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炮灰攻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这家就是那齐国公府的家人,也是得了势,在外头买了房子。但是姑娘还是人家的丫鬟,后来做了妾,本来算是有体面的事。现在姑娘没了,主人给了恩典放他们老两口出去。
这个就理解了,前头刚说贾府林之孝家的小红,不就在怡红院工作么。林之孝夫妇知道做妾的凶险,不让女儿出头,可是小红本人可是抓住一切机会要拉拢住宝玉的。不过近来看倒是有些心灰意冷,开始另做打算了。小红本来就是个聪明人,没有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
12、古代世家财产分析
看中了,开始议价,对方要价300两。紫鹃哪里知道房价,紫鹃回想书上说“李煦在京的住宅有一套16间房的小院,被抄家的时候折银343两。”这个李煦据某些红学家考证应该是曹雪芹的亲戚,所以应该可以拿来参考。这时候只能希望红学家们不是白花纳税人的钱财的,能够靠谱一次。
这个房子前后正房,厢房,倒座房一共26间,可是这房子的用料建造都不能和李煦那样做官的人家比,就是地皮也是不足五间的地皮,所以才是四破五的正房。
紫鹃对这里的京城可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地带。只能根据附近的房子,行人状况推断这一带住的都是小康人家。所以300两有些高了吧。于是讨价还价。最后还是用了300两,不过中人的费用和税钱都算上了。
不过虽然紫鹃出来一趟不容易,赶着时间,但是真的购买之前,还有要细细斟酌呢,所以先看中人推荐的最后一处。
这最后一处,就是那个三进的,这个中人也是看紫鹃的购买力逐渐提高房子档次的。其实这处十分不错,不过紫鹃没敢要,不是房子不好,是地方不好。正在小花枝巷,就是将来贾琏要偷娶尤二姐金屋藏娇的地方。和自己家主子的外宅做邻居,不是嫌命长么?
等到看完,紫鹃就定下了第二处的房子,交了定金,也定了看中的房子交款的日子。没办法她实在拖不起,没什么机会能出来的,只能速战速决了。
之后紫鹃就和中人告辞。紫鹃看天色还不晚,就让轿夫抬到最近的银楼去,说给小妹子买个过生日的小首饰。
其实紫鹃想起过去人的首饰里头,比如镯子,簪子什么的有中空的,可藏东西的。贾府给的头面固然是好的,可是没有这一功用。能出来一趟,得抓紧把能办的事都办了,下回出来还不定能不能呢。
到了银楼,紫鹃自己进去,伙计过来张罗。紫鹃也不知道那种首饰应该叫什么,只说要那种中空可以在里头放东西的那种。
好在银楼的伙计是见过世面的,听得明白。于是最后用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两对银镯子,贵是贵了些,不过活真是精巧,那镯子是中空的暗格,不知道操作的人还找不到那暗格,而且链扣不容易脱落。
这样紫鹃就满有收获的回家了。晚上回去看没人,就告诉了黛玉。黛玉对房子没感觉,不过对那带暗格的镯子看着有趣,说:“我的头面里头也有这样的,我还想这个有什么用的,难道是嫌太重了,才做出中空的。”
林姑娘啊,你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吧。就是不为了藏东西,做成中空怕也是为了装阔吧,而不是因为嫌重。
这不转日,紫鹃托了平儿请假,终于又得出去一趟,重谢了墨雨,去付了房钱,办了手续。本来以为自己都是别人的所属物,没独立身份会影响买房子,结果完全没事,这不就地契就到手了。
紫鹃考虑的周全,当时和卖家说话,用金子付账,因为三百两银子就是三十斤啊,体积也不小,实在不方便从贾府里拿出来。而卖家因为要回乡去,金子确实也方便携带,就同意了。
生活不是电视剧,随便一个婆子就能拿着三千两银子还健步如飞的走几里地;还有无论什么人什么地,带着银票就省下带金银走路了,好像银票方便的如同21世纪的银联卡。
