同病相怜的容忍。

平时贾探春看薛宝琴护着林黛玉,紫鹃她们暗地里整史湘云,她都看的很快乐。这样的情况,贾探春可能邀请是史湘云和自己同住?想也不可能。

何况现在的贾探春哪里有这心思,她心思全在对家族和自己未来的担忧上呢,什么史湘云。她连早上幸灾乐祸的都不过一时的,就没心思再想了。

林黛玉本来是心软的,可是刚被史湘云惹过,又不是犯贱。怎么可能邀请史湘云啊。

史湘云一顿饭都吃的心不在焉的,轮流看姐妹们,当然她是希望贾探春开口邀请。结果发现贾探春连和她对眼神都没心思,看她和看身后的花架子一般无二,看起来是没指望了。

只好退而就其次,看看贾迎春吧,就是潇湘馆有点小,可是人家贾迎春别说最不喜欢别人入侵自己的空间了,就是不这样。也压根没想到什么宝姑娘搬走了,云姑娘住哪里的问题。

何况现在贾迎春已经听说入画已经被惜春赶出去了,现在心里只是担心司棋怎么办?对史湘云热切希望的目光根本没注意到。

看到贾家姐妹各怀心事,指望不上了,史湘云不情愿的看看林黛玉。结果林黛玉只顾和贾宝玉、薛宝琴说话,看也不曾看她。史湘云心里有气,也赌气不再看她。

于是结果,史湘云晚上还是不得不去了李纨处。

晚上紫鹃正对着箱子里的衣服发愁,都得重新洗了才行,衣服倒是罢了,被褥也要拆洗就太麻烦了。可是都让那些婆子们翻过来倒过去的摸了半天的,不洗不行。幸亏提前把内衣藏了,要不洗了也穿着腻歪。

可惜古代没有消毒液。要不她非要用消毒液好好消毒一下。消毒液怎么做啊,好像没有穿越人士做消毒液的,是因为那东西不好做,还是穿越人士都不喜欢用啊?想想也是,穿越的女性们,不是做小姐就是到农家。一个不自己洗衣服,一个没条件讲究。

消毒液好像可以从什么植物里提取的,紫鹃努力回忆中,就听林黛玉说:“紫鹃你说,昨天的事,老太太知道了么?”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抄都抄了。还不如装作不知道,大家表面一团和气呢。”紫鹃心说,老太太追求的不就是自己活着的时候,能装多久装多久么。

林黛玉困惑的说:“你说二太太要做什么啊?这样的事有什么好处?”

“好处当然没有,虽然查出了司棋打了大太太的脸,可是没有查之前,也不知道司棋有这事啊。”紫鹃其实一直认为《红楼梦》小说上王夫人是失心疯了才做这样的事,不过她还是客观的说:“估计二太太是有什么目的吧,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才这么做的。”总不能说因为春宫图吧。

林黛玉听了,想了想说:“就是不知道太太的目的啊。现在马上就中秋了,估计得到节后才能见分晓吧。”

其实紫鹃现在也想不出王夫人到底想要做什么。虽然《红楼梦》小说上的查抄大观园和林黛玉没关系,但是不能保证现在也没有关系。

现在荣国府都穷到了要偷了老太太的东西典当过节了,林黛玉的财产那么大块肥肉看的见吃不着,王夫人的眼睛还不是绿的。

可是现在不是想办法的时候,这个敏感时期,最好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别让人拿了把柄就是最好的。

不得不说贾老太太粉饰太平的本事真好,贾府已经穷到靠典当过节了,可是那节日过得,用贾琏奶娘的说“罪过可惜”,当然这是按紫鹃的观点看的,见过大场面的贾琏奶娘眼里不过一个正常的中秋罢了。问题是你家的钱也的正常水平,才能保证正常过节啊。

王熙凤不是不知道节俭了,可是她说了不算,节俭度日的建议连王夫人那里都过不去,何况贾老太太了。

不管怎么想,紫鹃也不能理解贾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度日思维,你去了这些空架子,省着点怎么也能过比别人好的日子再过很多年了。可是不行,非要和过去一样奢侈浪费的过日子,然后没了钱就强取豪夺自己亲戚的,然后又花销一空。

