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攻略-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危害性。

因为根据紫鹃给黛玉补燕窝的实际观察结果,好像没有太大效果,虽然好像黛玉的身体没书上写的那么严重,紫鹃认为和她没真正的动情恋爱有关系,和燕窝的关系不大。

如此看来,这太医的方子应该也没什么问题,顶多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但是当时还是解决问题。

太医倒是不像没有本事的,诊脉后就说思量过重,对紫鹃说要多加开解,病人心情好了,配上药才有效。话是没错,可是怎么开解呢?

原著上凤姐的生日之后,黛玉没有生病,还跟着李纨去找王熙凤赞助诗社呢。应该是关于凤姐和贾琏的事,被开解了,所以没有思虑过甚病倒。

可是什么也不知道就是好的么?这什么也不想的安稳日子又能过多久?一段美好的天真日子,要用一生的幸福去换的话,紫鹃认为绝对不值得。

好在黛玉的病也不凶险。作为病人,不用吃贾老太太的高蛋白质的菜,每天清粥小菜,不动荤腥。要是别人估计感觉清苦,但是对黛玉这样的素食爱好者来说,这清淡食物很是舒服。

饮食保证,药也多少有效,重要的是黛玉好像想通了什么,所以慢慢也就痊愈了。

而黛玉好像有点变化,更沉稳了一些。表现为宝玉、宝钗还有贾府三艳来探病的时候,态度比较好,说话也客气,对着宝玉也没有小脾气。就是迎春来的时候,没什么话题,黛玉也没不耐烦,反而自己找了些刺绣下棋之类的话题,把场面圆了过去。

因为黛玉这次病的时间长,或者因为诗社开起来,黛玉病了不参加,比较明显,这不迎春和惜春也分别来探望了。

贾府这三个姑娘,外人看来估计认为十分融洽,因为只要有事的时候,哪怕家里一个小宴,过个什么节气,都是一样的衣服首饰,去老太太,太太房里或者宴会地点似乎永远同出同入的。

其实不然,当她们终于有了大观园可以分开住的时候,除了在长辈面前出现的时候,要在门口聚集起来造成同出同入的表象外,其实并不经常相互来往。

起码不比和黛玉、宝钗她们的来往多,基本是一样的。倒是宝钗因为要防止宝玉单独接触林黛玉,所以几乎天天来稻香村报道。

所以贾府三个姑娘来探望黛玉也是分别来的。不过探春上午来的,而下午迎春来的,居然穿了同样的衣服,头面也一样。

紫鹃就怀疑贾府有什么活动,晚上宝玉来的时候,特意还问了一句,原来当天开了诗社。

40、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古代规矩

看来像姑娘自己组织的诗社一类的活动,贾府三个姑娘也要保持衣服首饰的高度一致。这也是个麻烦事吧?

紫鹃一直庆幸黛玉不用和她们一样。按贾府的各种宴会频率,就是说一年至少要一百天以上要衣服首饰完全一致。要不,难道每天早上,都要在姑娘起床前先把迎春、探春、惜春房里都跑一圈,商量好穿什么才能给姑娘准备衣服?

当然现在迎、探、惜三姐妹怎么穿衣打扮都保持一致的,紫鹃不知道,应该不是用这么笨的法子,估计提前商量好,不是小时候一排房子挨着住,也好办。或者贾府规定好衣服的顺序,以及什么衣服配什么首饰。

这个紫鹃本来的记忆力没有,现在紫鹃也实在不好去问司棋她们,只好放弃自己的好奇心。

如今发现不知道是习惯成自然,还是某些贾府潜规则,开个诗社也三个姑娘也要统一制服。贾府还不如做家服呢,和紫鹃前世上学时候穿的校服一样,要方便的多。

好吧,紫鹃想着些完全是吃饱了撑的没事瞎想,毕竟不管她的事。顶多她本来以为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贾家三位姑娘统一着装,说明贾府好歹对黛玉这个客人有些重视,现在看不是那么回事,日常习惯罢了。