具体生活中紫鹃这样的丫鬟,拿三百两银子很辛苦,而且不方便。而返乡的老两口还是的带着金银回去,飞钱什么的,不是乡下能用的。
所以两者倒是一致,中人的报酬,由卖家另外拿出银子来付账。
中人倒是可靠,老两口也爽快,所以顺利搞定。晚上紫鹃把地契给黛玉看,黛玉看了,说起自己父亲临终给了自己家里的地契房契。紫鹃一听这个就精神为之一震,林氏家产的最终下落啊。
要知道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股票股权什么的,想林家这样书香门第的官宦人家也没有商铺买卖的。他们的收入主要是地租,当然还有俸禄和做官的灰色收入。贾府也是这样的,地租是大头,以贾府的开销,俸禄那几百两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的官职小,有没实权的问题,所以灰色收入状况不明。总之,地契就是主要财产,紫鹃生怕黛玉说一句给了琏二哥了。
结果还好,黛玉奇怪说:“你这丫头怎么关心起这个来了?父亲让我收好,我就一直收着。就在我那个剔红奁盒里。”黛玉拿出来给紫鹃看,紫鹃看了果然很多顷地,还有苏州老宅的房契。也就是林家的主要财产还在呢。
紫鹃欣慰的想,看来林如海到死没糊涂了。当年看书的时候真的不理解林如海怎么对贾家就这么信任呢?原来不是的,主要的财产是直接交给女儿了。果然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难怪他放心托孤,原来家底还在自己女儿手上呢,不过看他闺女这不食人间烟火的架势,也不太保险啊!
这个时代的不经商的有钱人家的有形财产的主要形式,一部分就是不动产,就是田地,房舍,这个也是收入的来源,起码是来源之一;另外的就是住宅里的东西和仆人了。那时代的东西好像都存在家里,要不一场火灾就有人倾家荡产了,红楼梦上的甄士隐家不就是一场火灾就败落了。对了他家住在寺院边上,从风水上讲可是不好的。
林家应该也不例外,不动产就是田产和房宅,这个还在黛玉手上,看了贾琏真的还是有良心,有底线的人。剩下的就是林家的古董珍玩,金银积累,名贵家具,书籍字画那些东西了。书籍字画这次搬家看了,好像都在;古董珍玩,名贵家具等,因为贾母看的死,所以还有不少,不过肯定有损失。金银这些钱财就不知道了。
13、林如海的第二手准备
不过这样紫鹃也就知足了,黛玉以后的嫁妆不愁了。
不过黛玉姑娘啊,这是你家几辈子的积累,你安身立命的东西,你就这么放着?多不安全啊。可是收到哪里呢?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隐蔽的地方藏好了。
黛玉看着紫鹃陀螺似的转来转去的找地方藏东西,就笑说:“在家里,好像还有人偷似的,这么藏。”那可不保证,一定要藏好了才行。
不过地契有了,那林家的地租呢?应该是贾家收着吧?紫鹃考虑了林家的金银等财物还可以旁敲侧击的问鸳鸯,可是林家的收入,恐怕没法知道了吧。算了,还是不想了。只有地契在林黛玉手上,林黛玉离开贾府的时候,地租怎么也能跟着走。
紫鹃想了,把贾府当作一个公司,林家也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林家的总裁死了,贾家要兼并林家,方法有三,第一是娶了黛玉,合法兼并;第二是谋财害命,贾母只要坚持不死,这个一般不能实现;第三,鲸吞蚕食,林如海死的时候,恐怕已经鲸吞过了,下面就是蚕食了。
林家的地租已经是她们得了,恐怕没好心的给黛玉存着当嫁妆。还有林家的财物,现在在贾母处,如今贾府还不艰难,所以自然没事,可是以后会不会被背着贾母搬运走了就不知道了。
作为林家跑不掉的现任财物总管紫鹃来说,要掌握林黛玉财产状况,和资金流向是必要的。忘了说紫鹃前世是大公司的财务总监,对资金有本能的敏感性。
高兴劲一过,晚上睡下之后,紫鹃越想越不对,要是黛玉的地契还在黛玉手上,而黛玉的很多动产有贾母死盯着,也没有被侵占,那么贾府那“百万两银子的财”从哪里发的?
