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看到才出生三天的外孙女扎耳洞那一瞬间,她老人家觉得就跟拿针扎了她自己的心似的!她是真的为孩子痛啊!
便是前世的她,也是八岁的时候才扎的耳洞。那个时候她还痛得眼泪都出来了!当时她们虽然也拿针在火上烤着消毒,后来跟她一起扎耳洞的一个孩子耳朵还发炎了!
看看外孙女才那么丁点大,扎什么耳洞啊,真是的!这不是明着让人心疼、让她都不忍心看了。
老太太一边看、一边不由得在心里嘀咕:这就跟虐待孩子的似的,实在是不妥。要是孩子的耳朵发炎了怎么办?不行,等会儿要跟敏儿说说……
于是,在结束离开前,老太太又去了贾敏的屋里,细细的跟她说了小外孙女的事情,然后才带着一些忧心的离开林家。
自洗三那天后,老太太还是让人去林家打听了几日,都说没事,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了。
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古代不象现代,亲戚间也好天天往来。特别是嫁出去的女儿,老太太就是想见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也不过是久久去见一次。
只是年节的热闹一过,闲下来的老太太,又开始怀念她的土地。
旧年老太太在庄子上的大棚种植很成功,冬玉米种出来了,摘回来煮着吃味道还不错。在玉米鲜嫩的时候采摘,在老太太的指挥下,水煮玉米能吃饱又美味。
只是种的不是很多,但分一些给林家、史家什么的亲戚还是可以的。按老太太说的,还留了好几颗长得特别好的做种子。
老太太可是想过了,来年在自己的庄子上多种一些。玉米可不挑好田、好地长的,便是黄泥土、也是可以种植的。想想在现代那玉米饼、玉米面的,可都是饭食。如今,粮食的产量本就不高,有些农民连温饱都做不到呢!要是玉米能普及,其实也不错。至少农民能多一份存粮。
别看贾赦之前不靠谱,这不,玉米分了亲戚家。他就想着:自己什么都没做,还拿到了父亲传下来的爵位。而圣上对自己家也算是有恩泽的。
这有好的东西,他还是想让圣上分享的。
有了想法的贾赦,马上去找了自己的母亲,他想与母亲商量,看怎么把这新鲜的玩意儿给送给圣上品尝。
听完贾赦的想法,老太太想了想,说道:
“赦儿,你能想到把好的物品与圣上分享是好事。可你也知道,最近京城都不太平。母亲怕啊,你冒然的把东西给呈上去后,会惹上麻烦就不好了!要不,你找如海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或许、他能有办法也不一定。”
贾赦一想,也是,妹夫学问大,目光肯定比他看得长远、犀利。
看看时辰,也快到了下衙的时间,便吩咐自己的小厮,让他去衙门等妹夫下衙。然后把人请到自己酒楼去谈事情。
林如海下衙的时候,突然看到贾赦的小厮在外边守着,还挺惊讶的。他知道最近家里的那什么玉米,就是岳母上次在庄子上种出来的。在吃到玉米的时候,他还感叹:看不出来,岳母对农事竟然那么了解!
现在,大舅兄突然来找自己,又是为了什么呢?
带着疑问,林如海如约的跟着贾赦的小厮来到了酒楼……
贾赦在见林如海带着疑问的目光,待他坐好,上了茶后,这才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母亲的劝说都告诉了林如海。
林如海很是惊讶这大舅兄会想到那么长远的问题。
“大舅兄,你能那么想是不错的。可这东西还真不好送进宫,先不说如今的局势如何。你就是献上去了,圣上要是再问你要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少呢?”
“呃……”
“不如这样,今年咱们种多一些,等收获的时候,作物多一些,我们也比较好说话不是?”
“我听妹夫的,而且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在酒楼里用了膳后,这才各回各家。
回家后,贾赦又一次去找自己的老母亲,把林如海和他说的事情给母亲说了一遍。
“既然如海这么说了,咱们就听他的吧!咱们地里,今年都种上玉米、土豆、红薯、大豆,还是套种,能节约土地。田里该种什么还种什么。”
“那金陵那边?”
“也一样吧!要跟佃农好好说,不是什么精贵的吃食,对他们来说,那可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又易于种植。”
“可大家都没有种过……”
“在庄子的时候,你不是让有经验的农人来种的吗?就让他们去传授。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这些人,将来还有用着呢!记得多找一些种子回来。”
“儿子记住了。”
因为贾赦很忙,也不放心老太太一个人去庄子上住。所以,他找来人帮老太太,把老太太院子里的花草给移走了。再让人按老太太的说的:种上几株葡萄,搭一个大大的葡萄架,夏天葡萄藤搭满了架子,就可以在葡萄架下乘凉了!