贾老太太你就是不怕死了没脸见自己女儿,就不想这给你宝贝孙子留点遗产么?亏你好口口声声说什么最爱你孙子。

想不通就是想不通。储蓄在维持长久稳定发展很重要啊,紫鹃都恨不得给她们补上一堂经济课。

林黛玉心里担心这次查抄的原因,左思右想的,所以自然没有心情和《红楼梦》小说上一样和史湘云对诗了。

《红楼梦》小说上,因为林黛玉没有得到自己的财产,甚至贾府的人都装作不知道林黛玉有这些财产,所以史湘云对林黛玉没这么针对,两人的关系比现实里好的多。现在的情况,就是林黛玉心里没事,也不太可能和史湘云有机会平和的一起对诗。

当然《红楼梦》小说上,宝琴和林黛玉关系没见多好,而现在可是很铁的闺蜜。但是薛宝琴倒是是薛家人,骨子里没那么浪漫,也没这时候逃席作诗的雅兴。就是她有,林黛玉也没有。

一个中秋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紫鹃回想《红楼梦》小说,贾老太太这个寿辰和贾府这个中秋是贾府的最后的繁华了。虽然很快那不知道怎么记录的《红楼梦》前八十回就要完结了,可是想也知道贾府已经一败千里,无可挽回了,那么剩下的事也可想而知了。

你说后头补的部分?那个你敢信么?起码紫鹃不敢。

VIP章节 224、迎春议婚

中秋过去,紫鹃和林黛玉都等着看王夫人的动向,结果王夫人只是把司棋赶出去就算了,紫鹃因为等在角门处,总是见了司棋。贾府老子娘的面子很重要,所以虽然司棋犯了如此大的错,但是她的东西还是都给她带着走的。连铺盖什么的都让带走的,后头有粗使婆子抬箱子。

不过在押送婆子们如狼似虎的眼神下,紫鹃也说不了什么话,只是塞给司棋一个包袱。

这是紫鹃精心准备的,一块大红石榴暗花的上等绸子料,虽然司棋出去有这些年的积蓄做嫁妆,可是这上等料子就难得了,这块是给她以后做嫁衣的。

虽然那司棋那情人跑了,可是也不是司棋就不嫁人了,反而,司棋这次被赶出去,她家里为了名声,估计会尽快给她说亲的。就是不知道司棋这性子肯不肯依从。作为朋友,紫鹃希望司棋能有个好归宿。

虽然出了这事,但是司棋家也算贾府里有几分体面的,应该会球了主人让司棋外嫁的,虽然贾府里人人都知道了,可是外头人不知道的,司棋长的漂亮,大户人家内院培训出来的,又有嫁妆,其实不愁嫁的,嫁个还算好的人家也不难。

而且现在趁着贾府表面还撑着体面,这时候嫁出去最好,一来好说亲,关键是一外嫁,以后贾府出了什么事,也和司棋无关了。这个比嫁给同样是家生子的司棋的表弟要好的多。

只是司棋这性子,恐怕不肯的。

除了那适合做嫁衣的料子,里面还有一只红石榴石的金钗。紫鹃可不是送的是离别的念想,而是满满的对司棋新生活的祝福。

因为有婆子催,两人在院子门口略说了几句就被迫分开了。反正司棋是家生子,紫鹃青梅竹马的。也不是见不到了,来日方长。所以紫鹃就放开司棋,退一边。看司棋走了。

可是也就司棋一个人的处理了,当然应该还加上惜春房里的入画。其他的一点动静没有,倒是让林黛玉和紫鹃有些忐忑。

紫鹃知道《红楼梦》小说上这段最悲剧的是晴雯,可是现在晴雯已经转正,王夫人不好这时候就收拾她,还有小戏子们,那些早就赶过了。

所以贾宝玉房里什么动静没有。

所以王夫人没什么动作。别说林黛玉和紫鹃心里打鼓,就是贾探春也心里不踏实,对那虎头蛇尾的查抄很是怀疑。

不管她们怎么想,没人理她们的。倒是传来了重要消息有人向贾迎春求婚了,这可是贾府的大事件。

不过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和女孩子们说的。所以紫鹃是从下人们的消息网听说的,而林黛玉是听贾宝玉说的。

林黛玉听了贾宝玉的话,对贾宝玉痛心疾首的样子,倒是没什么反应,她很了解贾宝玉,不管迎春嫁给谁,就是现在去做皇后,贾宝玉也是这么一副样子。

在贾宝玉看来女孩子嫁人就是跳火坑。好吧,迎春的婚事确实是跳火坑。但是其他人不是吧。

林黛玉最关心的是:“既然大舅舅愿意了,这求亲的人也是你们家的旧故吧?是不是知根知底的?那人你见过没有?学文还是习武的?名声如何?家世如何?他家的家风如何?”

