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怎么办呢?

第〇一四〇章 7月调整

当蔡锷七月初又一次向媒体宣布他在明年年初时候将会北上的时候,陈敬云越发感到了危险的感觉。

针对不断恶化的国内局势陈敬云作出了新一轮的军事调整!

已经初步扩编完成的第六师移防金华、衢州一带,主要守备浙江西部地区,防范来之江西上饶以及安徽黄山方面的情况;第一师驻扎嘉兴、杭州一带,主要是面向上海地区;第二师驻扎湖州一带,主要是面向南京方向。

然后又宣布把第七师扩编为正规步兵师,暂时驻防杭州宁波一线。

另外第四师的部队也都集中到了温州一带,前段时间派到杭州区的警卫师加强团则是调回了福州。

这番布置几乎很明确的可以看出来,陈敬云是预计在浙江投入重兵。这个并不难解释,因为浙江的重要性使得陈敬云不得不重视,甚至某种程度来说,浙江比福建更重要,只要手里掌控着浙江,陈敬云就能养军,掌控了杭州就能东进上海,北上江苏,西进安徽江西,可谓是战略要地。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将来北洋军要是南下的话,浙北地区肯定是主要战场,为此陈敬云甚至都打算把司令部迁移到浙北地区去。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间,自己贸然把司令部弄到杭州去的话,估计全国人都得把眼睛睁大了猜测自己是不是要大举北上了。

由于预计把第七师也扩编为步兵师,之前的第五师、第六师这两个守备师也变成了步兵师,所以国民军中的守备师体系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各地的正规部队都没有什么空闲时间来守备。如此一来,地方守备部队就必须重新建立。

为此,参谋部向陈敬云提出了建议,这一次不设立守备师这种单位,也不给正式番号,而是弄守备团,每个地区看情况配制守备团,守备团的平时指挥权归属司令部直接管辖。战时则支援临近的正规军作战,原则上是不出本省地界。

这一次陈敬云是要把守备部队和正规部队分开来,也不打算和之前一样,把守备师训练的七七八八后再升级到步兵师,这样一来人员和武器就需要变更多次,和新建一支步兵师没多大差别。因为当初组建守备师的时候对士兵要求不高,而且因为经费问题训练也有限,装备也很差,所以当第五师和第六师扩建为步兵师的时候,花费了大力气来整治,所需的时间和花费不比直接建立一个步兵师少多少。而且因为原有兵员素质较差,造成了第五师和第六师成军后一直问题不断,几个日本顾问到延平考察过第五师后给陈敬云上交的报告中毫不犹豫的指出,以目前第五师的人员以及训练等水平,由日本教官亲自训练的警卫师只需要一个加强团就能彻底击败第五师。

也是这份报告让陈敬云放弃了采用守备师扩编为步兵师的做法。而是把两者彻底分开,守备师筹建的时候人员可以差些,武器也差些,但是步兵师的组建从一开始就必须严格控制兵员和军官的素质,从一开始就必须按照正规步兵师的要求去编练。

如此情况下,守备师这种编制就彻底消失在国民军的行列当中了,今后的师一律都是步兵师,而守备部队不编练成师,除非紧急状况下守备部队也不会用于野外战斗。

除了部队调整外,陈敬云对国民军的高级军官也作出了新一轮的调整,调任袁方出任国民军参谋部次长,陈卫华接替第一师师长一职。这个安排虽然看起来袁方是回到了参谋部成为了次长,不过很多人看起来却是以为陈敬云此举是为了把袁方调回来做出的明升暗贬的举动。原因上大家都在猜测,也有人猜是因为上次杭州战事中的13团被围,也有人说袁方被陈敬云猜忌了。

其实这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陈敬云需要一个对浙北地区有较深了解的将领在身边给他出谋划策,现在福州司令部的人员中,去过杭州的人只有沈纲和林肇民,但是这两人去的时间不长,怎么也不如袁方以及马成在那里待了半年那么久知道的多。

