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炮灰攻略-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宝琴为此专门来感谢林黛玉主仆,说起薛蝌终于定亲,薛蝌都激动的落泪了。
虽然这个时候王熙凤已经嫁了妹子,回来执掌荣国府大权了,但是紫鹃还是想办法请假出去给潘家送了林黛玉这个结义姐妹的贺礼。
回来的时候,紫鹃让轿夫绕道去看看豆子,以后出了就不容易啊。结果豆子出门办事去了,没在,不过听张裁缝的说法,好像豆子那趟请假出门很顺利,回来挺高兴的。紫鹃就放心了。
不过因为薛蟠还没成亲,所以薛蝌和潘芳草也不能成亲,要等薛蟠先娶亲才行。
对了,薛蝌现在有理由修整自己的房子准备娶亲用了,薛宝琴很是快乐。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谁像薛姨妈一样喜欢坚守在贾府啊。
不知道薛蟠现在是否能顺利的娶到那夏金桂,而娶夏金桂的话,在哪里娶进门啊,有了薛蝌的例子,难道薛姨妈还能厚着脸皮把媳妇娶到贾府里么?如果真的如此,紫鹃只能为夏金桂据一把同情泪了。
说起薛蟠来,薛蟠最近又闹着要纳妾呢。对方是个青楼女子,所以薛姨妈不同意。
现在薛姨妈都成不高兴了,每天做的事就是不同意。紫鹃自然磕着瓜子看热闹,反正有薛宝琴直播薛家闹剧。
正嗨皮着。这天小蓉奶奶来找林黛玉,神神秘秘的让林黛玉清场,紫鹃见这私密。亲自到门口坐了看门。
等小蓉奶奶走了,见林黛玉呆呆的出神,紫鹃就轻轻的叫了一声:“姑娘!”
林黛玉却一直没说什么,到了晚饭时候,说身上不自在,不去吃饭了。紫鹃让雪雁去告诉贾老太太一声,自己让春纤去煮了燕窝粥给林黛玉垫补。
直到晚上林黛玉躺下。紫鹃关门闭户检查门窗回来,关上了拔步床的雕花门,林黛玉才坐起来和她说事情。
原来小蓉奶奶来说的是林黛玉的终身之事。
(紫鹃推测是,可能是这小蓉奶奶看了林黛玉的诗词,感觉林黛玉在荣国府过的不快活)
总之。小蓉奶奶上次回去探亲,和她母亲说起林黛玉的事,小蓉奶奶的娘就想到了一门亲事。
原来小蓉奶奶的一个族叔,今年二十二岁了,还没成亲,也是今年的二榜进士,家境平常,不过耕读人家出身的清白家世,生活不过小康。父母健在,有一双弟妹。
这族叔相貌平常,但是为人和善可靠,性格温和,父母也是老实本分的人家。
小蓉奶奶自己认为这族叔的条件配林黛玉实在勉强,不过进士的身份倒是也有些分量。
主要是这小蓉奶奶因为上次林黛玉和柳芳的议亲不成。很是困惑,她看来那是门当户对金玉良缘啊,为什么老祖宗不答应啊?