黛玉这一病是红楼原著之外的情节。紫鹃来了这么久,一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黛玉对宝玉情分不深,所以删减了很多和宝玉爱情相关的事件。但是添加的事件,黛玉还是第一次,紫鹃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也不知道宝钗是看现在黛玉和宝玉感情一般,所以没那么重视黛玉的问题;还是成天跟着宝玉来,注意到了黛玉已经在吃燕窝——这个虽然紫鹃还是隐瞒着的,毕竟私下进补这样的事总归不太好,但是没人敢低估宝姑娘的观察能力吧。

反正宝钗一时没想起来还有别的什么可以拉拢黛玉的,所以没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情节,不过是宝钗来探望的时候说些宽慰的话,黛玉也客气的应着,场面很和谐,心态很场面。

至于原著上的“风雨词”么?你见过谁病的爬不起床,还写诗的?反正林黛玉没着本事,老实在床上躺着。不过紫鹃看的出她经常在思考,而正因为思考,而病情总是起起落落的,托了颇久才痊愈。

唯一对上原著的情节的就是贾宝玉的蓑衣了。不过林黛玉躺在她那巨大的四进拔步床里面,不可能看见贾宝玉穿什么进来。就是不是那住挡视线的拔步床,稻香村也不像潇湘馆那么小,不知道连个脱蓑衣的地方都没有,得登堂入室。自然也没有什么说错了,“渔公渔婆”的。

无聊人士紫鹃却故意在外头下雨的时候,一听宝二爷来了,就跑到堂屋门口看宝玉——的蓑衣。

“宝二爷这蓑衣很特别啊,什么草编的啊?我还第一次见这样的呢。”by其实没真的见过古代蓑衣的无聊人士紫鹃,真的是第一次见啊。

宝玉这孩子实在,听了紫鹃夸,高兴的细说:“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

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你看,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这样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

紫鹃你要说喜欢,我也弄套给你,还有你们姑娘也戴的呢。”宝玉还拿着那斗笠进行现场演示。

要说这东西是挺精致的,中国古人不爱发展科技,就爱在现成的东西上用些细碎功夫。

紫鹃前世也是有见识的,哪里稀罕什么斗笠,就笑着问:“既然是北静王送宝二爷的,宝二爷哪里去给我们主仆再弄两件来?”

“这,我下回问问北静王,他哪里弄得,不就能给你们弄到了。”宝玉长了这么大,还没什么得不到的东西,自然想的容易。

紫鹃轻笑:“可别。宝二爷这么一问,那王爷问怎么回事,您这么一说,成了我们姑娘要东西了。本来我们姑娘看都没看见,不过我这么一问罢了。又没什么用,到落个名。”

宝玉睁着大眼睛说:“怎么会呢?不过这么个东西,是我看了有趣,想给妹妹的,怎么成了妹妹要的了?”

“我们姑娘下雨不出门就是了。不用这个,看着就沉甸甸的,姑娘哪里经得。”紫鹃推脱。

宝玉这孩子实在过了头,或者是自己认为好的,也就忙着献宝给黛玉的心态,听了紫鹃的话,急忙说:“不沉的,看着沉,其实不重。紫鹃你试试就知道了。”

紫鹃接过那蓑衣,顺手递给小丫鬟:“是不重,不过我们姑娘用伞就好了,再说下雨也不出去的,真的用不到。宝二爷拿来了也是白放着,何必浪费这个呢。我代我们姑娘谢谢宝二爷有心了。宝二爷进来先吃茶,暖一暖。雪雁去扶姑娘起来坐坐。”

紫鹃虽然下雨天无聊,也不会没事了问宝玉这个。其实是想打探一下贾宝玉和那北静王的关系到底如何。只有宝玉要真去问北静王这蓑衣的事,却要千万阻止的。

宝玉这小子有时候口无遮掩的,万一北静王无聊问起,宝玉说给我表妹林黛玉要的,不就麻烦了么?