至于第七师师长一职,陈敬云大笔一挥就是把林肇民派了下去,以中将衔率领第七师师长,这个安排主要是因为上次的杭州战事中,林肇民的战略统筹能力还是不错的,现在提前把他放在浙江中,也可以让他有时间提前准备,日后万一浙江战事再一次爆发的时候,陈敬云就可以直接就近任命林肇民统帅浙江部队。当然了,这里面的心思陈敬云是不会和任何人说的,否则马成那几个人还不得心里憋屈着啊。

然后其他几个师也略有调整,比如把潮州的李继民了回来,任职第四师师长,潮州的第三师陈敬云派了沈纲去接手。而陈奎嘛,这人除了忠心外,军事素质实在不怎么样,当初把陈奎提起来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当时陈敬云实在找不到可靠的人来掌控新成立的第四师,然后干脆就用了自己亲兵出身的陈奎来掌控部队,再配部分职业军官来辅助他。这种模式在建军之时的无奈之举,现在这么多长时间过去后,国民军已经逐渐走上正轨,也有了一大批高素质军官来投,比如沈纲,比如陈仪,比如蒋方震,梁训勤等人。这些高级军官招揽来后自然不可能让他们永远的呆在参谋部里当个普通参谋,当他们表现出合格的能力以及陈敬云认为他们的忠诚已经足够时,陈敬云就会慢慢地把这些人放下去指挥部队。

沈纲又是作为新近投靠的人选当中第一个当上了师长,虽然军衔还挂着少将,但是陈敬云把他放到了第三师师长之后,任何一个国民军体系当中的人都明白,沈纲的前途比起之前的那些师长、副师长们可能会走得更远。

当然陈奎作为陈敬云的嫡系,虽然能力不咋地,但是胜在忠诚足够,而且陈敬云也不能直接把陈奎贬职,这样会引起相当一份老人的担忧,所以陈敬云把陈奎从第四师的师长位置调到了后勤部当次长,如此也不算委屈了他。

陈敬云的这一番人事调动中,涉及的部队多达半数,四个主力师的师长都变动过了。虽然说人事任命权陈敬云向来都是抓的很紧,他要调动谁基本就是一句话的事,尽管如此,但是大规模的高级军官调动还是容易引起军心动乱,所以陈敬云是亲自给外边的高级将领们发电报安抚,免的让他们想太多。

当陈敬云忙着重新整顿军队的同时,他也忙着其他的事情,毕竟整顿军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行的,比如调动高级将领,虽然陈敬云心中有了腹案,但是也不能一天时间就把全部命令全部发出去了,总的有个前后,慢慢来,前后没个把月的时间完成不了。

期间他也得处理政务,然后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比如七月十三号那天陈敬云三叔的次子陈敬海大婚,身为嫡亲堂兄的陈敬云也少不得亲自走一趟。

也许是因为陈敬云上次大婚的影响,这陈敬海的婚礼也不是传统样式,而是中西结合的婚礼。由于陈家上下都是清楚陈敬云现在的权势地位,加上陈俞氏那边说了几句说不要过于铺张,免得给云哥儿造成不好影响之类的话,所以这婚礼显得低调的多,这里就得说一句,这女方竟然和郑祖荫扯上了关系,是郑祖荫次子妻子的娘家,也就是说,这拐了一个弯后,陈敬云和郑祖荫就扯上了姻亲关系了。

当初说合这门亲事的时候,三叔还特地问过陈敬云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之类的。陈敬云自己对这些倒是没什么所谓的,尽管他和郑祖荫算得上是政治对头,但是在大方向上他们两人的利益基本算是一致的,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有打生打死的事情发生,不用害怕到时候尴尬。再说了,权力斗争到了激烈时刻,别说是一个没什么直接关系的姻亲了,就算是亲家之类的照样不会手软。