前世,老太太就在自己的院子搭了那么一个葡萄架,还在下面弄了张石桌、石凳摆着。夏天在葡萄架下边吃饭、乘凉,很是凉爽。葡萄成熟的时候,随手就能把葡萄摘下来吃,很是惬意。
偌大的院子,老太太让人种上了北方能种的果树。还剩下的地,她让人给搭了瓜架子,种上了黄瓜、苦瓜等。还专门让几个婆子帮她管理那些瓜啊、菜啊的作物。
贾老太太看着自己的菜园子,心里很高兴。这要比看到满院子的花花草草心情好多了!
反正,她也不愿意去串门,一是她怕去串了认错人更让人尴尬。所以,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她才会带着大儿媳一起去。能让大儿媳妇顶替的,她都让大儿媳顶替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给俺扔地雷的妹子!
冰枫怪盗扔了一颗地雷
☆夜游吟殇♀扔了一颗地雷
也感谢支持正版的所有妹子!!
渣作者也在这里向亲们求个文和专栏的收藏!
☆、第54章 好母亲
贾赦、贾政兄弟俩对贾老太太的新兴趣;都不会反对。在他们兄弟看来;只要母亲高兴就好!管她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花还是种菜。
种花草不过是附和风雅;除了敏妹妹和贾政爱读书,附庸风雅也就罢了。对于贾赦来说,种什么都无所谓了!而种菜、种果什么的是为了母亲的好心情。哪有什么不好的?!
贾琏、贾珠、甚至贾元春则是在庄子上就知道;祖母热爱土地。就算现在祖母把自己的院子给弄得跟个农家大院似的;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为了让祖母开心,去陪着她一起玩。
贾琏对那些瓜啊、菜啊什么的最有爱!甚至有空就往祖母的院子里去,为的不过是看看那些种子是怎么发芽;那些婆子又怎么在祖母的指导下把那些蔬菜护理好来。
整个大房里;也就贾琏的母亲、张氏,在看了婆婆院子里的成了农家院落。她就觉得脑仁抽!她来自书香门第;对于婆婆的这种田园梦,有些不解。
她想:以后啊,还真不能随便把什么人给带到婆婆这院里,一些个眼皮子浅的,说不定……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跟贾赦躺在床上,便对贾赦说出了她的忧心。
“你啊,真的是想太多了,母亲不会在意那些的。再说,那些人来只要不是专门来见母亲的,干什么要带人去母亲的院子打扰母亲呢?”
“夫君说的是,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不爱应酬。”
“母亲不爱应酬,我们就多辛苦一些,别打扰了母亲的清静。”
“嗯。”
“你啊,是脑袋闲得胡思乱想,给你找点事……”
贾赦说着,一翻身子把自己张氏给压在下边,一时间,房里春意无边……
外间守夜的丫鬟,听到里边的动静,相视一笑:将军和夫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她们的日子啊,也越来越好过了!两人悄悄的退到外边,吩咐人去小厨房烧热水,通常这样的晚上,都需要用到……
老太太对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放了手,家里的事情,似乎跟她都没有关系了。她觉得,自己、需要管的就是自己院子,还有就是打理自己的那些嫁妆。剩下的时间做什么?
不是有菜园子吗?虽然那些婆子不让她动手,不让她动手,她就继续在旁边当指挥。
打理菜园子,继续听冷安说八卦,偶尔听听戏,那些戏还是老太太记忆里的电视剧说出来,然后人家整理再让戏班子排出来的戏。
通常戏班子排好戏,都是老太太第一个看,发现哪里不妥了,老太太还能指点一二……
就怎么悠闲的过着,很快、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到了!玉米、土豆的套种,得到了大丰收。这个套种,正是老太太在庄子上的农人跟老太太学会的。他们误以为:这新种子,就是这么种的!
有了这个美丽的误会,他们去指导别人种的时候,连解释都不需要!谁问到了,他们便说:
“这新品种就是这么种的。”
有了收获,便能把东西送给圣上了!
贾赦跟林如海商量后,按老太太说的要低调,最好除了圣上,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事。毕竟民生问题要是让他、贾赦做出来了,那么,那些个皇子什么的搞不好就来找他了!