姑娘家的闺名什么的信息,不要在外男前提起,这一点,紫鹃是拥护的。因为这不是完全因为封建,某些方面也是对女子的保护。在这女人没有人权的时代,养在深闺是有现实意义的。

比如这个北静王,紫鹃就希望他千万不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林黛玉才好。虽然也许知道了也没什么,但是紫鹃认为这些不作为黛玉未来夫君人选的人最好还是不知道林黛玉的好。就是知道也不要是从贾宝玉这里知道的。

当然如果是合适做黛玉夫君的人选,当然要想方设法让他知道贾府里住着一个才貌双全的名门闺秀林黛玉。这就是所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管什么规矩,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才是在这危机四伏的贾府里,紫鹃能保护黛玉的生存之道。

41、看房子去

虽然很多同人上写的都是北静王是林黛玉的良人。可是紫鹃起码目前不这么认为。最重要的当然是因为北静王是已婚人士了。紫鹃自己当仙女一样照顾着的姑娘,当然不想她去给人做小三了。

从感情上就受不了清高林妹妹去做小三。就是不算感情洁癖问题,从现实上看,侧室这活也不好做。

林黛玉虽然父母双亡,也是侯门之后,高门之女,何必去做人侧室。就是北静王妃突然死掉了,去做个继室也没必要。

古人重视什么?原配!结发夫妻!做继室这东西是容易高攀,比如邢夫人,比如尤氏,都是小门户出身,因为是继室就高攀到贾府了。可是看了她们两个的地位还认为继室是个好活的,恐怕只有袭人这样的思维了。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要是继室能有地位,为什么贾府的贾赦、贾珍娶继室要低就到邢夫人、尤氏这样的级别?因为只有这样的差距,才能让人家姑娘来做继室呗。

林黛玉好好的大家闺秀,怎么看也不至于沦落到要给人做继室吧?就是给个王爷做继室也亏吧?

所以已婚的北静王不是列入考虑范围的。

何况北静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就是未婚能是良缘么?

和贾宝玉交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会也是个贾宝玉一样的人物吧?就是出身比贾宝玉还好罢了。这样的就是未婚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如果不是和贾宝玉一样,那天天招揽贾宝玉这样的除了脸没什么可取之处的巨婴做什么?政治目的?拉拢贾家?那贾家完蛋的时候,他北静王府就是不倒也得扒层皮,还能娶贾府的外孙女?躲还躲不过来呢。

如果不是政治原因?那紫鹃想不出为什么了,除非,紫鹃想起前世腐女闺密的说法,北静王和贾宝玉是一对好基友。那还是更算了吧。虽然紫鹃绝对不歧视同性恋,但是没打算把自己姑娘嫁过去做同妻。

好吧,生存环境恶劣了些,所以紫鹃的想象力也丰富了些。

黛玉这一病,紫鹃也不怎么出去,等黛玉病好,才知道已经过了鸳鸯抗婚了。

本来紫鹃还想着能帮帮鸳鸯,不要弄到那么绝,贾赦虽然不是东西,不能给他做小老婆是一定的,但是贾老太太也不怎么可靠。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没晚的居然是墨雨说的房子。紫鹃因为黛玉这一病,自然没有功夫出去,那房子又说买的急,自然以为没希望了。

没想到居然因为中间有些周转,到现在还没出手。紫鹃想着去看看也好,要是真的合了眼缘,就说明也是一种缘分了。

于是编了个理由,说自己的小妹妹在外边病了,想要去看一眼,就和凤姐请了假出去,凤姐也不知道是不是吞黛玉的银子吞多了,对黛玉的人也宽松。至于黛玉这边的假自然好请的很。