林黛玉姑娘真的是仔细考虑过女人婚事的人,这问的处处在点子上。

是不是你们家的故旧?如果是话,看这贾府的面子上,婆家也会对贾迎春好些,要不在一个圈子里混的总要有交集。要是亏了人家女儿,亲家不好见面。

是不是知根知底,这个就是为了后头的问题了。本人见过没有,见过了就知道长相如何了,比如当年说给林黛玉的柳芳,贾环见过,就知道长的不错,当然紫鹃也见过,那就是太偶然的情况了,不能指望的。

学文还是习武的?贾府虽然天天说让子弟科举,但是贾家到底是武勋起家的,所以贾府的圈子不是文人的圈子,而是武人的圈子。可是贾政却是个文官,所以贾府和文臣也不是没有交集,要不当年怎么把贾敏嫁给了林如海。

所以如果是武人,林黛玉就可以推测是贾赦相的这门亲,而文人么,多半是贾政推荐的。当然贾赦在林黛玉看来,也不一定不靠谱,论据是当年撮合林黛玉本人和柳家的柳芳的婚事。不过还是想问一下。这里头的原因,林黛玉自己也不明白。

后头就说像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女孩子挑选如意郎君的标准了。名声如何,这就挑选人品了,名声不好的,人品也要怀疑吧。比如贾宝玉的表哥薛蟠的呆霸王的名声,嫁女儿的人家都要考虑考虑吧。

贾府的男人都是宅男,和人来往不过应酬,哪里能知道多少候选人的本性。而对女人来说,这年头又没个恋爱过程,人品什么的要长期验证的东西,只能靠平时的名声推测了。

家世问题当然是贵族小姐们不可能不考虑的问题了。至于家风么?一般也要斟酌的,如果要嫁过去的人是贾迎春的话,那么这点就很重要了。

贾迎春唯一适合的婚姻就是和贾府一样规矩定的死死的大家族,喜欢不喜欢这个媳妇,看不看的上这个妻子,也不能框外了。至于小妾通房什么的,在这样的家里,怎么也张狂不了多少,要不老太太也会动手处理的。

这样的情况,贾迎春能嫁过去继续过和贾府做姑娘差不多的日子,没什么人把她当回事,没什么宠爱,但是大面上的份例不能少了她的,长辈不会喜欢,但是也没人真把她当做对手排挤。

反正贾迎春对幸福的要求不高,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就满足了。

在林黛玉看来,贾迎春嫁给一个像贾宝玉一样的丈夫最好,就是贾环也不是不能凑合的。但是要是嫁给薛蟠,那就日子就麻烦了。

当然现在的林黛玉还不知道有中山狼这样的男人存在呢。薛蟠已经是她知道的最差男人的标准了。

可惜这些林黛玉的问题,贾宝玉能回答的不多:“我听说二姐姐的许的这孙家曾是宁荣府中之门生;算也算是世交。这孙家是大同府人氏;祖上军官出身;如今大老爷讲二姐姐许配之人,袭了指挥之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林黛玉虽然听说是世交,可是林黛玉不是贾宝玉这个小白,虽然父亲去世的时候还小,但是也听过一些官场的事,比如“门生”,比如“祖上军官出身”;比如“世袭的指挥之职”;还有现在“兵部候缺题升”的状况。

心里已经觉得不好了。不过还是继续问:“那人你可见过?那孙家父母也在京中?”

这个问题贾宝玉倒是能回答,他摇头说:“我没见过一面。听说只他一人在京城。”

林黛玉心里更担心了,这贾迎春什么性子,只有女婿一人在京城,那么贾迎春嫁过去就要当家做奶奶。要是贾探春嫁个没公婆麻烦的家人是千好万好的,可是迎春还是算了,她那性子当了家,丈夫一定会恨她的。

不过林黛玉没有对贾宝玉说什么,因为很多分析了贾宝玉也未必懂,再说懂了有什麽用,难道他能为贾迎春的婚事做主么?本来贾宝玉对姐姐妹妹出嫁一事,就是雷区,尽量不能说不能碰的。现在再告诉他这婚事恐怕不大好,那贾宝玉还不闹出病来。

要是贾宝玉闹出病来,能解决迎春的问题也罢了,显然没用啊,何必让贾宝玉受苦难过啊。

虽然现在林黛玉对贾宝玉没有私情了,但是还是把他当哥哥看的,自然还是要为他着想。

所以林黛玉只说:“二姐姐知道了么?”

