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炮灰攻略-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薛家一家子算是搬家进京了,怎么就带着这么点人?当年黛玉进京是做短期客人打算的,又是个小姑娘,所以怕贾府闲话,只带了两个人,谁知道这以后的事啊。
可是薛家可是举家搬迁的,怎么人都到哪里去了?还是薛家在金陵就已经精兵简政了?要不没有留下大批人马守空宅,主人一家可怜几口人上京的吧?除非薛家打算只是短期在京城暂住,但是事实证明不是啊。
薛家的下人的人口们呢?只是请便上京可不是金陵四大家族的习惯。想不通,或者薛家真的已经没落了,所以没有用的人口就处理了?以香菱是薛蟠正经请过酒的姨娘,薛姨妈要打发她的时候,还是张口闭口要卖了,那么薛家其他消失人口的下落一定不是放了自由。
说起来放了自由,紫鹃突然想起一事来,感觉回想一下原来紫鹃的记忆,果然林如海到死没糊涂。根据原来紫鹃的记忆,林如海到临死,发现不可能往贾家塞人自己的人的时候,就想到某些可能。比如留给黛玉的私密地产,比如他当着某些来探病的扬州当地官员乡绅之类头面人物说:这些家人在我家甚至多代了,不忍他们背井离乡了,都赠银放人吧。
这么一来,当着这么多人,贾琏也没脸皮厚到在林如海死了就无视他的话,把林家下人都卖到天南海北去,只能按林如海说的数目给了发散银子。如此说来,贾琏确实心不够狠。
林如海临终一举,不只是给黛玉积德,或者分散了部分要被贾家吞没的银子——这条紫鹃想起来还是痛快的,而是或许给林黛玉留下了助力,减少了麻烦。
要是他不这么说,贾琏虽然不算坏,但是个没主意的,要听婶娘和老婆的,把林家原有的仆人都卖到天南海北去。这些人骨肉分离,恨的不一定是贾府,还得是林家继承人林黛玉吧。虽然林黛玉都不一定知道,那个小姑娘那时候都哭傻了,还知道什么?可是这些人的怨念总是不好的吧,天天赌咒你一边,你就是不知道,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而现在这些人,总有几个有良心的感谢旧主人吧。你别说他们不过是奴仆出身,现在就是做了自由民又有什麽用,这事情,可是都说不定的。就是真的和林黛玉一生没有关系,起码人家念个好吧?再说了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果报应的事,也不定没有吧。能与人为善总比喂了贾府的白眼狼们好吧。
如此说来,林黛玉姑娘啊,你阴间的福德要比薛宝钗厚的多了,可是要比她活的好才对的起相信因果报应的善良民众们啊。
倒是甄家人来送礼,老太太给了黛玉甄家送的两匹绸子做衣服,紫鹃收了,又代替病中的黛玉去给老太太谢恩,听说甄夫人母女要来做客。荣国府自然又要摆席唱戏了,不过黛玉病着,应该不用参加,紫鹃也就不用到前头去,自然不用担心她们请什么戏班子。也不用担心碰上上次的危险人物了。
结果晚上的时候,听说探春的丫鬟小佳不知道怎么就在贾老太太请客的大花厅的前头跌伤了,已经送回家去了。探春的人失礼与贵客前,惊了贵客的姑娘——这看别人摔跤都能惊到,这得多娇嫩啊? BY紫鹃——所以探春也很没脸,客人走了,被王夫人骂了。
还是雪雁听了消息回来说:“听说三姑娘的丫鬟小佳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疯了一样就往厅里飞跑,也不走台阶,就往地基上撞,结果就摔了,头撞到石台上晕了过去。”
紫鹃在一边做针线,听了雪雁的话,心里一颤,不会是自己上次引来的麻烦,连累了小佳吧?要不,怎么会出这么稀罕的意外?不过小佳就是看后影,那身量还像紫鹃,可是瘦瘦的,再说作为一个小丫鬟穿衣打扮也和紫鹃也算有区别的,别说白天就是夜里也不应该认错的。
当然没有根据,不过是紫鹃一时紧张的想法,她总担心这个,听见奇怪的就想到了。又一想,不对啊,小佳怎么到前头去了?侍书和翠墨呢?