困惑多时之后,尤氏和某些了解底细的仆人给她科普解释了一下,虽然不是说的很明确,但是这小蓉奶奶到底是读书人家的女儿,智商不低的,总是也明白了大概原因。
那就是荣国府八成侵吞了太多林黛玉的财产,如果同意了柳家的亲事,又交不出那么多的嫁妆,柳家什么人家,当然知根知底的,所以贾老太太怕外人笑话,就只能委屈林黛玉了。这是小蓉奶奶同情林黛玉的原因。
至于宁国府为什么知道荣国府侵吞了林黛玉的财产,一方面当然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本来来往密切的本族人宁国府了,这里荣国府的下人甚至贾赦都有透漏。
另一方面就是王夫人欲盖弥彰的宣传林黛玉穷的事,当年宁国府的老人看着贾敏出阁的,多少嫁妆谁看不见啊?一推断就知道前因后果了。看紫鹃的婆婆赖大媳妇的话,就知道大家其实都门清的。
所以给小蓉奶奶科普的人很多很有理有据,不由小蓉奶奶不多想。
小蓉奶奶明白了情况,就是想的是这次她的族叔是对豪门世家的事一无所知,所以荣国府昧下林黛玉的财产,他也不知道,荣国府可以昧下林黛玉的钱,就把林黛玉嫁出去。
而且好歹也是个进士,不算虐待外甥女了,说出去这亲事也凑和过去。这样贾老太太和王夫人等人应该愿意了吧。
看紫鹃的婆婆赖大媳妇对林黛玉的前景有多么不看好,就知道宁国府对林黛玉的前景的主流看法了,所以小蓉奶奶真心为林黛玉打算,认为这样的亲事对荣国府有利,应该能实现,这样林黛玉就能顺利脱离荣国府了。
小蓉奶奶认为族叔虽然条件一般,总比林黛玉这么不上不下的挂着的好吧。
但是到底还是差距太大了些,小蓉奶奶是个好朋友,为林黛玉想得周全,所以想着先征求一下林黛玉自己意见,看林黛玉能接受这样的落差么?
紫鹃听了这话,难怪林黛玉这么大反应了。
紫鹃自己心里衡量了,小蓉奶奶想的倒是不错,这样的亲事应该能满足荣国府侵吞林黛玉财产的需要,又使她们不太失面子打发了外甥女。所以荣国府应该能同意这样的亲事。而林黛玉得到的就是能离开荣国府嫁人有个自己的小家了。
说实话这样的亲事正是紫鹃为林黛玉规划的,荣国府能接受,林黛玉也能将就的。紫鹃自己却没办法实现,没想到小蓉奶奶却办了这事。
不过真的实现了,紫鹃心里并不好受,亲事对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小姐来说,也太大落差了,紫鹃怕林黛玉受不了。
于是紫鹃问:“姑娘怎么想呢?”
听了紫鹃的发问,林黛玉的纤细的手指死死的扯住丝绸的被面,几乎要把它撕裂了,低着头,紫鹃也看不见林黛玉的表情。终于林黛玉说:“我是愿意的。”
“姑娘愿意?”紫鹃不确定的问。
这次林黛玉却抬起头,看着紫鹃,眼睛里满是坚定:“我愿意的。虽然这话不是我应该说的,但是……我自己也得说吧。”
紫鹃看着林黛玉平静的表情,心里却疼的发苦,虽然她希望林黛玉能理解现实,能面对现实,自己坚强起来,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但是真的如此了,才能知道里面的凄凉和痛苦。
“其实小蓉奶奶说的这个进士也好。”紫鹃只能挤出这句话来。
191、说亲
因为现实很残酷,因为生活很艰难?不,我还有很多东西的,我和别人相比也不算太难吧?坚持下去吧,为了父亲,为了自己,为了林家,也为了关心自己的人。
林黛玉发现自己居然能很平静,她对紫鹃说:“傻丫头,咱们不哭了。为什么要哭呢?我们快要有希望了不是么?有个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多好啊。”
“……姑娘……”
“真的,其实穷一点又怎么样?这里多么多钱,谁又过的快活?有个可靠的人,不用担心别人算计,有个小小的家,自己的家。多么好啊。”
紫鹃才发现现实真的很残酷,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够冷静,但是只有真的听到了林黛玉这段话,她才知道所谓心被钝刀一点点割是什么的疼。
“会好起来的……”紫鹃一个字一个字的说。
林黛玉的嘴角微微勾起:“是的,会好起来的。”
在林黛玉答应之后,小蓉奶奶就开始张罗这件事。她先告诉林黛玉是要看看林黛玉的意见,毕竟这门亲事实在是林黛玉下嫁,所以如果林黛玉不满意,她就当作没有这回事,回去告诉她母亲说不行就可以了。
现在既然林黛玉同意,她就要进入操作阶段,这婚事没有林黛玉自己说的,林黛玉虽然知道了,也要装作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小蓉奶奶找的是尤氏,尤氏其实是个不错的女人,只是才出生低微,娘家的继母继妹又那般做派,实在没有体面。其实本人能干也良善的。听了小蓉奶奶的话,她自己斟酌了。问:“你可和林姑娘透过风么?”