如果,他把成就什么的都套到圣人的身上,而他,只是为圣人办事。那么,贾赦就不会引人注目了。
这天,宣康帝下了早朝,就听到自己的太监来禀报:
“圣上,贾将军求见。”
“贾?谁啊?”
“回圣上,是原荣国公、贾代善的长子贾赦。”
“他?能有什么事?”
“回圣上,贾将军提了礼物,说是来感谢圣上的。”
“哦?是什么东西?”
“奴才不知。”
“让他进来吧!”
侯在殿外的贾赦,本来胆子就不大,在外边侯了半天都没能进殿。他就开始想:是不是因为他冒然的要拜见圣上。圣上是不是生气了?圣上一生气,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他是一紧张,再加上有秋老虎,他额上那豆大的汗珠就开始往下滴,他举起袖子、还没来得及擦汗,就听到传话太监的声音传到耳边:
“宣,贾将军觐见!”
这一下,贾赦也顾不得抹汗,抬脚就跟着进殿,跪拜。
“起吧!”
“谢圣上。”
“刚才,小李子说你来谢恩的,你、谢什么嗯啊?”
“回禀圣上,去年微臣的母亲说想知道西洋人都吃些什么。微臣找了好久,找到了植物,就是这个玉米和土豆。”贾赦边说边打开包裹,把里边的玉米个和洗干净的土豆给拿了出来。
“这是两样吃食……”接着贾赦把母亲跟他说的什么玉米容易种植,不挑地,和土豆套种还能节约土地什么的给说了一通。
宣康帝听了贾赦的解说,很是心动,忙问:
“这两种东西,什么地都能种?”
“回圣上,正是,而且,这两种粮食还比较耐旱。”
“你也说是粮食了,怎么个吃法?”
“圣上,今天微臣给您带来的玉米有鲜嫩的,只要用水煮熟就可以食用了。这个成熟的玉米,可以磨成粉,做煎饼、锅贴什么的,管饱、味道又好……微臣的母亲还让微臣给您写了食物的做法。”
贾赦说着拿出了事先写好的食谱双手呈上,小李子接过食谱,呈给宣康帝。
宣康帝只扫了一眼食谱,便说道:
“小李子,你让人把食谱和这两种粮食去给御膳房的人做出来。”
“是。”
毕竟是没有见过的东西,宣康帝肯定要看看,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再有贾赦说的那么好。
在小李子让人把东西给拿走后,宣康帝就和贾赦讨论起玉米、土豆的种植、产量什么的时候。
听贾赦说玉米可以种两季,而且两种东西还能,套、呃那个套种什么的,还节约土地,并且产量高什么的,宣康帝的眼里精光闪过。这可真真是个宝贝啊!
要是这两种粮食真有贾赦说的那么好,那么到冬天的时候,农民就不会那么缺粮食了!军粮……
“圣上,这个水煮玉米、红烧土豆已经做好……”
“快,呈上来!”
食物是上来了,可这什么玉米怎么还包得那么好、怎么吃?
贾赦正好偷瞧了宣康帝一眼,看出了圣上的疑惑,这表情、和当初的自己一样。连忙开口道:
“圣上,这个玉米棒子……”
宣康帝接过贾赦剥好的玉米棒子,刚想张口咬,那试吃的太监一着急就把玉米给夺了过去。
对于试吃太监来说,还没有试吃过的食物,是不能先进圣上的口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嗯,这、这玉米什么的,还真好吃!
宣康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恼火过,这快要到嘴的美食,愣是让个太监给夺走了!如果是以前的,他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那奴才也是为了他的安全才这么做的。
等他抬眼看到那些个太监一脸满足的样子,他就有些不满起来。
好在,很快的,就有人给他再剥好一个玉米,呈上了。宣康帝接过玉米,咬了一口,细细嚼着,软软的玉米粒,糯糯、甜甜的,味道极好……
当贾赦看到宣康帝再一次出手还要吃一个的时候,连忙阻止到:
“圣上,这玉米不易消化,您再尝尝这土豆的味道如何吧?”
或许是第一次吃到不一样的食物,觉得新鲜。但确实吃完那些食物,就跟吃了饭食差不多,很有饱胀感!看来,这贾赦说的还真是没有错,给他找到了两样宝物呢!
贾家,是个好的!贾代善为了救自己,受伤,早早的去了。他儿子发现了好东西,首先想到了自己。要不,给他升升爵位?
“好!贾爱卿这是为了国做了件大好事啊!”