婚礼很低调,参加婚礼的人前后也不过百人,除了陈府和女方族人,剩下的全都是福州的世家豪族的人了,军政方面参加的人就少了。

毕竟这只是陈敬云的堂弟结婚而已,这陈敬海又没有担任公职自然没什么军政要人注意他了。

站在礼堂里和人轻轻说了几句话后,陈敬云就是先行告辞准备到里面去呆一会,他的身份太过敏感,站在大厅里基本上每个人都注意着他,他陈敬云要是继续站下去的话估计那些人就得一直看下去,大话都不敢说一句,自己走了也才能让这些宾客们畅谈。

陈敬云进了里间后,陈敬海就是带着新婚妻子来拜见,陈敬云笑着迎着,然后一边的林韵很恰当的拿出一个小盒子说是当新婚礼物送给新娘子,然后林韵就带着新娘子过去说悄悄话了。

剩下陈敬海一个人站在陈敬云面前,这陈敬海年纪不过二十一,比陈敬云要小几岁,年初刚从英国留学回来。

看着这个略显得拘谨的堂弟,陈敬云主动开口道:“听母亲说,你已经毕业了?”

第〇一四一章 酷热难挡

陈敬海对上身为都督的堂兄,似乎有些紧张,略微愣了愣后才回道:“啊,是,已经从伦敦大学堂毕业了!”

“哦,现在福鼎纺织厂那边做得如何?”陈敬云随口问着,但是脑海里却是浮现着陈俞氏的话:“你那海弟如今也是成家了,老是这么呆着也不好!”

陈敬云自然知道陈俞氏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三叔家里给传了话,因为陈敬海之所以在年初匆忙回来,就是因为家中发去了电报所陈敬云已经革命了并当上了都督,正是需要陈家子弟大力帮忙的时候。然而他回来之后因为福鼎纺织厂那边刚好出了冬衣风波不久,贸然重用族人的话容易引起属下的方案,所以陈敬云就把他送到了福鼎纺织厂那边先学着。可这一忙起来就把这个堂弟给忘了,陈俞氏重新提起后才知道那陈敬海还一直待在福鼎纺织厂做事。

“那边很好,李经理教了我很多!”陈敬海回答着。

陈敬云再问:“既然今天来了,就问问你,你是打算从政还是从军!”陈敬云打算今天就把这事了了,免的陈俞氏过几天又问起。

陈敬海略微愣了愣后想起前几天父亲的吩咐,然后道:“从军吧!”

陈敬云一听却是有些皱眉,这话说的怎么不情愿啊!当即皱眉道:“不喜欢从军就别去,去军政府那边我也可以安排!”

陈敬海咬了咬牙最后却是道:“我想做生意!”

陈敬云听罢却是有些疑惑,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答案,而且他很肯定这也绝对不是三叔想要的答案,如果要做生意的话三叔就不会拐弯抹角的通过陈俞氏来向陈敬云求情了。不说陈敬云名下的那么多产业可以随便去,就算三叔他自己家里的产业也不少,犯不着特地来找陈敬云。

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是这事他不好做主,还得先问问三叔那边怎么说,总不能贸然行事后让他家里闹什么矛盾,当即就是道:“知道了!”

刚巧这时候看见三叔从门外进来,当即就是向三叔走了过去,先是恭敬的喊了声:“三叔!”

三叔笑眯眯的看着陈敬云道:“刚才外头忙了些,都没怎么说话,来,到里面说话!”

等两人进了里间后,陈敬云也不打算隐瞒或者拖延什么,直接道:“三叔,不知道您对敬海的未来怎么看!”

听到陈敬云问起这事,三叔略微一愣,然后嘴角露出喜色:“云哥今天既然问起了,三叔我也怕你笑话,这敬海打小就聪明好学,也和你一般少年就游学在外,今年从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回来后,我就一直愁着他的前途!”