小蓉奶奶点点头。尤氏才说:“真是委屈了林家姑娘了。没有父母的孩子,真是……”
于是尤氏这天看贾老太太高兴,而姑娘们又都不在跟前时候,就很委婉的提出这门婚事。
贾老太太听了脸色不变,甚至细细问了那进士的情况。尤氏多么聪明的人啊,等说完了情况,就借故先走了。让荣国府的太太奶奶们自己商量去。
我就是个媒人,成或不成你们自己决定。关键是这门婚事的起因和成与不成都得因为荣国府的某种私密原因,虽然她知道这原因,但是却必须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于是当然要赶紧离开给人家留出讨论的空间啊。
尤氏一走,刑夫人就说:“这家的门第实在不配外甥女的,还是算了。不过一个进士罢了。咱们家里还稀罕什么进士。找个门当户对的,怎么得不来个官啊?”
王夫人当然不这么想,她想到是赶紧把林黛玉这个威胁打发出去,还有林黛玉的嫁妆问题。正是小蓉奶奶和尤氏想的那样,站在她的角度这门亲事再好不过了。
她当然同意:“大姑娘是个爱读书的,这要配和进士,倒是性子相和。就是男的家底薄了些,不过有个功名,咱们家也能提携一下。既然是蓉儿媳妇的族叔也算知根知底的。”
王熙凤?王熙凤这个时候才不发言呢。其实她是不喜欢这门亲事的,不过她也知道荣国府的情况。如何也不能补上林家财产的亏空。那么除非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剩下的只有找个不懂的人家糊弄过去了。
这尤氏说的正好是个不懂的人家。或者人家尤氏想的就是这个不懂的人家,才敢来说。
像上次自己公公贾赦找到柳家,倒是怎么看怎么好,就是嫁妆上头糊弄不过去,人家什么不明白,所以只好装傻黄了这亲事。
豪门里的事,你再怎么瞒着。懂的人也门清,比如贾珍上次碰了壁,这次尤氏就知道了林黛玉婚事的根源问题了。
所以王熙凤不发言,其实王熙凤还想着如果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是最好的。老太太就是这么打算的。这样林家财产问题就烂在贾府里面了,老太太也喜欢。这林黛玉也不是个争权的,姑母又不喜欢她,那自己的位置也稳当。
可惜这事她说了不算,现在婆婆和姑母争执,自己还是不说话的好。
你说还有个李纨呢。李纨正在大观园来领着姑娘们呢,这等大事,谁问她的意见,就是关于她的事,都没人问她的,何况和她没有关系的林黛玉的婚事。
贾老太太等两个媳妇都说完了,才说:“要说知根知底原说不到外头去。”
邢夫人虽然笨,但在某些时候去出奇的精明,马上听懂了贾老太太的话。她最看不上的是王夫人,想着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这个外甥女,偏要说成了这林家外甥女和宝玉的婚事,让这弟媳妇吃憋才好。再说外甥女在自己跟前也乖巧,算是帮她一把,又讨了老太太的喜欢,
于是邢夫人就说:“可不是。外甥女这孩子咱们家也一样知根知底的,样样都是个尖儿,怎么能嫁给那样清寒人家,不怕人笑话了去?”