“怎么回事?”黛玉靠在美人靠上看书,听了这样的消息就放下书本问。
前几天更新不利,真对不住大家,今天补偿,双更。
86、荣国府的问题们
雪雁回答:“我就听说这个,还有就是太太说冲撞了贵客,是三姑娘管理不好,骂了三姑娘。”
紫鹃就放下针线,站起来说:“我去打听一下,这事奇怪,有什麽隐情吧?”
紫鹃不先去秋爽斋,想也知道探春现在不痛快,紫鹃虽然不受她管,也不能给别人惹上麻烦,毕竟探春现在正想找人出气吧?于是紫鹃直奔迎春处找司棋。
迎春房里因为迎春人闷,又不怎么管丫鬟的言行作为,所以她房里的丫鬟最是闲又无聊,也不像宝玉房里人人挣上游,或者宝钗的莺儿要替主子推销。天天没事,也不爱干活,反正迎春不管,就没事了闲聊八卦。
紫鹃去找大观园的八卦中心的总头目司棋打听消息,自然最是合适。司棋就讲了:“三姑娘如今管家,要排场,非要前呼后拥着过瘾,这不甄家太太和小姐来了,老太太,太太设宴,姑娘去都和一般家宴一样带上两个大的,偏三姑娘带着一群。”
和紫鹃一起来打听八卦的李纨的丫鬟素云就问:“一群?那往哪里坐啊?谁设她们的席面啊?”
“要什么席面?去的时候前呼后拥着去了,然后就散了,哪里上得席面?到时候再排场着回来就是了。”绣橘讽刺的说。
紫鹃问:“那都散了,怎么又跑回去?”
司棋就说:“所以说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不过我听说那小佳的奶奶是个疯子,她姐姐前年生了个傻孩子。所以八成是她犯了病。”
“她家还有这个病?”这年头的人都知道遗传了?紫鹃想,果然不能低估了古人。紫鹃想,其实古人也不比后来的人不如的,就是到后世有了很多科技的东西罢了。不过这些科技还是归根结底得算到老外们的功劳,顶多能说老外们进化了,从中世纪的愚昧一跃成就了现在的科技。
旁听的梅花说:“可不是,要不是犯了疯病。怎么就跑往花厅跑?还把自己摔得头破血流的,吓坏了甄家姑娘呢。”
“没人追没人赶的,就这么跑?”紫鹃问。
绣橘笑:“能有谁追谁赶啊?我当时出去。正在侧厅门口,看的一清二楚,就是她跑进来。媳妇小丫鬟们拉都拉不住的。我还想去说她,结果就见她一头倒在石台前头,头就撞上了柱子还是直接摔台阶上了?反正血就出来了,我没敢再看。”
司棋冷笑:“要不是三姑娘要什么气派,她好好在院子里,就是发了病,也到罢了,顶多送回家里去,太太和大奶奶估计看着可怜,还得赏点钱。偏这么一来。她算惨了,闯了这等大祸,就是真的疯病也不行啊?”
专门来八卦的彩屏说:“可不是。秋爽宅的地基也没老太太的花厅高,摔了也罢,撞了也罢。不至于如今这般头破血流的,听说现在还没醒呢。”
“就是啊,真可怜”众丫鬟都同情的附和。
紫鹃虽然惋惜小佳的不幸,不过好像不是自己害的。
应该也不是那些人所为吧?已经被人听见一次,再来贾府还能不小心?起码不会在商议什么了吧?那些人也不是巫师,不可能隔空害小佳的。
紫鹃很不厚道的。心里放松了一些。虽然不幸发生了,但是和你没关系,你只需要同情,如果是你连累的,那么如果不是什么恶人的话,心里都是要有包袱的。所以别人出了事,正常人都不希望和事因和自己有关。
紫鹃回去和黛玉说了,黛玉也叹口气:“疯病这病不比别的,别的病只是难受,这病,也不知道难不难受,但是尊重面子都丢了。”
不过两天,外头传来消息,小佳死了。紫鹃听了长叹一声。小佳在贵客前头这么一发病,就是好了,探春姑娘也不会再要她了,探春姑娘的体面比天大,就是侍书犯了她这条忌讳也不行,何况小佳。
发了疯全无尊严的活着和早早的无知无觉中死亡,到底哪个更好?紫鹃不敢评说,谁有谁的看法。不敢紫鹃自己宁可选择尊严的去死。
这事《红楼梦》小说上也没有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佳这丫鬟的发病到死亡和贾府主人们的生活的主线没有关系,所以就略过了?还是本身没有这一段?