说起陈府子弟的教育,基于陈敬云父亲是李鸿章帐下的官员,算是老北洋一派,搞的也是洋务,而大伯和三叔都是做生意的,所以家族中早年就有把家族子弟送到外国留学的传统,比如陈敬云留学陆士,陈敬海留学英国都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而大伯的两个儿子也都是留学日本。

自从陈敬云当上了福建都督后,陈敬云周围的人里头以此出头的不在少数,比如俞若飞,比如陈敬声。三叔看着眼里自然也是着急的,他的大儿子没有留学经历,早年学的都是四书五经的而且早早从商,掌管的家业,所以三叔对大儿子也算是不指望了,但是对小儿子陈敬海却是期望很大,一心希望着陈敬海能够和俞若飞一样从军,然后依靠着陈敬云步步高升。那俞若飞同样不是学的军事照样能当将军,他陈敬海照样也可以。

之前见陈敬云把他安排到了福鼎纺织厂后,让三叔郁闷了好几个月,后来才拉下了脸皮亲自去见陈俞氏,婉转的表达了期望陈敬海从军的意愿,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对话。

“现今正值国家苦难关头,三叔我也是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出一份力,上阵御敌!”三叔如此说着了心中所愿。

陈敬云对三叔的心思也略有了解,甚至也很理解毕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也得看本人愿不愿意啊。

“我问他的时候,他说想做生意!”陈敬云直接说出了问题所在。

其实安排陈敬海并没有什么难度,要从军的话直接安排到福州军校去学三个月,然后下方部队历练一段时间,很快就能够升起来。如果要从政的话,陈敬云也乐意让一个伦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并且还是自己的嫡亲堂弟快速爬上来,迅速掌握权力。这个主要就是看陈敬海自己的意愿。至于他想要经商,陈敬云就懒得管了。

听到陈敬云说自己的次子竟然想要经商,三叔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而后深吸了口气后道:“云哥不用担心,等新婚后我就把他送过去,务必让他进福州军校!”

三叔的态度如此,陈敬云也不打算管他们的家事了,人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当即就是告辞一声后就是找林韵去了。

三叔这时候脸色变得有些黑,然后就是气冲冲的找陈敬海去了,显然,这个婚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喜庆色彩。

从婚礼回来,林韵的兴致有些高,围在陈敬云不停地说着各种事,比如哪家的姑娘思春看上某家公子了,比如某月某日哪家妻管严的男人被他老婆赶出家门,比如福州里新到了一批新款法国香水啊之类的琐事。

陈敬云则是躺在躺椅上,微闭着眼睛享受着难得的安宁,时不时的微张开嘴,然后林韵就会拿起一杯果汁并递上了吸管。

不过一会后林韵就不给他拿果汁了,睁开眼睛看,就见林韵自个拿着扇子扇凉,还说着:“现在都傍晚了,怎么还那么热啊!”

“现在正是盛夏的时候,估计要到晚上才能转凉呢!”陈敬云随口答着。

林放下扇子,然后盯着庭院前面的那片草地,半晌后道:“要不我们在这里挖个水池?”

“泳池?”陈敬云看了看前方的空地,想着地方应该也够大当即道:“好啊!喜欢就弄一个吧,不过你会游泳吗?”

“不会!你呢!”林韵丝毫不在意光着脚丫,站起来来走到陈敬云身边。

“嗯,还凑合!”陈敬云答着。

“到时候你教我就好了!”林韵走过来后半蹲着,然后露出大眼睛看着陈敬云。

“嗯!”陈敬云想着:“行,我让秘书处来安排,过两天就能弄好了!”

福州的傍晚酷热难挡,中国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是和火炉一样。

上海淞沪商船学校,萨镇冰一边拿着一把扇子扇凉,一边手拿着小茶壶倒上一杯清茶,满满的喝了口后才算是把喉咙间的那股燥热给压了下去。

这会,外头进来了个仆人:“老爷,北边海军部来电!”