王夫人心里暗恨,面上却不显,只说:“媳妇也是为咱家考虑,从敬老爷去了,咱家也没个正经的科举出来的人。媳妇想着外甥女在咱家这么久,也算咱家姑娘了,一个女婿半个儿,咱们家也有个正经科举出来的进士女婿。”
王夫人这话说的很明白了,我是为了咱家考虑。后头的不过是随口的应付。总不能说我们没有银子还给林姐儿了吧,只能找个不懂眼的嫁出去,好糊弄过去。
“话不能这么说,”可惜让邢夫人抓住了把柄,“去年环哥儿不是还考中秀才了,再念上几年,也考个进士出来,不是就咱家正经的进士了。”
故意不说贾宝玉,而说贾环。王夫人气的内伤,不过她不是贾老太太,没那么乐观,贾宝玉这不读书的性子,要真考中的机会,就是护短的王夫人也不敢想,所以她才往死里压着贾环的,贾宝玉不能出头,贾环就要垫底。
其实王夫人可以忽略了她为了贾宝玉连贾兰的压制的行为,她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做法,只当贾兰还小还没到科举的年纪。就是没这个心思偏有这个行为。
王夫人倒是是个人物,压根不理邢夫人的嘲讽:“蓉儿媳妇这个族叔,虽然现在听着寒微,但是有了这功名,害怕没有前程。那贾雨村不是林姑爷推荐来的,这几年也升起来了。何况咱们家的外甥女婿,哪里能不想着?蓉儿媳妇家里也是想到这个想法吧?”
贾老太太只说:“今个也累了,我歇着了。这一把年纪了,就想着多看看小辈人了,偏你们还不肯。”
邢夫人赶紧说:“哪个不肯的,老太太想的,做媳妇的都是想方设法也要办到的。”
王夫人装傻没说话,也不好说。贾老太太的意思就是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这个中心思想不动摇。
等从贾老太太房里出来,邢夫人回去了,王夫人去把王熙凤找去,屏退左右,才和她商量:“我看珍哥媳妇说的这亲事不错,老太太看着不大喜欢的样子。”
王熙凤小心的说:“老太太疼林妹妹,怕是嫌弃这家门第太低。”
“门第好的不是没有。不过咱家这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比如上次说的柳家,我们哪里嫁的起?”王夫人对王熙凤这个侵吞林家财产的帮凶实话实说。
王熙凤看看王夫人脸色,才说:“也不至于到这地步,林妹妹那边的东西,还有老太太收着的银子奁田,怎么也够林妹妹风光嫁出去的了。
算算这些怎么也比咱家姑娘的嫁妆丰厚了,别人也说不上什么的,林家不是京城的人家,京城里知道底细的也不多。只是柳家那样的人家不行,不过也不用低到这样吧?”
王夫人叹口气说:“你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可是那样的机缘啊?这次不是有人提亲了么,我也不是刻薄外甥女,等林妹妹嫁过去,我就让你叔叔好好提拔一下她女婿,也算补偿她了。”
王熙凤只好说:“太太说的是,可是老太太那边……”
“所以才找你商量,老太太那边你多去劝劝吧。”王夫人说了找王熙凤来的意图。
王熙凤没办法就说:“我得空就和老太太说说。”
王夫人才满意了,“你也要紧着些,听说有些富户摸不是官家的门,就是等着抢那些新进士做女婿呢,别完了,让人家占了先。”
王熙凤硬着头皮说:“是。”
等回去了,王熙凤看屋里没人和平儿说了。平儿就说:“太太也真是急着把林姑娘往外推了,也不怕老太太心寒。”
王熙凤冷笑:“只是这样也罢了。”
“还有什么?”平儿一边服侍王熙凤吃茶一边问。
王熙凤嘴边带着讽刺的笑:“咱们家阵子银子又不凑手了,我看太太怕是急着把薛妹妹娶进来了。”
“媳妇的嫁妆如何动的?”平儿不解的问。
王熙凤就说:“谁说要动宝二奶奶的嫁妆了,但是薛妹妹过来了,还怕薛家的银子过不来。薛妹妹本来在她家就当着家的,她又还没嫂子,她哥哥是个呆子,还不好糊弄?”
192、财产
王熙凤享受着平儿的按摩,伸手拿茶杯吃茶说:“薛大妹妹的年纪是拖不起了,老太太这么拖着,没准哪天薛家真的放手了也说不定。可是这段时间的亏空哪里出?”
平儿手下一顿:“难道二太太还打林姑娘的嫁妆的主意?”
王熙凤吃了口茶说:“也不一定是的林妹妹的东西,老太太这么些年积蓄,大家都盯着呢。你以为大老爷真的是看上鸳鸯的人了?”