紫鹃想,应该是前者吧,毕竟小佳的发病和死亡对贾府主人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不是么,应该没必要出现在《红楼们》这本小说上。
结果紫鹃马上就发现话不能说的太满,小佳的死也许对贾府的主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她发病就很有影响了。在贵客临门的时候发病,还因此摔的头破血流惊吓甄家小姐,这罪过可不小。小佳死了,王夫人就不追究了,再说就是不死,一个疯子了,你还追究什么?追究疯子,不是让人笑话么?
但是有责任人啊,探春小姐可没有死也没有疯,所以有负责的义务了。王夫人可能和司棋、彩屏想的一样,发病就发病,要是在秋爽斋,多少疯病发作不得?偏贾探春本来是个庶女,却非弄个前呼后拥的排场,结果给贾家丢人了。
于是等甄家人走了,王夫人腾出手来,就把贾三小姐贾探春的管家之职去了——连自己房里几个人都管不了,还有管整个家?
正好来替黛玉给王夫人请安的紫鹃看着探春强忍的眼泪,心说,这就是城门着火殃及池鱼了,三姑娘不是没责任,但是她恐怕真的不知道这小佳有疯病发作的可能性啊?小佳在探春的小丫鬟里面长的最好,自然要带着她出门了,毕竟有面子么,还可以冒充一把二等丫鬟,怎么能不用?
探春被革职的事,贾老太太听说了也没说什么?探春心里难受,连稻香村也不怎么来了。或者不来是好事。
因为王夫人革了探春管家的职务,黛玉晚上闲话说:“这三丫头,太太不喜欢用了。而最近大嫂子都没心思在理事上,一心盯着兰儿的功课。就剩宝姐姐了,偏宝姐姐是个不问不开口的。”
雪雁正咬着线,抽针,含糊的说了句:“我听说学堂里很乱,素云说兰哥儿在那里,都没什么安静时候能看书的。”
黛玉听了诧异的问:“太爷不管么?”
雪雁这才吐了线,说:“听素云的意思是太爷老了,又没了儿孙,就疲沓了,不愿意管事,学里就一天比一天乱。”
黛玉叹口气说:“既然这样兰儿就不要去了吧,府里里面又不是请不起先生的,过去宝玉也请过。给兰儿请个先生不就好了,还有环哥儿,一并教了正好。”
“那宝二爷怎么办?跟着学还是继续这么晃荡?”紫鹃正裁衣服,听了这话就抬头说。
黛玉往后靠,靠在引枕说:“真说起来,宝玉也该念书了。这几年也没见他真正读几天书的,要是趁着机会一并念起来才好。”
紫鹃想,就凭这话,宝二爷也不会把我们姑娘当知己,所以紫鹃马上说:“姑娘不如等宝二爷来了,劝他一劝,让他读书,这样兰哥儿和环哥儿也就有先生了。”
黛玉就笑:“听你说的,难道宝玉不读书,就不给兰哥儿和环哥儿请先生了?”
“怕是的。”紫鹃冷笑的想,王夫人和贾老太太干的出来这事。
“怎么会?就是环哥儿……总是还有兰儿呢。”黛玉想到是王夫人就是要压制贾环,也会心疼亲孙子吧。
雪雁却说:“姑娘说的不对吧,要是真的肯给兰哥儿请先生,那大奶奶干嘛还发愁,还把兰哥儿送学里去?又学不到东西的。”
黛玉总还不信:“大嫂子应该试试求求太太的,要不,不把兰儿耽误了。”
雪雁突然想起来:“既然学里不好了,怎么大奶奶还要兰哥儿去上啊,不会请了假在家自己温书啊?”