第二天,紫鹃有找了个没人的时候,把地契房契拿出来。昨天光顾高兴了,压根没看,现在拿出来看,首先是地契,算算总数,果然不算太多,林家四代列侯,林如海又是课盐的超级肥缺,不会就这点家底;然后是房契,是店铺的房契,还有扬州小宅什么的,就是没有苏州林家祖宅的。
紫鹃还有什么不明白呢,林如海还是把身家托付给了贾府,只不过还是对贾府不是完全放心,所以留个后路。他把林家的不动产分成了两份,大半的托付给了贾府,而留了一部分瞒过贾府的人,直接给了女儿。
可惜黛玉没有什么防备之心,要是贾府什么人有心,很容易就套话套出来了,这样的话,人家弄走黛玉手里林如海给女儿安身保底的东西易如反掌啊。
林如海可能出于某种观念,所以对女儿的教育实在是片面,一点阴暗面都没教过,只能是黛玉自己在贾府遭遇了才知道。
现在紫鹃就要担起这个责任。她把地契给黛玉看,说:“林老爷看来是把田产分成了两份,把大的那份托给了琏二爷,这份是瞒着所以人,私下给姑娘的。怕有个什么变故,姑娘也不会手里没东西。所以这东西的存在,姑娘绝对不能再告诉人去,这些也必须藏好了才是,也许……”
黛玉虽然清高,口不言财的家教,但是毕竟在贾府这些年,也不是能天真到单蠢的。别的不说,光看自己家的下人在父亲一过世,就被贾琏遣散,连父亲说要跟着她的人终归没能跟她到贾府,就知道很多事估计比父亲想的要槽糕的多。
黛玉听的懂紫鹃的也许后头的话,但是,她们都懂,能做的也不多。不过藏好这些东西还是做得到的。
转日就到了紫鹃的爹百日上,烧完了纸,紫鹃的后娘就讪讪的说:“大姑娘,这个,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紫鹃冷冰冰的说:“还和我商量什么,你不是已经和张二商量好了么?”
紫鹃后娘知道紫鹃素来精明,又在府里头当着要紧的差事,自然有人告诉,就说:“我是想你爹没了,我们孤儿寡母的在这里无亲无故的再让人欺负了去。才想着回我娘家去的。”
紫鹃知道她都办好了,自己也管不了,关键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来客,她没有要守寡的概念,所以后娘要去就随她去吧。何况两个妹妹虽然不熟悉,但是也是爹的女儿,能脱了奴籍最好不过了,要不难道等着贾府完蛋以后拉到街上发卖么?所以她说:“妹妹们的脱籍办好了么?”