听到是北边来电,萨镇冰眉宇略微一皱,海军部给自己发电报做什么?要知道自从辛亥革命后,当时两处为难的萨镇冰一方面是不愿意镇压革命,但是另外一方面又不愿意背叛朝廷,所以干脆致辞了事,如此才有了汤芗铭率领海军舰队起义的后事。后来南京临时政府多次邀请他到海军部中任职,但是萨镇冰却是始终放不下心里的那个疙瘩,就算是后来的北洋政府里的刘冠雄发电邀请萨镇冰到海军部中任职,他同样是没有答应。

现今北京海军部又给他发电,恐怕说的还是老一套的事情。

然而看过电文后却是有些惊讶,因为这次海军部说的不是邀请他北上任职的事情,反而是说起了海军经费来。

辛亥后海军过的很惨众人都是知道的,而身为海军中的老人,也是现今海军界当中少数几个有影响力的人萨镇冰也一直是关注着海军的情况,也清楚海军现在很困难。

“要把飞鸿号卖掉?”萨镇冰看罢电文后露出心痛的神色。

飞鸿号乃是宣统年间清朝重整海军计划里头订购的三艘训练巡洋舰之一,其中两艘是在英国建造,而剩下的一艘则是经过激烈的争夺后被美国从德国人手里抢了过去,但是重整海军计划刚启动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现在海军连正常经费都没有,更加不用说继续执行以前的计划了。而前清向外国订购的大部分军舰中,现在很多都已经建造完毕,就等着付完尾款后就能开回中国。

然而现在中国的中央政府北洋自己都穷的叮当响,那里有钱啊,这一千多万的尾款根本就拿不出来,为此海军部的刘冠雄等人头发都愁白了。

这些欠款的船只当中,英国造的那两艘巡洋舰还好,不过是几万英镑而已,但是在美国造的那艘却是只给了几万英镑的定金,还剩下十几万英镑没给呢,这么一大笔钱袁世凯不愿意拿出来,所以就让海军部自己想办法,如果想不到办法的话那么就只能转卖掉。

中国海军在清末辛亥乃是民初时期,基本上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一些海军将领们也没能力或者资本占据地盘之类的,他们想要的就是重建海军,换句话说,谁给他们发军饷,给他们造军舰,那么海军就支持谁,说的不好听些就是有奶便是娘。

现在的袁世凯就是暂时给钱养着海军,所以海军暂时来说还是听袁世凯的。现今海军部那边凑不出钱来付飞鸿号的尾款,又不想卖掉的话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由于中国海军界的圈子实在太小,福州陈敬云刚给海军处调拨了八十万元用于造舰后,海军的几个大佬们就是相继听到了风声,北京的汤芗铭给还在福州的海军老将林颖启发去了询问电报,得知此事属实后,海军部里的几个人心思就活络了起来,想着能不能从福州那边把这笔钱弄到手用于支付飞鸿号的尾款。

这种事情自然不好随便派人上门或者发个电报了事,得走其他的路子。所以刘冠雄和汤芗铭几个人一琢磨,就给上海的萨镇冰发去了电报,请萨镇冰到福州走一趟,向陈敬云探探口风。

虽然萨镇冰现今没有在海军任职,但是身为海军元老的他对海军依旧关注,对海军的未来也很关心,自然是不愿意因为没钱而把飞鸿号卖掉的,接到海军部的电报后也是打算放下以前的成见。

“罢了,也有些年头没回老家了,过两日我就回福州看看!”萨镇冰合上了电文,喝了一口茶后才如此自言自语。

第〇一四二章 萨镇冰南下

辛亥年武昌起义之后,海军的态度是一直变化着的,最开始的时候海军上下基本都是保持镇压态度为主,然而随着武昌起义闹得越来越大,南方各省相继宣布光复后,海军方面就是转变了心思,从积极镇压到后来的旁观,保持了一种脆弱的中立态度,而后当南方共和大局已定的时候,海军方面在萨镇冰的默许下相继爆发起义,从而转而主持革命。