“……可是呢,鸳鸯就是老太太的活账本。”平儿继续给王熙凤按摩太阳穴,“老太太也明白吧?”
“老太太怎么不明白,只是能说什么。”王熙凤叹口气,她和贾老太太都是精明的女人,可是就是贾老太太到了晚年都如此制肘,自己呢?王熙凤心里有些灰冷。
平儿心里为林黛玉担心,就说:“要是二老爷回来,老太太也有个商量的人。”贾政一定是看重自己外甥女的,这点就是丫鬟们也知道的。
“二老爷怎么也得年底了,二太太可是得了这么个机会,哪里等得二老爷。”王熙凤放下茶杯,往后靠靠。
平儿继续为王熙凤按摩,一边说:“老太太不答应不就行了,林姑娘的事怎么也是老太太做主的。”
“老太太固然可以不答应,可是万一宝玉那边不成了,以后谁还给林妹妹说亲啊?”王熙凤也不是完全看不到远处。
平儿也叹口气,可是连王熙凤都没有办法的事,她又能说什么?
不过还有一件事可以做,等一闲下来,平儿就去大观园找紫鹃,把事情告诉了紫鹃。
紫鹃当然不会说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何况平儿暗示了些事,紫鹃很是感激,也只有平儿才说到这般地步了。
林黛玉和紫鹃两人一起等结果,可是却一直没个结果,就柳家的婚事也没这么拖着啊。主仆两个心里有忐忑,你说贾老太太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拒绝。为什么要这么吊着?两人都猜不透贾老太太的想法了。
这天,又到了紫鹃去贾老太太那里取人参养荣丸的日子。一贯的规矩,边取,而人参养荣丸是从贾老太太这边取。
说到人参,紫鹃认为这东西对林黛玉来说少吃为好,不是什么好东西吃进去就是好的。
这几年,她给林黛玉减了些人参鹿茸这里补药。做些清淡饮食,每天要求林黛玉一日三餐每顿饭无论多少都按时吃一点,林黛玉的身体倒好了许多。当然和林黛玉没有和贾宝玉谈要人命的恋爱,所以心情平顺多了有直接关系。
身体这东西,心情很重要,加上正常的饮食和适当运动,比补药好的多。
但是人参还有要取的,倒不是紫鹃不肯放弃利益,只是因为不好解释林黛玉为什么不需要人参了。再说了人要未雨绸缪,万一哪天需要了。按贾府的现在的败落趋势。真的需要的时候,未必能找到的。所以还是储备到自己手里保险。
穿越以后的生活。硬是把豪气的白骨精逼成了天天考虑过冬粮的松鼠。人生啊,就是这么情势比人强。
至于人参养荣丸,紫鹃受前世看的太多的引经据典的,强牵附会的各种的红楼研究,总感觉那东西被人做过手脚,是要害了林黛玉的东西,所以紫鹃心理上有抵触情绪。
不过又想着从贾老太太房里拿出来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得等贾老太太死了才好做手脚吧,难道王夫人真有胆子谋杀婆婆?好像按古人的观念,这么胆大妄为的事不容易下决心的。这和谋杀林黛玉的心理负担是完全不同的。
总之,紫鹃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探探贾老太太口风,之前她早跑到翡翠和琥珀处探风,可惜这两个都没有什么消息,对这事的困惑程度和紫鹃一样,一句话就是不明白。
那么只能冒险探探贾老太太的心腹鸳鸯的话了,紫鹃一般情况和鸳鸯搭不上什么话,不过见面的客套话罢了。只有办事的时候,你来我往的有些相互探试交锋。
结果鸳鸯直接说:“老太太让你去问话。”
紫鹃心里有些期待,难道老太太要考虑林黛玉的想法么?
结果贾老太太上来问的是:“你最近还记你们房里的帐?”
紫鹃不明所以,点头说:“回老太太的话,帐是还记得。”
“你自己的帐也算着呢?”贾老太太看不出什么想法的问。
紫鹃有些忐忑,这是什么意思啊?不过还是规规矩矩的说:“是的。其实也都没什么可算的,不过是个习惯。再说有个账目,也不光是为了银钱出入,记得明白了,很多东西也就有迹可循了。”
贾老太太听了这个,就微微点头:“说的好,账目清楚了,很多事就清楚了。你爹在世的时候,一手好算盘,你练得怎么样了?”