“这书不是自己温就行的,兰儿这年龄,还是要学习怎么作文破题的。又不是姑娘们,认识几个字就自己看书去,要科举的话,这里面的学问不是自己学的来的。要不为什么很多人要上著名的书院呢!”黛玉解释:“学里再混乱,起码有个能解答问题的先生啊。”
“这样啊。”紫鹃和雪雁虽然认字,但是也没高明都能读懂四书考进士的程度。雪雁是环境及个人的不努力的双重结果,紫鹃因为是古今教育方向不同,她学历再好,不学中文的,有几个读四书的。
按《红楼梦》小说,是应该进行到紫鹃试玉的章节了。不过现在不可能发生了,黛玉没有真的爱上贾宝玉,紫鹃更不希望黛玉嫁给贾宝玉,还试什么玉啊?不过说起来,紫鹃算着《红楼梦》小说,说的紫鹃试玉,就应该在今天了。
闲着也是闲着,或者说“不能坐而待毙,要起而拯之。”紫鹃想想还是再“试玉”一次吧。不过怎么试,这可是最考验智慧的。
可惜想着“试玉”,偏等了一天也没见宝二爷来。
87、亲事上门?
而第二天雪雁去王夫人房里取了人参来,一边将人参交与紫鹃,一边说起:“太太正午睡呢。我因等太太的工夫,和玉钏儿姐姐坐在下房里说话儿。结果赵姨奶奶叫我,原来她请了假,要出去给她兄弟伴宿坐夜,因她的小丫头子小吉祥儿没送殡穿的衣裳,要借我的月白缎子袄儿。我想谁没一两件这衣服,不过是怕弄脏了自己的。
于是我只说: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呢。如今先得去告诉他,还得回姑娘呢,我们姑娘身上又病着,别误了事,不如借别人的吧。“
紫鹃笑:“你这法子倒巧,叫人怨不着你。赵姨奶奶是这会子就下去呢,还是等明天一早才去?”
雪雁说:“她说的是这会子就去,只怕此时已去了。”
紫鹃本想把自己的衣服借给那赵姨娘的丫鬟,按自己看,不是雪雁想的,什么衣服人人都有一件的。贾府虽然奢侈,但是还没到是个小丫鬟都穿绸着缎的,尤其是赵姨娘的丫鬟,能有什么好处到她手里?白色的衣服估计也有,不过缎子的怕是没有,而赵姨娘估计又想着显示一番,自然只有借衣服一想了。
不过既然已经走了,就算了。要是她们走了,自己再找人给她送去,就显眼了,还是低调吧。
赵姨娘借衣服这时节,才是试玉的当天,紫鹃自己算错了。于是继续擦拳磨掌等待贾宝玉,结果贾宝玉没等来,倒等来个大消息,就是那个被惊吓了女儿的甄夫人居然给探春说亲了。
这个消息是紫鹃从贾老太太房里的琥珀那里听来的一手消息,当然甄夫人没有亲自上门,托的是她家大姑娘的婆婆,说亲的对象是甄家的庶子。那老太太也是见过世面,有沟通技巧的人物,人家说的那叫八面玲珑。不过总体意思还是说你们两家门当户对又是世交,多么合适。
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虽然因为面子,要表现矜持,所以没有直接答应。但是好像有些心动。毕竟和甄家是多年的盟友,可是有什麽盟友比姻亲更可靠的?所谓两姓之好么,婚姻不是两个当事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布局,像探春这样的庶女不就是天生的棋子么,能走不好棋是她的造化。
其实紫鹃看来,这婚事听起来还是挺合适的。但是以探春的心高程度一定不会满意的。而且以后甄家比贾家还先完蛋,这可不是什么好婚事,不过这些贾探春是不可能知道的。
探春那里有翠墨,消息自然不慢,再说这次的事,贾家也没什么隐瞒的必要,事实上终于有人求她们家姑娘了,实在难得。不张扬一下都对不起贾老太太几十年的习惯。
根据探春房里小蝉的消息,探春听了躲起来哭了半日,只是出门的时候用冷水冰了眼睛。怕让人看出来。