而如果仔细了解当时海军各舰所处的情况后就会发现,辛亥革命的中后期海军虽然起义了,但是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保全船只,和同盟会等革命党划清界限。

海军方面的将领数次重申海军将士不得加入任何政党,试图从中国的军阀混战中保持中立,保全中国微弱的海军力量,刘冠雄当上了海军总长后,虽然他个人是倾向于袁世凯方面,但是依旧为了保持海军的中立而努力,并且明发公文禁制任何海军将士加入政党,不得涉足政治,违者一律逐出海军。

但是另外一方面,因为海军需要维持经费,同时需要数额庞大的造舰经费就使得海军必须有依靠。

历史上的海军之所以坚定的站在了袁世凯一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袁世凯的中央政府不但养着整个海军,而且筹集了近千万元的造舰经费用于支付前清订购战舰的尾款。

所以说民国年间的海军是极其矛盾和无奈的。

萨镇冰乘坐的轮船到达福州后,来接他的人只有少数几个人,萨镇冰回福州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其他人,甚至连北京海军那边的人都不知道萨镇冰已经去了福州。一方面是这种事情不能公开,要是让袁世凯知道海军方面的人偷偷联系陈敬云的话,后果就不太好了。另外一方面嘛,萨镇冰也是准备先秘密行事,先把福州这边的底子摸一摸,至少要弄明白福州这边到底有没有余钱,如果也穷的叮当响的话他就不开尊口了,如果真的有钱,那么有多少,陈敬云能够为海军拿出多少这都得一一预判。

所以他也不急,先是回到老家里祭拜了先祖后,歇息了一夜就亲自去拜见正在福州省墓的林颖启。

“汤铸新(汤芗铭字)昨天刚来报说,萨老兄你可能会来福州,我还想着是不是给你发个电报询问一二的,但是这才一天功夫呢,你就来了!”林颖启和萨镇冰的关系很深,同一期的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然后又同一批去英国留学,算得上是十年同窗以及数十年的同僚了!

但是甲午战败后两人的际遇却是变化了很多,林颖启慢慢的淡出人们视线,而萨镇冰却是一路高升,到了辛亥前夕就已经是掌管了全国水师了。

萨镇冰笑着走过来:“年初的时候听说你病了?”

林颖启道:“没事,不过是偶感风寒罢了,躺了十来天也就好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正厅,等两人坐好了后,又是各自喝了口茶,林颖启才出口道:“如果汤铸新说的不假的话,恐怕你这次回来福州就是为了飞鸿号而来了?”

萨镇冰点了点头:“这次回福州的确有这个意思。海军的情况你我都清楚,自甲午后积弱至今,前几年刚准备重建海军呢,就遇上了去年这档子事。而看现今国内的局势,南北各都督各自拥军无数,完全就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场面,如果袁大总统削藩不利的话,我看这海军重建计划怕是十几年都看不到了!”

说到这里,萨镇冰叹了口气后继续道:“虽说后续造新舰几年内是没指望了,但是前清订购的那些军舰还是要力争拿回来的!”

林颖启沉声道:“现在刘冠雄不是当了海军总长嘛,这个人的能力也是有的,而且也说过是要力争把全部订购的军舰都拿回来!”

萨镇冰苦笑一声:“刘冠雄自己说有什么用,袁大总统不拿出钱来怎么把军舰拿回来,而从汤芗铭给我的信上说,政府那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已经支付了大部分款项的军舰还有可能付尾款,而那些只给了少许定金的就干脆不要了,甚至打算取消和奥匈、意大利方面的造舰合同!”

林颖启皱眉:“美国那边的飞鸿号应该还差十多万英镑吧?差这么多的话,也难怪北边那些人不肯继续出钱了!”