这话,你让我们姑娘帮着琏二奶奶看账本,琏二奶奶发现我会算账,年底的合算的帐,都打发给我算,那算盘打得我手指头都疼,想不练出来也得行啊?
紫鹃只是赔笑说:“日常的账目都算的。”这个日常不是我们稻香村那点算不算一样的帐,是你们荣国府那糊涂账,算着我就生气,你们好歹整治节省一下,也不用非打我们姑娘的嫁妆的主意了。
贾老太太似乎想了什么,不过这年老成精的,紫鹃也推测不出她的想法。只能垂手立在一边,等她发话。
贾老太太莫测高深的笑笑:“玉儿也大了,既然你也能算得来账目,那她存在我这里的银子,还是给她自己收着吧。以前她小,不懂,你们也算不来,我就先收着。
现在玉儿大了,也算得来了,也该自己练练了,要不以后怎么自己当家啊。”
这算惊喜么?应该喜出望外么?紫鹃却顾不得惊喜了,她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结果已经有了。
不过紫鹃现在要做的是笑着对贾老太太说:“老太太您教了我们姑娘这么久,我们姑娘还怕不会算账理事啊?”
贾老太太只说:“鸳鸯,你拿账本来,和紫鹃清点一下。”
紫鹃看了林如海给贾老太太的银子,就知道他还没糊涂。
首先林黛玉刚到贾府的时候,明显只是去亲戚家小住,所以没有带银子,豪门世家,去外祖母家小住,还要自带生活费,这不是打人家脸么?自然不可能。
然后过来一段日子,林如海存在贾老太太一万两,是生活费?还是别的?这不紫鹃不懂。
然后林如海生病前又送来四万两,没错,紫鹃搜索一下记忆,就是林如海传来病重的消息之前两三个月送到的。这个,难道林如海已经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了?也早了点吧?
然后是林如海死后,贾琏去处理林如海后事之后带回来的银子,这个虽然贾府吞没了但是也不能不给贾老太太个交代。贾老太太不是傻的,人家当年嫁女儿的时候,早研究过林家的家底不知道多少遍了,就算默许你们吞没林家财产,也得差不多留个面子的。
所以贾琏交给贾老太太的金银等现款折合两万多,还有号称卖地的三万多两银子。
还有林黛玉的母亲的嫁妆银子什么的剩下也几千两。
肯定是缩水了很多,起码林家卖地的银子怎么也不可能就三万多两吧?就算急着卖,卖的便宜,说起来以当时贾府的势力,谁敢占他们多大便宜啊?
不过贾老太太当时的权威比现在要强,所以好歹还得留下了许多。最后合算下来也有十二万两银子的现钱了。
紫鹃终于明白平儿的暗示了,贾琏是经手人,王熙凤自然知道这银子的数量,作为贾府当家人,自然也知道现在这笔银子对贾府又多重要。
王熙凤的想法是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这样贾老太太自然会和之前一样,把这银子拿出来贴补贾府的窟窿,估计都不用经过林黛玉本人。
但是平儿的想法却是林黛玉还是早点带着嫁妆嫁人吧,有这么多银子哪里过不了好日子,不要添贾府这个无底洞了。而且嫁人要趁早,贾老太太的拖延大法要不得,没准就把林黛玉的嫁妆银子拖延没了。这就是平儿的暗示。平儿真是个厚道人。
紫鹃心想,现在剩的就有这么多,贾府得吞没了林家多少银子啊。现在看来连这点都不放过了,要不贾老太太不会不顾这个面子要把这些银子直接给了林黛玉自己收着。
不过银子这东西,总是放在自己手里最踏实的。紫鹃算着有了这些银子,林黛玉嫁人就不担心到了婆家没底气了。十二万两啊,足够一生不吃夫家饭,一世不穿夫家衣了,体体面面的在婆家抬头挺胸了。
不过这些银子箱子都放哪里啊?不过想想这些都是银子,就是紫鹃本人去住柴房,也得把它们都搬回去,放在稻香村眼皮底下。有她紫鹃活着,就不能让林黛玉的嫁妆从她眼前头消失,让林黛玉没有嫁妆出阁。