“圣上过奖了,微臣不过是孝顺母亲,无意得到的。微臣的母亲说生为臣子,不能为国出力是憾事。如今能为出一点力,值不得夸奖。”
“你、母亲果真如此说?”
“回圣上话,微臣母亲确是如此教导微臣的。”
“你有个好母亲啊!”
贾赦听到圣上称赞自己的母亲,心里比自己得到称赞更加高兴!再看到圣上如慈父的面孔,一时忘形的把宣康帝当成了长辈,随口便把贾老太太教育他的话给说了出来:
“微臣也这么觉得,母亲常常说……”
宣康帝没有打断他的话,就那么静静的听贾赦口若悬河的说着自己母亲的好。那,确实是个好母亲!让一个空头将军去管理生意有些不妥,可正如她说的:
“每天无所事事的在家呆着,做一些纨绔子弟做的事情,还不如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什么叫有意义,就像让贾赦给她找稀奇的种子,管理好自己的私产等等事情。什么比逗鸟遛狗什么的好,做了实事、就是有意义的。
无所事事,又有钱花,容易让人堕落,所以把欠国库的银钱还完了,家里还剩的也不够……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中。。。。
☆、第55章 吉祥物
宣康帝一边听贾赦乐滋滋的说着家里的事;一边想着:
是啊,现在国库吃紧,可那些借钱的人却过上了奢靡的日子。赶明儿都让人去查查,那些没还钱的,是不是都过着困苦的日子呢?如果不是,那么是不是该让他们及时的把钱给还了呢??
宣康帝一边听着贾赦唠叨;一边放开了心思去想……
而贾赦还乐滋滋的说着自己那伟大的母亲;他不曾想;因为他那么一次无意的唠叨,有多少人准备被放血啊!而要是让别人知道,他们之所以得还钱,全因为贾赦的无心唠叨牵起来的。不知道贾赦还敢不敢天天出门呢?
要知道,那么多的人因为他的无意;被圣上逼着还钱。别人要是知道是他害的,非拿麻袋套头痛打他一顿不可!
一旁的太监那是一个惊讶,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有毛病了?他们跟在圣上身边那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圣上那么和蔼的对待过一个人!即便是平日里别人看着很得圣宠的皇子,也没能让圣上那么轻松的对待过!
一时间,同时感叹:这个贾将军真的很讨圣上的欢心!
要不然圣上怎么可能连奏折都没批,就在这里听贾将军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实际上、这是大雾,他们没看出来?他们圣上,是因为贾赦的话,得到了提示,正想着怎么充盈国库。让空闲的国库能快些装满金银……)
这个美丽的误会,让他们之后在看到贾赦的时候,不自觉的带上了恭谨和讨好。
贾赦是一边说,一边看着圣上的脸色。结果,他都说了老半天了!圣上还是面带微笑的看着他!?圣上真是个慈父!
宣康帝听得正认真,只见滔滔不绝的贾赦突然就停了下来,忙问道:
“怎么不说了?”
“那个、那个,微臣冒犯……”
“没事,朕也想体验一下百姓的父慈子孝的场景。”
贾赦听了,很想问:您不是有好几个孩子吗?然后想到天家和他们平常人家的家庭又怎么可能一样呢?便是他自己的家,父亲还在的时候虽然对自己还过得去,但对二弟就和对自己不一样了!那差别,只能自己体会。
直到父亲去世,母亲大病一场,突然醒悟过来似的,他们家也是在那个时候,才有所改变的。
更何况天家的人本就复杂的很。估计诸位皇子都窥觑圣上屁股下边的位子吧!圣上只要对谁好上那么一点,那谁的麻烦就来了!哪里由得了圣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呢?!
一位一国之君、一个空有虚职的将军;一个快点到知天命的年纪、一个刚过而立之年。就这样的两个人,平素没有什么关联,这会儿便如逢到了知己。
酣畅的聊着,不知不觉的,他们就聊到了中午,要到午膳的时间了!
贾赦是个识趣的,眼看着要午膳了,他便起身要告退。宣康帝大手一挥:
“贾爱卿留下,让御膳房多准备一分饭食。”
宣康帝在和贾赦谈话中得到了一个充盈国库的办法。顿时,看向贾赦的目光,就跟看一个吉祥物一般。可不就是个吉祥物吗?自己算不得昏庸,可经过了战争、天灾什么的,花的都是国库的银两。
最近,国库的银两更是只出不进。他再不想办法的话,不用等他百年,国库就给掏空了!