于是就去看了那房子,这房子是一个标准的三进四合院,不大但是十分整齐,很标准的连门三十三间。

大门是低调的如意门。外院,大门的影壁的雕工十分精美的五“福”图,一侧是屏门,有仆人住的小院子。另一侧是外客厅。

内宅的垂花门精致漂亮,两侧是抄手游廊,把厢房正房的前廊连接起来,在正房的耳房前面形成了两个小小的天井。正房是三正四耳的,有一边留了半间做进入后院的通路。厢房东西各三间,各带一耳分别作为厨厕,和21世纪图册上的标准四合院一样。紫鹃前世不是北京人,没见过真正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四合院,只看过些介绍,现在看还真是这么回事。

院子里有排水的渗沟,房里有火炕,就是说设备挺完整的。厨房不大,但是很干净,青砖的灶台,有三个灶坑。紫鹃虽然不会用这种火,不过还是知道这个是不错的。

外院和内院都有井,都有厕所,这对于从21世纪穿越过来紫鹃来说这种卫生的设备很重要。

院子里绿化做的也不错,中庭有一棵老银杏树,这树在北方不常见的,不过长的却很好,看着怎么也有几百年了。剩下的树木就是石榴和海棠了,贵族气的海棠和平民化的石榴种在一起还挺配的。剩下就是些草茉莉,凤仙花,栀子,茉莉之类的普通花草种的密密匝匝的到处都是,居然还有一架子蔷薇。天棚上爬着葡萄藤。

转过后院,居然有几株桂花,也不知道在这里能开花不能。

房子挺新,不是新盖的,也是最近翻修过,门窗的雕花也精致,大漆没有一片脱落的地方。

重要的是带着家具的,正房里的家具虽然没有紫檀、花梨的,也是鸡翅木、酸枝木的。还居然有一张据说北方不大常用的拔步床——这个是紫鹃前世做红木投资的时候听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因为做过红木投资,所以认识木料。虽然不能比黛玉那张南京的描金拔步床,也算精致了。铺盖床幔都还留在床上,看来搬的够急。

不过只有正房和正房的耳房里是鸡翅木、酸枝木的家具,看来主人是在这里活动的。其他房间就没这么讲究了,不全是这鸡翅木、酸枝木的家具了。不过最差的仆人房也都是齐整的榆木和榉木家具,后座房里还有铁梨木的家具。看见榉木、铁梨木看来这家主人果然原来是南方人。

防火的鱼缸都是硕大的白瓷缸,有的养着红鲤,有的养着睡莲,这原主人倒是有闲情逸致的。

而且这房子和紫鹃前世看的图片不同的是还有马棚,虽然不大,也没有马在那里,但是傍边有一片空地,那里有一辆带木棚的马车,这个紫鹃看不出好坏来,但是也是随着房子卖的,算搭头。

虽然值钱的东西和摆件什么的都拿走了,可是家具和日用的瓷器什么的都还留下了。用紫鹃前世的时代的话说就是拎包入住的房子。

42、账目

可是这么好的房子怎就卖了,据说当时还卖的急?要是真是外宅接进去了,这房子也不用急着卖啊?而中间为什么还是没卖出去?

紫鹃想不是又是凤姐和尤二姐的故事吧?凤姐骗了尤二姐走也没把房子卖了啊。

要说这房子买了,别有麻烦,比如人家少爷找上门来。这个问题应该不大,他们夫妻回去自己理论去就好;那外宅又被赶出来——这个好像不大可能,最大可能是被横着抬出来。

这房子却是好,这么看起来,一千两也不算很贵。

不过不算贵的房子,对紫鹃来说也是很大的一笔钱了,大半的身家啊,不能不慎重。何况紫鹃本来就是个谨慎的人。

想了想,问问这家旧人吧。据说那外室和她的人都进去了,只留下一个小厮,名叫豆子,不过十一二岁大。

那卖房子的人说这小厮是个搭头,但是紫鹃不是那么容易蒙混的,看他的表情有些僵硬,私下使个眼色给墨雨,墨雨先走开。

墨雨去悄悄问了那小厮和邻居,才知道这豆子不是买来的,而是一年冬天昏倒在门口,那外室到善良——当然对主母不善良——就收留了他。这次也没跟着去,不知道是外宅真的心善不让他去做奴才,还是主母不要这种外宅心腹的人进去?