紫鹃后娘低头说:“好了。”
紫鹃不放心说:“这个你可要办精细妥当了。不能口头上说了就行的,一定拿到文书才行。”
紫鹃后娘楞住了,紫鹃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给周瑞家的礼物了,周瑞家的就应了她。至于有没有和王夫人或者凤姐说可不一定,大半可能是想两个小丫头,等着进府的还用不过来,就说放了也罢了,反正没人追究。
这个原来也是不错的,在贾府好好存在的时候确实是这样没错,可是等贾府抄家的时候,可是要按名册抓人的。
紫鹃也不指望她后娘了,这个女人在贾府要人没人,要体面没体面,谁又理她?就说:“算了,妹妹的事还是我去求求琏二奶奶吧。”
紫鹃要收集一件父亲的遗物纪念,后娘自然不敢拒绝,况且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紫鹃这次把父亲的衣服等日用的都烧掉了,自己父亲的东西,万万不能让后娘给别人用啊。紫鹃的后娘就是心疼也不敢说话,她还不算傻,知道在贾府里,紫鹃这个大丫鬟的地位可不是她能比的。
紫鹃在剩下的里面就拿了父亲的算盘,发现算盘下头还有一个账本,上头都是父亲的笔迹也就收起来。
紫鹃小时候跟爷爷学过珠算的,古代的算盘与现在的略有不同,不过原理是不变的。紫鹃本来当时就学过古式算盘,于是回去就练起来。没了财务软件,算盘也是行。人是有适应性的么。
紫鹃求了凤姐,回了贾母就放了她两个妹妹。妹妹走的时候,紫鹃本来想去送送,不过黛玉犯了旧疾,所以没去。紫鹃知道从此和妹妹们恐怕没什么交集了,也再就没有家了。现在的黛玉是她最重要的人了。
14、豪门锦绣丛里食物危机
所以她要保护好黛玉,也保证自己的前程。这不要芒种节了,紫鹃记得那天有不少事,其中有宝钗嫁祸,黛玉的葬花诗,起因都是前一天晚上晴雯不给黛玉开门的事。
这不,到了四月二十五,紫鹃就劝说黛玉:“早说要去大太太那里,这一直没去,虽然大太太也不挑这个理。但是姑娘还是去一趟的好。一年也去不了几趟,这天这么好还是去一趟吧。好歹是个礼数啊。”
黛玉想了也是,就去了。邢夫人又留她吃饭,到掌灯才回来。自然不知道宝玉被薛蟠骗出去的事。再说回来也累了,洗洗睡下,一点没想去怡红院。
第二天,紫鹃想宝钗嫁祸和黛玉晚起有关,所以一早就起来了,把黛玉叫醒,梳妆了去和姐妹们一起玩。
大家一起玩,当然没有宝钗找黛玉的事,也听不见小红和坠儿的私房话了,更别说嫁祸了,什么都没发生不是么。小红也顺利跳槽成功,可喜可贺。紫鹃认真送了份分别的礼物——其实是升迁贺礼。
而黛玉昨天在邢夫人过的还好,今天和姐妹们玩的也好,心情挺好,自然也写不出,“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没这铺垫,后头的事也闹不起来,这事情都是一件套一件的。前头没有,后头也没什么。黛玉和宝玉平平静静的处着,好是好,可是这么无波无澜的,感情上也没什么进展,和原来一样的兄妹一样的一起吃,一起玩的一对小儿女。
日子,波澜不惊的过,就这样一天天的热起来。夏天来了。
黛玉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因为贾府的规矩,黛玉是跟着贾母吃饭的,原来黛玉就住在贾母院里,自然方便。可是现在搬到大观园里住,一日三餐加上请安,一天四趟的从大观园里往贾母正房里跑,也是不短的距离了。
本来紫鹃对这样的强制运动方式还是赞成的,毕竟对黛玉来说,运动的机会不多,而且黛玉本人也真的不爱动,这样一日至少四次的被迫运动真的很有益处。
可是到了夏天,天一天比一天热,黛玉的身体对一日四次的运动有些承受不了了。早晚还好,中午就惨了,太阳一晒,暑气一蒸,哪里还吃的下饭。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这早晚饭也难下咽了。