正文 193、结果
林黛玉从贾老太太那里接收了这些银子的时候,推辞了些话,虽然知道贾老太太做到这一步是不会收回的,但是紫鹃心里也着急,她怕的是祖孙两个说话久了,王夫人这时候进来,添了风波去。
贾老太太再怎么偏袒贾家,也不是不疼爱林黛玉的,毕竟自己的亲生骨血。这些银子就是证据,贾老太太不可能完全不考虑林黛玉的生存和将来的。所以她严防死守才留下了这些林黛玉的傍身银子。
可是别人就没这个亲情了,还有一个贾政倒是有,可是别说贾政现在不在家,在家也算计不过王夫人,没什么大用途。
当年的王夫人可能能接受贾老太太留下的这些银子,关键是那时候贾老太太的权利比现在强大,王夫人也没办法不是。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贾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势力对比今非昔比了。
那时候要是贾老太太不默许,估计王夫人都拿不走那么多林家的财产。现在贾老太太为了保护自己库房的林黛玉的财产都要另外想方设法了。
英雄迟暮啊。
林黛玉也不是不知道贾老太太的悲伤,甚至猜出了贾老太太为什么做这个行动,作为贾老太太的亲人,虽然贾老太太对她有些不公,但是也是真心疼爱她的人,她现在世上最亲的人。所以林黛玉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悲伤。
为了日渐老去的外祖母,也为了自己,林黛玉的心里酸疼酸疼的。
紫鹃心里也有些感慨。不过她是现实的,明白悲伤啊,感慨啊,都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赶紧把这些银子弄到自己房里,收藏吵了,保护住了。这才是真的对贾老太太有所交代。
就是你抱着贾老太太痛哭一场有什麽用?哭完了,贾老太太费心给外孙女保护下来的嫁妆都让人弄走了,那么轮到贾老太太自己哭了。
所以真的感慨贾老太太英雄迟暮,林黛玉孤苦悲凉不如好好接下贾老太太的托付,保护好林黛玉的财产才是有用的。其他都是虚的。
不过紫鹃现在也够伤脑子的,非要银子什么的太占地方了,你们用银票不行么?你们换成金子不就少占地方了。
可是除了林如海病死前私下给贾老太太的四万两银子是银票。其他都是现银啊。好吧,开始一万两,人家林如海是要给贾府人都看见的抚养费,当然不能悄默声的给张银票子了。
至于贾琏带回来的么,那个本来缩水了大半。如果才变成银票,贾老太太估计受不了。如果是现银就不一样了,一堆的装银子的箱子,这视觉效果,多有冲击性。贾老太太心理上就觉得:恩,还有很多么。这样贾老太太就默认他们吞噬林家财产了。
要不薄薄几张纸,那贾老太太一定不肯的,我外孙女就拿着这几张纸出嫁?你们欺人太甚。
这贾琏别的不行,很懂心理学。难怪骗的阅人无数的尤二姐死心塌地的。
可是你是顺利了,我可麻烦了。紫鹃心里痛并快乐着。
这边,林黛玉对贾老太太说:“老太太,玉儿就贪心再找老太太要一样儿。”
“看你这孩子说的,你想要什么啊?”贾老太太也觉得对不住外孙女,这时候最好开口。
林黛玉就说:“老太太把紫鹃赏给玉儿吧。”
紫鹃在外头点箱子。听了这个差点把账本扔了。连她对面的鸳鸯都看她一眼:你不是本来就跟着林姑娘?
幸亏贾老太太比鸳鸯敏锐多了,马上就明白了林黛玉的意思,说:“紫鹃本来就是给了你的,不过她本来是咱家的家生子,也就懒了。明天里就让你琏二嫂子给你办清了。”
林黛玉就说:“谢谢老太太。”
紫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