探春的委屈大着呢,前一阵子听说伯父和族兄给表姐林黛玉说亲,说的是理国公府的正统继承人,袭爵的嫡孙。虽然老太太居然推了这门婚事,但是就是说林黛玉在自己的亲伯父和族兄眼里要匹配的是同样八公之后的袭爵嫡子。而这样好的婚事居然完全不考虑和他们的亲侄女和族妹,还不是因为自己是庶出的。
老太太推了柳家这么一门好亲事,是因为想要把林黛玉表姐留给自己嫡母所出的兄长的原因吧。
在贾探春看来,这柳家袭爵的子爵比自己哥哥好好的多。毕竟自己家的世袭要到头了所以逐代递减实在地位不比子爵了不说,就是世袭一样,这贾家的世袭也和宝玉没关系的。宝玉又不爱读书。以后也未必能考个功名,贾家这家底也快见底了,以后未必能有多少的荣华富贵,恐怕维持不了现在的日子了。
所以在贾探春的想法里,贾宝玉这样的并非良配,何况不如贾宝玉的甄家庶子。想到贾环的处境。探春带入一下,自己做了这样地位的人的媳妇,这日子哪里还有盼头啊?
柳家的亲事,老太太就是不想把林黛玉表姐嫁过去,那么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吧?怎么对自己的孙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便宜了那薛家的薛宝钗,这薛宝钗虽然外祖家是高门,可是根子里却还是商家女,能值什么?居然也说的是个柳家的嫡子,虽然不是袭爵的长房,但是起码是嫡子,已经分家出去单过,亲婆婆怎么也好相处的。
这商家女都说到嫡子了,自己去要嫁个庶子,这贾探春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何况这不只是一口气的问题,是一辈子的命运问题。
贾探春如何的不愿意也没办法,没人问她的意见。但是贾老太太还有些对孙女的疼爱,这不就和王夫人商议:“这甄家的婚事,你怎么看啊?“
王夫人当然说:“媳妇以为咱们两家门当户对又是世交,倒是般配,三姑娘嫁过去,甄夫人看在两家交情的份上,也不会亏待了她的。就是不知道那甄家这三少爷相貌品行如何,媳妇不敢擅自定夺,还是看老太太的您的主意。”
王夫人认为这婚事可取,但是也不是非成不可的,毕竟探春还是个拿得出手的,这甄家为之求亲的也不过是个庶子,能有多少作为?这样的女婿也没多少利益,不过是和甄家两家姻亲的名头。所以就平心静气的分析,最后还似乎很孝顺的把决定权教给了老太太。
贾老太太是人精,起码在这些小事上都是人精,哪里不明白王夫人的心思。但是她自己想的和王夫人想的一样,这婚事成也不错,但也不是最佳的选择。不过甄家都说出来了,这么多年的老交情——关键是这么多年的利益共同体,不答应也不是合适,不是扫甄家夫人面子么?
不过话不能直接说,贾老太太就说:“你想的周到,这甄家少爷的相貌品行还是先打听出来的好。这三丫头一直养在你跟前,你也看她和宝玉一样,自然不会亏了她的。”
把皮球踢回去,虽然这事不大要紧,自己决定也不是不行,可是自己想要决定的事,这媳妇就推三阻四,死活不上路,这等对她不打紧的事,就想起孝敬婆婆了,让婆婆决定了?这么一想,贾老太太就心里不舒服,就又把皮球踢回去了。
如果贾探春知道自己的婚事已经不打紧到,贾老太太和王夫人都“谦让”决定权的情景,会不会气死?好像没有,她还挺着。
那边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表面和气的相互“谦让”着扯皮。这次和林黛玉和柳芳的事不同,贾府里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了。
这不紫鹃刚从二门找人帮她买东西回来——顺便说一句,二门外头的婆子们都得了消息,不过一个婆子说:“这二姑娘还没说亲,怎么倒先给三姑娘说了?”