眼看着国库的银两那是一年比一年少,要是个个都跟贾家这般,主动还了借款。自己哪里需要担心国库被搬空了呢?
他总觉得,留下贾赦再说说,指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了!所以,他留下了贾赦跟他一起用膳。
看着一份份菜端上来,贾赦不由感叹:好久没看到只有两人吃饭,菜、却也摆满了一大桌。想想现在,他们一家人吃,也就八菜两汤。
这个,是在父亲去世后改变的。母亲说摆那么一大桌,又吃不完,太浪费了!饭菜只要合口、搭配营养就好,不需要摆那么一大桌的只看着……
宣康帝见贾赦盯着一桌子的菜,神色有些怪异,不由得问道:
“贾爱卿,这菜、有什么不对劲吗?”
对于圣上的问话,贾赦微愣后,便说:
“啊?呃,没有,微臣只是想起家母。”
宣康帝听了贾赦的话,不由想着:这贾赦,跟他聊了那么久,似乎什么话题都能牵涉到他的母亲。听他话里话外的母亲,那真是个睿智的女人。
待到用膳时,贾赦再次感叹:皇帝真不是凡人可以当的!
那么一大桌子的美食,圣上每样都尝那么两筷子,味道还没品出来,又换下一样菜了!难怪摆了那么多的菜上来,感情就是为了让圣人能吃饱的呀!毕竟,摆少了,又不能填饱肚子。
反正,就他那么个凡夫俗子,就当不了皇帝!要真给他当了,指不定早就因为吃、而死了!
就算如此,贾赦也能看得出圣上喜欢肉食躲过素食!母亲说了这样偏食的习惯,对身体不好的。有机会的话,他还是暗示几句,让圣上心里有个底儿……
两人用了午膳,宣康帝一边喝着茶,一边跟贾赦说了国库只出不进的情况,并问贾赦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国库再一次能丰盈起来。
贾赦的胆子本来就不大,之前他跟圣上说了自己的家事。这会儿圣上跟他说了国,也是圣上是一国之君,这国事,自然就成了圣上的家事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大才华,按平时母亲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在圣上面前,他都需要斟酌一番的。只是之前他忘形了,张口就说了自己的家事。还好圣上一点责怪他的想法都没有。
对于现在圣上跟他说的国事,贾赦一时没反击按他们家当年的想法,就是抄家!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家。
当年,他们要是不抄那些刁奴的家,家里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资产的!所以,宣康帝这么一问,贾赦便想到了当年他们贾府的抄家。然后脱口就说了:
“最快的揽钱方式、便是抄家……呃……”
那几个字一吐出来,贾赦就隐隐感觉坏事了!赶紧住口。
宣康帝却不会放过他,直接问:
“这个、怎么说?”
圣上问话,贾赦不可能不回答吧?不管怎么说,左右看了看,反正也没其他人,他就是说了,别人也不知道是他出的馊主意吧?
这么一想,贾赦便把自己家里当初的事情说了出来。
宣康帝脑子不糊涂,听到贾赦说完家事,立马意会他的意思。
“抄家,钱是来得快,可这能抄到多少家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了,当初我们家能把欠的钱还完,就是从那些个刁奴家里给抄出来大半的钱财。不然,便是今天,我们家还不起国库的银两的。”
“真、真有那么多?”
“是啊,不过,这抄家什么,也就一时而已。只是应急而已……”
两人就围着国库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从银钱方面说到温饱吃食,再说到行商……
当然,如果是以前的贾赦,每天都宅在家里泡女人。那个时候,除了女人、漂亮的女人。其他的,跟他可没有关系,他又怎么会去关心呢?!
别看老太太读的书不多,说起道理来却一板一板的,特能忽悠人!
贾赦跟在老太太身边几年,多少也学到几分的。聊起天来也能言之有物。
眼看时间不早了,贾赦才又一次告退:
“圣上,微臣出来一天了,贾母看不到微臣,估计要为微臣担心了……”
宣康帝也不为难他,毕竟刚才得到了那么多的消息,他也是要有时间去消化的。另外,还要着手去安排后继发展。虽然,他觉得这贾赦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离不开母亲的孩子似的,才出门那么一会儿,就惦记起自己的母亲来了。真没出息!
宣康帝大手一挥,贾赦就捧着一堆的礼物,屁颠、屁颠回家去了!