贾宝玉理所当然的说:“我听到消息就来找妹妹了,还没去二姐姐那里。”

听到紫鹃嘴都暗暗抽搐了一下,你堂姐嫁人的事,你先跑来告诉你表妹有什麽用。

林黛玉倒是为贾宝玉开脱:“你是不知道怎么和二姐姐说吧?所以来找我,让我和二姐姐说去?其实不用,老太太,太太们一定会亲自和二姐姐说的,比我们这么去说要好的。这可是二姐姐终身大事啊。”

贾宝玉不满的说:“是二姐姐终身大事啊,可是那孙家定的娶亲的日子甚急;不过今年就要过门的。”

“什么?”林黛玉差点把手里的杯子扔了:“三书六礼怎么能这么快就完成了?”

这古代婚姻要求三书六礼的,这时间可要有时间段的,不是紫鹃前世的时代,可以闪婚,只要愿意,两人拿了证件和钱当天就能领证。

民间百姓尚且如此,何况贵族世家,一个婚姻从双方同意开始安排花费一两年的也不算少见。当然还有像史湘云和卫若兰一样小定多年,却没成亲的,这样的不算在内,因为是故意停顿不办的。

怎么看年前要娶过去,也太匆忙了,现在都要九月了啊。就是百姓人家也不能说慢了。

林黛玉听了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对方不尊重贾迎春,不知道大舅舅怎么能同意这个。

VIP章节 225、莫问前程

贾宝玉也垂头丧气的,他虽然傻,但是这丧气绝对不是仅仅因为他姐姐要出嫁,就是贾宝玉也不能接受这么仓促的婚礼。

林黛玉看贾宝玉低头不语,知道他也没发言权,不过问一句,其实也是白问的。就叹口气说更现实的:“那二姐姐的嫁妆可是准备齐全了?这么短的日子,家具什么的能赶出了么?木工也罢了,那漆料要干也要日子的。”

很多富贵人家,从女儿很小就开始给女儿做嫁妆家具了,其实林黛玉很小的时候,她祖母还在世,曾经要开始给她做嫁妆了。不过她母亲坚持贾府的规矩,非要女儿定下来,再做家具。后来林家老太太去世,这事一直没有再提,后来林黛玉父母双亡,也就没人考虑这个了。

所以林黛玉知道贾府是先定了婚才给女儿打嫁妆家具的,这规矩,按林黛玉帮着王熙凤看的账本来说,好像没有变。起码林黛玉没有看见关于贾府姑娘们嫁妆的支出。

贾宝玉这样的财物小白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但是小白不是白痴,贾宝玉这孩子有缺点,但是不傻,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虽然对嫁妆对女人的重要性不太明白,但是却有嫁妆是女人出嫁的必备品的意识。

这个还要感谢不时在贾琏面前夸耀自己嫁妆的王熙凤,贾宝玉小时候听多了,印象很深刻。

可是贾宝玉怎么想也没回忆起贾赦那边谈论这个问题,就说:“我问问吧,我一点没听说。”

林黛玉心里叹口气。对这门婚事实在没法看好。

前脚送走了贾宝玉,后头就来了贾探春。贾探春也是个消息灵通的,得了信就去见迎春,迎春除了低头不语没什么表示。贾探春当然是聪明人。听了大概情况,也一样没办法看好这亲事。

虽然不是她本人,但是所谓同病相怜。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总之,贾探春很不痛快。

于是贾探春就想找个人说说,于是就直奔稻香村。贾探春虽然因为为了讨好王夫人不敢太靠近林黛玉,但是真的这样的大事情,她还是更愿意和自己的亲表姐林黛玉说说,而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薛宝钗。

所以说贾府的姑娘表面一团和气。有亲近的,有不亲近的,可是万事不能看表面。比如贾探春表面上对薛宝钗多么好,心里也不可能真的把她当做表姐看。

这事上也不愿意和她吐露,绝对不是因为薛宝钗圆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薛宝钗起码有个优点,就是嘴紧,你可以把她当树洞,如果不和她翻脸的话,什么话都不可能从她嘴里扩展开。

但是贾探春还是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