“不是先给三姑娘说了,是人家甄家太太看中三姑娘了,请人来探问的。”一个小厮纠正。
又一个婆子说:“不管怎么看中了,就是定了婚事也得等二姑娘先出门啊。”
“那就是以后的事了,不影响现在的定亲啊。成亲的时候,妹妹自然要在姐姐后面,可是定亲不用的。”一个看着利落的媳妇说。
紫鹃一边听了,心里想这难道因为探春的婚事,迎春的婚事也要提前,这样的话,迎春是不是可能不嫁给那中山狼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真是一件好事。不过迎春这性子到了人家家当家做奶奶,怕是撑不起来的。
紫鹃办完了事,回大观园的路上还想着这些有的没的,结果刚进大观园的门,又差点撞上一个人,而碰巧的这个人正好又是赵姨娘,更巧的是赵姨娘又是泪流满面的。
这次不比上次,紫鹃没有剧透君帮忙了,从小佳的事之后,这剧情好像开始脱离的《红楼梦》小说的轨道了,当然小事,比如赵姨娘借衣服还是一样,但是贾家姑娘们的婚事开始变化了,那才是大事。
以紫鹃的想法,越脱离《红楼梦》小说的轨道自然越好。那小说里,林黛玉是个悲剧女主,紫鹃自己是个炮灰,而且按小说里的一步步推进,作为一个侍女的紫鹃能做的,能改变的太少了,很有些无能为力的感觉。就是林黛玉现在明白了,也不比紫鹃能做的多。
如果脱离了小说的轨道,那么就可能有缝隙。变故对于希望改变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环境。
“姨娘您又迷眼了?我送姨娘一程吧?”紫鹃虽然没有剧透君了,但是想也推测的出,必然是赵姨娘知道了探春的婚事的消息就去找探春,至于找探春有什麽能说的就不知道了,或者赵姨娘根本没想说什么,就去了。
结果这样冒失出现的赵姨娘,当然是正好成为郁闷中的探春的发泄的口子了。探春现在正恨的莫过于自己庶出的身份了,偏赵姨娘还不知趣的往她跟前凑,结果自然是赵姨娘泪奔了。
“是紫鹃啊。”赵姨娘对这个大观园里难得对自己十分友好的大丫鬟还是实话实说的:“是我自己没用,想不出法子帮着三姑娘,偏还打扰了三姑娘想事情。”
三姑娘想事情?探春果然不肯坐而待毙?她要做什么?
88、紫鹃试玉
贾三姑娘探春想要做什么,紫鹃还不知道,或者说她自己可能也还没想出来,总之紫鹃安慰了几句赵姨娘,赵姨娘就告辞出去了。
紫鹃回到稻香村,刚到门口,就看见贾宝玉童鞋了,贾小白看见紫鹃,天真烂漫的过来说:“你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看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你们房里就越发难了。”这话,这话多么的熟悉啊!这不就是红楼梦小说里紫鹃试玉的前传么?终于进入剧情了。
紫鹃眼疾手快拉着了贾宝玉要摸到自己身上的前爪,说:“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不光我们屋里,别处也是一样,眼看三姑娘都要做亲了,都是大了。”这话套的不错吧?