不过听起来那负责卖房子的仆人心里很想把这孩子单卖了,不过没有个卖身契在手上,估计主要是急着把房子脱手,不想节外生枝,所以才没强卖了这孩子。

紫鹃看这豆子却生的十分清俊,就想这孩子还是留在外头的好,要不以贾府看,那些老爷少爷的爱好不只是美女啊,这样的孩子一样危险的。而且虽然说什么不想节外生枝,但是以贾府的情况看,豆子能留下,怕也不是个简单的小孩。

果然紫鹃问起了的时候,豆子并不像没见过世面的小厮一样怯怯的,虽然有些没精打采回答还是条理清楚的。还有打听了邻居,于是知道这房子是买的人家旧宅翻新的,房子还真是新的,不过三年的时间。

紫鹃前世是做主管的,虽然是财务主管,但是看人还有有眼力的,看这孩子不是普通小厮,就问;“读过什么书啊?”

豆子一惊没想被问这个,还是说:“就读了四书。”

紫鹃思量再三,终于让觉得买下,但是价钱自然要谈,没有人家要多少就给多少的,紫鹃前世的职业生涯也做过很多部门,和人谈判也是长项。上次看那夫妻死了独生女,孤苦无依凄凄惨惨,没好意思压价,这次是豪门富户处理外宅的房子,不讨价还价都对不起自己。

紫鹃华丽的谈判技巧,不但震惊了墨雨,也让负责卖房的人不得不回去请示,划价暂时告一段落。

紫鹃对墨雨说,要是对方同意自己出的价钱,就把上次的中人找来直接交钱。紫鹃凭和他打交道的经验发现此人经验丰富,心思细致,人也正派。

回到贾府,紫鹃还有不少要准备的事。

首先当然是钱。

紫鹃盘算自己的财产:

紫鹃的父亲临终留给紫鹃四百两银子,还有给紫鹃攒的嫁妆有二百七十一两。这么说起来,紫鹃爹在贾府的管事里实在称的上清廉了。

而紫鹃母亲留下东西,只算金银,现银,金银锞子,元宝,吉祥锭子什么的加在一起,折合银子居然有九百两左右。

紫鹃的娘跟着贾母的时候,贾母还当着家,所以她的亲信丫鬟油水也大。现在的鸳鸯有没有这个数的私房就不敢说了。

而且紫鹃娘的父母,就是紫鹃的外祖父母,也曾经是贾府里体面的仆人。说起来比做采买的祖父家还要得势呢,也不是没有积蓄留给独生女的吧,这些钱财里恐怕不少是外祖父母的遗产吧。要不只是紫鹃的娘应该没这么多财产吧。

紫鹃的出身,论起来是贾府里正经的几辈子的陈人,虽然说起来十分卑微,但是在贾府里混日子,却是有优势的。

顺便说一下,自从搬到了稻香村,黛玉房里的东西也齐全起来,也有了称金银的戥子。所以紫鹃也能精确的知道自己财产的数量了。

上次的房子,紫鹃用的是金子付的帐,就是三十两黄金。紫鹃打听好了的,金银的折算的市价一般一两金十两银的,当然要具体到成色。上次紫鹃自认为给的金子成色很足,对方也没异议。而给中人的佣金什么的费用说好是对方付的。

也是那次把紫鹃她娘留下的金子差不多都用了。

不过紫鹃手上还有金子,那是跟着黛玉去林家的时候,林如海赏的若干金银镙子们。

林如海自知大限将至,以后照顾不了女儿,只能替女儿收买人心。毕竟在贾府里生活,贾老太太给的贴身丫鬟的作用很重要,这个道理林如海自然知道。

为了黛玉安身,给贾府的百万两银子都出了——恐怕林如海自己也知道贾府贪进去的一定比给黛玉的多,当然恐怕不知道贾府比他想的还贪的多——哪里在意给丫鬟这点小钱呢?这“小钱”可以换来大方便呢。所以林如海出手实在大方。