而且贾府的饮食习惯,大鱼大肉,煎炒烹炸,完全不会因为夏天清淡起来,满桌子连片绿叶子都看不见,哪里是林黛玉的胃能承受的住的。其实就不是夏天,贾府的饮食对林黛玉这样脾胃虚弱,口味清淡的人来说也十分的不适宜。
所以紫鹃前世里看的某些草根的红楼评论里说贾府饿死了林黛玉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说“那黛玉是不消说,十顿饭只好吃五顿,众人也不着意了。”就是林黛玉其实有一半的时候都是不去吃饭的。
贾府人生病的了,通常先净饿——除非贾宝玉这样的重要人物,有个病有个痛的,就弄的全家上下人仰马翻的除外,而且就是贾宝玉病了过后也只能吃素——总的病的不行,才请大夫,所以饿上几顿,在贾府众人看来,不是问题。
虽然紫鹃不懂医学,可是以紫鹃观察林黛玉的身体状况,她其实不适合饥饿疗法的。
因为贾府的人生病,积食是通常的原因,所以会经常有效,最后反而成了万用疗法。毕竟小姐,太太们,甚至丫鬟们运动量都不大,顿顿大鱼大肉的吃,实在太容易积食了。
可是林黛玉因为从小身体虚弱,所以在饮食上十分节制,而除非生病,运动量比其他姑娘一点不小,所以根本不会积食,饿着对她这样本来就肠胃虚弱,血糖低的人没有丝毫好处。
不过,每天冒着酷暑烈日去吃些煎炒烹炸出来的大鱼大肉的,林黛玉也真的吃不下去,而且就算真吃下去了,肠胃也未必受的了。
这样,紫鹃就得考虑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很简单:自己做点林黛玉能吃下去的食物。
但是在贾府这个其实很不容易实现。
首先:从规矩上,林黛玉不能独自开火的。别说林黛玉了,就是贾政王夫人都是大厨房按份例做饭的,没有自己独立开小厨房的可能,不合规矩。所以虽然稻香村为了逼近真实的乡间生活,有一间厨房,也只能烧水熬药,不能利用来做饭。要不别说小心谨慎的林黛玉不同意,就是紫鹃本人也没傻到做着出头鸟。
第二,就是做也不可能。因为做饭要物质基础的。起码“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有吧?
可是稻香村的情况呢:柴,不能说没有,有份例的碳做水用。因为黛玉常年吃药,所以还有贾老太太特批的多一份的碳。可是就是多一份,对那大灶台烧饭来说,也是不够的。剩下的呢,就是茶和油是富裕的,黛玉和她丫鬟们的份例茶叶还是足够的,油,给是灯油,不过贾府什么地方,就是灯油也是上好的芝麻油。
就是只有有限的柴,还算充足的油和茶,其他什么也没有,做什么饭啊?
再说,就是有东西,炊具呢?
稻香村那灶台是为了观赏,砌的,真的能不能用还是未知数,就是能用,也没有那么多碳。而且上头的锅倒是有,可是,可是只是打算给林黛玉开小灶,没打算供应一支部队的伙食,说实话这锅做洗澡水挺适合的,做一锅冬天洗澡都够了。不过也不能用,因为贾府的规矩,洗澡水也是由专人负责,不能各房自己做,再说根本没有那么多柴。
其他的,有不少坛子,估计设计这里的人认为厨房要有锅有灶,剩下就是放食物的坛子了,这就是厨房的全部了。可是你好歹应该给个案板和菜刀吧?我要这么多坛子做什么?好吧,坛子也比没有好,总能用上吧。
15、大观园里的原始谋生技巧
总之,紫鹃打量厨房,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起码人家还有锅。紫鹃怎么感觉自己怎么和穿越到史前原始部落里做饭一样难啊。不!可能更难,人家起码还能自己制造工具寻找食材,还能原始人类们仰慕一下,而自己现在做个饭,却得做贼一样。谁知道豪门的锦绣丛里居然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啊!
不过被困难吓住了,就不是紫鹃了。她素来是迎难而上的性格。大张旗鼓的做饭是不可能的,也不被允许的,但是可以灵活打擦边球么。只要不破坏贾府那神经线过敏的规矩就行。
比如可以煮燕窝粥,一样可以煮些其他粥。至于米么?燕窝都能弄到,何况米了。正好春纤回家探亲,紫鹃让她带点盐和糙米回来。对,是糙米!