萨镇冰道:“还差十七万英镑呢,头款只给了三万英镑。现今这船已经快下水了,那边已经催款多次了!”

“十七万英镑!还差这么多怕是不好解决啊!”林颖启道:“北边那边拿不出来的话,单靠我们海军怎么能凑的出来!”

—:文—萨镇冰继续苦笑道:“这不就是我来福州的原因嘛!”

—:人—不料林颖启却是摇摇头:“这恐怕也很难,至少不比从袁世凯那边要钱容易!”

—:书—萨镇冰却是道:“如果容易我也就不用走这一趟了。”

—:屋—林颖启道:“我说的并非虚言,福州这边和北京或者南京那边不一样。”

听到林颖启再一次说此行的困难,萨镇冰当即问道:“之前福州军政府这边不是拨给了海军八十万嘛,这笔钱如果能够挪出来的话就是差不多解决一半了,到时候我们海军的几个老头子拉下脸皮化缘几家,也就能够凑齐了!”

林颖启道:“不一样!据我所知,这笔钱是拨给国民军司令部下属的海军处的特别造舰经费,严格上来说,他们就没考虑过我们海军!”

萨镇冰听罢也是一愣,在这之前,萨镇冰认为中国海军就是一个整体,不管是袁世凯给钱还是陈敬云给钱,最后都会到海军手中,不管是中央造舰还是地方造舰,那么船最后也是归属于中国海军的,可是听着林颖启话里面的意思就是,福州里面的海军似乎没有融入到整个海军体系当中来。

当即就是道:“这福州里的事还得你详细说一说!”

林颖启点点头后开始说道:“福建光复的时候,我刚好在家省墓,那时候湖北那边也乱了,所以我也就一直留在福州没走。福建光复了后,陈敬云接管了福州船政学堂和福州船政局以及福建地方水师以及海防部队。

福州船政学堂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海军部那边和福建这边也闹过了好几回想要收回去,可是陈敬云愣是不给,最后是让福建继续出经费,行政管理归属福建管辖,其他方面则是照旧。

而船政局先是被收为军政府所有,后来因为经费欠缺就被福州兵工厂给收购了过去,嗯,那个福州兵工厂算是官商合办,听说是陈敬云自家拿出了好几百万来扩建,说白了也就是陈敬云的厂子。”

听到这里,萨镇冰也是一愣:“没想到这陈敬云还这么舍得,这么多钱拿出来投在兵工厂里头!”

林颖启道:“还别说,这还真是个好生意,只要他陈敬云不倒台,国民军还继续存在下去,那么福州兵工厂就不愁没钱赚。而且你想啊,这么多省份里能自造军械的有几个,无外乎就是湖北那边而已。如果你有空了去福州兵工厂那边看一看,就会发现,那厂子不比汉阳小多少!”

萨镇冰点了点头继续听着,而林颖启也继续道:“海防部队那边听说也是编了一个海防团,维护炮台的经费倒也算充足,比起其他省份的海防来要好得多。而福建地方上的一些老旧船只,就被他陈敬云编到了一起,成立了‘福州舰队’其实说是舰队呢,也就是只有三艘老旧炮舰,年久失修了!海防团和福州舰队都归国民军司令部下属的海军处管理。

当初成立海军处的时候还来邀请我去任职,不过被我婉拒了!现在是宇文涛管着!”

“宇文涛,这人没怎么听过啊!”萨镇冰自认为认识所有中国海军界的人了,但是怎么没听过宇文涛这个人啊。

林颖启道:“这个宇文涛才三十岁上下,这些年轻人你自然是不知道的。这人虽然年轻,但是能力也还有,前几年船政学堂毕业后也到英国那边学了几年。”

萨镇冰依旧不太理解怎么一个年轻人就能当上闽浙两省的海军处处长了,要知道海军比陆军还讲究排资论辈,年纪轻轻的就登上高位在海军里是不可能的事情。

见萨镇冰似乎不理解,林颖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