而且那时候这赏赐也就一次了,再没第二回机会了,能换来紫鹃对林黛玉真心实意实在是很合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看红楼梦原著,紫鹃也算对林黛玉真心实意,给不给都一样;而有些人就是给的再多,也一样没用,养不熟的人多的是。

总之,紫鹃在林府时间不长,得到赏赐的次数不少,每次都是真金白银的硬货。而林如海比原著上描写的要精明的多,赏赐的时候是单独的。紫鹃知道雪雁和王嬷嬷得到的估计也不少,但是多少谁也不知道。反正作为黛玉的丫鬟,好像不可能直接议论钱财的问题,口不言财,才符合林家的风气。

那时候现在的紫鹃还没穿越过来,过去的紫鹃可能更符合古代丫鬟的标准,看来很是入了林如海的眼。

43、树大好乘凉

43、

其实不如眼,林如海估计也没办法啊,林黛玉刚来贾府的时候带的人少了,而林如海死了,贾府不可能再让林家塞进人来了。拉拢紫鹃是非常必要的,而作为贾府的几代的得脸的仆人,也不是小钱就能入眼的。

说起来,因为发生在紫鹃穿越之前的事,紫鹃上次清点财物的时候都漏了这笔钱。还是一次找衣服的时候,翻出来这么一大笔金银,才在前任的记忆力找到这笔钱财的来源。说起来,贾府治安还真的是好的,前任的紫鹃就这么随便扔在箱子里,也没有丢失的。

自己的月钱和逢年过节的赏赐积攒起来,也有七十多两银子,还有14个大小不等的金镙子,不过没有一两重的,最大的也就六七钱重,小的不过一二钱。她到了黛玉房里才成了一两银子一个月的一等丫鬟,在贾老太太房里的时候只是二等丫鬟,不过贾老太太还算念旧,看在她娘的份上,给她的赏赐也多。

紫鹃想想,如果没有花费,那么手上银钱真是不算少,还得加上自己和母亲留下的头面首饰。在贾府丫鬟的财产里,这才是大头。

比如紫鹃自己的衣服首饰怎么值个几百两吧。原著上晴雯死后,说留下衣裳簪环约有三四白金呢,晴雯熬上一等丫鬟才几年。何况贾老太太给黛玉房里的银钱东西素来丰厚,给紫鹃的赏赐实在不薄。

难怪原著上紫鹃,有人考据说去给黛玉守灵了。这么看来也是可能的,因为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啊。这些钱够她一生花费,不需要找地方谋生,也无需嫁人靠老公养家,守上一辈子灵也不愁生计。所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非常正确的。

现在的紫鹃没打算做守灵这份没前途的工作,还是把黛玉妥妥当当的嫁出去才是真的。而自己也要保证生存的经济实力才行,毕竟紫鹃这样的女人,不可能考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她概念里只有自己养活自己,当然有遗产做本钱也是好的,指望父母可以,指望丈夫没想过。

所以钱就这么多,以后能从贾府得到财物的年份也不长了,得好好规划一下。

这年头不是没有其他的投资方式,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困在贾府里做丫鬟的女人,恐怕就只有和王熙凤一样去放高利贷了。难怪这年头人人都愿意要儿子,男人就门路多的多了。

紫鹃当然不可能去放高利贷。她只能考虑买房子。可是这个世界买房不是什么好的投资方式。

比如紫鹃前头花了三百两买的那个房子,五年租金得了一百两。但是那不是正常的标准。就如同紫鹃平时聊天的婆子小厮们说的,这房子买的不算便宜,但也不算贵,可是能有这个租户可是捡了大便宜。就是说房子买的一般,但是运气好到爆,居然能遇上这么大方的租户,得了这么多租金。

至于贾府的婆子小厮们怎么知道这些的,因为贾府这地方基本是可以说没有秘密可言的,这谁家有什麽大的动作,基本瞒不过人的。而且那租户也是因为贾府人多关系面广,才能介绍给紫鹃的。要不哪有天上掉馅饼就落自己头上的好事?为此紫鹃也好好出了一笔请客钱的,让扫红他们替她道谢。