“紫鹃姐姐,那些鸡鸭不用我们喂,你用糙米做什么?”春纤小姑娘睁大那双相对于她的小脸,本来就有点过大的眼睛问。
“你就照着最好的糙米尽量买就是了。”紫鹃想想要是现在说给姑娘煮粥用糙米,估计春纤小姑娘就不给带了,怎么能让姑娘吃糙米呢?可是糙米这东西虽然不好吃——其实煮粥还行——但是很适合黛玉这样只有过于精细米吃的小姐。
春纤这孩子虽然小心眼多了点,但是还是办事可靠的,果然带了糙米回来。有了米,就能煮粥了。大夏天的,让人去采了些鲜荷叶,煮荷叶粥。煮粥的锅用的是给黛玉煮药富裕的银铫子,这玩意稻香村到有不少,用来做粥锅够精细吧,虽然里面煮的是糙米荷叶。
连吃粥的碗也是一对银碗,不是紫鹃矫情,问题是她才发现稻香村里给黛玉用的碗,除了药碗,还真没有实用的了。
这年头也不用茶碗了,都是茶杯。当然不是完全没有,还有就是古董摆件的碗了。紫鹃不识货,不过要是把什么唐宋名窑的碗当饭碗用,再摔了岂不是暴殄天物了。
所以还是找了一对不容易破的银碗,平时黛玉吃点贾母额外给的甜汤零食的时候用的,同理也有现成的勺子筷子。还有切水果的刀和案板,反正不做肉食,也不用分生食板和熟食板了。一起能利用的都要利用上才是。
餐具解决了,但是食物还是短缺。
比如辅粥的小菜的食材就很让紫鹃发愁。在富丽堂皇的荣国府大观园里,连个咸菜也没处弄去,这是穿越到史前么?要为最基本的食物发愁。
要说紫鹃的好处,其中之一必然有务实一项。于是紫鹃谋划在稻香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给自足,当然不自给自足也没其他办法啊。
红楼梦的原著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这个当然是艺术夸张,要不大观园才三亩半地,几百株杏花都成杏树林了,得占多少地方啊。更不要说外头还有桑、榆、槿、柘、各色树木了,都不是种在空中的,要占地面的啊。
所以其实杏树是有的,不过一、二十株成一小林。桑、榆、槿、柘树也有,不过一两棵应景。
至于“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更是空中楼阁了。不过是其他院子的花圃大小,不过人家种的是花,稻香村种的是菜蔬。
种地的婆子虽然不尽心,总算也有点收获,比如门口结了几个小黄瓜,能弄点拌菜。
这天黛玉因为天热,实在不想顶着酷暑走到贾母院去吃饭的时候,就索性不吃了,对来叫她吃饭的贾母丫鬟说她身上不自在不吃了,那丫鬟不在意的走了。
黛玉就拿出本书来看,这时候就见紫鹃托着一个螺钿的黑漆托盘进来:“姑娘不吃饭了,喝口粥吧。”
就见紫鹃把托盘放在黛玉面前的小几上,只见上面一只银碗里面装着碧绿的粥,旁边一只翡翠荷叶深碟里是葱碎拌的香菜。
黛玉诧异的看向紫鹃,紫鹃笑笑说:“这天热成这样,姑娘不吃点东西如何顶得住。这是上次让春芊带回来的米,让雪雁去采了荷叶在咱们茶炉子上煮的荷叶粥,从咱们院子里弄点葱和香菜拌了拌。虽然简陋,但是这天气也算清爽,姑娘就将就吃点吧。”
黛玉可能还真的没吃过这么简单的饭菜,不过看紫鹃一脸期望,就拿过银勺吃粥,这饭菜虽然简陋,但是在这盛夏吃起来还是相当清淡爽口的,一时倒有了胃口,一碗粥都吃下了。
不过“准备这也不容易吧?”黛玉问。
“还好,只是点粥,不显什么。咱们院子里也有菜。姑娘要是吃的惯,以后这么做给姑娘吃也不麻烦的。”紫鹃一边收拾一边回答。
于是就这么坚持下来,每天煮上一次米粥,加上水果什么的,还有正常去贾母院里吃饭,黛玉也算能保证一日三餐了。
黛玉其实也没什么大病,不过身体娇弱罢了,保证饮食,也是保证身体的重要部分,所以身体也算平稳。