宝玉果然有些愣,本来按雪雁的说法,春天里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贾宝玉自然在这个时节分外的呆,一时才喃喃的说:“果然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好好的女儿家却非要嫁人。”
“宝二爷这话可说不得,三姑娘要做亲是喜事,哪里说什么眼泪?再说哪里有不嫁人的?史大姑娘是早就定了人家的,这回三姑娘也要定亲了,”紫鹃一边说一边观察宝玉,没什么情绪波动,继续:“上次薛大姑娘也差点定亲呢,可惜没成。”
有变化了。贾宝玉之前早知道史湘云定亲的事,不过他对史湘云的定位不过一个童年玩伴而已,估计和探春差不多,所以没感觉,就是探春不过感慨一下好好的女儿要嫁人实在是暴殄天物。不过薛宝钗要嫁人的消息,他还第一次听见,不由呆了。
有戏!紫鹃再接再厉:“那柳家三爷听说也是好的。王家舅太爷很是欣赏,偏偏没成,薛大姑娘也不知道心里是不是会难受?”没成非要有可能是紫鹃本人的功劳。但是她还是表现的无比惋惜沉痛悲。
贾宝玉却反应上来:“那是那人没福,我早说不定什么有命的才能消受宝姐姐她们主仆。”
看起来,贾宝玉只是把薛宝钗当做姐姐。连惋惜她终归要嫁人都没有,薛大姑娘你混的也太惨了。
“是啊,宝姑娘这么好的人,自然不用担心了,又有薛姨妈和薛大爷,现在还有薛二爷在,自然帮她留心的。倒是我们姑娘,大老爷上次给相中了柳家大爷,却也没缘分。”紫鹃最后还是说到了黛玉。紫鹃试玉么?不说林黛玉怎么试玉?
她才不怕宝玉发疯,倒是宝玉疯闹一回。王夫人就想要尽早把林黛玉嫁出去了。趁着贾老太太还硬朗,林黛玉赶紧出门是最好,要不贾老太太一归西,林黛玉的命还不是捏在王夫人手里,那王夫人是吃斋不吃素的主儿啊。
其实紫鹃看来。林黛玉的婚事也不一定非要那柳家一样的高门世家,门第低些也无妨。林黛玉现在也是明白的,自然也不会太计较,倒是门户低些,对嫁妆的要求也少,对林家的资产状况也不了解。这样贾府也好蒙混过去的人家,估计也是同意的。
要说如今林黛玉手上的嫁妆也不算少的,古董珍玩颇有些,字画珠宝也丰厚,家具没有新的,但几辈子留下的也都是精品,压箱银子么?得看贾老太太的良心和贾家的经济状况了,所以还是越早越好,贾家的情况绝对是每况日下的。
就是缺少田契房契,不过贾老太太敢把林家数代媳妇的嫁妆单子给紫鹃收着,就是说林黛玉母亲,祖母,曾祖母的奁田应该还得给黛玉的,就是不知道能给多少,应该也能混过去。
这么想来,紫鹃还是对林黛玉的婚事前景报乐观态度的,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找个这样的合适人选了。这不能指望贾赦和贾珍了。不过紫鹃有自己的打算。
事在人为,要不是紫鹃劝黛玉和贾赦一方走近,又在邢夫人处诉苦,贾赦如何想起来给林黛玉说亲?这亲事虽然没成,但是成果还是不错的,林黛玉现存的嫁妆就是因为这件事终于到了林黛玉自己手里了,这可不容易。
而且这次也算探路了,知道了贾老太太的底线,下边也好有个方向不是。紫鹃的性格是越挫越勇,断然没有放弃一说,定要为自己和黛玉杀出一条生路才是。
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没有像原著那么发展,所以清醒的不止一个林黛玉,还有贾宝玉,他听了紫鹃的话,倒是楞了半晌。
紫鹃盯着他等着看他“一头热汗,满脸紫胀”,“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偏贾宝玉眼神明显暗了下来,却长叹一声:“罢了罢了,都嫁了吧。”
这么看还清楚的很,正常的紧,紫鹃就接下说:“宝二爷说的轻巧。也罢,要不我们姑娘回南边去,林家的女儿总的从林家门里出阁的。”
“正好,我也不忍见妹妹出阁。”贾宝玉童鞋看起来真的和林黛玉没什么男女之情了。
紫鹃心里有些悲伤,毕竟林黛玉虽然对贾宝玉情种不深,也是有的,很有一番挣扎的,只是还有一丝理智,可能王夫人的态度,知道情势比人强,才强力克制自己忍痛放弃。偏这贾宝玉如此潇洒,紫鹃怎么能不悲伤。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这就是区别吧?
“既然这样,宝二爷也不用去见我们姑娘了,相见争如不见,省了宝二爷不忍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