开始捧着礼物,让人很开心!奈何那些东西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拿得动的。好在宣康帝让两个太监送他出宫。
待贾赦好不容易走出来,就看到自己的长随伸长了脖子正往宫门。
这会儿,到看贾赦抱着一堆的东西出来,脸上的焦急立马变成了惊喜!想想他们在宫外守着,为的就是能看到自己的主子无恙的从宫里出来。本来想叫主子一声的,可看到主子身边跟着的两个太监,嘴巴张了张,到底还是没有大声的喊着自己的主子。
“老爷——”
“有话回家再说。”
“是!”
等他们把圣上赏的东西都放上马车,贾赦的长随也是个机灵的。马上给俩太监塞了荷包,恭恭敬敬的跟人告辞。
转过身,主子已经上了马车,他们随后也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行向贾府前行……
作者有话要说:总是码出来了。。。。
☆、第56章 担心的老太太
贾家;老太太是知道贾赦这天进宫见皇帝的。
头一天;贾赦就跟林如海商量好;要怎么去面圣。
回来就跟她说了这件事,老太太当时还问:
“你就这么拿几个玉米、一袋土豆去见圣上?”
“是啊!”
“你没有食谱;就这么拿去,圣上又没吃过这种东西,谁会相信你?”
“这倒也是;可是;我们也不知道那什么食谱……”
“行了、行了;琥珀;你去把笔墨给拿来。”
“是。”
“母亲;这是……”
“我说;你写,把最简单的食谱给写下来,等到你去见圣上的时候带去。倒时候圣上让厨子去做。只有品尝过了,他才会相信这些真的是粮食、是真的可以食用。”
“还是母亲想得周到!”
当然,老太太也没说多复杂的做法,土豆也就一个红烧、一个醋溜。玉米的做法倒是稍多一些。
毕竟,这些算是新物品。如果一下弄出一堆的食谱,别人就要问了:明明是刚种出来的粮食,别人还都不知道能不能吃,你就给弄出一堆的食谱,这食谱又是怎么来的?这不是把怀疑送到别人眼前,让人质疑吗?
这天贾赦进宫时,是从老太太这里出发的。所以,在贾家,会知道这件事情的,除了贾赦跟老太太以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
在老太太仅有的一点点印象里,这皇帝还是挺好的一个人。能有这印象,还是他们家在那么闹腾的时候,也没见他生气。至少,贾赦去还钱的时候,还拿到了奖赏。并且还帮他们家保密,没说出来。
所以,这天贾赦进宫的事情,老太太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只是,过了午时还没见贾赦回来,老太太的心就悬了起来。
想着:不就拿了几个玉米、几个马铃薯什么的去给皇帝看吗?有必要看那么久吗?就算要煮来吃,这段时间里,就是一个一个的煮,也该煮好吃完了吧?就算加上那什么马铃薯也不至于煮那么久啊!
难不成,因为皇帝无聊,要把玉米一颗一颗的掰出来慢慢吃?要真是这样,也不知道、他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他要真那么奇葩的一颗一颗吃,也不嫌少、不够塞牙缝啊?
再说,这大儿子不过是好心的想为国做一些事情而已,皇帝应该不会为难他的!说不定,那皇帝一个高兴,还会给大儿子奖赏呢!
想想这玉米、马铃薯要是能普及,会有多少农民能吃饱。冬天能让多少人因为有吃的可以熬过去啊!这对一个皇帝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吧?是吧?
这么久都没回来,是不是因为皇帝一个高兴,所以奖了她儿子御膳尝尝?老太太自我安慰的想。
老太太没精打采的吃午膳,那饭量,都不到平时的一半。就放下筷子说:
“你们慢慢吃,我饱了。”
老太太一放筷子,本来低着头用餐的贾琏,顿时瞪大了眼睛问:
“祖母身体不适吗?怎么吃那么少?”
“祖母没事,就是一时没什么胃口而已。”
“那,要不,祖母您再用一碗粥吧!”元春小心的说。
“是啊,母亲,再吃一些吧!”另一边的张氏也跟着劝道。
老太太看了大家期盼的眼神,硬着头皮又喝了一小碗的粥。就吃不下了,实在是有些担心贾赦会出事。
转眼中午就过去了,还没见贾赦回来!老太太又不由得怀疑自己的想法。谁让这个年代皇权至上呢?皇帝高不高兴都在他的一念之间。或许前一刻他还是高兴的,但下一刻就心情不好了,心情不好就会找人撒气。
贾赦也算是个比较圆滑的性子了!但有时候他也会有得意忘形的时候。
他一旦得意忘形,就会变成话唠。
老太太可是领教过他的话唠。当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