通过自己做饭菜,紫鹃发现黛玉非常喜欢吃蔬菜,不管什么蔬菜都喜欢,就是没什么调料的凉拌蔬菜,也吃的津津有味。可是贾母的餐桌上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就是缺少蔬菜类的食物,就是有蔬菜也经过又煎又炸的,比肉食还油腻。实在不对黛玉口味,也不适合她的胃。
紫鹃仔细分析了稻香村的菜地,她擅长烹调,而且她大学的某个男朋友是农学院的,所以她对分辨菜地里的菜还是有信心的。香菜,辣椒,白菜,葱,还有地瓜和南瓜,再者就是架子上的黄瓜和豌豆。
豌豆花很漂亮,但是紫鹃她们可没有办法炒豌豆吃,只能煮。
16、端午事件
紫鹃开始努力试着用银挑子炒菜,效果还算好,在茶炉上,往银挑子里加一点麻油,把菜放进去炒,加一点盐,这是紫鹃能采用的唯一的炒菜方式了。对了,铲子没有,所以用瓶炉三事里箸瓶里插的香铲,据说是黛玉祖母的嫁妆,也是银器。
紫鹃没有食材的时候,不得不摘辣椒叶和地瓜叶做菜——这两样,在紫鹃前世的21世纪,据说还是很有营养的好东西,饭店里做成菜要价还不低,不过在这里估计富裕一点的庄户人家都不怎么吃吧。
于是,用银锅、银铲抄出来的,放在细雕白玉盘里的却是抄的辣椒叶,地瓜叶,金足玛瑙碗里装的不过是油盐调的黄瓜、香菜。这不和谐程度啊,不过紫鹃想想,这贾府的主子们不就是这样的,其实他们的价值还不如地瓜叶子呢。
稻香村还饲养着鸡鸭。夏天怕是有味道,紫鹃让婆子们在篱笆外圈了个篱笆圈,在里面搭了窝养着。一日平儿见了,说:“你们要是养着不方便,就让人抓出去吧。反正现在也不是要个野趣的风光了。”
“别,留着吧。也是有个生气么。”紫鹃赶紧拒绝,她留着这些鸡鸭还有有用的,反正不用她打扫。
平儿见她坚持就算了。
当然要留着这些鸡鸭,这些鸡鸭都是快长到产蛋的年纪了,我的面膜还靠它们呢。
稻香村的双层屋顶真的很给力,外头太阳烤的和下了火一样,屋里还是很清凉的。当然到了伏天,潮热的时候,就一样了,现在还能享受几天。
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到了元妃赏的端午节的礼了,紫鹃去贾母处领了黛玉的礼物回来说:“这个是娘娘赏下来的,姑娘的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的一样。宝玉和宝姑娘的一样,比这些多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黛玉听了一愣,不过一时就缓过来了,也没说什么。倒是紫鹃怕她生气,说:“我们有好像绿色的碎布,做些小粽子玩吧。”
到底是个小姑娘,黛玉就转移了注意力:“碎布怎么做啊?里面装什么啊?”
紫鹃记得小时候见人用布缝的小粽子,穿成串挂着,挺可爱的装饰品呢。就和黛玉、雪雁说了。黛玉说:“装棉花不好,软软的不像粽子,不如我们装上菖蒲、蒿草、艾叶这些,要不干脆装上香料做成香包。然后一串一串的挂起来,不是更好。”
果然是个巧心思的姑娘,于是她们去要了干花的香料,菖蒲艾叶什么的材料,就做起来。事实证明黛玉不光心思巧,手也巧,虽然没见过,一会儿就琢磨出粽子香包的做法了。雪雁没黛玉心思巧,不过姑苏的女孩子的针线是没得挑,于是做的最慢最不漂亮的反而是提议的紫鹃。
第二天起来,她们接着做,正做着,宝玉房里的紫绡来了,拿了宝玉的端午礼让黛玉挑。黛玉手上忙着,头也不抬说:“昨儿也得了,你们二爷自己留着罢。”紫绡就回去了。
结果在贾母那里请安的时候,林黛玉和宝玉遇上了,宝玉赶上去笑道:“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
紫鹃不由紧张,却听林黛玉说:“我也得了,就不用你的了。倒是我们屋里昨天做了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