换句话说,那房子能有这么高的租金,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借了贾府的势,贾家某个体面仆人的房子,可能能减少租房人的麻烦吧?或者别的什么,反正有贾府基数巨大的人的消息,和贾府的名声,紫鹃才能得到如此高的租金。

如果没有这些,那一切可能完全不一样的。怨不得这个世界的人对买房子没什么兴趣,要不能十五年收回买房本钱的好事处处有,岂不买房热情早和紫鹃前世的21世纪一样了。21世纪是租金不高,但是房子升值快。这地方房价不上涨,租金也不高,所以没人炒房。

这么说来,吃房租度日的计划完全行不通,等贾府倒台,那房子完全可能根本租不出去的。到那时候,能原价卖掉就该偷着笑了。

但是紫鹃依然要考虑买房置业,要不怎么把钱转移出贾府啊?这钱放在身边,等贾府一抄家,就都进了别人的腰包,自己祖上好几辈子的积蓄啊。再说等贾府抄家以后,黛玉也不能去住客店吧?怎么也得有个落脚地方。

当然紫鹃没有打算把钱都投资了房地产,她认为手里要有些现款,这样有什么事才好办,要不你现卖房子去?那可就买不上价钱去了。

那房子要一千两,紫鹃只肯出八百两。当时卖房的仆人不同意,要是当时同意了,说明紫鹃亏了,出价高了。还好紫鹃虽然不知道房价的行情,但是知道买卖的规则。紫鹃自然不能说人家不卖,自己转身就走,这时候要谈判技巧了,好在紫鹃这点没问题,对方终于同意回去请示。

结果过了几日,墨雨传了消息来,对方居然同意让价了,但是八百两不行,要九百两。

墨雨见这事有戏,就去认真打听了。原来关于这房子,不过是一说,紫鹃也不一定要那房子,墨雨也就不过是中间牵个线,定个时间,没往细里打听。现在既然紫鹃真的想要了,而且对方也肯让价了。

墨雨才认真了。这是下了本,从那家的另外一个少爷的贴身小厮那里得来的一手的准确消息。

原来现在卖房子的是不是那家的少奶奶。开始是少奶奶没错,因为接那外宅进去,那少奶奶自然不愿意,作为安抚,少爷说把那房子给少奶奶处理。

可是过了这些日子,据那家的小厮说,是那少奶奶得理不让人,闹得厉害,反而使得那少爷对那少奶奶的歉疚没了,反而认为家有悍妇,对养外宅心安理得起来。

关键那这养外宅的大少爷现在又有了相好,是个青楼女子,偏他家老爷子控制了他的花销,他现在需要银子给那妓女赎身,就也把主意打到了这房子上。

44、豆子

而且根据墨雨打听,这九百两也是底线了,而且也是难得便宜了。

紫鹃思量了同意买下。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了,就是怎么把钱运出贾府?

九百两银子也不是拎着就走的,体积大,分量重。上次的三百两,紫鹃一定要用金子付账就是为了拿钱出去方便,对方也为了回乡的时候方便,一拍即合。

现在人家要银子,毕竟金子虽好,也不是通行的货币啊。再说紫鹃也没有那么多金子。

九百两,按21世纪的标准就是九十斤。这绝对不是紫鹃能搬动的分量。而且还要体积问题呢。现在是实打实的生活,不是脑残剧,三千两银子一个女人抱着就走几里地。

所以,紫鹃只能去找平儿帮忙了。反正这事在贾府也隐瞒不了,谁都知道的事,自己又解决不了,自然要找人帮忙。

而且紫鹃还有其他打算。这两个宅子买下来,她花费了一千二百两,还有不少剩余的银钱,她不想再花掉了,怎么身上也得有些现钱。可是放在贾府心里不踏实,根据她收集的情报,这个世界有钱庄,可以把银子存进去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